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数原理-排列组合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 共同点:回答的都是有关做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种数的问题 不同点: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类有关,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与分步有关.
例1:书架第1层放有4本不同的计算机书,第2层放 有3本不同的文艺书,第3层放有2本不同的体育书.
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
计数原理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 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 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 完成这件事共有N m1 m2 种不同m的n 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 骤,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 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
Cnm
Anm Amm
nn 1n 2
m!
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与联系
n
m
1
m!
n! n
m
!
共同点:元素的取法相同,都是从n个元素中取出m(m ≤ n)个元素 不同点:排列问题与顺序有关,
组合问题与顺序无关.
例2:(1)平面内有5个点,以其中每2个点为端点的线
段共有多少条?
没有顺序,根据组合公式有
C52
A52 A22
5 43 21
21 3 21
10
(2)平面内有5个点,以其中每2个点为端点的有
向线段共有多少条? 含有顺序,根据排列公式有
A52 5 4 20
解题关键:从n个元素中抽取m个元素是“含有顺序”, 还是“没有顺序”.再根据其对应的排列组合计算.
排列组合
1、排列的定义及公式: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n)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讲解部分)

每一步得到的只是中间结果,任 何一步都不能独立完成这件事, 缺少任何一步也不可,只有各步 骤都完成了才能完成这件事
区别二
各类办法之间是互斥的、并列 各步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并且既
的、独立的
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2.排列与排列数 (1)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① 顺序 排 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AB),(EF,CD,AB),(EF,AB,CD)5种情况,共有
A
3种情况,而这
3
A
3种情况仅是
3
AB,CD,EF的顺序不同,因此只能作为一种分法,故分配方式有
C62C42C22
A
3 3
=15(种).
(4)有序均匀分组问题.
在(3)的基础上再分配给3个人,共有分配方式
C62C42C22 A33
·A33
A
6 6
种
方法,故共有5×A66 =3 600(种)方法.
(4)(捆绑法)将女生看成一个整体,与3名男生在一起进行全排列,有 A 44 种方
法,再将4名女生进行全排列,有
A
4 4
种方法,故共有
A44
·A
4 4
=576(种)方法.
(5)(插空法)男生互不相邻,而女生不作要求,∴应先排女生,有
A
4 4
种方法,再
注意 易混淆排列与组合问题,区分的关键是看选出的元素是否与顺序有
关,排列问题与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顺序无关.
4.排列数、组合数的公式及性质
公式
n!
(1) Anm =n(n-1)(n-2)…(n-m+1)=③ (n-m)! ;
性质
基本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

附录一.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 2种不同的办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共有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个步骤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个步骤有m 2种不同的办法……做第n 个步骤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共有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最基本的理论根据,它们分别给出了用两种不同方式(分类和分步)完成一件事情的方法总数的计算方法。
考虑用哪个计数原理,关键是看完成一件事情是否能独立完成,决定是分类还是分步。
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有n 类办法,每类办法都能独立完成,则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成n 个步骤,各个步骤都是不可缺少的,需要依次完成所有步骤,才能完成这件事情,则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二.排列以下陈述中如无特别说明,n、m 都表示正整数。
一般的,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 (m ≤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如果要求排列中诸元素互不相同,则称为选排列;反之,若排列中的元素可以有相同时,则称为可重复排列。
可重复排列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如电话号码、证件号码、汽车牌照,等等。
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的排列数。
用符号m n A 。
为导出m n A 的计算公式,注意到对任一选排列,其第一位(从左到右计)可以放置编号1到n 的n 个元素的任意一个,共有n 种可能的结果;对于第一位的每一种放置结果,第二位可以放置剩下的n-1个元素中的任意一个,共有n-1种可能的结果;...,对于第m-1位的每一种放置结果,第m 位可以放置最后剩下的n-m+1个元素中的任何一个,共有n-m+1种可能结果。
计数原理、排列组合

计数原理一、两个计数原理内容1、分类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 +m2 +……+m n种不同的方法.2、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n个步骤,做第1步骤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骤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骤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二、例题例1 某学校食堂备有5种素菜、3种荤菜、2种汤。
现要配成一荤一素一汤的套餐。
问可以配制出多少种不同的品种?分析:1、完成的这件事是什么?2、如何完成这件事?(配一个荤菜、配一个素菜、配一汤)3、它们属于分类还是分步?(是否独立完成)4、运用哪个计数原理?5、进行计算.解:属于分步:第一步配一个荤菜有3种选择第二步配一个素菜有5种选择第三步配一个汤有2种选择共有N=3×5×2=30(种)例2 有一个书架共有2层,上层放有5本不同的数学书,下层放有4本不同的语文书。
(1)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从书架上任取一本数学书和一本语文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1)分析:1、完成的这件事是什么?2、如何完成这件事?3、它们属于分类还是分步?(是否独立完成)4、运用哪个计数原理?5、进行计算。
