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Neurosurgery: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医脉通2013-04-07

近期发表于《神经外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Neurosurgery 2013

Mar;72(3):317-25,附全文下载]表明,对于进行肿瘤全切术(GDP)且需接受低量放射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术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是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研究者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Jared Gans博士及其同事指出,“随着多种实体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生存率提高,同时全脑放射治疗的神经认知功能副作用也显现出来。重要的是要了解替代治疗方案,尤其是SRS作为转移性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辅助治疗的作用。”

研究概述

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文献回顾,分析了14项研究,共626例患者,评估手术切除后仅实施辅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转移性颅内肿瘤的结局。

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4.3个月。队列中单发转移灶发病率较高是唯一与总体生存率较高相关的特异性术前或患者因素。平均83%的患者实现了肿瘤生长粗抑制,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半数研究发现1年时的中位局部控制率为81%(平均85%)。

局部控制率与放疗后肿瘤体积较小和肿瘤全切(GDP)率独立相关。49%的患者发生远处颅内复发(失败),29%需要挽救性WBRT,这是研究中最常见的挽救性治疗方法。

粗局部控制率和中位总生存期均不受放射外科治疗边界范围大小的影响。作者指出,在切除腔周围增加1mm~3mm放疗范围,对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期方面的优势仍存在争议。

作者写道,“大边界导致辐射相关的实质变化,虽然无症状,但有导致认知障碍的风险。放射治疗导致的并发症如水肿,可能存在少报现象。”

Gans博士及其研究团队说,“有必要直接比较患者对WBRT和SRS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以充分比较每一种治疗的严重并发症。”

研究还表明,目标肿瘤体积较小,放射治疗和全切除的疗效好,可增加局部控制率。

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Neurosurgery: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医脉通2013-04-07 近期发表于《神经外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Neurosurgery 2013 Mar;72(3):317-25,附全文下载]表明,对于进行肿瘤全切术(GDP)且需接受低量放射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术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是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研究者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Jared Gans博士及其同事指出,“随着多种实体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生存率提高,同时全脑放射治疗的神经认知功能副作用也显现出来。重要的是要了解替代治疗方案,尤其是SRS作为转移性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辅助治疗的作用。” 研究概述 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文献回顾,分析了14项研究,共626例患者,评估手术切除后仅实施辅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转移性颅内肿瘤的结局。 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4.3个月。队列中单发转移灶发病率较高是唯一与总体生存率较高相关的特异性术前或患者因素。平均83%的患者实现了肿瘤生长粗抑制,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半数研究发现1年时的中位局部控制率为81%(平均85%)。 局部控制率与放疗后肿瘤体积较小和肿瘤全切(GDP)率独立相关。49%的患者发生远处颅内复发(失败),29%需要挽救性WBRT,这是研究中最常见的挽救性治疗方法。 粗局部控制率和中位总生存期均不受放射外科治疗边界范围大小的影响。作者指出,在切除腔周围增加1mm~3mm放疗范围,对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期方面的优势仍存在争议。 作者写道,“大边界导致辐射相关的实质变化,虽然无症状,但有导致认知障碍的风险。放射治疗导致的并发症如水肿,可能存在少报现象。” Gans博士及其研究团队说,“有必要直接比较患者对WBRT和SRS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以充分比较每一种治疗的严重并发症。” 研究还表明,目标肿瘤体积较小,放射治疗和全切除的疗效好,可增加局部控制率。

2015 年 NCCN 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2015年NCCN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生率约为颅内原发肿瘤的10倍。8%-1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颅内转移。尸检报道的结果甚至比这个概率更高。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病人得到了合适的治疗,最终并非死于脑转移。 尽管文献报道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概率最高,但是肺癌仍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来源,约占颅内转移瘤的50%。乳腺癌患者因治疗手段的进步,患者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的发生率越来越高。80%的脑转移瘤发生在大脑半球,15%发生在小脑,5%发生在脑干。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分支血管较窄,所以转移瘤好发于此处。 MRI检查显示脑转移以多发为主,脑转移瘤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似,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 治疗概述 1.外科治疗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的死亡率已经从1988-1990年的4.6%下降到1997-2000的2.3%,手术切除+全脑放疗(WBRT)是目前颅内单发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之一。但是手术的效果和医院的规模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相关。

