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传热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传热学试题(附答案)

传热学试题(附答案)

传热学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在选择离心通风机时根据( )A、实际风量、实际风压B、实际风量、标准风压C、标准风量、实际风压D、标准风量、标准风压正确答案:B2、与平推流反应器比较,进行同样的反应过程,全混流反应器所需要的有效体积要( )A、大B、无法确定C、相同D、小正确答案:A3、某单程列管式换热器,水走管程呈湍流流动,为满足扩大生产需要,保持水的进口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用水量增大一倍,则水的对流传热膜系数为改变前的( )A、1.149倍B、2倍C、不变D、1.74倍正确答案:D4、氯乙烯聚合只能通过( )A、阳离子聚合B、配位聚合C、自由基聚合D、阴离子聚合正确答案:C5、用离心泵向高压容器输送液体,现将高压容器改为常压容器,其它条件不变,则该泵输送液体流量( ),轴功率()。

A、不确定、不变B、增加、增加C、减小D、增加正确答案:B6、列管换热器中下列流体宜走壳程的是( )A、腐蚀性的流体B、压力高的流体C、被冷却的流体D、不洁净或易结垢的流体正确答案:C7、某并流操作的间壁式换热气中,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90℃和5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20℃和40℃,此时传热平均温度差△tm=( )。

A、40℃B、30.8℃C、39.2℃正确答案:B8、工业上甲醇氧化生产甲醛所用的反应器为( )A、釜式反应器B、具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C、流化床反应器D、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正确答案:D9、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 )A、安装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B、改变出口管路中阀门开度C、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正确答案:B10、当壳体和管速之间温度大于50℃时,考虑热补偿,列管换热器应选用( )A、固定管板式B、套管式C、浮头式正确答案:C11、下面关于裂解气分离流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套乙烯装置分离收率和分离流程顺序关系很大,顺序分离流程和前脱乙烷流程、前脱丙烷流程相比乙烯收率最高。

传热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热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热学》复习题一、判断题1.稳态导热没有初始条件。

()2.面积为A的平壁导热热阻是面积为1的平壁导热热阻的A倍。

()3.复合平壁各种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不是很大时可以当做一维导热问题来处理()4.肋片应该加在换热系数较小的那一端。

()5.当管道外径大于临界绝缘直径时,覆盖保温层才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6.所谓集总参数法就是忽略物体的内部热阻的近视处理方法。

()7.影响温度波衰减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热扩散系数,波动周期和深度。

()8.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9. 傅里叶定律既适用于稳态导热过程,也适用于非稳态导热过程。

()10.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大的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就较小。

()11、导热微分方程是导热普遍规律的数学描写,它对任意形状物体内部和边界都适用。

( )12、给出了边界面上的绝热条件相当于给出了第二类边界条件。

( )13、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小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 )14、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逆流比顺流的传热平均温差大。

( )15、接触面的粗糙度是影响接触热阻的主要因素。

( )16、非稳态导热温度对时间导数的向前差分叫做隐式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

( )17、边界层理论中,主流区沿着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的速度梯度零。

( )18、无限大平壁冷却时,若Bi→∞,则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

( )19、加速凝结液的排出有利于增强凝结换热。

( )20、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 )二、填空题1.流体横向冲刷n排外径为d的管束时,定性尺寸是。

2.热扩散率(导温系数)是材料指标,大小等于。

3.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形空腔,空腔表面对外界的辐射角系数为。

4.某表面的辐射特性,除了与方向无关外,还与波长无关,表面叫做表面。

5.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是ε,面积是A,则表面的辐射表面热阻是。

6.影响膜状冷凝换热的热阻主要是。

传热学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热传导的基本特征?A. 无需介质传递B. 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C. 遵循热量自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的传递D. 传递的速度与介质的热容量无关答案:D2. 热传导的传热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温度差B. 介质厚度C. 介质面积D. 介质密度答案:A3. 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哪种方式传递热量?A. 直接接触B. 气体流动C. 电磁波辐射D. 液体对流答案:C4. 以下哪个物理量可以描述热传递的方向?A. 热传导率B. 热传导模型C. 温度梯度D. 热量传递速率答案:C5. 哪个表达式可以用来计算热传导率?A. 热流密度/温度梯度B. 温度差/时间C. 热能/单位面积D. 质量/时间答案:A二、简答题1. 什么是传热学?传热学是研究热量在物质中的传递过程的科学,通过研究传热学可以了解热量如何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以及传热的速度和特性。