解:属于分类:第一类从上层取一本书有5种选择第二类从下层取一本书有4种选择共有N=5+4=9(种)(2)分析:1、完成的这件事是什么?2、如何完成这件事?3、它们属于分类还是分步?(是否独立完成)4、运用哪个计数原理?5、进行计算.解:属于分步:第一步从上层取一本书有5种选择第二步从下层取一本书有4种选择共有N=5×4=20(种)例3、有1、2、3、4、5五个数字.(1)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2)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3)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偶数的三位数?(1)分析: 1、完成的这件事是什么?2、如何完成这件事?(配百位数、配十位数、配个位数)3、它们属于分类还是分步?(是否独立完成)4、运用哪个计数原理?5、进行计算.略解:N=5×5×5=125(个)(2)(3)(4)自己完成。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1.两个计数原理2.排列3.组合1.计数原理的两个不同点(1)分类问题中的每一个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2)分步问题中每步的每一个方法都只能完成这件事的一部分.2.排列与组合问题(1)三个原则①有序排列、无序组合.②先选后排.③复杂问题分类化简或正难则反.(2)两个优先①特殊元素优先.②特殊位置优先.即先考虑特殊的元素(或位置),再考虑其他元素(或位置).3.正确理解组合数的性质(1)C m n=C n-mn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方法数等于取出剩余n-m个元素的方法数.(2)C m n+C m-1=C m n+1n从n+1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可分以下两种情况:①不含特殊元素A有C m n种方法;②含特殊元素A有C m-1种方法.n[四基自测]1.从3,5,7,11这四个质数中,每次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分别为a,b,共可得到lg a-lg b的不同值的个数是()A.6B.8C.12D.16答案:C2.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上分别有5个点和8个点,则这13个点可以确定不同的平面个数为()A.40B.16C.13 D.10答案:C3.(a+b+c)(d+e+f+h)(i+j+k+l+m)展开后共有________项.答案:604.如图,从A城到B城有3条路;从B城到D城有4条路;从A城到C城有4条路,从C城到D城有5条路,则某旅客从A城到D城共有________条不同的路线.答案:325.(2017·高考全国卷Ⅱ改编)安排3人完成3项工作,每人完成一项,有______种安排方式.答案:6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87页考点一计数原理◄考基础——练透[例1](1)已知集合P={x,1},Q={y,1,2},其中x,y∈{1,2,3,…,9},且P⊆Q.把满足上述条件的一对有序整数对(x,y)作为一个点的坐标,则这样的点的个数是()A.9B.14C.15 D.21解析:因为P={x,1},Q={y,1,2},且P⊆Q,所以x∈{y,2}.所以当x=2时,y=3,4,5,6,7,8,9,共有7种情况;当x=y时,x=3,4,5,6,7,8,9,共有7种情况.故共有7+7=14种情况,即这样的点的个数为14.答案:B(2)教学大楼共有五层,每层均有两个楼梯,由一层到五层的走法有() A.10种B.25种C.52种D.24种解析:共分4步:一层到二层有2种,二层到三层有2种,三层到四层有2种,四层到五层有2种,一共有24种.答案:D(3)从2,3,4,5,6,7,8,9这8个数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分别作为一个对数的底数和真数,则可以组成不同对数值的个数为()A.56 B.54C.53 D.52解析:在8个数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共有8×7=56个对数值;但在这56个对数值中,log24=log39,log42=log93,log23=log49,log32=log94,即满足条件的对数值共有56-4=52个.答案:D(4)从0,1,2,3,4这5个数字中任选3个组成三位数,其中偶数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按个位数字是否为0进行分类,因为0不能排在首位.若0在个位,则十位数字有4种排法,百位数字有3种排法,共有4×3=12种.若2或4在个位,个位数字有2种排法,再分类,若0在十位,则百位数字有3种排法.若0不在十位,十位数字有3种排法,百位数字有2种排法.共有2×(1×3+3×2)=18,故总12+18=30.答案:30应用计数原理的三个注意点(1)注意完成“这件事”是做什么.(2)弄清完成“这件事”是分类还是分步.①根据完成事件的特点,进行“分类”,根据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分步”.②分类要按照同一个标准,任何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单独完成这件事.③分步时各步相互依存,只有各步都完成时,才算完成这件事.(3)合理设计步骤、顺序,使各步互不干扰,还要注意元素是否可以重复选择.1.将本例(3)改为从1,2,3,4,9中每次取出两个数记为a,b,则可得到log a b 的不同值的个数为()A.9 B.10C.13 D.16解析:显然a≠1,若a=2,3,4,9,b=1时,有log a b=0,1个;若a=2,b=3,4,9时,有log23,log24=2,log29,3个;若a =3,b =2,4,9时,有log 32,log 34,log 39=2(舍去),2个; 若a =4,b =2,3,9时,有log 42=12,log 43,log 49=log 23(舍去),2个; 若a =9,b =2,3,4时,有log 92,log 93=12(舍去),log 94=log 32(舍去),1个,共有1+3+2+2+1=9个. 答案:A2.将本例(4)改为用数字2,3,4,6,8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先排个位有4种方法,再排十位有4种方法,最后排百位,有3种方法,故共有4×4×3=48种排法,对应48个三位偶数. 答案:483.将本例(4)改为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大于十位数字的两位数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根据题意,将十位上的数字按1,2,3,4,5,6,7,8的情况分成8类,在每一类中满足题设条件的两位数分别是8个,7个,6个,5个,4个,3个,2个,1个.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知:符合条件的两位数共有8+7+6+5+4+3+2+1=36(个). 答案:36考点二 排列问题◄考能力——知法[例2] (1)室内体育课上王老师为了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他把第四排的8名同学请出座位并且编号为1,2,3,4,5,6,7,8.通过观察这8名同学的身体特征,王老师决定,按照1,2号相邻,3,4号相邻,5,6号相邻,而7号与8号不相邻的要求站成一排做一种游戏,则有________种排法.(用数字作答)解析:把编号相邻的3组同学每两名同学捆成一捆,这3捆之间有A 33=6(种)排序方法,并且形成4个空当,再将7号与8号插进空当中,有A24=12(种)插法,而捆好的3捆中每相邻的两名同学都有A22=2(种)排法.所以不同的排法种数为23×6×12=576.答案:576(2)(2019·济南模拟)航天员拟在太空授课,准备进行标号为0,1,2,3,4,5的六项实验,向全世界人民普及太空知识,其中0号实验不能放在第一项,最后一项的标号小于它前面相邻一项的标号,则实验顺序的编排方法种数为________(用数字作答).解析:优先安排第一项实验,再利用定序问题相除法求解.由于0号实验不能放在第一项,所以第一项实验有5种选择.