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对策思考

合集下载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的运用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的运用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的运用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是指在跨国公司内部将产品或服务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时,确定适当的价格策略。

这种策略的运用可以帮助跨国公司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国家间的价格差异、成本差异和市场需求差异,以提高利润和竞争力。

以下是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的常见运用方式:
1. 成本加成定价策略: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在不同国家间采取不同的加成率确定价格。

通常情况下,公司在成本较低的国家可以采取较低的加成率,以便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2. 市场定价策略:根据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定价。

公司可以根据市场份额、对手定价、消费者购买力等因素来确定定价策略。

3. 市场批发定价策略:公司将产品或服务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售给其他公司或经销商,从而鼓励他们在市场上推广和销售产品。

这样可以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提高产品曝光度和销量。

4. 转移定价策略: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将产品或服务从成本较高的国家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国家,以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

然后,公司可以根据转移到的国家的市场情况来确定产品的定价,以提高利润。

5. 差异化定价策略:根据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对
产品或服务进行定价差异化。

公司可以根据产品品牌、质量、功能等不同特点,以及消费者购买力等因素来制定定价策略。

总之,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的运用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国家间的市场需求、成本差异和竞争情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和竞争力。

这需要公司在制定定价策略时进行市场调研和利润分析,确保该策略能够适应不同国家的经济环境并取得成功。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价格问题浅析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价格问题浅析
科 技信 息

在 华 跨 国 公 司 转 穗 价 格 问 题 浅 析
江 西财 经大 学会计 学 院
[ 摘
冯琳 磬
要] 转移价 格是跨 国公 司经常利用 以获得 全球利润 最大化 的手段之一 。随着我 国外 商直接投 资的蓬勃发展 , 转移价格严重损
跨 国公 司 战略 目标 对策 品的价格竞争力 , 势必会降低我 通 过火税 、 进} { _ j 口配额等措施保护 民 族] - 业、 幼稚丁业的成效。 4、 大量转出利润 , 挫伤中方和潜 在外方投 资者 的积极性 。 外资企业利用转出价格转 出利润 , 使其账 面利 润减 少或为负数 , 即 虚亏实盈 , 以达到其提 前收 回资金 、 逃避投 资风 险等 目的。对 中方 来 说, 会使 中方 应得利润 外流 , 利润分 配不均 , 挫伤 『 { I 方积极性 ; 同时 , 大 量利润转 造成外资企业 虚亏实盈 的现象 , 使其 它有意来华投 资的外 商产生在我国无利 町图的错 觉 , 从而影响其投 资积极性 。 三、 治理外资企业转移价格的具体 措施 跨 阁公 司转移价格问题 , 已引起世界各 的广泛 关注 , 为维护本 国 经济利益和合 法权益 , 各 陶都在积极研 究和制定 限制跨 国公 司转 移价 格 的相应策 略。 日前普遍 采取的措施有独 立竞争交 易原则 、 比较定 价 原! J I l J 、 税 收待遇 一体化 等等 。对我 国而言 , 要 治理外 资企业 的转移 价 格, 除_ 『 借 鉴冈际上现有的限制转移价格 的措施外 , 还应 该根据我 国国 情, 从宏 观和微观 两方 面着手进行综合治理标术兼治 : 1 、 调整外 资政策 , 改善投 资软环境 。 外方来我 国投 资优先考虑的是我国庞大的市场及丰富 的劳动力资 源, 而我 国政府 为鼓励外商投 资而采取 的“ 减税让利 ” 政 策并未获得 应 有重 视。冈此 , 笔者认为 , 政府应针对外资企业 实施转移价格 的战略 目 标, 有 的放矢地适时凋整外资政策 ,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如可以存税 收方 面适 当取 消一些地方性 的优惠政策 , 对外 资企业 调配资金 的需 要, 在不影响我 国国际收支 的情况下 , 适 当放松外汇管制 , 允许少数 信 誉好 、 规模 大的合资企业在 ・ 定资金限额下 , 自由调配 资金 。同时努 力 保持 田民经济高 速增长势头 与较低的通胀 率 , 从而保持较 高的投资 回 报率 , 增加埘外 资的吸引力 , 使我圈成为外资方运用转移价格调拨 资金 的受 益 同 。

