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作业三 景观演示课件
环境心理学作业三 景观ppt课件

案例——纽约河湾住宅
由两栋并排的高楼组成,楼间的公共院落高于街道,形成了有别于街道的领 域,楼内联系各户的外廊采光充足,底层每户还设有略高于外廊的半公共小 院,居民可以在院中休息或做家务,提高邻居熟识程度。公共院落,半开放 的公共走廊和半公共的院落构成一系列清晰的领域,为居民提供较安全的环 境。
当人们处于公共 距离的情况下,如纽 约中央公园的戴拉寇 特剧院,舞台上的人 需要提高音量,并且 加上言语以外的夸张 的肢体动作来吸引观 众席上的人,与观众 互动。
这种情况下,
人们的私密性大大降 低,领域也很局限。
33
2012/7/22
戴拉寇特剧院 Delacorte Theater
总结设计策略
34
36
二、私密性的分类
(一)、完整性 (二)、自泄性 (三)、内省性 (四)、隔离性
37
完整性
无名或不具名。淹没在人群中不求闻达,隐姓埋名 以免受他人干扰的情况,它使个体具有个人感、主体感, 以维护个人行为的自由与自主。
案例分析:比利时 Boekenberg公园
通过对公园场地的历史分析,建筑 和景观设计师准备在这个18世纪英式花园 的基本框架内进行新的加工,增加新的浪 漫元素设计,增强人民的情感依托。因此, 对很对退化的景观进行了修复,池塘等水 体以及植被等都有系统的维护,不断的形 成新的生态系统。
12
C、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是可供任何人暂时互短暂使用的场所,一般包括广场、海滨、 公园、接头绿地以及步行商业街等。
这些领域对于使用者来说不太重要,也不像主要领域和次要领域那样 令使用者产生占有和控制的欲望,因此当使用者暂时离开时该领域被 他人占用,原使用者返回后一般不会做出什么反应。
公园亲水平台面向所有游客
环境心理学课件PPT优质资料

环境心理学研究行为与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环境心理学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这门学科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
相互性。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 影响和反应。
2.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美国医院联合会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相继开设了环境心理学的课程。 1968年纽约市立大学开始招收环境心理学的博士生。 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 美国心理学会议(APA)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国际应用心
全球化的环境心理学
独特的历史,地理,社会变化和政治因素已经影响了环境行为 研究的方向。
3环)境研心究理反学映是出关日注前人工与作环所境用的的相多互重作方用法和,相涉互及关多系种的情学境科和。多样人群,特别包括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跨文化的比较和整合成为众多学 者 如关何注形的 成焦 有点 效。 的政策,以减少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消耗。 仿10型城心市理环学境及影其响应对用策、建筑学中的一般应用
3)研究反映出日前工作所用的多重方法,涉及多种情境和多样人群,特别包 括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跨文化的比较和整合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4)多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属于心理学的研究成员大约只占一半左右。
中国环境心理学的发展
1993年7月20日~25日中国在吉林市召开了“全国建筑 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倡导者有常怀生、蒋孟厚、 朱敬业、杨公侠、杨永生等。
1989—1994年间,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监狱、 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 从1989—1994这五年来,环境心理学有如下特点: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负荷。 高负荷的环境就是传递大量感觉信息的环境; 低负荷的环境就是刺激信息量较少的环境。 高负荷环境比低负荷环境具有更高唤醒水平。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环境信息从三方面影响环境负荷:强度、新奇性和 复杂性。