最后两项实验的顺序确定,所以共有5A55A22=300种不同的编排方法.答案:300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的解题方法1.(2019·衡水冀州中学月考)将A,B,C,D,E五种不同的文件放入编号依次为1,2,3,4,5,6,7的七个抽屉内,每个抽屉至多放一种文件,若文件A,B必须放入相邻的抽屉内,文件C,D也必须放入相邻的抽屉内,则所有不同的放法有()A.120种B.210种C.420种D.240种解析:可先排相邻的文件,再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文件排列,则有A22A22A35=240种排法,所以选D.答案:D2.6名同学排成1排照相,要求同学甲既不站在最左边又不站在最右边,共有________种不同站法.解析:先从其他5人中安排2人站在最左边和最右边,再安排余下4人的位置,分为两步:第1步,从除甲外的5人中选2人站在最左边和最右边,有A25种站法;第2步,余下4人(含甲)站在剩下的4个位置上,有A44种站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知,共有A25A44=480(种)不同的站法.答案:480考点三组合问题及混合问题◄考基础——练透角度1简单的组合问题[例3](1)(2018·高考全国卷Ⅰ)从2位女生,4位男生中选3人参加科技比赛,且至少有1位女生入选,则不同的选法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填写答案)解析:法一:按参加的女生人数可分两类:只有1位女生参加有C12C24种,有2位女生参加有C22C14种.故共有C12C24+C22C14=2×6+4=16(种).法二:间接法.从2位女生,4位男生中选3人,共有C36种情况,没有女生参加的情况有C34种,故共有C36-C34=20-4=16(种).答案:16(2)有甲、乙、丙3项任务,甲需2个人承担,乙、丙各需1个人承担,从10个人中选出4个人承担这3项任务,不同的选法有________.解析:要从10个人中选出4个人承担3项任务,甲需2个人承担,乙、丙各需1个人承担,先从10个人中选出2个人承担甲项任务,不同的选法有C210种;再从剩下8个人中选1个人承担乙项任务,不同的选法有C18种;最后从另外7个人中选1个人承担丙项任务,不同的选法有C17种.综上,不同的选法共有C210C18C17=2 520(种).答案:2 520角度2简单的组合与排列混合问题[例4](1)将红、黑、蓝、黄4个不同的小球放入3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球,且红球和蓝球不能放在同一个盒子,则不同的放法的种数为()A.18 B.24C.30 D.36解析:将4个小球放入3个不同的盒子,先在4个小球中任取2个作为1组,再将其与其他2个小球对应3个盒子,共有C24A33=36种情况,若红球和蓝球放到同一个盒子,则黑、黄球放进其余的盒子里,有A33=6种情况,则红球和蓝球不放到同一个盒子的放法种数为36-6=30种.答案:C(2)某校从8名教师中选派4名教师同时去4个边远地区支教(每地1人),其中甲和乙不同去,甲和丙只能同去或同不去,则不同的选派方案种数是() A.150 B.300C.600 D.900解析:若甲去,则乙不去,丙去,再从剩余的5名教师中选2名,有C25×A44=240种方法;若甲不去,则丙不去,乙可去可不去,从6名教师中选4名,共有C46×A44=360种方法.因此共有600种不同的选派方案.答案:C角度3分组、分配问题[例5](1)(2017·高考全国卷Ⅱ)安排3名志愿者完成4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1项,每项工作由1人完成,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A.12种B.18种C.24种D.36种解析:因为安排3名志愿者完成4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1项,每项工作由1人完成,所以必有1人完成2项工作.先把4项工作分成3组,即2,1,1,有C24C12C11A22=6种,再分配给3个人,有A33=6种,所以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6×6=36(种).答案:D(2)将2名教师、4名学生分成2个小组,分别安排到甲、乙两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和2名学生组成,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A.12种B.10种C.9种D.8种解析:先从4名学生中选2人安排到甲地,有C24种不同的方法;再从2名老师中选1人安排到甲地,有C12种不同的方法;其余2名学生和1名老师安排到乙地只有一种方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C24C12=12种,故选A.答案:A1.解决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综合问题的思路(1)根据附加条件将要完成事件先分类.(2)对每一类型取出符合要求的元素组合,再对取出的元素排列.(3)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计算总数.2.“分组分配”问题的解题技巧1.(2019·河南豫北名校联考)2018年元旦假期,高三的8名同学准备拼车去旅游,其中(1)班、(2)班、(3)班、(4)班每班各两名,分乘甲乙两辆汽车,每车限坐4名同学(乘同一辆车的4名同学不考虑位置),其中(1)班两位同学是孪生姐妹,需乘同一辆车,则乘坐甲车的4名同学中恰有2名同学是来自同一个班的乘坐方式共有()A.18种B.24种C.48种D.36种解析:由题意,有两类:第一类,一班的2名同学在甲车上,甲车上剩下两个要来自不同的班级,从三个班级中选两个,有C23=3种,然后分别从选择的班级中再选择一个学生,有C12C12=4种,故有3×4=12种.第二类,一班的2名同学不在甲车上,则从剩下的3个班级中选择一个班级的两名同学在甲车上,有C13=3种,然后再从剩下的两个班级中分别选择一人,有C12C12=4种,这时共有3×4=12种,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得,共有12+12=24种不同的乘车方式,故选B.答案:B2.(2019·福建福州模拟)福州西湖公园花展期间,安排6位志愿者到4个展区提供服务,要求甲、乙两个展区各安排一个人,剩下两个展区各安排两个人,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A.90种B.180种C.270种D.360种解析:根据题意,分3步进行分析:①在6位志愿者中任选1个,安排到甲展区,有C16=6种情况;②在剩下的5个志愿者中任选1个,安排到乙展区,有C15=5种情况;③将剩下的4个志愿者平均分成2组,然后安排到剩下的2个展区,有C24C22A22×A22=6种情况,则一共有6×5×6=180种不同的安排方案,故选B.答案:B数学建模、数学运算——不定方程与组合问题中的学科素养在学习排列组合知识时,我们经常遇到把若干相同元素分成几组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型,就是转化为不定方程解的个数问题,从而得以快速解决.[直接隔板法][例]把6个相同的小球放入4个盒子中,每个盒子都不为空,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解析:本题相当于将6个相同的球分为4组.可以先把6个球排成一排,中间有五个空位,我们只需在这五个位置中任取三个位置放上隔板就可把小球分隔成4组了,故有C35=10种不同的放法.[拓展为不定方程法]设每个盒子中的小球数分别为x1,x2,x3,x4,求x1+x2+x3+x4=6的正整数解的组数.这是四元不定方程,把6分为6个1,6个1之间有5个空,选3个空放3个加号,所以有C35=10种放法.一种放法就唯一对应不定方程x1+x2+x3+x4=6的一组正整数解,故此不定方程有C35=10组正整数解.[拓展模型]设n,m∈N*,n≥m≥1,则不定方程x1+x2+x3+…+x m=n的正整数解有C m-1n-1组.拓展应用1把20个相同的小球放入4个盒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解析:与例题相比少了“每个盒子都不为空”这个条件,就是说盒子里可以为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设每个盒子的小球数分别为x1,x2,x3,x4,求不定方程x1+x2+x3+x4=20的非负整数解的组数.那么能否转化为模型1来解决呢?