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滴灌技术讲座

合集下载

土豆浅埋地下滴灌技术要点

土豆浅埋地下滴灌技术要点

土豆浅埋地下滴灌技术要点优点:1:水、肥接近于根区,利用率高,易提高产量、品质2:地下滴灌可减少地面蒸发;3:可避免风吹跑;4:无地膜,不会污染环境,投资比膜下滴灌低;缺点:1:与膜下滴灌比,早期地温较低,生长慢;2:需要专门机具铺设安装技术要点1:铺设前检查是否土壤中有地老虎,如有,必须设法杀死。

2:如铺设地块老鼠多,应当撒灭鼠药。

3:铺设前要检查土壤中是否有尖锐石子,如有,且含量多,应当设法拣掉。

4:埋设深度:5-8cm,保证滴灌带铺于土豆之上。

5: 必须用专用铺设机具铺设。

6:为使出水均匀,铺设地块不能有大土块,土地要基本平整。

7:滴管带与支管连接好后,先冲洗滴管带,后封末端。

管理技术要点1:要充分利用滴灌的优点,少量、多次灌溉。

每次灌多少时间,隔多久灌一次,取决于作物不同生长阶段需水及蒸发、蒸腾耗水。

要不断摸索、总结。

2:必须通过滴灌系统施肥。

如能用配置好的液态肥,分小区施最好。

3:时常观测滴头出水情况,如发现有滴头不出水,应马上打开末端冲洗。

如冲洗不能解决问题,应当割掉堵塞段,用直通接好4:要根据设计,在每个阀门出水端装配进气阀,以防止出水口吸土,堵塞滴头。

5:时常观测过滤器是否过水通畅。

如不畅,及时清洗。

6:收获土豆之前,应先将滴管带收走。

壁厚0.3的滴管带回收后来年仍可用,应当保存好,免遭机器损伤,老鼠咬伤等。

如发现有损伤,应当粘接或用直通接好。

简单回收设备回收好的滴灌带。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要求,使其施肥管理较为困难。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马铃薯施肥方式主要是基于土壤施肥和喷施肥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壤肥力不均衡、化肥利用率不高、病虫害易传播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指在马铃薯生长的整个过程中,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采用的是膜下渗漏管滴灌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流失,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产量和品质,也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同时还有助于减轻化肥的环境污染。

1. 土壤松厚及石头清除。

2. 土地提高并整平,然后覆盖黑色塑料地膜。

3. 安装滴灌系统,大棚建议采用起点进口滴头。

4. 开穴放肥,将肥料均匀散布在地上,肥料用量应根据土壤、气候、品种和生长季节等因素确定。

5. 开始种植,将种子均匀撒在薄膜上,然后覆盖薄膜,起到保温、保湿和保护幼苗的作用。

6. 施肥,用滴灌技术进行水肥一体化施肥,将肥料直接送到植物根部,减少了肥料浪费和流失,提高利用率和效益。

7. 管理和维护,按照需求进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和土壤修复,同时对滴灌系统进行维护和清洗。

总的来说,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一种科学、环保、高效的马铃薯施肥技术,可以促进马铃薯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产成本,保护环境,同时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马铃薯、麦类栽培技术讲座——秋季马铃薯种植技术