2.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分别是什么?热传导是指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间碰撞传递热量的过程,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热量的过程,热对流是指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热量的过程。

3. 温度梯度对热传导有何影响?温度梯度是指物体温度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温度梯度越大,热传导速率越快。

当温度梯度很大时,热量会迅速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

4. 热传导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常用的热传导计算方法有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和热传导方程等。

傅里叶热传导定律是热传导定律的基本方程,可以描述热量在固体中传递的规律。

热传导方程则是用来描述非稳态热传导过程的方程。

5. 影响热辐射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热辐射强度的因素有物体的温度、表面性质和波长等。

温度越高,热辐射强度越大;物体表面的性质也会影响热辐射强度,比如表面的发射率;波长则是指热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不同波长的热辐射具有不同的强度。

三、分析题1. 如果有两个物体,一个是金属,一个是木材,它们的表面积和温度差都相同,哪个物体的热传导更快?金属的热传导更快。

传热学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传热学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传热学考试模拟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单程转化率指( )A、目的产物量/参加反应的原料量×100%B、目的产物量/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总量×100%C、目的产物量/生成的副产物量×100%D、参加反应的原料量/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总量×100%正确答案:D2、在选择化工过程是否采用连续操作时,下述几个理由不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极慢的化学反应过程B、工艺成熟C、一般年产量大于4500t的产品D、操作稳定安全正确答案:A3、两流体所作逆流的换热器是( )A、套管式换热器B、浮头式换热器C、U型管式换热器D、板翅式换热器正确答案:A4、在列管式换热器操作中,不需停车的事故有( )A、自控系统失灵B、换热器列管穿孔C、换热器结垢严重D、换热器部分管堵正确答案:A5、旋涡泵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A、改变泵的转速B、改变出口管路中阀门开度C、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D、安装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正确答案:D6、当燃料对比价格≥1,传热温差在( )范围内时,传递单位热量总费用与传热温差成反比。

B、0~20C、0~40D、0~30正确答案:B7、当固定床反应器操作过程中发生超压现象,需要紧急处理时,应按以下哪种方式操作( )A、降低反应温度B、通入惰性气体C、打开出口放空阀放空D、打开入口放空阀放空正确答案:C8、化工生产要认真填写操作记录,差错率要控制在( )以下。

A、5‰B、2%C、1.5‰D、1%正确答案:C9、化工过程中常用到下列类型泵:A.离心泵 B.往复泵 C.齿轮泵 D.螺杆泵。

其中属于正位移泵的是( )。

A、A,B,B、B,C,C、A,D、A正确答案:B10、下列烃类裂解时,乙烯收率由高到低的次序是( )A、烷烃>单环芳烃>环烷烃>多环芳烃B、环烷烃>单环芳烃>烷烃>多环芳烃C、烷烃>环烷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D、环烷烃>烷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正确答案:C11、以下是内插物管换热器使用较广泛的管内插件。

(完整版)传热学试卷和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卷和答案

传热学(一)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稳态导热中 , 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 ( )A. 导温系数B. 导热系数C. 传热系数D. 密度2. 下列哪个准则数反映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 )A. 雷诺数B. 雷利数C. 普朗特数D. 努谢尔特数3. 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 ( )A. B. C. D.4. 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 ) 自然对流。

A. 小于B. 等于C. 大于D. 无法比较5. 对流换热系数为 100 、温度为 20 ℃的空气流经 50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A. B. C. D.6. 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如果流速等条件相同,则()A. 粗管和细管的相同B. 粗管内的大C. 细管内的大D. 无法比较7. 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和顺流的平均温差的关系为()A. 逆流大于顺流B. 顺流大于逆流C. 两者相等D. 无法比较8.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A. 有效辐射B. 辐射力C. 反射辐射D. 黑度9. ()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A. 灰体B. 磨光玻璃C. 涂料D. 黑体10. 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黑度应()A. 大一点好B. 小一点好C. 大、小都一样D. 无法判断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1. 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

12. 一般来说,紊流时的对流换热强度要比层流时。

13. 导热微分方程式的主要作用是确定。

14. 当 d 50 时,要考虑入口段对整个管道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15. 一般来说,顺排管束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要比叉排时。