先在每个盒子里放上1个球,保证每个盒子不空,然后再来放这20个球,就是模型1了.即(x1+1)+(x2+1)+(x3+1)+(x4+1)=20+4=24,令y1=x1+1,y2=x2+1,y3=x3+1,y4=x4+1,则y1,y2,y3,y4为正整数,问题转化为求不定方程y1+y2+y3+y4=24的正整数解的组数,从而转化为模型1,可知不定方程有C4-1=C323组正整数解.所以,原20+4-1问题中,有C323种不同的放球方法.拓展应用2把20个相同的小球放入5个编号为1,2,3,4,5的盒子中,且每个盒子里的球数不得少于编号,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解析:问题即是解不定方程x1+x2+x3+x4+x5=20,(x i≥i,x i∈N*).我们先在2号盒子里放1个球,3号盒子放2个球,4号盒子放3个球,5号盒子放4个球,则有x1+(x2-1)+(x3-2)+(x4-3)+(x5-4)=10,令y i=x i-(i-1),则y1,y2,y3,y4,y5为正整数,只需求y1+y2+y3+y4+y5=C49=126种不同=10的正整数解有多少组,从而转化为模型1,知有C5-110-1的放法.课时规范练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325页A组基础对点练1.把标号为1,2,3,4,5的同色球全部放入编号为1~5号的箱子中,每个箱子放一个球且要求偶数号的球必须放在偶数号的箱子中,则所有的放法种数为()A.36B.20C.12 D.10解析:依题意,满足题意的放法种数为A22·A33=12,选C.答案:C2.一个学习小组有6个人,从中选正、副组长各一个,则不同的选法种数为()A.C26B.A26C.62D.26解析:问题可转化为从6个元素中任选两个元素的排列问题,共有A26种不同的选法.答案:B3.已知集合A={1,2,3,4,5,6},则集合A的含偶数个元素的子集的个数为()A.16 B.32C.64 D.128解析:由题意,集合A的含偶数个元素的子集的个数为C06+C26+C46+C66=1+15+15+1=32.答案:B4.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A.24B.18C.12 D.6解析:当从0,2中选取2时,组成的三位奇数的个位只能是奇数,十位、百位全排列即可,共有C23C12A22=12个.当选取0时,组成的三位奇数的个位只能是奇数,0必须在十位,共有C23C12=6个.综上,共有12+6=18个.选B.答案:B5.书架上原来并排放着5本不同的书,现要再插入3本不同的书,那么不同的插法共有()A.336种B.120种C.24种D.18种解析:分三步完成:第一步,插入第1本书,有6种方法;第二步,插入第2本书,有7种方法;第三步,插入第3本书,有8种方法,所以不同的插法有6×7×8=336种.答案:A6.6把椅子摆成一排,3人随机就座,任何两人不相邻的坐法种数为() A.144 B.120C.72 D.24解析:先把三把椅子隔开摆好,它们之间和两端有4个位置,再把三人带椅子插放在四个位置,共有A34=24种放法,故选D.答案:D7.若从1,2,3,…,9这9个数字中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字,其和为偶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A.60种B.63种C.65种D.66种解析:共有4个不同的偶数和5个不同的奇数,要使和为偶数,则4个数全为奇数,或全为偶数,或2个奇数和2个偶数,故不同的取法有C45+C44+C25C24=66(种).答案:D8.(2019·洛阳模拟)从10名大学毕业生中选3人担任村长助理,则甲、乙至少有1人入选,而丙没有入选的不同选法的种数为()A.72 B.56C.49 D.28解析:分两类:甲、乙中只有1人入选且丙没有入选,甲、乙均入选且丙没有入选,计算可得所求选法种数为C12C27+C22C17=49.答案:C9.(2019·唐山模拟)某会议室第一排有9个座位,现安排4人就座,若要求每人左右均有空位,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A.8 B.16C.24 D.60解析:根据题意,9个座位中满足要求的座位只有4个,现有4人就座,把4人进行全排列,即有A44=24种不同的坐法.答案:C10.(2019·成都模拟)由数字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五位数,若2与4相邻,且1与2不相邻,则这样的五位数共有()A.12个B.24个C.36个D.48个解析:分步完成,先排2,4,有A22种排法,再把排好的2,4看成一个整体,与3,5再排,有A33种排法;最后把1插空,仅有3个空位可选,有3种插法,故共有A22A33·3=2×6×3=36个不同的五位数.答案:CB组能力提升练11.如图所示,∠MON的边OM上有四点,A1,A2,A3,A4,ON上有三点B1,B2,B3,则以O,A1,A2,A3,A4,B1,B2,B3为顶点的三角形个数为()A.30 B.42C.54 D.56解析:分类完成.在O,A1,A2,A3,A4这5个点中取2个,在B1,B2,B3中取1个,有C25C13个三角形;在B1,B2,B3中取2个,在A1,A2,A3,A4中取1个,有C23C14个三角形,故共C25C13+C23C14=42个.答案:B12.某学习小组共6人,现遇到了两道难题,一道物理题,一道数学题,其中甲、乙、丙三人对数学题感兴趣,丁对两道题都感兴趣,戍、己两人对物理题感兴趣,现从感兴趣的人中各选2人解这两道难题,则不同的选法种数为() A.9 B.15C.18 D.30解析:若丁解数学题,则不同的选法为C24C22;若丁解物理题,则不同的选法为C23C23;故共有C24C22+C23C23=15种不同的选法.答案:B13.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60°的共有()A.24对B.30对C.48对D.60对解析:正方体中共有12条面对角线,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共有C212=66对,12条对角线中的两条所构成的关系有平行、垂直、成60°角.相对两面上的4条对角线组成的C24=6对组合中,平行有2对,垂直有4对,所以所有的平行和垂直共有3C24=18对.所以成60°角的有C212-3C24=66-18=48(对).答案:C14.在一次8名运动员参加的百米成绩测试中,甲,乙,丙三人要求在第三、四、五跑道上,其他人随意安排,则安排这8人进行成绩测试的方法的种数为________.解析:分两步安排这8名运动员.第一步:安排甲、乙、丙三人,共有3,4,5三条跑道可安排.所以安排方式有3×2×1=6种.第二步:安排另外5人,可在余下的5条跑道上安排,所以安排方式有5×4×3×2×1=120种.所以安排这8名运动员的方式有6×120=720种.答案:72015.将A,B,C,D,E,F六个字母排成一排,且A,B均在C的同侧,则不同的排法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解析:“小集团”处理,特殊元素优先,则不同的排法共有C36C12A22A33=480(种).答案:48016.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去涂图中标号为1,2,…,9的9个小正方形,使得任意相邻(有公共边)的小正方形所涂颜色都不相同,且标号为“3,5,7”的小正方形涂相同的颜色,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涂法共有________种.解析:首先看图形中的3,5,7,有C13=3种涂法.对于2,有两种涂法,对于4有两种涂法.当2,4涂的颜色相同时,1有2种涂法;当2,4涂的颜色不同时,1有1种涂法.根据对称性可知共有3×(2×2+2×1)2=108种涂法.答案:108第二节二项式定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0页[基础梳理]1.二项式定理(a+b)n=C0n a n+C1n a n-1b+…+C k n a n-k b k+…+C n n b n(n∈N*),其中右端为(a+b)n 的二项展开式.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C k n a n-k b k.第k+1项为:T k+13.二项式系数(1)定义:二项式系数为:C k n(k∈{0,1,2,…,n}).(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和1.一对易混概念二项展开式中第r+1项的(1)二项式系数是C r n .而不是C r +1n .(2)项的系数是该项的数字因数. 