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发电厂电气部分复习纲要

发电厂电气部分复习纲要

1-1火电厂的分类及电能生产过程。

P141)分类a)按原动机分:凝汽式汽轮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蒸汽-燃气轮发电机厂b)按燃料分:煤油发电厂、燃油发电厂、燃气发电厂、余热发电厂c)按蒸汽压力和温度分:中低压发电厂、高压发电厂、超高压发电厂、亚临界压力发电厂、超临界发电厂、超超临界发电厂d)按输出能源分:凝汽式发电厂、热电厂2)过程: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概括的说是把煤炭中含有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分为三个过程:a)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燃烧中转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成为燃烧系统b)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冲动汽轮机的转子旋转,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成为汽水系统c)由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旋转,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称为电气系统。

1-2火电厂与水电厂相比,各自有何优劣?P17、P21火电厂:优点:布局灵活,装机容量大小可按需要决定;一次性建造投资少;缺点:耗煤量大,污染严重;设备繁多,控制操作复杂;事故多,停运率高;水电厂:优点:综合利用水资源;成本低、效率高;运行灵活;缺点:建设投资较大,工期长;受河流、水量及季节气候气象条件限制;土地淹没,移民搬迁,给农业带来不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1-3了解其他新能源发电厂的趋势。

P23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燃料电池\垃圾\磁流体2-1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的概念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

P29一次设备概念:通常把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设备叫做一次设备。

二次设备概念:读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测量、控制、监视和起保护作用的设备叫做二次设备作用:启停机组、调整负荷、切换设备和线路、监视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异常故障时及时处理等。

2-2识别电气接线图中的图形符号、能写出文字符号中文名称及设备的作用。

断路器QF 隔离开关QS 母线M 电抗器L 馈线WL 发电机G 主变压器T2-4发电厂电气部分主要包括哪些重要设、备?各有何作用?P41主变压器:升压、降压断路器:在正常情况下控制各输电线路和设备的开断及关合;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开断短路电流,以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发电厂复习提纲汇总

发电厂复习提纲汇总

发电厂复习提纲汇总发电厂电气部分复习重点(2014年12月)1-1火电厂的分类及电能生产过程。

答:火电厂的分类:①按原动机分(凝气式气轮机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和蒸汽-燃气轮机发电厂)②按燃料分(燃煤发电厂,燃油发电厂,燃气发电厂,余热发电厂)③按蒸汽压力和温度分(中低压发电厂,高压发电厂,超高压发电厂,亚临界压力发电厂,超越临界压力发电厂)④按输出能源分(凝气式发电厂,热电厂)⑤按发电厂总装机分(小容量,中容量,大中容量,大容量)电能生产过程:由燃料的化学能燃烧变为热能,变为蒸汽带动汽轮机旋转所需的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电能。

(或者直接答: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即可)ps:第一问括号内的可以不答,只是写下来作为解释补充说明。

可参照书本P14页。

本1-2火电厂与水电厂相比,各自有何优劣?答:火电厂优点:布局灵活,装机容量的大小可以按需求决定一次性建造投资少。

火电厂缺点:耗煤量大,动力设备繁多,发电机组控制操作复杂,厂电用量和运行人员都多于水电厂,启动时间长并附加消耗大量燃料,对环境污染较大。

水电厂优点:发电成本低,因地制宜梯形开发,运行灵活,发电成本比火电厂低很多,可以储存调节水能,不污染环境。

水电厂缺点:建设投资大,工期较长,易受水文气象条件制约,发电不均衡,一定程度上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考点:电厂特点【p14—p21】1-3了解现有哪些其他新能源发电形式。

答: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磁流体发电等。

(P13--P14)2-1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的概念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

(书上第二章P29)一次设备:通常把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设备,入发电机,变压器和断路器等。

作用:生产和转换电能的设备:接通或断开电路的开关电器:限制故障电流和防御过电压的保护电器:载流导体:互感器,包括电路互感器和电器互感器:无功补偿设备:接地装置。

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的测量,控制,监视和起保护作用的设备。

发电厂电气部分复习1-5章

发电厂电气部分复习1-5章

01 发电厂的类型?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抽水蓄能式水电厂、核电厂、风力发电(容量小)、地热发电(美国加州旧金山400MW)、潮汐发电(法国240MW)、太阳能发电、磁流体发电、垃圾发电、生物发电。

