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复习

合集下载

工业催化复习要点

工业催化复习要点

工业催化复习要点一、论述题1、试说明催化剂的稳定性与寿命的区别和联系。

①催化剂的稳定性是指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寿命是指在工业生产的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能够达到装置生产能力和原料消耗定额的允许使用时间。

②区别:催化剂的稳定性指的是变化情况,而催化剂的寿命指的是时间的长短。

③联系:催化剂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其寿命,稳定性好的催化剂的寿命长,稳定性不好的寿命短。

2、半导体ZnO在氧气吸附之后电导比未吸附前低,现用ZnO作为CO氧化催化剂,反应时催化剂的电导增加。

请问(1)若O2的吸附为控制步骤时,(2)若CO的吸附为控制步骤时,分别提出增加催化剂的活性的措施。

根据半导体能带理论,ZnO是N型半导体,(1)O2的吸附为控制步骤时,O2得电子过程,应添加施主杂质,如Al3+等。

(2)CO的吸附为失电子过程,应添加受主杂质如Li+。

3、说说催化剂为什么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

因为化学平衡是由热力学决定的,DG0=-RTlnkp,其中kp为反应的平衡常数,DG0是产物与反应物的标准自由焓之差,是状态函数,只决定于过程的始态和终态,而与过程无关,催化剂的存在不影响DG0值,它只能加速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而不能移动平衡点。

二、简答题1、什么是d带空穴?它与金属催化剂的化学吸附和催化性能的关系,d带空穴是越多越好吗?d带空穴是指金属的d带中某些能级未被充满,可看做d带中的空穴。

关系:有d带空穴,就能与被吸附的气体分子形成化学吸附键,生成表面中间物种,具有催化性能。

D带空穴越多,对反应分子的化学吸附也越强。

催化剂的作用在于加速反应物之间的电子转移,这就要求催化剂既具有接受电子的能力,又有给出电子的能力过渡金属的d空穴正是具有这种特性,然而对于一定的反应,要求催化剂具有一定的d空穴,而不是越多越好。

因为并不是d带空穴越多,其催化活性就越大。

过多可能造成吸附太强,不利于催化反应。

2、催化剂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什么?①催化剂只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②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③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 通过改变反应历程、降低活化能而改变反应速度;④催化剂对反应的类型、方向及产物的结构具有选择性。

工业催化原理复习题.doc

工业催化原理复习题.doc

工业催化原理复习题.doc工业催化原理2012-2013-2一、名词解释1.积炭发动机长吋间工作吋机汕、灰尘、杂物等留下的汕泥。

汽缸内的汕泥一般称为“积炭”。

2.吸附等温线吸附等温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H容质分子在两相界面上进行的吸附过程达到T衡时它们在两相中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3.比孔容4.固体超强酸100%硫酸的酸强度用Hammett酸强度函数表示吋,其酸强度为Ho =-11.9,我们把酸强度H。

<一11.9的固体酸称为固体超强酸。

5.构型扩散二、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催化体系催化反应可分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剂的密度有____ , _______________ 和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化学键的理论方法有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o4.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道题和绝缘体之间,导体分为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o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反映程度氧化反应可分为和t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剂的活性变化可分为诱导期或成熟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

7.P型半导体中含宥易于接受电子的杂质,这种杂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o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催化剂根据其所起作用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

工业催化复习

工业催化复习

-1 -第二章IUPAC 于1981年提出的定义: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 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 自由焓变化。