2.两个常用公式(1)C 0n +C 1n +C 2n +…+C n n =2n .(2)C 0n +C 2n +C 4n +…=C 1n +C 3n +C 5n +…=2n -1.(展开式的奇数项、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 3.三个重要特征(1)字母a 的指数按降幂排列由n 到0. (2)字母b 的指数按升幂排列由0到n .(3)每一项字母a 的指数与字母b 的指数和等于n .[四基自测]1.二项式⎝ ⎛⎭⎪⎫2x +1x 26的展开式中,常数项的值是( )A .240B .60C .192D .180答案:A2.(x -1)10的展开式中第6项的系数是( ) A .C 610 B .-C 610 C .C 510 D .-C 510答案:D3.二项式(2a 3-3b 2)10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________. 答案:14.C 111+C 311+…+C 1111=________.答案:2105.(2018·高考全国卷Ⅲ改编)(x 2+2x )5的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和为________. 答案:32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0页考点一 通项公式法解决特定项或系数问题◄考基础——练透[例1] (1)(2018·高考全国卷Ⅲ)⎝ ⎛⎭⎪⎫x 2+2x 5的展开式中x 4的系数为( )A .10B .20C .40D .80解析:⎝ ⎛⎭⎪⎫x 2+2x 5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 +1=C r 5·(x 2)5-r ·⎝ ⎛⎭⎪⎫2x r =C r 5·2r ·x 10-3r ,令10-3r =4,得r =2.故展开式中x 4的系数为C 25·22=40. 故选C . 答案:C(2)二项式⎝ ⎛⎭⎪⎫x -1ax 6(a >0)展开式中x 2项的系数为15,则实数a =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知T r +1=C r 6x 6-2r(-1)r ·a -r ,0≤r ≤6,r ∈Z ,则x 2项的系数是C 26a-2=15,又a >0,则a =1. 答案:1(3)⎝⎛⎭⎪⎪⎫x -124x 8的展开式中的有理项共有________项. 解析:⎝ ⎛⎭⎪⎪⎫x -124x 8的展开式的通项为T r +1=C r 8(x )8-r ⎝ ⎛⎭⎪⎪⎫-124x r =⎝ ⎛⎭⎪⎫-12r C r 8x (r=0,1,2,…,8),为使T r +1为有理项,r 必须是4的倍数,所以r =0,4,8,故共有3个有理项,分别是T 1=⎝ ⎛⎭⎪⎫-120C 08x 4=x 4,T 5=⎝ ⎛⎭⎪⎫-124C 48x =358x ,T 9=⎝ ⎛⎭⎪⎫-128C 88x -2=1256x 2. 答案:3通项公式法即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根据题意,对相应的指数进行赋值,从而解决指定项问题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已知二项式,求常数项、指定项的系数等问题.破解此类题的关键点:(1)求通项,根据二项式(a +b )n 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T k +1=C k n an -k b k (k =0,1,2,…,n ),整理出T k +1=m ·x f (k ).(2)找方程,依题设条件中的指定项的相关信息,寻找关于k 的方程. (3)解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k 的值. (4)得结论,把k 的值代入通项公式,得结论.1.在本例(2)的条件下求展开式中的常数项.解析:由于a =1,(x -1x )6的通项公式T r +1=(-1)r C r 6·x 6-2r . 令6-2r =0,∴r =3. 常数项为T 4=(-1)3C 36=-20.2.将本例(1)改为:⎝ ⎛⎭⎪⎫x 2+a x 5的展开式中x 4的系数为40,求a 的值.解析:T r +1=C r 5(x 2)5-r ·⎝ ⎛⎭⎪⎫a x r=C r 5·a r ·x 10-3r ,令10-3r =4.∴r =2.∴C 25a 2=40,∴a 2=4,∴a =±2.考点二 赋值法解决二项展开式的各项系数和问题◄考能力——知法[例2] (1)设⎝ ⎛⎭⎪⎫5x -1x n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M ,二项式系数之和为N ,若M -N =240,则展开式中含x 的项为________.(2)若⎝ ⎛⎭⎪⎫x 2-1x n的展开式中含x 的项为第6项,设(1-3x )n =a 0+a 1x +a 2x 2+…+a n x n ,则a 1+a 2+…+a n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1)由已知条件4n-2n=240,解得n =4,T r +1=C r 4(5x )4-r ⎝⎛⎭⎪⎫-1x r=(-1)r 54-r C r 4x ,令4-3r2=1,得r =2,T 3=150x .(2)二项式⎝ ⎛⎭⎪⎫x 2-1x n 的展开式的第6项是T 5+1=C 5n (-1)5x 2n -15,令2n -15=1,得n =8.在二项式(1-3x )8的展开式中,令x =0,得a 0=1;令x =1,得a 0+a 1+…+a 8=(-2)8=256.所以a 1+a 2+…+a 8=255. 答案:(1)150x (2)255赋值法是指对二项式中的未知元进行赋值,从而求得二项展开式的各项的系数和的方法.此方法体现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化思想.破解此类题的关键点: (1)赋值,认真观察已知等式,给未知元合理赋值.常赋的值有1,-1,0等. (2)求参数,通过合理赋值,建立关于参数的方程,并解方程,求出参数的值. (3)得结论,求出指定项的系数和.1.(2019·河北邯郸模拟)在⎝ ⎛⎭⎪⎫x +3x n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与二项式系数和之比为64,则x 3的系数为( ) A .15 B .45 C .135D .405解析:令⎝ ⎛⎭⎪⎫x +3x n 中x 为1,得各项系数和为4n ,又展开式的各项的二项式系数和为2n,各项系数的和与各项二项式系数的和之比为64,∴4n2n =64,解得n=6,∴二项式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 +1=C r 6·3r·x ,令6-32r =3,求得r =2,故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C 26·32=135,故选C .答案:C2.(2019·湖南湘潭模拟)若(1+x )(1-2x )8=a 0+a 1x +…+a 9x 9,x ∈R ,则a 1·2+a 2·22+…+a 9·29的值为( ) A .29 B .29-1 C .39D .39-1解析:(1+x )(1-2x )8=a 0+a 1x +a 2x 2+…+a 9x 9,令x =0,得a 0=1;令x =2,得a 0+a 1·2+a 2·22+…+a 9·29=39, ∴a 1·2+a 2·22+…+a 9·29=39-1.故选D . 答案:D考点三 求非二项式结构的展开的特定项(或系数)◄考基础——练透[例3] (1)如果(1+x +x 2)(x -a )5(a 为实常数)的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和为0,则展开式中含x 4项的系数为________;(2)(x 2-x +1)10展开式中x 3项的系数为________; (3)(1+3x )6⎝⎛⎭⎪⎪⎫1+14x 10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__. 解析:(1)∵(1+x +x 2)(x -a )5的展开式所有项的系数和为(1+1+12)(1-a )5=0, ∴a =1.∴(1+x +x 2)(x -a )5=(1+x +x 2)(x -1)5=(x 3-1)·(x -1)4=x 3(x -1)4-(x -1)4,其展开式中含x 4项的系数为C 34(-1)3-C 04(-1)0=-5.