16. 膜状凝结时对流换热系数珠状凝结。

17. 普朗克定律揭示了按波长和温度的分布规律。

18. 角系数仅与因素有关。

19. 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 15mm ,材料导热系数为 0.15 ,壁面两侧的温度差为 150 ℃,则通过该平壁导热的热流密度为。

传热学试题+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参考答案1、列管式换热器启动时,首先通入的流体是( )。

A、冷流体B、任一流体C、热流体D、最接近环境温度的流体答案:D2、列管换热器停车时( )A、先停热流体,再停冷流体B、两种流体同时停止C、先停冷流体,再停热流体D、无所谓答案:A3、烃类裂解制乙烯过程正确的操作条件是( )A、高温、低压、长时间B、低温、低压、长时间C、高温、高压、短时间D、高温、低压、短时间答案:D4、换热器中换热管与管板不采用( )连接方式A、胀焊B、螺纹C、焊接D、胀接答案:B5、被称为“塑料王”的材料名称是( )。

A、聚酰胺-6B、聚乙烯C、聚四氟乙烯D、聚丙烯答案:C6、裂解炉紧急停车时,为了保护炉管不被损坏,应该保证( )的供给。

A、稀释蒸汽B、燃料C、原料D、高压蒸汽答案:A7、工业采用翅片状的暖气管代替圆钢管,其目的是( )A、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B、增强美观C、节约钢材D、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答案:D8、分子筛再生适合在( )状态下进行。

A、高温,高压B、低温,低压C、高温,低压D、低温,高压答案:C9、既适用于放热反应,也适用于吸热反应的典型固定床反应器类型是( )A、多段绝热反应器B、自身换热式固定床C、单段绝热反应器D、列管结构对外换热式固定床答案:D10、氢气中( )含量高,容易造成加氢裂化过程超温。

A、CH4B、惰性气体C、CO和CO2答案:C11、高压聚乙烯是( )。

∨A、LDPB、PPC、PAND、HDPE答案:A12、关于复叠制冷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互相提供冷量,无需外界提供B、有两个独立的制冷循环C、由两个简单的制冷循环合并的一个制冷循环D、两种冷剂进行物质交换答案:B13、( )用于表示油品的物理性质和热力学性质。

A、特性因数B、粘度C、密度答案:A14、裂解气深冷分离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吸附法B、萃取法C、精馏法D、特殊精馏法答案:C15、在传热过程中,使载热体用量最少的两流体的流动方向是( )。

传热学试题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列管换热器停车时()A、先停热流体,再停冷流体B、无所谓C、两种流体同时停止D、先停冷流体,再停热流体正确答案:A2、夹套式换热器的优点是()。

A、传热量小B、传热面积大C、传热系数大D、构造筒单,价格低廉,不占器内有效容积正确答案:D3、稳定的多层平壁的导热中,某层的热阻愈大,则该层的温度差()A、愈大B、愈小C、不变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4、关于乙烯装置设置火炬系统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装置在非正常状态下,将系统内排放的大量气相燃类通过火炬系统烧掉B、防止环境污染C、乙烯装置在正常状态下,将系统内排放的液相燃类通过火炬系统烧掉D、保护装置的安全正确答案:C5、对于工业生产来说,提高传热膜系数最容易的方法是()A、改变传热面积B、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C、改变工艺条件D、改变流体性质正确答案:B6、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安装折流挡板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壳程流体的(), 使湍动程度加剧,以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A、黏度B、密度C、[Wj度D、速度正确答案:D7、分子筛吸附水的过程为()A、吸热过程B、放热过程C、吸附刚开始吸热平衡后放热D、吸附刚开始放热平衡后吸热正确答案:B8、以下种类的泵具有自吸能力的是()。