Patchel将95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手术 +WBRT组。结果术后行WBRT明显减少了局部复发率(18%比70%, p<0.001)及神经相关死亡率(14%比44%,p=0.003),两组总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多发脑转移瘤来说,外科的作用仅限于获取病理或者减轻占位效应及颅高压症状。然而也有证据显示对一些预后较好的1-3个转移瘤患者手术切除可以延长生存期。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和外科手术相比,SRS微创,无手术相关死亡,水肿及放射性坏死等晚期并发症少见。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总的肿瘤体积比转移灶个数更能预测脑转移瘤患者SRS治疗后的生存期。 1项对205例行SRS的脑多发转移(4个或更多)患者的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总体积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而转移灶个数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同一个研究另外一项分析提示总体积小于7cc且转移灶小于7个的患者亚群预后更好,这些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13个月比6个月,p<0.0005)。 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脑转移瘤总的治疗体积<5cc或者 5-10cc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大于10cc的患者,单发与多发脑转移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

脑转移瘤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1.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60 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放射治疗科, 广东广州510060 1.StateKeyLaboratoryof OncologyinSouthChina, Guangzhou,Guangdong510060,P.R.China 2.DepartmentofRadiation Oncology, SunYat-senUniversityCancer Center, Guangzhou,Guangdong510060,P.R.China 通讯作者:吴少雄 Correspondenceto:Shao-XiongWuTel.:86.20.87343384 Fax:86.20.87342025 Email:wushaox@mail.sysu.edu .cn 收稿日期:2009-08-18 接受日期:2009-09-02《癌症》ChineseJournalofCancer,2010,29(2):217-222 ·临床研究· [Abstract]BackgroundandObjective:X-raystereotacticradiotherapy(SRT) isoneoftheeffectivetreatmentsforbrainmetastases(BM).Thisstudywas toevaluatetheefficacyofSRTonBM,andinvestigateprognosticfactors. Methods:BetweenJuly1999andDecember2004,atotalof122intracranial lesionsin78patientswithBMweretreatedusingSRTinourcenter.Forty- ninepatientshadasolitarylesionand29hadmultiple(2-6)lesions.The medianSRTdosewas15Gy(11-24Gy)insinglefractionfor38lesions, and24Gy(11-40Gy)in2-6fractionsfor84lesions.SRTwascombined withwholebrainradiotherapy(WBRT)of30-40Gyfor39patients. 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andoverallsurvival(OS)wereestimatedby Kaplan-Meiermethod.Univariateandmultivariateanalyseswereperformed bythelog-ranktestandCoxmodel,respectively.Results:Themedian survivaltimewas12.9months(1.7-77.4months).The1-yearintracranial PFSratewas87.4%.The1-and2-yearOSrateswere53.9%and25.8%, respectively.Univariateanalysisshowedthatthe1-yearOSrateswere significantlyhigherinthepatientswithpretreatmentKPSof≥70, extracraniallesionscontrolledandSRTcombinedwithWBRTthaninthose withKPSof<70(60.7%vs.29.4%,P=0.002),extracraniallesions uncontrolled(69%vs.44.9%,P=0.005)andSRTalone(64.1%vs. 43.4%,P=0.03).ThebenefitoftreatingwithWBRTincombinationwas mainlyachievedinpatientswithextracraniallesionscontrolledorwithmore thanoneintracraniallesion.MultivariateanalysisshowedthatKPSscoreand statusofextracraniallesionswereindependentprognosticfactorsforOS. Conclusions:SRTisaneffectiveandsafemodalityforBM.SRTcombined withWBRTmayprolongthesurvivaltimeforpatientswithextracraniallesions controlledormultipleintracraniallesions.Independentprognosticfactorsfor OSareKPSscoreandstatusofextracraniallesions. Keywords:Brainmetastasis,effect,prognostic,stereotacticradiotherapy 【摘要】背景与目的: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raystereotacticradiotherapy, SRT)是治疗脑转移瘤的有效方法之一,该研究意在评价脑转移瘤患者SRT的疗 效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自1999年7月至2004年12月止,78例脑转移瘤 患者在本中心接受SRT方式治疗。其中,49例为单发病灶,29例为多发(2~6个) 病灶,总病灶数为122个。38个病灶采用SRT单次治疗,中位处方剂量为15Gy (11~24Gy)。84个病灶采用SRT分次(2~6次)治疗,中位处方剂量为24Gy(11~ 40Gy)。39例SRT联合全脑放疗30~40Gy。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 脑转移瘤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魏微1,2,邓美玲1,2,吴少雄1,2,曾智帆1,2,李凤岩1,2, 王汉渝1,2,包勇1,2,高远红1,2,陈立新1,2 EfficacyofX-raystereotacticradiotherapyonbrainmetastasesand prognosticanalysis WeiWei1,2,Mei-LingDeng1,2,Shao-XiongWu1,2,Zhi-FanZeng1,2,Feng-YanLi1,2, Han-YuWang1,2,YongBao1,2,Yuan-HongGao1,2,Li-XinChen1,2 217

