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八章果品贮藏
《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练习题答案

《果蔬贮藏与加⼯技术》练习题答案《果蔬贮运与加⼯》练习题答案第⼀章果蔬贮藏基本知识⼀、名词解释1.⼈的⽣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体本⾝不能制造的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
2.能够溶解在⽔中的⾊素是⽔溶性⾊素。
3.成分繁多⽽含量极微的油状挥发性混合物。
4.是由⽣物的活细胞产⽣的具有催化能⼒的蛋⽩质。
5.是指在适宜的贮藏条件下,抗衰⽼和抵抗贮藏期病害的总能⼒。
6.是指⽣活的植物细胞,在⼀系列酶的参与下,经过许多的⽣物化学反应,把体内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成简单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7.植物的⽣活细胞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成⼆氧化碳和⽔,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8.不从空⽓中吸收氧⽓,呼吸底物不被彻底氧化,⽣成⼄醛、⼄醇等物质。
9.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的果蔬,吸收氧⽓或放出⼆氧化碳的量。
10.果蔬呼吸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
11.⼀般在5-35℃范围内,温度每上升10℃呼吸强度增加的倍数。
12.指果蔬从⽥间带到贮藏库的潜热,随着果蔬体温的下降⽽散发出来的热量。
13.有些种类的果蔬在⽣长发育过程中呼吸强度不断下降,达到⼀个最低点,在果蔬成熟过程中,呼吸强度⼜急速上升直⾄最⾼点,随果蔬衰⽼再次下降,将果蔬呼吸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为呼吸跃变现象。
14.能够产⽣呼吸跃变现象的果实。
15.不能够产⽣呼吸跃变现象的果实。
16.在冰点以上不适宜温度引起的果蔬⽣理代谢失调的现象。
17.在冰点以下不适宜温度引起的果蔬组织结冰,⽣理代谢失调的现象。
⼆、填空1.70-90%,75-95%2.单糖、双糖、淀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3.葡萄糖、果糖蔗糖4.果胶、果胶酸5.苹果酸、柠檬酸和酒⽯酸6. 蛋aa、⾊aa、赖aa、结aa、异亮aa、亮aa、苯aa、苏aa7.花青⾊素;花黄⾊素8.维⽣素B1、B2、B5、B6、B12、维⽣素C、维⽣素H、维⽣素P;.维⽣素A、.维⽣素D.、维⽣素E、.维⽣素K9.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农业技术因素。
10.种类和品种、果蔬器官的组织结构和理化特性;温度、光照、降⽔量和空⽓湿度、地理因素;⼟壤、施肥灌⽔、修剪、病⾍害防治、提⾼果品质量。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9236)自学考试大纲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9236)自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是涉及果品、蔬菜和花卉贮运学及市场营销学方面的学科。
是采后园艺产品贮藏运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基础课。
主要特点:本课程集果品、蔬菜和花卉贮运学及市场营销学为一体,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广,基本理论较强,基本技能较多。
涉及园艺产品的种类和品种多,只能按类分别阅明其规律性与异同点;只能在掌握采后生理的基础上才能认识园艺产品的衰老、损耗和腐败的规律性。
故学习方法必须系统学习,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是园艺产品再生产的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学科。