02 变电所类型?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03 火力发电厂分类、电能产生过程及其特点:(1) 按原动机分(凝汽式汽轮机发电厂、燃气轮机、内燃机、蒸汽—燃气轮机);(2) 按燃料分(燃煤发电厂、燃油、燃气、余热、垃圾、工业废料);(3) 按蒸汽压力和温度分(中低压发电厂,PN<25MW;高压,PN<100MW;超高压,PN<200MW;亚临界压力,PN=300~1000MW;超临界压力,PN=600、800MW及以上。

);(4) 按输出能源分(凝汽式火力发电厂—火电厂:只生产电能,效率较低,30%~40%;供热式火力发电厂—热电厂:既生产电能又供应热能,效率较高,60%~70%)(5)按总装机容量分(小容量发电厂、中、中大、大)。

生产过程:化学能→电能,整个过程分三个系统:燃料中化学能在锅炉中燃烧→热能,加热锅炉中水→蒸汽,称为燃烧系统;蒸汽进入汽轮机,冲使转自旋转,热能→机械能,称为汽水系统;转子带动发电机旋转,机械能→电能,称为电气系统。

特点:优点:布局灵活,装机容量的大小可按需要决定;一次投资较小,建设周期较短。

缺点:耗煤量大,发电成本高;动力设备繁多,控制操作复杂,运行费用高;启动时间长(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启停费用高;担负调峰、调频时,煤耗增加、事故增多;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大。

04 水电厂分类、电能产生过程及其特点:(1)按落差方式分:堤坝式水电厂(坝后式、河床式);引水式水电厂。

过程:水势能→机械能→电能。

特点:优点:发电成本低,对环境没有污染,运行灵活方便,可防洪、灌溉、航运等。

缺点:一次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受水文气象影响,淹没土地、移民搬迁等。

05 简述抽水蓄能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效应:作用:用于电网的调峰、填谷、备用、调频、调相;功能:降低系统燃料消耗、提高火电设备利用率、作为发电成本低的峰荷电源、无污染、可储能。

发电厂复习总结

发电厂复习总结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复习要点绪论第一章第二章1.了解现阶段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方针、现状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基本上进入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电压输电、高度自动控制的新时代。

(1)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2)各电网中500KV(包括330KV)主网架逐步形成和壮大。

220KV电网不断完善和扩充(3)1990年我国第一条从葛洲坝水电站至上海南桥换流站的±500KV直流输电线路实现双极运行,使华中和华东两大区电网实现非同期联网(4)随着500KV网架的形成和加强,网络结构的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改善。

(5)省及以上电网现代化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基本实现了实用化。

(6)数据通信为特征的覆盖全国各主要电网的电力专用通信网基本形成2.了解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类型,特点(1)发电厂:火力发电厂1火电厂布局灵活,装机容量大小可按需要决定;2火电厂的一次性建造投资少。

建造工期短。

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较高;3、火电厂耗煤量大,单位发电成本比水电厂高3-4倍;4、动力设备繁多,控制操作复杂;5、大型机组停机到开机并带满负荷时间长,附加耗用大量燃料;6担负急剧升降负荷时,需要付出附加燃料消耗的代价;7若担任调峰、调频、事故备用,则相应事故增多,强迫停运率增高,厂用电率增高。