马铃薯、麦类栽培技术讲座——秋季马铃薯种植技术

出苗 7 ~l 5 天, 出苗率高达 9 5 %以上。 2 . 节 水 效 果好 。 膜 下 滴 灌 可 适 时 适量供水 , 节水效果明显 。马铃 薯全生 育期膜下滴灌用水 1 7 1 立方米/ 亩, 较传 大垄 双行 膜下滴 灌 节水 栽培 统 的沟渠 灌 用水 3 2 0 立 方 米/ 亩, 节 水 可减少除草投工。 1 4 9 立方米/ 亩, 节水率达到4 6 . 6 %, 增产 全面积灌溉 的少 , 4 . 抑 制病 害发 生 膜 下滴 灌节水 3 0 %~5 0 %, 商品薯率提高 2 0 %左右。 作物 3 . 能明显减 少杂草。膜 下滴灌 , 由 栽 培可有 效抑 制病 虫害 的传 播 ,
治地 下害 虫 。
8 . 及 时 收 获 。秋 作 马铃 薯 因为 生 育时 间短 , 往 往 不 能 够 正 常 成 熟 。应
当根 据市场 需求适 时 收获 , 或 者 霜 冻 后 无法 生 长 即可 收 获 。 收获 的马铃 情况 , 灌溉 4 ~5 次。 薯, 按 市场 及商 家的要 求进行 分级包 7 . 病 虫 害 防 治 。 秋 作 马铃 薯 生 长 装 , 及时销售。
田 间 课 堂 . 鎏
, 远 l 4 3
早 蕾 马 铃薯 垄 砜 行 膜 下 滴 术 优 势
1 _ 出苗 率 高 。覆 膜 种 植 , 地 温 变 化 较 稳定 , 有利 于作 物早 出苗 、 出全苗 。 据大 田观测 , 膜下滴灌较常规灌水提早
于植 物行 间无 灌溉水 分 , 因而 杂草 比 病 虫害 发 生 少 。
定, 保证每 亩 有 4 0 0 0 ~4 5 0 0 株 基本 苗 。 5 . 科 学施肥 。农 家肥 除 了能提供 优质养分外 , 还 可 起 到保 水保 肥 、 增 加 土壤通透性 、 前 期抗 旱、 后期防涝 的作 用。 播 种 时 应 在 亩 施 腐 熟 农 家肥 2 0 0 0 公斤 的基础上 , 增施 磷、 钾、 氮肥 , 即亩 施5 0公 斤 过 磷 酸 钙 、 2 0 公斤 硫酸 钾 、 l 0 ~1 5 公 斤尿 素作 为底肥 , 并 根据 实 际 情 况 适 当增 减 用 量 。 现 蕾 时 , 结 合 中耕除草 、 根 据 田间长势 , 每亩追施硫 酸钾 1 0~1 5公 斤 、 尿 素 5~l 0 公斤。 6 冲 耕 管理 。马 铃 薯 出苗 后 要 及 时中耕 松土 , 消灭 田间杂草 , 创造适宜 马铃薯 生长 的土壤 环境 。现 蕾时 , 结 合施 肥等 农 艺措施进 行培 土 , 一 般 要 求全 生 育 期 中 耕 培 土 2 ~3 次, 做到 田 间无杂草、 沟畅 、 雨 季 无 积 水 。秋 作 马 铃 薯生 育后 期降雨 较少 , 应 根 据 田 间

马铃薯滴灌技术讲座

马铃薯滴灌技术讲座

4 增产 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滴灌系统将其所需的水、肥 都能及时、足量的供给,新疆104团马铃薯膜下 滴灌平均亩产量达到了3000公斤,比普通种植 亩产高出500—800公斤,增产20%以上。(06 年在固阳、达茂旗滴灌)
滴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控制枢
第二节马铃薯滴灌系统的 组成部分
纽→干管→支管→滴灌管(毛 管)五大部分组成

(2)管材、管件在连接时的紧固螺母必须上到位。


四、马铃薯滴灌带(毛管)的铺设
1 马铃薯铺设滴管带前首先做好起垄和沟垄的平整等工作, 为便于PE支管和滴灌带在第二年重复铺设使用,垄(行) 距要一致。不同地区垄距有所不同,一般有垄(行)距70厘 米、棵(株)距26厘米,或垄距80厘米、棵距22厘米,或垄 距90厘米、棵距20厘米。 2 铺设模式 一般采用一垄单管和一垄双管,为降低成本一般多采 取一垄单管。 3 铺种顺序 在土壤较湿润的地块中,可以采取先种植马铃薯再铺滴 灌带最后铺膜(放苗较费工时),针对土壤相对干燥的地块, 要先铺滴灌带再铺膜保墒后进行马铃薯种植.


