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简介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简介膜下滴灌是现代节水灌溉中的一次新的突破,它结合了不同形式的节水灌溉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单独的灌溉系统,利用少量的水使大面积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使之达到灌溉节水、保水、保温、改善土壤性状、光照条件、加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
一、膜下滴灌的主要作用玉米种植方法" height="3501606/19152A3E-0.jpg"width="580" />1、保水作用膜下滴灌灌水适度后,保持了土壤毛细管的上下通畅,使土壤中的水可源源不断上升到地表。
覆膜后,土壤与大气隔开,土壤水分不能蒸发散失到空气中,而膜内以“液-气-液”的方式循环往复,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
对于自然降水,其中少量水分从苗孔渗入到土壤中,大部分则流入垄沟,以横向形式渗入覆膜区,由地膜保护起来,进而被作物有效利用。
2、增温作用土壤耕作层的热量主要是通过吸收太阳辐射。
地膜阻隔土壤热能与大气交换,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使地温升高,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使深层的温度逐渐升高并保存在土壤中,灌溉水通过管道及毛管滴头系统缓慢滴入膜下土壤中,起到水流增温、汽化热损失极少、温度下降缓慢的作用。
据农业部门测算,全生育期可提高积温150~200℃。
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衡量土壤耕性和生产能力主要因素包括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和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
地膜覆盖后,地表不会受到降雨冲刷和渗水的压力,滴灌的渗水压力极小,保证了土壤的疏松状态,透气性良好、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同时,地膜覆盖使土壤的含盐量降低,偏盐碱地种植覆膜玉米可提早15d成熟,而且比露地玉米增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滴灌堵塞物理堵塞:物理堵塞是引起滴灌堵塞的主要原因。
灌溉水质差而过滤系统又不完善时,泥沙等杂物被水泵抽取进入管道及滴灌管后,在通过内镶式滴头锯齿状流道时,杂物将流道堵塞导致滴头无法出水。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推广探讨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推广探讨【摘要】膜下滴灌技术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文章针对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推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膜下滴灌技术;节水;推广1、膜下滴灌的技术特点滴灌是微灌技术的一种,属于工程节水的范畴,地膜覆盖可以增温保湿、保墒提墒、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种子萌发,使作物出早苗和壮苗;促进作物早熟高产。
膜下滴灌就是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技术的结合,使工程节水和农艺节水进行集成和创新,从技术结构上看,只是把滴灌带放在地膜下,并不复杂,但是其功能却出现了飞跃。
它是一项现代田间灌溉栽培技术,基础功能是能控制农业植物中光合用水的“三水”,即田间灌溉水、土壤水、植物水。
而传统田间灌溉栽培工程技术,包括现代喷滴灌工程的功能只能控制田间灌溉水,不能控制土壤水和植物水[1]。
控制了土壤水,特别是抑制了旱区田间棵间蒸发,就抑制了旱区绿洲农田耕层土壤盐化的动力,还有膜下滴灌对耕层土壤有局部脱盐作用;长期膜下滴灌后,杜绝了田间深层渗漏,可使浅层含盐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安全深度,就断绝了盐化作用盐分的来源,大幅节水抑盐作用将驱动发展现代农业。
