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历史试卷
20172018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历史试题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答题卡中)。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2.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北京人3.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不包括:( )A.尧 B.舜 C.启 D.禹被称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的技能是()A.制作工具 B.直立行走 C.群居生活 D.学会用火5.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C.“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D. 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6.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是:(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行书7.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相传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 )A.鲁班 B.荀子 C.屈原 D.老子8.在哪个战役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军的进攻:(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9.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221年10.秦始皇设太尉管理的是:()A.行政 B.军事 C.财政 D.监察11.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的诏书传到桂林,当地却没有人认识。
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A.统一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统一度量衡1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指:( )A.国人暴动 B.武王伐纣 C.楚汉之争 D. 陈胜、吴广起义13.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西汉时提出“以德化民”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汉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14.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抽查七年级历史试卷(闭卷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友情提示:请同学们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火C.会种植水稻D.会制造彩陶2.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右下文物反映了当时A.采集狩猎B.聚族而居C.原始农业D.贫富分化3.下列哪位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A.炎帝和黄帝B.尧C.蚩尤D.大禹4.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A.伶伦﹣﹣发明纺织B.隶首﹣﹣发明算盘C.嫘祖﹣﹣养蚕缫丝D.仓颉﹣﹣发明文字5.相传尧、舜、禹之间通过推举决定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被称为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 D.禅让制6.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7.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A.黄帝 B.禹 C.舜 D.启8.常言道:故土难离,曾经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A.商汤B.商纣C.盘庚D.周武王9.神话故事《封神榜》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大禹治水D.黄帝、炎帝大战蚩尤10.“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分封制11.下列不属于周朝贵族的是A.诸侯B.卿大夫C.士兵D.士12.右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件文物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象尊D.毛公鼎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尧舜禹时期14.甲骨文最主要的造字方法是A.会意B. 指示C.形声 D.象形15.春秋时期,是什么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条件A.人们重视使用肥料B.水利工程的兴修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D.青铜器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16.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C.王室得到霸主的支持D.社会安定17.《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第2页,共6页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
此判断是 黄帝部落来源9从夏商两代国君亡的教训说明国君应该 A 加强国防,充实武备 B 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C.注重教育,推行改革 D.实行仁政,勤政爱民10史书记载:“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服,秋,王以诸侯伐郑, 郑伯御之。
“引文从实质上反映了A.周桓王权力强大B.诸侯争霸厉害 C 周王室衰微 D. 郑伯想做霸主 1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商朝刻写在龟平或得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②甲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晚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右侧图片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 A.原始居民的生活 B.商周的青铜文明 C.春秋战国的纷争 D.秦汉时期大一统13.春秋时期很多城市开设商品交换市场,越来越广泛地流通的货币是 A 贝壳货币 B.食物货币 C 金属货币 D 纸币14.现在要拍一都反映春秋争霸历史的电视剧,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是不合适的 A.秦孝公 B 齐桓公 C 晋文公 D.楚庄王 15.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述错误的是A.墨子—“兼爱非攻”B.庄子—“民为贵,君为轻” C 老子—“无为而治” D.韩非——“依法治国”16.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的笔画规整的文宇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
这种文字是A 大篆B 小篆C 隶书 D.楷书17.秦朝大将蒙恬要从水路由长江到达珠江,需要经过的一条人工河是A.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白渠 D.灵渠18.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下面与之有关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 项庄舞剑 D 背水一战 19.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统治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 刘邦、项羽领导的衣民军20.下列是四位同学排演的”文景之治”的课本历史中的场景,哪一项说法不符合史实A 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政府奖励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汉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斥 D.汉文帝命人依照阿房宫建造宫殿第3页,共6页 第4页,共6页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
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鹿阜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在网络上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
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3.下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处应填写的标题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4.距今约6 000多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玉米B.小米C.米饭D.小麦5. 2011年4月5日上午.万众嘱目的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郑市隆重举行。
共同的血缘、相同的情怀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子。
这一盛世国业现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重大节日。
此举,是因为黄帝()A.曾经打败了炎帝B.发明了文字C.是中华文明之祖D.编制了乐谱6.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
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A.世袭制B.武力夺取C.禅让制D.民主选举制7. 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
夏朝的建立者是()A. 尧B. 舜C. 禹D. 黄帝8. 西周时期实行的社会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9.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可烧炭火的青铜器D、三星堆青铜立人像10.“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时期开始的()A、商朝B、西周C、秦朝D、西汉12.下面历史人物是春秋五霸的不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 秦始皇 D.秦孝公13.下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14.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先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2017-2018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试题