2)过滤器 各级过滤器的性能及使用须知 a 离心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要求 工作原理: 由水泵供水经水管切向进入罐内,旋转产生离心力, 推动泥砂及其它密度较高的固体颗粒向管臂移动,形成 旋流,促使泥砂进入砂石罐,清水则顺流进入出水口。 完成第一级的水砂分离,清水经出水口、弯管、三通, 进入网式过滤器罐内,再进行后面的过滤。 使用要求: 离心过滤器集砂罐设有排砂口,工作时要经常检查 集砂罐,定时排砂,以免罐中砂量太多,使离心过滤器 不能正常工作。滴灌系统不工作时,水泵停机,清洗集 砂罐。进入冬季,为防止整个系统冻裂,要打开所有阀 门,把水排干净。
2 高效、省肥 膜下滴灌种植的马铃薯每1亩除了施5000—6000千 克农家基肥,还需施氮素10—15千克;钾6~8千克 , 磷 肥8—10千克,大田满灌作物吸收不充分,造成了肥份 的浪费,采取滴灌方式施肥使肥份集中供应到作物根部, 明显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3 抑制杂草再生 马铃薯膜下滴灌使用的水需要通过滤系统,水中的 杂草被挡在地外,避免了地外渠道杂草传播的来源。同 时滴灌马铃薯因地膜覆盖,地面相对干松,可有效抑制 杂草再生,降低劳动投入。

马铃薯膜下滴灌播种、灌溉要点.doc

马铃薯膜下滴灌播种、灌溉要点.doc

马铃薯膜下滴灌播种、灌溉要点膜下滴灌技术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被广泛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

该技术应用在田间种植马铃薯,实现了滴灌技术与覆膜栽培技术结合,并靠机械化作业使滴灌带与地膜同时铺设在田间,实现了农业节水灌溉。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马铃薯膜下滴灌播种、灌溉要点。

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播种技术要点:采用垄作,多采用双行播种机,行距70~90cm,开沟、播种、覆土、铺滴灌管、覆膜一次性完成。

应做到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厚度一致、尽量避免空穴或一穴多籽现象的发生。

做到下籽均匀、行垄匀直,无漏播和多籽现象。

播深:一般为8~10㎝左右。

粘土适当浅播,沙壤土要适当深播,但不能超过12㎝。

密度:一般商品薯生产每亩保苗3500~4500株,种薯生产每公顷5000~6000株。

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灌溉时应注意:1、播后灌溉:播种后土壤商情不好,要进行滴灌,土壤湿润深度应控制在15㎝以内,否则降低地温影响出苗,造成种薯腐烂。

2、出苗时,根据土壤墒情进行一次滴灌,使土壤湿润深度保持在15cm 左右,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

3、出苗后,20~25天,块茎开始形成,应使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土壤湿润深度为20cm。

4、块茎形成期至淀粉积累期,应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及时进行灌溉。

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深度40~50㎝,土壤水分状况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

可采用短时且频繁的灌溉。

5、终花期后,滴灌间隔的时间拉长,保持土壤湿润深度达30㎝。

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

6、较为粘重的土壤收获前10~15天停水。

沙性土收获前一周停水。

以确保土壤松软,便于收获。

马铃薯膜下滴灌播种、灌溉要点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指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将水肥一体化地进行滴灌,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该技术具有节水、增产、减肥、减少土壤侵蚀、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膜下滴灌技术是指在播种之前先将滴灌管埋入土壤中,然后再用膜覆盖在土壤表面,经过一段时间,植株开始生长,通过滴灌管向植株供水和施肥。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水肥的一体化管理,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农作物的吸收效果。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其生产中存在着水肥利用率低、农药使用量高等问题。

通过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在土壤表面覆盖膜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和土壤的风蚀,减少水分损失。

通过滴灌管向植株提供适量的水和肥料,可以降低肥料的浪费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滴灌技术还可以将水和肥料直接送到植株的根部,减少了传统灌溉方式中的营养元素淋失现象,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在马铃薯种植中,适当的灌水和施肥是保证马铃薯健康生长的关键。

