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第九周周一晚测文言文翻译训练学生版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答案及翻译

2020届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答案及翻译

2020届高考语文名校模拟卷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附答案及翻译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郝杰,字彦辅,蔚州人。

父铭,御史。

杰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

隆庆元年,巡抚畿辅..。

冬,寇大入永平,疏请蠲被掠地徭赋,且言:“比年罚行于文臣而废于武弁,及于主帅而略于偏裨,请饬法以振国威。

”俱报可。

已,劾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观望,寇退则断死者报首功,又夺辽东将士棒槌崖战绩,帝敕焘、随卿还籍听勘。

诏遣中官李祐督苏、杭织造。

杰言:“登极诏书罢织造甫一年,敕使复遣,非画一之政。

且内臣专恣,有司剥下奉之,损圣德非小。

”帝终不听。

驾幸南海子,命京营诸军尽从。

徐阶、杨博等谏,不听,杰复争之,卒不从。

刑部侍郎洪朝选以拾遗罢,上疏自辨,杰等劾其违制,遂削职。

以尝论高拱非宰辅器,为所嫉。

及拱再召,杰遂请急去。

十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以督诸将击敌,录一子官。

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习以为常。

督抚诸臣庇之,杰独不与比。

帝谓成梁前功皆由巡按勘报,卒置成梁等不问,而心以杰为不欺。

旋就进右副都御史。

日本陷朝鲜,朝鲜王避难将入辽,杰请择境外善地处之,且周给其从官、卫士,报可。

寻迁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召理戎政,进右都御史。

日本封贡议起,杰曰:“平秀吉罪不胜诛,顾加以爵命,荒外闻之,谓中朝无人。

”议不合,徙南京户部尚书。

移疾..归。

起南京工部尚书。

就改兵部,参赞机务。

卒官。

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明史·郝杰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B. 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C. 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D. 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人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行人:官职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读练测10周 第9周 周二 提分精练 文言语段翻译(一)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读练测10周 第9周 周二 提分精练 文言语段翻译(一)

文言语段翻译(一)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方干,字雄飞,桐庐人。

大中中,中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

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王公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

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

干早岁偕计,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遂归,无复荣辱之念。

……古黔娄先生死,曾参与门人来吊,问曰:“先生终,何以谥?”妻曰:“以‘康’。

”参曰:“先生存时,食不充腹,衣不盖彤,死则手足不敛,傍无酒肉。

生不美,死不荣,何乐而谥为‘康’哉?”妻曰:“昔先生国君用为相,辞不受,是有余贵也。

君馈粟三十钟,辞不纳,是有余富也。

先生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遑遑于富贵。

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谥之以‘康’,不亦宜乎?”方干,韦布之士,生称高尚,死谥玄英,其梗概大节,庶几乎黔娄者耶!(选自《唐才子传·卷七》,有删改)(1)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遂归,无复荣辱之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先生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遑遑于富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020届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小片段)

2020届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小片段)

2020届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一、二人并走(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姥者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符融传》二、卧薪尝胆勾践之围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

①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②女志会稽之耻邪?”身自操作,夫人自织,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三、孟子少时(汉韩婴《韩诗外传》)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①母曰“欲啖汝。

”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

②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

”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四、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①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②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cù jí不安)。

五、袁虎少贫袁虎少贫,①尝为人佣,载运租。

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诸闲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

尝闻,叹美不能已。

②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

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六、魏文侯问李克魏文侯问李克:“吴之所以亡者何也?” 李克对曰:“数战数胜。

”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①兵以此亡者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制疲民,此其所以亡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九)文言文翻译(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九)文言文翻译(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九)文言文翻译(含解析)不分版本课时作业(九) 文言文翻译(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请翻译以下文言段中的画线句。

1.大树将军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

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及破邯郸,乃更局部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后汉书·冯异传》)(1)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译文:(2)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译文:答案:(1)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夸耀自己,行路时和各位将军相逢,总是调转车头让路。

(重点词“伐〞“引〞“避〞)(2)军士都说希望隶属于大树将军,光武帝因此十分推重他。

(重点词“多〞)2.齐景公出猎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

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

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所谓不祥,乃假设此者也。

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1)殆所谓之不祥也?译文:(2)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

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译文:答案:(1)大概这就是所说的不祥吧?(2)国家有三种不祥的情况,这个不在其中。

有贤能(的人)国君却不知道,一不祥;知道(贤能)但是不用,二不祥;任用但是不委以重任,三不祥。

[参考译文]齐国的景公出去打猎,上山时看见老虎,到沼泽地看见蛇。

回去后,叫来晏子问他道:“今天我出猎,上山看见老虎,到沼泽看见蛇,大概这就是所说的不祥吧?〞晏子说:“国家有三种不祥的情况,这个不在其中。

有贤能(的人)国君却不知道,一不祥;知道(贤能)但是不用,二不祥;任用但是不委以重任,三不祥。

所谓不祥,就是像这种情况。

2020届高三(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翻译

2020届高三(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翻译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言翻译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与杨德祖①书[魏]曹植植曰: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

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

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

昔仲宣②独步于汉南,孔璋③鹰扬于河朔,伟长④擅名于青土,公幹⑤振藻于海隅,德琏⑥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

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

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轩绝迹,一举千里。

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

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

夫钟期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

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

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

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

昔尼父之文辞,与人流通,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

过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见也。

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

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

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

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仲连,求之不难,可无息乎?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共乐而墨翟有非之之论岂可同哉!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

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

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

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

吾虽德薄,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高中语文周周练之文言文精短练习参考翻译01-04

高中语文周周练之文言文精短练习参考翻译01-04

高中语文周周练之文言文精短练习参考翻译
01-04
01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原文: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翻译:(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原文: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翻译:(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原文: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翻译:(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原文: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02
《陈蕃愿扫除天下》。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各地2020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南京市2020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一)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