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涉及催化剂的反应为催化 反应特征:(1) 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 .(2) 只能加速到达反应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位置•对于可逆反应,能催 化正方向的催化剂,就能催化逆反应方向(3)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4 )催化剂活性有一定寿命催化反应产物具有选择性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由于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主反应的活 化能,而副反应活化能的降低则不明显.催化剂组成:1. 活性组分:化学活性2. 载体:高表面积,孔结构,机械强度等3. 助催化剂:对活性组分/载体改性活性组分: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可由一种物质组成,也可由多种物质组成活性组分的分类: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化物;非过渡金属氧化物第四章固体酸:天然粘土物质,天然沸石,金属氧化物及硫化物,氧化物混合物,金属盐 等;固体碱: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分散于氧化硅、氧化铝,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等液体酸:H2SO4,H3PO4,HCI 水溶液,醋酸等液体碱:NaOH 水溶液,KOH 水溶液杂化轨道中d 原子轨道所占的百分数称为 d 特性百分数(d%),金属的d%越大,相 应的d 能带中的电子填充越多,d 空穴就越少。

广为应用的金属加氢催化剂来说, d%在 40-50% 为宜。

d 带空穴的存在,使之有从外界接受电子和吸附物种并与之成键的能力。

但也不是 d 带空穴越多,其催化活性就越大。

因为过多可能造成吸附太强,不利于催化反应。

金属在载体上微细的程度用分散度 D ( Dispersion )来表示,其定因为催化 反应都是在位于表面上的原子处进行,故分散度好的催化剂,一般其催化效果较好。

当 D = 1时,意味着金属原子全部暴露。

第五章环境友好加工要求:极高的转化率;接近100%的选择性;污染物的浓度必须降至10-6级或零排放。

工业催化复习资料(整理)..

工业催化复习资料(整理)..

2.1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是一种能够与反应物相互作用,加速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化学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且反应终结时本身保持不变的化学物质2.1.2催化作用的基本特征1催化剂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可行的化学反应2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的位置 3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4催化剂具有寿命催化剂并不能无限期地使用。

哪怕只是化学反应的短暂参与者,在长期受热和化学作用下,也会经受不可逆的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如:晶相变化、晶粒分散度的变化、易挥发组分的流失、易熔物的熔融等等,这些过程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当反应进行时催化剂经受亿万次这种作用的侵袭,最后导致催化剂失活。

3`催化剂的性能指标活性`选择性稳定性2.2 催化剂的组成与载体的功能2.2.1催化剂的组成应2.2.2载体的功能(1)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的孔结构,维持活性组分高度分散;(2)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使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形状;⑶改善催化剂的热传导性能,以满足反应过程的传热要求;⑷减少活性组分的用量,特别是贵金属的用量;⑸提供附加的活性中心;⑹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溢流现象和强相互作用,影响催化活性。

2.3 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具备的三方面基本要求: 1)适宜的活性 2)较高的选择性 3) 长寿命工业催化剂的四个基本指标:选择性、稳定性、活性、成本活性:催化剂影响反应进程变化的程度。

选择性:所消耗的原料转化成目的产物的分率。

稳定性: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寿命: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能达到装置产能力和原料消耗定额的允许使用时间。

2.4均相催化剂的特征催化剂与反应介质不可区分,与介质中的其他组分形成均匀物相的催化反应体系。

用于液相反应,溶于反应介质中,以独立自由的分子形态存在。

用于MNR/IR等分析手段。

液态酸碱催化剂,可溶性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和碘、一氧化氮等气态分子催化剂的催化属于这一类。

均相催化剂与多相催化剂的比较各自优缺点多相催化剂:无需连续添加催化剂;大大减少了腐蚀问题;简化了产品的回收;制造费用下降选择性较高;产品纯度很高;安全性增加均相催化过程有以下优缺点:(1)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节能。

工业催化复习题

工业催化复习题

1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作用的特征是什么?催化剂定义:凡能加速化学反应趋向平衡,而在反应前后其化学组成和数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特征①不能改变化学平衡②通过改变化学反应历程而改变反应速度③对加速化学反应具有选择性2工业催化剂的基本指标是什么?工业催化剂的性能要求有哪些?基本指标:活性、选择性、寿命、经济性。

