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专题广播稿【通用版】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广播稿(通用5篇)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广播稿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广播稿(通用5篇)有在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大家广播前一般都会提前做好广播稿,没有广播稿就不会有好的广播效果,那么问题来了,广播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广播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广播稿1甲:留住一丝清风,播撒出希望的明天。
乙:付出一份真诚,打造爱的世界。
甲:带走一片笑容,永远与我们同行。
乙:在这金秋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刻,在这收获的季节。
甲:兰之声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今天的播音员xx乙:我是今天的播音员xxx今天我们为大家安排的节目有歌曲赏析、健康快车、娱乐天地,希望大家认真收听。
乙: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甲: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乙:对了,今天的“点歌台”栏目为大家安排的就是一首根据《水调歌头》改编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明月》吧。
甲:下面请听健康快车,让《健康快车》给我们一个金色的童年,健康的回忆。
所以,让我们一起登上《健康快车》吧!秋季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这些传染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病原体通过呼吸道的排泄物(如飞沫等)传播的。
秋季天气转冷,我们同学在外边的活动减少了,多集中在教室内,这就增加了传染机会。
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那我们该如何预防呢?乙:1、教室每天保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2、同学们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多到户外活动,适时增减衣服。
3、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平时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把住“病从口入”关。
4、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取去。
中秋节广播稿

中秋节⼴播稿中秋节⼴播稿(通⽤6篇) 如果你是⼴播站的播⾳员,肯定会知道我们⼴播前都会提前做好⼴播稿,⼀份⼀流的⼴播稿能提⾼节⽬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播稿吗?下⾯是⼩编为⼤家整理的中秋节⼴播稿(通⽤6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中秋节⼴播稿1 徐:秋江潮⽔连海平, ⼤:海上明⽉共潮⽣, 严:花好⽉圆⼈团聚, ⼩:祝福声声伴你⾏。
徐:亲爱的听众们,⼤家下午好,这⾥是《中秋节特别节⽬》,我是徐雪傲,我是李聪聪,我是严国钊,我是李科溶。
⾸先我祝愿⼤家:中秋快乐! ⼤:今天呢,⾮常⾼兴可以和⼤家⼀起度过这⼀年⼀度的中秋佳节,在这⾥,我祝愿所有的⽼师们:⼼情如秋⾼⽓爽!笑脸如鲜花常开!愿望个个如愿!中秋快乐! 严,⼩:我们也祝愿所有的同学们: 严:⼼愿、祝愿、如愿、了愿。
⼩:⼼到、想到、福到、运到。
严,⼩:天天好⼼情! 徐:⼀段好听的⾳乐过后,让我们⼀起⾛进,中秋佳节。
徐:欢迎回来《中秋节特别节⽬》,说到了中秋节,就要考考各位了。
严:嗯?什么问题?快说来听听吧。
徐:不要着急嘛,农历⼋⽉⼗五是我国的传统节⽇——中秋节。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共称为中国汉族的四⼤传统节⽇。
那你们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当然了,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的节期为农历⼋⽉⼗五,时⽇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因为这个节⽇在秋季⼋⽉,故⼜称“秋节”、“⼋⽉节”、“⼋⽉会”;⼜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进⾏的,所以⼜俗称“⽉节”、“⽉⼣”、“追⽉节”、“拜⽉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
中秋节的盛⾏始于宋朝,⾄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之⼀。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的崇拜、⽉下歌舞觅偶的习俗以及古代秋报拜⼟地神的遗俗。
我国⼈民在古代就有“秋暮⼣⽉”的习俗。
⼣⽉,即祭拜⽉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迎寒和祭⽉。
关于中秋节广播稿7篇

关于中秋节播送稿7篇关于中秋节播送稿1〔音乐〕师: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4日,是个什么节日吗?〔中秋节〕对呀,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马上要到了。
今天,我们一年级组的小朋友,就来给大家讲讲中秋节的故事。
徐峥城:大家好!我是一〔2〕班的徐峥城。
厉祎昀:大家好!我是一〔2〕班的厉祎昀。
今天的就由我们俩来为大家讲中秋节的故事。
徐峥城:那就先介绍一下中秋节的由来吧。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厉祎昀:这时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为“团圆节〞。
〔音乐〕徐峥城:接着是不是应该讲讲中秋节的习俗啦?厉祎昀:是的。
在我国的古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徐峥城:我还知道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管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厉祎昀:其实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在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还是赏月和吃月饼。
〔音乐〕徐峥城:那你知道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吗?厉祎昀:那当然!你听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中秋节主题广播稿(精选3篇)