膜下滴灌如果集成非充分灌溉技术,可以控制植物水,就是可以按气候和植物生理来控制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上述功能同时降低了传统灌溉的田间需水量(棵间蒸发和奢侈蒸腾),理论上使需水量降低到有效蒸腾水量,加上田间输水管道化,实现了大幅度节水的目标。
这就是膜下滴灌冠以“现代”二字的涵义,是田间灌溉栽培工程技术由传统向现代的一次飞跃。
2、发展膜下滴灌的意义膜下滴灌作为现代农业节水工程技术,其主要作用有3个:一是节水抑盐。
旱区农田耕层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动力是棵间蒸发,膜下滴灌抑制了强烈的棵间蒸发,也就抑制了盐分向耕层的运移。
二是控制作物耗水量。
通过地膜覆盖,减少了田间棵间蒸发和作物中的奢侈蒸腾。
三是为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使光、热、水、气、土、肥、盐等要素通过滴灌进行良好的配置,使作物能够充分利用光能,向着最大净光能利用率、最大经济产量方向耦合。
膜下滴灌技术的优势分析及应用技术要点

使 用滴 灌 带 时还 需要 毛 管 。 目前 滴灌 所 用管 道大 都 为 塑 料管 。干 管 为 主管 道 ,支 管和 辅管 在 滴灌 系统 中起
到合理 控制 滴灌 带长度 、划 分轮 灌 区的作用 。
2 . 3 毛管 、滴 头 、滴灌 带 。毛管 一般 为 内பைடு நூலகம்较 细 的塑
料 管 ,等 距 安装 滴头 。滴 头 是通 过流 道 或孔 口将 毛 管 中 的压 力 水流 入 土壤 的装 置 。制 造 过程 中,与 滴头 结 合 在一 起 的毛管 称之 为滴灌 带 。
起 到保护 作用 ,改善 了土壤环 境 。
2 主 要滴 灌设 备
压作 用 下水 分 通过 滴 灌带 上 的孔 口或滴 头 向土 壤缓 慢 滴 水 ,灌溉 效 果好 、节水 明显 。近 年来 ,我 国广 大农
业科 技 工作 者 在 引进 推广 滴 灌技 术 的 同时 ,结 合 我 国 农业 生 产 的实 际情 况 ,把 地膜 覆 盖 栽培 技术 与 滴 灌技 术 相 结 合 ,在 滴 灌 带( 或 毛 管) 上 覆盖 一 层 地 膜 ,形成
2 0 1 7年 第6期
现 代 农 村 科 技
土 肥 水 利
膜下滴灌技术 的优势分析及应用技术 要点
陈 洪 玲
( 辽 宁省锦 州 市松 山新 区农 业 综合服 务 中心 辽 宁 锦州 1 2 1 0 1 3 )
滴 灌 技 术 由 以色 列 于上 世 纪 6 0年 代 发 明 ,这 种 技 术采 用 把 水通 过 管 路送 到 滴 灌 带( 或 毛 管) 中 ,在 低
1 . 5 环 境 效益 。膜 下滴灌 技 术 的推 广 使用大 幅减 少 了
化肥 、农药 的使用 量 ,农 膜 可 以回收 ,滴 灌 带等 可 以 二 次 利 用 和重 复 做 加 工 原料 ,实 现 了农 业 节 能 减 排 。 滴 灌 的水 分缓 慢均 匀 地渗 入 土壤 ,对 土 壤 团粒 结构 能
膜下滴灌

4、膜下滴灌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膜下滴灌与覆膜栽培和机械化作业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不仅节水,而且增产增收,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科技措施。
2、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应用投资降低。目前大量使用的膜下滴灌系统器材,初始一次性投资每公顷已降到4500元(每亩300元)以下,其中每年需要更新一次的滴灌带,每米0.20元,每公顷地需1800元(每亩70元)左右。
3、解决了回收再利用废旧滴灌带难题。使用过的滴灌带可以用旧换新,回收利用再生产达到97%,不仅解决了滴灌技术推广的塑管污染问题,而且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滴灌带生产成本,使之还有进一步降价滴灌是利用灌溉渠道与大田水位差和地面的自然坡降实施自流灌溉的一种节水措施。以首部设备(井灌或经过过滤设施的库水、普通渠水)为中心,铺设主、支管道,农作物播种
铺膜与机具铺设滴灌毛管道同时进行,并在播种后连接安装支管和毛管,通过四通管件连接组成管网系统。膜下滴灌通过地表下的滴水器(滴头)施水,灌水器流量与地表滴灌大致相同。根据滴灌水压的区分,该设施分为常压式和加压式滴灌系统。
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人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点,是目前最为节水、节能的灌水方式。由于膜下滴灌的配水设施埋设在地面以下,管材不易老化,灌水时土壤表面几乎没有蒸发,又避免了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使作物对水、肥的利用直接有效,便于农户田间管理和精确控制灌水量,达到高效农业用水的目的。