A、往复泵B、齿轮泵和漩涡泵C、漩涡泵D、昌心泵正确答案:A9、水在无相变时在圆形管内强制湍流,对流传热系数OLi为1000W/ (m2 • ℃)若将水的流量增加1倍,而其他条件不变,则Qi为()A、不变B、1741C、2000D、500正确答案:B10、辐射和热传导、对流方式传递热量的根本区别是()A、有无传递介质B、物体是否运动C、物体内分子是否运动D、全部正确正确答案:AIK真空泵发热或真空低的原因有可能是()A、过滤尾气带水多B、注入软水量不足C、进气管道堵塞正确答案:B12、下列哪种单体适合进行阳离子型聚合反应()A、聚氯乙烯B、聚丙烯C、聚丙烯月青D、聚乙烯正确答案:B13、对下述几组换热介质,通常在列管式换热器中K值从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冷流体热流体①水、气体②水、沸腾水蒸气冷凝③水、水④水、轻油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③〉④〉②〉①D、②〉④〉③〉①正确答案:A14、用水蒸气在列管换热器中加热某盐溶液,水蒸气走壳程。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传热学》试题库第⼀早⼀、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 热流密度:单位传热⾯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 (分⼦、原⼦或⾃由电⼦)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 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进⾏的热量传递,称为表⾯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数表⽰复合传热能⼒的⼤⼩。

数值上表⽰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式为 _、、。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流量是指 ________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热流密度是指 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W ,单位传热⾯上的热流量, W/m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过程是指 ________________,它的强烈程度⽤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系数是指 ___ ,单位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传热学》试题注:请按题目顺序在标准答题纸上作答,答在题签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本试题允许使用计算器。

一、基本概念:(8分)1、温度梯度。

2、黑度。

3、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的概念。

4、辐射力。

二、简答题(12分)1、简述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2、简述求解导热问题的三类边界条件。

3、论述辐射换热与对流换热、导热有何区别。

4、简述集总参数法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的基本思想。

三、推导题(30分)1、推导无内热源的三维非稳态导热方程τ∂∂=∂∂+∂∂+∂∂tz t y t x t a ][222222。

2、推导无内热源的三维非稳态导热方程的内节点差分方程,并说明求解的稳定性条件。

四、计算题(50分)1、蒸汽直管的外径1d =30mm ,准备外包两层厚度均为15mm 的不同材料的保温层,a 种材料的导热系数a λ=0.04 W/(m ·℃),b 种材料的导热系数b λ=0.1 W/(m ·℃),若温差一定,从减少热损失的观点看下列两种方案:(1)a 种材料在里层,b 种材料在外层,(2)b 种材料在里层,a 种材料在外层。

试问哪一种方案好,为什么?(通过计算说明)。

(10分)2、直径为30mm ,长为200mm 的钢杆,导热系数λ=45 W/(m ·K),将其置于恒温的流体中,流体温度t f =20℃,杆的两端保持恒定的250℃(流体与两端面不接触),流体对杆侧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为 25 W/(m2·K),问:1)计算离任一端头 100mm 处的温度。

2)计算单位时间钢杆侧面传给流体的热量。

(15分)3、两同心圆球表面,直径分别为 80mm 和 300mm ,温度分别为827℃和227℃,黑度分别为0.8和0.6。

在两圆球表面之间放入一导热热阻可以忽略不计的薄铝球壳,铝球壳的内外表面黑度均为0.28,其内、外直径可视为相同,为120mm 。

问:1)计算没有铝球壳时两球表面间的辐射换热量。

2)计算放入铝球壳后两球表面间辐射换热量。

(15分)4、 冬季室内空气温度 1f t =20℃,室外空气温温度 2f t =-25℃。

室内、外空气对墙壁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为 1α=10 W/(m2·K)和 2α= 20 W/(m2·K),墙壁厚度为δ= 360mm ,导热系数λ=0.5W/(m ·K),其面积F =15m2。

试计算通过墙壁的热量损失。

(10分)答案一、基本概念1. 温度梯度:当相邻等温面间的距离趋于零时,其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称为温度梯度,用n nt∂∂或grad t 表示,单位为K/m 。

n nt n t t n ∂∂==→ΔΔlimgrad 0Δ温度梯度是矢量,位于等温面的法线方向上,沿温度增加方向为正。

2.黑度: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之比称为实际物体的黑度(又称发射率)。

bE E=ε 3. 自然对流换热:流体在由于流体内部各部分温度不同而引起密度差异所产生的浮升力作用下发生的流动,此时的对流换热为自然对流换热。

强迫对流换热:流体在泵、风机或其它压差作用下发生的流动,此时的对流换热为强迫对流换热。

4. 辐射力:单位时间内物体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的一切方向发射的包含全部波长的辐射能,称为总辐射力,用符号E 表示,单位是2W/m 。

