2020年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左右作文

合集下载

八佰影评观后感600字(9篇内容范文)

八佰影评观后感600字(9篇内容范文)

八佰影评观后感600字(9篇内容范文)八佰影评观后感600字篇1前两天,我去电影院看了八佰这个电影。

他是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外界称“八百壮士”),坚守闸北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八百壮士”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弹丸之地抗击侵略者,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

其战斗事迹之英勇,爱国气节之豪壮,振奋国人,震惊世界。

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被现场直播的战争。

它以苏州河为界限,一边是歌舞升平的租界,一边是满目疮痍的四行仓库。

就像是一面天堂,一面地狱。

这场战斗是淞泸会战的最后一役。

团长谢晋元,明白这一站的意义,敌我战力相差的巨大,他已经做好全军覆没的准备。

四行仓库背靠租借,地理位置悬殊,且易守难攻他是四家银行的合资仓库。

有大量食物军用级医物储备,仓库附近还装有30万立方米的巨型煤气罐。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爆炸,日军担心战火波及租界,不敢轻易使用重型武器。

西方列强为避免战火波及租界,强迫国军指挥部命令谢晋元撤退。

尽管谢晋元再三表示拼死一战的决心,但军令难为。

10月30日当晚,800壮士只得在枪林弹雨中,分组撤退。

电影的结局就定格在冲桥的这一幕。

他是一个看了就让人忘不掉的电影,我们也不会忘记800壮士在那四天四夜的煎熬。

八佰影评观后感600字篇28月最后一天,我来到电影院,看非常有名的电影《八佰》——一个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历史故事。

虽说我们现在的国家很繁荣,但也有让人悲伤的一面啊!1931年9月—1945年8月,整整14年,我们中国都在被日本折磨,而我们国家的军队却没有在这种时候退缩。

当日本打上海时,竟然有一位小孩也去跟着打仗了!除了这位小孩,其他人也一样勇敢。

就在日本人开着飞机向国旗俯冲扫射时,一位年轻人毫不害怕,冲过去就开枪,最后把日本人打跑了!他高兴得连自己被子弹打到了也丝毫不知道,真是一位爱国者!只是因为重伤,去世了……。

看到这,我难过地流下了眼泪。

《八佰》观后感作文范文精选【5篇】

《八佰》观后感作文范文精选【5篇】

2020《八佰》观后感作文范文精选【5篇】2020《八佰》观后感作文【篇一】“中华不亡,中华民族不亡,中华民族万岁。

”这个声音在我耳旁回荡,使我热血沸腾。

你肯定非常好奇,我耳旁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事情是这样的,我今天和全班同学去看了一部抗战类的电影《八佰》。

电影开始,第88师524团第一营进入了四行仓库,在守卫的第一天里,日本用了挖掘机把墙凿开,随后接连着日本军人冲了进来,有的日本人顶着铁皮开始凿墙。

有的中国军人直接往自己身上绑住了炸药,一个一个的跳下去引爆炸药。

第二天,有三个人想要通过下面的河水来逃跑,结果在拐弯处遇见了日本人派来偷袭的敢死队,三人立马潜下水,中途有一人要上去换水,但如果上去就一定会被发现,所以其他二人连忙拉住了他,过了一会儿,日本人走了,那个人也死了,两个人游了出去,有一个人立马喊:“小湖北日本人来偷袭了,日本人来偷袭了。

”上面桥上要传去电话线,但日本有狙击手,有一个名叫刀子的人过去传,他先用帽子试探,狙击手果然开枪了,他趁着狙击手换弹的时间一路狂奔,但是却在肚子上种了一抢,他躲在掩体后面突然站起,用力一抛,电话线过去了,但狙击手却一抢命中了他的头部。

第三天,中国军人升旗,要让旗杆不倒,一个个中国人去扶着旗杆,日本人开着飞机扫射,有一个人用枪瞄准,“砰”一声,飞机被打跑了,因为挡风玻璃被射爆了,当这个人还沉浸在自己打破玻璃的喜悦中,而旁边的人却不淡定了,因为那个人看见射下飞机的人的肚子被射破了。