需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植株的需求,合理设置滴灌管的数量和位置,以及适当的滴灌量和施肥量。

还需要根据植株的生长阶段和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以保证滴灌技术的实施效果。

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该技术需要使用较多的滴灌管和覆盖膜,初期投入较大。

滴灌管和膜的使用寿命一般比较短,需要定期更换和维修。

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肥管理方式,可以提高水肥利用率和减少农药使用量。

在推广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和资源条件进行探索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还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操作能力,推动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马铃薯种植 滴灌

马铃薯种植 滴灌

马铃薯种植滴灌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食物作物,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种植。

种植马铃薯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传统的土壤灌溉和现代化的滴灌技术。

本文将重点介绍马铃薯滴灌种植的优势和操作方法。

马铃薯滴灌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式,通过在植物根部供水,可以达到高效利用水资源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与传统的土壤灌溉相比,滴灌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节水:滴灌系统可以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减少了水分蒸发损失和地面渗漏现象,从而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

据研究显示,与传统的土壤灌溉相比,滴灌技术可以节水30-70%。

2. 提高产量:滴灌技术可以根据马铃薯生长的需要,精确供应适量的水分和养分。

植物在水分和养分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生长更加健康,从而增加了产量。

3. 节约能源:滴灌系统可以保存能源,因为不需要用泵将水送到每一个植株,而是通过管道网络将水输送到设施内的每一处。

这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4. 提高土壤质量:由于滴灌系统可以精确地供应水分和营养,不会过度灌溉和浸泡地面,因此可以减少土壤的盐渍化和腐蚀,从而提高土壤质量。

马铃薯滴灌的操作方法如下:1. 设计和安装滴灌系统:根据田地的大小和布局,设计滴灌系统的布置方案,包括主管道、分支管道、滴灌带和滴头等。

选择合适的滴头和滴灌带,确保水分和养分均匀供应到植物根部。

2. 土壤准备:在种植马铃薯之前,需要准备土壤,包括松土、施肥和除草。

确保土壤松软、肥沃,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3. 种植马铃薯:在准备好的土壤中开沟或开孔,将马铃薯种子放入土壤中。