应尽可能担负较均匀负荷;8、对空气、环境污染大水力发电厂(1、可合理利用水资源;2、发电成本低,效率高;3、运行灵活;4、可存储和调节;5、不污染环境;6、投资较大,工期较长;7、受水文条件制约;8、淹没土地,生态环境)核能发电厂(建设费用高,燃料费用便宜,带基荷运行)新能源发电风力地热海洋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磁流体(2)变电所:(1)枢纽变电所(2)中间变电所(3)地区变电所(4)终端变电所3.发电厂电气设备简述一次设备a)直接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用电的设备二次设备b)对一次设备和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测量、控制、监视和保护的设备。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题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题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题《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题绪论1.能源的形式有哪些?有哪些分类方式及相应的具体能源?2.当今世界一次能源中的五大支柱是什么?3.发电厂的类型有哪些?是按什么方式分类的?4.什么是发电厂动力部分?5.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是什么?如何进行能量的转换?6.水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是什么?如何进行能量的转换?7.原子能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是什么?如何进行能量的转换?一、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什么是工质和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系统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2.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有哪些?导出状态参数有哪些?3.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4.什么是焓?是如何定义的?5.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6.什么是熵?是如何定义的?7.什么是卡诺循环?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指什么?二、水蒸气及其动力循环1.水蒸气的定压形成过程包括哪几个过程?2.什么是水的临界点?其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各是多少?3.什么是T-s图?工质在锅炉中的吸热量和在汽轮机中的做功量如何定性计算?4.喷嘴的作用是什么?有哪几种情况?各有何特点?5.什么是绝热节流?有什么影响?6.什么是水蒸汽的朗肯循环?与卡诺循环有什么区别?7.水蒸汽的朗肯循环由哪几过程组成?分别在什么设备中完成?8.什么是中间再热循环和回热循环?与简单的朗肯循环有何区别?有什么作用?9.什么是热电联产循环?有什么意义?三、热传递的基本原理1.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有哪几种?2.什么是热传导?3.什么是对流换热?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辐射换热?5.什么是黑体、白体和透热体?各举例说明。

6.什么是传热过程?哪些属于传热过程?7.什么是换热器?8.强化传热和削弱传热的措施有哪些?五、锅炉设备1.什么是锅炉设备?有何作用?锅炉设备有哪些组成部分?2.何为一次风?何为二次风?何为过量空气系数?3.什么是标准煤?4.电厂燃煤一般分为几种?各自性能如何?5.直吹式制粉系统和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比较各有什么特点?6.燃料燃烧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7.锅炉的受热面有哪些?各布置在锅炉的什么位置?各自的作用是什么?8.锅炉有哪些辅助设备?六、电厂锅炉运行1.锅炉的热损失有哪些?2.锅炉运行调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锅炉的启动和停运各有哪些方式?七、汽轮机设备1.什么是汽轮机的级?级有哪些类型?2.汽轮机设备由哪些设备组成?各有何作用?3.什么是汽轮机的内部损失?由哪些损失组成?4.什么是汽轮发电机组的绝对电效率、汽耗率和热耗率?5.汽轮机有哪些主要辅助设备?九、发电厂的生产系统及热经济性1.凝汽式发电厂的热力系统包括哪些局部热力系统?2.何为中间再热机组的旁路系统?3.火力发电厂直流供水系统和循环供水系统的区别是什么?各适用于什么地区?4.发电厂的发电效率与供电效率及厂用电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十~十二、水力发电厂的动力部分1.开发水力发电有哪些优缺点?2.水电厂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环境?3.水力发电的生产过程及能量转换过程各是什么?4.水轮机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大型水力发电厂一般用什么形式的水轮机?5.水电厂的主要辅助设备有哪些?6. 什么是抽水蓄能电厂?在系统中有何作用?十三~十四、原子能发电厂的动力部分1.开发原子能发电有哪些优缺点?2.原子能发电厂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最常用什么类型?3.原子能发电厂的生产过程及能量转换过程各是什么?4.什么是核电厂的核岛部分和常规岛部分?5.核电厂设置有几道安全屏蔽防线?从事核电生产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的防辐射知识6.什么是核电厂的“三废”?。

热力发电厂复习大纲(重庆大学)

热力发电厂复习大纲(重庆大学)

1.热力发电厂的主要形式与分类小型(单机50以下,全厂200以下)、中型(单机300以下,全厂200-800)、大型(单机300以上,全厂1000以上)*2.朗肯循环4个过程T-S图(定压吸热、绝热膨胀、定压放热、绝热升压)*3.评价火电厂热经济性的两种基本方法:热量法: 热量法以燃料产生的热量被利用的程度对电厂热经济性进行评价,可以用各种效率或损失率的大小来衡量。

其实质是以能量做功能力的有效利用程度(如各种效率)或做功能力损失的大小(如能量损失或热量损失率)作为评价动力设备热经济性的指标。

热效率=有效利用的热量/供给的总热量x100% 做功能力分析法:从能量的做工能力角度出发,把能量分为有做功能力和无做功能力两部分,即以做工能力的有效利用程度或做工能力损失的大小作为评价动力设备热经济性的指标,旨在评价电厂的能量的质量利用率,具体分为熵分析法和火用分析法。