最后一天晚上,大部队撤退,在租借的桥上的门缝中伸出了无数双手来迎接军人们。

看了这部电影,我想到了林则徐的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想,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做个真正的男子汉,我会用我的整个生命去保卫我的祖国。

2020《八佰》观后感作文【篇二】今天是8月22日,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场电影,电影的名字是《八佰》,这是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7:10分开演,我们早早的去集合,看完后,我们大家都热血沸腾。

2020年《八佰》观后感600字范文五篇

2020年《八佰》观后感600字范文五篇

2020年《八佰》观后感600字范文五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八佰》观后感600字《八佰》,其实是四行仓库保卫战。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演习,当晚炮轰宛平城,29军奋起抵抗。

卢沟桥事变后,八年抗战开启。

8月,日军入侵上海。

国民政府先后调80万人东进,和日军展开“淞沪会战。

”2个月后,国军伤亡30余万人,决定撤退。

至此,日军“三个月”的宣言,彻底失效。

“淞沪会战”结束后,蒋介石命令顾祝同,派出88师留守,一来拖延日军进攻速度,二来展示中国形象,赢得国际社会支持。

大军兵败如山,留下多少都无济于事。

最终,留下的只有一个加强营,再配备必要的特种部队,总共400多人,对外宣称有800人,驻扎在四行仓库。

他们的领导人,是中校团副谢晋元。

他们用麻包堵住大门,将楼底的门窗全部封死,然后沿仓库两侧构筑沙袋工事,防止日军偷袭。

一座小小的仓库,成为30万日军中的血肉碉堡。

他们血战6天,于11月1日才撤入公共租界,43天后,“南京大屠杀”爆发。

这是上海最后的抵抗,也是中国人不屈的勇气。

在名将如云的史册中,他们只是没有名字的小人物,但无数的小人物,才拼起波澜壮阔的抗日战图。

在民国,四大家族贪腐是真的,国军将领派系斗争是真的,小人物用血肉抵抗日军的钢铁洪流,也是真的。

一切历史红线,可以用来审判大人物,但绝不应该否定小人物的奋斗。

他们只是被历史洪流裹挟,然后给出自己的答案。

我不喜欢黑暗的民国,但尊敬每一个为国家、为民族牺牲的勇士。

《八佰》观后感600字这是一部耗时耗力远超普通人想象的电影。

在开机前的18个月,摄制团队在华谊兄弟电影世界(苏州)园区内等比例复制了1937年上海苏州河两岸的建筑。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剧组完成了68栋建筑、30多万平方米的搭建,并挖出一条长达200米的“苏州河”,巨大的工程量背后,是精益求精的电影匠人之心。

热爱历史、热衷钻研历史的管虎导演,多年前就被四行仓库“八佰壮士”守护国土、以命相搏的事迹所吸引,萌生了要将这一历史事件搬上大银幕的念头。

关于电影八佰的观后感作文(通用7篇).doc

关于电影八佰的观后感作文(通用7篇).doc

关于电影八佰的观后感作文(通用7篇)关于电影八佰的观后感作文篇1今天上完了周末补习班,妈妈答应我的要求,带我去看新上映的电影《八佰》。

电影开始之前的氛围让我震撼,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盯着屏幕,现场气氛安静,虽然还没有开始,甚至屏幕还没有亮,大家都非常期待,因为中国军人值得被期待。

随着安静的氛围,电影开始了,片头的故事就非常激烈,被冲散的队伍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休息,可是却看到了日本人对中国军人处刑,刑法恶劣,不忍直视,被发现后也没能逃躲毒掌。

仅有的400军人在四号仓库,意味着中国军人要面对四万日本军人,他们为什么要选择留在仓库,就是为了身后的平民,为了他们中国军人没有退缩,勇敢抵抗。

四意味着死,中国军人也有家,有妻有儿,可是他们肩负重任,在他们眼里只有国家,把生命于不顾,把身体当作一张纸,一个抗日工具。

一河之隔,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原本的农民也逐渐大胆,拿起枪对准敌人,拉起坂口。

