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天气和气候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
农业影响
适宜种植春小麦、大豆、玉米 等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
亚热带季风气候
80%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北纬25°~35°之间的地 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等。
100%
气候特点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 。
80%
农业影响
适宜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等作 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05
中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候区划及适宜作物类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02
03
04
热带季风气候区
适宜种植热带作物,如橡胶、 椰子、油棕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如柑橘 、茶叶、油菜等。
温带季风气候区
适宜种植温带作物,如小麦、 玉米、大豆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适宜种植耐旱作物,如谷子、 高粱、棉花等。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

CONTENCT

• 中国气候概述 •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详解 • 中国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 • 中国气候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 中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中国气候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

01
中国气候概述
气候类型与特点
季风气候
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炎热多雨。季风气候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02
01
03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洪涝、干旱等, 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农作物生长季节变化,影响作物产量和 品质。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耐旱耐涝品种 、发展设施农业等。

总结中国气候知识点

总结中国气候知识点

总结中国气候知识点中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热带气候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气候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气候。

温带气候包括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南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气候则分为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国北方多为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南方多为季风气候,夏季雨量充沛,冬季湿润。

西藏高原气候寒冷干旱,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紧密,地理环境对气候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影响。

地形的高低、山地的位置、干湿的地理环境、海陆的分布等因素都会影响气候,而气候又会影响植被的分布、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生产生活。

因此,了解中国的气候知识对于理解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热带气候中国的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台湾岛等地区。

热带气候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和西南部的云南省。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气温变化不大,年降水量较大,常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热带雨林广泛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特点是冬季干燥,夏季多雨。

气候温和湿润,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夏季多台风。

这种气候区的植被种类繁多,且保持着较好的生态平衡。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的新疆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干燥、炎热,日照时间较长,降水量极少。

气温昼夜温差大,整年气温较高,多年平均气温在14℃以上。

这些地区荒漠沙地较多,植被稀疏,动植物种类较少。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和华南沿海地区。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春秋气温适中,夏季雨量充沛,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冬季少雨,显著的四季变化。

夏季存在低气压和高气压系统的交替,形成季风,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的气候分布

中国的气候分布

中国的气候分布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气候。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不同,中国的气候可分为五大气候类型:寒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湿润气候和高原气候。

1. 寒温带季风气候寒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和东北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分布均匀。

冬季,冷空气来自西伯利亚,导致气温骤降,同时也带来了大风和降雪。

夏季,暖湿的季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带来高温和降水。

2.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华北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冬季,冷空气从北方吹来,导致气温下降,同时也带来了降水。

夏季,暖湿的季风从东南方向吹来,给这个区域带来了高温和降水。

3.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南地区和台湾。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冬季,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给江南地区带来阴雨天气。

夏季,气温升高,季风吹拂,给这个区域带来了高温和降水。

4. 热带湿润气候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海沿岸地区,如海南岛和广东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气温相对较为稳定。

冬季,气温仍然较高,但北方寒冷空气的影响也会带来降温和降水。

夏季,这个地区的气温非常高,同时也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降水充沛。

5. 高原气候高原气候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如西藏和青海。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低温、干旱,气压低。

由于地形的关系,这个地区的气温较为稳定,冬季非常寒冷,夏季则相对凉爽。

降水非常有限,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总结:中国拥有多种气候类型,从北方的寒温带季风气候到南方的热带湿润气候,再到西南的高原气候,每个地区的气候都有其独特之处。

这种多样性为中国的自然景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种类的生活环境。

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以保护我们珍贵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活环境。

中国的气候带和气候特点

中国的气候带和气候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这种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因为充足的雨水和热量可以保证农 作物的生长需求。
雨热同期还导致了中国南北方气候 的差异,南方地区夏季炎热多雨, 北方地区夏季炎热少雨。
气象灾害频发
台风:中。
洪涝:中国南方地区夏季多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对农业和城市造成严 重影响。
水资源分布:中国水资源分布 不均,南方多北方少
水资源利用:中国水资源利用 效率不高,存在浪费现象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植被类型:影响植 被类型和分布
土壤类型:影响土 壤类型和分布
水资源:影响水资 源的分布和利用
生物多样性:影响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农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交通:影响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健康: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疾病发生 旅游:影响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旅游体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季风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 冷干燥
季风变化: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 变化,中国的季风气候也发生了一 些变化,如夏季高温天数增加、冬 季降水减少等
气候类型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 在西北地区,四季分明,昼 夜温差大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部 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特点:海拔高,气 温低,昼夜温差大
气候类型:高原气 候、山地气候、高 原山地气候
影响因素:地形、 海拔、纬度、季风 等
中国的气候特 点
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 风气候,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 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影响:季风对中国的农业生产、 水资源分布、自然灾害等都有重要 影响

