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复习专题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图文转换》 课件 (18张PPT)

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结合图片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提示: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中,西岸一被隔离墙分开 的村庄,一个小男孩正在遥望自己原来的家园。 RinaCastelnuovo(以色列)拍摄。
(1)为图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用简洁的文字为图片配一段解说词。(100字以内)
解析:我们要注意联系背景——巴以冲突,战争频 仍。另外注意观察图片中的主体,一个是那个小 男孩,还有他那充满期盼的无辜眼神;一个是和 平鸽和铁丝网,并且注意鸽子的寓意。
答案:(1)画面很简单,就是一双大人的手捧着一只婴 儿的脚。但是,那双捧起来的手形状像心,给人非 常温暖的感觉;那只小脚在手心里,让人觉得是那 么安全与幸福。
(2)(示例1)孩子,妈妈是你成长的温床,是你人生的港 湾,无论你长多大,走多远,妈妈都会永远呵护着 你。
(示例2)妈妈,我在您温暖的手心里成长,无论遇到风 雨霜雪,我都不会害怕与畏惧,因为您是我永远的 避风港。
1、描绘场景 2、放大细节 3、想象故事 4、传达心声 5、揭示主题
答题要点
例1、(2009浙江)为下面这幅图片拟写解说词,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的内 涵。不少于50字。
答题要点:
1、明确画面的构成要素,即什 么人在做什么。
2、把握画面的动态特征,即动 作像什么。
3、理解画面的寓意,即画面揭 示了什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解答图画(图表、漫画、徽标)文字转换题 的解题规律及技巧。 处理方法 讲解 归纳 检测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解答图画(图表、漫画、徽标)文字转换 题的解题规律及技巧,并能够灵活应用。 处理方法 教师讲解 讨论展示 练习巩固
专题导引
知 识 体 系
图文转换
图文转换(全)ppt课件

语言运用题型
图文转换题
考点说明
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 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观点。
2009年高考全国Ⅰ、安徽、广东、山东、四川、 浙江共6个省市考查了图文转换题。山东省自2006年 以来,连续四年考查了图文转换题。
精品
2
命题形式
总结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形式,大致有以下类型
形的传统印章和里面嵌
的一个“公”字组成,
而“公”字演变成“人”
形和“心”形;印章下
面写有“首届中国公民
道德论坛 2004 中国·南
通”字样,表明了首次
公民道德论坛举办的时
间和地点。
精品
43
下面图标是2009年中国六十年大庆的标志,观察 图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简明语言概括说明画面
2、请描述该会徽所表达的含义。
极爱 成无
(不超过10个字)
伤 疆 注意:不能以“无题”
为题。
1、以画面直接反映的内 容命名
2、扣住漫画反映的主题
命名
精品
14
给我一点生存空间
总结归纳漫画答题技巧
1、审读画面:找准对象,抓住细节,思考关系, 注意文字。
2、描述画面:抓住对象及特征,客观地描述画 面。注意说明的顺序
3、概括寓意:找准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
精品
5
精品
6
精品
砍7
审读画面的一般方法
找准对象(画面上画了几种事物)
抓住细节(有哪些不合常理之处)
注意文字(主要是标题和提示语) 思考关系(画面上的事物之间有什么关
系,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 什么。)
精品
图文转换题
考点说明
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 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观点。
2009年高考全国Ⅰ、安徽、广东、山东、四川、 浙江共6个省市考查了图文转换题。山东省自2006年 以来,连续四年考查了图文转换题。
精品
2
命题形式
总结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形式,大致有以下类型
形的传统印章和里面嵌
的一个“公”字组成,
而“公”字演变成“人”
形和“心”形;印章下
面写有“首届中国公民
道德论坛 2004 中国·南
通”字样,表明了首次
公民道德论坛举办的时
间和地点。
精品
43
下面图标是2009年中国六十年大庆的标志,观察 图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简明语言概括说明画面
2、请描述该会徽所表达的含义。
极爱 成无
(不超过10个字)
伤 疆 注意:不能以“无题”
为题。
1、以画面直接反映的内 容命名
2、扣住漫画反映的主题
命名
精品
14
给我一点生存空间
总结归纳漫画答题技巧
1、审读画面:找准对象,抓住细节,思考关系, 注意文字。
2、描述画面:抓住对象及特征,客观地描述画 面。注意说明的顺序
3、概括寓意:找准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
精品
5
精品
6
精品
砍7
审读画面的一般方法
找准对象(画面上画了几种事物)
抓住细节(有哪些不合常理之处)
注意文字(主要是标题和提示语) 思考关系(画面上的事物之间有什么关
系,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 什么。)
精品
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项复习之图文、画文转换PPT【精品课件】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 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
该题可作如下想象:像中文的“之”字; 像 运动的人形;红色,寓意太阳; 深蓝色, 寓意蓝天; 绿色寓意大地。
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项复习之图文、 画文转 换PPT【 精品课 件】
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不能 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项复习之图文、画文转换PPT【精品课件】
