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初二)下册-专题复习讲义-专题10.1-浮力课程讲义(Word版)
10.1浮力(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10.1浮力公开课

教案:10.1 浮力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浮力的产生原因。
教材章节为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第1节。
具体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流体中所受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计算公式:Fb = ρVg,其中Fb表示浮力,ρ表示流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在流体中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3. 浮力的产生原因:物体在流体中上下移动时,流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浮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学生能够掌握浮力的产生原因。
3. 学生能够运用浮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浮力的产生原因的深入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投影仪。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描述一个物体在水中浮起来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
2. 浮力的定义:通过PPT展示浮力的定义,解释浮力是物体在流体中所受的向上的力。
3. 浮力的计算公式:通过PPT展示浮力的计算公式Fb = ρVg,解释每个变量的含义。
4. 浮力的产生原因:通过PPT展示浮力的产生原因,解释物体在流体中上下移动时,流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浮力。
5.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浮力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6.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浮力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解答和反馈。
7. 浮力的应用:讨论浮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流体中所受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计算公式:Fb = ρVg。
3. 浮力的产生原因:物体在流体中上下移动时,流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浮力。
作业设计:1. 请解释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给出一个物体在流体中的体积和流体的密度,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通过PPT展示和讲解,使学生理解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浮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备课讲义:10.1 浮力

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知识点1:浮力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产生原因以浸没在水中的正方体为例,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位置深度压强面积压力图示前后两个面相等相等相等F前、F后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左右两个面相等相等相等F左、F右是平衡力,大小相等上下两个面h上<h下p上<p下相等F上=p上S;F下=p下S;F浮=F下-F上方向竖直向上公式F浮=F下-F上F浮=G-F 如下图,F上:物体上外表受到的液体压力;F 下:物体下外表受到的液体压力如下图,物体受三个力:重力G、弹簧测力计拉力F和浮力F浮,因为物体静止,所以受平衡力,此时拉力F和浮力F浮的二力之和与重力G平衡,即F+F浮=G,F浮=G-F适用于形状规那么的物体,且物体下外表与适用于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物体容器底不密合拓展延伸浮力产生的两种特殊情况:(1)当物体的一局部浸入液体中时,如图1(a)所示,上外表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为0,那么F浮=F下。
图1(2)假设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外表与容器底部密合,如图1(b)所示,那么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为零,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只受向下的压力。
【例】以下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B.在蓝天飞翔的老鹰C.深海潜游的鲸鱼D.深入河底的桥墩答案:D点拨: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外表存在压力差。
桥墩由于埋在地下,故下外表没有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桥墩不受浮力作用。
知识点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假设猜测[猜测一] 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测二] 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测三] 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设计探究[思考] 1.如何测出浮力的大小?2.该实验如何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步骤?[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水、盐水、物体、烧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浮力专题复习课件(共27张PPT)

F浮与G物关系 物体状态
F浮 >G物
上浮
F浮 =G物
悬浮
F浮 <G物
F = G -F
浮
物
支
F浮 =G物
下沉 沉底 漂浮
V排与V物 V排=V物 V排< V物
F
浮
G物
密度关系 ρ液 > ρ物 ρ液 = ρ物 ρ液 < ρ物 ρ液 < ρ物 ρ液 > ρ物
4、浮力的计算
-------方法一
例1、一物体在空气中称重为37N,
浸没到水中称重为12N,则物体
受的浮力是
2。5N
1、双提法: F = G - F
浮
拉
4.浮力的计算
------方法二
例2、体积为4cm3的木块,漂浮在水 面上,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求: 木块在水中所受浮力3×10-2 N . (g=10N/Kg)
2、原理法: F浮=G排= ρ液gV排
4.浮力的计算
※ 测物体密度的思路:
1. 原 理:
ρ= m V
①物体的质量m 2.须解决两个问题:
②物体的体积V
常规法测物体的密度
ml
实验步骤:
(1)
m
(2)
ml
(3) ml
v1
v2
表达式:ρ = m
V2 _ V1
只用一种测量工具 ——量筒 测密度.
1、一漂一沉法 (ρ液 < ρ物)
ml
1、一漂一沉法
(ρ液 < ρ物)
------方法三
例3、重为12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则 木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12 N .
3、平衡法 :F浮=G物(漂浮或悬浮)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1浮力图文课件(共22页)

THANKS
实验与视察
实验现象: 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 2.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
三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把空饮料罐用手按入水桶,饮 料罐进入水中越深,手的感觉 有什么变化? 提出问题
分析一下,浮力大小和什么因 素有关?
猜想
可能跟……有关。
实验器材
圆柱体
水 弹簧测力计
酒精
浮力
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 体对物体向上的力叫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 测量:F浮=G-F示
浮 产生浮力的原因 液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压力
力
差产生的
探究浮力大小与 什么因素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随堂训练
甲、乙两个实心球质量相等,放入水中后它们露出水 面的体积分别是各自体积的1/3和1/2,则(B C)。
画图说明。
F浮
F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G G
分析: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 方向相反,即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如何测量浮力的大小呢?
铝
比较G和F示的大
块 受
小关系为什么示
浮
数变小了呢?说
力
明了什么?
的
作
用
(1)用弹簧测 (2)把铝块浸入水 力计测出铝 中,记录弹簧测 块的重力G。 力计的示数F示。
浓盐水
实验方法
注意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检验猜想
1.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后的深度的关系
记录表格 深度h / cm 重力G / N
义务教育八级物理人教下册第十章浮力复习讲课文档