中国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工业生产
某些工业生产需要特定的气候条件。例如,纺织工业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而煤炭工 业则需要干燥的气候条件。
工业安全
地形和气候条件也会影响工业安全。例如,在地震活跃的地区建厂,需要考虑地震对工业 设施的影响;而在风力较大的地区,运输的影响
道路建设
地形和气候条件对道路建设有重要影响。在山区修建公路或铁路需要克服地形障碍,增加建设难度和成本;而在寒冷 地区修建道路则需要考虑防冻措施。
亚热带气候
总结词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 热多雨。
详细描述
亚热带气候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小,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则较为温暖,降水主要集 中在夏季,春季和秋季也有一定的降水。这种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适 宜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作物。
热带气候
总结词
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沿海地 区,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 的四季之分。
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影响
城市选址
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考虑地形和 气候条件。在自然环境优越、气 候适宜的地区建城,有利于城市 的发展;反之,在不利的自然环 境和气候条件下建城,可能会给 城市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城市环境
地形和气候条件也会影响城市环 境。例如,在山区城市中需要考 虑防止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 灾害;而在寒冷地区城市中则需 要考虑供暖、防寒等问题。
03
地形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 响
对农业的影响
01
作物种植
不同地区因地形和气候条件不同,适宜种植的作物也有所差异。例如,
在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而在北方地区,气候
干燥,则适宜种植小麦。
02
农业产量
地形和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在气候适宜、土壤肥

中国的气候与季节

中国的气候与季节

中国的气候与季节中国地域辽阔,拥有广泛的气候类型和丰富的季节变化。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差异,中国的气候和季节特征各不相同。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季节变化。

一、中国的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分为五大类:寒温带、温带、地中海气候、热带和高原气候。

这些气候类型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1. 寒温带气候寒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

这个地区的冬季经常降雪,气温低于冰点,夏季则多雨,气温适中。

2.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方和东部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春季和秋季温暖宜人,气温适中。

这个地区的降水量较为充沛,年降水量均匀分布。

3.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出现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冬季温暖而湿润,夏季炎热潮湿。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相对较干燥。

4.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集中分布于中国的南部沿海地区和台湾地区,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这个地区的降水量较为丰富,热带风暴和台风也常常袭击。

5. 高原气候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高原地区,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由于海拔的影响,气温和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高原地区降水相对较少。

二、中国的季节变化中国的季节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如下所示:1. 春季春季通常从3月份开始,到5月份结束。

这个季节气温开始回升,天气逐渐变暖,植物开始复苏。

春季的降水量较多,多雨的天气常常出现。

2. 夏季夏季一般从6月份开始,到8月份结束。

这个季节气温高,天气炎热潮湿。

夏季是中国降水最多的季节,雷雨和台风经常席卷许多地区。

3. 秋季秋季通常从9月份开始,到11月份结束。

这个季节气温适宜,天气凉爽宜人。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地农田都处于丰收的时期。

4. 冬季冬季一般从12月份开始,到次年的2月份结束。

这个季节气温低,北方地区常常降雪。

冬季是中国最冷的季节,需要注意保暖。

总结:中国的气候类型和季节变化丰富多样。

地理中国气候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气候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气候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世界上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国家之一。

由于地势高低不平和纬度跨度广大,中国的气候分布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下面将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气候影响因素、气候变化等方面对中国的气候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位置中国地处东亚大陆,东临太平洋,南临东海和南海,依次与韩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朝鲜、巴基斯坦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界总长约2.98万千米。

中国地形复杂,东部为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中部为高原地区,西部为高山地区。

中国横跨东亚、南亚和中亚三个大洲板块,因此气候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二、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中等偏北地区季风气候、寒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的广西、广东、湖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省份,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干燥;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的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区,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南部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干燥;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广东、广西、福建等省份,全年降水充沛,气温适中;中等偏北地区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寒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北部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降水稀少。