2017—2018学年上学期学业水平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粟遗存钻孔石斧半地穴式房屋鱼纹彩陶盆A.北京人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2.七年级(3)班的同学们在表演情景剧“北京人的一天”,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他们使用打制石器 B.他们过着群居生活C.他们使用骨针来缝制衣服 D.他们用火来烧烤食物3.某同学利用下面的图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应该是()A.农业初兴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猎 D.贫富分化4.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①打制石器②钻孔石斧③鱼纹彩陶盆④稻谷遗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A.中国人善于想象 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6.下列图片中反映的各项属于黄帝贡献的是()A. 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7.传说4000多年以前,他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他“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
“他”是()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尧8.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
右边图版内容反映的是()A.夸父逐日B.精卫填海C.后羿射日D.大禹治水9.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伯益建立夏朝 B.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10.《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反映出西周实行()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11.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卷(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卷七年级历史(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12课.选择题(共25题,5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假如时光倒流,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最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元谋人正在采集食物B.北京人正在用火烧烤捕获的野兽C.半坡人正在制作彩陶D.河姆渡人正在捕鱼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位于下图中的3.历史小组排演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下列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B.饲养家畜C.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D.使用骨耜耕地4.我国境内原始人类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北京人、元谋人、河姆渡人、半坡人B.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C.北京人、元谋人、半坡人、河姆渡人D.元谋人、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5.涿鹿之战是传说中我国部落联盟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此战役和下列哪一人物无关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6.图片所示是坐落于郑州黄河南岸,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二人巨型雕像,此二人应是A.盘古、后羿B.炎帝、黄帝C.尧、舜D.禹、启7.大禹治水,为民造福,其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为后人怀念.十一假期,小明来到绍兴市东南的大禹陵观瞻,并写了一篇观后感,其中关于大禹的描述错误的是A.他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B.他在治水过程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C.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D.他在约公元前1070年建立夏朝8.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9.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人面鱼纹盆B.司母戊鼎C.毛公鼎D.兵马俑10.2017年7月27日晚,“传承与创新——中国非遗文化周”系列活动之“甲骨文记忆展”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下列叙述中,正确反映了甲骨文情况的是①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②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③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④目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下列哪一现象与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不相符A.周平王直接管辖地区仅有洛邑一带B.分封制逐步瓦解C.诸侯定期向周天子进献贡物D.诸侯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12.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的是A.秦国B.魏国C.齐国D.楚国13.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A.提升了秦国军事力量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保护了世袭贵族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权力14.下图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的雕像,假如让你给他写简历,一定要写到的重要事迹是A.修筑长城B.主持修建都江堰C.成功治理黄河水患D.开凿灵渠15.下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墨家思想B.韩非学说C.老子论道D.先师孔子16.“诸子百家论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现思想博弈.”此种情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B.各国竞相改革,社会处于变革之中C.士人四处游说、讲学,开阔了视野D.统治者提倡儒家学说,引发争论潮流17.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是在哪一年最终完成的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09年D.公元前207年18.秦王嬴政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为巩固统一,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哪项措施成为维系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修筑公路,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B.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C.北筑长城,抗击匈奴D.废六国文字,推广统一文字小篆19.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以下人物中,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是A.项羽B.刘备C.李斯D.陈胜20.有诗人曾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纪念项羽.西楚霸王项羽亲率大军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A.马陵之战B.巨鹿之战C.垓下之战D.长平之战21.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公元前202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因为这一年A.秦朝初建B.大泽乡起义爆发C.秦朝灭亡D.刘邦建汉22.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情节不符合史实A.农民张三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C.汉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23.电视剧《汉武大帝》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示了汉武帝刘彻纵横跌宕的一生和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以下场景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是A.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C.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D.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半两钱24.如果下图中的抛物线代表着西汉王朝的兴衰,“①”处应该是哪位皇帝在位时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25.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秦灭六国②楚汉战争③“文景之治”④陈胜、吴广起义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非选择题(共3小题,50分)26.(16分)读图,回答问题.禹黄帝尧舜(1)请你按生活年代排列出这四位部落首领的先后顺序.(4分)(2)这些首领中,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相关的人物有哪些?(2分)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分)(3)以上都是传说时代的人物,请你谈谈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和联系.(6分)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后人评价他: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齐桓公曾经问管仲:“寡人好声色犬马,会不会不利于霸业?”管仲说:“那些都是小事,于霸业无损.为霸者担心四件事,一是不知贤,二是知贤不用,三是用贤不任,四是用贤并用小人.”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材料二电视剧《大秦帝国》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商鞅变法时波澜壮阔的场景.历史上对商鞅的评价不乏“刻薄寡恩”之说,但观众们却说他“纵然无情也动人”.商鞅的功绩,并非只对秦朝而言,而是影响了后来的整个中国.(1)概括材料一管仲谏言的要点.(2分)除了齐桓公,请你再说出两位春秋霸主.(4分)(2)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为什么观众会说商鞅“纵然无情也动人”?(2分)(3)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也有人说商鞅变法成功了.你怎样看?(4分)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材料二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材料三西汉初年,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辟了东方的土地?(2分)秦朝统一后为什么否定了这个制度?(2分)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是什么制度?(2分)(2)针对材料二、三所示状况,汉武帝分别采纳了谁的建议,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8分)汉武帝的一系列措施对西汉王朝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什么趋势?(2分)。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考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答案1、地球上开始出现人类的时间大约是A、170万年前B、30亿年前C、300万年前D、70~20万年前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地区是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3、在下列选项中,大量或者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和北京人B、北京人和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D、元谋人和山顶洞人4、《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现象出现于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原始居民时期C、黄帝、炎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5、有一个叫《轩辕伏魔录》的游戏曾大为流行。