谁都会期盼天堂,就如现在的我们,没有中国军人的守护,我们可以在中国生活的舒舒坦坦吗?不可能的。

军人也不想死,但是他们死了,死的人就会更多。

中国军人在那么小的仓库里面对敌人的百万大军,日本人用车,用芥子毒气,用战斗机……可是中国军人只有一把枪,一副精疲力竭的身体,但是却可以守住好多天。

电影中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湖北,年纪可能和我差不多,甚至更小,可是他并不害怕,他的那一句话让我触动:老子不怕——一个正直上学堂的孩子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他原本可以在家里好好学习,可是天有不测风,日本的侵略导致他们无论可退,只好为了国家做点什么。

诸子长大成人,仍以为军,为父报仇,为国尽忠,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耻辱。

《八佰》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是属于历史的每一个人的故事,也是现在我们所要铭记的的历史。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发奋图强,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报效先烈,让先烈们知道,中国不但保住了,而且更强大,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我们中国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5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5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5篇透过电影《八佰》,让我想到了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是党中央对雷锋精神最新、最权威的概括。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八佰》的观后感,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八佰》观后感1精神:整个观影的过程,真的有被英雄们的精神所感染。

不论是身捆手榴弹,高呼籍贯和名字壮烈牺牲的场景;还是众人为守护党旗而至死不归的前仆后继;都让人深刻的感受到了来自英雄们的“精神”和“坚定的勇气”。

对照现实,确实身边也有阿甘精神的一部分人。

他们的那种执着和对于过程的执念,真的是让人会感到由衷的赞叹。

或许他们会失败,但这种失败却会人反思,让人有所启迪。

所以,定义成功,可能真不是简单的“成功”,而是成功背后唤醒了你哪一部分珍贵的东西?唤醒:电影尾声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说了这么一段话,也是谢晋元被击中后脑袋里回想的一段话:你们抵抗三天了,再继续下去,意义是什么?我们这四百人让民众看到了,我们中国还有希望!这些民众,也会作为种子去叫醒更多的人。

就像这段话里说的一样,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

虽然这四百多人抗争不了,但身后的四万万人可以。

可能有的行为不能直接挽回和胜利,但是那些关注我们的对岸人,会被唤醒。

对比和讽刺:影片一开始,法租界夜晚的灯火通明,唱戏的台子,卖hot dog的小贩,楼上的舞女,公寓里的教授一家,似乎都没太受到对岸战争的影响。

而身处四行仓库里灰头土脸的小兵,趴在窗台充满希望的看着对面的一切,那种好奇,让人直感讽刺。

每一日的交火,都在法租界民众的注视下,那种注视和讨论,只是在八卦心的驱使下凑的热闹,看的稀罕。

交火2天后,经过跳楼的壮烈牺牲和坚定的让党旗飘扬在空中两个事件过后,法租界的他们,关注和讨论点都变了;从旁观者到同胞,庆幸这几百人的牺牲唤醒这四万万人中的几十万人。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5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5篇】

【导语】《⼋佰》是战争题材影⽚,这部影⽚使我最震撼的是中国军⼈的那种毅⼒,坚持不懈。

《电影《⼋佰》观后感600字》是为⼤家准备的,希望对⼤家有帮助。

1.电影《⼋佰》观后感600字 说说不久前看的⼀部爱国教育⽚《⼋佰》。

看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妹妹的推荐才去观看的。

这是件真实的历史事件。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何⾹凝先⽣的⼀句话,国⼈皆如此,倭寇何敢。

那⼀群让我热⾎沸腾的将⼠们,深深的感染着我。

仅仅⼀河之隔,形成强烈的对⽐,此岸炮弹声此起彼伏,中国军⼈在流⾎流泪,堪称⼈间地狱,另⼀岸租借⾥的百姓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么强烈的对⽐,让我感受到当时的⽆奈,但更多的是悲伤痛⼼。

