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试验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试验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水泥达到初凝和终凝所需的时间,由于凝结时间的长短对施工方法和工程进度有很大影响,故需进行凝结试验的测定,以检验水泥是否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2.主要仪器设备(1)标准法维卡仪(2)水泥净浆搅拌机。

(3)试针和试模。

3.试验步骤(1)试验前准备。

将圆模(内侧稍涂上一层机油)放在玻璃板上,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使之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准尺零点。

(2)试样的制备。

用标准稠度用水量拌制好标准稠度水泥净浆后,立即一次装入圆模振动数次后刮平,然后放入湿汽养护箱内,记录开始加水的时刻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刻。

(3)初凝时间的测定。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内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养护箱中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并使之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30s时指针的读数。

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从开始给水泥加水至初凝状态的时间即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4)终凝时间的测定。

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态,在终凝试针上安装一个环形附件,在完成初凝时间的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上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

临近终凝时间每隔15min 测一次,当试针沉入净浆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净浆表面留下痕迹时,即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由开始给水泥加水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该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5)测定时应注意: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每次测量时不能让试针落入原孔,防止撞弯试针,但结果以自由下沉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净浆的位置距圆模内壁至少大于10mm;每次测定完毕需将试针擦净并将圆模放入养护箱内,测定过程中要防止圆模振动;测得结果应以两次都合格为准。

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校验规程

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校验规程

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校验规程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的校准,参照《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检定规程》【JJG(建材)105-1999】及《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JC/T727-2005)编制。

2、技术要求2.1仪器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2.2整机的油漆面应平整、光亮、均匀和色调一致。

2.3标准稠度试杆:有效长度(50±1)mm,直径为(10±0.05)mm。

2.4初凝试针:长(50±1)mm,直径为(10±0.05)mm。

终凝试针:长(30±1)mm,直径为(1.13±0.05)mm,针头带有环形附件,环形附件带有排气孔,排气孔应畅通,不得堵塞。

环形附件平面与针头的距离为0.50mm,并且环形附件与试针应焊接牢固。

2.5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1)g.2.6圆模:上口内径(65±0.5)mm,下口内径(75±0.5)mm,高(40±0.2)mm。

2.7试杆、试针的垂直度:新制造的小于1.0mm,使用中的试杆小于2.0mm,试针小于1.5mm。

3、校准项目3.1外观检查。

3.2标准稠度试杆尺寸。

3.3初凝、终凝试针尺寸。

3.4滑动部分的总质量。

3.5圆模几何尺寸。

3.6试杆、试针的垂直度。

4、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4.1校准环境: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

4.2校准器具:4.2.1游标卡尺:量程不小于200mm,分度值0.02mm。

4.2.2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400g,感量0.01g。

5、校验规程5.1外观检查:按照本方法第2.1条要求进行目测检查。

5.2标准稠度试杆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标准稠度试杆的长度和直径,每120°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

jjg(交通)050-2004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检定规程

jjg(交通)050-2004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检定规程

JJG(交通)050-2004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检定规程JJG (交通) 050-2004是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的检定规程。

该规程规定了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的检定项目、检定方法、检定周期、检定结果判定等内容。

以下是该规程的一些主要内容:
1.检定项目:包括外观、基本误差、仪器示值误差、仪器重复性等。

2.检定方法:采用标准样品进行检定,按照规程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对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和评估。

3.检定周期:根据仪器使用情况和检定结果,- 般规定为一年或半年。

4.检定结果判定:根据测虽结果和规程规定的判定标准,对仪器是否台格进行判定。

需要注意的是。

该规程是针对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的检定而制定的,具体操作和判定标准可能因不同的仪器型号和使用环境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该规程进行检定时,需要结合具体的仪器型号和使用环境进行操作和判定。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方法1.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2.检验方法2.1凝结时间用符合GB3350.6规定的仪器测定,此时仪器试样棒应改为试针,装净浆的试模采用圆模。

2.2凝结时问的测定可以用人工测定,也可用符合本标准操作要求的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器测定,两者有矛盾时应以人工测定为准。

2.3测定前的准备工作:将圆横放在玻璃上,在内稍涂上一层机油,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

3.测定方法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接GB/T1346 –2001标准7.2条的操作方法制成标准稠度净浆后立即一次装入圆模,振动数次刮平,然后放入湿气养护箱内,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4.凝结时间的测定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至加水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 -2s 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沉入净浆中,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lmm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该水泥的初凝时间,用小时(h)和( min)来表示。

测定时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指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落下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贯入的位置至少距圆模内壁lOmm,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删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针擦净,并将试横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定过程中要防止试模受振。

终凝时间的测定:将初凝针在维卡仪上取下,安装上带环形附件的终凝针,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法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度,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养护箱中继续保养,临近终凝时间每隔lmin测定1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用小时(h)和(min)来表示。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操作规程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操作规程

黔西南州荣盛源乾混凝土有限公司试验室操作规程版别:第1版第5页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操作规程
1、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底座放置约平稳,滑动杆上下滑动必须灵活。