我国跨国公司运用转移价格的思考

我国跨国公司运用转移价格的思考

同比增长 6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 纷在政府管制比较松弛的“ . 2 避税港” 设立象征 及时转移出去, 尽量避免汇率变化对公司造成
额 46亿美 元 , 比增 长 3. 对外 劳 务合 性的分支机构,以便有计划地利用转移价格, 巨大损失。 0 同 5 %; 3
作完成营业额 6 亿美元, 8 同比增长 2. 全 将各子公司的利润收入调拨到“ 6 %; 0 避税港 ”以逃 ,
额 86 8 美元 , 比增长 1. 全 年我 国 利润总额; 2. 亿 5 同 3 %; 8 跨国公司运用转移价格来减少所得 当预期子公司所在国的汇率下跌时, 可以通过 对 外直 接投资额 ( 非金融部分)8.亿美元 , 税 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 17 2 避税港 ”跨 国公司纷 提高进 口价格或降低} 口价格的形式, , } { 将资金
伐明显加快 ,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进入 了一个 关税 。通常有两种方法: 劳务和技术 一种是利用 不同国家 价格 向子公司低价提供各种资源 、 新的迅速发展阶段。 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 或地区的子公司, 以低价格发货, 降低予公司 等,用无形的财务补贴增强予公司的竞争能
境, 我国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 如何有效地 的进 口额 ; 另一种是利用区域性关税同盟或有 力 ;跨 国公司通过 转移价格调 剂子 公司的 盈 运用跨 国转移价格 来提高 企业 的 国际竞 争力 关协定逃避关税。 利, 使子公司获得丰厚的利润, 从而在东道国 也自 然而然地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 树 立 良 的财务形象和信誉 , 好 便于在 当地通 过 2资金的调拨 与配置。 国公司对外直接 、 跨
热点问题。

跨 投资, 总希望在赚取最大利润的同时能尽早地 发行债券和股票筹集 资金 ,降低筹 资成本 ; 收回资本,并实现其资金的 自由调拨和 配置 。 国公司通过转移 价格使予 公司在商 品市场

外企的转移价格与我们的对策

外企的转移价格与我们的对策
场 的 机 会 进 军 国 外 市 场 + 从 事 跨 国 经 营 ,把 生 存 空 间 扩 展 到 全 球
于 公 司 高 价 出售 零 部 件 产 品 增 加 子 公 司 的 产 品 成 本 + 减
公 司 的 利润 。
范 围 。我 国应 借 鉴 外 国跨 国公 司
的 经 营 方 法 + 告 理 地 运 用 转 移 价 格策 略 是 一较 为 现 实 的选 择 转 移 价 格 及 其 作 用
调 查 + 在 我 国 的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每 年 申报 的 亏 损 面 在 4 以 上 ,多 O 数 的 亏 损 苇 是 经 营 亏 损 , 而 是 大
经 营 策 略 . 又 称 转 让 定 价 或 划 拨 定 价 , 它 是 指 跨 国 公 司 内部 母 公
司 与 子公 司 、子公 司与 子 公 司之
维普资讯
☆ 时 经 论 衡 ☆
限 , 会 直 接 影 响 子 公 司 的 产 品 成 本 。 多 地提 取 折 J 过 日费 , 增 加 子 会 公 司 的产 品成 本 ;过少 地 计算 折 旧费 ,则 会减 少 子 公 司 的 产 品成
本 费 用
1 .健 全 税 制 立 法 。我 国 可 借 鉴 国 际 上 普 遍 采 用 的 正 常 交 易 原 则 , 定 正 常 交 易 价 格 . “ 采 取 确 可 三 种 方 法 : 1 价 格 比 较 法 指 直 () 接 将 跨 国 公 司 内 部 交 易 价 格 与 相 互 独 立 的 企 业 间 或 跨 国公 司 与 独 立 当 事 人 之 间 交 易 的 价 格 相 比
维普资讯
☆ 时经 论 衡
外 企 的 转 移 价 格

我 们 的 对 策

论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及其对策

论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及其对策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及其对策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化。

其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跨国公司之间的转移定价,即通过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产品、技术、资金等资源,并进行价格设置,从而实现税收规划和利润最大化。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虽然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但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对我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影响1. 资金流失跨国公司通过转移定价的方式,将利润转移到低税率的国家或地区,从而减少纳税金额。

这导致我国的税收收入减少,限制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

同时,跨国公司还可能通过在境外注册子公司、跨国转移资金等手段来规避国内的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剧了资金流失的问题。