那场战⽃已经是淞沪会战的最后,国民党已经是伤亡殆尽,对于当时还在拼死抗战的国民党军队来说,这场战⽃是看不到任何希望,也看不清意义,对于他们来说,那是⼀张⾜够绝望且彼此的战⽃,⾯对这样的情况,他们未曾后退,到⽣命的最后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军队,中国⼈民,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不屈精神,这⼀点很多的细节有所体现,将⼠最后仍然奄奄⼀息,镜头不断的诉说着最后的遗愿,⼀组组的战⼠们在⽣命的尽头牢牢的抓住守代表中国军队还在的旗帜,还有那幕排着队,⾝上扎着成捆的⼿榴弹从⼏层楼的跳下去引爆,⽡解敌⼈的铜墙铁盾,那句“绑紧点”这⼀句,戳中了我的泪点,戳痛了我的⼼。

对岸的百姓们从⼀开始享受着英国带来的和平,把⾃⼰置⾝事外到⾃愿报名奔赴前线,集物资,⽬睹了战争的惨烈,中国军队的牺牲,对岸的百姓们⼀点点的发⽣了变化,民族意识⼀点点的觉醒,⼈们终于愿意伸出⼿,为中国的未来⽽愿意为之努⼒, 这场战争注定不能胜利,但是它是⽕苗,在燃烧,叫醒对岸的中国⼈,唤醒中华四万万同胞。

从开始不允许中国军队跨河,到最后伸出想要帮助他们跨过那座桥,商⼥不知亡国恨也渐渐地消失,越来越多的奋不顾⾝。

炮弹伤了多少同胞?中国的军⼈明知不可为⽽为之,让国⼈不得不警醒,国不太平,何以为家在影⽚的那匹⽩马,在战争的废墟中⼀跃⽽起,飒爽飞驰,其中的意义也是令⼈⽆⽐的亢奋。

关于八佰的观后感600字(8篇范例)

关于八佰的观后感600字(8篇范例)

关于八佰的观后感600字(8篇范例)关于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篇1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和烧结厂的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阚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

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

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

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

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实在是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当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压力。

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

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

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

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

为我们美丽的特钢,我们的德龙集团贡献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

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学之所用在阚总的带领下会建设出一个更美好的新特钢!在厂领导的推动与鼓舞下我们会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努力向上!关于八佰的观后感600字篇5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一部名叫《八佰》的一部电影。

1937年,日本侵略上海,国民党组织70万军队发动了淞沪战役,由于当时国家不够强大,淞沪战役失败了。

国民党在大规模撤退以后,组织420人留守四行仓库,为上海抗战保留了最后的希望,史称“八佰壮士”。

我最难忘的一幕是日军带着“怪车”发起进攻,“怪车”将车上的流星锤高高举起,砸向了四行仓库西侧的墙上,守卫四行仓库的壮士为了保护西侧的墙很多都英勇的牺牲了。

电影八佰观后感(6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6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6篇)《八佰》观后感篇一《八佰》讲的是抗日前夕,日军侵略中国,在上海四行仓库与我国军队交战的故事。

电影主要体现了当时社会从害怕到慌张,从麻木到抗击的转变过程。

体现了中华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品质。

电影主要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以求生为主题,慢慢向民族大义的转变过程的演绎,在抗日时期,先辈所经历的磨难和他们的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精神和我们当前安宁幸福、繁荣昌盛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鼓励我们应要努力学习,发奋图强,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

佰观后感篇二是一场大家都熟悉的战役。

其实,它称不上是一场战役。

这只是一座孤城上最后的防守,最后的军人,他们如困兽一般的坚守,而已。

无法形容自己坐在电影院时的心情,对这部片子期待得太久了,久到有一些害怕,害怕看到的不是我想看到的,害怕看到的是支离破碎的。

无处不在的网民们剧透说,头盔用错了,坦克的型号不对,那两匹马也各种不对,而我,从第一分钟那个软糯的上海话声音出现的瞬间,就攥紧了手机,用尽力气地握住。

似乎这样,才足以让我有力气抵挡住接下来的惨烈。

“点枝蜡烛,摆一碗酒酿圆子”这应该是上海人祭祀的习俗吧。

此刻,当我再次想起这话的时候,忍不住想起自己,每年祭祀时,可曾想过那些人?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人们。

