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马铃薯施肥方案
山地丘陵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山地丘陵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1.平整土地耕翻深度一般20厘米左右,3年深耕或深松一次,深度25厘米左右。
一般要求至少两年轮作一次,减少病虫草害,恢复地力。
2.适时播种膜下滴灌一般在5月上旬播种(5月1日~10日之间)。
马铃薯的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水肥条件和生产目的而定。
一般早熟品种宜密,中晚熟品种宜稀;商品薯宜稀,种薯宜密。
膜下滴灌一般采用播种覆膜铺带一体机,播种、铺设滴灌管(带)、覆膜一次性完成。
采用大小垄种植,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为40厘米,滴灌管(带)铺设在小垄中间,间距100厘米。
需一人跟在机械后,每隔10~20米在地膜上横向压一条土带,以防止地膜被风掀起。
播完后检查地膜有无破损,发现破损及时封堵,出苗至现蕾期间要保持膜面完好。
3.科学施肥施肥方法。
有机肥结合翻耕施入,一般施用量为1000~2000公斤/亩;磷肥作为种肥一次性施入;氮肥、钾肥60%~70%做种肥施入,30%~40%做追肥结合灌溉随水分次施入。
追肥量次。
一般结合灌水追施尿素20公斤/亩,其中苗期追施6公斤/亩,现蕾期追施10公斤/亩,膨大期追施4公斤/亩;追施硫酸钾10公斤/亩,现蕾期追施6.5公斤/亩;膨大期追施3.5公斤/亩。
4.合理灌溉芽条期(播种到出苗期):一般不灌溉;幼苗期:滴水1~2次,次滴水8~10立方米/亩;现蕾至花期:滴水2~3次,次滴水10~15立方米/亩;块茎膨大期:滴水4次,次滴水10~15立方米/亩;淀粉积累期:滴水1次,次滴水10~15立方米/亩。
具体灌溉时间和灌水量,要根据降水量和土壤墒情进行调整。
5.收获在80%的茎叶枯黄萎蔫时,割去地上部茎叶,6~8天收获。
收获前破开地膜将滴管(带)机械回收,盘成卷,保存好,以便下一年继续使用。
在收获中要避免机械损伤薯块,尽快装袋,及时上市或贮藏。
土肥技术-灌溉地马铃薯科学施肥技术

土肥技术-灌溉地马铃薯科学施肥技术一、需肥规律马铃薯属高产喜钾作物,整个生育期吸收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每生产1000公斤马铃薯,需吸收氮 3.5~5.5公斤,磷(P2O5)2.0~2.2公斤,钾(K2O)10.6~12.0公斤。
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有不同的特点。
苗期由于块茎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故需要养分较少,这一时期需肥大约占全生育期的1/4;块茎形成与增长期,地上部茎叶生长与块茎的膨大同时进行,需肥较多,一时期需肥约占总需肥量的1/2;淀粉积累期,需要养分较少,一时期需肥约占全生育期的1/4。
另外,马铃薯对硼、锌比较敏感,硼有利于薯块膨大,防止龟裂,对提高植株光合生产率有特殊作用。
二、施肥原则马铃薯的施肥技术应遵循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适当追肥的原则。
三、施肥方法1、重施基肥。
马铃薯是块茎作物,喜欢疏松的砂性土壤,要求气候凉爽。
灌溉地马铃薯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磷。
基肥中氮肥用量约占50%,基肥的施用方法是在种植前沟施或穴施,深15厘米左右。
具体施肥量为亩产2000公斤左右的地块,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尿素20公斤,普钙40~50公斤,硫酸钾肥5~10公斤,或高钾型的配方肥50~70公斤。
化肥要施于离种薯2~3厘米处,避免与种薯直接接触,施肥后覆土或覆地。
2、随水及早追肥。
追肥要结合马铃薯灌溉与长势合理安排。
现蕾期(块茎形成期)结合灌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马铃薯开花后(盛花期),一般不随灌水追肥,特别是不能追施氮肥,马铃薯开花后,主要以叶面喷施磷、钾肥为宜,每亩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若缺氮,可增加100~150克尿素,每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
马铃薯对硼、锌比较敏感,如果土壤缺硼或缺锌,可以用0.1~0.3%的硼砂或硫酸锌根外喷施,一般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两次,每亩用溶液50~70公斤即可。
四、注意事项马铃薯是喜钾作物,在施肥中要特别重视钾肥的施用。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要求,使其施肥管理较为困难。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马铃薯施肥方式主要是基于土壤施肥和喷施肥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壤肥力不均衡、化肥利用率不高、病虫害易传播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指在马铃薯生长的整个过程中,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采用的是膜下渗漏管滴灌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流失,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产量和品质,也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同时还有助于减轻化肥的环境污染。
1. 土壤松厚及石头清除。
2. 土地提高并整平,然后覆盖黑色塑料地膜。
3. 安装滴灌系统,大棚建议采用起点进口滴头。