总辐射力表征物体发射辐射能力的大小,简称为辐射力。

二、简答题:1. 简述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答: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有: 1). 流体运动发生的原因 2) 流体的流动状态 3). 流体有无相变 4). 流体的物理性质5). 换热面的几何尺寸、形状和布置 2. 简述求解导热问题的三类边界条件。

答:(1)第一类边界条件:给定物体表面上的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在特殊情况下,物体表面上各处的温度相同,=w t 常数。

(2)第二类边界条件:给定物体表面上热流密度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2w w τλf ntq =∂∂-= 在特殊情况下,边界上的热流密度为常数,=∂∂-=w w )(ntq λ常数 (3)第三类边界条件:给定物体边界上的对流换热系数α和周围流体的温度f t 。

在特殊情况下,α和ft 为常数。

第三类边界条件可表示为:w )(Δntt ∂∂-=λα3.简述辐射换热与对流换热、导热的区别。

答:1)辐射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且实际上在真空中辐射能的传递最有效。

而热传导与热对流只有当存在着气体、液体、固体介质时才能进行。

因此,当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被真空隔开时,热传导与热对流均不能发生.而辐射换热照常进行。

这是辐射换热区别于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根本特点。

2)辐射换热区别于热传导和热对流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仅产生能量的转移,而且还伴随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即发射时从热能转换为辐射能,而被吸收时又从辐射能转换为热能。

4. 简述采用集总参数法求解非稳态导热问题的基本思想。

答:当固体内部的导热热阻远小于其表面的对流换热热阻时,即11<<==λαδαλδi B 时,固体内部的温差就相当地小,以致于可以认为整个物体在同一瞬间处于同一温度下。

这时所要求解的温度仅是时间τ的一元函数,而与坐标无关,好像该物体原来连续分布的质量与热容量汇总到了一点,整个物体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温度值,所以把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分析方法称为集总参数法,这是非稳态导热问题中最简单的一种情况,它是零维问题。

三、推导题1. 推导无内热源的三维非稳态导热方程 τ∂∂=∂∂+∂∂+∂∂tz t y t x t a ][222222 。

解:对微元体做能量平衡分析。

在τd 时间内,导入(导出)微元体的净热量等于微元体焓值(又称热力学能或内能)的增加或减少。

即I Q d d 1=式中,1d Q 为导热(导出)微元体的净热量;I d 为微元体焓值的增加(或减少)。

z 1d d d d Q Q Q Q y x ++=根据傅立叶定律可以确定在x 方向导入(或导出)微元体的净热量为:τλτλτ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x V xtx x z y x t x xx z y q x x Q x x Q Q Q Q x x x x x ∂∂∂∂=∂∂-∂∂-=∂∂-=∂∂-=∂∂+-=同理可得y ,z 方向导入(或导出)微元体的净热量为:τλd d )(d V y ty Q y ∂∂∂∂=τλd d )(d V ztz Q z ∂∂∂∂=τλλλd d )]()()([d 1V ztz y t y x t x Q ∂∂∂∂+∂∂∂∂+∂∂∂∂=设微元体的定压比热为p c J/(kg ·K),密度为ρ kg/m 3,则τd 时间内微元体的焓值变化为:ττρττρd d )(d )d (d V t c V t c I p p ∂∂=∂∂=则:)()()()(t c z t z y t y x t x p ρτλλλ∂∂=∂∂∂∂+∂∂∂∂+∂∂∂∂ 当λ、p c 、ρ为常数时,上式变为:τ∂∂=∂∂+∂∂+∂∂tz t y t x t a ][222222 式中,ρλp c a =称为导温系数或热扩散系数,单位为m 2/s 。

物质不同。

2.解:无内热源的三维非稳态导热方程为: τ∂∂=∂∂+∂∂+∂∂tz t y t x t a ][222222 (1)将求解区域离散成有限个网格,在时间上,从过程开始起计算,以τ∆划分时间间隔,以k 表示其序号。