强度:感觉刺激的绝对值; 新奇性:指对所接收到的环境信息的熟悉程度; 复杂性:指环境包含不同信息的种类。
(2)新奇性——环境中出现新的、或以前未曾引起注意的特 性的程度。
(3)意外性——环境出人意料的程度。 (4)不一致性——某一环境要素与其周围背景不一致的程度
。 复杂性、新奇性、意外性、不一致性处于中等水平的
对象,是被判断为最美的;过高或者过低的对象是不美甚 至是丑的。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2、个人应激物
个人应激物指应激性生活事件和一些烦心的日常琐事。
3、背景应激物
应激量表
背景应激物指的是持续重复的日常干扰,如工作压力、
每天上下班赶路、拥挤、噪声、空气污染等。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前者较为轻松自然,后者相对紧张和集中注意 。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2、不定性、唤醒与美学评价
不论广泛探索还是特殊探索,前提是环境中 必须有唤醒主体的刺激。
当环境的不定性增加时,人的 唤醒水平也随之升高,二者呈直线 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心理学(PPT39页)
随着不定性的增加,唤醒 水平继续提高,探索的兴趣不 再增加,而对场所的偏爱反而 降低。
园林景观与环境行为心理详解演示文稿

第三十九页,共65页。
3、第一印象
起始刺激容易引起人的无意识注意,也就是说第一印象特别容易 为人所感知;通常也保留最久。
设计时,我们应强调城市、风景区、公园等景观给人的第一 印象,如对入口(景观序列的开始)进行重点处理,常常格 外引人注目。
这类重点处理在心理上具有多重意义,它标明了领域的 入口和界限,反映了领域的人格化倾向,具有象征意义 并形成强烈的起始刺激,从而成为识别整个环境的标志 和起始点。
园林景观与环境行为心理详解演 示文稿
第一页,共65页。
(优选)园林景观与环境行为心 理
第二页,共65页。
一、环境一行为研究的兴起
环境决定论 :是物质决定论的一种。认为人类的行为就类 似于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受外在原因(环境)的影响,其 特别强调环境因素决定个体行为。
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性
随着环境意识和人本意识的加强,使用者要求扭转环境日益 恶化的趋势,呼吁改善环境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要求环 境设计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社会和文化需要。
相似原则 :彼此相似的元素易被感知为整体。
连续原则 :按规则连续排列的同种元素被感知为整体。
封闭原则:一个有倾向于完成而尚未闭合的图形易被看做一个完 整的图形。
21
第二十一页,共65页。
第二十二页,共65页。
封闭原则 这类所感知到的完整图形有时被称为"主观轮廓”。达到这 种闭合的效果一般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不完整的视觉对象 在完整时呈简单形状;第二,这一简单形状具有某种合乎逻 辑的连续性。
易识别性与环境设计
27
第二十七页,共65页。
一、环境认知与城市的意象
凯文·林奇的《城市的意象》 “公共认知地图"或“公共意象图”
城市意象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
环境心理学在风景园林学科中的运用(ppt 32页)

施工作业人员进入建筑施工环境,首先就要了解作业环境,
作业人员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接收建筑施工 环境中的信息或刺激,经过自身的经验,把建筑施工工程的 空间和背景参与进来,在头脑中形成对建筑施工工程的大体 印象,这就是环境知觉 人们通过环境知觉来初步感受建筑施 工作业环境的空间格局和安全性。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环境与行为的辩证关系: 在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中,人通过各种手段改变了环境, 在此同时,人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
环境心理学中环境与行为的相互作用表现为: 人通过身体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受外界环境的 各种刺激 被感知到的刺激通过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到人的大 脑; 大脑将感知到的刺激与以前储存的记忆,表象进行比较和识别,即 进行回忆和联想; 在识别和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对环境的判断和认 知,即形成行为环境; 个人对可感知到的环境信息进行储存备用, 或就此作出反应行为或注意。
阅读小结
