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1、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

)

A、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

B、崇尚自然,清净无为

C、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

D、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

2、一位先秦的思想家认为:齐桓公致力于联系诸侯,维护封建秩序,是一位尊规守道的好君主。晋文公虽然协助周天子平定叛乱,却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大逆不道的人。这位思想家属于(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3、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157人,孟子61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孔子兴办太学,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B、孔子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较大

C、孔子倡导“兼爱”“非攻”

D、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依然占统治地位

4、韩非子用《守株待兔》的寓言阐释法家主张(

)

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C、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

D、严刑峻法,加强统治

5、“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

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

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

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

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6、“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物

D、天人感应

7、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某时期儒家学说的有这样一段描述:“……它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最早造成上述影响的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顾炎武

8、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

)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9、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又今出榜散行晓谕外,更请父老各以此意劝率乡闾,教戒子弟,务令通晓,毋致违犯。”此则“乡约”有利于( )

A、规劝乡民“存天理,灭人欲”

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

D、强化政府对百姓管理

10、顾炎武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

‘《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实际上作者意在表达(

)

A、理学悖离“五经”原旨

B、孔孟之道为理学之根本

C、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

D、用思辨方式来对待理学1

1、“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

A、朱熹

B、程颐

C、王阳明

D、黄宗羲

12、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注重实用而非理论研究。他对一部科技著作这样评论:“……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丈量土地、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这部科技著作是(

)

A、《石氏星表》

B、《九章算术》

C、《授时历》

D、《本草纲目》

13、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 )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14、关于唐代书法的特征,诚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论述的:“它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下列书法家的作品最能体现盛唐书法这一特征的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赵孟兆页

D、文征明

15、“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即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

① 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③与书法相伴而生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16、下列说法或主张符合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家意愿的是(

)

A、智者学派强调自由,反对迷信,反对任何形式的约束力

B、苏格拉底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提出“美德即知识”

C、柏拉图的《理想国》主张依据出身给每个人分工,使其各司其职

D、亚里士多德提出“理念是万物的本源”,建立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17、曾经有人发生这样的呐喊:“生存或毁灭,这是个问题: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

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这个呐喊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象征。该时代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18、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说:“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这一论述主要是肯定(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中体西用

D、维新变法

19、歌德曾这样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与伏尔泰思想上的最大的不同点是(

)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③提出“社会契约论”④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20、有思想家主张“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这一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君主立宪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

D、三权分立

21、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

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对“近代社会宣言书”理解最为契合的是(

)

A、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

B、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C、描绘了“理性王国”蓝图

D、鼓舞了民族独立的斗争

22、德国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俄国赫尔岑则坦率地指出:“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为此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伏尔泰提倡三权分立,卢梭提倡平等自由

B、伏尔泰提倡开明专制,卢梭提倡人民主权

C、伏尔泰提倡社会契约,卢梭提倡科学民主

D、伏尔泰提倡人民主权,卢梭提倡开明专制

23、有学者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

A、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4、美国阿肯色州在1981年通过一个法案,“公立学校可以用教进化论同样的时间教神创论”。据一期《科学》杂志调查显示,支持和反对“人类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的美国人大概各占40%否定进化论的比例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以上现象说明了( )

A、神创论在美国仍居于统治地位

B、进化论已完全战胜神学创世论

C、科学的普及任重道远

D、宗教与科学在人类起源问题上已无分歧

25、“对于测量者来说,空间和时间都是相对的……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够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这一理论(

)

A、为蒸汽机的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B、有力推动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C、极大地加速电影与电视的发明

D、弥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不足第II卷(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材料二

北宋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鼎盛时期人口达150多万。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用“市井最盛”、“不可驻足”等形容东京的城市景象。最热闹的市通宵达旦,人员往来不绝,

小贩叫卖声不断,商店连绵不绝,还有大相国寺每月五次的庙会集市。纵观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店铺鳞次栉比,城里还有瓦斯、勾栏等娱乐场所,最大的可容纳千人,里面唱戏的、说书的应有尽有。

材料三

今天的开封城有一处公园,名清明上河园,是根据名画《清明上河图》复原建成的,漫步其中,恍若置身于北宋东京的繁华和市井生活。

材料四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嫣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材料一中图一的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2 分)

(2)从材料

一、二中能够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4 分)

(3)材料四反映的宋代主流文学形式是什么?结合材料

一、二说明宋代为什么盛行这种文学形式?(3 分)

(4)如果要研究北宋商业发展和东京的城市风貌,上述材料中哪些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什么?(4 分)

(5)依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体会,说明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途径有哪些?(3 分)

27、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2分)材料一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四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

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近现代西方哲学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6 分)(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5 分)(3)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这些主张对欧洲有何积极影响?(8 分)(4)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3 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行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公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

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材料三

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平均时间1885~1919年1920~1944年1945~1964年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30年16年9年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7年8年5年材料四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时间1929~1947年1948~1973年1974~80年代中期贡献率30%33%40%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个典型例子说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2分)(2)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有哪些?(4分)(3)根据材料二,说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生产力发展的飞跃,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2分)(4)材料

三、四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哪些特点?(4分)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2、B

3、B

4、C

5、C

6、D

7、A

8、D

9、C

10、C

11、D

12、B

13、B

14、B

15、B

16、B

17、A

18、A

19、C

20、C

21、C

22、B

23、C

24、C

25、D

26、【答案】 (1)作者:北宋张择端(2分)

(2)信息:北宋东京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东京商业繁盛,集市、贸易发达;城市娱乐业发达,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的杰作,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每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共4分。答出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本问最高得分不超过4分。)

(3)形式:词(1分)

原因:宋代城市发展,商业繁荣,市民人口增加,娱乐业相应地需要大量唱词,句子长短不一,便于说唱的词适应了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2分。大意相符即可给分。)

(4)史料: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东京梦华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分)

原因:因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东京梦华录》是第一手资料。而材料三是现代人造景点,材料四是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2分)

(5)途径:学习历史教科书;阅读史料、历史著作、人物传记等;参观历史博物馆;考察历史遗迹;走访有关人员;网上查询等。(每点1分,共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多答不加分;答出其他合理方法和途径同样给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