2. 技术流失跨国公司在转移定价中往往会将高附加值的研发和创新环节放在总部所在国或地区进行,而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放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

这导致我国只能作为生产加工环节的承担者,无法获取更多的技术和创新知识。

长期下去,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将难以提升,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不公平竞争跨国公司通过转移定价的方式,可以在我国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销售产品,从而抢占市场份额,对我国本土企业形成不公平竞争。

这种不公平竞争会导致我国本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

应对策略1. 加强税务管理针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所带来的税收流失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税务管理。

首先,可以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税务审计,防止其通过转移定价等手段进行税收规避。

其次,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税收政策,调整税率和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进行生产和创新。

此外,还可以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打击跨国公司的税收规避行为。

2.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了解决技术流失问题,我国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

跨国企业转让定价避税问题与治理措施

跨国企业转让定价避税问题与治理措施

跨国企业转让定价避税问题与治理措施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并且给国家带来了经济损失,造成不公平的营商环境。

强化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已是当今税收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跟上国际反避税管理步伐,提升我国反避税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介绍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情况与我国反避税管理现状,运用案例分析研究法对 A 汽配公司的基本情况、行业概况、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类型等基础数据采集后,采用了功能分析法、风险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和可比性分析法对其进行反避税管理分析。

然后对A 公司开展特别纳税调整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的启示对健全我国关于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提出了五点建议,包括构建精确和具有可比性的行业利润数据库、畅通第三方信息共享的渠道、打造全国一体化反避税管理专用平台、继续推进反避税法律体系的建设、大力培育反避税管理专业人才团队等,旨在从多方面提高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水平。

跨国公司;转让定价;反避税管理;案例研究;汽配公司。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use transfer pricing to avoid tax, which has caused serious harm to our economy and brought economic loss to the country, resulting in unfair business environment. It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tax administration to strengthen the transfer pricing and 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keep pace with international anti-avoidancetax management an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ransfer pricing tax avoidanc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a case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collect basic data such as the basic situation, industry profile, related relationship, andrelated transaction types of auto parts company, using a functional analysis method. The risk analysis method, value chain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able analysis method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Then we conducted a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the special tax adjustments made by Company A, and based on the insights from the analysis, we put forward fiv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China’s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for transfer pricing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ccurate and comparable industry profit database, smooth access to third-party information sharing channels,creating a national integrated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platform, continuing to promote anti-tax avoidance legal system,and vigorously cultivating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to improve the anti-tax avoidance managemen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from a variety of aspects.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ransfer pricing; Anti-tax avoidancemanagement; Case Study; Auto parts company。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公司可灵活地操纵技术转让方面 的转移价格 , 从而有效地 为
实现 自己全球战略 目标服务。

跨 国公司转移定价策略分析
1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 目标。() 1利润 目标 。跨 国公司使 用转移 定价 最主 要 目标是 为实现集 团全球利润最大化 。 通过调
二、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对我 国构成的危害