3、生态效益。实施膜下滴灌技术,可有效改良农田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向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和产业化经营转变。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新疆地区积极推广使用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膜下滴灌是在覆膜作物栽培中,将滴灌管安装在塑料膜下,将水分和肥料直接送到植株根系附近。
这种栽培技术具有节水、节肥、提高产量和品质等优点,对于新疆的水资源短缺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一、技术原理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是将滴灌管埋设于塑料覆膜层下,通过管道将水分和肥料直接送到植株根系附近。
这样做可以实现以下优势:1. 节水: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率。
据统计,相对于传统灌溉方式,膜下滴灌技术可以节水约30%。
2. 节肥:膜下滴灌技术可以精准控制肥料的投放量和时间,避免了肥料的流失和浪费。
3. 提高产量和品质:膜下滴灌技术可以使棉花的根系得到充分的水分和营养,有效减少水分胁迫和营养不均衡的现象,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操作方法1. 土壤准备:在栽培棉花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改良和准备。
除去前一季度遗留的残留物和耙平土壤。
然后进行深翻,适量添加腐熟有机肥料,并进行细碎和均匀混合。
2. 覆膜:在准备好的土壤表面铺设黑色塑料薄膜,要求覆盖紧密,两张薄膜之间留有约10cm的重迭部分,周围用土壤覆埋。
3. 管道安装:在覆膜上使用导线定位,将滴灌管安装在覆膜下。
每株棉花设置1-2根滴灌管,离植株根系30-40cm。
4. 滴灌系统组装:连接滴灌管与主管道,安装滴头,通过输送泵将水分和肥料供给滴灌系统。
5. 水肥管理:根据棉花的生长状况和需水量,控制滴灌系统的灌溉频率和供水量。
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精准投放肥料,并注意调整肥料的浓度和配比。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药物防治措施。
并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棉花产生不良影响。
以上就是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采用这种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节约水源和肥料资源,对于新疆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推广

2 7 第3卷 第3 0 年( 6 ) 期 0
农拣科技
膜 下 滴 灌 节 水 技 术 在 农 业 中 的 应 用 与 推 广
母付玲 , 勇 刘
( 农七师 10 3 团水利服务 中心, 新疆 奎 屯 843 ) 304
摘要 :我 国是农业 大国,全 国需要灌溉的 土地 约有 1 . 95亿 亩, 灌溉用水约为 3 0 9 0多亿立方米。传统农业采 用的灌溉方式 。 都是“ 浇地” 浇作物” 不“ 。随着水资源 日益短缺的严峻形势 , 农业 节水灌溉技术 已迅速发展起来 ,特 别是膜 下滴灌技术的应 用, 给 农业生产 带来 了相 当的经济效益。 是很值得推广的。 关键词 : 膜下滴灌 技术 应用推广
增产幅度可达 2 %一 0 %。膜下滴 灌能依照作 物耗 水规律 , 0 10 使作 物根 层土壤保 持在最佳 的水分 、 通气和养分状态 , 为作物生 长发育创造 良好 的环境。 23保土保肥 、 . 提高肥效 膜下滴灌是通过封闭管网和灌水器将水 、 直接输送到作物 肥 根部附近土壤 中, 不产生土 、 流失 。 土壤养分保持在最佳平衡 肥 使
1 简 介
部 , 由每个 滴头直接滴在根部 的地表上 , 水 然后渗入 土壤并 浸润 作 物根部最发达区域 的灌溉方法。
2 膜下 滴灌 技术 的十大优 点
21节 水 .
32 .. 2首部 枢 纽
节水 4 %一 0 膜下滴灌 避免 了输水损失和深层渗漏损失 , o 5 %。 减少 了地面蒸发 ; 膜下滴灌 的灌 水率小于土壤人渗速度 , 避免 了 径流损失和深层渗漏 。
22提 高 作 物产 量 .
