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实验课教学全套课件(精)
合集下载
病理学实验课件

• 2.观察病理切片
• 观察要点:
• (1)肾细胞水肿
• 低倍镜观 :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 ,突向管腔,致使管腔狭窄,边缘参差 不整;
• 高倍镜观: 见肿大的近曲小管上皮细 胞胞浆内布满大小一致的红染细小颗粒 ,胞核常被颗粒遮盖而模糊不清,但结 构无特殊改变。
• (2)肝脂肪变
• 显微镜下全面观察肝组织。
• 高倍镜观察 :新生毛细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 成,细胞肥大,向腔内突出。毛细血管之间可见多 数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其胞体大,呈椭圆形,梭形 或星芒状,核大深染,有1~2个核仁,部分成纤维 细胞逐渐成熟,成为长梭形,胞浆减少,核呈长梭 形,深染,变为成熟的纤维细胞。
12号片,肉芽组织
12号片,肉芽组织
二、实验内容
• (5)肺或肠的出血性梗死 肺出血性梗死 :肺切面上可见楔形梗死区,暗红色,基 底部靠近胸膜,尖端指向肺门。梗死区外 肺组织常有淤血。
• 肠出血性梗死:病变处肠壁明显肿胀增厚 ,呈暗红或黑褐色,粘膜肿胀、坏死。
二、实验内容
• 2.观察病理切片 • 观察要点: • (1)肺淤血 低倍镜观察: • ①肺泡壁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肺泡
脑组织坏死
• (5)干性坏疽(足部冻伤)足的末端 可见坏死病灶呈黑色或黑褐色、干燥、 皱缩,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 界线。
• (6)湿性坏疽(坏疽性阑尾炎)阑尾 肿胀变粗,浆膜面有少许渗出物,并可 见部分阑尾壁坏死,呈污黑色或黑绿色 ,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足干性坏疽
• (7)肉芽组织:为鲜红色,细颗粒 状,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形似 鲜嫩的肉芽而得名。
三、实验报告
• 1、绘出细胞水肿、肝脂肪变 性简图。
• 2、绘出肉芽组织简图。
《病理学》课程整体设计 PPT课件

4 教材及相关资料的选用
(二)实验课教学设计
1 2 3 4 实验教学目标 实验设计思路 内容选取 实验课内容及课时分配
三 教学内容设计
(一) 理论课教学设计 1 知识目标
掌握病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及重要的基础理论 知识,掌握主要病理过程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特征; 对重要的病理形态改变,包括典型病变的大 体标本及组织切片,应具备较熟练的观察和描述 能力;对重要的病理过程和常见病中出现的症状、 体征等要能够用病理知识进行解释, 并获得从病 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合并 症及结局等方面认识疾病、分析疾病的能力。
(一) 理论课 教学设 计
3.理论 课内容 及课时 分配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绪论,疾病概论 组织、细胞的适应、 损伤与修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炎症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水肿 酸碱平衡失调 缺氧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休克 肿瘤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 消化系统疾病、肝性脑病 泌尿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 传染病
(二)实验课教学设计
1 实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常用的仪器使用 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术。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处理和分析结 果、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2 实验设计思路: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增强适应专业相关技术领域 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3 内容选取:遵循针对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原则,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一)教学理念设计
1. 理论教学理念的设计:形成贴近临床、服务临 床的新型教学模式。 2. 理论讲授与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 3. 专业教育同职业道德教育及人文教育相结合, 强化素质教育。
(二)实验课教学设计
1 2 3 4 实验教学目标 实验设计思路 内容选取 实验课内容及课时分配
三 教学内容设计
(一) 理论课教学设计 1 知识目标
掌握病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及重要的基础理论 知识,掌握主要病理过程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特征; 对重要的病理形态改变,包括典型病变的大 体标本及组织切片,应具备较熟练的观察和描述 能力;对重要的病理过程和常见病中出现的症状、 体征等要能够用病理知识进行解释, 并获得从病 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合并 症及结局等方面认识疾病、分析疾病的能力。
(一) 理论课 教学设 计
3.理论 课内容 及课时 分配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绪论,疾病概论 组织、细胞的适应、 损伤与修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炎症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水肿 酸碱平衡失调 缺氧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休克 肿瘤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衰竭 消化系统疾病、肝性脑病 泌尿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 传染病