因此,物体内某处某时刻的温度,即节点),,(m j i 在k τ∆时刻的温度可表示为km j i t ,,。

于是,节点在),,(m j i Q xQ x +d xQ y Q y +d yQ z Q z +d zz xy 图2-4 导热微元体在k τ∆时刻的温度对坐标的二阶导数的中心差分公式为)2()(1)(,,,,1,,12),,,(22k m j i k m j i k m j i k m j i t t t x x t -+=∂∂-+∆ (a) )2()(1)(,,,1,,1,2),,,(22k m j i k m j i k m j i k m j i t t t y y t -+=∂∂-+∆ (b) )2()(1)(,,1,,1,,2),,,(22k m j i k m j i k m j i k m j i t t t y z t -+=∂∂-+∆ (c) 对时间τ的一阶偏导数的向前差分可表示为)(1)(,,1,,),,,(k m j i k m j i k m j i t t t -=∂∂+ττ∆ (d) 若取l z y x ===∆∆∆,再将式(a)、(b)、(c)、(d)代入式(1)得:k m j i km j i k m j i k m j i k m j i k m j i t la t t t t l a t ,,2,1,,1,,,1,,121,,)61()(ττ∆∆-++++=-+-++ (2) 以准则20la F τ∆=代入上式得 k m j i k m j i k m j i k m j i k m j i k m j i t F t t t t F t ,,0,1,,1,,,1,,101,,)61()(-++++=-+-++ (3)上式就是无热源三维非稳态导热问题的内节点差分方程。

式(2)及式(3)右端第二项可能出现负值而导致温度计算值波动,出现不稳定。

为避免这种异常情况出现,在选择x ∆、y ∆、z ∆和τ∆时,必须满足下面的稳定条件:20la F τ∆=≤61(4) 四、计算题1.解:如右图:151=r mm ,302=r mm ,453=r mm ,通过单位长度圆简壁的热流量为:)ln(21)ln(21232121r r r r tlQ q l πλπλ+==∆a 材料在内时,热阻为:4.3)3045ln(1.021)1530ln(04.021)ln(21)ln(21)ln(21)ln(2123122321211=⨯+⨯=+=+=πππλπλπλπλr r r r r r r r R b ab 材料在内时,热阻为:7.2)3045ln(.04021)1530ln(.1021)ln(21)ln(21)ln(21)ln(2123122321212=⨯+⨯=+=+=πππλπλπλπλr rr r r r r r R a b可知,a 材料在内时热阻大,散热少,在第(1)方案好。

2.解:由于对称性,按一半进行计算,已知:d =30mm=0.03m, l =100mm=0.1m, λ=45, t f =20℃, t 0=250℃,α=25,则:09245.0==d U πm, 0007069.0015.022=⨯==ππr f ,524.8==fUm λα,8524.0=ml 由断面绝热的公式:)(ch )]([ch 0ml x l m -=θθ )th(0ml mf Q θλ=其中:12)0(ch )]([ch 00=+==-e e x l m , 3858.12)ch(8524.08524.0=+=-e e ml 692321.0771659.2918878.1)th(8524.08524.08524.08524.0==+-=--e e e e ml则:)(ch 100ml t t t t f f l l =--=θθ 186203858.120250)(ch 0=+-=+-=f f l t ml t t t ℃换热量为:64.8692321.0)20250(0007069.08524.0452)th(20=⨯-⨯⨯⨯⨯==ml mf Q θλW3.已知: r 1=40mm=0.04m, t 1=827℃,8.01=ε r 3=150mm=0.15m, t 3=227℃,6.01=εr 2=60mm=0.06m, 82.01=ε则:02.04211==r F πm 2,2827.04233==r F π m 2,0452.04222==r F π m 2,8301411001067.51065.5484181=⨯⨯=⨯⨯=--T E b 35435001067.51065.5484383=⨯⨯=⨯⨯=--T E b热阻分别为:5.1202.08.08.011111=⨯-=-F εε,358.22827.06.06.011333=⨯-=-F εε,89.560452.028.028.011222=⨯-=-F εε 5002.011111112113====F F F ϕϕ,12.220452.01112223===F F ϕ 没有辐射屏时换热量:1225358.2505.12354383014111333113111313,1=++-=-++--=F F F E E Q b b εεϕεεW有辐射屏是换热:396358.212.2289.5689.56505.12354383014111111333223222222112111313,1=+++++-=-++-+-++--=F F F F F F E E Q b b εεϕεεεεϕεεW4.解:由传热公式:776152015.036.01012520112121=⨯+++=++-=F t t Q f f αλδα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