以园艺产品采后生理生化科学理论为基础,延缓衰老、周年供给、减少损耗、增加收入为目标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的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园艺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变化规律、营养价值及作用;利用商品化处理的现代技术增进品质,发展再生产;利用防腐保鲜减少腐烂损耗;研究园艺产品的营销策略及营销手段,解决园艺产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基础上发展再生产,采用科学手段使园艺产品在市场上畅销;以发展我国的园艺产业经济为目的,培养学生达到一定的贮运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本课程对自学者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检测应考者是否掌握贮藏运销园艺产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论知识方面:1.了解园艺产品经营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国内外采后处理新技术,以及园艺产品贮藏运销的经验和手段。
2.掌握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这些理论达到低损耗,高效益经营园艺产品的目的,要求学生有坚实的业务能力。
3.培养学生懂得园艺产品贮运学与发展园艺生产、以及发展农业经济的辨证关系,以科学的手段发展园艺产品的再生产。
实践技能方面:1.掌握园艺产品贮藏运输和商品化处理技术。
2.掌握调查园艺产品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方法。
果蔬贮藏运销学

影响苦瓜贮藏呼吸强度因素摘要:以苦瓜为材料,初步研究了苦瓜在不同因素下果实的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苦瓜果实的贮藏保鲜的最佳组合,并分析了对苦瓜贮藏效果最好的环境因素。
苦瓜成熟于气温较高的7、8 月份,常温下果实呼吸代谢旺盛极易黄变腐烂,从而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
因此,苦瓜的低温贮藏就显得非常重要,苦瓜又是一种冷敏性果蔬,对于低温很敏感,而在10℃以上条件下贮藏时果实呼吸旺盛,保鲜期短。
而在10℃以下贮藏又容易发生冷害。
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苦瓜的环境因素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呼吸强度;苦瓜;低温贮藏;影响1.果蔬采后生理的研究现状果蔬在采收后,其含有的化学物质不断的产生一系列的变化,由此引起贮藏性和抗病性的变化以及食用营养价值的变化。
因此,在果蔬贮藏中,要尽量控制其化学成分的变化,以保持其食用价值。
这些成分主要有水、糖、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维生素C、芳香类物质及蜡质。
新鲜的果蔬含有大量的水分,一般在80~90%左右,这些水分以三种形式存在:一种为游离水;第二种是胶体结合水;第三种是化合水。
在果蔬贮藏过程中,游离水最容易失去,使得果蔬硬度和重量下降,发生萎焉,商品价值降低。
所以使贮藏环境中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
果蔬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和草酸等,它们不仅起着调整体内酸碱平衡的作用,而且还影响着果蔬的风味。
目前主要通过保持贮藏库稳定的低温高湿环境、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或人工打蜡等措施进行控制。
2.温度对苦瓜呼吸强度的影响2.1低温处理低温贮藏可降低果蔬的呼吸代谢、果蔬发病率和果实的腐烂率,达到延缓组织衰老、延长果蔬货架期的目的。
低温贮藏可显著抑制苦瓜果实的呼吸强度,降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分解和消耗,显著性地抑制果实中叶绿素的降解。
但是,过低的贮藏温度又会引起苦瓜的冷害,6℃和8℃的低温引起果实呼吸强度异常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果实表面凹陷、水渍斑等冷害症状,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
果品 蔬菜贮运学

近年来,我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
2000年全国蔬菜总产量就达3亿吨,高居世界各国之首,成为国内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类农产品,在世界蔬菜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由于蔬菜生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蔬菜收成每年或丰或歉,将旺季、丰年的盈余产品经过保鲜贮藏,用于补充淡季、歉年的亏空;将产区生产的蔬菜运往消费集中的城镇,或将南北两地产品相互调运,满足人们对蔬菜消费的需求。
