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0832方案适用学科、专业: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二级学科:食品科学(083201)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一、培养目标食品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较高层次。
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能够独立承担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具体培养目标。
二、研究方向本培养方案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置。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包括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4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方案将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和课程一并列出,方案中除规定的各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的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外,对所列的专业选修课,各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根据其研究方向加以选择。
具体研究方向如下:(一)食品科学1.食品生物技术2.食品保藏机理3.农产品深加工与转化4.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5.动物性食品科学利用技术(二)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1.淀粉改性与转化技术2.植物蛋白高效利用3.油脂与油脂化工4.粮油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三)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1.农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2.农产品保鲜、加工机理及工程化3.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4.农产品包装工程技术(四)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1.水生动物产品品质控制2.水生生物资源综合利用3.水产资源功能性产品开发三、学制与学习年限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学制2-3 年,基本学业年限为 3 年,最长为 5 年。
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原则上提前毕业时间不超过 1 年。
四、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可聘请校外知名教授和专家,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制定、学位论文指导等。
《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中文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一级学科英文名称: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二级学科中文名称:食品科学 (083201)二级学科英文名称:Food Science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本专业是培养食品科学领域的高级人才。
食品科学是研究食品及其原料的物性、化学组成、在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以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工程学和系统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食品及其加工过程中的规律。
本专业已形成了食品安全性评价、现代食品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食品化学与营养学、食品生物技术、功能性食品加工与技术5个特色研究方向,在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食品中有害成分检测方法研究、功能活性成分分离提取和结构分析、功能食品开发、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食品安全性评价:主要研究食品在生产、流通、贮藏和消费中的安全性问题,重点研究安全保障体系及风险评估、食品化学污染与安全性、食品生物污染与安全性。
2.现代食品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运用现代化的检测仪器和方法对食品在生产、流通、贮藏和消费的全程中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技术研究,为食品分级、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3.食品化学与营养学:该方向主要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质构特性;食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及其防衰老、清除自由基;食物中非常量营养素的营养和保健功能等。
4.食品生物技术:采用基因克隆、细胞融合及其它育种新技术选育新菌种,改造传统发酵产业;应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发酵工程技术、酶技术来研究开发新型食品添加剂和新型功能性食品基料,并对功能性成分进行深入研究。
5.功能性食品加工与技术:运用现代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方法对农产品和药食同源产品的功能活性成分进行分离、提取和结构分析,并对其进行功能特性、理化特性和构效关系以及作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并利用重组技术开发出各种功能性食品。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32食品科学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英文)名称: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农产品(包括林产、畜产、水产等)中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可食性原料及其制品(简称为“食品原材料”)和食品为对象,研究其在加工、贮存、保鲜、运输、流通、配送中的营养、卫生、品质和深度开发利用等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学科。
任何生物生息、繁衍都离不开食物,人类的文明也可以说起源于食品获取和加工技术的进步。
我国远古时代就有“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以及“釜所以煮,甑所以炊(蒸)”(《孟子集注》)的记载,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1400年前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以及公元652年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食治》、《养老食疗》等都说明古人在食品加工技术和养生方面的不懈努力。
世界上第一个用热空气人工干燥食品的例子是1795年在法国,1810年法国尼古拉·阿培尔发明了食品罐头的商业化灭菌技术。
但就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而言,却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农业、医学和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食品科学系最早可追溯到1893年,原先这个部门是一个乳牛场,后更名为食品系,并增设乳品相关专业。
随着医学、化学和生物学的进步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得食品科学与工程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出现于大学中,并在二十世纪中后叶逐步形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
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起源可追溯到1902年,当时的中央大学创办了农产与制造学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952年在我国部分院校中相继成立了食品工业系,1984年开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各种食品都是立足于食品原材料,食品产业实际上就是这些食品原材料生产产业的延伸和继续,也是提高这些原材料的食用品质和利用效率,使之大幅增值的重要手段,因此,食品产业一直是实现国家农、林、牧、副、渔等行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
具体如下: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有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并能够进行学术交流。
二、研究方向1.食品加工、保藏与包装2.食品化学与营养3.食品质量与安全4.食品生物技术与食品微生物5.功能食品与配料三、学习年限1.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年限不超过5年。
2.硕士研究生完成学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要求以及培养环节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在校学习时间2年以上(包括2年),并有以第一作者和华南农业大学单位署名,在一级刊物或三大索引公开发表与本人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可申请提前毕业。
3.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每年十月填写《华南农业大学博(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和所在学院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4.硕士研究生一般不延长学习年限。
如确实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的硕士研究生在每年4月、10月由研究生本人申请,填写《华南农业大博(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和所在学院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5.硕士研究生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不能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年限延长期间不享受助学金和优秀奖学金待遇。
四、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实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
鼓励成立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发挥集体指导的作用。
五、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至少应修满学分为26学分(含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所得的2学分以及撰写文献综述所得的1学分)。
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学院食品学院培养类别硕士学科、专业代码083201一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基本学习年限2-3年,最长不超过4年培养方式全日制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1学分;培养环节7学分研究方向食品加工理论与应用,食品加工工艺与新技术,食品化学与食品工程,食品生物技术,功能食品理论与加工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天然产物与食品添加剂,食品信息技术:食品快速检测技术、食品信息资源应用理论与技术、食品数字化技术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硕士学位课外国语(硕一外) 3硕士学位课S001209 自然辩证法 2硕士学位课S001208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硕士学位课S050101 食品化学专题 2 秋硕士学位课S050132 现代分析技术 2 秋硕士学位课S050133 食品科学研究进展 2 秋硕士学位课S050104 食品科学综合实验 2 秋硕士学位课S050105 实验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 2 春硕士选修课S050106 食品添加剂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07 食品风味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09 葡萄酒化学进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203 碳水化合物化学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202 油脂化学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10 酶与酶工程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1 基因工程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12 发酵工程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3 高级葡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14 果蔬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5 肉品科学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6 乳品科学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7 水产品加工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8 果蔬加工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9 粮油加工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21 植物蛋白研究进展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22 食品杀菌技术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23 食品加工过程模拟、优化与控制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24 传热与传质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25 食品信息技术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03 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方法与进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28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34 动物实验方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35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36 国际食品研究进展 1硕士选修课S050102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进展 1 秋培养环节及要求培养环节培养环节要求培养环节安排时间学分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同学校要求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提交;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二学期末提交。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名称食品科学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食品包装工程
