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孔埙指法表

合集下载

中国古埙吹奏方法

中国古埙吹奏方法

中国古埙吹奏方法埙的基本吹奏知识: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初学者。

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不了解一些东西,或者需要中级和高级课程,请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

我正在编写一本关于长笛的制作和演奏的教科书。

朗的乐谱也在整理中,很快就会出版。

此外,龙的教学光盘也在酝酿中,请关注论坛的公告。

一。

埙的基本演奏姿势一般来说,站立和坐姿用于独奏,而坐姿通常用于合奏或伴奏。

基本要领如下:站立时,身体应站立稳固,保持垂直,两腿略微分开或一只脚在前面,一只脚在后面,手指、手腕、肘部、手臂和全身所有关节应自然放松。

坐姿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

座椅的高度应该合适。

腿应该自然分开。

身体应该坐直。

坐在凳子表面的三分之二处,双脚分开落地。

以上两种表演姿势要求头部挺直,肩部自然平直,手指按压音孔,面向前方,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流畅的呼吸。

二。

持埙方法用拇指按住后面的两个孔。

用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从下到上按住前孔。

当你的小指没有按洞时,它应该自然地放在长身体的底部,以保持长身体。

按压孔时,每个手指必须紧密,无漏气。

不要放松或僵硬手指。

三。

吹埙的口型吹气嘴的形状非常重要。

它直接影响到琰的发音,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

口型包括三个因素,即“阻尼器、嘴的风格和嘴的力量”,这三个因素可以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实现良好的发音。

(一)风门吹气时,上下唇之间形成的间隙是气流通过的地方,称为风门。

它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

它必须随着声音的高度进行调整和改变。

低音气流缓慢,减震器较大,高音。

相反,它必须自由地收回和释放。

否则,声音将非常空洞和不真实。

初学者通常第一次就把减震器放得很大,并且喜欢一次放几个声音孔。

他们不能在过去发出声音。

原因是减震器太大,大量空气不会吹进孔中,而是吹出。

最初,高音需要更快的气流才能吹好。

开太多的洞必须更加安静。

初学者必须注意这两点。

(二)口风气的流动速度和呼吸速度由丹田控制。

它们随着音调的高低而变化。

高音是快的,流速是快的,而低音是相反的。

陶埙指法文档

陶埙指法文档

陶埙指法陶埙是一种传统的中国乐器,被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和宗教仪式等场合。

陶埙是一种吹奏乐器,其演奏方法主要依靠手指的按压和放松来调节音高。

本文将介绍陶埙的指法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手指演奏陶埙。

一、基本指法陶埙的基本指法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拇指:大拇指位于陶埙封口处,用来控制气流的输出。

在演奏时,大拇指应该用力按住封口,并控制气流的大小和稳定性。

2.示波指(食指):示波指通常位于陶埙的第一个指孔上。

当示波指按住指孔时,音高会被提高。

3.中指:中指通常位于陶埙的第二个指孔上。

和示波指一样,中指的按压也会影响音高。

4.无名指:无名指位于陶埙的第三个指孔上,按压无名指会进一步提高音高。

5.小拇指:小拇指通常用来控制和调节陶埙的音量。

小拇指的放松和按压会改变气流的大小,从而影响音量。

二、演奏技巧在掌握了陶埙的基本指法之后,下面介绍一些陶埙演奏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1.姿势和呼吸:正确的姿势对于演奏陶埙非常重要。

应该坐直,保持肩膀放松,并将陶埙放在嘴唇的正前方。

同时,要注意控制呼吸的深度和稳定性,保持气流的连贯性。

2.指法与音准:指法的准确性是演奏陶埙的关键。

应该确保手指完全按住指孔,避免指尖和孔壁之间的间隙。

此外,练习时要注意调准音高,保持音准的准确性。

3.气息控制:演奏陶埙需要一定的气息控制技巧。

要学会控制气流的大小、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对气流的断续和连贯的控制。

4.音色与表情:演奏陶埙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指法和气息控制来表达不同的音色和情感。

应该注重练习和掌握如何用手指和气息来表现和调节音色和情感。

5.练习和演奏:为了提高陶埙演奏的技巧和水平,需要定期进行练习。

练习时要注意节奏准确、音色清晰和音准精确。

同时,也要尝试在不同的曲目和音乐风格中进行演奏,提高自己的演奏能力。

三、乐谱示例以下是陶埙的一段简单乐谱示例,供初学者参考和练习:-6 -5 -6 6 -6 6 -6 6 -6 -75 -5 5 -5 -5 -5 -5 -6 -6 -6通过掌握基本指法和演奏技巧,再结合乐谱示例进行练习,相信你能够快速掌握陶埙的演奏技巧并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埙的演奏指法

