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下列哪位人物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A. 孔子B. 老子C. 孙武D. 商鞅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A. 陈胜吴广起义B. 赤壁之战C. 黄巾起义D. 淝水之战4.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 春秋战国B. 秦朝C. 汉朝D. 隋朝5. 下列哪个皇帝被誉为“唐宗宋祖”?A. 唐太宗B. 宋太祖C. 元世祖D. 明太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_。
2.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_______。
3.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_______。
4. 实行了科举制度的朝代是_______。
5. 被誉为“唐宗宋祖”的皇帝是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
3. 请简要介绍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请论述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主要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C3. A4. D5. A二、填空题答案1. 秦朝2. 孙武3. 陈胜吴广起义4. 隋朝5. 唐太宗三、简答题答案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在经济上,开凿灵渠,发展农业生产。
文化上,推行法家思想,严格法律制度。
2. 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
文化上,推崇儒家思想,设立太学,选拔人才。
3. 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经济上,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商业。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哪位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答案:A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周朝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哪位人物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答案:B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分裂的朝代?A. 魏晋南北朝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A6. 哪位人物发明了指南针?A. 墨子B. 张衡C. 沈括D. 毕昇答案:C7.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8. 哪位人物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A. 洪秀全B. 孙中山C. 康有为D. 严复答案:A9.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C10. 哪位人物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A. 孙中山B. 康有为C. 严复D. 陈独秀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都______。
答案:咸阳3.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______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答案:三次4. 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国际大都市。
答案:长安5. 唐朝时期,______成为了新的都城。
答案:洛阳6. 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最大的商业城市。
答案:杭州7. 明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首都。
答案:北京8. 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______条约。
答案:《南京条约》9. 甲午战争后,中国签订了______条约。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 洛阳B. 长安C. 扬州D. 成都2.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被誉为()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康乾盛世D. 文景之治3. 下列人物中,被誉为“诗仙”的是()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杜牧4. 唐朝时期,中日交往密切,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是()A. 郑和B. 玄奘C. 鉴真D. 张骞5.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其统治措施有()A. 杯酒释兵权B. 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C. 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D. 上述三项都对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2.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3. 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风格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4. 鉴真是唐朝高僧,东渡日本,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5.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______。
2.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______。
3. 被誉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______。
4. 唐朝高僧______东渡日本,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5.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包括______、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2. 请简述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3. 请简述李白的诗歌特点。
4. 请简述鉴真东渡日本的意义。
5. 请简述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诗人,请以“春夜喜雨”为题,写一首五言绝句。
初一历史上册的期中考试内容与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的期中考试内容与答案一、选择题1. 青铜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A. 新石器时代B. 商代C. 春秋战国时期D. 秦代答案:B2.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是什么?A. 小篆B. 甲骨文C. 隶书D. 楷书答案:B3.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个?A. 汉朝B. 秦朝C. 唐朝D. 清朝答案:B4. 下列哪位皇帝统一了中国,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是__夏__朝。
2. 《论语》是__孔子__的言论辑录。
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__造纸术__。
4. 春秋时期的国家分封制度称为__诸侯分封制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一种以君主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
在该制度下,国家的统治者将土地、权力和封号给予亲信的贵族,贵族则向国家效忠,并向统治者提供军事和政治支持。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答案:中国古代有许多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等。
这些发明对全世界的科学和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四、论述题请从以下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论述。
1. 论述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间内各个国家之间的割据和争斗促进了社会、经济和军事的发展。
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例如孙子、庄子和荀子等。
这些人的思想和理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论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答案: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连接了东西方。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流通到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香料、马匹等商品也传入中国。