这个游戏讲述的是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蚩尤的故事。
故事中被华夏子孙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B、炎帝C、炎帝和黄帝D、蚩尤6、右图(鎏金铜面具、青铜纵目人像)反映了距今5000年到3000年在四川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A、殷墟文化B、夏文化C、三星堆文化D、二里头文化7、殷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位于中国河南安阳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横跨洹河两岸。
把商朝都城迁到这里的国君是A、商汤B、武丁C、盘庚D、商纣8、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电视剧《哪吒传奇》,哪吒帮助武王打败了纣王。
这是一次改朝换代的生死决战,从此,历史由商朝过渡到了周朝。
“这次战争”指的是A、阪泉之战B、牧野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9、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其中,等级最高的是A、士B、诸侯C、天子D、卿大夫10、公元前841年,镐京爆发“国人暴动”的主要原因是A、纣王推行暴政B、幽王“烽火戏诸侯”C、周厉王对人民推行压制政策D、犬戎进攻镐京1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历史进入A、西周时期B、东周时期C、秦朝D、西汉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是因为商朝A、有了史官B、有了确切纪年C、有了史书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13、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工艺精湛。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历史(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测试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12课。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蓝田 B.店 C.元谋 D.河姆渡2.“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人的。
”下列关于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他们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B.他们依然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3.下列我国远古人类中,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有①元谋人②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粟遗存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人面鱼纹彩盆A.人 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文中的“轩辕”指的是 A.黄帝B.大禹C.夏启D.商汤6.观察漫画,这一情景是对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哪一制度的诠释A.郡县制B.分封制C.禅让制D.世袭制7.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容是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8.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 B C D9.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下列叙述正确反映了甲骨文情况的是①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②甲骨文记载的容十分丰富③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④目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③中原各族与周边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④周天子坐收渔翁之利,权力渐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考古学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研究的重要证据是()
A.传说 B化石 C史书 D访谈
2.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
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能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打制石器②钻孔石斧③鱼纹彩陶盆④稻谷遗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
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
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
6.炎帝和()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A.尧 B.舜 C.禹 D.黄帝
7.《史记》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肯入。
”反映的是()
A.女娲造人B.大禹治水C.牧野之战D.涿鹿之战
8.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统治者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
B.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
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D.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
9.《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10.“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11.一位非洲友人来到中国,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右图所示文物,请你告诉他这件文物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图11
12.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
该工程建造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13.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晋 B.齐 C.楚 D.赵
14.老子的学说记录在下列哪部著作中。
()
A.《论语》 B.《道德经》 C.《春秋》 D.《诗经》15.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16.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奖励生产 B.加强刑罚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17.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
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贵族特权
18.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代表了旧贵族的利益 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D.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19.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C.丙说:他对古代教育贡献很大
D.丁说:他主张“兼爱”“非攻
20.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1.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官职不包括()
A.丞相 B.郡守 C.太尉 D.御史大夫
22.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临洮—辽东 B.临洮—咸阳
C.陇西—辽东 D.临洮—函谷关
23.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民族矛盾尖锐
C.秦统治者的暴政
D.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坏,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
2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中商军阵前倒戈
C.陈胜、吴广起义
D.项羽、刘邦起义
25.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B.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C.刘邦领导的起义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2分,27小题13分,共25分。
)
26.(12分)百家争鸣是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孟子、庄子和韩非各自的观点是什么?(7分)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3分)
27.(13分)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
材料二: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
—唐胡曾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1分)“扫六合”指的是什么?(1分)
(2)材料一中的秦王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2分)
(3)材料一中的秦王为巩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分别统一了什么?(6分)
(4)材料二中的“胡”指哪个少数民族?(1分)为了抗击这个少数民族,秦王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