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2-庄丽娟
(完整word版)电子技术基础(含答案),推荐文档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编号为08001)共有单选题,简答题,计算题1,作图题1,作图题2,计算题2,分析题,化简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计算题2,作图题2]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1.测得NPN三极管的三个电极的电压分别是U B=1.2V,U E=0.5V,U C=3V,该三极管处在()状态。
A. 击穿B. 截止C. 放大D. 饱和2.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
A.放大特性B.恒温特性C.单向导电特性D.恒流特性3.在N型半导体中()。
A.只有自由电子B.只有空穴C.有空穴也有电子D.没有空穴也没有自由电子4.三极管的两个PN结都正偏,则晶体三极管的状态是()。
A.放大B.饱和C.截止D.倒置5.工作在放大状态的某三极管,当输入电流I B=10μA时,I C=1mA;而I B=20μA时,I C=1.8mA,则该三极管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为()。
A.50B.80C.100D.1806.稳压管的稳压是其工作在()。
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区D.正向死区7.在某放大电路中测得三极管三个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V、-10V和-9.3V,则该管为()。
A.NPN硅管B.NPN锗管C.PNP硅管D.PNP锗管8.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A. 温度B. 掺杂工艺C. 杂质浓度D. 晶体缺陷9.测得NPN型硅三极管三个电极电位分别为:U B=2.8V,U E=2.1V,U C=3.6V,则该管处于()状态。
A.饱和B.截止C.放大D.击穿10. P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浓度()空穴浓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11. N型半导体是在纯净的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A.自由电子B.空穴C.硼元素D.磷元素12.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的条件是()。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13.下列关于半导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电子技术基础及参考答案(自考)

电子技术基础及参考答案(自考)电子技术基础及参考答案(02234)一、选择题(共75小题,每题2分,共150分)1、在电路理论中叠加原理适用于【】A. 线性电路B. 非线性电路C. 积分电路D. 都可以2、铜线可以作为导线是因为它是【】A. 半导体B. 绝缘体C. 导体D. 稳定性好3、在线性电路中,每个节点电流的总和为【】A. 0B. -1C. 1D. 104、在纯阻性负载串联电路中,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A. 大小方向均不相同B.大小方向均相同C. 大小不同、方向相同D.大小相同方向不同5、白炽灯的负载性质是【】A. 感性负载B. 容性负载C. 阻性负载D. 不确定6、日光灯的负载性质是【】A. 感性负载B. 容性负载C. 阻性负载D. 都不是7、本征半导体是指半导体中【】A. 自由电子和空穴数量相等B. 只有电子C. 只有空穴D. 电子数量大于空穴数量8、杂质半导体是指半导体中【】A. 自由电子和空穴数量相等B. 只有电子C. 只有空穴D. 电子数量和空穴数量不相等9、P型半导体是指半导体中【】A. 自由电子和空穴数量相等B. 自由电子数量大于空穴数量C. 空穴数量大于自由电子数量D. 自由电子数量和空穴数量不相等10、N型半导体是指半导体中【】A. 自由电子和空穴数量相等B. 自由电子数量大于空穴数量C. 空穴数量大于自由电子数量D. 自由电子数量和空穴数量不相等11、杂质半导体有【】A. P型半导体B. N型半导体C. P型和N型半导体D. S型半导体12、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A. 温度B. 掺杂工艺C. 杂质浓度D. 晶体缺陷13、二极管有多少个PN结?【】A. 3个B. 2个C. 1个D. 0个14、二极管的特性是【】A. 放大特性B. 单向导电特性C. 恒温特性D. 恒流特性15、三极管的两个PN结都正偏,则晶体三极管的状态是【】A. 放大B. 饱和C. 截止D. 倒置16、双极型三极管的输出电流大小是靠【】A. 输入电压控制B. 输入电流控制C. 功率控制D. 都可以控制17、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的条件是【】A.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B. 反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C.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D.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18、测得NPN三极管的U B=1.2V,U E=0.5V,U C=3V,该三极管处在【】A. 击穿状态B. 截止状态C. 放大状态D. 