埙的演奏指法

埙的演奏指法埙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管乐器之一。

在古代的中国,埙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乐器,常被用于祭祀和宗教仪式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埙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欢和传承,成为了中国民间乐器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埙的演奏指法及技巧。

一、基本知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埙的基本构造。

埙的外形是多孔圆形的,通常由粘土、石灰、橄榄石等材料制成,中心有一个空腔,上下两端都是开放的。

其中,下端是用于吹气的地方,上端是用于发声的地方。

埙的特点是结构简单,音色宏亮,发音清脆、通透,能够表现出来自自然的清新、朴实、真实的情感。

二、吹口技巧1.嘴唇的位置:当我们吹埙时,应该将嘴唇贴紧吹孔,使气流不易泄漏。

2.气息的力度:吹气时,应该要保持稳定的气流,并且力度要均匀。

刚开始练习时,最好保持慢慢的吹气力度,然后逐渐加强气息的力度,使音色变得更加清晰、明亮。

3.控制气流方向:当吹埙时,应该尽量让气流的方向向上或水平方向吹,这样才能够产生稳定连续的气流和音色。

如果气流的方向过于上下,就会使得音色变得不稳定,甚至无法发出声音。

4.舌头的位置:当吹埙时,舌头应该放松、自然,且平放在口腔中央。

这样能够使得气流更加稳定,并且有效避免舌头碰到吹孔,影响音色。

三、指法技巧1.吹孔的控制:当我们吹埙时,需要用双手来控制吹孔的大小,使得音调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整。

具体的做法是将左手手掌平放在埙上,覆盖住吹孔,然后用拇指、中指和食指控制吹孔的大小,来控制音调的高低。

2.埙管的转动:当我们演奏埙时,应该将埙管转动90度,以便更好地控制音色和音调。

通过调整埙管的位置,可以使得音色更加清晰、高亢。

3.气息的控制:当演奏埙时,需要通过控制气息的大小和持续时间来调节音色和音调。

如果气息过轻,则音会变得微弱,而如果气息过重,则音会变得嘈杂。

四、弹奏技巧1.指法的位置:当我们演奏埙时,需要用右手的小拇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来弹奏埙管的上下口。

中国古埙吹奏方法

中国古埙吹奏方法

中国古埙吹奏方法【--个人简历制作】中国古埙吹奏方法埙的基本吹奏知识:本教程所教学的对象为初学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不懂之处,或者是需要中高级教程的,请直接和站长联系,我正在编写一本关于埙的制作和演奏的教材,埙的曲谱也在整理之中,不久也会结集出版,另外埙的教学光盘也在酝酿之中,敬请陶埙爱好者注意论坛公告。

一。

埙的基本演奏姿势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独奏一般用站式,合奏或伴奏时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领是:站式演奏时,要求身体应站稳,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或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指,腕,肘,臂及全身各个关节应自然放松。

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适两腿自然分开,身体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处,两脚自然分开着地。

以上两种演奏姿势,都要求头要挺直,双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视前方,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气息的顺畅通达。

二。

持埙方法用大拇指按住后面两孔,前面的孔从下往上依次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时候,应自然放在埙的底部托住埙体,每个手指在按孔的时候,必须严实,不能漏气,切忌手指过于放松或是僵硬。

三。

吹埙的口型吹埙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埙的发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风门,口风,口劲,三者有机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发音。

(一) 风门吹埙时,上下唇中间形成的空隙,就是气流经过的地方,叫风门。

它可大可小。

须随着音的高低而调节和变化,低音气流缓,风门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

要不然出来的音就非常虚,不实在。

初学者一般第一次吹埙都会把风门放的很大,而且喜欢一次放好几个音孔,老吹不响埙,原因是风门过大,大量的气没有吹进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来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气流才能吹好,开过多的孔肯定更吹不响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二) 口风就是气的流动速度,口风的急缓,是通过丹田控制的,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高音口风急,流速快,低音则相反。

这个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丹田之气是怎么运用的,初学者吹埙会觉得头晕,这就是不会运用丹田之气,把刚吸入的氧气就吹出来了,缺氧造成的。