熵分析法—孤立系统熵增原理:通过计算熵增来确定做功能力损失的方法,通常取环境状态作为衡量系统做功能力大小的参考状态,即认为系统与环境相平衡时,系统不再有做功能力。

*三种典型的不可逆过程:温差换热、工质绝热节流、工质膨胀(或压缩)*㶲分析法: 用㶲效率(可用能的利用率)、㶲损失(做功能力的损失)来衡量。

㶲效率—相对指标:ηe=(有效利用的了可用能/供给的可用能)*100%两种方法的区别:(P26)热量法、熵方法以及㶲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发电厂的热经济性。

热量法只表明能量数量转换的结果,不能揭示能量损失的本质原因,而熵方法及㶲方法不仅可以表明能量转换的结果,而且还考虑了不同能量有质的区别。

*4.为什么汽耗率不能独立用作热经济性指标?能耗率中热耗率q0和煤耗率b与热效率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它们是通用的热经济性指标。

而汽耗率d0和热耗率q0之间无直接关系,主要取决于汽轮机实际比内功wi的大小*5.热经济性指标:燃料利用系数ηtp=生产的总热能和电能/输出能量(煤炭),供热机组热化发电率w=发电量/发热量,标准节煤量ΔBs,ηtp不能反映全厂热经济性的原因:燃料利用系数只表明燃料利用的总效率,没有考虑电和热两种产品在品味上的差别,知识单纯地按数量相加,不能反应热、电生产整个能量供应体系的热经济性,一般用于估算用煤量,不能用来比较供热机组的热经济性。

华北电力大学《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纲要

华北电力大学《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纲要
(1)朗肯循环与卡诺循环的不同之处在于——水在锅炉内的吸热过程是非定温的;汽轮机进 口处的蒸汽是过热蒸汽而非干饱和蒸汽;乏汽的凝结时完全的,而非在两相区。 (2)朗肯循环热效率:η=(h1-h2)/(h1-h3) =(h1-h2)/(h1-h2’)
n 再热循环 热效率:
2.喷 管 :在火电厂中应用较多的喷管湿一种使流体速度得以提高的热力设备。 n 工质流经喷管时,压力和焓值降低,速度提高。 n 工质流经喷管时间极短,可认为该过程是不对外散热的绝热流动过程,且不对外做功
—1—
二、考点 1.水的定压形成过程(会 T-­‐S 及 P-­‐V 画图,会“一点、两线、三区、五态”)
1 点:C 点为临界点
2 线:AC 饱和水线(上界线)
CB 干饱和蒸气线(下界线)
3 区:AC 以左——过冷水区(液相区)
ACB 以下——湿蒸汽区(汽液两相区)
CB 以右——过热蒸汽区(汽相区)
5 态:a 未饱和水、b 饱和水、c 湿蒸汽、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纲要
◆ 第 一 章 ◆
一、基本概念 1.热 力 学 系 统 :热力系(简称系统)是一个可识别的物质集团,其物理特性和可能产生的 作用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系统总是由边界包围的,其边界叫做界面,界面以外就是外界。 2.热 机 :凡是能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统称为热力发动机,简称热 机 。例如蒸汽轮机、 燃气轮机、内燃机和喷气发动机皆为热机。 3.热 力 学 第 一 定 律 (1)热可以变为功,功也可以变为热。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产生数量与之相当的功;消耗 一定量的功时,必产生数量与之相当的热。 (2)对于任何一个系统,输入系统的能量减去输出系统的能量,等于系统储存能量的增加。 4.热 力 学 第 二 定 律 (1)克劳修斯说法: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开尔文说法:任何发动机都不可能只从单一的热源吸热,并把它连续不断地转变为功。 二、考点 1.状态参数——6 个名称及单位 (1)可直接测量:压力 p(Pa 或 N/m2)、温度 T(K 或℃)、比容 v=V/m(m3/kg) (2)不可简单测量(导出):比内能 u(kJ/kg)比焓 h(kJ/kg) 比熵 s(kJ/(kg.K)) 2.热 力 学 第 一 与 第 二 定 律 — — 两 者 的 区 别 与 联 系 第一定律指出了不同能量形式之间转化的可能,以及转换过程中的数量关系,但它没有揭示 这种转化的的方向性和转化的深度,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一些自然过程的不可逆性。 3.卡 诺 循 环 ——过程?循环效率公式(会对该公式分析给出提高循环效率的办法)