4. 开穴放肥,将肥料均匀散布在地上,肥料用量应根据土壤、气候、品种和生长季节等因素确定。
5. 开始种植,将种子均匀撒在薄膜上,然后覆盖薄膜,起到保温、保湿和保护幼苗的作用。
6. 施肥,用滴灌技术进行水肥一体化施肥,将肥料直接送到植物根部,减少了肥料浪费和流失,提高利用率和效益。
7. 管理和维护,按照需求进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和土壤修复,同时对滴灌系统进行维护和清洗。
总的来说,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一种科学、环保、高效的马铃薯施肥技术,可以促进马铃薯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产成本,保护环境,同时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要点

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要点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种植和应用。
然而,针对马铃薯的施肥和灌溉技术,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地方。
本文将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特点和特殊需求出发,对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解析。
马铃薯生长发育特点1.土壤要求:马铃薯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松软、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水湿和积水。
2.时间要求:马铃薯是一种需长时间生长的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通常需要4-5个月的时间。
而马铃薯的块茎生长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
3.养分需求:马铃薯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微量元素。
同时,它还需要一定的微量元素,如锌、硼等。
综上所述,针对马铃薯的种植和管理工作需要认真细致地制定方案,包括适宜的土壤处理和施肥计划等。
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滴灌技术是一种基于节水、高效、环保的灌溉方法,也是种植马铃薯的理想方法。
滴灌技术可以根据马铃薯生长需求,有效地控制灌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水分蒸发和流失等情况,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经济收益。
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的实施要点如下:1. 确定灌溉和施肥的时机马铃薯在自然状态下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在灌溉和施肥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做好定量的计算,以确保马铃薯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的供应。
2. 确定灌溉和施肥的量灌溉和施肥的量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土壤湿度等因素灵活调整。
一般来说,在马铃薯发育的早期阶段,灌溉和施肥的量应适当减少,以防过多的水分和养分对马铃薯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而在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后期,就需要增加灌溉和施肥的量,以满足马铃薯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促进块茎的快速生长。
3. 确定灌溉和施肥的方式在滴灌的管理中需要根据马铃薯的种植位置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滴灌方式。
分布式滴灌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灌水的时间和流量的大小,避免土壤过度湿润和块茎的腐烂;集中式滴灌技术适用于比较干燥、缺水的地区,可以通过针对性的灌溉和施肥,促进马铃薯块茎的快速生长。
内蒙古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研究

南 北 麓 地 区 得 到 推 广 应 用 . 且 取 得 显 著 效 益 。 自从 滴 灌 被 并
引 人 以 来 . 蒙 古 科 技 人 员 一 直 在 研 究 马 铃 薯 滴 灌 水 肥 一 体 内 化 技 术 . 试 验 通 过 不 同 氮 肥 追 施 处 理 , 究 确 定 马 铃 薯 最 本 研
中 图 分 类 号:5 2 s 3 来自文 献 标 识 码 : A
1 . 6 6js.0 7 0 0 .020 . 4 03 9 . n10 — 9 72 1 . 0 9 s 42
文 章 编 号 : 0 — 9 72 1) — 0 4 0 1 7 0 0 (0 20 0 5 — 2 0 4
S ud n i r i a i n a d Fe tl a i n Te hn l g o t o i n r M o g la t y o Dr p I rg to n r i z to c o o y f r Po at n I ne i n oi
趋 势 , 小 为 : >N > >N4N5Nl N2 间 产 量差 异 不 显著 ; 大 N1 2N3 > , 和 之
N 和 N 产量 明显 高 于 、 N , N 和 与空 白对 照 区 相 比增 产 率 分 别达到 6 . 65 %和 6 . 同时 , 薯 率 也 随追 肥 量 增 加 而 增 加 , . 1 %。 3 大 N