A
B
C
D
15.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一小石块重力后,分别浸没在水和某
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石块受到水的浮
2
2x10-4
力是
N,小石块的体积为
2.5x103
m3,小石块的密度
是___________kg/m3,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5x103
第三十二页,共38页。
16. 小芳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做了如下测量:
(1)写出以上探究中,不重复操作的合理顺序______D__B_C;A
(2)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F浮=G排。由此还可算出塑料块的密度
。请选用Fl、F2、F3、F4,、ρ水表达它的密度:ρ塑=
____F_1_F_1F_4___水___。或
例2. 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
(如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 增;在大冰块
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
,下台降秤的读数将
。
(已增知大:ρ冰=0.9×103kg/m3,ρ酒精=0.8×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
液体溢出。)
第三十六页,共38页。
例3. 如图所示,木块漂浮水面上,不可伸长的细线处于松弛状态,
第三十三页,共38页。
F1 F2 F3
水
17.现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木块,小明用图甲、乙、丙所示的 方法测出了木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向容器内倒入适量的水,水 的体积记作V1。
(2)将木块轻轻放入容器中,液面上升至V2。
(3)用细针将木块按压,使木块浸没于水中,液面上升至V3。
木块密度ρ=
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
新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十章浮力复习课件.上课讲义

2、增大浮力和减小浮力的方法
• (1)增大浮力的方法: • ①增大液体的密度 • ②增大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 • (2)减小浮力的方法: • ①减小液体的密度 • ②减小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
2020/6/24
3、浮力的应用
• (1)轮船 • 工作原理:空心法,F浮=G船 • 排水量=船自身质量+满载时货物的质量 • m排=m船+m货
2020/6/24
漂浮和悬浮的区别: • 1、它们在液体中的位置不同,悬浮的
物体可以静止在液体内部任何地方, 而漂浮的物体静止在液体表面; • 2、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V排=V物,处于 漂浮状态的物体V排<V物; • 3、如果物体是实心物体,处于悬浮状 态的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处 于漂浮状态的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 密度。
2020/6/24
(4)密度计
①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时F浮
=G计原理工作的。
0.8 1.0
② 密度计上的刻度线不均
0.8
匀,自上往下,刻度线越来
1.8
1.0
0.8
2.0
1.0
越密,刻度值越来越大。密 度计上的刻度值是被测液体 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
1.8
硫
2.0
1.8 2.0
酸
水
酒
精
练习
1、一长方体铁块的1/2体积浸入水中时,它排 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N,当它浸没在水中时,
停留在水中.
2020/6/24
(3)气球和飞艇
• ①采用充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氢气、氦 气、热空气)的办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 于重力而升空。升空时ρ平均< ρ空气
• ②用改变自身的体积,实现沉浮。如减小 体积,则有F浮<G球下降.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完整讲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完整讲义一、浮力的概念和性质1.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被液体排开的液体重量。
2. 浮力的性质-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液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与物体所处的液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
- 浮力的方向垂直向上,使物体能够浮在液体中。
-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部分浸没的体积有关。
二、浮力的计算公式1. 浮力公式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F_b = \rho \cdot V \cdot g \]其中,\[ F_b \] 表示浮力,\[ \rho \] 表示液体的密度,\[ V \] 表示物体部分浸没的体积,\[ g \] 表示重力加速度。
2. 物体浮沉的判断条件根据浮力的大小与物体自身重力的比较,可以判断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 若浮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浮在液体表面;- 若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沉在液体底部;- 若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悬浮在液体中。
三、实际应用1. 游泳和潜水浮力的存在使得人在水中能够游泳和潜水。
对于浮力大于体重的人来说,就能够在水中浮起;而对于浮力小于体重的人来说,就需要通过推动身体或运用辅助器材来保持在水中的浮力平衡。
2. 船只的浮力船只依靠浮力来支持其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船只在水中浸没的部分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水的重量,使船只能够浮在水面上。
3. 气球的浮力气球中充满了比空气轻的气体,浮力大于气球自身的重力,所以气球能够浮在空中。
四、小结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它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没的体积有关。
浮力的存在在很多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游泳、潜水、船只和气球等。
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对于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和相关现象有很大帮助。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完整讲义。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专题讲解图文课件(共41页)

