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规定

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规定

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应用于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满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各单位。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三条各单位安全监督部门是本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组织识别、获取、更新和应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形成本单位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应用一览表,并负责定期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或适用性评审、评价。

第四条其他各职能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和执行,并形成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应用一览表,并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合规性或适用性评审、评价。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第五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范围(一)法律法规的范围1.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的各类条例、办法、规定、实施细则、决定等。

3.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其职责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二)标准的范围标准:是指为消除、限制或预防产品质量不合格、危害因素,保障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等制定的统一规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三)其他要求的范围1.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2.和相关方的有关协议;3.质量、健康、安全与环境认证标志的有关承诺;4.行业协会的要求;5.上级公司的要求及其对公众的承诺等。

第六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获取渠道上级公司、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技术服务机构及合作伙伴等。

第七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应用1.各职能部门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后,识别与其职能适用的条款要求,填写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清单应用一览表,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与文本一并提交安全监督部门组织适用性审核、评审。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制度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制度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制度1目的为识别获取和更新本公司应遵守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建立获取渠道,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方,以规范安全行为,制定本制度。

2引用标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AQ3013-2008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各部门对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获取、识别与更新的控制。

第一章职责第一条与公司活动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包括:国际公约;国家、行业、地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及其他规范性要求。

第二条安全环保部、企管部、行政管理部、设备管理部和相关部门,都有责任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与公司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并负责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确认其适用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

第三条安全环保部负责安全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收集、识别及更新并建立台帐,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安全环保部负责向各部门单位宣传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并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对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

第五条企管部获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及时传递到各部门、车间,各部门、车间负责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

第六条企管部负责建立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目录和法律法规库,并每年进行一次更新。

第二章工作程序及获取方法第七条由企管部负责组织,行政管理部、技术质量部、设备管理部、安全环保部和供应部等职能部门配合,根据收集到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确认结果,制定公司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经公司领导审批,并发放到相关部Ho第八条企管部等职能部门应建立获取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等文件的有效渠道;获取渠道包括:各级政府、行业协会或团体、数据库和服务机构、媒体、网络等。

第九条企管部及其他职能部门应经常性的,主动对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等相关文件进行识别和获取,确保工作依据的合法有效性。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规定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规定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规定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1 为了识别、获取、更新适用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规定,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2 职责分工2.1 本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的识别、获取、更新并建立台帐,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认其适用性。

2.2 专职安全员负责向各岗位相关人员宣传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

2.3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岗位人员对识别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进行符合性评价。

2.4 各相关岗位人员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应及时传递给技术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

3 程序3.1 获取途径3.1.1 由技术负责人通过网络、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形式查询获取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

3.1.2 上级部门的通知、公告等。

3.1.3 各岗位人员从专业或地方报刊、杂志等获取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应及时报送技术负责人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备案。

3.2 识别与登记3.2.1 根据单位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所有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及版本,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

3.2.2 根据本行业特点,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

3.2.3 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获取和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组织评审确认,报单位领导审核批准,并编制《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目录》。

3.3 更新3.3.1 当现行的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更新时,应及时重新识别。

3.3.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年组织进行一次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的获取、识别、更新工作。

3.3.3 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的重新识别。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员工和公众的安全与健康,本规章制度旨在规定企业法务人员在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方面的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员工、合作伙伴和供应商。

三、管理标准1. 法律法规1.企业法务人员应定期更新了解适用于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等。

2.法务人员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遵守能力。

3.法务人员应与相关政府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2. 标准规范1.企业法务人员应了解并熟悉适用于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

2.法务人员应定期更新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标准规范,并确保其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传达和执行。

3.法务人员应协调各部门合作,确保标准规范的合规实施。

3. 政府要求1.企业法务人员应密切关注政府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最新要求和政策,并及时传达给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和人员。

2.法务人员应协助公司内部相关部门与政府机构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企业与政府的合作顺利进行。

3.法务人员应定期对政府要求进行整理和报告,以保持企业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合规性。

四、考核标准1. 法律法规1.定期更新法律法规知识库,并推动内部培训措施的落实。

2.提供有效的法律法规解读和分析,以指导业务部门的具体操作。

3.与相关政府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相应的荣誉或奖励。

2. 标准规范1.定期更新标准规范知识库,并推动内部传达和执行措施的落实。

2.组织内部培训课程,提高员工对标准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3.对各部门组织的标准规范合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有效实施。

3. 政府要求1.及时掌握政府要求的动态,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识别和获取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识别和获取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识别和获取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1目的确定公司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其获取的渠道,保证体系运行的各个场所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产品或服务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获取、识别与更新的控制。

3职责3.1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有责任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与公司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并负责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确认其适用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

3.2各部门负责将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

4工作程序4.1与公司活动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包括:国际公约;国家、行业、地方质量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及其他规范性要求。

4.2获取方法4.2.1各职能部门应经常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部门保持联系,每季度至少交流一次(走访或电话),主动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也可通过出版机构、图书馆、书店、报刊、杂志、互联网进行补充,以确保公司在体系运行中能获取最新的有效版本。