而我们,就是影片中提及的那四万万人啊。

虽然时光流逝,四万万的基数越来越大,可按理说,应该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吧。

我们在高楼大厦,钢筋铁骨中穿梭时,可曾在心里竖一座碑,那上面,布满弹孔!画面转向那匹漂亮的白马,它在弹片横飞的战场上飞奔,它的身躯染上了血色,它的蹄声“蹬蹬”,一声声敲痛人心。

对面租界,有女人在唱着歌剧,江的这边,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我倒下了,就换你。

”我在回忆剧情的时候又一次热泪横流。

看着那些战士,身上绑满手榴弹,一边喊着“娘,孩儿不孝,”一边纵身跃下;看着那面倒下又站起来的旗帜;看着小男孩搂着白马脖子的片刻宁静;看着老光棍凝视着女孩脱下衣服的背影;看着老艺人唱着《长坂坡》,要杀个七进七出……鼓点声中,多少英雄止步桥上,鲜血将历史浸泡出了浓重的红与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左右作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八佰观后感1
八佰讲述的是1937年日军侵华中国军人奋勇战斗的故事。

在东北沦陷后,日军到达上海,当时在上海四行仓库只有420名军人,团长为增长我军气势,就告诉记者这里有八百名军人,并且会坚守上海到最后一刻。

在实力非常悬殊的情况下,团长带领四百名军人奋勇前行,战争面前,战士们只有向前冲。

一道桥将四行仓库和租界隔开。

桥的这边,硝烟弥漫,战士奋勇杀敌。

桥的另一边,歌舞升平,百姓和租界的外国人观望着。

当战争进行到第三天,一名叫陈树生的战士将炸药包绑在自己身上,跳入日军的聚集处,炸死了数名敌人,他自己也壮烈牺牲。

这一幕,感染了隔桥相望的百姓,感染了士兵们,这种不顾一切保家卫国的精神,才是真正的英雄。

最后,这四百人撤离了四行仓库,留下来一支敢死队。

再撤离的过程中不断遭到日军的攻击,虽然他们只有区区四百人,但是,在战争面前,他们一个人就是一直队伍,战争夺取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如今的太平是他们用牺牲换来的。

电影最后,播放了一段当时的影响记录和当时团长的照片,遗憾的是,那位叫陈树生的士兵,没有留下任何照片。

他是真正的英雄。

八佰观后感2
2020年可以走进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大概有半年多之久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以至于之前的最后一场电影和谁看的?看的什么完全没一点印象。

时间的流淌,真无情,但是真实发生的那些事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即使那时的我们未曾经历。

说说不久前看的一部爱国教育片《八佰》。

看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妹妹的推荐才去观看的。

这是件真实的历史事件。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何香凝先生的一句话,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那一群让我热血沸腾的将士们,深深的感染着我。

仅仅一河之隔,形成强烈的对比,此岸炮弹声此起彼伏,中国军人在流血流泪,堪称人间地狱,另一岸租借里的百姓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么强烈的对比,让我感受到当时的无奈,但更多的是悲伤痛心。

那场战斗已经是淞沪会战的最后,国民党已经是伤亡殆尽,对于当时还在拼死抗战的国民党军队来说,这场战斗是看不到任何希望,也看不清意义,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一张足够绝望且彼此的战斗,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未曾后退,到生命的最后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军队,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不屈精神,这一点很多的细节有所体现,将士最后仍然奄奄一息,镜头不断的诉说着最后的遗愿,一组组的战士们在生命的尽头牢牢的抓住守代表中国军队还在的旗帜,还有那幕排着队,身上扎着成捆的手榴弹从几层楼的跳下去引爆,瓦解敌人的铜墙铁盾,那句“绑紧点”这一句,戳中了我的泪点,戳痛了我的心。