经济观察
跨国公 司转移 定价 策略 分析 及 我 国的应对措施
鲁雅萍 ’ 孙以波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 学院, 1 江苏 苏州 2 5 0 ; .渣打银行上海分行 1 14 2 上 海 202 ) 1 1 0
【 要】 摘 国际转移定价是跨 国公 司财务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环节。 本文从 分析跨 国公 司转移定价策略的 目 、 标 定价 方法和运 用原 则 出 , 发 阐明了转移定价如何在跨 国公 司 内 实施 和应用 , 部 详细论述在华跨 国公 司转移定价给我 国构 成的危 害, 并
司利用转移定价进行避税创造 了条件。() 3 现金流量 目标 。 许多 查发现 :9 5 %的跨 国公司选择 以交 易为基础 的定价 方法,其 中 跨 国公 司都把现金流量管理作为重要战略 目标。影响现金流量 4 %采用协议市场定价 。 4 由于存在对产品性能 、 技术含量等方面 管理 的因素很 多 , 例如使 风险威胁 降到最 小、 返还 限制或 再投 的信 息不对称 , 外商很容易 以高于市场 的价格从外 国子公司手
提 出应 对 方 法 .
【 关键词】 国 司; 跨 公 转移定价 ; 危害; 对策
随着生产与资本 国际化 进程 的进一步加快 , 国转移 定价 行 , 跨 而其总额的 5 %~7 %是在跨 国公司之 间进行 。目前 , O 5 很少 已不仅仅是跨 国公 司内部经营管理的工具 , 更多的是被用作 实 有 公开的技术转让国 际市场价格 ,也缺乏相应 的外 部价格 , 跨 施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策略。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实施及应对措施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实施及应对措施
制跨 国公 司 实施 转移价 格的 对策 。 跨 国公 司 转 移价 格 对策
謦 熊蜂蜜蔫器鏖
. 万家 , 目前世界上最大 的 h 部贸易 和转移 价格 为跨 国公 构有 4 5
卜 司克服贸易障碍, 减轻税收负 5 0家跨 国公 司有 30多家来华投 0 O
担 ,降低交 易风 险 , 高经 济效 益 资 。 提
—1068 66 .4
— 1 4 .4 4
16. 6 6 9
1 .5 1 41 . 6 13 3
跨 国公司来华设立的各类分支机
—2 1 4 艘 .9
资料来撮: 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9睥 版 伸 19
2 0 年第 1 02 期 国际经贸撵紫
维普资讯
跨国公 司在华 实施转移价 格 提供了合法 的有效手段 , 使跨国公 司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随着国 的主要表现为: 在外资企业的投资 际市场竞争的加剧 , 国公司内部 过程 中, 跨 外方高报其投入的实物资 贸 易 及 其 转 移 价 格 的 地 位 愈 来 愈 产与 技术 、商标 、销 售渠 道控制 权 重要 。 据统计 , 当代 国际贸易 , 国 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 跨 在外资企业运 公 司 内 过
跨国公司
从表 中 , 们 可 以看 到 18 公 司 对 在 华 子 公 司 劳 务 费 用 的 收 合资者按股权 比例分享利润 , 我 95一 而对

19 年 , 资企业 的对 外 贸易一 取存在重复收费现象。 97 外 例如一次是 合作企业来说 , 中方利润由合同规
直呈 逆差 , 这种逆 差呈 逐 年上升 对劳务收费 , 且 而另一次是从母公司 定 ,占 有一定利润分配 比率。然而
3 % 以上 .另 外 。 0 的 国际技术 对外资企业的控制权 ( 0 8% 在合资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对策思考转移是指在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或联属企业之间相互进行的和商品、劳务以及其他经营资源内部转让所规定的。

本文主要阐述了转移的特点及种类、作用及目标、防范转移的对策等有关问题。

一、转移的特点及种类转移是指在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或联属企业之间相互进行的和商品、劳务以及其他经营资源内部转让所规定的。

跨国公司的转移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1)资金融通转移。

指跨国公司内部交易中,大大提高从母公司或其它子公司进口货物的,使以支付货款的形式汇出。

并通过借贷资金利率的高低,影响关联企业的成本及水平。

(2)有形资产转移。

指跨国公司内部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的出租和转让时的调拨。

(3)无形资产转移。

指跨国公司内部进行提供管理、技术与咨询服务、商标等类无形商品时的。

二、转移的作用及目标1.逃避关税。

一些国家征收较高的关税,这就增加了子公司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费用,由此将削弱子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通过转移就可减轻关税(主要是进口税)负担,从而减少公司总体的税额。

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为跨国公司利用转移避税提供了新的途径。

如欧共体规定,若商品是在欧共体国家以外生产,由一成员国运往另一成员国,必须缴纳关税;但如果该商品价值的一半以上是在欧共体成员国家内增值的,则可以在欧共体成员国间自由运销,免征税赋。

因此,如果一家美国的跨国公司将一批半成品运往其德国子公司,制成成品后欲在欧共体国家内部销售,它就可以先将半成品低价出售给设在德国的子公司,在德国制成成品,这样所形成的价值一半以上是在德国增加的,便可在欧共体国家间自由运销而无需缴纳关税。

2.减轻所得税负担。

跨国公司分布于世界各国及地区,因所得税法和税率有较大的差别,故所得税税率高的子公司,以较高的转移从所得税税率低的国家的子公司调进生产资料和产品,以较低的转移向其他子公司调出生产资料和产品。