根据需要,可以在种子旁边放置肥料。

4. 安装滴灌带:将滴灌带放置在种植行旁边或直接埋入土壤中,使滴灌带紧贴土壤表面。

确保滴头和滴灌带与马铃薯植株的根部接触。

5. 连接滴灌系统:将滴灌带与主管道和分支管道连接起来。

确保管道和接头连接紧密,避免漏水。

6. 启动滴灌系统:打开水泵,使水流通过滴灌带进入植物根部。

根据马铃薯的需求,调节滴灌系统的流量和时间。

马铃薯滴灌技术讲座PPT课件

马铃薯滴灌技术讲座PPT课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马铃薯滴灌技术讲座ppt课

• 滴灌技术概述 • 马铃薯生长特性与需水规律 • 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应用优势 • 滴灌系统设计与安装要点
目录
CONTENTS
• 滴灌施肥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应用 • 案例分析:成功实施马铃薯滴灌项目经验分享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3
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应用优势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节水效果显著
滴灌技术通过管道系统直接将水 分输送到马铃薯根部,减少水分 蒸发和流失,显著提高水资源利 用效率。
精确控制水量
滴灌系统可以根据马铃薯生长需 求精确控制水量,避免浪费和过 度灌溉,保证作物健康生长。
肥料种类选择及配比原则
氮肥
促进马铃薯茎叶生长,提高 产量。适量使用尿素等氮肥
,避免过量造成徒长。
磷肥
促进根系发育和块茎形 成。过磷酸钙等磷肥适 用于马铃薯滴灌施肥。
钾肥
增强马铃薯抗逆性,提高 品质。硫酸钾等钾肥是马 铃薯生长必需元素之一。
微量元素
适量补充锌、硼等微量 元素,促进马铃薯生长
发育。
施肥时间和方法确定
基肥施用
在马铃薯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
化肥。
追肥施用
在马铃薯生长期间,根据生长需 求进行追肥。一般分为苗期、块 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三个时期
进行追肥。
滴灌施肥
将肥料溶解于水中,通过滴灌系 统均匀施入马铃薯根部土壤。根 据土壤湿度和马铃薯生长需求调
整施肥量和频率。
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滴肥(药)约20-40分钟左右既可完毕,具体情况 根据经验以及罐体容积大小和肥(药)量的多少判定。 (5)滴施完一轮灌组后,将两侧球阀关闭,先关进水阀 后关出水阀,将罐底球阀球阀打开,把水放尽,再进行下 一轮灌组施滴。 2、施肥注意事项 (重点) (1)罐体内肥料必须溶解充分,否则影响滴施效果, 并且可能堵塞罐体。 (2)滴施肥(药)应在每个轮灌小区滴水1/3时间后 方可施肥,并且在滴水结束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施肥(药)。 (3)轮灌组更换前应有半小时的管网冲洗时间,即进 行半小时滴纯水冲洗,以免肥料在管内沉积。 (4)在安装时特别要注意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安装不能 装反。
离 心 网 式 过 滤 器 组 合
水 砂 分 离 器
离 心 过 滤 器
3、施肥罐及其作用
使易溶于水并适合在根部使施的肥料、农药、化 控药品等在施肥罐内充分溶解,然后再通过滴灌系 统输送到作物根部。施肥罐选择可根据设计流量和 灌溉面积的大小,肥料和化学药物的性质而定 。
4.施肥灌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b、定期对管网进行巡视,检查管网运行情况,如 有漏水要立即处理。

c、灌溉时采用轮灌,根据地形和水泵流量,以两个 分干上的同一位置的两个地面支管为一个轮灌组,一次 灌溉面积为12亩左右,灌溉时间5到6小时,灌溉时必须 严格按照轮灌制度进行灌溉。
d、灌水时每次开启一个轮灌组,当一个轮灌组结束后, 先开启下一个轮灌组,再关闭上一个轮灌组,严禁先关后开。 e、系统运行时,必须严格控制压力表读数,应将系统控 制在设计压力下运行,以保证系统能安全有效的运行。 f、每年灌溉季节应对地埋管进行检查,灌溉季节结束后, 应对损坏处进行维修,冲净泥沙,排净积水。 g、系统第一次运行时,需进行调压。可通过调整球阀的 开启度来进行调压,使系统各支管进口的压力大致相等。薄 壁毛管压力可维持在1公斤左右,调试完后,在球阀相应位置 作好标记,以保证在其以后的运行中,其开启度能维持在该 水平。




3 系统的操作要点 1) 潜水泵起动、运转和停车 a 下水以后用500伏遥表测电机对地电阻不 低于5兆欧。 b 查三相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规定,各种仪 表,保护设备及接线正确无误后方可开闸起动。 电机启动后慢慢打开阀门调整到额定流量,观察 电流.电压应在铭牌规定的范围内,听其运动声 有无异常及震动现象,若存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 停机,找出原因处理后方可继续启动。 c 电泵第一次投入运转4小时后,停机速测 热态绝缘电阻。 d 电泵停车后,第二次起动要隔5分钟,防 止电机升温过高和管内水锤发生。





1、操作程序(注意肥料的可容性和兼容性及操作程 序、清洗等) (略) (1)打开施肥罐,将所需滴施的肥(药)倒入施肥 罐中,固体颗粒不易超过罐体容积的1/2。 (2)打开进水球阀,当肥水混合物达到施肥罐容积 的2/3后关闭进水阀门,并将施肥罐上盖拧紧。 (3)滴施肥(药)时,先开施肥罐出水阀,再开其 进水球阀,稍后缓慢关两球阀中间的闸阀,使其前后 压力表差比原压力表差增加约0。05MPa,通过增加 的压力差将罐中的肥料带入系统管网之中。
三、干管、支管及滴灌带(毛管)的作用