饱和状态19、工作在放大状态的某三极管,当输入电流I B=10μA时,I C=1mA;而I B=20μA时,I C=1.8mA,则该三极管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为【】A. 50B. 80C. 100D. 18020、放大电路中测得三极管三个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V、-10V 和-9.3V,则该管为【】A. NPN硅管B. NPN锗管C. PNP硅管D. PNP锗管21、三极管两个PN结都反偏时,工作在【】A. 放大状态B. 饱和状态C. 截止状态D. 倒置状态22、以下电路中,可用作电压跟随器的是【】A. 差分放大电路B. 共基放大电路C. 共射放大电路D. 共集放大电路23、下列哪种失真不属于非线性失真?【】A. 饱和失真B. 截止失真C. 交越失真D. 频率失真24、共射极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在相位上相差【】A. 90°B. 180°C. 60°D. 30°25、理想集成运放的输入电流为【】A. 无穷大B. 零C. mA级D. μA级26、在集成运放电路中,各级放大电路之间采用了【】A. 直接耦合方式B. 变压器耦合方式C. 阻容耦合方式D.光电耦合方式27、在比例运算电路中,比例系数大于1的电路是【】A. 反相比例电路B. 同相比例电路C. A和B都可以D. A和B都不行28、为了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多采用【】A. 共射放大电路B. 共集放大电路C. 共基放大电路D.共漏极放大电路29、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电压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A. 增大C. 不变D. 近似不变30、构成反馈网络的元件【】A. 只能是电阻元件B. 只能是有源元件C. 只能是无源元件D. 可以是有源元件也可以是无源元件31、交流负反馈在电路中主要作用是【】A. 稳定静态工作点B. 防止电路产生自激振荡C. 降低电路增益D. 改善电路的动态性能32、直流负反馈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A. 稳定静态工作点B. 降低输出电阻C. 提高输入电阻D. 增大电路增益33、RC正弦波振荡电路可以产生【】A. 方波B. 锯齿波C. 高频正弦波D. 低频正弦波34、在共射放大电路中,若输出电压出现了顶部失真,则该失真为【】A. 饱和失真B. 截止失真C. 交越失真D. 频率失真35、乙类功放电路中三极管的导通角为【】B. 270度C. 180度D. 90度36、串联型稳压电路中的放大环节所放大的对象是【】A. 基准电压B. 采样电压C. 基准电压与采样电压之差D. 输出电压37、典型的串联型线性稳压电路正常工作时,调整管处于【】A. 饱和状态B. 放大状态C. 截止状态D. 倒置状态38、集成稳压器7805的输出电压是【】A. +10VB. -10VC. +5VD. -5V39、十进制数6在8421BCD 码中表示为【】A. 0101B. 0110C. 0111D. 100040、当逻辑函数有n 个变量时,共有多少个变量取值组合?【】A .nB .2nC .2nD .n 241、逻辑表达式F = A + BD + CDE + D = 【】A .AB .A+DC .D D .A+BD42、逻辑表达式A + BC = 【】A .A+B B .A+C C .B+CD .(A+B )(A+C )43、逻辑函数F = A ⊕(A ⊕B ) = 【】A .B B .AC .A ⊕BD .A B ⊕44、逻辑函数()Y AC ABD BCD E F =+++的最简与或式为【】A .AC BD +B .AC ABD + C .AC B + D .A BD +45、逻辑函数Y AB AB BC =++的标准与或式为【】A .()2,3,4,5,7m ∑B .()12346m ∑,,,, C .()01235m ∑,,,, D .()34567m ∑,,,, 46、逻辑表达式L =AB+C 的对偶式为【】A .A+BCB .(A+B )C C .A+B+CD .ABC47、逻辑函数F AB BC =+的反函数F = 【】A .()()AB BC ++ B. ()()A B B C ++C. A B C ++D. AB BC +48、在四变量卡诺图中,逻辑上不相邻的一组最小项为【】A .m 1与m 3B .m 4与m 6C .m 5与m 13D .m 2与m 849、和TTL 电路相比,CMOS 电路最突出的优点在于【】A .可靠性高B .抗干扰能力强C .速度快D .功耗低50、下列几种TTL 电路中,输出端可实现线与功能的电路是【】A. 或非门B. 与非门C. OC 门D. 异或门51、OC 门是【】A. 集电极开路门B. 三态门C. 与非门D. 非门52、某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如图1所示,则该逻辑函数最简与或表达式为【】A .Y = ABC B. Y = AB+AC C .Y = BC+AB D .无答案图153、逻辑函数F 1、F 2、F 3的卡诺图如图2所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A .F 3= F 1? F 2B .F 3= F 1+ F 2C .F 2= F 1? F 3D .F 2= F 1+ F3F 1 F 2 F 3图254、已知某电路的真值表如表1所示,该电路的逻辑表达式为【】A .Y C = B. Y ABC = C .Y ABC =+D .Y BC C =+表155、逻辑电路如图3所示,逻辑函数表达式为【】A .F ABC =+ B .F AB C =+ C .F AB C =+D .F A BC =+ABCF图356、已知AB A C BC AB A C ++=+,左式和右式的两个逻辑函数分别是X 和Y ,产生竞争冒险的是【】A .XB .YC .X 和YD .都不会57、在下列逻辑电路中,不是组合逻辑电路的有【】A .译码器B .编码器C .全加器D .寄存器58、若在编码其中有50个编码对象,则要求输出二进制代码位数为【】A .5B .6C .10D .5059、一个16选一的数据选择器,其地址输入端个数为【】A .1B .2C .4D .1660、用四选一数据选择器实现1010Y A A A A =+,应使【】A .03120,1D D D D ====B .03121,0D D D D ====C .01230,1D D D D ==== D .01231,0D D D D ====61、半加器的两个加数为A 和B ,进位输出端的表达式为【】A .AB B .