中秋节主题广播稿(精选3篇)中秋节主题广播稿在学校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我们广播前都会预先做好广播稿,广播稿写得优秀才会有好的节目效果,写广播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中秋节主题广播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主题广播稿1播放《队歌》汤佳慧: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伴随着熟悉的乐曲声,红领巾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
本期广播站为您安排的是中秋节趣话专题栏目。
吉玟慧:我是主持人赵秦程:我是林思棋:我是汤佳慧:我是合:欢迎大家的收听。
林思棋:再过几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里我们预祝全校师生中秋快乐,合家团圆,万事如意!吉玟慧:中秋节一直以来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人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时节对亲人的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当一轮明月高高挂起的时刻。
赵秦程:汤佳慧考考你,你知道为什么要叫中秋节呢?汤佳慧:这个可不难,在我国,农历的7、8、9三个月为秋季,农历8月15——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林思棋:那为什么有人又称它团圆节呢?吉玟慧: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
人们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赵秦程:还真难不倒你呀!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亮的圆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你知道哪些有关的诗词吗?汤佳慧: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林思棋:你知道得可真多!那你知道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吗?吉玟慧: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
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赵秦程:哇!还有神化故事呀!那你给我们讲讲吧!汤佳慧:好!我给大家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吧!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2023年有关中秋节广播稿(精选6篇)

2023年有关中秋节广播稿(精选6篇)广播稿一:中秋祝福主持人: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的中秋节,我们收到了很多来自朋友们的祝福,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分享这些温暖的话语。
首先来听听来自吴先生的祝福:吴先生:亲爱的家人,中秋节快乐!尽管我们现在不能在一起,但我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愿你们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团聚快乐,幸福满溢!月圆情更浓,我爱你们!主持人:接下来是来自王女士的祝福:王女士:亲爱的朋友们,中秋佳节到,愿你们团圆美满,幸福安康!无论身在何处,家人的关爱和温暖一直都在你们身边。
祝福大家,月圆人圆事事圆满!主持人:最后分享一段来自一位听众的祝福:听众:亲爱的主持人,谢谢你们每天陪伴我们度过美好的时光。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愿大家拥有一个团圆的中秋节,笑口常开,幸福满怀!主持人:感谢大家的祝福,也祝福大家中秋快乐,心想事成!下面我们为大家播放一首经典的中秋歌曲,希望大家喜欢。
广播稿二:中秋传统文化主持人: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的中秋节,我们不仅可以在家中与亲人团聚,感受家庭的温馨,还可以一起学习和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包括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等。
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们会在这个晚上一起出来,欣赏圆圆的明月,据说这可以带来幸福和团圆的象征。
吃月饼也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月饼有着各种各样的口味和造型,是亲人之间互赠的礼物。
赏桂花则是赏月的一个陪衬,桂花的芬芳香气,也让人们更能感受到中秋的浓浓情意。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和体验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享受团圆的快乐和和谐的家庭氛围。
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温馨而美好的中秋节!广播稿三:中秋美食主持人: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的中秋节,中秋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有着丰富多样的美食,每一种美食都代表着团圆和祝福。
首先是最有代表性的月饼,每年中秋节都少不了品尝月饼的仪式,各个地方有着各种不同的口味和风味,比如豆沙、蛋黄、莲蓉、五仁等等,不同的月饼带给人们不同的味蕾享受。
中秋节主题广播稿(精选3篇)

