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临床观察

分析 , 中西 医结 合治疗 肠 梗 阻有很 好 的互 补性 : 医 西
治疗 能 弥补 中 医在抗感 染 和纠 正水 电解 质紊乱 方 面
能正 常顺 降 , 气 不 通 , 不 通 则 痛 ” 痛 胀 闭焉 , 腑 “ , 若
浊气 上逆 则恶 心 呕 吐 。故 应 以通 里攻 下 为 治 则 , 泻
消化 性溃 疡 是 消 化 系 统 常 见 病 、 发 病 , 胃 多 而
酸、 胃蛋 白酶 的侵袭 作 用增 强 是 导 致 消化 性 溃 疡 的 主要 因素 , 药 治 疗 原 则 主 要 是 抑 制 胃酸 分 泌 , 西
保 护作用 , 能刺激 胃肠 黏膜上 皮细胞 分 泌黏液 , 有利
3 、 O g 乌梅 肉 2 、 胡索 2 、 香 2 、 0延 0木 0g 白芍 2 、 0g 三
七 1 g 莪 术 1 ) 基 础 , 5、 5g 为 辨证 施 治 , 随症 加减 : 胃
脘 嘈杂 、 灼热 者 , 加蒲 公 英 3 、 茹 1 ; 心 、 0g 竹 5g恶 吐 酸水 者 , 加乌 贼骨 、 瓦楞 子 、 夏 各 1 ; 胀 者 , 半 5g腹 加 厚 朴 、 莱菔 子 各 1 ; 气 频 者 , 苏 叶 、 香 各 炒 5g 暖 加 藿 1 ; 秘者 , 5g 便 加麻 火仁 、 薏苡 仁各 3 ; 0g 舌质 红苔 黄 腻 者 , 滑石 3 、 加 0g 菌陈 2 ; 虚舌质 偏 淡者 , 黄 0g 气 加 芪 3 ; 0g 胃脘 冷痛 , 热饮 者 , 香 虫 、 姜 各 1 ; 喜 九 干 0g 食 少 纳差者 , 山楂 、 曲各 1 。水 煎 服 , t 剂 , 加 建 5g E一
河 南 职 工 医学 院 学 报
J un lo n nMe ia C l g o tf a d W ok r o ra fHe a dc l ol efrSa n res e ・43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5例临床疗效分析

[ 1 0 ] 吴伟 江 , 王行环 , 王怀鹏. 经 尿道 等离 子 体 双 极 电 切 与 经 尿 道 普 通
电切 对前 列 腺 增 生 症 的 疗 效 比 较 [ J ] . 中华 医学 杂 志 , 2 0 0 5, 8 5
( 4 7 ) : 3 3 6 5 — 3 3 6 7 .
p r o s t a t e [ J ] . J E n d o u r o l , 2 0 1 1 ,2 5 ( 1 2 ) : 1 8 8 9 - 1 8 9 4 .
・
7 6 8・
河南 医学 研 究 2 0 1 3年 1 0月 第 2 2卷 第 5期
HE N AN ME DI C AL R E S E A RC H O c t 2 0 1 3 . V o 1 . 2 2 ,N o . 5
[ 3 ] 麦佐镰. T U R P与 T U P治 疗 前 列 腺增 生 术 后 生 活 质 量 比较 [ J ] . 当
( 收稿 1 3 期 : 2 0 1 3 - 0 6 - 2 1 )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消化 性 溃疡 8 5例 临 床 疗 效 分 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分析_1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8-30T08:15:47.29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作者:张欣艳[导读] 目的:观察消化内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张欣艳建昌县中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125399摘要:目的:观察消化内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88例消化内科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
对照组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药联合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88±1.78)d,短于对照组的(16.45±2.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复发率2.27%低于对照组的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消化内科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临床效果较明显,因此值得推广采用。
关键词:中西医;消化内科;治疗效果引言中西医治疗是一种十分传统的疾病治疗方式,结合了中西医相关理论,通过身体的治疗调理实现疾病的治疗干预,保证患者疾病的根治以及患者的身体调养。
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中西医和法往往被运用在消化内科,对于肝脏以及肠胃疾病有着较好的干预结果。
为了探究中西医治疗对于消化内科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文章收集了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88例,研究中西医和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本院于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8例消化内科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
对照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8.85±6.29)岁;观察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8.15±6.05)岁。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 i n b o t h g r o u p s w e r e o b s m w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f 9 1 . 7 %) i n t h e o b s e r -
The c l i n i c a l a na l y s i s o f g a s t r i t i s a n d g a s t r 0 du0 d e na l u l c e r t r e a t e d by i n t e - g r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e s e a nd we s t e r n me di c i n e
i n t o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1 0 t o J a n u a r y 2 0 1 2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n = 3 6 )a n d t h e
消化内科临床30例案例分析

消化内科临床30例案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2013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30例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中药使用陈皮等水煎分服;西药使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