+A BC .ABD .AB62、已知74LS138译码器的三个使能端(11E =,23=0E E =)时,地址码A 2A 1A 0=011,则输出7Y ~0Y 是【】A .11111101B .10111111C .11110111D .1111111163、逻辑状态功能表如表2所示,则实现该功能的逻辑部件是【】A .比较器 B. 二进制译码器C .二进制编码器 D. 十进制编码器表264、设计一个同步模8计数器需要的触发器数目为【】A .1B .3C .5D .865、一个触发器可记录一位二进制代码,它有多少个稳态?【】A .0B .1C .2D .366、为将D 触发器转换为T 触发器,图4所示电路的虚线框内应是【】A.或非门B.与非门C.异或门D.同或门图467、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能寄存多少位二进制数码的寄存器?【】A. NB. N-1C. N+1D. 2N68、在下列触发器中,有约束条件的是【】A.RS B.JK C.D D.T69、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要多少个触发器?【】A.2 B.3 C.4 D.870、可用来暂时存放数据的器件是【】A. 译码器B. 寄存器C. 全加器D. 编码器71、要使JK触发器在时钟脉冲作用下的次态与现态相反,输入端JK应该为【】A.00 B.01 C.10 D.1172、某计数器的状态转换图如图5所示,其计数容量为【】A.八 B. 五 C. 四 D. 三图5+=逻辑功能的电路是【】73、如图所示电路中,能完成1n nQ QA.B.C.D.74、指出下列电路中能够把串行数据变成并行数据的电路应该是【】A. JK触发器B. 3/8线译码器C. 移位寄存器D. 十进制计数器75、输入100Hz脉冲信号,要获得10Hz的输出脉冲信号需要用多少进制计数器实现?【】A .100进制 B. 10进制 C .50进制 D .5进制二、判断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目前国家民用电交流电的频率时100HZ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总9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1章习题与参考答案【题1-1】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1)25;(2)43;(3)56;(4)78解:(1)25=(11001)2=(31)8=(19)16(2)43=(101011)2=(53)8=(2B)16(3)56=(111000)2=(70)8=(38)16(4)(1001110)2、(116)8、(4E)16【题1-2】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2);(3);(4)解:(1)=177(2)=170(3)=241(4)=136【题1-3】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FF;(2)3FF;(3)AB;(4)13FF解:(1)(FF)16=255(2)(3FF)16=1023(3)(AB)16=171(4)(13FF)16=5119【题1-4】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1)11;(2)9C;(3)B1;(4)AF解:(1)(11)16=(00010001)21(2)(9C)16=()2(3)(B1)16=(1011 0001)2(4)(AF)16=()2【题1-5】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1);(2);(3);(4)解:(1)()2=(2)()2=(3)()2=【题1-6】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1);(2);(3);(4)解:(1)=()2(2)=()2(3)=()2(4)=()2【题1-7】写出下列二进制数的反码与补码(最高位为符号位)。
(1)01101100;(2);(3);(4)解:(1)01101100是正数,所以其反码、补码与原码相同,为01101100(2)反码为,补码为(3)反码为,补码为(4)反码为,补码为【题1-8】将下列自然二进制码转换成格雷码。
(完整word版)《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数字逻辑习题1.1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1。
1.2 图形代表的二进制数0101101001.1.4一周期性数字波形如图题所示,试计算:(1)周期;(2)频率;(3)占空比例MSB LSB0 1 2 11 12 (ms)解:因为图题所示为周期性数字波,所以两个相邻的上升沿之间持续的时间为周期,T=10ms频率为周期的倒数,f=1/T=1/0。
01s=100HZ占空比为高电平脉冲宽度与周期的百分比,q=1ms/10ms*100%=10%1。
2数制21.2。
2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要求转换误差不大于4(2)127 (4)2.718解:(2)(127)D=72-1=(10000000)B-1=(1111111)B=(177)O=(7F)H(4)(2。
718)D=(10。
1011)B=(2。
54)O=(2.B)H1。
4二进制代码1.4.1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8421BCD码:(1)43 (3)254.25解:(43)D=(01000011)BCD1。
4。
3试用十六进制写书下列字符繁荣ASCⅡ码的表示:P28(1)+ (2)@(3)you (4)43解:首先查出每个字符所对应的二进制表示的ASCⅡ码,然后将二进制码转换为十六进制数表示。
(1)“+"的ASCⅡ码为0101011,则(00101011)B=(2B)H(2)@的ASCⅡ码为1000000,(01000000)B=(40)H(3)you的ASCⅡ码为本1111001,1101111,1110101,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分别为79,6F,75(4)43的ASCⅡ码为0110100,0110011,对应的十六紧张数分别为34,331。