(2)由题意,(x 2-x +1)10=[x (x -1)+1]10=C 010[x (x -1)]0·110+C 110[x (x -1)]1·19+C 210[x (x -1)]2·18+C 310[x (x -1)]3·17+…+C 1010[x (x -1)]10·10 =C 010+C 110x (x -1)+C 210x 2(x -1)2+C 310x 3(x -1)3+…+C 1010x 10(x -1)10, 因为x 3出现在C 210x 2(x -1)2+C 310x 3(x -1)3=C 210x 2(x 2-2x +1)+C 310x 3(x 3-3x 2+3x -1)中,所以x 3的系数为C 210(-2)+C 310(-1)=-90-120=-210.(3)分别求两个因式的通项:T r +1=C r 6x,T r ′+1=C r ′10x ,则C r 6x ·C r ′10x=C r 6C r ′10x.又0≤r ≤6,0≤r ′≤10,则r 3-r ′4=0,解得r =r ′=0,r =3且r ′=4,r =6且r ′=8. 即常数项为1+C 36C 410+C 66C 810=4 246.[答案] (1)-5 (2)-210 (3)4 246非二项式结构求指定项的方法1.(2017·高考全国卷Ⅲ)(x +y )(2x -y )5的展开式中x 3y 3的系数为( ) A .-80 B .-40 C .40D .80解析:当第一个括号内取x 时,第二个括号内要取含x 2y 3的项,即C 35(2x )2(-y )3,当第一个括号内取y 时,第二个括号内要取含x 3y 2的项,即C 25(2x )3(-y )2,所以x 3y 3的系数为C 25×23-C 35×22=10×(8-4)=40.答案:C2.(2017·高考全国卷Ⅰ)⎝ ⎛⎭⎪⎫1+1x 2(1+x )6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 )A .15B .20C .30D .35解析:(1+x )6展开式的通项T r +1=C r 6x r ,所以⎝⎛⎭⎪⎫1+1x2(1+x )6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为1×C 26+1×C 46=30,故选C .答案:C3.(x 2+x +y )5的展开式中,x 5y 2的系数为( ) A .10 B .20 C .30D .60解析:(x 2+x +y )5=[(x 2+x )+y ]5的展开式中只有C 25(x 2+x )3y 2中含x 5y 2,易知x 5y 2的系数为C 25C 13=30,故选C .答案:C考点四 二项式系数或项的系数的最值问题◄考基础——练透[例4] (1)已知二项式(a x +13x)n (a >0)的展开式的第五、六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且最大,展开式中x 2项的系数为84,则a 的值为( ) A .1 B .14 C .2D .12解析:由展开式的第五、六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且最大可知n =9,则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 +1=C r 9(a x )9-r(13x)r =C r 9a9-rx ·x=C r 9a9-rx (r =0,1,2,3,…,9),令92-5r 6=2,则r =3,所以C 39a 9-3=C 39a 6=84,解得a =±1,因为a >0,所以a =1. 答案:A(2)(2019·石家庄模拟)在(1-2x )n 的展开式中,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128,则展开式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________.解析:由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知,2n -1=128,解得n =8,(1-2x )8的展开式共有9项,中间项,即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T 4+1=C 4814(-2x )4=1 120x 4. 答案:1 120x 41.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根据(a +b )y 的二项式系数性质求解.2.项的系数的最值,利用不等式法.求出展开式的通项公式T r +1=C r n ·m ·x q =a r x q为最大系数,则⎩⎪⎨⎪⎧a r ≥a r +1,a r ≥a r -1.求r 的整数解.1.设n 为正整数,(x -2x 3)n 的展开式中仅有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n =8,所以展开式的通项T r +1=C r 8x 8-r (-2x 3)r =C r 8x8-4r(-2)r ,令8-4r =0,解得r =2,所以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T 3=C 28(-2)2=112.答案:1122.(2019·厦门模拟)⎝⎛⎭⎪⎪⎫x +13x 2n (n ∈N *)的展开式中只有第6项系数最大,则其常数项为( ) A .120 B .210 C .252D .45解析:由已知得,二项式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和二项式系数相等.由展开式中只有第6项的系数C 52n 最大,可得展开式有11项,即2n =10,n =5. ⎝⎛⎭⎪⎪⎫x +13x 10展开式的通项为T r +1=C r 10xx=C r 10x,令5-56r =0可得r =6,此时T 7=C 610=210.答案:B数学运算、逻辑推理——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原理的应用 [例1] (x +2y -3z )9的展开式中含x 4y 2z 3项的系数为( ) A .-136 000 B .-136 080 C .-136 160D .136 280解析:由(x +2y -3z )9=[x +(2y -3z )]9,得展开式的通项T r +1=C r 9·x 9-r ·(2y -3z )r =C r 9·x 9-r ·C t r ·(2y )r -t ·(-3z )t =C r 9·C t r ·2r -t ·(-3)t ·x 9-r ·y r -t ·z t (t ≤r ≤9),令⎩⎪⎨⎪⎧t =3,r -t =2,9-r =4,则⎩⎪⎨⎪⎧t =3,r =5.故含x 4y 2z 3项的系数为C 59×C 35×22×(-3)3=-136 080.故选B . 答案:B[例2] (2019·临沂模拟)489被7除的余数为________.解析:由489=(49-1)9=C 09499+C 19498(-1)+C 29497(-1)2+…+C 8949(-1)8+C 99(-1)9=49[C 09498+C 19497(-1)+C 29496(-1)2+…+C 89(-1)8]-7+6,知489被7除的余数为6. 答案:6课时规范练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326页A 组 基础对点练1.(1+2x )5的展开式中,x 2的系数等于( ) A .80 B .40 C .20D .10解析:T k +1=C k 515-k (2x )k =C k 5×2k ×x k ,令k =2,则可得含x 2项的系数为C 25×22=40. 答案:B2.(x -2y )8的展开式中,x 6y 2项的系数是( ) A .56 B .-56 C .28D .-28解析:二项式的通项为T r +1=C r 8x 8-r (-2y )r ,令8-r =6,即r =2,得x 6y 2项的系数为C 28(-2)2=56.答案:A3.在x (1+x )6的展开式中,含x 3项的系数为( ) A .30 B .20 C .15D .10解析:在(1+x )6的展开式中,含x 2的项为T 3=C 26·x 2=15x 2,故在x (1+x )6的展开式中,含x 3的项的系数为15. 答案:C4.⎝ ⎛⎭⎪⎫x 2-12x 6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 .-54 B .54 C .-1516D .1516解析:T r +1=C r 6(x 2)6-r ⎝ ⎛⎭⎪⎫-12x r=⎝ ⎛⎭⎪⎫-12r C r 6x 12-3r ,令12-3r =0,解得r =4. ∴常数项为⎝ ⎛⎭⎪⎫-124C 46=1516.故选D .。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知识点总结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知识点总结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工具,在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计数原理计数原理通过分析一个问题中的各个步骤或条件,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策略。