2、测定标准稠度(标准法)时,将标准稠度试杆螺纹端与滑动杆联结拧紧稠度
试杆。

试模和玻璃板置于底座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

3、测定凝结时间:当测定初凝时间时,换上初凝用试针约垂直,表面约光滑,
顶端应为平面,如有弯曲或(圆)角时不能使用。

当测定终凝时间时,换上终凝用试针,环形附件内不能粘附有水泥浆。

4、调整仪器零点:
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将试模放在玻璃板上,把滑动杆下降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指针在70mm处所指示的刻度作为零点,并将指针固紧。

测定凝结时间时,将试模放在玻璃板上把滑动杆下降至试针接触玻璃板,指针在70mm处指示的刻度作为零点,并将指针固紧。

水泥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自校方法

水泥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自校方法

水泥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自校方法
1总则
水泥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标准维卡仪)系用于水泥稠度和初凝结、终凝时间测定的专用工具。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或使用中的水泥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的校验。

3技术参数
3.1 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的有效长度为50mm ±1mm,直径为10mm±0.05mm;
3.2 凝结时间测定用试针的有效长度为50mm
1
±1mm、终凝时间测定用试针为30mm±1mm,直径为1.13mm的圆柱体;
3.3 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g±1g;
3.4 水泥净浆试模的高为40mm±0.2mm、顶内径为65mm±0.5mm、底内径为75mm±
0.5mm;
4检验用标准器具
4.1 游标卡尺:量程度125mm,分度值0.02mm。

4.2 电子天平:量程 3kg,分度值 0.1g。

5校验方法
5.1 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试杆的有效长度和直径;
5.2 凝结时间试针: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试针的有效长度和直径;
5.3 水泥净浆试模: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试模的高度、顶内径和底内径。

2
5.4 拆卸试杆(针)、指针和滑动杆,用电子天平称其滑动部分的总质量。

6校验结果评定
新购置与使用中的水泥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其有关校验结果需符合 3.1、3.2、3.3和3.4条规定的技术要求。

7附录
校验记录表。

3
水泥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校验记录表仪器编号:校验编号:
校验人:复核人:技术负责人:
校验日期:年月日。

混凝土水泥凝结时间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水泥凝结时间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水泥凝结时间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而混凝土的水泥凝结时间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混凝土水泥凝结时间进行准确检测,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水泥凝结时间检测技术规程。

二、检测设备准备1. 水泥净浓度计2. 混凝土样品3. 摆锤4. 偏心旋转台5. 稠度计6. 压力传感器7. 电子天平8. 电子计时器9. 水洗设备10. 试验记录表三、检测方法1. 样品制备从混凝土制品中取得样品,样品数量应根据检测需要确定。

将样品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在样品表面涂上一层液态石蜡,以防止样品表面蒸发水分。

2. 测定水泥净浓度使用水泥净浓度计,测定混凝土样品中的水泥净浓度。

将样品放入水泥净浓度计中,加水混合均匀,然后过滤。

将滤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重,记录水泥净浓度。

3. 测定混凝土的稠度使用稠度计,测定混凝土的稠度。

将样品放入稠度计中,旋转稠度计并记录其旋转时间,然后停止旋转。

记录混凝土的稠度。

4. 测定混凝土的压力通过偏心旋转台测定混凝土的压力。

将样品放在偏心旋转台上,旋转台上方放置摆锤并停止旋转。

使用压力传感器测定混凝土的压力。

5. 计算水泥凝结时间根据测得的水泥净浓度、混凝土稠度和压力数据,使用相关公式计算水泥凝结时间。

6. 检测数据记录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到试验记录表中,包括样品编号、水泥净浓度、混凝土稠度、压力、水泥凝结时间等。

四、注意事项1. 检测前应确认检测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混凝土样品制备应按照标准规范进行,以确保样品质量。

3. 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检测数据应及时记录,以免遗漏或错误。

五、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混凝土水泥凝结时间,与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对比。

若检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则混凝土具备较好的强度发展性;若检测结果不符合规范要求,则需要采取措施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发展性。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

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操作规程
1、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放在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

2、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到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然后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到底板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

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应在搅拌后1.5分钟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4、当试杆距玻璃板小于5mm时,应适当的减水,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若距离大于7mm时,则应适当加水,并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

5、凝结时间的测定应在加水后30分钟时,进行第一次测定,在是最初测定时,应轻扶金属棒,防止试针撞弯,临近初凝时,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达到初凝或终凝状态时,应立即重复测试。

6、每次测定前,首先应将仪器放稳,不宜在有明显振动的环境中操作。

7、每次测定完毕将仪器工作表面擦拭干净并涂油防锈,滑动杆表面不应碰伤,或存在锈斑。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操作规程
水泥标准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操作规程
①使用前需将滑动部分注入少许润滑油,并检查是否能上下自由滑动。

②标准稠度的测定: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后,突然防松,使试杆垂直自由的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 内完成。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离底板6mm士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③初凝结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后。

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

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离底板4mm士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

④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行附件。

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水平移动的方法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在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每隔15min 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行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

⑤测定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

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临近处凝时间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间每隔15mm测定一次,达到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