(二)实验课教学设计
1 实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常用的仪器使用 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术。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处理和分析结 果、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2 实验设计思路: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增强适应专业相关技术领域 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3 内容选取:遵循针对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原则,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一)教学理念设计
1. 理论教学理念的设计:形成贴近临床、服务临 床的新型教学模式。 2. 理论讲授与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 3. 专业教育同职业道德教育及人文教育相结合, 强化素质教育。
病理实验二PPT课件

详细描述
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通常位于细胞中央,其大小、形状 和染色深浅可反映细胞的种类和功能状态。在病理学实验中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变化,如核增大、核畸形、核分 裂活跃等,可以初步判断细胞的良恶性。
细胞质的观察与识别
总结词
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器外的其他成分,包括细胞骨架、细胞内液、细胞器等。
固定液选择
根据不同的组织类型和实验需求,应选择适当的固定液。常用的固定液有甲醛、乙醇、醋 酸等,它们能够使组织硬化、收缩或保持组织原有的柔软度。
样本的切片制备
切片前的准备
在切片前,需将固定后的组织进 行洗涤、脱水、透明和浸蜡等处 理,以使组织变硬、变薄并具有
一定的韧性,便于切片。
切片方法
切片的方法有手工切片和机械切 片两种。手工切片是通过手持刀 片在组织上划切,而机械切片则 是利用旋转切片机将组织切成连
肿瘤病变的识别与诊断
总结词
肿瘤病变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诊断依赖于组织形态学、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转归。
详细描述
肿瘤病变是病理学中的重点之一,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组织形态学是诊断 肿瘤病变的基础,包括肿瘤细胞的形态、排列方式和与周围组织的分界等。此外,肿瘤 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转归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恶性肿瘤,其转移和扩散的能力以
总结词
炎症病变通常表现为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其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详细描述
炎症病变是常见的病理过程,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或物理化学刺激引起。在显微镜下,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损 伤是常见的特征。诊断炎症病变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以及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白细胞计数和炎症指标)。
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通常位于细胞中央,其大小、形状 和染色深浅可反映细胞的种类和功能状态。在病理学实验中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变化,如核增大、核畸形、核分 裂活跃等,可以初步判断细胞的良恶性。
细胞质的观察与识别
总结词
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器外的其他成分,包括细胞骨架、细胞内液、细胞器等。
固定液选择
根据不同的组织类型和实验需求,应选择适当的固定液。常用的固定液有甲醛、乙醇、醋 酸等,它们能够使组织硬化、收缩或保持组织原有的柔软度。
样本的切片制备
切片前的准备
在切片前,需将固定后的组织进 行洗涤、脱水、透明和浸蜡等处 理,以使组织变硬、变薄并具有
一定的韧性,便于切片。
切片方法
切片的方法有手工切片和机械切 片两种。手工切片是通过手持刀 片在组织上划切,而机械切片则 是利用旋转切片机将组织切成连
肿瘤病变的识别与诊断
总结词
肿瘤病变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诊断依赖于组织形态学、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转归。
详细描述
肿瘤病变是病理学中的重点之一,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组织形态学是诊断 肿瘤病变的基础,包括肿瘤细胞的形态、排列方式和与周围组织的分界等。此外,肿瘤 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转归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恶性肿瘤,其转移和扩散的能力以
总结词
炎症病变通常表现为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其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详细描述