专题三、“空心”问题
1、分别用木头、铜、铁制成甲、乙、丙三个 小球,将它们放入水中,三个小球静止时位置 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B ) A.甲小球一定是空心的 B.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 C.丙小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
2、把木球、铁球、铜球同时放入水中,静止 后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甲球一定是木球 B.乙球一定是空心的 C.丙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丙球可能是空心的,也可能是实心的
3、体积相同的铜、铁、铝三个小球放入水中,
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铜 >ρ铁>ρ铝>ρ水,则下列关于小球的判断不正 确的是( B )
A.三个小球的质量关系为m铝>m铁>m铜 B.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关系为F铜>F铁>F铝 C.三个小球空心部分的体积关系为V铜>V铁>V铝 D.若有小球实心,则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变化?
解析:冰漂浮在盐水中,F浮 = G
V排
G冰
盐水 g
m冰
盐水
V化水
m水
水
m冰
水
∵ ρ水< ρ盐水,∴V排> V盐水
冰排开盐水的体积小于冰化成 水的体积
∴液面上升
练习1:如图所示,一块0℃的冰放在盛有0℃
的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
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融化为0℃的水时,
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 B )
题型二、判断物体的浮沉
1、如图所示,盛热水的茶杯中有一片茶叶,茶 叶上附有两个的球形气泡,此时它恰好处于悬浮 状态,茶叶与两气泡的总体积为1×10-8m3,则这 片茶叶的重力为__1_×__1_0_-4_N.若在茶杯上盖紧盖 子,会发现这片茶叶将_下__沉__(填“上浮”、“ 下沉”或“悬浮”)。(g=10N/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八年级(初
二)下册-专题复习讲义-专题10.1-浮力课程讲义(W o r d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十章浮力
第1节浮力
1.浮力:是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方向:____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
2.浮力的大小:
(1)定义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面对它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F
浮
=___________。
若柱形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度接触,由于下表面不受向上的压力,所以
_________浮力。
(2)弹簧测力计测量:先用测力计测量出物体的重力为G,再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读数F,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_____________。
竖直向上液体(或气体)
F向上–F向下不受G–F
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方向是竖直向上。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F浮=F上–F下。
解读:若物体下部没有液体则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例如插入河底淤泥中的木桩和已粘在杯底上的铁块都不受水的浮力。
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但一般情况下不考虑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例题1】在图中,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两个相对的侧面所受液体的____________相互平衡,对物体水平方向的受力没有影响。
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如果F1=8 N,物体受到的浮力是4 N,则F2=____________N。
参考答案:压力 12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解读: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物体,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将一个空心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并上浮,随着露出水面的体积逐渐增大时,球所受的浮力将逐渐变小,球所受的重力不变,当球浮在水面静止时,所受浮力和它的重力相等。
【例题2】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比较图①②③,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在图③与图④中保持了____________不变,得到的结论是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2)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液体密度控制变量法
1.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A.空气 B.乒乓球
C.水 D.盛水容器
2.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浮力都是由水产生的
B.只有固体才能受到浮力的作用
C.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D.在不同液体中浮力方向会不同
3.一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关于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强,其中上表面受的压强较大
B.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两表面受的压力相等
C.它的上表面受的压力向上,下表面受的压力向下
D.它的下表面受的压强较大,下表面受的压力向上
4.图中哪一个才是浮力的方向
A.1 B.2
C.3 D.4
5.某同学在实验室里,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浸入水和盐水中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目的是
A.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其浸入深度有关
B.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C.验证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D.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6.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某天,晓琳用细线绑住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小石块,并将它竖直悬置于一桶水中。
当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她发现手受到的绳子的拉力变小了,这是因为
A.小石块的质量变小了
B.小石块所受到的重力消失了
C.小石块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
D.小石块对水有压力
8.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通常要受到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_。
9.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D.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过程中:(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_;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_。
(以上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_________(填上面猜想的字母)是正确的。
(3)如图乙所示,把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你会发现_________。
这种现象说明了上述猜想_________(填上面猜想的字母)是正确
的。
(4)铁块从位置3→4的过程中,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验证猜想_________(填上面猜想的字母)是错误的。
(5)将铁块浸没在盐水中,跟甲图位置4相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A.遨游的“天宫一号” B.航行的“辽宁号”
C.下潜的“蛟龙”号 D.上升的热气球
11.一长方体铝块,在水里慢慢下沉,下沉过程铝块上表面总保持水平。
(1)当铝块上表面没入水面下沉到某位置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4 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9 N;
(2)当铝块再下沉到另一更深位置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为21 N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
A.21 N B.26 N
C.35 N D.40 N
12.如图所示的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侧面受到的各个方向液体的压力相互____________,其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
____________,这就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
13.如图,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
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华同学带着这个问题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依据实验回答:
(1)比较1、4图可知重物受水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____N;
(2)比较2、3、4图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有关。
15.小文从海滨浴场中的深水区走过浅水区回到岸上,感觉身体越来越沉重.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水越深的地方,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请选用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小文的解释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