作文评分误差抽样调查表
作文 编号
00 1
00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 3
00 4
00 5
00 6
007
00 00 01 890
大
学中 阅教 等
下 等
上 等
上 等
中 等
下 等
下等
中 等
下 等
中 等
卷师
教中
师学 上 教等
上 等
下 等
上 等
中 等
中 等
上等
下 等
下 等
中 等
师
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项复习之图文、 画文转 换PPT【 精品课 件】
对小学生的消费倾向提出建议:
1、要关注×品牌,识别品牌,让自己买得放心,用
得安心。
误解用意
2、不要购物时只关注品牌,还要加强对品×牌的识
别能力。
误推
3、不要过分注重品牌效应,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
学习上。
离题
辨证
正确:要根据客观需要和家庭承受能力来决定 自己的消费行为,不能盲目攀比,赶时髦。
扣题
针对性
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项复习之图文、 画文转 换PPT【 精品课 件】
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项复习之图文、 画文转 换PPT【 精品课 件】
该题可作如下想象:像中文的“之”字; 像 运动的人形;红色,寓意太阳; 深蓝色, 寓意蓝天; 绿色寓意大地。
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项复习之图文、 画文转 换PPT【 精品课 件】
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不能 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项复习之图文、画文转换PPT【精品课件】
作文评分误差抽样调查表
作文 编号
00 1
00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 3
00 4
00 5
00 6
007
00 00 01 890
大
学中 阅教 等
下 等
上 等
上 等
中 等
下 等
下等
中 等
下 等
中 等
卷师
教中
师学 上 教等
上 等
下 等
上 等
中 等
中 等
上等
下 等
下 等
中 等
师
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项复习之图文、 画文转 换PPT【 精品课 件】
对小学生的消费倾向提出建议:
1、要关注×品牌,识别品牌,让自己买得放心,用
得安心。
误解用意
2、不要购物时只关注品牌,还要加强对品×牌的识
别能力。
误推
3、不要过分注重品牌效应,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
学习上。
离题
辨证
正确:要根据客观需要和家庭承受能力来决定 自己的消费行为,不能盲目攀比,赶时髦。
扣题
针对性
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项复习之图文、 画文转 换PPT【 精品课 件】
高考复习图文转换专项复习之图文、 画文转 换PPT【 精品课 件】
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课件39张

调查对象选项 学生
例4
A
20.23%
B
9.83%
C
8.67%
D
65.32%
市民
22.62% 15.48% 13.10% 58.33%
为了进一步了解汉字,班级准备出一期“感受汉字魅力,增加文化积淀”的壁报。 下面的表格准备用于“汉字的发展”这一栏目,为了帮助大家明确主要信息,请你简 要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考查方式:
1.描绘徽标的内容(简要说明徽标的构成) 2.解释徽标的含义(谈谈徽标的创意)
探究要求
1、审清题干要求。徽标名称、 主题、对象、单位等,说明顺 序的要求或暗示语。
2、观察构图要素。
(1)整体观察。徽标由几部分 构成,主体图案(或外形)是 什么(或像什么),文字写的 什么内容。(2)局部观察。图 案由哪些要素构成,中英文大 小写、数字及其变形,色彩等 。
1.自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总数 整体呈增长趋势;
2.1982年实行计划生育前, 人口增长率逐年大幅提高;
3.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增长 率大幅下降;
4.逐渐放开二胎后,人口增长 率下降趋势虽有减缓,但根 本上并没有改善。
✓ 三、徽标类
01 02
即 徽 记 、 标 志 , 一般是为某一组织、行业、机构、活动而专 门设计,通过图像、形状、颜色等多种元素的组合,以高度凝 练 的 物 象 、 图 形 或 文 字 符 号 为 直 观 语 言 , 表现该组织、行业、 机构、活动的纲领、宗旨、理念、目标等。因此,解读徽标, 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答案】示例: 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 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 展目标, 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 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 作进一步修订。
2024中考专项复习:图文转换 课件(共33张ppt)

解题思路:首先要认真观察漫画内容,先要 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分析其 寓意,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对象或主题拟加 标题。
典例精析
拟写标题
请给以下漫画拟一个标题。
参考答案:《爱与碍》《还“我”生存空间》《扭 曲取标题。 2.讽刺性漫画可用《如此XX》格式或者反语的 修辞方法。
砍伐,这说明大树已经被砍完了,
答案:(3分)(1)示例一: 耐心等待;示例二:守株待 “伐”。 (2)示例一:鞭挞人们的贪婪 和对自然无情的破坏;
这就归结到人类滥砍滥伐,无情破 坏大自然的主题上来了。由此就可 分析出漫画寓意,这个寓意可从两 个角度分析,一是揭露了什么,一 是提倡什么。
示例二: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
考点解读: 所谓图文转换题,即将图画、图表等材
料转换为文字表述。图文转换题综合考查考 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从图画、 图表等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图文转换题常见的题型: (1)揭示漫画寓意或给漫画拟标题;(2)解释徽 标的组成或象征意义。 (3)揭示图表的走势或 概括图表反映出来的情况变化。(4)为图片 写一句或几句话。