炎症病变是常见的病理过程,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或物理化学刺激引起。在显微镜下,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损 伤是常见的特征。诊断炎症病变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以及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白细胞计数和炎症指标)。
病理讲课全面版课件pptx

肾小球肾炎类型及特点
详细阐述急性、慢性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 和诊断依据。
肾病综合征病理生理
分析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包括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肾小 球滤过率下降等。
肾脏问题鉴别诊断
探讨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与其他肾脏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和思 路。
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尿路问题解读
尿路感染病因与病理
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 的监视和清除。
细胞信号传导失调
细胞内外信号传导通路的失调可导致 细胞异常增殖。
肿瘤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诊断方法
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手段。
治疗原则
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 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支持和生活质量改善。
炎症反应作用
炎症反应在机体防御和修复过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但过度的炎症反应 也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发生。
急性炎症过程及临床表现
急性炎症过程
急性炎症起病急骤,病程短,以渗 出性病变为主,主要表现为局部血 管扩张、血流加快、白细胞渗出和 吞噬作用增强等。
急性炎症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 障碍,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白细胞 增多等。
一。
02 细胞与组织损伤
细胞损伤类型及机制
凋亡
细胞程序性死亡,由基 因调控,具有特定形态
学和生物化学特征。
坏死
自噬
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生 物因素作用后引起的细 胞无序变化的死亡过程。
细胞通过溶酶体降解自 身组分以达到稳态和存 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机制
细胞损伤通常与氧化应 激、线粒体功能障碍、
详细阐述急性、慢性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 和诊断依据。
肾病综合征病理生理
分析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包括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肾小 球滤过率下降等。
肾脏问题鉴别诊断
探讨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与其他肾脏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和思 路。
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尿路问题解读
尿路感染病因与病理
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 的监视和清除。
细胞信号传导失调
细胞内外信号传导通路的失调可导致 细胞异常增殖。
肿瘤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诊断方法
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多种手段。
治疗原则
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 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支持和生活质量改善。
炎症反应作用
炎症反应在机体防御和修复过程中 发挥重要作用,但过度的炎症反应 也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发生。
急性炎症过程及临床表现
急性炎症过程
急性炎症起病急骤,病程短,以渗 出性病变为主,主要表现为局部血 管扩张、血流加快、白细胞渗出和 吞噬作用增强等。
急性炎症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 障碍,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白细胞 增多等。
一。
02 细胞与组织损伤
细胞损伤类型及机制
凋亡
细胞程序性死亡,由基 因调控,具有特定形态
学和生物化学特征。
坏死
自噬
细胞受到强烈理化或生 物因素作用后引起的细 胞无序变化的死亡过程。
细胞通过溶酶体降解自 身组分以达到稳态和存 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机制
细胞损伤通常与氧化应 激、线粒体功能障碍、
医学课件 《病理学》精品课程授课ppt课件全篇

肝脂肪变性
苏丹Ⅲ染色
②心肌脂变 虎斑心〔tigroid heart〕 心肌脂肪浸润 〔myocardial fatty infiltration〕 脂肪心〔fatty heart〕
虎 斑 心
心 肌 脂 肪 浸 润
3、玻璃样变性=透明变性=“玻变〞 〔hyaline~〕 (1)概念 (2)部位或分类 ①细胞内玻变 概念 举例
脂肪肝〔fatty liver〕
C、肝脂变机制 a、病因→线粒体受损→ATP↓→脂 肪 酸β氧化↓→脂质蓄积 b、病因→细胞、组织结构破坏→脂 蛋 白崩解→脂质淅出、蓄积 c、原料缺乏、细胞受损→脂蛋白合成 ↓ →脂质蓄积 d、中性脂肪合成过多→脂质蓄积