在《空间的诗学》中,巴什拉“所有的庇护所,所有的藏身处,所有的卧 室,都有共同的梦境价值”,“家宅庇佑着梦想,家宅保护着梦想家,家宅 让我们能够在安详中做梦”。好梦的尽头总会如期出现一只现实的闹钟, 列斐伏尔在《空间与政治》中设置了恩格斯的警钟——“在这样的社会中 ,住宅缺乏现象并不是偶然事件,它是一种制度。”(恩格斯《论住宅问 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家宅,人就成了居无定所的无产阶级中的 一员。倘若按照“存在先于本质”的判定,人在成为无房者之前早已经成为 了流离失所的存在。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金融危机的严冬中,对无房者而言 ,“目标虽有,道路全无,我们所谓的道路无非是踌躇”,家宅的形象就体 现在卡夫卡的这句箴言中,它犹如一座清晰可见却又无法靠近的梦的城堡 。
环境心理学作业ppt课件

the end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他高度概括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了人对环境的主导作用,也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反作用,人的介入,赋予了环境景观的灵魂。针对公园设计,就应该从公园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反应公园环境景观空间和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的互动关系。 一个公园的活力取决于其对人群的吸引力, 也就是说公园的景观空间环境是否适宜 人群的活动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做出满 足人们行为心理需求的公园环境景观设 计。当然,改善环境景观,满足人的需 求,也需要高素质的环境使用者。因此 我们既要努力创造以人为本的环境,也 要努力去适应现存的环境,达到人与环 境的和谐共生。
目 录
1.调查地点 2.调查时间 3.调查目的 4.活动人群及时间段 5.设施分析 6.调查结果分析
简介: 云龙公园位于徐州市区王陵路南侧, 位于云龙山之西,苏堤之北,原为收费公园,现已免费对游人开放。之前是基督教和佛教的墓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8年将其改建成公园。主要景点有知春岛、燕子楼、荷花厅水榭等。公园北部曾设有游乐场,包括了电动游戏机、碰碰车、疯狂老鼠、空中自行车等多种游艺设备,2007年9月再次大规模改造后,绝大部分游艺设备被撤除,并改建成公共绿地。在解放前是耶稣教和佛教墓地,1958年建成公园。东临云龙山,南靠苏堤,向北楔入市区,面积460亩,其中水面面积120亩,是我市开发建成较早,紧靠市中心、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公园。年接待游客量170万次。
6、您通常几个人一行? A、独自一人 B、两个人 C、三个人 D、四个或四个以上 7、您一般什么时候来公园? A、早上 B、中午 C、下午 D、晚上 8、您一般会在公园停留多久? A、半小时以内 B、半小时到一小时 C、一小时到两小时 D、两小时以上 9、您一般来公园会进行哪些活动?(可多选) A、散步 B、约会 C、休憩、放松 D、锻炼 E、吃东西 F、群聚聊天等 G、打牌下棋 H、参观游览 I、仅穿过去另一地 J、其他________________ 10、您更喜欢公园中怎样的环境?(可多选) A、有阳光照射的 B、树荫下 C、靠近小吃摊 D、比较隐蔽的 E、水边 F、有休息设施的地方 G、开放的大铺装场地 H、开阔的草坪 I、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环境心理学调研紫竹院公园幻灯片

环境心理学调研紫竹院公园幻灯片紫竹院公园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一个公园,这个公园地处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周围有许多公共设施和商业休闲场所。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对紫竹院公园的调研,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们在该环境中的感受和行为。
一、紫竹院公园的特点1.景观特点紫竹院公园占地面积较大,有多个景区,包括紫竹山、竹林仙境、半岛湖景区等。
这些景区之间连接紧密,景区内又有不同的活动空间和景观,包括休闲广场、人工湖、花坛、游乐场等。
其中,紫竹山是景区的主体,是一座仿古式的山丘,山顶上有宝塔和观景台。
竹林仙境是一片由百年竹林构成的区域,可以供人们散步、休息和欣赏景色。
半岛湖景区是公园的生态中心,展现了一些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2.人流和活动特点紫竹院公园是一个人流较大的地方,特别是在周末和节假日,游客经常排长队,有些志愿者还会在公园里辅导人们如何游玩。
在公园中,人们进行的主要活动包括散步、跑步、拍照、休闲、钓鱼、玩耍等。
公园中也有一些商业小店和餐厅,提供食物和饮料。