结果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2周后,28例溃疡愈合,总效率为93.5%,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临床实践证明,我院采取的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胃溃疡;胃镜消化性溃疡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些年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这种消化性溃疡复发率较高,如何提高其治愈质量成为了很多业内人士不断探讨的问题、而我院自2012年――2013年治疗的30例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2年――2013年间收治的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3岁,病程2个月――20年。
其中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溃疡20例,吻合口溃疡1例。
30例患者经胃镜诊断黏膜缺损呈圆形、线形、不规则形,且边缘平坦,底部整齐,为白苔覆盖,或为一片充血粘膜上散在小白苔,形如霜斑,并由尿素酶法测定Hp为阳性。
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表现为:恶心、泛酸、呕吐;病程迁延,起病较缓慢,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压痛;长期性反复发生的周期性、节律性的慢性中上腹疼痛,可有神经功能症候群。
1.2治疗方法对Hp感染者采取根除Hp的治疗方法,行联合用药,奥美拉唑20mg每日两次,餐前服用,替硝唑500mg每日2次,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以上三种药物连续服用7日。
而对于抑制胃酸分泌则实行莫替丁20mg每日2次,中药予制陈皮10g、半夏10g、海螵蛸17g、紫苏梗15g、煅牡蛎10g、煅枳壳12g、瓦楞子15g、佛手13g。
水煎分服,每日1剂。
以上几种药物均在饭前30min服用,连服3周[1]。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9例的临床观察

[ 8 ] 刘新民 , 潘长玉 , 等 .实用 内分 泌学 , 第三版 .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0 0 4, 1 4 0 7 .
中 西 医结合 治 疗 功 能 性 消化 不 良 5 9例 的 临床 观 察
院收治的 1 1 8例 F D患者随机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 , 每组各 5 9例 , 对照组给 予西药常规 治疗 , 观 察组在对照纽基 础上加 用 健 胃解郁汤 ; 观察 两组的 胃阈值 改善情 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 观察组 胃阈值改善情况显著优 于对 照组 , 两组 间 胃阈值 差异
显著 ( P< 0 . 0 5 ) ; 观察组总有效率 8 8 . 1 %, 对 照组 总有 效 率 6 1 . 0 %; 两 组 将 临床 疗 效 差异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0 . 0 5 ) 。结 论 :
方建强, 消化 内科 , 广西南宁 5 3 0 0 2 1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中 西 医 结合 治 疗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 f u n c t i o n a l d y s p e s i a, F D ) 的 临床 疗 效及 F D 的致 病 机 制 。 方 法 : 将 我
—
3 2 5 .
[ 2 ] M a i l l o u x L U, B e l l u c c i A G, Wi l k e s B M, e t 1 a . M o r t a l i t y i n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e s : a n a l y s i s o f d e a t h[ J ] . A m JK i d n e y D i s , 1 9 9 1 , 1 8 ( 3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合 的方 法进行 治疗 ,能 够得到 显著 的 治疗 效 果 。
【 关键 词】 消化 性 溃疡 ;中 西医结合 ;治疗 效果 中图分 类号 :R 2 5 6 . 3 文献 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3 2 — 0 5 0 7 — 0 2
1  ̄ 1 5 天每天一次 。2  ̄ 4 个周期后做相关化验 、检查 ,评价疗效 。 2结 果 2 . 1近期疗 效
手段 ,但化疗 药物的毒副作用 较大 ,如较严 重的恶心、呕吐 、便秘 或 腹 泻 、骨髓抑 制、乏力等 。会使使 患者难 以完成 化疗而影响疗 效 ;而 且有的患者在化疗后 ,虽然肿瘤获得缓解 ,但 身体状 况下降。 复方 苦参 注射 液是 以苦 参 、 白土 茯苓 为原料 ,经科学 提 炼而 制 成 的注射 针剂 ,每毫升 含苦 参碱 1 8 m g 以上 。苦参清 热燥湿 凉血 ,白 土 茯苓 清 热解毒 抗炎 。实验 研究 证明 苦参碱 、氧 化苦参 碱 、脱氢 苦 参 碱等 不仅 有直 接杀伤 肿瘤 细胞 作用 ,而且 可诱导 某些 肿瘤 细胞 向 正常 细胞分化 和促进 肿瘤 细胞凋 亡 】 。本研 究通过复 方苦参 注射 针
参 考 文献
2 - 3化疗毒副 反应 治疗组 与对 照组 在 白细胞 减少 、血 小板 减少 、腹 泻 、肝功 能损 害 、肾功 能损害发生率 等方面 比较 ,治疗 组低于对 照组 ,差异均有 统 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见表3 ,治疗组 与对 照组在恶 心 、呕 吐方面 比 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见表3 。 3讨 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食管蠕动和下食 管括 约肌 张力 ;防止 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 并
改善食管的清除率 ; 增加 胃和十二指肠 收缩性 与胃窦 一十二指 肠 的协调性 ; 减少 十二指肠 一胃反流 ; 改善 胃和十二指肠的排 空 ;加强肠的运动并促进小肠 和大肠 的转 运。 临床上用西沙 必利治疗 F D疗效尚可 , 副作 H较少 , { 目前较为常用。
实验室 、 B超及 X线 检 查 排 除 肝 胆胰 腺 等 疾 病 。
F D属于祖国医学“ 胃脘痛 ”“ 、痞满 ”呕吐” “ 等范畴 。 因可 病 为脾气不足 , 邪犯 胃肠致使 胃肠 运动功能失调 ; 寒热互结 , 虚实 相兼 , 湿热 内蕴于三焦 , 致使脾 胃气机不畅 、 降失 调。本病病 升
功 能性 消化 不 良的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要 建超
( 南阳医学 高等专科学校 , 河南 南 阳 4 3 6 ) 7 0 1
【 摘要 】目的 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 消化 不 良的疗
效 。方 法 选择 功 能 性 消化 不 良患 者 4 例 , 机 分 为 2组 , 8 随 治
疗组 2 4例 , 照 组 2 对 4例 。 对 照 组 仅 予 西 药 治 疗 , 疗 组 在 治
逍 遥 散
明显 改 善 ; 效 : 状 未 减 轻 或加 重 。 无 症
22 治疗结果 .