这种东西方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经济和科技的交流,对两个地区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中国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50 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2. 北京人使用的是()A. 打制石器B. 磨制石器C. 青铜器D. 铁器3. 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4.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A. 粟B. 水稻C. 小麦D. 玉米5.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A. 干栏式房屋B.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 洞穴D. 高楼大厦6.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B. 黄帝C. 蚩尤D. 尧7.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A. 黄帝B. 嫘祖C. 仓颉D. 伶伦8.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9.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A. 舜传位给禹B. 禹传位给伯益C. 禹传子,家天下D. 启打败有扈氏10. 商朝的建立者是()A. 汤B. 盘庚C. 纣D. 周文王11. 商朝多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殷是现在的()A. 河南安阳B. 河南郑州C. 陕西西安D. 陕西咸阳12.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青铜立人像D. 青铜神树13.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14.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15.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A. 城濮之战B. 桂陵之战C. 马陵之战D. 长平之战16. 战国七雄中,位于最东边的是()A. 齐B. 楚C. 燕D. 秦17.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A. 铁农具的使用B. 牛耕的使用C. 水利工程的兴修D. 封建制度的确立18. 商鞅变法中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一项措施是()A. 承认土地私有B. 奖励耕战C. 按军功授爵D. 建立县制19. 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A. 李冰B. 商鞅C. 秦始皇D. 大禹20.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 “仁”B. “兼爱”“非攻”C. “无为而治”D. “法治”21. 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墨子22. 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李时珍23.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春秋》B. 《汉书》C. 《史记》D. 《资治通鉴》24. 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30 年B. 公元前221 年C. 公元前207 年D. 公元前202 年25. 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A. 刀币B. 布币C. 圆形方孔钱D. 贝币二、材料分析题(共30 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察试题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以下哪位人物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A. 孔子B. 墨子C. 孙子D. 商鞅{答案:C}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D.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答案:D}4. 以下哪个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的制度?A. 制B. 郡县制C. 分封制D. 科举制{答案:B}5.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位大臣的建议,实行了“推恩令”?A. 曹操B. 诸葛亮C. 卫青D. 李斯{答案:C}二、填空题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______,被誉为“兵圣”。
{答案:孙子}3. 战国时期,______国变法运动最为成功,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答案:秦国}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制}5.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______的建议,实行了“推恩令”。
{答案:卫青}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发动战争,逐一击败了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这一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后来的统一帝国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及其作用。
{答案: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大臣卫青的建议,实行了“推恩令”。
该政策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这一政策既巩固了汉朝的统治,又避免了诸侯王权势过大的问题。
}四、论述题1. 请论述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利与弊。
{答案: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利与弊如下:利:分封制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保证了国家的稳定;诸侯国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局面,避免了中央集权过于强大而导致的政治腐败。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贞观之治”的创立者?A. 李世民B. 李隆基C. 李治D. 李白2. 在我国古代,下列哪个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A. 西汉B. 东汉C. 三国D. 西晋3.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开皇之治”的创立者?A. 杨坚B. 杨广C. 李渊D. 李世民4. 下列哪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所在的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A. 安史之乱B. 黄巢起义C. 陈桥兵变D. 石敬瑭献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时期。
()2.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所在的朝代。
()3. “开皇之治”的创立者是杨坚。
()4. 五代十国时期开始于安史之乱。
()5. 李世民被誉为“贞观之治”的创立者。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所在的朝代是______。
2. “贞观之治”的创立者是______。
3. “开皇之治”的创立者是______。
4. 五代十国时期开始于______。
5. “文景之治”出现在______时期。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贞观之治”的背景和特点。
2. 简述“文景之治”的背景和特点。
3. 简述“开皇之治”的背景和特点。
4. 简述五代十国时期的背景和特点。
5. 简述唐朝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唐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请举例说明五代十国时期的背景和特点。
3. 请举例说明“贞观之治”的背景和特点。
4. 请举例说明“文景之治”的背景和特点。
5. 请举例说明“开皇之治”的背景和特点。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唐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分析五代十国时期的背景和特点。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朝历史的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面哪个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A. 火药B. 军事C. 学问D. 文章答案:A2.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A. 古代B. 现代C. 社会主义D. 民主主义答案:A3. 古代中国最早的朝代是?A. 商B. 周C. 秦D. 汉答案:A4. 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文明起源于哪个河流流域?A. 黄河B. 长江C. 尼罗河D. 库页岛答案:C5. 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于哪个朝代?A. 唐B. 宋C. 明D. 近现代答案:A6.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主要是建立在哪个基础上?A. 共产主义B. 人口基础C. 军队基础D. 地主基础答案:B7. 下面哪个发明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D8. 金字塔是哪个古国的标志性建筑?A. 中国B. 埃及C. 美国D. 日本答案:B9. 刻写金文的主要材料是什么?A. 金属B. 纸张C. 陶器D. 石块答案:D10.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属于哪个社会形态?A. 社会主义B. 资本主义C. 封建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要解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僚人才的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以文化程度来选拔才能和廉洁的官僚,培养合格的政治人才。