二、调查结果1.游客的活动偏好我们采用的调查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和访谈。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大多数游客选择公园来散步、休闲和拍照。
其中,散步是最受欢迎的活动,有超过80%的游客选择步行。
第二受欢迎的活动是休闲,超过60%的游客表示他们会坐下来休息或看景。
还有一些游客会在花坛或人工湖边玩耍。
2.游客对公园环境的评价在对公园环境的评价中,我们问游客对紫竹院公园的整体印象、颜色、气味和声音有何感觉。
大多数游客对公园的整体印象都是积极的,认为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景点分布合理,很适合休闲和放松。
至于环境的颜色,超过60%的游客认为公园色彩丰富,绿树和花坛让公园更加美丽。
但是,约20%的游客对公园的垃圾和杂物很不满意,他们建议加强管理和清洁工作。
对公园的气味,约70%的人认为空气清新,不会有异味。
而对声音的评价则更加复杂,有的游客希望公园里的声音更加安静,因为他们希望在公园里享受宁静和放松的氛围;而有的人则表示愿意看到活力和热闹的场面,例如孩子们的嬉戏声和音乐声等。
环境心理学作业三 景观ppt课件

促膝长谈的个人距离
27
案例
当人们处于个 人距离状态时,如 右图上海延中绿地 里的人们,将树荫 作为自己的个人空 间,无形的阴影人 给勾勒出一个个人 领域,若其他人走 进阴影区域时,人 们将会不能集中注 意力看书。
私密性相对于 之前的较强,让人 更加有安全感。
28
上海延中绿地
(3)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是1.20~3.60m,这是在大 多数商业活动和社交活动中所惯用的距离。 在眼睛垂直视角60°的视野范围内可看到 对方全身及周围环境,由视觉提供信息, 其他感觉输入信息较少。这一距离常用于 非个人的事务性接触,如同事间商量工作 等。
小镇上街道旁的座椅供游客自由歇息
13
案例——珀欣广场
设计有一项特色:开放,极 度的开放。站在广场的任一 处,都可以饱览整个广场, 这并不意味设计单调,实际 是建筑师与景观建筑师掌握 简单的原则,创造出许多有 趣、有用的空间。紫色露空 的墙面是界定广场空间之元 素为了避免造成犯罪的死角, 排除游民占用公共空间的情 形。
侵犯,个体对环境的控制力减弱,行 为自由受到限制,因此需要重新恢复 行为自由,这就必须有足够大的个人 空间。
人际距离
(1)亲密距离 (2)个人距离 (3)社会距离 (4)公共距离
人际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在相互交往时何种渠道成 为最主要的交往方式。人类学家霍尔在以美国西北部中 产阶级为对象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人际距离概括为四 种: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
40
案例分析:巴黎 塞格甘斯堡公园
这个谦虚的花园以适当的姿态融入 环境。花园的池塘与地下的大型蓄水装置 相通,为整个花园的水管理做出了生态有 效的贡献。每个区域的树下都有着不同的 功能:游戏,阅读,园艺。这些功能被线 性的路径串联起来,适应着大家的各种需 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此处为页脚文本
B、次要领域
不归使用者专门占有,使用者对其控制感也没有那么强,属 于半公共性质,是主要领域和公共领域的桥梁,如私宅前的 街道、楼内的公共楼梯间和房前屋后的空地。
次要领域一旦被长期占用,则可能变为半私密领域被占有者 长期控制
案例:沈阳某小区
小区绿地频频上演一幕幕“圈地运动”,原先 的小区绿地变成“自留菜地”,市民在其中种 上了大葱、菠菜、小白菜……并乐此不疲 。
活生空太外的室公办
8
此处为页脚文本
?在建筑中央是一个木质结构,它重新定义并组织了一个多层次空间 系统,增强了员工独特的领域性。
9
此处为页脚文本
10
此处为页脚文本
?这个橡木质地的平台将 内部房间包裹在本身的 体量中,并在“底层” 创造了一个人工会议室, 娱乐区和休息室。
? 半圆形的有机玻璃罩还有助于 隔音,减少职员间相互干扰。
17
此处为页脚文本
(二)提供控制感
领域有助于私密性的形成和控制感的建立
(三)加强认同感
领域能加强占有成员从属于同一空间范围的认同感,进而促 使其积极参与该领域的管理和建设。例如在老年居民较多的 住宅前提供边界明确的半私密户外空地,以供老年人栽花种 草,既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美化环境,促进居 民间的交往。
13
此处为页脚文本
小镇上街道旁的座椅供游客自由歇息
案例——珀欣广场
设计有一项特色:开放,极 度的开放。站在广场的任一 处,都可以饱览整个广场, 这并不意味设计单调,实际 是建筑师与景观建筑师掌握 简单的原则,创造出许多有 趣、有用的空间。紫色露空 的墙面是界定广场空间之元 素为了避免造成犯罪的死角, 排除游民占用公共空间的情 形。
18
此处为页脚文本