性能要求:活性、选择性、生产能力、稳定性、寿命、机械强度、导热性能、形貌和粒度、再生性。

3什么是催化剂的稳定性?什么是催化剂的寿命?催化剂的稳定性是指催化剂在使用条件下具有稳定活性的时间。

催化剂的寿命是指从开始使用到活性下降到生产不能再用时所经历的时间。

4什么是催化剂失活?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定义:在恒定反应条件下进行的催化反应的转化率随时间增长而下降的的现象叫催化剂失活。

原因:中毒、生焦、烧结、活性组分流失5 如何计算催化剂的活性(转化率X、转换数TON、转换频率TOF)?(P12)反应速率表示法、反应速率常数表示法、转化率表示法。

转化率X:反应物A的总量/流经催化床层进料中反应物A的总量转换数TON:催化剂上每个活性位通过催化循环使总反应发生的次数转换频率TOF:每个活性位每秒时间内完成的催化循环的次数6 固体催化剂的组成有几部分?说明合成氨催化剂各部分的作用?说明Pt-Sn/Al2O3催化剂各部分的作用?组成:活性组分(主催化剂和共催化剂)、载体、助催化剂。

各部分作用:Fe 为活性组分;Al2O3为载体;K2O为助催化剂。

Pt活性组分,Sn助催化剂,Al2O3酸功能性载体。

7.固体催化剂载体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载体有哪几种?作用:分散作用、稳定化作用、支撑作用、传热和稀释作用、助催化作用。

常用载体:低比表面(刚玉、碳化硅、浮石、硅藻土、石棉、耐火砖);高比表面(氧化铝、SiO2/Al2O3、铁矾土、白土、氧化镁、硅胶、活性炭)。

8.多相催化反应的步骤有哪些?(课本P14)外扩散→内扩散→化学吸附→表面反应→脱附→内扩散→外扩散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过程9、什么是扩散控制、动力学控制?提高宏观反应速率措施?扩散控制:最慢步骤是物理过程--扩散动力学控制:最慢步骤是化学过程--吸附、脱附、表面反应措施:外扩散控制:提高气流速率。

工业催化考试复习

工业催化考试复习

1.催化剂得作用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但它本身不因化学得结果而消耗,它也不会改变反应得最终热力学平衡位置。

2.载体得作用有哪些?分散作用稳定化作用支撑作用传热与稀释作用助催化作用3、均相催化所有反应物与催化剂分子分散在一个相中,如均相酸碱催化、均相络合催化。

4、多相催化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不同得相,催化剂与反应物有相界面将其隔开。

如气液、液液、液固、气固、气液固。

5、简述多相催化反应过程包括得五个过程。

反应物向催化剂表面扩散反应物向催化剂表面吸附被吸附得反应物在表面上迁移、化学重排与反应产物由催化剂表面上脱附产物离开催化剂周围得介质扩散6、烧结粉状或粒状物料经加热至一定温度范围而固结得过程7、选择性转化为目得得产物所消耗得某反应物量/某反应转化得总量8、在估量一个催化剂得工业价值时,哪三个因素最重要?考虑得顺序就是什么?她们分别就是活性、选择性与寿命。

考虑得顺序:9、简述化学吸附得单层与物理吸附得单层得不同之处化学吸附得单层吸附量,即为占领吸附剂得所有吸附部分所需得吸附质得量,而吸附质得吸附部位则就是由吸附剂得结构与吸附物得化学性质所决定得。

物理吸附得单层吸附量,则就是分子式以密集排列得形式,以完全得单层分子遮盖表面所需得吸附质得量10、如何确定半导体氧化物为n型或p型?N型氧化物得电导由导带中得电子数决定,而p型氧化物得电导则由价带中得正穴数决定。