蔬菜的贮藏保鲜是一项系统工程,产品的贮藏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除贮藏条件和管理水平外,蔬菜的种类及品种、产地生态条件和作业水平、采收期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因素都会影响其贮藏效果。
因此,在进行蔬菜保鲜时,要做好与贮藏有关的采前、采后以及贮藏期间的各方面工作因为蔬菜水果在采摘后并没有死亡,依然保持生命。
传统的果蔬包装,无论是瓦楞纸箱还是网眼袋、编织袋和保鲜膜等,都不能达到保鲜的作用。
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功能型的保鲜膜、新型瓦楞纸箱和功能型保鲜剂等,由於这些保鲜材料和技术往往功能单一,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保鲜效果,有时候需要多种保鲜技术和材料同时使用。
由于果蔬的商品特性,如1.易腐性果蔬含水量高,一般达到65%—96%,有的幼嫩瓜果甚至达到98%。
新鲜的果蔬的气体交换和水分蒸散促使呼吸加强和鲜度下降,在呼吸代谢过程中,有机物质逐步分解,并且释放能量,随着有机物质的消耗,鲜度下降,果蔬的耐贮性与抗病性逐渐减弱。
新鲜果蔬在采收、采后处理、运输、贮藏、销售过程中又常易造成机械伤,使微生物易于利用果蔬中的水分、营养物质而生长繁殖,侵染果蔬而导致其腐败变质。
受伤组织会产生大量乙烯,导致呼吸增强,成熟衰老加强。
2.种类的多样性果蔬的种类极多,且采收季节不同,其组织结构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等也随之而异,因此,采收的时期、方法,采后的商品化处理和贮运管理就千差万别,应该具体品种,具体分析。
3.不均一性果蔬的个体差异大,同一块土地上的蔬菜,同一植株上的果实,不仅其成熟度、品质、大小、形状等各有不同,而且贮运过程中为保持品质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也各不一样,如以相同条件贮运就会造成巨大损失。
果蔬储藏运销学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 作业学院: 学院: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班级: 班级:食科 094 姓名: 姓名:廉学鹏 学号: 学号:094031421 老师: 老师:张辉人参果贮藏运销设计方案1、人参果贮藏运销方案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人参果贮藏运销方案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1、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减少原料的损失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及 商品价值,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增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农民 的生活条件。
1.2、该方案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传统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资源利用 率,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促进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调整,加 速自主品牌的推广。
2、人参果贮藏运销的具体技术要点 2.1、品种概况 人参果属茄科属, 原产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天梯山脚下。
其果实形状多似心脏形和椭圆形,成熟时果皮呈金黄色,有的带有紫 色条纹,有淡雅的清香,果肉清爽多汁,风味独特。
它具有高蛋白、 低糖、低脂外,还富含维生素 C,以及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尤其是硒、钙的含量大大地高于其他的果实和蔬菜。
据化验分析,每 100 克成熟鲜果中,含蛋白质 1.9 克,是黄瓜、番茄的 2 倍,鸭梨、 金帅苹果的 9 倍;总糖 3.1 克与黄瓜、番茄相近,而远低于鸭梨与金 帅苹果;粗脂肪 0.2 克,与黄瓜、番茄相等;维生素 C130 毫克,是 梨与苹果的 32 倍,黄瓜的 14 倍,番茄的 6.8 倍;维生素 B10.25 毫 克,是番茄、黄瓜的 8 倍,苹果的 5 倍;维生素 B20.27 毫克是黄瓜、 番茄、鸭梨的 9 倍;胡萝卜素 0.9 毫克,是番茄的 2 倍,黄瓜的 10 倍;总氨基酸 1818 毫克,必需氨基酸 253 毫克均远比黄瓜、番茄、 梨高;微量元素硒高达 3.34 毫克;钼 3.44 毫克;镁 11.2 毫克;帖 6.59 毫克;锌 1.14 毫克;锰 0.39 毫克;钴 0.332 毫克[1]。