常用的计数原理有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容斥原理和抽屉原理等。
1. 加法原理加法原理适用于多个事件发生的情况,它指出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的方式有m种,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方式有n种,那么这两个事件发生的总方式数为m+n。
2. 乘法原理乘法原理适用于多个事件发生的情况,它指出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的方式有m种,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方式有n种,则这两个事件发生的总方式数为m×n。
3. 容斥原理容斥原理适用于计算多个集合的并集的情况。
它指出如果有n个集合,分别有A1,A2,...,An个元素,那么这n个集合的并集中元素的个数为:|A1∪A2∪...∪An| = Σ|Ai| - Σ|Ai∩Aj| + Σ|Ai∩Aj∩Ak| - ... + (-1)^(n-1)|A1∩A2∩...∩An|。
4. 抽屉原理抽屉原理也称为鸽笼原理,它指出如果有m+1个物体放入m个抽屉中,那么至少会有一个抽屉中放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二、排列组合排列组合是计数原理的一个重要应用,用于解决选择和安排问题。
它包括排列和组合两个不同的概念。
1. 排列排列是指从一组元素中按一定顺序选取若干元素的方式,其中元素的选取不可重复。
常见的排列问题有全排列和有限排列。
- 全排列是指将一组元素全部进行排列,例如3个元素的全排列有3! = 3×2×1 = 6种。
- 有限排列是指从一组元素中选取若干个元素进行排列,其中元素的选取数目有限。
例如从3个元素中选取2个进行排列,有3×2 = 6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2. 组合组合是指从一组元素中选择若干元素的方式,其中元素的选取不按顺序进行,而是以集合的形式呈现。
高三数学《101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课件

2.正确区分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要把“定序”
和“有序”区分开来. 3.正确区分分堆问题和分配问题
[ 例 1]
四个同学称体重,记年龄为 n(n = 17,18,19,20)
的同学体重为 f(n)( 单位: kg) .若 f(n)∈{56,57,58,59,60,61} ,
且满足 f(17)<f(18)≤f(19)<f(20) ,则这四位同学的所有可能
10.1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
知识归纳
1.分类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 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 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两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种不同的方 法,做第二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n种不同的方法.
所以区分一种分法是分类还是分步就看这种分法中的一 ....... 种方法能否完成这件事情. ............
3.排列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
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所有排 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A表示. (1)当m<n时的排列称为选排列,排列数
形.
①有 4 个不同体重,共 C4 6种. ②有 3 个不同体重,共 C3 6种.
3 ∴共有 C4 + C 6 6= 35 种.
答案:D
若直线方程ax+by=0中的 a、b可以从 0,1,2,3,5这五个 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则方程所表示的不同直线一 共有________条. 解析:分两类:第一类,a、b均不为零,a、b的取值
体重有 A.15种 C.30种 ( ) B.20种 D.35种
计数原理 排列组合

计数原理排列组合
计数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种计数方法。
它主要用于确定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数量。
计数原理包括排列和组合两种方式。
排列是指将一组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方法。
假设有
n个不同的对象,要从中选择r个进行排列,那么排列数的计
算公式为:
P(n,r) = n! / (n-r)!
其中,n!表示n的阶乘,即n! = n × (n-1) × (n-2) × … × 2 × 1。
当r=n时,排列数P(n,n)即为对象全部进行排列的方法总数,
也就是n的阶乘。
组合是指从一组对象中选择出一些对象,而不考虑它们的顺序。
假设有n个不同的对象,要从中选择r个进行组合,那么组合
数的计算公式为:
C(n,r) = n! / (r! × (n-r)!)
其中,”C”表示组合数,r!表示r的阶乘。
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中的分母的r!是考虑到组合中的对象不考虑顺序,因此要除去重复的排列情况。
计数原理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很多领域。
在组合数学中,计数原理可以用于组合数的计算,例如在概率论中,计数原理可以用于确定事件的样本空间的大小;在统计学中,计数原理可以
用于计算某个总体中的子集数量等。
因此,熟练掌握计数原理对于解决各种计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列组合知识点一、排列定义: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 m m ≤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排列数用符号m n A 表示对排列定义的理解:定义中包括两个基本内容:①取出元素②按照一定顺序。
因此,排列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取出m 个元素,再按顺序排列”相同的排列: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完全相同。
若只有元素相同或部分相同,而排列顺序不相同,都是不同的排列。
比如abc 与acb 是两个不同的排列描述排列的基本方法:树状图排列数公式:),)(1()2)(1(*∈+-⋅⋅⋅--=N m n m n n n n A m n 我们把正整数由1到n 的连乘积,叫做n 的阶乘,用!n 表示,即12)2()1(!⨯⨯⋅⋅⋅⨯-⨯-⨯=n n n n ,并规定1!0=。
全排列数公式可写成!n A n n =.由此,排列数公式可以写成阶乘式:)!(!)1()2)(1(m n n m n n n n A m n -=+-⋅⋅⋅--=(主要用于化简、证明等)二、组合 定义: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 m m ≤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组合数用符号m n C 表示对组合定义的理解:取出的m 个元素不考虑顺序,也就是说元素没有位置要求,无序性是组合的特点.只要两个组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则不论元素的顺序如何,都是相同的组合.只有当两个组合中的元素不完全相同时,才是不同的组合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主要看交换元素的顺序对结果是否有影响,有影响就是“有序”,是排列问题;没影响就是“无序”,是组合问题。