4 k 6 7 N ) 追 尿 素 3 k/6 m ( 2、 尿 素 2 k 6 7 0  ̄ 6m ( 、 0g6 7 N ) 追 0 ̄ 6m ( 、 尿 素 1k 6m ( 、 白对 照 区 ( 。从 马铃 薯 现 蕾 N )追 0 ̄6 7 N ) 空 N)
期 至块 茎 增 长 期 随滴 水 分 4次 平 均 追 入
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方案

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方案1选地播种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地块,结合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
马铃薯播种一般在5月中、下旬,当气温稳定通过3℃以上,10cm地温稳定在0℃以上时即可播种,选择无大风,无寒流的晴天栽种。
播前若干旱可浇水造墒。
2施足底肥马铃薯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
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施足基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马铃薯的基肥要占总用肥量的3/5或2/3。
基肥以腐熟的堆厩肥和人畜粪等有肥机为主,配合磷、钾肥。
一般亩施有肥机2000-2500公斤,化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施入氮肥的40%,全部磷肥和钾肥的40%,结合耕翻施于10厘米以下土层中,以利于植株吸收和疏松结薯层。
播种时可施入少量氮肥作种肥,注意种肥隔离,使出苗迅速而整齐,促苗健壮生长。
3种薯处理①正确选用品种:选用良种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基础。
我市一般为克新1号、夏波蒂、大西洋等品种。
高产系列紫花白、克新1号、内薯5号、底西芮等早熟品种中薯三号、费乌瑞特、早大白、克新4号等油炸加工型系列大西洋、内薯3号、夏波蒂、布尔班克、金冠等淀粉加工系列内薯7号、内薯5号、克新12号、坝薯10号等②种薯选择及处理:种薯在播前15-20天出窖进行严格挑选。
选择种薯标准为: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嫩的幼嫩薯块,选择种薯时,要严格去除表皮龟裂、畸形、尖头、芽眼坏死、生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块茎。
③催芽: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
播前催芽,可以促进早熟,提高产量。
同时,催芽过程中可淘汰病烂薯,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苗断条,有利于全苗壮苗。
催芽方法:将精选好的种薯摊放在温暖向阳的室内,温度保持在15℃左右,每隔3-5天翻动一次,一般10天左右即可催芽,再严格精选一次,待芽变紫即可切块播种。
催芽注意事项:不能直接放在光下,不能装在袋子里堆在一起,小心处理防止芽变,保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马铃薯滴灌施肥操作

马铃薯滴灌施肥操作
1、只用白色和黑色两种配方液体肥,不施有机肥,不喷叶面肥。
2、白肥和黑肥不能同时在肥料桶混合,要分开施。
先施白肥,再施黑肥。
每桶装肥60公斤。
3、肥料要在施肥桶里全部溶解要兑水10倍以上,不要同时将所有肥料倒入施肥桶,边溶边倒。
4、在土壤较干时,施肥时间在一至两小时内完成。
先滴灌10分钟清水,使管道充满水后开始施肥,施肥完毕继续滴水20分钟,将管道内肥液全部排出,否则的话可能在滴头处长青苔,堵塞滴头。
5、当土壤不缺水或连续下雨时,施肥照样进行。
先滴10分钟清水,开始施肥,施肥时间要控制在20-30分钟内完成,施肥完成后不用滴清水。
6、马铃薯的根系分布主要在土层下25厘米左右。
滴灌主要使根系层湿润,因此要经常检查根系周围水分状况。
挖开根系周围的土用手抓捏土壤,能捏成团块表明水分够,如果捏不成团表明不够水,要开始滴灌。
一般滴灌时间1.5-2.0小时,以少量多次为好,直到根系层湿润为止。
每个滴头1小时出水1.4公斤。
7、把握施肥时间非常关键,如施肥时间过长,肥料会被淋洗到根层下面,吸收不到,造成肥料浪费和减产。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指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将水肥一体化地进行滴灌,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该技术具有节水、增产、减肥、减少土壤侵蚀、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膜下滴灌技术是指在播种之前先将滴灌管埋入土壤中,然后再用膜覆盖在土壤表面,经过一段时间,植株开始生长,通过滴灌管向植株供水和施肥。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水肥的一体化管理,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农作物的吸收效果。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其生产中存在着水肥利用率低、农药使用量高等问题。
通过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在土壤表面覆盖膜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和土壤的风蚀,减少水分损失。
通过滴灌管向植株提供适量的水和肥料,可以降低肥料的浪费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滴灌技术还可以将水和肥料直接送到植株的根部,减少了传统灌溉方式中的营养元素淋失现象,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在马铃薯种植中,适当的灌水和施肥是保证马铃薯健康生长的关键。