由沉淀池、 过滤器、 施肥罐、 机泵等组成 。先 由沉淀池对渠水 进行初级沉淀 ,然后经过砂石 +网式过滤器对水进行二级过滤 , 通过有压管道输送到 田间进行灌溉。
膜下滴灌:将引发一场农业革命

膜下滴灌:将引发一场农业革命核心提示:膜下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成功,带给中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的都是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节水本身。
国务院的一膜下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成功,带给中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的都是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节水本身。
国务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随着这项技术在更大范围的推进,带来的将会是一场必然发生的农业革命。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陈文玲认为,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大幅度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特别是农业用水浪费极为严重,传统的灌溉方式使农业成了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
膜下滴灌技术的问世,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真正实现了一种有意义的灌溉,也就是使水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一种理想的水平。
对于西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50%的节水效应将意味着以现有的水可以供养比现有耕地多一倍的土地。
这对我国西部及北方的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事实上,膜下滴灌也不单纯是一个节水措施,它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比如由它带动了宽膜植棉技术的跟进,由精准灌溉带来的精准施肥、精准用药,也包括正在推广的机械化精准采摘,还有这样一个系统对较高劳动者素质的要求,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推广,必然促使农业栽培模式的改变和农业劳动者整体科技素质的提高,符合现代农业对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膜下滴灌技术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包括对农业的内涵做出新的诠释,昭示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膜下滴灌技术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加之播种与铺膜一次完成,农药、化肥等营养液随输水管道供应,减少了农业的作业层次,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也是因为大量劳力、机力的节约,使得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
膜下节水灌溉实用技术

膜下节水灌溉实用技术膜下节水灌溉是一种高效的灌溉方式,它能够减少灌溉用水量和灌溉损失,提高灌溉效率。
膜下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地膜覆盖、滴灌、微喷灌等,下面介绍具体实用技术。
一、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是指在作物生长地上覆盖一层透水透气的薄膜,以保持土壤湿润和增加土壤温度及光照强度,促进作物早熟。
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并且可以使果实保持干净和整齐,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在地膜覆盖技术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透水性好、透气性好、质量过硬的地膜,避免使用对环境污染大的地膜。
2.地膜覆盖前,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开耕、松土、加肥等工作,以保证土壤通气性和肥力。
3.地膜覆盖时,应保持地膜与土壤接触紧密,避免发生漏水、渗水等现象,影响灌水效果。
二、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将水通过滴灌管道输送到根系区,让土壤保持适宜的湿润度,使作物能够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从而达到减少耗水和提高灌溉效率的目的。
1.滴灌管道的布设要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土地地形来确定,尽可能避免斜坡或泥土较松的地方。
2.滴灌管道要选用质量过硬、经久耐用的管材,避免漏水或染色等不良现象。
3.滴灌的水分量要适当,不能过多或过少,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避免浪费水源。
微喷灌技术是将水通过微型喷口进行喷淋,让水雾化成微小水滴,从而落到作物根系区域,达到灌溉和保湿的功效。
微喷灌技术具有水分喷洒均匀、经济实用、喷距长等优点,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
1.选用质量过硬、型号规格适宜的微喷头,避免漏洒、浪费水源等不良现象。
2.微喷头的布设要合理,根据作物株行距和生长状态来确定,使其能够落到根系区域。
总体来讲,膜下节水灌溉技术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灌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用水量和灌溉损失,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产量,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摘要: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
水、肥、农药等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加上地膜覆盖,棵间蒸发甚微,十分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应用;意义
1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膜下滴灌,顾名思义,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
这是一种结合了以色列滴灌技术和国内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
水、肥、农药等通过滴灌带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加上地膜覆盖,棵间蒸发甚微,十分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大田使用后,较常规灌溉省水50%左右,省肥20%,省农药10%,增产10%~20%,增加综合经济效益40%以上。