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

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

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

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选自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二)读史者知太史公作《游侠传》之意,则知太史公作《刺客传》之意也。

高考语文文言文十年真题翻译检测及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十年真题翻译检测及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十年真题翻译检测及答案第一部分学生版2022届高三文言文翻译十年真题精练1【2021年新高考Ⅰ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5分)(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5分)2【2021年新高考Ⅱ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祖)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2)(祖逖)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3【2021年全国甲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2)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4【2021年全国乙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5【2020年八省联考】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

(2)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6【2020年全国卷Ⅰ】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7【2020年全国卷II】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并言蔡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8【2020年全国卷III】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白日不得入宫。

(2)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9【2019年全国卷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语文第九周周一晚测文言文翻译训练
一、翻译思路指点:
1.读试题,勾画采分点:①人名地名等文化常识,②重要实词,③重要虚词,④通假字,
⑤偏义复词,⑥古今异义,⑦词类活用,⑧特殊句式,⑨整体把握。

2.回归原文,落实文化常识。

3.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掉一个字。

即使是遇到发语词、语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接译出来的字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

4.五字箴言:换(说法),(调)顺序,留(名称),补(省略),删(叠用虚词)
5.正确书写,规范书写。

卷面清晰、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6.检查:文言常识,书写,句意。

二、翻译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文段,按照要求翻译句子。

①元顺,字子和,任城王元澄之子。

年九岁,师事乐安陈丰,初书王羲之《小学篇》数千言,昼夜诵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彻。

丰奇之。

起家为给事中。

时高肇权重,天下人士望尘拜伏。

②顺曾怀刺诣肇门,门者以其年少,答云:“在坐大有贵客。

”不肯为通。

顺叱之曰:“任城王儿可是贱也?”及见,直往登床,捧手抗礼,王公先达莫不怪慑,而顺辞吐傲然,若无所睹。

肇谓众宾曰:“此儿豪气尚尔,况其父乎!”及去,肇加敬送之。

澄闻之大怒,杖之数十。

后拜太常少卿,以父忧去职,哭泣欧血,身自负土。

时年二十五,便有白发,世人以为孝思所致。

寻除给事黄门侍郎。

时领军元叉威势尤盛,凡有迁授,莫不造门谢谒。

顺拜表而已,曾不诣叉。

叉谓顺曰:“卿何得聊不见我?”③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④至于朝论得失,顺常鲠言正议,曾不阿旨。

由此见惮,出除恒州刺史。

顺谓叉曰:“北镇纷纭,方为国梗,请假都督,为国屏捍。

”叉心疑难,不欲授以兵官,谓顺曰:“此朝廷之事,非我所裁。

”顺曰:“叔父既杀生由己,自言天历应在我躬,何得复有朝廷?”叉弥忿惮之。

转齐州刺史。

顺自负有才,不得居内,每怀郁怏,形于言色。

遂纵酒自娱,不亲政事。

叉解领军,征为给事黄门侍郎。

亲友郊迎,贺其得入。

顺曰:“不患不入,正恐入而复出耳。

”俄兼殿中尚书,转侍中。

初,中山王熙起兵讨元叉,不果而诛。

及灵太后反政,方得改葬。

顺侍坐西游园,因奏太后曰:“臣昨往看中山家葬,非唯宗亲哀其冤酷,行路士庶见一家十丧,皆为青旒,莫不酸泣。

”叉妻时在太后侧,顺指之曰:“⑤陛下奈何以一妹之故,不伏元叉之罪,使天下怀冤?”太后默然不语。

后为陵户鲜于康奴所害。

家徒四壁,无物敛,止有书数千卷而已。

赠尚书令、司徒公,谥曰文烈。

(1)元顺,字子和,任城王元澄之子。

(2分)
(2)顺曾怀刺诣肇门,门者以其年少,答云:“在坐大有贵客。

”(5分)
(3)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至于朝论得失。

(5分)
(4)至于朝论得失,顺常鲠言正议,曾不阿旨。

由此见惮,出除恒州刺史。

(5分)
(5)陛下奈何以一妹之故,不伏元叉之罪,使天下怀冤?(5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十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
B.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十/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
C.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
D.顺正色曰/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
II.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即名刺,又称“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用的名片,是古代官员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

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名片,在当今社会交往中被广泛使用。

B.父忧,就是父亲去世后要遵守的制度。

古人在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为父亲守丧称丁外艰,为母亲守丧称丁内艰。

丧期一般为三年,其间需要断绝一切娱乐活动。

C.迁授,“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授”指授予官职。

表示升官的词语还有“拔”“擢”“右迁”“除”,表示贬官的词语有“贬”“谪”“左迁”等。

D.侍坐,指位卑者在尊者长者的近旁陪坐;或者指尊者长者坐着,位卑者站立在一旁进行侍奉。

文巾元顺在西游园巾陪坐在灵太后的一旁即为侍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顺勤奋好学,聪慧颖悟。

他拜乐安人陈丰为老师,书写王羲之几千字的《小学篇》,日夜诵读,十五天后就能全部理解透彻。

B.元顺为父守孝,孝心至诚。

父亲去世后,他悲伤痛哭直至吐血,亲自背土给父亲上坟。

二十五岁的他也阒为伤心父亲离世才有了白发。

C.元顺任性率直,不阿附权贵。

他去拜访当时手握大权的高肇,先是叱骂不肯替他通报的守门人,见到高肇后又和他行了对等的礼仪。

D.元顺敢说敢做,耿介正直。

他严肃正经地指责叔父元叉利用公职谋求私利,并讽刺元叉不将朝廷放在眼中,因此遭到了元叉的怨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