需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植株的需求,合理设置滴灌管的数量和位置,以及适当的滴灌量和施肥量。
还需要根据植株的生长阶段和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以保证滴灌技术的实施效果。
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该技术需要使用较多的滴灌管和覆盖膜,初期投入较大。
滴灌管和膜的使用寿命一般比较短,需要定期更换和维修。
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肥管理方式,可以提高水肥利用率和减少农药使用量。
在推广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和资源条件进行探索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还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操作能力,推动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滴灌马铃薯施肥方案
一、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通过种植商的共同努力,我国滴灌马铃薯的生产水平获得了长足进步,平均单产都达到了吨,最高的能达到3吨甚至更高。
管理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但是这两年在生产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1、结薯晚、结薯少。
有部分基地的马铃薯结薯晚(有的甚至到8月初才开始结薯),结薯数在3个左右。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方面,气温、水分含量的差异及养分管理的差异都可能造成结薯少,结薯期(出苗后25-45天)如果遇高温或干旱等不良环境条件,会导致结薯数量少并且匍匐茎容易徒长形成二次生长;另外,如果土壤里可利用的磷缺乏,也会造成单株结薯数量减少。
2、成熟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中后期营养生长过盛,枝叶徒长,影响了地下部分的生长,最后不仅降低了产量,还造成干物质含量降低,影响了品质和销售价格。
原因是氮肥施用量过多,而其他元素如钾和磷的施用量偏小。
3、品质差。
表现为:薯块畸形,内部品质、耐储藏性差,烂薯率高。
主要原因是水分供应的不均匀及营养元素如钾、钙等缺乏。
4、微量元素缺素症普遍出现。
这几年田间表现的微量元素缺素症有缺硼、缺锌、缺锰、缺铁等。
二、调整思路:
以上出现的这些问题从原因上来分析,大多数都是与养分不平衡有关系,都可以通过改善马铃薯的营养管理措施也就是施肥方案来解决。
根据上述问题的形成原因,结合SQM在世界各地多年的作物营养管理实践,给出以下几点施肥方面的调整意见:
●在追肥中增施利用率高的可溶性磷肥。
磷是一种很重要的大量元素,在马铃薯生长前期施用可以促进生根结薯、增加结薯数量,在生长中后期施用磷肥,能控制植株的长势,促进植株自然衰老(与氮的作用正好相反)促进养分向地下部分转移。
建议在现蕾期(一般在6月底)每亩施用水溶性的磷肥古米磷(12-61-0)5kg,以保证结薯期对磷的需求,保证结薯数量;
在后期最后一次追施钾肥时,选用含磷的水溶肥战甲(12-6-40)4Kg,以降低氮对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平衡地上地下部分生长;
在8月中旬追施3公斤磷酸二氢钾,进一步控制植株长势,促进植株自然老化和加速干物质的积累,保证马铃薯的品质指标。
●减少氮肥的总施用量,增加钾的用量。
马铃薯是喜肥作物,尤其是对钾的需求很大,据荷兰马铃薯顾问基金会数据,每生产一吨薯块,需要的养分是N 5 kg,P2O5 2 kg,K2O
kg,按照这一数据,我们通常的目标产量(3吨以上)需要K2O的量在每亩35Kg左右,考虑到土壤中的钾及肥料利用率等因素,每亩施
用的钾总量也应该在30Kg左右而我们现在大多数农场的钾肥施用量
都不足,为达到这一目标,可在底肥中增施硫酸钾或在追肥中增施硝
酸钾。
●增施钙、镁等中量元素。
推荐每亩施用硝酸钙镁肥(CaO %,MgO 6%)8-12Kg,改善薯块品质。
●注重微量元素的投入。
侧重补充硼、锰、锌等微量元素。
三、施肥推荐表
时间生长阶段肥料成分用量目的(作用)用法备注4月底播种复合肥12-19-16 20kg 为萌芽期及苗期
提供营养
撒施
颗粒硫酸
钾
0-0-50 20 kg 提供部分钾
6月初中耕复合肥12-19-16 20 kg 为苗期提供部分
营养,提供部分后
期所需的磷
撒施
6月中下旬苗期/结
薯期
古米磷12-61-0 6 kg 为苗期提供氮、磷
营养,促进生根、
结薯。
分三次
滴灌施
肥
6月下旬至7月初现蕾期卡丁水溶
肥
25-15-10 6 kg 主要提供氮、磷营
养,供应花期前的
营养生长
分两次
咖美%,Ca16%,
Mg6%,%
5 kg 提供硝态氮和钙、
镁养分,提供薯块
前期所需的钙,改
善品质。
分两次
施用
尿素48-0-0 10 kg 补充氮元素,快速
提苗。
分3-5
次
7月初初花期卡丁水溶
肥18-8-24 10 kg 提供氮、钾和磷营
养。
分3-4
次
西谷B+Mn+Zn+Fe≥10%30g 提供硼、锰、锌、
铁等微量元素。
打药机喷施
7月中旬至8月初盛花/快
速膨大期
硝酸钾10 kg 快速、大量提供薯
块膨大所需的钾
和氮。
分三次
施肥
昆卡水溶
肥
12-6-40 4 kg 在膨大末期提供
钾、氮、磷等,养
分均衡。
咖美 5 kg 提供薯块所需钙,
改善薯块品质,提
高耐储存性能。
分两次
西谷30g 补充后期所需微
量元素
8月中膨大末期古米磷钾0-34-51 2 kg 快速补充磷、钾,
促进干物质转化,
使植株自然老化每亩总养分:氮kg磷kg钾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