2 临床疗效 比较 , 组 治疗 组治愈 l , 3例 显
效 1 0例 , 无效 1 , 例 总有效率 为 9 . 对照组 治愈 6例 , 58 %; 显效
功 能性 消 化 不 良( ntn l yppi,D) 一 组 阵 发 性 或 f c oad ses F 是 u i a
白芍 1 陈皮 1 、 5 0旨半夏 1 、 2 党参 1 、 g 2g茯苓 2 g 白术 1 、 0、 2g 苏梗 1 、 2g槟榔 1 甘松 1 、 0 2g甘草 9g 日 1 , . 每 剂 水煎分 2 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3T11:26:54.51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5期作者:潘建萍郭惠蒋洪梅[导读]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山东省诸城市辛兴卫生院)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64 例消化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2 组患者各为 32 例。
2 组患者都接受西医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还需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 2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中的患者在接受了常规西医疗法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68. 75%,研究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6. 88%。
通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 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消化内科;胃溃疡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疗法,中西医疗法在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中,也能发挥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消化内科的疾病类型比较多,在我国的病发率也是非常高的,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有肠胃疾病、食管功能疾病等[1],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西药方法进行治疗的,但是获取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患有消化系统类疾病的患者消化系统的敏感性都比较强,当患者使用纯西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使本已经出现问题的消化系统再一次被刺激,这样很容易给患者埋下健康隐患,使其在反反复复中失去了治疗的希望。
中西医结合疗法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而且能够及时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正确合理配伍增强了药物的药效,同时还缩短了治疗周期,由于疗效不错,也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肯定。
此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 64 例消化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为 32 例,研究组患者为 32例。
对照组中的患者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研究组中的患者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以此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 64 例消化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为32 例,研究组患者为 32 例。
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 18 例,女性患者有 14 例,年龄均在 31 ~ 65 岁,平均年龄为(46.23 ± 12.05)岁,在对照组患者中包括了14 例胃溃疡患者,11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 例复合型溃疡患者。
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 14 例,女性患者有 18 例,年龄均在 30 ~ 64 岁,平均年龄为(47.53 ±13.28)岁,在研究组患者中包括了 16 例胃溃疡患者,10 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 例复合型溃疡患者。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上差异不明显,无法体现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同样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等药物[2],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接受中药香砂养胃丸的治疗,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都需要连续接受治疗 1 个月,并且在治疗期间,注意患者的饮食情况,饮食上以清淡为主,禁食生冷、辛辣、甜腻、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戒烟戒酒,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法之后的临床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 0 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主要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 表示,分别采用 t 值和 χ2 值进行检验,P < 0. 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68. 7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 88%,通过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两者之间的总有效率,发现研究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 组之间的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通过对比中西医的观点,发现中医角度更加关注理气和胃,让患者服用加味乌贝散,可以保证健脾养胃[3],促进患者胃黏膜功能的恢复,使溃疡康复的速度逐渐加快。
乌贼骨、浙贝母等药物可以有效的镇痛止血,及时缓解患者的平滑肌痉挛镇痛,从而减小药物的毒性,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让胃肠黏膜再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加速愈合溃疡,及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此次研究选取了对照组患者为 32 例,研究组患者为 32 例。
对照组中的患者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研究组中的患者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以此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经过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中的患者在接受了常规西医疗法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為 68. 75%,研究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6. 88%。
通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的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 < 0. 0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疾病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更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取得了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另外,中西医疗法在其他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中,也能发挥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疗法,是经过广大的医务工作人员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中西医结合疗法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其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有效性,在众多领域都表现出了非常骄人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俊玲.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运用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1):28-29.
[2]陶秀芝.浅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运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7):54-55.
[3]林友谊.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消化内科的应用观察[J].中外医疗,2016,35(28):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