4.2.2管理部负责通过体系认证机构、政府机构以及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渠道获取国家、地方对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4.2.4管理部负责通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以及公安、消防、社会和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获取有关国家、行业、地方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4.2.5管理部负责通过工商、化工等部门获取合同管理方面的国家、地方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4.3确认、分发和更新4.3.1各职能部门根据以下条件确认获得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适用性:是否与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是否为最新的版本。

4.3.2由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组织,各部门配合,根据收集到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确认结果,制定公司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并发放到相关部门。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方面,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可以帮助企业与国家法律制度相适应,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稳健地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

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概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是制定和执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依据,其中法律和法规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是企业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实施条例》等。

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是在国家安全生产法律的基础上,制定和发布的适用于地方的安全生产法律规范。

标准是基于相应法律法规之上,更具体实现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规范,如“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法规”、“职业病防治措施标准规范”等。

要求包括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各类规章制度、文书等。

二、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企业需要通过政府和相关部门网站、关注法律政策的媒体、各类安全生产管理书籍等途径,积极学习和了解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

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的具体途径如下:1.政府和相关部门网站:主要是通过政府和相关部门网站、以及专业安全生产网站,了解各类法律法规、政策、航空安全技术标准等相关信息。

2.关注法律政策的媒体:定期关注各大报纸、电视、网络媒体对于企业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宣传与解析,了解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走向和实施情况。

3.研读文献:企业通过了解和研读相关安全管理书籍和资料,对安全生产能力提升和重大风险防控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三、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1.咨询专业机构:通过专业机构了解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等,包括工商、质检、环保、安全管理等职能部门,以及安全生产企业管理咨询机构、专业的环保、安全诊断公司等。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管理规定第一条目的为了认识和了解与公司生产活动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方,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获取、更新、适用性识别和管理。

第三条职责1.安全部负责定期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识别其适用性,追踪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并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2.相关单位负责获取本单位适用的安全标准并将适用的安全标准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3.相关单位应建立本单位适用的安全标准清单,并交安全部备案。

4.安全部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和各单位的安全标准清单汇总后应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库,并定期进行更新。

第四条控制程序1.获取途径(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通过官方网站、行业报刊、数据库、书籍和中介服务机构、媒体及上级有关部门等渠道获取。

(2)地方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从各级安全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获取。

2.识别适用性(1)安全部根据公司的特点,识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适用性。

(2)相关单位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识别本单位生产、服务过程中各类安全生产标准的适用性。

(3)安全部应将获取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中的适用条款对相关单位进行传达。

(4)当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更新时,应重新对相应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识别。

(5)安全部应及时获取最新适用于公司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适用性评审工作。

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1)相关单位应对本单位获取和识别的安全标准妥善保管并建立台账,负责跟踪其变化。

(2)安全部应对各单位已获取和识别的安全标准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汇总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库,并监督检查各部门执行情况。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3篇)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制度(3篇)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和获取制度1.目的:为了获取、识别、更新适用于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确保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得到及时评价和更新。

为公司制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指标提供法律依据。

2.范围适用于公司获取、识别、更新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工作。

3.管理职责:3.1公司安全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公司已确认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审批。

3.2生产部门负责对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使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要求的收集、整理、更新、登记、发放及归档管理。

将信息传递到各相关部门并确保实施。

3.3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对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

3.4各部门负责收集、识别适合于本部门法律、法规,组织本部门的员工参加培训学习,并有完整的培训记录。

将相关信息及时沟通。

报生产部归档。

4.工作程序4.1获取范围4.1.1有关的国际公约。

4.1.2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条例。

4.1.3行业规范、标准。

4.1.4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4.2定义4.2.1国际公约:指国际上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各缔约国应共同遵守的约定。

4.2.2法律: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

4.2.3法规:指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规。

4.2.4规章:指国务院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规则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4.2.5其他要求:指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上级公司颁布的与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有关的要求、通知等。

4.3获取的途径4.3.1从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消防部门、行业上级主管部门、印刷行业协会或团体、认证或咨询机构等渠道获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管理规定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1 为了识别、获取、更新适用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规定,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2 职责分工
2.1 本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的识别、获取、更新并建立台帐,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认其适用性。

2.2 专职安全员负责向各岗位相关人员宣传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

2.3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岗位人员对识别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进行符合性评价。

2.4 各相关岗位人员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应及时传递给技术负责人或专职安全员。

3 程序
3.1 获取途径
3.1.1 由技术负责人通过网络、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形式查询获取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

3.1.2 上级部门的通知、公告等。

3.1.3 各岗位人员从专业或地方报刊、杂志等获取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规定,应及时报送技术负责人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备案。

3.2 识别与登记
3.2.1 根据单位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所有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及版本,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

3.2.2 根据本行业特点,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

3.2.3 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获取和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组织评审确认,报单位领导审核批准,并编制《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目录》。

3.3 更新
3.3.1 当现行的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更新时,应及时重新识别。

3.3.2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年组织进行一次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的获取、识别、更新工作。

3.3.3 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的重新识别。

3.4 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的发放、实施、检查与符合性评价
3.4.1 专职安全员及时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摘编,并下发到相关部门。

3.4.2 各岗位要组织学习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并在安全标准化运行中严格遵守,培训学习情况应予以记录。

3.4.3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年一次对贯彻安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规定的现象要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进行整改。

4 相关文件
4.1 《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