6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1。
6.1在图题1。
6。
1中,已知输入信号A,B`的波形,画出各门电路输出L的波形.解: (a)为与非, (b)为同或非,即异或第二章 逻辑代数 习题解答2.1.1 用真值表证明下列恒等式 (3)A B AB AB ⊕=+(A ⊕B )=AB+AB A B A B ⊕AB AB A B ⊕ AB +AB 0 0 0 1 0 1 1 0 1 1 0 0 0 0 1 0 1 0 0 0 0 11111由最右边2栏可知,A B ⊕与AB +AB 的真值表完全相同。
电子技术基础课后答案_第四版_数字部分(康华光编)

1.1.1 一数字信号的波形如图1.1.1所示,试问该波形所代表的二进制数是什么?解:0101 10101.2.1 试按表1.2.1所列的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依据,指出下列器件属于何种集成度器件:(1) 微处理器;(2) IC 计算器;(3) IC 加法器;(4) 逻辑门;(5) 4兆位存储器IC 。
解:(1) 微处理器属于超大规模;(2) IC 计算器属于大规模;(3) IC 加法器属于中规模;(4) 逻辑门属于小规模;(5) 4兆位存储器IC 属于甚大规模。
1.3.1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和8421BCD 码(要求转换误差不大于2-4):(1) 43 (2) 127 (3) 254.25 (4) 2.718 解:(1) 43D=101011B=53O=2BH ; 43的BCD 编码为0100 0011BCD 。
(2) 127D=1111111B=177O=7FH ; 127的BCD 编码为0001 0010 0111BCD 。
(3) 254.25D=11111110.01B=376.2O=FE.4H ; 0010 0101 0100.0010 0101BCD 。
(4) 2.718D=10.1011 0111B=2.56O=2.B7H ; 0010.0111 0001 1000BCD 。
1.3.3 将下列每一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码:(1) 101001B (2) 11.01101B解:(1) 101001B=29H (2) 11.01101B=3.68H1.3.4 将下列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数:(1) 500D (2) 59D (3) 0.34D (4) 1002.45D解:(1) 500D=1F4H (2) 59D=3BH (3) 0.34D=0.570AH(4) 1002.45D=3EA.7333H1.3.5 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1) 23F.45H (2) A040.51H解:(1) 23F.45H=10 0011 1111.0100 0101B(2) A040.51H=1010 0000 0100 0000.0101 0001B1.3.6 将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1) 103.2H (2) A45D.0BCH解:(1) 103.2H=259.125D (2) A45D.0BCH=41024.046D2.4.3 解:(1) LSTTL 驱动同类门mA I O L 8(max)= mA I IL 4.0(max)= 204.08==mA mA N OLmAI O H 4.0(max)= mA I IH 02.0(max)= 2002.04.0==mA mAN OHN=20 (2) LSTTL 驱动基本TTL 门mA I O L 8(max)= mA I IL 6.1(max)= 56.18==mA mAN OLmAI O H 4.0(max)= mA I IH 04.0(max)= 1004.04.0==mA mA N OHN=5 2.4.5 解:ED BC ABE D BC AB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3 解:B=0时,传输门开通,L=A ;B=1时,传输门关闭,A 相当于经过3个反相器到达输出L ,L=AA B L0 0 00 1 11 0 11 1 0 所以,B A B A B A L ⊕=+=2.7.1 解:C ,__________BC C B =D ,__________DE D E =__________DE 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E BC A DE BC A +=⋅__________GF A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A EF GF AF E GF AF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A EF DE BC A G A EF DE BC A L +++=+⋅+= 2.7.2 解:B A B A B A B A AB A B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A L ⊕==A ⊙B 2.9.11 解:当没有车辆行驶时,道路的状态设为0,有车辆行驶时,道路的状态为1;通道允许行驶时的状态设为1,不允许行驶时的状态设为0。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答案