与自然和平相处。
(三)徽标类 (济宁高频考点)
【考点解说】 这类题目就是以图画(或徽章)
为材料,需用文字将其内容表述出来, 将其深刻的意义揭示出来。这种题型往 往创设了问题情境,要求描绘出图画 (或徽章)的内容,并以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图画(或徽章)所反映的问题。
解题思路: 读—思—写
(1)读—画面组成要素。
考点巩固练
【江苏连云港中考】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3分)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分)(不能以“无题”为题,
不能超过6个字)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典例精析
拟写标题
请给以下漫画拟一个标题。
参考答案:《爱与碍》《还“我”生存空间》《扭 曲取标题。 2.讽刺性漫画可用《如此XX》格式或者反语的 修辞方法。
砍伐,这说明大树已经被砍完了,
答案:(3分)(1)示例一: 耐心等待;示例二:守株待 “伐”。 (2)示例一:鞭挞人们的贪婪 和对自然无情的破坏;
这就归结到人类滥砍滥伐,无情破 坏大自然的主题上来了。由此就可 分析出漫画寓意,这个寓意可从两 个角度分析,一是揭露了什么,一 是提倡什么。
示例二: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
考点解读: 所谓图文转换题,即将图画、图表等材
料转换为文字表述。图文转换题综合考查考 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从图画、 图表等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图文转换题常见的题型: (1)揭示漫画寓意或给漫画拟标题;(2)解释徽 标的组成或象征意义。 (3)揭示图表的走势或 概括图表反映出来的情况变化。(4)为图片 写一句或几句话。
与自然和平相处。
(三)徽标类 (济宁高频考点)
【考点解说】 这类题目就是以图画(或徽章)
为材料,需用文字将其内容表述出来, 将其深刻的意义揭示出来。这种题型往 往创设了问题情境,要求描绘出图画 (或徽章)的内容,并以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图画(或徽章)所反映的问题。
解题思路: 读—思—写
(1)读—画面组成要素。
考点巩固练
【江苏连云港中考】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3分)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分)(不能以“无题”为题,
不能超过6个字)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课件61张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②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 意。
“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构图,总体上是一个
“心描”述的时图注形意。顺(1序分): 由总到分
“心由”上中到间下有一、个既似手、又似鸽子的图案, (1分)大由拇左指到像右鸽头,其余四指像鸽翅(1分)
例题: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 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 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 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 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练习1
第19届亚洲运动会闭幕后,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于10月22 日至28日在杭州举行。
下面是“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会徽,请写出除字母和数字外的 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答案】示例: 构图要素:会徽由半弧形线条构成 的竞技赛道和运动员转动轮椅前行 形态的浪花两个要素构成。 寓意:主体图案的造型犹如一朵朵 在钱江潮中绽放的浪花,运动员转 动轮椅前行的姿态诠释出残疾人运 动员勇立潮头、顽强拼搏、挑战自 我的英雄气概。
• 3)看文字。
•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 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 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 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 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 4)看夸张处。
• 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 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 引起观者共鸣。因此,解漫画题时要 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 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 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二、漫画类图文转换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
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
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
②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 意。
“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构图,总体上是一个
“心描”述的时图注形意。顺(1序分): 由总到分
“心由”上中到间下有一、个既似手、又似鸽子的图案, (1分)大由拇左指到像右鸽头,其余四指像鸽翅(1分)