肝脂肪变性
肝脂肪变性〔切面〕
肝脂肪变性
二、增生〔hyperplasia〕 1、概念
2、分类 3、说明前列腺增生三、萎缩atrophy〕 (一) 概念
〔二) 病变
〔三) 几个概念 1 . 假 性 肥 大 (pseudohypertrophy〕 2.发育不全〔hypoplasia〕 不发育〔agenesis〕 3.退化〔atrophy〕 4.Simonds综合征
干 酪 样 坏 死
干酪样坏死
b、坏疽(gangrene) 概念
机制 分类
干性坏疽(dry gangrene) 形成原因、特点、部位
湿性坏疽 ( moist~) 气性坏疽 ( gas~)
湿 性 坏 疽
②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 A、概念 B、部位:肺脓肿 阿米巴肝脓肿 *脂肪坏死 *钙皂〔calcium saponification〕
局部血循、N支配、电离辐射
二、骨折愈合 〔bone fracture healing〕
病理学讲义-PPT课件

病因及发病 贫血、感染、中毒、缺O2、营养障碍 a、脂蛋白合成障碍 脂肪不能运出 b、脂肪合成过多 细胞内堆积。 c、脂肪酸氧化障碍 脂肪利用障碍
医学
10
病变特点
肝脏:重量↑,体积↑,色黄、有油腻感 镜下:细胞肿大,细胞内出现脂滴空泡, 核被挤压到一侧 苏丹III染色(红色)
心脏:心内膜下及乳头肌呈虎皮斑纹——虎斑心 心肌脂肪浸润
3)红色血栓
局部血流停止,凝固
血栓的尾部
2、动脉及心腔内血栓
白色血栓
附壁血栓、疣状血栓
3、毛细血管内血栓
纤维素构成透明血医栓学
27
3、血栓的结局 1、软化、溶解、吸收 激活纤溶系统,中性粒细胞释放溶解酶 2、机化、再通 3、钙化 静脉石
4、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阻塞血管 2、栓塞 3、心瓣膜变形
医学
3.玻璃样变性中,玻璃样物质由免疫球蛋白构成的是(A)
A.浆细胞胞浆内Rusell小体
B.肝细胞胞浆内Mall0orr小体
C.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玻璃样小滴
D.小动脉管壁内玻璃样物医质学
19
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机体对损伤组织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类型: 1)完全性再生
由损伤部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完全恢复原组织 的结构和功能 2)不完全性再生(纤维性修复) 缺损的组织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斑痕修复
30
(2)脂肪栓塞
来源:骨折,骨科手术,脂肪组织挫伤
后果:
肺:栓子随静脉→肺A栓塞于肺→左心→大循环→全身脏器
脑:出血、梗死、水肿
(3)气体栓塞
来源:
(1)颈、胸部外伤、手术
(2)减压病(潜水病、沉箱病)
后果:
当进入血循环气体量达到100ml时形成泡沫血→
医学
10
病变特点
肝脏:重量↑,体积↑,色黄、有油腻感 镜下:细胞肿大,细胞内出现脂滴空泡, 核被挤压到一侧 苏丹III染色(红色)
心脏:心内膜下及乳头肌呈虎皮斑纹——虎斑心 心肌脂肪浸润
3)红色血栓
局部血流停止,凝固
血栓的尾部
2、动脉及心腔内血栓
白色血栓
附壁血栓、疣状血栓
3、毛细血管内血栓
纤维素构成透明血医栓学
27
3、血栓的结局 1、软化、溶解、吸收 激活纤溶系统,中性粒细胞释放溶解酶 2、机化、再通 3、钙化 静脉石
4、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阻塞血管 2、栓塞 3、心瓣膜变形
医学
3.玻璃样变性中,玻璃样物质由免疫球蛋白构成的是(A)
A.浆细胞胞浆内Rusell小体
B.肝细胞胞浆内Mall0orr小体
C.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玻璃样小滴
D.小动脉管壁内玻璃样物医质学
19
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
一、再生 机体对损伤组织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再生
类型: 1)完全性再生
由损伤部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完全恢复原组织 的结构和功能 2)不完全性再生(纤维性修复) 缺损的组织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斑痕修复
30
(2)脂肪栓塞
来源:骨折,骨科手术,脂肪组织挫伤
后果:
肺:栓子随静脉→肺A栓塞于肺→左心→大循环→全身脏器
脑:出血、梗死、水肿
(3)气体栓塞
来源:
(1)颈、胸部外伤、手术
(2)减压病(潜水病、沉箱病)
后果:
当进入血循环气体量达到100ml时形成泡沫血→
病理学课件PPT课件

7
四、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1、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 1)尸体解剖(尸检autopsy)
对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 作用有:确定死因;发现某些特殊 疾病;收集、积累各种疾病的病理 资料;推进器官移植手术的开展。
2020/12/30
8
2020/12/30
9
2)活组织检查(活检biopsy)
对活体组织采用局部切除、钳取
病理学内容中有总论和各论两 方面。前者阐述各疾病的共性内容, 不同疾病的共同病变,疾病发生、 发展的共同规律;后者阐述各疾病 的各自特点。
2020/12/30
5
主要研究:
① 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学etiology)
② 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发病学 pathogenesis)
③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学 变化(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s)
④病理变化引起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联 系clinic-pathologic relations)以及转归和结 局等。
2020/12/30
6
三、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基础 医学 1学. 科
桥梁作用 病理学
临床 医学 学科
2.