第一章数字逻辑习题1.1数字电路与数字信号1.1.2 图形代表的二进制数0101101001.1.4一周期性数字波形如图题所示,试计算:〔1〕周期;〔2〕频率;〔3〕占空比例MSBLSB0 1 2 11 12 〔ms〕解:因为图题所示为周期性数字波,所以两个相邻的上升沿之间持续的时间为周期,T=10ms 频率为周期的倒数,f=1/T=1/0.01s=100HZ占空比为高电平脉冲宽度与周期的百分比,q=1ms/10ms*100%=10%1.2数制1.2.2将以下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要求转换误差不大于 42. 〔2〕127 〔4〕2.718解:〔2〕〔127〕D=-1=〔10000000〕B-1=〔1111111〕B=〔177〕O=〔7F〕H 72〔4〕〔2.718〕D=(10.1011)B=(2.54)O=(2.B)H1.4二进制代码1.4.1将以下十进制数转换为8421BCD码:〔1〕43 〔3〕254.25解:〔43〕D=〔01000011〕BCD1.4.3试用十六进制写书以下字符繁荣ASCⅡ码的表示:P28〔1〕+ 〔2〕@ 〔3〕you (4)43解:首先查出每个字符所对应的二进制表示的ASCⅡ码,然后将二进制码转换为十六进制数表示。
〔1〕“+〞的ASCⅡ码为0101011,那么〔00101011〕B=〔2B〕H〔2〕@的ASCⅡ码为1000000,(01000000)B=(40)H(3)you的ASCⅡ码为本1111001,1101111,1110101,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分别为79,6F,75(4)43的ASCⅡ码为0110100,0110011,对应的十六紧张数分别为34,331.6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1.6.1在图题1. 6.1中,输入信号A,B`的波形,画出各门电路输出L的波形。
解: (a)为与非, (b)为同或非,即异或第二章逻辑代数习题解答2.1.1 用真值表证明以下恒等式(3)ABABAB⊕=+〔A⊕B〕=AB+AB 解:真值表如下ABAB⊕ABABAB⊕AB+AB111111111111由最右边2栏可知,与AB+AB的真值表完全相同。
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习题册参考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习题册参考答案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涉及广泛且实用性强的学科,其第五版习题册对于学习者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您提供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直流电路部分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习题 1:计算通过电阻 R =5Ω 的电流,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
解:根据欧姆定律 I = U/R,可得 I = 10V /5Ω = 2A。
习题 2:已知电源电动势 E = 12V,内阻 r =1Ω,外接电阻 R =5Ω,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源的端电压。
解: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 R + r =5Ω +1Ω =6Ω,电流 I = E / R总= 12V /6Ω = 2A。
电源的端电压 U = IR =2A × 5Ω = 10V。
2、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习题 3:三个电阻 R1 =2Ω,R2 =3Ω,R3 =6Ω 串联,求总电阻。
解:总电阻 R = R1 + R2 + R3 =2Ω +3Ω +6Ω =11Ω。
习题 4:两个电阻 R1 =4Ω,R2 =12Ω 并联,求总电阻。
解:总电阻 1/R = 1/R1 + 1/R2 ,即 1/R =1/4Ω +1/12Ω ,解得 R =3Ω 。
3、基尔霍夫定律习题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 I1 = 2A,I2 =-1A,I3 =3A,求 I4 。
解: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节点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所以 I1 + I2 + I3 + I4 = 0 ,即 2A 1A + 3A + I4 = 0 ,解得 I4 =-4A 。
习题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 U1 = 10V,U2 =-5V,U3= 3V,求 U4 。
解: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所以U1 U2 U3 + U4 = 0 ,即 10V (-5V) 3V + U4 = 0 ,解得 U4 =-12V 。
二、交流电路部分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习题 7:已知正弦交流电压 u = 10sin(314t + 30°) V,求其最大值、有效值、角频率、频率和初相位。
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习题册参考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习题册参考答案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涉及电子电路、电子元件、电子系统等多个方面的重要学科,对于学习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至关重要。
而习题册则是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的有效工具,通过完成习题,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本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习题册中,涵盖了丰富的题型和知识点。
下面我们将对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来看一些关于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的习题。