例题: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 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 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 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 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练习1
第19届亚洲运动会闭幕后,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于10月22 日至28日在杭州举行。
下面是“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会徽,请写出除字母和数字外的 构图要素,并说明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答案】示例: 构图要素:会徽由半弧形线条构成 的竞技赛道和运动员转动轮椅前行 形态的浪花两个要素构成。 寓意:主体图案的造型犹如一朵朵 在钱江潮中绽放的浪花,运动员转 动轮椅前行的姿态诠释出残疾人运 动员勇立潮头、顽强拼搏、挑战自 我的英雄气概。
• 3)看文字。
•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 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 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 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 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 4)看夸张处。
• 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 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 引起观者共鸣。因此,解漫画题时要 注意分析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 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 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二、漫画类图文转换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 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
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
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
专题13 图文巧妙转换通用版高考一轮复习语文 课件(共29张PPT)

图表题答题 “三步骤”
仔细读图,准确捕捉信息。 对图表要认真观察,先对图表资料有整体 的了解,把握其主题,再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
01. 息。对于表格,要找出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如比较对
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
查找变化,找到比较角度。 查找变化,是审察图表中比较对象在不同的阶段里的 变化,例如数字的增减等。找到比较角度,是比较的
3.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 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解析:要求考生读懂图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本图关键的地方是“鸽子”“旗 帜”“橄榄枝”,要明确这些与“联合我们的力量”之间的关系。 答案:(示例)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 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 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
图 文 巧 妙 转 换
高考导向
“图文转换”类题目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 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 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从表达角度主要分 为:直接表述图表信息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值得注意的是,2022 文字用中考查图文转换,但新高考Ⅱ卷和全国甲卷、全国乙卷的信 息性阅读的第一个选择题均以框架图、示意图的形式设题。
答案:(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解析:(1)“红色议事厅”在整个流程图中起到前接后连的作用,前接“难事”,后连相 关部门的处理、反馈及满意度回访。由此概括“红色议事厅”的工作职能是解决难事, 方式是协调相关部门、人员等,最后根据字数要求进行压缩提炼。
把握流程图(框架 图)层次特征 “三步骤”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图文转换专题复习(共23张PPT)全版.ppt

22
参考答案:
“翻转课堂”是将传统教学
中课堂与课外的功能和顺序进行 了倒置,即把识记、理解难度比 较小的目标放在课外学习,而把 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难度 比较大的目标放在课堂中进行, 老师给予学生比较多的帮助。
.精品课件.
23
要被误导。
2. 具备地理常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注意表述准确,如
方向词语东南西北,一般不用相对方位词前后左右。
3. 积累方位词语的动词:傍、依、靠、倚、望、接、邻、通。
4. 表示行进顺序的词语要清晰,做到条理有序。
.精品课件.
4
答案:示例一:从运城(起点)向西北(方向)
行驶300km到壶口瀑布(景点);然后(表明顺 序)向东行驶240km(距离)到临汾;之后向北 行驶210km到太原,途中游览平遥古城;接着从 太原向东北行驶240km到五台山;然后向西北行 驶240km 到大同;最后再向西北行驶240km到呼 和浩特(止点)。
示例二:从运城向西北行驶300km到壶口瀑
布;然后向东行驶240km到临汾;之后向北行驶
210km到太原,途中游览平遥古城;接着从太原
向东北行驶240km到五台山;最后向西北行驶
480km,途径大同,到呼和浩特。
.精品课件.