基于这个原理,可以用下述方法确定非计量氧化物就是n型还就是p型。

将氧化物基于一定压力得氧气氛中,并测量氧化物得电导随氧气压得变化,如果电导随氧气压力增加而增加,则此氧化物为p型,相反则为n型。

11、在n型与p型半导体催化剂中加入施主杂质,其电导率与逸出功有何变化?N型半导体催化剂加入施主杂质后,它得导电率提高,逸出功降低。

因为n型半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加入施主杂质后,使得导带自由电子增加,所以导电率提高,Ef提高逸出功降低;而p 型半导体催化剂加入施主杂质后,它得导电率降低,逸出功也降低。

工业催化复习资料最终版

工业催化复习资料最终版

1.催化剂的定义是: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却不改变化学反应热力学平衡位置,本身在化学反应中不被明显地消耗的化学物质。

2.催化作用是指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效应。

3.催化剂的基本特征:1)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

2)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

3)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4)催化剂的寿命。

4.工业催化剂一般有哪些组分组成?各组分具有什么功能?①活性组分:提供改变反应历程的组分,多为金属、氧化物、酸碱②载体组分:提供高的比表面积、孔结构、活性组分的分散剂、粘合剂、或支撑体。

多数为硅和铝的氧化物③助催化剂组分:催化剂的辅助组分,本身没有活性或者活性很低,用于活性组分或载体改性。

5.载体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散作用、稳定作用、支撑作用,传热和稀释作用、助催化作用)①提供适宜的比表面和孔结构②维持催化的形状和机械强度③改善催化剂热传导性④提高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分散度⑤提供附加活性中心⑥活性组分和载体的溢流现象和强相互作用6.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是评价催化剂好坏的主要指标,它包括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

7.多相催化反应过程中,从反应物到产物一般经历哪些步骤包括五个连续的步骤。

(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吸附;(3)被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表面脱附;(5)反应产物离开催化剂表面向催化剂周围的介质扩散。

8.当气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固体表面上气体的浓度高于气相主体浓度的现象称为吸附现象。

9.几种等温吸附等温吸附平衡过程用数学模型方法来描述可得到等温方程,其中包括:Langmuir(朗格缪尔)等温方程,Freundlich(弗郎得力希)等温方程,T}MKI}IH(焦姆金)等温方程及BET(Brunauer, Emmett 及Teller)等温方程等。

工业催化 复习资料

工业催化 复习资料

第一章:催化剂催化剂: 一类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不改变热力学平衡,并不被明显消耗的物质。

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的Cat.负催化剂:能减慢反应速度的Cat.催化作用:是一种化学作用,是靠用量极少而本身不被明显消耗的一种叫催化剂的外加物质来加速或减慢化学反应速度的现象。

催化剂的基本特性:(1)只加速热力学可行的反应;(2)催化剂不影响平衡常数;(3)k 正与k 逆相同倍数增加(4)改变反应历程;(5)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Arrhenius 方程: 催化剂好差的评价(价值):重要性顺序:选择性>寿命>活性(1) 催化剂的活性(activity )(2) 催化剂的选择性(selectivity ) (3) 催化剂的寿命(lifetime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成熟期,稳定期和衰老期。

(4) 催化剂的价格(cost )(5) 催化剂的稳定性(stability ) 补偿效应:在用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上,研究一个给定的催化反应时,用Arrhenius 方程表示反应速率常数时,不同催化剂的指前因子A 和活化能E 是以彼此补偿的方式变化的,导致不同的催化剂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的反应速率常数(或反应速率)为恒值。

工业催化剂着重考虑的问题:(1)活性(包括选择性)(2)稳定性(3)流体流动性(4)机械性质多组分催化剂的成分:(1)活性组分(active components )或称主催化剂(maincatalist );对催化剂的活性起着主要作用。

它是催化剂设计的第一步,没有它,催化反应几乎不发生。

其类别主要有三:即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2)载体 (support 或 carrier );① 最重要的功能是分散活性组分、作为活性组分的基底,使活性组分保持大的表面积。

② 降低对毒物的敏感性;③ 载体为Cat.提供一定的孔隙结构;④ 改进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及抵抗条件的应力能力⑤ 有些载体具有双功能性。