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节水办主任顾烈烽介绍,膜下滴灌技术产生于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垦区。
这里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年降雨量只有100~200mm,年蒸发量高达2 000~2 400mm,是典型的干旱地区,农业完全依赖灌溉。
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加上渗漏严重,每667m2平均灌溉定额达500m3。
日益突出的用水矛盾制约着当地农业乃至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农八师的水利工作者开始尝试在大田应用滴灌技术节水的可能性,自1996年到1998年,对不同土壤条件下的不同作物进行试验,获得成功,1999年开始以农八师为中心在全兵团大面积推广,第1年即推广0.25万hm2,目前的推广面积较1999年增长了近46倍。
2002年,石河子垦区11万hm2棉田有8万hm2采用了膜下滴灌技术,棉花总产达390万担,平均单产达300kg,创历史新高。
农八师仅膜下滴灌技术一项就使全师棉花增产了20%,平均单产提高了50kg,以每千克籽棉3.50元的市价计算,每667m2地可增加收入175元,如此,仅增产因素就为农八师增加收入近2亿元。
若按一个农业职工3.33hm2的平均承包定额,则农工平均增收达8 750元。
不仅在新疆,中国西部的甘肃、陕西等省区也开始推广和应用这一节水新技术。
位于中国最干旱的黄土高原上的陕西延安,2001年冬天一次安装了640座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蔬菜大棚,据当地农民评价,使用滴灌,又省水,滴水又均匀,作物增产有保证。
内蒙古在全区组织实施以农田节水为主要措施的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开创了农田节水工作新局面,不断推进了现代技术应用。
滴灌方面,2007年实施农业部旱作节水补贴项目,在达茂旗、察右中旗和伊金霍洛旗建设了200hm2的膜下滴灌。
示范结果表明,马铃薯膜下滴灌比大型喷灌和小型喷灌,分别节水29%、34%,节肥18%、20%,节电28%、33%,增产5%、18%。
2007年组织实施的农业部节水
示范项目,66.67hm2马铃薯滴灌在达茂旗示范成功,收获时达茂旗政府组织召开农民现场会,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和认可。
2008年春季,旗政府决定旗财政拨款400万元,建立万亩膜下滴灌示范园区。
目前全区大田滴灌面积发展到0.33万多hm2,其中2008年新建大田滴灌0.13万多hm2。
在中国内地推广的同时,膜下滴灌技术也受到了中亚国家的青睐。
2000年,膜下滴灌技术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列宁那巴德州巴巴卡罗那农庄的一片耕作层不到30cm的36hm2的棉田里实验成功,创下了节水70%、节肥30%、增产218%的记录,而在此之前,美国、以色列都在这里进行过利用滴灌技术种植棉花的实验,均告失败。
2001年,塔吉克斯坦向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全面引进中国膜下滴灌技术的要求。
2002年,作为中国政府援助项目,膜下滴灌技术在塔吉克斯坦的推广面积增加到了267hm2。
据了解,这一推广面积将有望继续扩大。
2膜下滴灌将引发一场农业革命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仅为发达国家的1/2,特别是农业用水浪费极为严重,传统的灌溉方式使农业成了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
膜下滴灌技术的问世,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真正实现了一种有意义的灌溉,也就是使水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一种理想的水平。
对于西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50%的节水效应将意味着以现有的水可以供养比现有耕地多一倍的土地,这对我国西部及北方的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事实上,膜下滴灌也不单纯是一个节水措施,它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由它带动了宽膜植棉技术的跟进,由精准灌溉带来的精准施肥、精准用药,也包括正在推广的机械化精准采摘,还有,这一系统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推广,必然促使农业栽培模式的改变和农业劳动者整体科技素质的提高,符合现代农业对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
膜下滴灌技术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加之播种与铺膜一次完成,农药、化肥等营养液随输水管道供应,减少了农业的作业层次,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也是因为大量劳力、机力的节约,使得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
过去,石河子垦区的农工1人最多管理 1.33~2hm2棉花,用了膜下滴灌,可以轻松地管到5~8hm2,一批家庭小农场应运而生,一般一个家庭可承包30~40hm2土地,最多的达到几千亩,扩大了种植规模,自然也提高了规模效益,一个耕种3.33hm2地的职工,年收入可以达到20~30万元。
这说明,膜下滴灌的推广促使了传统农业组织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加快了农业体制和机制创新步伐。
3结语
膜下滴灌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节水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对农产品种植各个环节的有效成本控制,大大减少了种植作物的单位投入成本,增加了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回旋空间,实际上是提高了棉农收入,从根本上说是增强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棉花作为我国的大宗农产品,一直以来,种植成本偏高,成为在国际市场不具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棉花,节约下来的劳力费、机力费加上物化成本,每667m2地可减少投入250~280元,算上增产因素,每667m2地可增收350元,使我国棉农更有力量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石河子垦区并没有把通过实行膜下滴灌节约下来的水资源简单用于扩耕,而是用来种植芨芨草、苜蓿草和灌木丛、防风林等,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对改善中国西部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参考文献:
[1]马富裕,周治国.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与完善[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5).
[2]农民日报[N].2008,09,23.
[3]张志新.新疆节水灌溉发展态势和滴灌的生态效益[J].节水灌溉,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