从化验结 果来看,人参果所含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也较全面。
果蔬贮藏运销学

果品蔬菜储藏运销学绪论1.果蔬贮藏保鲜的原理:就是采取降温、调湿、调气等综合技术措施,抑制果蔬的生理活动,降低新陈代谢水平,减少病害损失,延长贮藏时间,并保持良好的商品质量。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与评价第一节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1.果品蔬菜是一类特殊的商品,其质量主要由卫生质量、感官质量、理化质量三方面构成。
质量的好与坏,一般均依据产品的标准来判断。
2.卫生质量是指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品质指标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果蔬表面的清洁程度,果蔬组织中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及其他限制性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得限量。
3.新鲜果蔬的卫生质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⑴果品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⑵果品蔬菜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⑶我国农药残留限量与国外的对比分析;⑷提高我国果品蔬菜农药残留标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4.感官质量是指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到的品质指标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产品的外观、质地、适口性等,如形状、颜色、光泽、汁液、脆度、缺陷、新鲜度等。
5.理化质量是能够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检测的质量的总和。
第二节果品蔬菜的质量评价1.在果品蔬菜销售前,必须对其质量进行检验,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时方可销售。
根据不同目的的要求,可采取感官检验、生物测定和化学检验等方法。
2.为保证果蔬取样的客观性,应采用随机多点抽样法进行取样,抽样还应有一定的数量。
3.感官质量评价:①颜色的评价;②光泽的评价;③汁液的评价;④感官质地的评价;⑤缺陷的评价;⑥新鲜度的评价。
4.理化质量分析主要包括产品的大小、形状、硬度、可食部分比例、水分含量和其他一些化学指标的分析。
第二章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第一节果品蔬菜的成熟与衰老1.成熟是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养分充分积累,已经完成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
2.完熟是指果实达到充分成熟的阶段,即果实成熟的后期,果实内发生一系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表现出特有的颜色、风味、质地,达到最适于食用阶段。
果蔬贮藏打印版

• 中国果蔬产品产量大,但采后处理和产地基础设施 建设滞后,产品大多以原始状态投放市场,未能解 决其分选、分级、清洗、预冷及冷藏运输等问题。 果蔬在采后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每年损失率高达 为20%。 • 2009年中国蔬菜总产量已超过粮食总产量(5.4亿 吨),总产值约8800亿元,当年出口创汇66.7亿美 元,成为种植业中的第一大产业。但是,由于贮藏 设施简易,运输工具简陋,采后损失率高达20%, 每年的蔬菜损失量可达1.2亿吨,若以2.0元/公斤计, 可折合人民币2400亿元。 • 2009年中国果品总产量超过1亿吨,人均占有量达70 ㎏,然而目前国内果品总贮量仅为2000万吨,采后 机械化商品化处理量不足20%。要满足今后优质水 果生产发展的需要,仍需增加机械冷库和气调库建 设,增加商品化处理设施。
绪
论
一、果品蔬菜贮藏的意义 二、果品蔬菜贮藏的概念和原理 三、果品蔬菜贮藏的历史与发展 四、怎样学习《果品蔬菜贮藏学》
一、果品蔬菜贮藏的意义