(3)助催化剂(promoter ):本身没有活性或活性很小,但在加入催化剂后(一般小于催化剂总量的10%)能使催化剂具有所期望的活性、选择性或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第二章
IUPAC 于1981年提出的定义: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 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 自由焓变化。

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涉及催化剂的反应为催化 反应
特征:
(1) 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 .
(2) 只能加速到达反应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位置
•对于可逆反应,能催 化正方向的催化剂,就能催化逆反应方向
(3) 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
(4 )催化剂活性有一定寿命
催化反应产物具有选择性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由于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主反应的活 化能,而副反应活化能的降低则不明显
.
催化剂组成:
1. 活性组分:化学活性
2. 载体:高表面积,孔结构,机械强度等
3. 助催化剂:对活性组分/载体改性
活性组分: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可由一种物质组成,也可由多种物质组成
活性组分的分类: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化物;非过渡金属氧化物
第四章
固体酸:天然粘土物质,天然沸石,金属氧化物及硫化物,氧化物混合物,金属盐 等;
固体碱: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分散于氧化硅、氧化铝,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等
液体酸:H2SO4,H3PO4,HCI 水溶液,醋酸等
液体碱:NaOH 水溶液,KOH 水溶液
杂化轨道中d 原子轨道所占的百分数称为 d 特性百分数(d%),金属的d%越大,相 应的d 能带中的电子填充越多,d 空穴就越少。

广为应用的金属加氢催化剂来说, d%在 40-50% 为宜。

d 带空穴的存在,使之有从外界接受电子和吸附物种并与之成键的能力。

但也不是 d 带空穴越多,其催化活性就越大。

因为过多可能造成吸附太强,不利于催化反应。

金属在载体上微细的程度用分散度 D ( Dispersion )来表示,其定
因为催化 反
应都是在位于表面上的原子处进行,故分散度好的催化剂,一般其催化效果较好。

当 D = 1时,意味着金属原子全部暴露。

第五章
环境友好加工要求:极高的转化率;接近
100%的选择性;污染物的浓度必须降至
10-6级或零排放。

金属的分散度: 义为: 表面的金属原子
/ g 催化剂
总的金属原子
汽车尾气的危害: 人们已从汽车尾气中分离出 80 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以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尘和苯并芘为主。

在大中城市中,汽车尾气的污染占整个大 气污染的 60%以上 。

汽车尾气净化采用的催化剂,目前广泛采用的是 三效催化剂 。

在操作条件下,可同 时将尾气中的 CO 、HC 和 NOx 净化处理,达到环境要求的限制标准。

三效催化剂的构成主要由载体涂层和活性组分所组成,置于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 中。

涂层材料必须满足的要求:
① 较高的热稳定性
② 增强涂层中某重要组分的热稳定性
③ 协助或改善某些催化组分的功能
第六章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 富煤少气缺油 清洁能源是指不污染环境的能源,也是指可再生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 质能、地热能以及潮汐能等
第八章
生物催化剂是指生物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游离或固定化细胞和游离或固定化 酶的总称。

固定化细胞和固定化酶又称为固定化催化剂。

生物催化具有以下特点:
催化效率高: 高度的专一性:一种是绝对专一性;另一种是相对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 物进行一种反应, 称为绝对专一性。

一种酶能够催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进行某种相同 类型的反应,称为相对专一性。

也称为键专一性或基团专一性。

反应条件温和:一般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副反应。

第九章
活性高 选择性好 在使用条件下稳定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抗毒性能 价格低廉
目前,工业上使用的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 沉淀法、浸渍法、机械混合法、离子交换法、熔融法等。

浸渍法优缺点 酶不适应于工业化生产过程,对周围环境的温度、
pH 值、盐浓度等因素非常敏感 ?工业催化剂的要求
?(1)
?3)
?^
?5)
⑴ 浸渍法所制得的催化剂,其表面积与孔结构接近于所用载体的数据,因此可使成品的宏观结构预先受到控制,即可根据反应所要求的催化剂宏观结构,选择所需的载体。