个人空间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彼此间的距离、言语、表情、动作等各种线 索起着微妙的调节作用。无论陌生人之间、熟人之间还是群体成员之 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和采用恰当的交往方式十分重要。过于接近或热 情与过于冷漠都会让人觉得不适。日本的环境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心 理的空间”。
19
此处为页脚文本
领域性和领域
一、领域的含义 二、领域的类型 三、领域的主要功能
3
此处为页脚文本
一、领域性和领域的含义
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区 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领域性是所有动物的天性,包含生物性和社会性两方面。 领域可以是一个座位、一个角落、一片树林 ·····也可以是 象征性的、可识别的边界标志,如牌楼、界碑等的区域, 还可以是能够感知到的大致的界线。
子,结果女房主感到起居不宁,对这 位大师提出诉讼。因为生活在这样的 房子里虽然视野开阔得到四面都能看 清,但自己的一举一动也随时被人观 察,私密性严重受到干扰。
半环壁的 广场提供 人们休闲 场所之外, 更给人一 种安全感。
16
此处为页脚文本
案例——纽约河湾住宅
由两栋并排的高楼组成,楼间的公共院落高于街道,形成了有别于街道的领 域,楼内联系各户的外廊采光充足,底层每户还设有略高于外廊的半公共小 院,居民可以在院中休息或做家务,提高邻居熟识程度。公共院落,半开放 的公共走廊和半公共的院落构成一系列清晰的领域,为居民提供较安全的环 境。
建筑环境心理学
私密性与领域性
探讨环境心理学中的空间行为
空间行为是环境心理学八大研究领域之一,它并不是 研究衣食住行这类表面现象,而是透过现象研究人使 用空间的固有方式,即人如何使用空间作为人际交往 的手段,并通过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人使用空间 时的心理需要。
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私密性(Privacy)和领 域性(Territoriality)是其基本内容,三者相互联系又有 所区别。
14
此处为页脚文本
三、领域的主要功能
一、提供安全感 二、提供控制感 三、加强认同感
15
此处为页脚文本
(一)提供安全感
领域的边界,尤其是城墙、院墙等物质边界,起着维护 领域、加强安全的作用;领域的扩大部分,如宅前的花 园,能对侵犯起到某种缓冲作用。研究表明,居住区的 领域与安全感及犯罪率密切相关。
5
此处为页脚文本
A、主要领域
使用时间最多、控制感最强的场所,包括居室、办公室等, 对使用这来说是最重要的。外人未经允许闯入者一领域被 认为是侵犯行为。
6
此处为页脚文本
案例—巴黎桌上森林( Pons+Huot 办公室)
一个改变维度的木质平台,带来全新的办公体验。
7
此处为页脚文本
?这个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巨大的木质水平台面,它既是天花板 也是桌面,设计师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诠释传统办公场所,用完全 不同的景观类型来塑造企业环境。
合围杆栏 椅座的下树大
4
此处为页脚文本
、领域的类型
领域对个人和群体的私密性、重要性,以及使用时间的长 短具有不同的影响,阿尔托曼据此将领域分为以下三类:
主要领域(primary territories ) 次要领域(secondary territories ) 公共领域(public territories )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个人空间 人际距离
(1)密切距离 (2)个人距离 (3)社会距离 (4)公共距离
个人空间
? 个人空间,指机体占有的围绕自己身体周围的一个无 形空间。每个人的身体周围都存在着一个不可分的空间范 围,它是心理上个人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他人对这一 空间的侵犯与干扰会引起个人的焦虑和不安。
?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个人空间像一个
看不见的气泡,这个气泡在腰以上部分为 圆柱形,自腰以下逐渐变细,呈圆锥形, 即所谓“个人空间气泡”,它控制着人体
之间的距离。个人空间又可称为身体缓冲 区,它是随着身体而移动的。
21
此处为页脚文本
案例
法恩斯沃斯住宅
22
此处为页脚文本
建筑大师密斯在美国接受的第一 项住宅设计委托,前后花了5年时间 建成一座长23米、宽8.6米的玻璃盒
12
此处为页脚文本
C、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是可供任何人暂时互短暂使用的场所,一般包括广场、海滨、 公园、接头绿地以及步行商业街等。
这些领域对于使用者来说不太重要,也不像主要领域和次要领域那样 令使用者产生占有和控制的欲望,因此当使用者暂时离开时该领域被 他人占用,原使用者返回后一般不会做出什么反应。
公园亲水平台面向所有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