比如,在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我们要熟练运用欧姆定律。
对于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已知电源电压和各个电阻的阻值,通过欧姆定律 I = U / R,就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
而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通过电阻的倒数之和来计算总电阻。
再如,在涉及到基尔霍夫定律的习题中。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指出,在任何一个节点处,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则表明,在任何一个闭合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通过这些定律,可以对复杂电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计算。
在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相关习题中,需要理解它们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时电阻较小,反向截止时电阻很大。
三极管则可以作为放大元件和开关元件使用,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实现对集电极电流的控制。
例如,在分析三极管放大电路时,要考虑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静态工作点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放大效果和稳定性。
通过计算基极电阻、集电极电阻等参数,来确定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习题中,重点是掌握其基本运算功能,如加法、减法、积分、微分等。
通过合理选择反馈电阻和输入电阻,可以实现不同的运算功能。
对于数字电路部分,要熟悉逻辑门的功能和逻辑表达式。
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等基本逻辑门是构建数字电路的基础。
通过逻辑门的组合,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
例如,在设计一个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时,根据给定的逻辑功能,列出真值表,然后根据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最后通过逻辑门的连接来实现该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负反馈
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
电流并联负反馈
2-5 在图中所示电路中,哪些可以实现交流电压放大?哪些 不能实现交流电压放大?为什么?
RB
+
ui C1
RC UCC
+
C2 u0
RB
+
ui
C1
RC UCC
+
C2 u0
RB
+
ui C1
a)
U CC
+
C2 u0
c)
b)
RC
U CC
+ ui
+
RB
+
C2
+
C1R+B
ui
RE
RE
U CC
+ C2
RL
U CC
+ ui+
+u0 ui
C1R+B
RB
RB
U CC
RE
+
CR2L
+ u+0
RE
RL u0
微变等效电路
+
ui RB
ib rbe
RE
ic
ib
+
RL
u0
2-7 在用示波器观测图a中所示电路的输出波形时,出现了图b所 示的波形,试分析此属于何种失真?应如何调节RB来消除失真?
d) 不能;交流通路,输入电阻ri短路为0。
2-6 画出图中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设各电路工作 在小信号状态,画出它们的微变等效电路。
RB1
C1 + +
ui
RB 2
RC
+
C2
RE
+
C3
U CC
+
u0
+ C1R+B
ui
U CC
+ C2 +
RE
RL u0
a)
b)
a) 直流通路
交流通路
RB1 RB1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习题解答
2-1 放大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元器件的作用是什么? 组成部分:信号源、晶体管、输出负载、电源偏置电路
各元器件作用: ① 三极管VT :电流放大元件
② 偏置电阻Rb: 一是给发射结提供正偏电压通路; 二是决定电路基极电流的大小。
③ 集电极电阻 RC: 一是给集电结提供反偏电压通路; 二是将集电极电流转换为电压。
=1k+101 2k=203k
ri ri,/ / RB RB1 / / RB2 =203 / / RB 18.9
RB 0时 ri =203 / /18.9 17k
RB 100k时
ri =203 / /118.9 75k
2)RB能够增大输入电阻。
2-10 在图中所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已知UCC=12V, RB1=22kΩ,RB2=15kΩ, RC1=3kΩ,RE1=4kΩ, RB3=120kΩ, RE2=3kΩ, RL=3kΩ,β1=β2=50。 1)试求各级静态工作点。设UBE=0.7V。 2)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并求各级电路的电压放大
IEQ2 1 IBQ2
120kI
+
RB1
BQ 2
I
0.7R+C13k 1 BQ2 41V.T41
④ 耦合电容 C1 和 C2: 隔直流,通交流。
⑤ 直流电源UCC: 为放大器提供正常工作电流或电压。
2-2 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什么?偏低或偏高对输出波形 有什么影响?