中秋节主题广播稿(精选3篇)中秋节主题广播稿(精选3篇)在学校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我们广播前都会预先做好广播稿,广播稿写得优秀才会有好的节目效果,写广播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主题广播稿(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主题广播稿1 播放《队歌》汤佳慧: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伴随着熟悉的乐曲声,红领巾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
本期广播站为您安排的是中秋节趣话专题栏目。
吉玟慧:我是主持人赵秦程:我是林思棋:我是汤佳慧:我是合:欢迎大家的收听。
林思棋:再过几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里我们预祝全校师生中秋快乐,合家团圆,万事如意! 吉玟慧:中秋节一直以来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人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时节对亲人的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当一轮明月高高挂起的时刻。
赵秦程:汤佳慧考考你,你知道为什么要叫中秋节呢? 汤佳慧:这个可不难,在我国,农历的7、8、9三个月为秋季,农历8月15——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林思棋:那为什么有人又称它团圆节呢? 吉玟慧: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
人们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赵秦程:还真难不倒你呀!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亮的圆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你知道哪些有关的诗词吗? 汤佳慧: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林思棋:你知道得可真多!那你知道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吗? 吉玟慧: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
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赵秦程:哇!还有神化故事呀!那你给我们讲讲吧! 汤佳慧:好!我给大家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中秋佳节广播稿

中秋佳节广播稿中秋佳节广播稿(通用11篇)在学校广播站锻炼的学生,我们广播前一般都会提前做好广播稿,没有准备广播稿就不会有好的节目效果,那要怎么写好广播稿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秋佳节广播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佳节广播稿 1甲乙:大家好乙:我是今天的荧星广播员的XXX。
乙:嗯?什么问题?快说来听听吧。
乙:哈哈,这个可难不倒我,我知道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啊,这一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乙:诶,XX老师,那这个节日为什么叫中秋节呢,为什么不叫月饼节呢?乙:哎呀,原来是这样子的啊。
老师老师,除了这个我还知道其他习俗呢。
乙:还有吃月饼赏月的习俗呢。
乙:嘿嘿。
乙:好啊好啊,我们快点播报吧。
乙:农历八月十五日当天,梦多多小镇将举行中秋晚会,我们小荧星艺校三人舞节目《daddy》,单人节目《喇叭裤》也将受邀参与演出,精彩绝伦,值得期待哦。
乙:温州电视台《儿艺星空》电视模特营筹建通知发出后,得到了温州市儿童的大力响应,免费学习模特基础,培养良好的形体姿态,报名截止9月15日,将于18号晚进行海选,时间即将截止,赶快报名争取机会吧!甲乙:荧星快播报,资讯早知道。
今天的荧星快讯就播报到这里。
乙:不要忘记吃好吃的月饼哦!再次祝大家中秋节快乐!阖家幸福!乙:亲爱的小朋友们。
甲:随着金秋的脚步越来越近,在这收获的季节,我们荧星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今天的荧星广播员XX老师。
甲:诶,XX,老师今天可是要考考你一个问题哦,甲:你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甲:对,今年的9月15日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节,可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呢!甲:小馋猫,是这样的。
八月十五恰好在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作中秋节。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中秋节又叫“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新中秋节的广播稿5则范文

最新中秋节的广播稿5则范文第一篇:最新中秋节的广播稿最新中秋节的广播稿2篇在学校广播站锻炼的学生都知道,我们广播前都会预先做好广播稿,漂亮的广播稿会带来更好的节目效果,怎样写广播稿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新中秋节的广播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中秋节的广播稿1(音乐)师: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4日,是个什么节日吗?(中秋节)对呀,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马上要到了。
今天,我们一年级组的小朋友,就来给大家讲讲中秋节的故事。
xx:各位好!我是一(2)班的xx。
xx:各位好!我是一(2)班的xx。
今天的就由我们俩来为大家讲中秋节的故事。
xx:那就先介绍一下中秋节的由来吧。
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xx:这时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为“团圆节”。
(音乐)xx:接着是不是应该讲讲中秋节的习俗啦?xx:是的。
在我国的古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xx:我还知道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专题广播稿【通用版】
A: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现在开始播音。
我是***,今天和我一起为大家广播的是***同学。
B:大家好,我是***。
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一直以来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人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时节对亲人的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当一轮明月高高挂起的时刻。
农历八月十五之所以叫中秋,是因为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
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有“月到中秋分外明”之说。
说起中秋的****,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这些都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在中国,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
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
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记取的还是那香甜的月饼和五光十色的灯笼。
当然,月圆当空的节日,也是人们喜庆团圆的大好日子。
A: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B: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
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