1.干管的作用:向滴灌系统输送全部灌溉水量。干管 的选用要根据机井出水量、水泵扬程、滴灌面积确定, 保证在管径大小、压力级差、输水量方面与它相匹配。 设计时从最远处的轮灌组从下而上,自远而近计算水 头损失,节点压力,保证滴灌系统均压输水。 2 .支管的作用:在滴灌系统中起控制滴灌带长度、划 分轮灌区的作用。 3.滴灌带(毛管)在滴灌系统中为作物根部均匀滴水, 其铺设长度为60-120米,在滴灌带的选用上要针对不 同的土壤,选择滴头流量适合的滴灌带产品,例如砂 性土壤应选择滴头流量大的滴灌带,粘性土壤应选择 滴头流量小的滴灌带。
系统组成
一、水源的选择

水源一般选择水质较好,含沙、含碱量低的井水 与渠水作为水源。以减少水对管道、过滤系统的堵 塞和腐蚀,延长滴灌系统的使用年限。
二、首部控制枢纽的组成
首部控制枢纽很重要: 由水泵、过滤装置、施肥罐及各种控制和量 测设备组成,如压力调节阀、流量控制阀、 水表、压力表、排气阀、逆止阀等部件组成。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滴灌产品有迷宫式、 内镶贴片式、内镶贴片压力补偿式等。大禹 公司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自主研发生产的不 同间距的内镶贴片压力补偿式滴灌带,有每 小时滴水3.0L(大流量)和每小时滴水 1.38L(小流量)滴灌带,同时采取回收旧 滴灌带的方法,降低了每亩滴灌成本的投入 费用,有利的促进了滴灌技术的推广。
1.水泵的选择

水泵的作用是将水流压到系统所需要压力并将其 输送入管网。滴灌系统所需要的水泵型号要根据滴灌 系统的设计流量和系统总扬程确定。当水源为河流和 水库水,一般选用离心泵,水质较差时,需建沉淀 池,。水源为机井时,一般选用潜水泵。
2.首部过滤器作用

过滤设备是将水过滤,防止各种污物进入滴灌系统 堵塞滴头或在系统中形成沉淀。过滤设备有沉淀池、拦 污栅、离心过滤器、砂石过滤器、筛网过滤器、叠片过 滤器,各种过滤器可以在首部枢纽中单独使用,也可以 根据水质情况及滴头抗堵塞能力组合使用。一般,水源 为井水且水质较好时,选用离心+网式过滤器,水源为渠 水时一般选用砂石+网式过滤器。
第四节滴灌系统运行管理






一、滴灌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1、 组织管理 根据滴灌系统所有权的性质,应建立相应的经营管理 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或集中管理,具体实行工 程、机泵、用水、用电等项目管理。为提高滴灌工程的管 理水平,应加强技术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建立健 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滴灌产业化管理。 2、 运行管理 1) 管网的运行管理 a、系统每次工作前先进行冲洗,在运行过程中,要 检查系统水质情况,视水质情况对系统进行冲洗。
甘肃大禹节水公司内镶贴片滴灌 带生产线
甘肃大禹节水公司内镶贴片滴头 生产线