3. 实践意义:病理知识和病理诊断是 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的根本与依据。
2020/12/30
、排泄物或人工获取的各种脱落细胞 进行染色观察。
2020/12/30
12
2020/12/30
13
2、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1)动物实验
通过复制人类疾病模型或动
物自发性疾病,研究疾病的病因 、发病和转归的规律。此外可进 行一些不宜在人体上进行的研究 。
2020/12/30
14
病理学检验 ppt课件

病理检验技术
12级检验(1)班01号
学号:2012130801001
姓名:蔡枝奇
第六章 组织制片技术
第一节 组织块的处理 一、取材 二、固定和固定液 三、洗涤、脱水、透明 四、浸蜡、包埋
第二节 切片机具与切片 一、切片机 二、切片刀 三、磨刀与被刀 四、切片
学习目标
1.了解常用组织切片的种类 2.熟悉组织切片制作的基本程序 3.掌握常用固定液的配置和应用 4.熟练进行洗涤、脱水、透明、浸蜡、包埋、
1.透明目的
2.常用的透明剂 可使用的较多,有苯、甲苯、二甲苯(最常用)、三氯甲烷、汽油、
香柏油(透明时间长达24h,所以不常用)等,多数透明剂对人体有 害,使用时应注意防护。
3.常用透明方法 将脱水后的组织块先用乙醇-二甲苯混合液处理或直接浸入透明剂中,
置换透明剂2~3次既能达到透明目的。
(2)火棉胶包埋法 常用于大块组织的制片(如整个眼球或神经组织等),用火棉胶包埋
可避免纤维组织和肌肉组织的过度硬化,减少纤维组织的收缩和扭转, 有利于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 (3)碳蜡包埋法 (4)明胶包埋法
包埋的注意事项
(1)确定包埋面 (2)同一蜡块内包埋多个组织块时组织块的性质应相同(如同属软
扭转式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适用于病理组织石蜡切片的刀片实验室照的图石蜡切片机切的切片冰冻包埋机总结组织制片的过程收集标本活检尸检动物实验取材固定切块1103自来水冲洗12h组织脱水75乙醇85乙醇95乙醇i95乙醇ii100乙醇i100乙醇ii低溶度乙醇24h高溶度乙醇1h组织透明二甲苯30s组织416h组织24h切片染色常规染色he第七八九章总结苏丹iii染液套装苏木素伊红染色又称he染色第一节常规染色he染色第二节特殊染色通常指除he染色外的其他染色方法第三节染色前后的处理第一节规染色回肠he染色图片人脾脏he染色图片备注
12级检验(1)班01号
学号:2012130801001
姓名:蔡枝奇
第六章 组织制片技术
第一节 组织块的处理 一、取材 二、固定和固定液 三、洗涤、脱水、透明 四、浸蜡、包埋
第二节 切片机具与切片 一、切片机 二、切片刀 三、磨刀与被刀 四、切片
学习目标
1.了解常用组织切片的种类 2.熟悉组织切片制作的基本程序 3.掌握常用固定液的配置和应用 4.熟练进行洗涤、脱水、透明、浸蜡、包埋、
1.透明目的
2.常用的透明剂 可使用的较多,有苯、甲苯、二甲苯(最常用)、三氯甲烷、汽油、
香柏油(透明时间长达24h,所以不常用)等,多数透明剂对人体有 害,使用时应注意防护。
3.常用透明方法 将脱水后的组织块先用乙醇-二甲苯混合液处理或直接浸入透明剂中,
置换透明剂2~3次既能达到透明目的。
(2)火棉胶包埋法 常用于大块组织的制片(如整个眼球或神经组织等),用火棉胶包埋
可避免纤维组织和肌肉组织的过度硬化,减少纤维组织的收缩和扭转, 有利于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 (3)碳蜡包埋法 (4)明胶包埋法
包埋的注意事项
(1)确定包埋面 (2)同一蜡块内包埋多个组织块时组织块的性质应相同(如同属软
扭转式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适用于病理组织石蜡切片的刀片实验室照的图石蜡切片机切的切片冰冻包埋机总结组织制片的过程收集标本活检尸检动物实验取材固定切块1103自来水冲洗12h组织脱水75乙醇85乙醇95乙醇i95乙醇ii100乙醇i100乙醇ii低溶度乙醇24h高溶度乙醇1h组织透明二甲苯30s组织416h组织24h切片染色常规染色he第七八九章总结苏丹iii染液套装苏木素伊红染色又称he染色第一节常规染色he染色第二节特殊染色通常指除he染色外的其他染色方法第三节染色前后的处理第一节规染色回肠he染色图片人脾脏he染色图片备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8﹟门脉性肝硬变