组合数公式:),()!(!!!)1()2)(1(n m N m n m n m n m m n n n n A A C m m m n m n≤∈-=+-⋅⋅⋅--==*,且 变式:),,()!()1()2)(1()!(!!n m N m n C m n m n n n m n m n C m n n m n ≤∈=-+⋅⋅⋅--=-=*-且组合数的两个性质1、m n n m n C C -=①计算m n C 时,若2n m >,通常不直接计算m n C ,而改为计算m n n C -,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量②为了使这个公式在n m =时也成立,我们规定10=n C ,这只是一个规定,并没有实际的组合意义2、11-++=m n m n m n C C C题型一 投信问题【例1】1、个口袋里有5封信,另一个口袋里有4封信,各封信内容均不相同.(1)从两个口袋里各取一封信,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把这两个口袋里的9封信,分别投入4个邮筒,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2、五位旅客到一个城市出差,这个城市有6家旅馆,有多少种住宿方法?3、12名旅客在一辆火车上,共有六个车站,有多少种下车方案?4、3个同学在一座只有两个楼梯的楼上下楼,有几种下楼方案?题型二染色问题1、如图所示,将一个四棱锥的每一个顶点染上一种颜色,并使同一条棱上的两端异色,如果只有5种颜色可供使用,求不同的染色方法总数.2. 如图所示,用五种不同的颜色分别给A ,B ,C ,D 四个区域涂色,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颜色,若允许同一种颜色多次使用,则不同的涂色方法共有________种.3.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去涂图中标号为1,2,…,9的9个小正方形(如图),使得任意相邻(有公共边)的小正方形所涂颜色都不相同,且标号为1,5,9的小正方形涂相同的颜色,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涂法共有________种.题型三相邻问题、间隔问题、特殊位置问题,特殊元素问题、甲不在某位乙不在某位问题有3名男生、4名女生,在下列不同条件下,求不同的排列方法总数.(1)选其中5人排成一排;(2)排成前后两排,前排3人,后排4人;(3)全体排成一排,甲不站排头也不站排尾;(4)全体排成一排,女生必须站在一起;(5)全体排成一排,男生互不相邻;(6)全体排成一排,甲、乙两人中间恰好有3人.(7)甲必须站在中间(8)甲不能站在开头,乙不站在排尾。
题型四顺序一定问题1、7名同学排成一排,甲必须在乙的左边,有多少种排队方法?2、7名同学排成一排,甲在乙的左边,乙在丙的左边,共有几种排队方法?题型五平均分配与不平均分配问题1、有6本书,平均分成三组,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法?2、有6本书,平均分成三组,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法?3、六本不同的书分成1本,2本,3本,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法?4、六本不同的书分成1本,2本,3本,然后分给甲、乙、丙三位同学,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法?5、6本不同的书,分成两个1本,一个四本三组,分给三位同学,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发?题型六综合1、用0、1、2、3、4、5这六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分别符合下列条件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1)奇数;(2)偶数;(3)大于3 125的数.2、(12分)男运动员6名,女运动员4名,其中男女队长各1人.选派5人外出比赛.在下列情形中各有多少种选派方法?(1)男运动员3名,女运动员2名;(2)至少有1名女运动员;(3)队长中至少有1人参加;(4)既要有队长,又要有女运动员.4个不同的球,4个不同的盒子,把球全部放入盒内.(1)恰有1个盒不放球,共有几种放法?(2)恰有1个盒内有2个球,共有几种放法?(3)恰有2个盒不放球,共有几种放法?5、摄影师要为5名学生和2位老师拍照,要求排成一排,2位老师相邻且不排在两端,不同的排法共有()A.1 440种B.960种C.720种D.480种6、宿舍楼内的走廊一排有8盏灯,为节约用电又不影响照明,要同时熄掉其中3盏,但这3盏灯不能相邻,则不同的熄灯方法种数为.(用数字作答)【过关练习】1.由0,1,2,3,4,5共六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数,其中小于50万又不是5个倍数的数有多少个?(分别用直接法、优先法、间接法)2.3名男生,4名女生,全体站成一排,男生必须在一起,有几种排列方案?3.甲、乙等6人站成一排,要求甲和乙不相邻,有几种站法?4.7人站成一排,其中甲在乙前,乙在丙前(不一定相邻),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5.在100个零件中有80个正品、20个次品,从中任意选2个进行检测,其中至少有一个次品的选法有多少种?6.求方程104321=+++x x x x 的正整数解的组数7.将组成篮球队的10个名额分配给7所学校,每校至少1个名额,问名额的分配方式有多少种?【补救练习】1.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的个数为()A.324 B.328 C.360 D.6482.将甲、乙、丙、丁四名学生分到三个不同的班,每个班至少分到一名学生,且甲、乙两名学生不能分到同一个班,则不同分法的种数为()A.18B.24C.30D.363.从5名男医生、4名女医生中选3名医生组成一个医疗小分队,要求其中男、女医生都有,则不同的组队方案共有()A.70种B. 80种C. 100种D.140种4.3位男生和3位女生共6位同学站成一排,若男生甲不站两端,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女生相邻,则不同排法的种数是()A. 360B. 188C. 216D. 965.将6位志愿者分成4组,其中两个组各2人,另两个组各1人,分赴世博会的四个不同场馆服务,不同的分配方案有_____种。
3726.甲、乙、丙人站到共有级的台阶上,若每级台阶最多站人,同一级台阶上的人不区分站的位置,则不同的站法种数是(用数字作答)。
7.将4名大学生分配到3个乡镇去当村官,每个乡镇至少一名,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种。
【巩固练习】1.从10名大学毕业生中选3人担任村长助理,则甲、乙至少有1人入选,而丙没有入选的不同选法的种数为()A.85B.56C.49D.282.有6个座位连成一排,现有3人就坐,则恰有两个空座位相邻的不同坐法有()A.36种B.48种C.72种D.96种3.在7名男生5名女生中选取5人,分别求符合下列条件的选法总数有多少种?(1)A,B必须当选;(2)A,B必不当选;(3)A,B不全当选;(4)至少有2名女生当选;(5)选取3名男生和2名女生分别担任班长、体育委员等5种不同的工作,但体育委员必须由男生担任,班长必须由女生担任.1.有3名男生、4名女生,在下列不同条件下,求不同的排列方法总数.(1)选其中5人排成一排;(2)排成前后两排,前排3人,后排4人;(3)全体排成一排,甲不站排头也不站排尾;(4)全体排成一排,女生必须站在一起;(5)全体排成一排,男生互不相邻;(6)全体排成一排,甲、乙两人中间恰好有3人.2.男运动员6名,女运动员4名,其中男女队长各1人.选派5人外出比赛.在下列情形中各有多少种选派方法?(1)男运动员3名,女运动员2名;(2)至少有1名女运动员;(3)队长中至少有1人参加;(4)既要有队长,又要有女运动员.3.已知10件不同产品中有4件是次品,现对它们进行一一测试,直至找出所有4件次品为止.(1)若恰在第5次测试,才测试到第一件次品,第十次才找到最后一件次品,则这样的不同测试方法数是多少?(2)若恰在第5次测试后,就找出了所有4件次品,则这样的不同测试方法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