第三节滴灌系统的施工安装 与 注意事项
一 、PVC-U主管道铺设安装




1 管道辅设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 在辅设管道前要对管材、管件、橡胶圈等进行外观检查, 发现有问题的管材、管件、橡胶圈均不得使用。 2 管道的一般辅设过程是:管材放入沟槽-接口、部分回填试压-全部回填。 3 管道在辅设过程中可以有适当的弯曲。 4 在硬聚氯乙烯管道穿越公路应用钢管或混凝土作为套管。 安装和铺设工程中断时,应将管口封闭,以防止杂物进入。
2 高效、省肥 膜下滴灌种植的马铃薯每1亩除了施5000—6000千 克农家基肥,还需施氮素10—15千克;钾6~8千克 , 磷 肥8—10千克,大田满灌作物吸收不充分,造成了肥份 的浪费,采取滴灌方式施肥使肥份集中供应到作物根部, 明显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3 抑制杂草再生 马铃薯膜下滴灌使用的水需要通过滤系统,水中的 杂草被挡在地外,避免了地外渠道杂草传播的来源。同 时滴灌马铃薯因地膜覆盖,地面相对干松,可有效抑制 杂草再生,降低劳动投入。
பைடு நூலகம்
三、PE支管的铺设
1、PE支管安装前应检查支管外形,按设计要求在支管上定出 孔位。 2、利用手钻和打孔器在支管上打孔,打孔应垂直于地面,钻 孔不能倾斜,钻头入管深度不得超过1/2管径。 3、PE支管铺设时不宜过紧,应铺成S型,留出足够的收缩空 间,并在早8时前后测量打孔尺寸、位置。 4、支管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管材、管件在连接时内置胶圈完好,且密封件不得放翻, 并保持清洁。
大田作物滴灌技术
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威大禹节水有限责任公司
-- 龚 玉 延
2012年4月13日


第一部分 马铃薯的膜下栽种技术(略) 第二部分 马铃薯的膜下滴灌技术(重点) 第一节 马铃薯膜下滴灌的优点 第二节马铃薯滴灌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马铃薯滴灌系统的施工安装 与注意事项 第四节秋季滴灌带清洗、回收、保管 第五节 滴灌系统的秋季维护保养和春灌前的准备
4 马铃薯膜下滴灌带(毛管) 的铺设如果采用机 械铺设,使播种、铺带、覆膜同步进行,在整个铺 设过程,应注意机械改装的精确性,避免铺设滴灌 带时张力过大拉伤或刮坏滴灌带。

5 采取人工铺设滴灌带,应尽量将滴灌带置于垄距 中间,拉紧拉直滴灌带,避免划伤滴灌带。 6 滴灌带铺设时注意将滴头面向上,防止赃物堵塞 滴头。 7 滴灌带与锁扣旁通、直接等部件连接要紧固、密 封,滴灌带末端也应用堵头堵死,防止漏水。






2) 首部枢纽的运行管理 a、水泵应严格按照其操作手册的规定进行 操作与维护。 b、每次工作前要对过滤器进行清洗。 c、在运行过程中若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差超 过正常压差的25%-30%, 要对过滤器进行反冲 洗或清洗。 d、应严格按过滤器设计流量与压力进行操 作,不得超压、超流量运行。 e、 施肥罐中注入的水肥混合物不得超过施 肥罐容积的2/3。 f、 每次施肥完毕后,应对过滤器进行冲洗。 j、 系统运行过程中,应认真作好记录。
五、滴灌中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压力不平衡 滴头滴水不均匀 毛管漏水 毛管爆裂 以上问题的出现与机泵功率不匹配、系统管网级数设计 不合理,出地管阀的开启位置不合适,支(毛)管或连接部位 漏水等原因有关系. 解决办法 采取检修水泵或电源电压以及过滤器,清洗过滤网,调整 设计方案和各支管的实际工作压力,同时更换有砂眼或铺设 时磨损变形和 放苗、除草时损伤的滴管带等方法予以解决。


2)过滤器 各级过滤器的性能及使用须知 a 离心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要求 工作原理: 由水泵供水经水管切向进入罐内,旋转产生离心力, 推动泥砂及其它密度较高的固体颗粒向管臂移动,形成 旋流,促使泥砂进入砂石罐,清水则顺流进入出水口。 完成第一级的水砂分离,清水经出水口、弯管、三通, 进入网式过滤器罐内,再进行后面的过滤。 使用要求: 离心过滤器集砂罐设有排砂口,工作时要经常检查 集砂罐,定时排砂,以免罐中砂量太多,使离心过滤器 不能正常工作。滴灌系统不工作时,水泵停机,清洗集 砂罐。进入冬季,为防止整个系统冻裂,要打开所有阀 门,把水排干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