138﹟门脉性肝硬变
138﹟门脉性肝硬变
﹟ 138 门脉性肝硬变
142﹟肝细胞性肝癌
142﹟肝细胞性肝癌
142﹟肝细胞性肝癌
142﹟肝细胞性肝癌
﹟ 133 胃腺癌
(癌旁黏膜)
133﹟胃腺癌
133﹟胃腺癌
133﹟胃腺癌
78﹟直肠之印戒细胞癌
78﹟直肠之印戒细胞癌
130 ﹟慢性胃溃疡
130 ﹟慢性胃溃疡
130
﹟慢性胃溃疡
130 ﹟慢性胃溃疡
130 ﹟慢性胃溃疡
130 ﹟慢性胃溃疡
134 ﹟急性普通型肝炎
134 ﹟急性普通型肝炎
134
﹟急性普通型肝炎
134 ﹟急性普通型肝炎
134 ﹟急性普通型肝炎
134
﹟急性普通型肝炎
134
﹟急性普通型肝炎
(癌旁黏膜上皮)
84 ﹟宫颈原位癌
84
﹟宫颈原位癌
(原位癌累及腺体)
164 ﹟葡萄胎
164 ﹟葡萄胎
164 ﹟葡萄胎
164 ﹟葡萄胎
164 ﹟葡萄胎
正常胎盘绒毛
165 ﹟绒毛膜上皮癌
165 ﹟绒毛膜上皮癌
165 ﹟绒毛膜上皮癌
165 ﹟绒毛膜上皮癌
165 ﹟绒毛膜上皮癌
79﹟乳腺癌
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187﹟肠阿米巴痢疾
187﹟肠阿米巴痢疾
187﹟肠阿米巴痢疾
187﹟肠阿米巴痢疾
187﹟肠阿米巴痢疾
187﹟肠阿米巴痢疾
189﹟结肠之急性血吸虫卵结节
189﹟结肠之急性血吸虫卵结节
189﹟结肠之急性血吸虫卵结节
189﹟结肠之急性血吸虫卵结节
189﹟结肠之急性血吸虫卵结节
39﹟粟粒型肺结核
182﹟菌痢之结肠
182﹟菌痢之结肠
182﹟菌痢之结肠
182﹟菌痢之结肠
182﹟菌痢之结肠
18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8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8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71﹟乙型脑炎
171﹟乙型脑炎
171﹟乙型脑炎
呼吸系统疾病
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目的要求
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 病理变化、发病机理及各自的临床病理 联系。 掌握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病变及 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支气管扩张和矽肺的病变特点。 掌握肺癌的临床病理联系。
﹟ 110 大叶性肺炎
110﹟大叶性肺炎
110﹟大叶性肺炎
112﹟小叶性肺炎
112﹟小叶性肺炎
78﹟直肠之印戒细胞癌
78﹟直肠之印戒细胞癌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
• 掌握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分型及各 型特点。 • 熟悉典型的R-S细胞及其变异细胞的 形态特征
淋巴结的霍奇金淋巴瘤
标本取自显著肿大的颈淋巴结,镜下见正 常的淋巴结结构破坏,代以大量弥漫浸润的瘤 细胞,瘤细胞形态多样,组织结构亦变异很大, 此片所见属混合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 肿瘤由多种细胞混合组成,包括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 胞,其间可见一种特殊的R-S细胞,是诊断霍 奇金淋巴瘤的主要依据,部分并有坏死及纤维 组织增生。
112﹟小叶性肺炎
112﹟小叶性肺炎
112﹟小叶性肺炎
﹟ 125 矽肺
125﹟矽肺
125﹟矽肺
125﹟矽肺
125﹟矽肺
125﹟矽肺
125﹟矽肺
﹟ 125 矽肺
125﹟矽肺
128﹟肺小细胞癌
128﹟肺小细胞癌
﹟ 128 肺小细胞癌
128﹟肺小细胞癌
128﹟肺小细胞癌
寄生虫病
151 ﹟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51 ﹟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51 ﹟急性弥漫生性肾小球肾炎