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研究

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5-07-16T15:33:50.230Z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5月第5期供稿作者:朱中成 [导读] 既往脑转移瘤的治疗大多采用全脑照射,作用比较局限,30-50%的患者颅内肿瘤无法有效控制[1]。 朱中成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 061000)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脑转移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取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 vs 26.93%)(P<0.05);12、 24个月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 vs 38.46%, 38.46% vs 19.23%)(P<0.05)。结论:全脑放射治疗同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有效抑制脑转移瘤生长,提高局部控制率。 【关键词】脑转移瘤;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 既往脑转移瘤的治疗大多采用全脑照射,作用比较局限,30-50%的患者颅内肿瘤无法有效控制[1]。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技术能用于单发性或多发性脑转移瘤的治疗,全脑放射治疗的同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提高脑转移瘤的近期治疗疗效。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全脑放射治疗同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瘤治疗效果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52例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40-72(49.23±5.68)岁;原发肿瘤为肺癌45例、乳腺癌3例,胃癌2例,食管癌2例;单发转移灶18,多发转移灶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结构、肿瘤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行全脑放射治疗的同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先行立体定向CT定位,患者平静状态下,固定头位,做好头部皮肤标记点,用2mm 薄层增强CT扫描,将定位CT影像通过影像传输系统传至TPS治疗计划系统中,肿瘤靶体积外放3-5mm作为计划靶区体积,并要求95%的等剂量曲线包绕。使用内置双聚焦多页光栅,设立3-4个非共面适形野,行立体定向放射等中心照射。Lantis治疗记录验证系统验证放射剂量和靶区后,面膜固定头位,使用放射治疗模拟机(SL-IE型)行全脑等中心模拟定位,勾画全脑模拟图,制定全脑放疗计划并输送至Lantis治疗记录验证系统,采用6MV-X射线,90°和270°两野同时照射。将SRS计划及全脑放疗计划一并传到全数字化平台上,先行SRS治疗,再执行全脑放射治疗【2】。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均给予甘露醇125ml+地塞米松磷酸钠5mg静脉滴入,以降低颅内压。 (2)本研究选用美国GE64排螺旋CT机,北京大恒TPS治疗计划系统,放疗设备为美国瓦里安SN5411医用直线加速器,采用6MV-X射线。 1.3观察指标 分别与治疗后第1、3、6、12、24个月进行随访,复查颅脑CT,观察肿瘤局部进展情况。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3】评价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分别设置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控制(NC)、进展(PD)四个标准,有效率RR= (CR+PR)/总例数,疾病控制率=(CR+PR+NC)/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CR3例,PR10例,NC9例,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 vs 26.93%)(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77% vs 65.38%)。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比较 [n(%)] 2.2随访肿瘤控制率比较 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观察组12、24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1.54%(16/26)、38.46%(10/26)对照组分别为 38.46%(10/26)、19.23%(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癌是发生脑转移瘤最常见的原发肿瘤,脑转移瘤患者的手术机会较少,有些病灶位于手术难以切除的部位,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放射治疗成为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 脑转移瘤患者单纯行全脑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广,能控制颅内多发转移瘤的生长,但正常脑组组的耐受性使放射总剂量相对受限,影响受照射肿瘤的控制效果。SRS治疗聚焦高能射线照射,能较好的控制受照射肿瘤病灶,但对多发转移灶控制欠佳[4]。全脑放射治疗兼顾了多发转移灶,同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单发较大转移瘤给予较高剂量的放射治疗,又兼顾了多发转移灶,二者联合放疗可优势互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全脑放射治疗同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有效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全脑放射治疗同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较优。 全脑照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多发脑转移的最佳放疗方案,先行全脑放疗控制微转移灶,再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使肿瘤局部剂量得到提高,进一步控制肿瘤生长,从而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穆海玉【5】研究立体定向加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6、12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