埙的指法图

埙的指法图

(一)演奏姿势1. 身体姿势•坐式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部放松。

•立式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呈垂直状。

两腿稍稍分开,挺胸,身体要正,肩部放松,切忌歪斜。

注:因为埙体的长度要比其他乐器短,所以演奏时切记头不要向前探,要始终保持身体的正直。

2.持埙方法要求手指自然放松呈弧形持埙,双肩放松,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

一般手指抬到距离埙体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八孔埙右手无名指按住第一孔,中指按住第二孔,食指按住第三孔,拇指按住第八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四孔,中指按住第五孔,食指按住第六孔,拇指按住第七孔。

两手的小指轻放于埙底部,起托持埙体的作用。

•九孔埙右手小指第一孔,无名指按住第二孔,中指按住第三孔,食指按住第四孔,拇指按住第九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五孔,中指按住第六孔,食指按第七孔住第七孔,拇指按住第八孔。

左手的小指轻放于埙底部,起托持埙体的作用。

注:八孔埙与九孔埙经张荣华先生标准化研制,已成定制。

八孔埙的指法与笛子的指法相同,筒音作5,运指灵活方便,九孔埙的音域比八孔埙多一个大二度,筒音作1。

演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口风•下唇贴紧吹孔外沿,注意不要把吹孔遮盖,下唇肌肉向两侧略微收紧,下唇稍向前伸,上唇嘴角肌肉有所控制,上下唇之间形成一条窄缝,尽量让这条缝越细越短则越好。

舌头自然放松伸平,通过呼气灌入吹孔发出声音。

•吹低音时,口风略松,气流较缓顺着腔体灌入,吹高音时,口风收紧,气流加急并上挑。

加以时日练习,根据乐曲的需要不断调整口风与吹孔的位置,使口风能松能紧,能放能收,这样才能适应演奏的需要。

(二)呼吸方法就我们每个人而言,呼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那么如何正确地运用呼吸,使埙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1.合理吸气将乐器举起,把吹孔对着下唇的中间,并贴向唇边,两边嘴角微微张开,舌头向后缩一点,用嘴和鼻子同时将空气很快吸入,形成吸气。

陶埙的指法详解

陶埙的指法详解

陶埙的指法详解前言埙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民族音乐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古代“八音”分类中埙独占“土”类,埙无定制,它的外形、大小和音域多种多样。

我国古代音乐有雅乐、颂乐之分,当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乐队以后,也根据这两种音乐的需要,而有了雅埙、颂埙之分。

雅埙形体较大,状如鹅蛋,音响浑厚低沉;颂埙形体较小,状如鸡蛋,发音高于雅埙。

但埙从殷以后的1000多年中,埙一直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至汉代才出现了6音孔埙,然而到清朝末年,人们除了在欣赏宫廷雅乐时还可偶或一闻埙乐外,几乎不记得还有埙这样一种乐器了,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埙乐几绝于耳。

到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工作者对埙进行了发掘改革,使埙这一古乐重获新生。

在众多音乐工作者的改革中出现了各种形状、各种音孔数、各种指法的埙,这对扩大埙的音量、扩展埙的音域、提高埙音乐表现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在近三十年过去的今天,人们对埙的了解日益加深,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一古老民族乐器并学习它。

但到目前为止埙的标准体系并未确立,指法依然是各式各样,这对于初学埙的埙友是一个巨大的困难——照着指法表却不能吹出相应的音阶(因为指法表和自己的埙不相对应)。

在此仅我所了解的目前埙的指法做一点说明,希望对初学埙的埙友有一点帮助。

一、埙的发音原理目前人们的认识是埙同笛箫等乐器同属边棱气鸣类乐器,进而把它当做管乐器研究,但由于埙的腔体内是一个气团,而并非管乐器的气柱(不管是柱状还是锥状气柱),所以其发声规律与管乐器有很多不同之处。

很难把它归入管乐器的范围,更谈不上是“闭管乐器”或“半闭管乐器”了。

从理论上讲埙根本不是管乐器。

它的腔体内是一个气团,而管乐器的管子里是一根气柱。

两者形状不同、发声规律也不同。

在管乐器上,管子的长度决定声音的高低。

音孔位置的高低,实际上在改变着管子的长度,直接影响着音的高低,所以笛箫的音孔总是低音孔在高音孔远离吹孔端(也有特殊情况),故而笛箫的指法相对有一个标准;在埙上,埙腔体内的空气团体积的大小决定音高,体积大的声音低。