三、气候影响因素中国的气候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纬度、地形、海洋、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

纬度是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南北跨度广大,纬度不同,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也不同。

地形是影响中国气候的重要因素,中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不平,地形对气候有明显的阻挡和隔离作用。

海洋是影响中国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海洋的温度、盐度和温压场对中国的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气候是地球表面上一定时期内的大气状态,由气温、降水、风向、风速、湿度等因素组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气候特点。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我国气候知识点。

一、我国气候带及特点1. 热带气候我国南海诸岛及台湾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高温多雨,夏天多热带季风影响,气温高,降雨充沛。

而冬季则多受到冬季季风影响,气温适中,降水较少。

2. 亚热带气候我国南部、东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较低,适宜的降水,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3. 温带气候我国东北部和华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春季风沙天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而中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

4. 寒带气候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寒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夏季短而凉爽,冬季长而严寒,降雪丰富,冰雪天气较为明显。

5. 藏区高原气候我国西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气压低,阳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平均气温较低,夏季短而凉爽,冬季冰雪覆盖。

二、我国气候的季风特点季风是指一定季节内,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化引起的风向变化。

1. 东亚季风中国东部地区受东亚季风影响,夏季为东南季风,冬季为大陆季风。

夏天冷暖空气交汇,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为中国东部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雨水,利于农作物生长。

冬季则受到大陆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没有降水。

2. 南亚季风南亚季风主要影响印度次大陆和中国西南地区,夏季为南亚季风,冬季为逆季风。

夏季受孟加拉湾季风的影响,带来了大量的降水,而冬季则由于印度次大陆的高压势力带来了干燥的天气。

3. 西风季风中国西北地区受西风季风的影响,夏季为西南季风,冬季为西北季风。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气温高,降水充沛。

而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气温低,降水较少。

三、我国气候变化及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造成了重大影响,加剧了自然灾害,而我国的气候变化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地形、天气和气候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地形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我国西部主要地形是高原,东部主要地形是平原
B.地形多种多样,造成我国耕地数量很少
C.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东西之间交通非常不便
D.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大河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答案 D
(2009·大连测试)读图,回答2~5题。

2.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3.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4.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5.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答案 2.B 3.D 4.D 5.C
(2009·珠海模拟)下图为“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①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B
7.关于②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答案 B
8.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答案 B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

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9~10题。

9.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10.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共主要原因是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答案 9.D 10.A
读“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海陆分布
C.地势高低
D.环流形势
12.③地气温可能为
() A.16℃ B.17℃ C.19℃
D.18℃
答案 11.C 12.B
(2009·汕头质检)读“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完成13~
14题。

13.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南地区雨季开始得比江南地区早
B.6月淮河以南地区进入雨季
C.8月江南、华南降雨量少于黄河流域
D.9月我国雨季结束
14.分析我国降水分布特点,不可能由此图得出的结论是
()
A.东多西少
B.夏秋多冬春少
C.南多北少
D.降水季节变化北方大于南方
答案 13.B 14.A
读“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5~16题。

15.造成等温线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季风
16.此时期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B.全国气温的极端值开始出现
C.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全国东西向温差达到全年最大值
D.我国在山东同纬度的西部地区出现极端最高气温
答案 15.B 16.A
二、综合题
17.读下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1)以及图中B点所在地区的气候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地形区的名称是,它在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是(至少答出三项)。

(2)B处地形区的名称是,其成因是。

根据图1和图2所示资料,分析B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3)C处地形区名称是。

C所在地形区目前面临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分析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4)C所在地形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发展的顺序是
()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
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
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
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
答案(1)秦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800 mm等降水量线等
(2)渭河平原地层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有利条件:①地势较为低平(多数地区海拔在500米左右),有河流经过(河谷地区),灌溉便利,土壤肥沃;②暖温带,夏季气温较高,雨热同期。

限制性因素:①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低于0℃);②年降水量较少。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育;夏季多暴雨;气候干旱。

②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等。

(4)D
18.读下图及表,回答问题。

图中各点的相关资料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答案(1)②地纬度比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年均温较①低;③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小于①地。

(2)④地地处我国西南,由于季风的影响,可接受部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也可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⑤地处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降水量远高于
(3)⑥、⑦两地纬度及海拔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

但⑥地位于面向太平洋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