发电厂 考试复习资料

发电厂  考试复习资料

式中,ACm--折算到工程建成年的年费用。 Im--折算到工程建成年的(第m年的)总投 资,由下式可得:
I m I t (1 i) mt
t 1 m
常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2. 净现值法
3. 内部收益率法
4. 抵偿年限法
第四章 电气主接线及设计
电气主接线定义:
由电气设备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 接收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 的网络,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由规定的电 气设备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并按照工作顺序排列, 详细地表示电气设备或成套装臵的全部基本组成和 连接关系的单线接线图,称为主接线电路图。
导体正常运行时发 热情况-长期发热
导体正常运行时和 故障时候I变化很 大,故障时电流远 远大于正常运行时 候
导体发生故障时发 热情况-短时发热
导体发生故障时受 力的情况-电动力
二.最高允许温度
正常最高允许工作温度:70℃(一般裸导体)、 80℃(计及日照时的钢芯铝绞线、 管形导体)、 85℃(接触面有镀锡的可靠覆盖层) 95℃(接触面有银的覆盖层) 短时最高允许温度:200℃(硬铝及铝锰合金)、 300℃(硬铜 )于稳定温升τw
τk 0 Tr t
1
τw 此时
I2R w wF
I2 R w F w QI Q f
即在稳定发热状态下,导体中产生的全部热量都散失 到周围环境中。 τw 与电流平方成正比,与导体散热
能力成反比,而与导体起始温度无关。
根据稳定温升 τw的公式
生事故时,要能尽快的切除故障,使停电时间最短,范围
最小,不致造成过多的影响。 扩建的方便性。还应留有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在分期 建设和分期投产时,主接线应能方便地过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厂:具有一定转换规模,能连续不断对外界提供电能的工厂。

·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在这些发电厂中,用以实现“燃料”能量释放、热能传递和热能-机械能转换的设备和系统。

·火电厂的生产过程:煤炭→火电厂→经预处理送至主厂房→制粉车间→磨煤→干燥细煤粉→锅炉炉膛→蒸汽→汽轮机→机械能→乏汽→凝汽器→凝结水→回热加热系统加热→水泵→锅炉→进入汽轮机循环做功。

·燃煤火力发电厂动力部分的组成:制粉系统设备、锅炉设备(化学能→热能)、汽轮机设备(热能→机械能)、凝汽器设备和给水泵设备。

·核电厂能量转换的过程:重核裂变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第一章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一、热力学基本概念·热机(热力发动机):能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力系统的类型:(1)封闭系:与外界之间不存在物质交换的系统。

(2)开口系:与外界之间既存在物质交换,也存在能量交换的系统。

(3)绝热系:与外界之间不存在热交换的系统。

(4)孤立系:与外界之间既无物质交换,也无能量交换的系统。

·状态参数分为:基本参数和导出参数两种,前者可以直接测量而得,如温度、压力等,后者一般不能测量,只能用基本参数依据某种关系推导而得,如内能、比焓、比熵等。

·准静态过程:每一中间状态.既离开平衡态,又无限接近于平衡态。

·可逆过程:系统完成某一过程之后,若能够沿原路径返回其初始平衡态,且系统和外界均不留下任何宏观的变化痕迹,则称该过程为可逆过程。

·循环:系统经历了若干不相重复的过程,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所形成的封闭过程叫做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两种表述:说法一:热可以变为功,功也可以变为热。

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产生与之数量相当的功;消耗一定量的功时,也必出现相应数量的热。

说法二:对于任何一个系统,输入系统的能量减去输出系统的能量,等于系统储存能量的增加。

·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Q(热量变化)-W(对外做功)=∆E(内能变化),dQ=dW+dE,q-w=∆e。