专业代码083201 083202 083203 083204 0832Z1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13年6月3日修订日期:2013年6月9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食品科学(083201)
2、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
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
4、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5、食品包装工程(0832z1)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0832 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 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01 食品科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食品科学是研究食品及其原料农副产品的物性、化学组成,在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食品科学是以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工程学和系统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食品及其加工过程中的规律。
该学科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学科经过全体教师多年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建立了专业实验室,在食品科学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技术人才,今后,食品科学专业必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食品科学的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掌握食品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适应本专业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
二、研究方向1.食品化学与食品添加剂2.食品生物技术3.食品贮藏与保鲜4.天然产物提取与功能性食品开发5.食品资源利用三、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延长1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2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提前或延期毕业的研究生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见《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培养方式包括全脱产、半脱产、不脱产三种方式,其中包含联合培养和委托培养等多种模式。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隶属于“工学”,为一级学科。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同类型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1962年开始研究生教育,“粮食工程”和“油脂工程”于1981年获得国内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食品工程”、“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和“粮食工程”分别于1984、1986和1993年在国内率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教育部学科调整后,相关博士点名称调整为“食品科学”和“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2000年,在国内首批获得“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贸易与文化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6年获准建立“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目前本专业拥有教授39名,副教授47多名,其中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1名,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2名,师资力量雄厚。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农副产品、水产品、粮油作物以及地方特色产物的精深加工为核心,主要涉及食品组分与物性、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与配料、谷物和淀粉工程、油脂和植物蛋白工程、食品资源和综合利用工程、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研究领域,是目前国内研究领域范围最广的学科。
本专业研究生,可从事管理、科研开发、教学、生产、质量监督、分析检测等相关工作。
历届毕业研究生现已成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与管理骨干,他们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可,享有很高的声誉二、培养目标1.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和合作精神。
2.进一步掌握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须的实验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分析、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72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3版)
一、培养目标
1、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善于合作的团结精神和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2、培养适合现代食品科学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食品领域内的科研、管理和工程技术和高级专门人才。
具备掌握化学、生物学和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术和现代食品科学知识的技能,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动态;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论文写作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具有独立进行食品科学研究的能力。
毕业后能从事教学、科研或工程技术以及管理等工作。
3、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硕士生的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为2-3年。
三、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四、培养方式
采用导师制,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相结合,应有二分之一的时间从事研究生工作。
五、课程设置
附表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一级学科)
六、科学研究
贵州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和参加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应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信息。
所以研究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应至少参加一次本专业的全国学术会议,并写出参会报告,由导师(或指导小组)评阅并给出成绩。
研究生进校后,要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
研究生对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核心以上刊物发表本专业领域学术论文1篇以上(含1篇,至少获录用通知书),方能参加答辩。
七、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
1、教学实践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教学工作能力,在第二年或第三年,研究生必须参加大学本科生的辅助教学工作。
2、研究生一般至少用一年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对硕士论文有以下基本要求:
(1)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选题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理论价值,选择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问题,尽可能结合科研任务和生产实际进行。
研究课题尽量与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的重要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项目,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科研基地、研究项目等相结合。
(2)硕士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对所研究的领域的最新成果有所了解。
学位论文内容应侧重研究生本人所从事的研究工作。
论文一般应有实验研究或验证,或现场调试及运行结果。
(3) 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篇幅不少于3万字,文献阅读量要大于50篇。
论文内容一般包括: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
(4) 硕士论文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文献阅读与综述:研究生在进行论文研究之前,要求阅读一定数量的有关课题的中外文献资料,做出分析与评价,写出不少于八千字的书面报告,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20篇。
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由硕士生与导师共同商定。
要求在第三学期的第1周前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
3、补修课:非本专业本科生和同等学力考生进校后,需按导师要求补修相关课程,不计学分。
八、答辩及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经导师(或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才能申请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工作一般在第六学期末进行。
论文的答辩和评审程序按学校统一规定进行。
九、本学科专业主要阅读书目
1、食品化学.第三版 (美国)菲尼马著、王璋等译译者:王璋等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年4月 ISBN:9
2、《食品酶学》曹健,师俊玲主编页数:399 出版日期:2011.02
3、《生鲜食品新型加工及保藏技术》张慜,李春丽编著页数:416 出版日期:2011.03
4、《我国食品工业发展战略研究》刘铁男主编页数:412 出版日期:2008
5、《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手册》王林,王晶,周景洋主编页数:313 出版日期:2008
6、《现代食品分离技术》张海德主编页数:356 出版日期:2007.06
7、《食品生物化学》宁正祥编著页数:404 出版日期:2006.0
8、《功能食品与功能因子》徐贵发,蔺新英主编页数:371 出版日期:2005.02
9、《食品加工技术原理与实践》(英)费洛著;蒙秋霞译页数:580 出版日期:2006.03
10、《食品工业新技术》纵伟主编页数:271 出版日期:2006
1.课程总学分28—29学分,学位课学分15学分,培养环节学分不少于6学分,共
34-35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