151 ﹟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51 ﹟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51 ﹟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50﹟霍奇金淋巴瘤
150﹟霍奇金淋巴瘤
150 ﹟霍奇金淋巴瘤
150﹟霍奇金淋巴瘤
150﹟霍奇金淋巴瘤
150﹟霍奇金淋巴瘤
150﹟霍奇金淋巴瘤
150﹟霍奇金淋巴瘤
生殖系统疾病
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目的要求
• 掌握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形态 特征和临床病理联系。
84
﹟宫颈原位癌
79﹟乳腺癌
79﹟乳腺癌
79﹟乳腺癌
心血管系统疾病
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目的要求
掌握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特点, 熟悉慢性心瓣膜病的病理变化及其对血 液动力学的影响。 了解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理变化 及临床病理联系。 掌握缓进型高血压病的基本病变及第三 期时心、肾、脑的病变与后果。 掌握冠心病的病变特点及其后果。
153﹟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153﹟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153﹟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156﹟慢性肾盂肾炎
156﹟慢性肾盂肾炎
156﹟慢性肾盂肾炎
156﹟慢性肾盂肾炎
156﹟慢性肾盂肾炎
消化系统疾病
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目的要求
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病理类型与临床 病理联系。 掌握肝硬化的发生、发展、病变特点及其后果。 了解原发性肝癌与肝炎、肝硬变的关系及其病 理形态特点。 了解胃溃疡病之病理变化、后果和合并症。 了解消化道肿瘤病理形态及临床表现的共同特 点。
134
﹟急性普通型肝炎
134 ﹟急性普通型肝炎
134 ﹟急性普通型肝炎
﹟ 135 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135﹟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135﹟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135﹟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135﹟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138﹟门脉性肝硬变
138﹟门脉性肝硬变
138﹟门脉性肝硬变
138﹟门脉性肝硬变
190﹟结肠之慢性血吸虫卵结节
190﹟结肠之慢性血吸虫卵结节
190﹟结肠之慢性血吸虫卵结节
190﹟结肠之慢性血吸虫卵结节
190﹟结肠之慢性血吸虫卵结节
190﹟结肠之慢性血吸虫卵结节
泌尿系统疾病
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目的要求
认识肾小球肾炎的发展过程,掌握 其临床病理联系。 认识肾盂肾炎的形态特点及其后果。 了解肾癌、膀胱的临床病理联系。
课件目录截图
传染病
目的要求
掌握肺原发综合征的形态特点,结核结 节的镜下表现,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 点和转归。 熟悉肺外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 联系。 掌握几种主要传染病的病变好发部位、 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39﹟粟粒型肺结核
39﹟粟粒型肺结核
39﹟粟粒型肺结核
39﹟粟粒型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