·封闭系第一定律表达式:Q=W+∆U,dU =dQ-dW,q=w+∆u·热力学能:dU,从系统外界得到的净能量,不会自行消失,必然以某种方式储存在系统之中。

·稳定流动:稳定流动是流动过程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满足以下条件:流入和流出系统的质量流量不随时间变化;系统任何一点的参数和流速不随时间变化;系统内的储存能不随时间变化;单位时间内加入系统的热量和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也不随时间改变。

很多实际的流动过程可以作为稳定流动过程处理。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开口系统):U z z mg c c m W Q ∆+-+-=-)()(21122122。

·开口系统能量方程:q=∆h+ws 。

·焓:h=u+pv 。

恒压和只做体积功的特殊条件下,反应的热量变化。

表示流动工质所具有的能量中,取决于热力状态的那部分能量。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熵是一个状态参数,熵给出了自然过程方向性的定量描述。

熵就是在可逆的条件下,传入系统的微元热量dQ 与热源温度T 的比值。

熵是无序性的度量,是系统紊乱程度的表征。

单位质量熵〔符号s)的单位是kJ /(kg·K)。

dS=dQ/T 。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法一: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说法二:只冷却一个热源而连续做功的循环发动机是造不成功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能量转化规律更为深化的定律,它指出了一切自然过程不可逆性。

·熵增原理:在经过任意过程之后,孤立系统的熵只会增加或保持不变,但永远不会减少,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量描述。

·卡诺循环: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所构成的动力循环。

是一切循环的基础。

η=1-T2/T1。

·卡诺循环意义:从理论上确定了一定范围内热变功的最大限度,为实际循环组成及热效率的提高指出了方向和途径。

·卡诺循环热效率式得出:(1)循环热效率η决定于高温恒温热源与低温恒温热源的温度T1和T2;提高T1、降低T2均可提高η。

(2)循环热效率η永远小于100%;(3)当T1=T2时,η=0。

在没有温差存在的体系中,热能不可能转变为机械功。

·卡诺定理: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循环,实际上定温吸热或放热和可逆膨胀或压缩都是不可能的。

·卡诺定理主要结论:(1)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循环,均具有相同的热效率,且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2)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问工作的任何不可逆循环,其热效率必低于在两个同样恒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循环。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是不同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并且在转换过程是守恒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则是指出一切自然过程都具有方向问题。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分别解决的问题: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了热变功过程的数量计算问题,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变功过程的方向问题。

·不可逆性、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一切自然过程不可逆性。

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量描述。

第二章 水蒸气及其动力循环一、水蒸气的定压形成过程及图表应用·饱和状态:当汽化速度等于液化速度时,汽、液两相将处于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是饱和状态,此时的压力为饱和压力,此时的温度为饱和温度。