⑵ 在适当的操作条件下,活性组分可以均匀的薄层附着在载体表面上,
因此大大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利用率,这对用贵金属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尤为有利。

⑶ 浸渍法所涉及的过程比用沉淀法单纯得多,而且在工艺上也比较简单。

( 4)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技术上比较容易掌握。

混合法优点:
方法简单、生产量大、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催化剂的生产。

混合法缺点是催化剂各组分间难以混合均匀,组分间相互作用程度小,难
以协同起催化作用,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较沉淀法、浸渍法的差;此外,在生产过程中粉尘大、劳动条件恶劣,尤其是生产毒性较大的催化剂时,对工人身体损害很大。

离子交换法制得的催化剂分散度好,活性高。

尤其适用于制备低含量、高利用率的贵金属催化剂。

熔融法制造工艺显然是高温下的过程,因此温度是关键性的控制因素。

采用精心控制的固化过程,能保证熔融态的介稳结构,直到在使用温度下仍为介稳态。

熔融法制备催化剂,其活性好、机械强度高,且生产能力大。

缺点是通用性不大。

催化剂的失活
⑴ 中毒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由于受到少数杂质作用而显著下降的现象称为中毒。

毒物通常是反应原料中带来的杂质或者是催化剂本身的某些杂质在反应条件下和有效成分作用的结果。

反应产物(或副产物)有时也可能毒化催化剂。

极少量的毒物就可以导致大量催化剂的活性完全丧失。

毒物因催化剂而异;还因催化剂所催化的反应而异。

温度对中毒也有影响。

选择中毒对工业催化剂来说具有实用意义。

催化剂的再生
再生是在催化剂活性下降后,通过适当处理使其活性恢复的操作。

工业上常用的再生方法有四种:
⑴ 蒸汽处理:
⑵ 空气处理:积炭严重,阻塞了催化剂的微孔结构时,可通入空气进行燃烧或氧化,使催化剂表面的炭或类焦与氧反应,将
C 转化成 CO2 放出。

⑶ 通入 H2 或不含毒物的还原性气体:
⑷ 用酸或碱溶液处理:如骨架镍催化剂的再生,通常采用酸或碱除去毒物。

催化剂再生后,
活性可以恢复,但再生次数是有限制的。


- 4 -
11.1.2. 实验室活性测试反应器的类型及应用
(1)反应器分析的基本概念 实验室各种反应器间最本质性的差别是间歇式和连续式之间的差异。

化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连续式的反应器。

连续式的工业反应器,其操作特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流体流动的方式、催
化剂粒子内和粒子间存在的浓度梯度, 以及温度的径向和轴向梯度等。

对于实验室用的 反应器,通常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消除这些影响,使获得的信息简单明确。

(1)反应器分析的基本概念
①连续流动搅拌釜式反应器 (CSTR) 假定流体为全混的,反应器内各处浓度均一,并且等于出口物料流的浓度。

因 此可以直接测量做为浓度函数的反应速率。

②活塞流式反应器 (PFR) 假定没有轴混, 而且无浓度或流体速度的径向梯度, 则反应物的浓度只是反应 器长度的函数。

(2)间歇式反应器 间歇式反应器主要用于研究高压、 高温反应或催化剂的筛选,较少用于催化剂 性能和动力学研究。

优点:装卸快、投资少
缺点:升温、降温缓慢; 物质分压难以控制、 测量;不一定能说明连续体系的产率; 毒物会积累;物料平衡误差较大等。

3)暂态式反应器 该反应器体系简单、反应物和催化剂用量都很少。

但由于是脉冲反应器,反应 是在非平衡条件下进行的。

(4) 连续流动反应器 ①活塞流反应器 ②再循环微分反应器 ③反混式反应器 (无梯度反应器 ) ④滴流床反应器 ⑤流化床反应器 目前在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