埙的演奏指法

埙的演奏指法

(一)演奏姿势1. 身体姿势坐式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部放松。

立式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呈垂直状。

两腿稍稍分开,挺胸,身体要正,肩部放松,切忌歪斜。

注:因为埙体的长度要比其他乐器短,所以演奏时切记头不要向前探,要始终保持身体的正直。

2.持埙方法要求手指自然放松呈弧形持埙,双肩放松,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

一般手指抬到距离埙体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八孔埙右手无名指按住第一孔,中指按住第二孔,食指按住第三孔,拇指按住第八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四孔,中指按住第五孔,食指按住第六孔,拇指按住第七孔。

两手的小指轻放于埙底部,起托持埙体的作用。

九孔埙右手小指第一孔,无名指按住第二孔,中指按住第三孔,食指按住第四孔,拇指按住第九孔;左手无名指按住第五孔,中指按住第六孔,食指按第七孔住第七孔,拇指按住第八孔。

左手的小指轻放于埙底部,起托持埙体的作用。

注:八孔埙与九孔埙经张荣华先生标准化研制,已成定制。

八孔埙的指法与笛子的指法相同,筒音作5,运指灵活方便,九孔埙的音域比八孔埙多一个大二度,筒音作1。

演奏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口风下唇贴紧吹孔外沿,注意不要把吹孔遮盖,下唇肌肉向两侧略微收紧,下唇稍向前伸,上唇嘴角肌肉有所控制,上下唇之间形成一条窄缝,尽量让这条缝越细越短则越好。

舌头自然放松伸平,通过呼气灌入吹孔发出声音。

吹低音时,口风略松,气流较缓顺着腔体灌入,吹高音时,口风收紧,气流加急并上挑。

加以时日练习,根据乐曲的需要不断调整口风与吹孔的位置,使口风能松能紧,能放能收,这样才能适应演奏的需要。

(二)呼吸方法就我们每个人而言,呼吸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那么如何正确地运用呼吸,使埙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就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1.合理吸气将乐器举起,把吹孔对着下唇的中间,并贴向唇边,两边嘴角微微张开,舌头向后缩一点,用嘴和鼻子同时将空气很快吸入,形成吸气。

埙的吹法

埙的吹法

埙的吹法埙的吹法一、埙的基本演奏姿势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独奏一般用站式,合奏或伴奏时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领是:站式演奏时,要求身体应站稳,呈垂直状,两腿稍稍分开或一脚在前一脚在后,指,腕,肘,臂及全身各个关节应自然放松。

坐式要求身体放松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适两腿自然分开,身体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处,两脚自然分开着地。

以上两种演奏姿势,都要求头要挺直,双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视前方,以保持手指的灵活性和气息的顺畅通达。

二、持埙方法用大拇指按住后面两孔,前面的孔从下往上依次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时候,应自然放在埙的底部托住埙体,每个手指在按孔的时候,必须严实,不能漏气,切忌手指过于放松或是僵硬。

三、吹埙的口型吹埙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埙的发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风门,口风,口劲”,三者有机而紧密的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发音。

(一)风门吹埙时,上下唇中间形成的空隙,就是气流经过的地方,叫风门。

它可大可小。

须随着音的高低而调节和变化,低音气流缓,风门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

要不然出来的音就非常虚,不实在。

初学者一般第一次吹埙都会把风门放的很大,而且喜欢一次放好几个音孔,老吹不响埙,原因是风门过大,大量的气没有吹进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来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气流才能吹好,开过多的孔肯定更吹不响了,初学者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二)口风就是气的流动速度,口风的急缓,是通过丹田控制的,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高音口风急,流速快,低音则相反。

这个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丹田之气是怎么运用的,初学者吹埙会觉得头晕,这就是不会运用丹田之气,把刚吸入的氧气就吹出来了,缺氧造成的。

(三)口劲是指控制风门大小和口风急缓时上下唇肌和面颊肌肉反复收放时所用的力量。

吹低音时,风门大口风缓,口劲相对小一些,高音则相反。

四、吹埙的角度手指按好音孔后,将埙举起,放至嘴边,是唇与埙的吹孔形成约75度角,头稍稍仰起一些,不过角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高音角度会加大,低音则变小,这个可以自己慢慢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