·湿蒸汽的干度:湿蒸汽中纯饱和蒸汽的质量百分数。

·水蒸气图:AC :饱和水线BC:干饱和蒸汽线·T-s图中过程线下的面积的意义:定压过程所需的热量。

1kg过冷水加热成为过热蒸汽所需的热量,包括预热热、汽化潜热、过热热。

·水的临界点:在此点所对应的压力pc(T-s图中的C点)下以及p>pc的压力下将水加热到其饱和温度tc,水则直接汽化变为蒸汽,而不存在汽化的过程。

·水蒸气定压形成过程:过冷水→水沸腾(x=0)→湿蒸汽(x↗,v↗)→干饱和蒸汽(x=1)→过热蒸汽。

·过冷水变为过热蒸汽整个过程的三个阶段:将过冷水加热到饱和水的预热阶段;将饱和水变成干饱和蒸汽的汽化阶段;将干饱和蒸汽加热成为过热蒸汽的过热阶段。

·汽化阶段,工质温度、焓、熵等是否变化:温度不变,熵增加,焓增加。

二、水蒸气的典型热力过程·水蒸气的典型热力过程:换热器内的定压流动过程、汽轮机内的绝热流动过程、喷管的绝热流动过程、绝热节流。

·换热器内的热力过程:换热器是工质与热源进行热量交换的热力设备,锅炉、凝汽器、回热加热器。

只有和外界有热交换,无功交换,是定压流动过程。

·工质在锅炉中吸热量计算公式:q=h2-h1,等于自身焓的增加。

·汽轮机内的热力过程:是绝热流动过程,蒸汽在汽轮机内的绝热流动过程对外所做的内功等于工质的焓降。

·工质在汽轮机做功量计算公式:wi=h1-h2·通过喷管的热力过程:工质流经喷管时,压力和焓降低,速度提高。

并且是绝热流动过程。

·如何根据压力选择喷管,为什么:pb/p1>βc,选渐缩喷管;pb/p1<βc,选缩放喷管,因为决定于工质的绝热稳定流动原理。

·绝热节流:工质在管道内流动时,经常需要经过阀门、孔板等设备,这些设备的局部阻力使工质压力明显降低的现象。

因节流进行得很快,所以一般认为节流是绝热节流。

·绝热节流的效果:节流前后稳定界面上的焓相等,但节流不是等焓过程。

节流后,压力和温度下降,熵增大,做功能力降低(导致能量损失),且热能数量虽未改变,但其品位降低了。

三、水蒸气动力循环·蒸汽动力循环:水蒸气在火电厂各热力设备所经历的过程。

·卡诺循环的局限性:卡诺循环只能用于饱和蒸汽,受限于临界温度(上限)和环境温度(下限)。

2-3均在湿蒸汽区,膨胀终点(3点)湿度太大,对汽轮机安全不利,3-4 为湿蒸汽状态,湿蒸汽的比体积比水的比体积大几千倍,需要很大的压缩机。

·朗肯循环的构成:1-2:过热蒸汽在汽轮机内的可逆绝热膨胀做功过程:wt=h1-h2。

2-3:乏汽向凝汽器可逆定压放热的过程: q2=h2-h3。

3-4:凝结水通过水泵加压的可逆绝热压缩过程:w p=h4-h3。

4-5、5-6、6-1:高压水在锅炉内经定压预热、汽化、过热成为过热蒸汽的可逆吸热过程:q1=h1-h4。

·朗肯循环与卡诺循环不同之处:1、水在锅炉内的吸热过程是非定温的;2、汽轮机进口处的蒸汽是过热蒸汽,而不是干饱和蒸汽;3、乏汽的凝结是完全的,而不是在两相区。

·朗肯循环热效率:ηT=(h1-h2)/(h1-h3)=(h1-h2)/(h1-h2’)h3:凝汽器压力p2下饱和水焓,故用h2’代之。

·蒸汽初终参数对郎肯循环效率的影响:1、t1、p2不变,提高初压p1,提高饱和温度t s;2、p1、p2不变,提高初温t1;3、t1、p1不变,降低终压p2;h1是汽轮机的进汽焓,它决定蒸汽的初压p1和初温t1。

效率最终是蒸汽初压p1、初温t1及终压p2的函数。

·再热循环及其优点:在朗肯循环的基础上,将做过部分功的蒸汽从汽轮机的某一中间位置(一般为高压缸排汽)抽出来,通过管道送回锅炉内的再热器,使之再加热到与过热器的出口过热蒸汽相同或稍高的温度,然后返回汽轮机的中、低压缸继续膨胀做功,直至达到终压p2。

其优点:1、有利于提高初压和直接提高循环热效率;2、使汽轮机末级通流部分蒸汽湿度减小,汽轮机内相对内效率提高;3、再热后,蒸汽的做功量增加,汽轮机的汽耗量明显减少,循环设备的尺寸减小。

·回热循环及其目的:在朗肯循环基础上,从汽轮机的某些中间部位抽出一部分做过功的蒸汽,送入回热加热器中用来加热凝汽器来的凝结水,使锅炉的入口水温提高。

目的:消除或减少水在预热阶段吸热温度过低的不利影响;通过提高给水在锅炉中吸热起点温度来提高循环热效率。

·热电联产循环的意义:热电联产的热量有效利用程度比纯动力循环要高得多。

·用两个指标来描述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性的原因:仅从生产电能的角度来说,热电联产的热利用率不如朗肯循环,但它相对于朗肯循环少做的功和朗肯循环的冷源损失全部送到热用户利用了。

第五章锅炉设备一、电厂锅炉概述·锅炉设备:锅炉设备是锅炉本体及其辅助设备的总称。

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热力设备。

·锅炉设备作用:使燃料通过燃烧将其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以热能加热给水以生产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蒸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