对岸的百姓们从一开始享受着英国带来的和平,把自己置身事外到自
愿报名奔赴前线,集物资,目睹了战争的惨烈,中国军队的牺牲,对岸的百姓们一点点的发生了变化,民族意识一点点的觉醒,人们终于愿意伸出手,为中国的未来而愿意为之努力,
这场战争注定不能胜利,但是它是火苗,在燃烧,叫醒对岸的中国人,唤醒中华四万万同胞。

从开始不允许中国军队跨河,到最后伸出想要帮助他们跨过那座桥,商女不知亡国恨也渐渐地消失,越来越多的奋不顾身。

炮弹伤了多少同胞?中国的军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国人不得不警醒,国不太平,何以为家在影片的那匹白马,在战争的废墟中一跃而起,飒爽飞驰,其中的意义也是令人无比的亢奋。

八佰观后感3
就在前天我和父母一同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网上都说这部电影十分好看,所以我们就前往了电影院去观看。

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

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

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便是几位战士背着炸药包往下跳念名字的时候,想一想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是有父母妻儿的人,所以
他们都在那个时候往下跳也是十分勇敢的。

还有更多让我感动的片段,他们400多名战士都十分的勇敢,为了不让四行仓库变成他们的坟墓,他们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他们赢得的胜利。

而这部电影充分的发挥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

八佰观后感4
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一部名叫《八佰》的一部电影。

1937年,日本侵略上海,国民党组织70万军队发动了淞沪战役,由于当时国家不够强大,淞沪战役失败了。

国民党在大规模撤退以后,组织420人留守四行仓库,为上海抗战保留了最后的希望,史称“八佰壮士”。

我最难忘的一幕是日军带着“怪车”发起进攻,“怪车”将车上的流星锤高高举起,砸向了四行仓库西侧的墙上,守卫四行仓库的壮士为了保护西侧的墙很多都英勇的牺牲了。

令我非常感动的是,那些曾经很怕死的人,现在也英勇无畏的参加战斗,浑身布满了伤痕。

这个时候,日军高举着盾牌强行突袭到四行仓库楼下,四行仓库随时都有被攻陷的危险。

千钧一发的时候,只听轰的一声,原来是一位英雄背着炸药包从楼上一跃而下,口里高喊着:孩儿不嫩能够尽孝了,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四行仓库的安全,其他人也英勇的跳了下去,四行仓库安全了。

租界的人们看到这一幕,都感动的留下了眼泪。

我自己看到这里,也被这些英雄壮举感染了。

看完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的这种爱国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

如果我长大了,中日再发生战争,我一定会献出生命,像那些英雄们一样,奋勇保护自己的国家。

我希望,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让中国更加强大,永远屹立在世界之林。

八佰观后感5
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了掩护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及其他国民革命军向西撤退,谢晋元带领一营国民革命军战士与日军在四行仓库展开激战,完成阻击任务,成功掩护第八十八师及其他国民革命军撤退。

电影《八佰》即是在背景下创作的。

虽然号称“八百”其实守卫四行仓库的不到四百人左右,为了迷惑敌人,他们向外放出的消息是八百人。

因为此时会战结束后的大部分部队正在撤退,因此,他们在这里的战斗注定是没有任何援助的,这是一个死局。

谢晋元曾告诉部下:“本军所奉的命令就是要死守四行仓库,与最后阵地共存亡。

所以这个四行仓库就是我们四百多人的坟墓,我们全都要战死在这里。

我们中间只要还有一个人在,就要坚守阵地,和敌人拼死战斗到底!”。

战士们敢于为国捐躯的英勇精神令我感动,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激烈壮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角度审视。

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的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寻味。

影片中很多场景之于太平盛世中成长的我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影视作品反映出来的不过是当时的一些缩影,真实与否无需定论且残忍。

但是我们知道,真正的战争远比影片来的激烈且残忍,那些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与牺牲也是永远无法磨灭的。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唯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愿世界和平!
电影八佰观后感600字左右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