2. 请简要介绍商朝的主要特点。
答案: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主要特点有:以都城为中心,建立了中央政权;奴隶制是其特征之一;社会分工明确,农业是基础,手工业也发展;有完整的商代文字,发展了礼制文化等。
3. 请简要说明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以及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论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形成原因和基本特征。
答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人口增长、农业生产发展、战争和统一战局的形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2015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命题人:奚万强 审核人:程宝进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3.老师在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这几幅图片,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黄河
粟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
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
右图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
房屋样式?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
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
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
举行祭祖活动。
这位“人文始祖”是
A.尧 B.炎帝 C.禹 D.黄帝
6.传说中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
A. 禹
B.舜
C. 尧
D.炎帝
7.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
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
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禅让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
选举制
8.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她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
请问,夏朝
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A.公元前2700年;禹
B.公元前2070年;禹
C.公元前2007年;启
D.公元前2070年;启
9. 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是 A.夏桀 B.商汤 C.盘庚 D.
纣王
10.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
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
分封制
11.“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在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13.孔子弟子取名司马耕,字子牛,反映了当时使用牛耕的情况。
牛耕
出现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14.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精湛,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
的青铜器是
A. B. C.
D.
15.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
16.小张在阅读课外书籍时,看到书中这样写道“在商朝,贵族征讨其他
国家胜利后往往举行祭祀,向祖先报捷。
”如果要验证它的真实性,最
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是
A.《史记》 B.金文 C.甲骨文
D.铭文
17.如果你想知道老子的言论,最好去读下列书籍中的哪一部
A.《诗经》
B.《道德经》
C.《论语》
D.《春秋》
18.古书赞扬我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时写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19.图片材料中的“子”,指的是谁?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2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āi)”这句名言出自下面哪本书中?
A.《墨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孙子兵法》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
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请回答: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分)
(2)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谁?(2分)除他以外,你还能说出谁是春秋五霸中的一员?(请举出两例,4分)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除了使用武力外,还积极展开政治和外交攻势,当时主要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外交策略,它们分别是什么?(4分)
22.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材料:
材料:公孙鞅变法的措施: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统一度量衡。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1分)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
(2)请从材料中找出这场变法中可以使秦国“富国”和“强兵”的措施。
(4分)
(3)请从材料中找出这场变法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措施。
(2分)(4)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
心。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不同的学术流派,比如道家、墨
家、法家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中庄子属于哪个学派? 墨子
的主张是?(4分)
(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
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请你将材料二中的相应人物填
写在括号里。
(4分)
以法治国——( ) 民贵君轻——( )
(4)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治理校园内随便乱扔垃圾的行
为,请你分别站在法家、道家、儒家的立场上说一句话,表明你的立
场。
(3分)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2015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奚万强 审核人:
一、选择题(40分 )
题号12345678910答案B B D C D A A B C 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 B B A A C B A A D
二、非选择题。
(40分)
21.(1)为了巩固统治。
(2分)
(2)齐桓公(2分)
春秋五霸另外四个: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答出两个即给4分)
(3)合纵、连横(4分)
22.(1)商鞅(1分)变法图强或富国强兵(2分)
(2)富国的措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答出任两点给2分),强兵的措施:奖励军功(2分)。
(3)建立县制(2分)
(4)秦国国力大增;为其后兼并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分)
23.(1)儒家学派(2分)核心思想:“仁”和“礼”(4分)。
(2)道家(2分)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2分)
(3)韩非子 孟子 (4分)
(4)意思对即可给分。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