1、果蔬产品是重要的农副产品,果蔬生产是农业 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产量:果蔬产品已成为第一大类农产品,产量 超过粮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②效益:果蔬生产、流通、贮藏、加工、销售已 构成完整的系统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果蔬的出口贸 易将更趋活跃。
• 近年来,中国气调贮藏技术研究有了突破性 的进展,在对苹果、梨及猕猴桃的气调贮藏 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创立了“苹果双变气 调理论” 、“鸭梨贮藏缓慢降温理论”以及 “涂膜自然气调贮藏技术”,促进了我国果 蔬贮藏保鲜业的发展。
• 尽管我国的果蔬贮运业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和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 很大。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2013年山西农业大学果蔬储运学word课件.doc

果蔬贮运学概述1. 果蔬贮运学:研究采后果蔬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调控原理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2. 研究对象:采收后的果品和蔬菜。
(1)果品:可鲜食的木本或草本植物果实。
核果类:一般不耐贮;浆果类:不耐贮藏;坚果类:耐贮藏;柑橘类:多耐贮藏;复果类:不耐贮藏;仁果类:耐贮藏.(2)蔬菜:一般指可用于烹调各种菜肴的植物及其器官,有的可以鲜食。
根菜类:相对耐贮;茎菜类:最耐贮;叶菜类:最不耐贮;花菜类:较难贮;果菜类:因种类而异; 食用菌类:不耐贮.3. 基本原则和要求:维持产品尽可能低而又正常的呼吸过程.4. 原理:采取降温、调湿、调气等综合措施,抑制果蔬生理活动,降低新陈代谢水平,减少病害损失,延长贮藏时期,并保持良好的商品质量.果蔬贮藏的意义1. 生活需要:解决果蔬供应的时空差,满足提高生活水平需要;营养膳食供应; 满足一些人社会地位的需求.2.生产需要:减少损失;延长原料加工时间;经济效益.国内果蔬贮藏业的现状及趋势1. 大宗水果基本解决贮运技术问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多数蔬菜的贮藏受到设施技术的冲击;3.贮运条件大大改善;4.名、优、特、奇果倍受重视;5.商品化、标准化告急:我国经商品化处理的果蔬不足50%,而欧美各国高达90%以上;6.采后生物技术升温7.产业化经营成为果蔬贮运业的发展趋势.第一章果蔬的采后生理第一节成熟和衰老1. 成熟: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即果实体积和重量不再增加,达到充分长成的时候,又称为绿熟或初熟.达到可采摘程度或可食用的阶段,但往往不是食用品质最佳的时候.一、基本概念果实成熟时发生的变化:定型——果实长到一定的大小和形态;变甜——淀粉减少,含糖量增加,含酸量降低;变软——果胶物质变化;呈香——单宁变化致使涩味减退,芳香物质形成;呈色——叶绿素分解,色素形成;抗性提高——果皮出现光泽或带果霜果蜡。
2. 成熟度:指根据果蔬成熟过程中的化学成分、物理性状及其它生理生化指标所反映出的果蔬的成熟进程.用途作为标准划分.生理成熟:指果蔬离开母体后,可以单独维持很久的寿命,果实的色、香、味等方面具有完全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特性. 园艺成熟:指达到用途标准的成熟度.3. 完熟:成熟过程的最后阶段,指果实达到完全表现出本品种的典型性状,而且是食用品质最佳的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梨贮藏
3 贮藏条件
温度 大多数品种贮藏的适宜温度为0±1℃。但是鸭梨等 个别品种对低温比较敏感,采后若迅速降温至0℃贮藏, 果实易发生黑心病。采用缓慢降温或称分段降温,可减 轻黑心病发生。
湿度 RH90%~95%。 气体 低O2(3%~5%)几乎对所有品种都有抑制成熟
衰老的作用。品种间对CO2的适应性却差异甚大,有少 数品种如巴梨、秋白梨、库尔勒香梨等可在较高(2% ~5%)CO2贮藏外,大多数品种对CO2比较敏感。
温度(℃) 0~1 0~2 0~2 3.5 2~4 3~4 0 3.5 -1~0 -1~1 0~2
相对湿度(%) 95 95
90~95 90~95 90~95 90~95
95 95 95 95 90~95
O2(%) 2~4 2~4 2~3 3 3 2~3 2~3 3 2~4 3~5 2~4
CO2(%) 3~5 3~5 1~2 2.5 5 1~2 2~3 2~3 3~6 1~2 3~5
第二节一样,短期贮藏 可采用沟藏、窑窖贮藏、通风库贮藏,在西北 地区贮藏条件好的窑窖,晚熟梨可贮藏4~5个 月。拟中、长期贮藏的梨,则应采用机械冷库 贮藏,这是我国当前贮藏梨的主要方式。