这样做,能增加在高所得税国家子公司的成本,降低其,减少在低所得税国家子公司的成本,提高其,进而从总体上减轻公司所得税负担。

3.避开外汇及物价管制。

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往往会对外国公司汇出有时间和数量限制,跨国公司通常采取提高进口货价的办法,增加向国外汇款,并在预测东道国政局不稳、变化、汇率变动时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抽回资金和。

此外,当一国货币即将贬值时,设在该国的子公司尽力提高转移以利于和其他现款从那个国家转移到国外。

当一国实行物价管制时,跨国公司通过操纵调拨,以达到抬高增加的目的。

4.获取竞争优势。

主要有两种情况:(1)扶持新公司。

跨国公司为了使其在某国的新建子公司在竞争中具有较高的资信水平,以便在当地出售股票或债券,筹措资金或谋取信贷,可通过内部的调整使该子公司显示出较高的率水平。

(2)占领市场。

跨国公司可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以低价向子公司提供原料、中间产品或劳务,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

5.减轻配额限制。

配额是国际中经常采用的非关税限制措施。

配额有针对产品数量的,有针对产品价值的。

若是针对产品数量,跨国公司可以利用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限制。

如国子公司降低转移,而进口国外汇配额一定,那么不必要求增加限额,进口子公司就可以加大产品实物的进口量。

三、防范转移的对策转移对东道国尤其对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财政收支和国际收支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跨国公司通过转移进行避税逃税的问题,因而都通过税收审计、海关等部门进行检查监督,并在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因此,我国应参照国外的成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1.各国政府为了限制跨国公司随意运用内部转移损害主权国家利益,主要采用了“独立竞争交易”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活动应视为独立单位间的交往,交易应按这两个独立单位所确定的为准。

当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商品或劳务时,税务部门可根据“独立竞争交易”原则计算的交易进行监督。

除采用“独立竞争交易”原则外,还可采用:(1)分割法。

税务部门对有关联属企业的内部交易不予过问,到年终时,将总公司及其下属各公司的汇总,再按一定的标准,将总额分摊给各有关企业,然后依据税法征收所得税。

(2)指标计算法。

成本的明细数据属于商业秘密,不易获取。

但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可采用其它与有关的一个或数个经济指标,如销售收入率、资本周转率、产值率等,代替成本指标,间接计算出率。

2.确定“公平”标准,运用“比较定价”原则。

一般认为,卖给无关的顾客同样商品的是“公平”标准。

日本采用事先批准程序来确定公平交易。

即纳税人事先可订立一个进行内部交易的和计算方法,向日本国税厅提出申请,如得到批准,纳税人即可以在今后的交易中按批准的方案核算其与联属企业进行交易的所得,为双方提供了公平交易的方便。

所谓“比较定价”原则,是把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进口货价或货价与“公平”相比较,若两者相差过分悬殊,则东道国税务部门可要求按“公平”的标准纳税。

3.加强对外资企业签订时的管理工作,以防外商钻的漏洞。

应了解国际市场,增强讨价还价的能力,设立专门的科技经济情报中心,收集有关产品的国际市场供求情况,主要买主和卖主、、技术性能指标等。

如中方在签订合资合作的时,应根据同行业的毛利率,参照国际可比,规定产品的最低毛利率以便以后监督检查。

另外,必须严把设备、原材料进口关。

应与商检等部门合作认真负责地鉴定,以防外商以次充好、以旧充新而漫天要价。

并且严把产品关,可采用方式来选择、卖家,扩大渠道。

4.建立涉外审计制度,加强海关的监督作用。

合资企业往往是东道国和跨国公司交往的主要形式,也是跨国公司运用内部转移的主要渠道。

我国必须建立涉外审计制度,加强以会计监督为主的全面监督与管理工作,并通过海关对跨国公司进行监督检查。

5.强化企业经营财务管理。

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最终都将反映在财务帐目上,故应有精通业务的财务人员在外资企业工作,参与财务部门的决策,深入掌握企业的成本核算及收支,加强对企业年度财务报表、资金转移及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6.加强国际税收合作。

我国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税收协定中订立了防止偷漏税的条款。

今后,我国应更积极地开展税收国际合作,疏通与国外税务部门的资料交换渠道,共同打击避税逃税行为。

经济问题张振江日本国际税收之转移价格税制建立转移价格税制的背景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关联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使用的价格,它不同于彼此无关联企业间交易时所使用的市场价格,是人为确定的价格,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或避免纳税。