目的: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能保证放大电路不产生失真
偏低会使晶体管进去截止区,引起截止失真 偏高会使晶体管进去饱和区,引起饱和失真
2-3 射极跟随器有哪些特点?应用在哪些场合?
C1 + +
uRi B 2
RRB 2E
RC RCUCC UCC RB1
RC
+
C2
RE
+
C3
++ uu0ui+i
C1 +
RB1 RB 2
RB1 RB 2
RE
+
CR2C
R+C
C3
U CC
+
+ u0
u0
微变等效电路 ib
+
ui
RB1
RB 2
rbe
ic
+
ib RC u0
b) 直流通路
交流通路
RB
2.5mA
I BQ
ICQ
2.5103 50
5105 A
取 U BEQ 0.6V
RB
UCC U BEQ I BQ
12 0.6 5105
228k
2-9 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型号为3DG130,β=100,
rbe=1kΩ,RB1=30kΩ,RB2=51kΩ,RE=2kΩ,UCC=12V。
1)试估算RB=0与RB=100kΩ时的ri。(补充:不考虑RL的值)
RB
+ +
ui C1
RC
+
C2
UCC 解:1)直流通路如下;
+
u0
RB
RC U CC
I BQHale Waihona Puke ICQ2 103 50
4105 A
取 U BEQ 0.6V
RB
UCC U BEQ I BQ
12 0.6 285k 4 105
2)直流通路如下;
RB
RC U CC
ICQ
UCC
U CEQ RC
12 4.5 3000
特点:1)电压放大倍数Au≈1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 位相同。
2)输入电阻大 3)输出电阻小
应用:①作为多级放大器的第一级,以减少信号电压在信 号源内阻上的损耗,尽可能获得较大的净输入信号电压。 ② 作为多级放大器的输出级,以增强带负载能力。
2-4 放大电路的负反馈有哪些类型? 直流负反馈
负反馈
电压串联负反馈
U BB
u0
d)
RB
+
ui C1
RC UCC
+
C2 u0
a)
RB
+
ui
C1
RC UCC
+
C2 u0
b)
解:a) 能;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b) 不能;无静态工作点。
RB
+
ui C1
U CC
+
C2 u0
c)
RC
U CC
+ ui
+
RB
+
C2
U BB
u0
d)
c) 不能;交流通路中,无RC,输出电阻ro=0,从 而使输出电压为0。
倍数和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3)后级采用射极跟随器,有何优点?
RB1
+
ui RB2
RC1 VT1
RE1
U CC RB3
VT2 RE 2
+
RL u0
解:1)直流通路如下;
RB1
I RC1
CQ1
RB3
U CC
I CQ 2
VT1
RB 2
I BQ1
RE1
I EQ1
VT2
I BQ2
RE 2
I EQ2
R B3IBQ2 U BE +R E 2 IEQ2 UCC
RC
U CC
u0
RB
+
+
++
ui C1
C2 u0
O
t
a)
b)
解:饱和失真,为了消除失真,得让静态工作点
从饱和区移到放大区,则要减小IBCQ、ICQ。于是根 据分析直流通路,需要提高RB。
2-8 电路如图所示,调节电位器可以调节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已知RC=3kΩ,电源Ucc=12V,晶体管为3DG100,β=50。 1)如果要求ICQ=2mA,RB值应为多大? 2)如果要求UCEQ=4.5V,RB值又应为多大?
2)说明RB的作用。
U CC
解:1)交流通路如下; C1
RS
+
+
US
ui
RB1
RB
RB 2
+
RE RL
u0
RB1
RB RB 2
C2
+
RE RL u0
+
ui
RB1
RB
RB 2
+
RE RL
u0
微变等效电路如下;
ib
ic
+
RB rbe
ib
ui
RB1
RB 2 RE
RL
+
u
0
ri
ri,
ri, rbe 1 RE / /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