5
总结路线行程类(程序性说明)
1. 信息提炼要准确 2. 分条介绍更清晰 3. 顺序先后用词显 4. 语句简洁不多言
.精品课件.
3
试题精析:本试题为看图说明题,考查考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方法指导:
1. 仔细观察,读懂图中内容,包含哪些信息。
▪ 注意图中文字性的提示内容,如方向、地名和小汽车(景
点) 、距离(公里数);
▪ 注意提示语中的信息,找到起止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 □是□比□较□宽□容□的□,□同□时□期□待□对□网□络□语□言□做□进□一□步□规不范超。过30个字)。
【推断总结】题
1.下面是某地几所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阅读能力情
况图表,读后在后面的空格上填写句子。
学生阅读能力值
8
6
4
2 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频次
偶尔 两月 一月 每周 一次 一次 两次 两次
22
1.7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 □大□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不。超过30个 字),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不超过30个 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 的语言。
❖ ① 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效果高于不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 ❖ 可见② 获悉个人的成绩,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力刺激 。
(都限25字以内作答)
表文转换题解题思路
❖ 1、审好题,明要求。 ❖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
角度;还有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 ❖ 2、析图表,抓信息。 ❖ 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分析表中各项数据的
大 学中 下 上 上 中 下 下 中 下 中 阅教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卷师 教中 师学 上 上 下 上 中 中 上 下 下 中 教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师
❖ 【分析】这是一份抽样图表,对信息归结和 推断时,要针对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在哪些 作文评分上相同、哪些不同。从样本中看出 整体情况,求出概率,管中窥豹,得出结论。 回答时有的学生表述为“意见比较一致”, 过于笼统;有的学生回答为“对2、3、7号作 文卷评分有明显误差”,显然学生不理解什 么叫抽样调查。
某地几所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时间不等,其时间为偶 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学生阅读能力值分 别为2、4、6、8,这表明 :
学生阅读能力与课外读书时间成正比,经常开展课外 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07山东:下图表是对我国少儿电视节目有关情况的抽 样抽查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语言完成后面的题:
二、基本分类
❖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 ❖ 1.图表文字转换题 ❖ 2.漫画(图片)文字转换题 ❖ 3.徽标文字转换题
(一)图表与文字的转换
❖ 从命题角度分为三种: ❖ 1.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 2. 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 3. 依据结论,提建议(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 1.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 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图文转换复习专题
一、考点阐释
❖ 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 字信息,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 甚至虚构。
❖ 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 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 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答案(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2、下表是某省关于教师作文评分误差的抽样调查 结果,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图表反映的问题。
作文评分误差抽样调查表
作文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答案参考】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教师 和中学教师对60%的作文在评分时存在明显的 误差,其中30%评分误差很大。
3、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图表,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文字。
❖ 心理学实验显示,知晓自己的成绩的人,比不知晓 者学习的动机较强。美国心理学家布克和诺非尔将 两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在前九天,A组知道自己的 成绩,B组不知道,从第十天起,再用相反的方法对 两组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证明
变化特点,找到变化规律。抓信息要全面准确。 ❖ 图表式: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 ❖ 坐标曲线图: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 ❖ 柱状饼式图: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 ❖ 生产流程图: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时间分配
全部时间诵读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纪文回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
35
15
35
16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
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
(20个字以内)
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 不得出现具体数字。(2011高考)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
818
64.9
常生活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图书数目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册)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解题思考:调查什么?情况如何? 把相关词语圈划出来。
解析 试题考查的是根据图表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内 容,因此,仅仅能分析出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 的,还要能从具体的信息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图书损坏情况调查统计。从表 中可以看出,围绕“图书状况”从“完好无损”等四个 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用四个不同数字(总共10万册,与 题干所给条件相同)交代了四种不同的情况,由此可看 出要说明图书的损坏情况,这是一条显性结论,不难回 答。难的是另一条结论从何而来呢?只要细看一下文字 信息,其中有“学生阅览室”的暗示,也刚好与图书损 坏的情况连起来了,原来学生正是损坏的主体,这就涉 及学生的道德水平、公德意识,另一条隐性结论也就浮 出了水面。
1)由此表得出结论:
动画节目收视成为少儿节目主流;动画片来源,日本一家独 大。
2)针对结论提出建议:
制作更多国产动画精品,满足少年儿童的文化需要。
【堂上迁移】
1、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
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 完好 损坏 损坏 损坏 状况 无损 较轻 较重 严重
【推断总结】题
1.下面是某地几所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阅读能力情
况图表,读后在后面的空格上填写句子。
学生阅读能力值
8
6
4
2 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频次
偶尔 两月 一月 每周 一次 一次 两次 两次
22
1.7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 □大□部□分□人□认□为□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不。超过30个 字),不□少□人□认□为□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不超过30个 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 的语言。
❖ ① 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效果高于不知晓自己成绩的一组。 ❖ 可见② 获悉个人的成绩,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力刺激 。
(都限25字以内作答)
表文转换题解题思路
❖ 1、审好题,明要求。 ❖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
角度;还有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 ❖ 2、析图表,抓信息。 ❖ 如找出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分析表中各项数据的
大 学中 下 上 上 中 下 下 中 下 中 阅教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卷师 教中 师学 上 上 下 上 中 中 上 下 下 中 教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师
❖ 【分析】这是一份抽样图表,对信息归结和 推断时,要针对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在哪些 作文评分上相同、哪些不同。从样本中看出 整体情况,求出概率,管中窥豹,得出结论。 回答时有的学生表述为“意见比较一致”, 过于笼统;有的学生回答为“对2、3、7号作 文卷评分有明显误差”,显然学生不理解什 么叫抽样调查。
某地几所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时间不等,其时间为偶 尔一次,两月一次,一月两次,每周两次,学生阅读能力值分 别为2、4、6、8,这表明 :
学生阅读能力与课外读书时间成正比,经常开展课外 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07山东:下图表是对我国少儿电视节目有关情况的抽 样抽查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语言完成后面的题:
二、基本分类
❖ (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 ❖ 1.图表文字转换题 ❖ 2.漫画(图片)文字转换题 ❖ 3.徽标文字转换题
(一)图表与文字的转换
❖ 从命题角度分为三种: ❖ 1.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 ❖ 2. 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 3. 依据结论,提建议(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 1.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 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图文转换复习专题
一、考点阐释
❖ 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 字信息,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 甚至虚构。
❖ 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 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 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答案(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2、下表是某省关于教师作文评分误差的抽样调查 结果,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图表反映的问题。
作文评分误差抽样调查表
作文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答案参考】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教师 和中学教师对60%的作文在评分时存在明显的 误差,其中30%评分误差很大。
3、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图表,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文字。
❖ 心理学实验显示,知晓自己的成绩的人,比不知晓 者学习的动机较强。美国心理学家布克和诺非尔将 两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在前九天,A组知道自己的 成绩,B组不知道,从第十天起,再用相反的方法对 两组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证明
变化特点,找到变化规律。抓信息要全面准确。 ❖ 图表式: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 ❖ 坐标曲线图: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 ❖ 柱状饼式图: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 ❖ 生产流程图: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时间分配
全部时间诵读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纪文回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
35
15
35
16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
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
(20个字以内)
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 不得出现具体数字。(2011高考)
发展前景
人数
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
818
64.9
常生活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图书数目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册)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解题思考:调查什么?情况如何? 把相关词语圈划出来。
解析 试题考查的是根据图表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内 容,因此,仅仅能分析出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 的,还要能从具体的信息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图书损坏情况调查统计。从表 中可以看出,围绕“图书状况”从“完好无损”等四个 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用四个不同数字(总共10万册,与 题干所给条件相同)交代了四种不同的情况,由此可看 出要说明图书的损坏情况,这是一条显性结论,不难回 答。难的是另一条结论从何而来呢?只要细看一下文字 信息,其中有“学生阅览室”的暗示,也刚好与图书损 坏的情况连起来了,原来学生正是损坏的主体,这就涉 及学生的道德水平、公德意识,另一条隐性结论也就浮 出了水面。
1)由此表得出结论:
动画节目收视成为少儿节目主流;动画片来源,日本一家独 大。
2)针对结论提出建议:
制作更多国产动画精品,满足少年儿童的文化需要。
【堂上迁移】
1、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
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 完好 损坏 损坏 损坏 状况 无损 较轻 较重 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