利用转移价格避税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⑴收入与费用的转移价格。

在跨国关联企业间的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时以“低进高出”或“高进低出”的方式,把收入尽量转移到低税赋国家的企业,而把费用转移到高税赋国家的企业;⑵贷款利息的转移价格。

母公司对税赋较高国家的子公司实行高利率贷款,对税赋低的国家的子公司实行低利率贷款;⑶劳务收入的转移价格。

关联企业之间经常发生内部相互提供劳务的业务,按什么标准收取劳务费直接影响关联公司利润水平;⑷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的转移价格。

当发生有形资产的租赁和专利及特许权转让时,租金率的高低和转让费的多少都是影响利润水平的重要因素。

7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企业经营国际化迅猛扩展,出现了许多利用国际关联企业转移所得而避税的情况。

正如日本税制调查会在1985年提交报告中所提出的,“近年来随着企业活动国际化的进展,通过操纵转移价格向国外关联企业转移所得,也就是转移价格的问题成为国际课税中的重要问题,而日本现行税法对这一问题没有提出相应的对策,从公正、平等纳税的角度看这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考虑到许多国家都对此采以了对策,所以日本也有必要对法人与国外的特殊关联者交易是的价格作调整,以确保日本的税收权益”。

于是,在1986年税制改革时,作为“与国外关联者交易有关的课税特例制度”列入租税特别措施法,建立了转移价格税制。

对象认定⑴适用对象法人认定转移价格税制的适用对象包括在日本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还包括不个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和财团。

因此,它既适用于日本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在日本的转让所得的国外法他包括日本国内法人。

日本国内法人一般是通过转移价格的方式把所得转移到避税地。

但本税制不适用于日本国内关联企业间交易行为。

⑵适用对象交易认定日本转移价格税制适用于法人与国外关联企业之间的下列交易:商品买卖、劳务提供、其他有形资产的买卖或租赁、无形资产的买卖和租赁、资金的拆借、其他涉及损益的交易。

针对上述交易中日本法人接受国外关联企业的持付价格低于独立企业间价格的交易,和日本法人支付给予国外关联企业的价格高于独立企业间价格的交易。

具体到商品的买卖交易上,则针对日本法人向国外关联企业出口的价格低于独立企业间价格,而从国外关联企业进口的价格高于独立企业间价格。

转移价格税制的适用交易对象除上述法人与国外关联企业直接进行的上述交易外,还包括通过第三者为媒介的法人与国外关联企业的交易,包括以下情况:①根据合同规定,法人与後三者即非关联企业交易的资产或商品,还要销售给国外关联企业,且销售价格实质上是由该法人与国外关联企业决定的交易;②根据合同及其他方式决定,国外关联企业与非关联企业交易的资产或商品,还要销售给作为关联企业的国内法人,且销售价格实质上是由该法人与国外关联企业决定的交易。

⑶国外关联企业认定与国内法人有下列关系的国外法人称为国外关联企业:①两个法人中一方直接或间接占有两个法人的股票或出资额的50%以上的关系者。

②同一个人分别直接或间接占有两个法人的股票或出资额的50%以上时的该两个法人。

③鞭法人对国外法人虽不直接或间接持有其股份,但如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事实上形成操纵与被操纵关系,也视为国外关联企业:A.一公司人员兼任他公司经理级职务的人数超过他公司经理级人数的二分之一或二分之分一以上时;B.一公司人员兼任他公司的寮际支配人时;C.一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依赖他公司才能进行时;D.一公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大部分来源于他公司时。

转移价格的更正与课税(1)转移价格的更正转移价格税制,就是要把关联企业间的交易价格按独立企业间交易价格进行更正,将更正的价格部分视为企业的所得课税。

在对转移价格更正时,关键是确定独立企业间交易价格。

日本主要采用以下四种办法:①独立价格比较法:以同样条件下非关联企业间进行的同种交易价格为独立企业间价格。

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最为理想,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因为很通信班找出在同样条件下独立企业间的交易价格,尤其不适合无形资产的价格判定。

②再销售价格基准法:从向非关联企业再销售的价格中减去正常利润后的价格作为独立企业间交易价格。

正常利润额=再销售价格×正常利润率正常利润率=无特殊关系企业间的销售利润额/无特殊关系企业间销售收入额③成本基准法:在购入和制造等成本基础上加上正常利润作为独立企业间交易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