第一节 苹果贮藏
3 贮藏条件 ▪ 温度 0±1℃ ▪ 湿度 90%~95% ▪ 气体 O2 2%~5%, CO2 3%~5%。
红富士苹果对CO2 敏感, CO2 应<2%。
第一节 苹果贮藏
表8-1 苹果部分品种的贮藏条件和贮藏期
品种 元帅 红星 金冠 旭 红玉 橘苹 赤龙 老特兰 国光 富士 青香蕉
黄金梨 黄冠梨
第二节 梨贮藏
秋子梨系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主要品种 有 京白梨、南果梨、秋子梨、鸭广梨、香水梨 等,此系统的大多数品种品质差,不耐藏,因 而生产中很少进行长期贮藏。
砂梨系统:主要品种有早三花、苍溪梨、晚三 吉、菊水等。此系统各品种的耐藏性较差,采 后即上市销售或者只进行短期贮藏。
2 呼吸跃变
苹果属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时乙烯生 成量很大,呼吸高峰时一般可达到200~800μl/L,由 此而导致贮藏环境中有较多的乙烯积累。苹果是对乙 烯敏感性较强的果实,贮藏中采用通风换气或者脱除 技术降低贮藏环境中的乙烯很有必要。另外,采收成 熟度对苹果贮藏的影响很大,对计划长期贮藏的苹果, 应在呼吸跃变启动之前采收。在贮藏过程中,通过降 温和调节气体成分,可推迟呼吸跃变发生,延长贮藏 期。
秋子梨
丰水梨
第二节 梨贮藏
西洋梨系统:主要品种有
巴梨(香蕉梨)、康德、茄 梨、日面红、三季梨、考密 斯等。该系统的品种一般具 有品质好、但不耐贮藏的特 点。
红巴梨
第二节 梨贮藏
2 呼吸跃变 国内外研究公认,西洋梨是典型的呼吸
跃变型果实,随着呼吸跃变的启动,果实逐 渐成熟软化。国内有关鸭梨、酥梨等品种采 后生理特性的研究表明,白梨系统也具有呼 吸跃变,但其呼吸跃变特征如乙烯发生、呼 吸跃变趋势不似西洋梨、苹果、香蕉、猕猴 桃那样典型,其内源乙烯发生量很少,果实 后熟变化不甚明显。
3~5 相 对 湿 度 90% ~95%
3~4
可 气 调 贮 藏 O 2 4% ~5% , C O 2 3% ~4%
1~2 相 对 湿 度 90% ~95%
2~4
C O 2 2% ~5% , O 2 1% ~4%
4~6 可 气 调 贮 藏
4~6
对 CO2敏 感
4~6 相 对 湿 度 90% ~95%
耐贮藏
贮藏温度 (℃) 0~2
0
0~1 0~5 0~2 0~1 0~2 0~2
0~2
0~1 0~3 0~2 0~3
0 -1 ~ 2 0~2 0~1
贮藏期 (月)
1~3
3~5
5~8 3~5 3~5 5~7 6~9 6~8
备注
不耐后熟,果肉易变软 O 2 2% ~4% , C O 2 2% ~4% , 后 熟 期 7~10d 缓 慢 降 温 , 对 CO2和 低 O2敏 感 , 不 适 宜 气 调 贮 藏
第一节 苹果贮藏
2 塑料薄膜封闭贮藏 塑料薄膜袋贮藏 塑料薄膜帐贮藏 3 气调库贮藏
第一节 苹果贮藏
三、贮藏技术要点 1 选择品种 2 适时采收 3 产品处理 4 贮藏管理 5 产地选择
第二节 梨贮藏
一、贮藏特性
1 种类和品种
白梨系统:主要品种有鸭梨、 酥梨、雪花梨、长把梨、雪 梨等 。具有商品性状好、耐 贮运的特点。因而成为我国 梨树栽培和贮运营销的主要 品系,其中许多品种在常温 库可贮藏4~5个月,在冷库 可贮藏6~8个月。
第八章 果品贮藏
教学目标:本章使学生掌握主要果品的 贮藏特性、商业贮藏的主要方式及贮藏 技术要点,能够制定出果品贮藏运输的 技术方案。
第一节 苹果贮藏
一、贮藏特性 1 品种特性 耐藏性:早熟<中熟<晚熟 早熟品种(7 ~ 8月上旬成熟)
中熟品种(8~9月成熟)
晚熟品种(10月以后)
第一节 苹果贮藏
相 对 湿 度 要 小 于 95% , 一 般 在 90% 为 宜
对 低 温 和 CO2较 敏 感 对 CO2敏 感 , 可 直 接 入 可进行气调贮藏
0℃ 冷 库
相 对 湿 度 90% , 可 气 调 贮 藏
6~8 相 对 湿 度 90% ~95%
6~8 相 对 湿 度 90% , 可 气 调 贮 藏
第二节 梨贮藏 表8-2 梨主要品种的贮藏特性、贮藏条件与贮藏期
品种
耐藏性
南国梨
较耐贮藏
京白梨
较耐贮藏
鸭梨
耐贮藏
酥梨
较耐贮藏
茌梨
较耐贮藏
雪花梨
耐贮藏
秋白梨
耐贮藏
库尔勒香梨 耐贮藏
栖霞大香水 耐贮藏
梨
三季梨
耐贮藏
苍溪梨
较耐贮藏
二十一世纪 较耐贮藏
二宫白
耐贮藏
巴梨
较耐贮藏
安久梨
不耐贮藏
长把梨
耐贮藏
蜜梨
贮藏期(月) 3~5 3~5 2~4 2~4 2~4 3~5 4~6 3~5 5~7 5~7 4~6
第一节 苹果贮藏
二、贮藏方式
苹果的贮藏方式很多,短期贮藏可采用沟 藏、窑窖贮藏、通风库贮藏等方式,贮藏 期较长的应采用冷藏或者气调贮藏。
第一节 苹果贮藏
1. 机械冷库贮藏
苹果冷藏的适宜温度因品种而异,大多数 晚熟品种以-l℃~0 ℃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为 90%~95%。苹果采后应尽快冷却,最好在采 后3d内入库,入库后3~5d降温至贮藏要求的温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