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注意 实验心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实验心理学讲义(注意)

实验心理学讲义(注意)

3
一、过滤器理论与双耳分听技术 早期
布拉德本特;双耳分听实验(了解下实验的原理过程) 特点: 1、注意瓶颈位于信息加工早期阶段(感觉阶段); 2、“全“或”无“方式进行加工; 3、单通道模型; 4、新意的、较强的和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才易通过。
4
Broadbent的单通道过滤器模型
输入通道 选 择 性 过 滤 器
Treisman的双耳分听实验
两耳同时呈现
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d 追随耳
Knowledge of on a hill 非追随耳
报告追随耳听到的信息
There is a house on the hill
实验结果
10
(三)晚期选择模型
多伊奇 特点: 1、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是输出是按其重要 性来安排的(反应选择模型); 2、可以解释注意分配的现象; 3、可以解释特别有意义的信息易引起人注意的现象; 4、无法解释客观存在的早期选择现象。
刺 激
容量有限的通道
反应
长时记忆
5
Broadbent 的实验
实验材料
左耳:6、2、7 右耳:4、9、3
2个/秒呈现 0.5秒间隔
再现方式
(1)以单耳分别再现 (2)以双耳顺序成对再现 (3)随意再现
实验结果
(1)分别再现的正确率为65% (2)成对再现的正确率为20% (3)随意再现多采取分别再现方式
福格尔( Vogel , 2000 )的实验——基于提示范 式的变化觉察(change-detection)
29
二、搜索范式
基本原理:要求被试寻找一个或多个混杂在非目标 刺激(non-target stimuli)中的目标刺激(target stimuli ),实验时这些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 相继呈现。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 第六章 知觉

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 第六章 知觉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6
掩蔽现象的实验过程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7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8
(五)知觉定势(perceptual set) set) 知觉定势(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29
定势和自上而下加工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30
三、运动知觉
运动觉察器(motion detectors) 运动觉察器(motion detectors) 诱导运动(induced movement) 诱导运动(induced movement) 似动现象(apparent movement) 似动现象(apparent movement) 自主运动(autokinetic movement) 自主运动(autokinetic movement) 运动后效(movement aftereffects) 运动后效(movement aftereffects)
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间接加工过程具体体现在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对立的过程。 自下而上过程(bottom-up,又称数据驱动过程, 自下而上过程(bottom-up,又称数据驱动过程, datadata-driven process),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 process),是从组成图形或事物的最简 单的、最基本的成分开始的。 自上而下过程(top-down,又称概念驱动过程, 自上而下过程(top-down,又称概念驱动过程, conceptually driven process)认为,较高级的、整 process)认为,较高级的、整 体的和抽象的水平影响低级的操作和运行。
实验心理学讲义
第六章知觉
31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六章--准实验设计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六章--准实验设计

PPT课件
4
最初提出准实验设计概念的是心理学 家 Cook & Campbell(1966,1979)。 他们于1979年发表了《准实验研究:现场 背景的设计和分析》这一专著,为准实验 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书中,他们
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准实验的设计原则和统
计分析方法,使准实验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日臻完善。
PPT课件
5
准实验研究往往有如下特点:
(1)其研究中的自变量往往用被试变量。这些被试变量 可能是自然形成的被试变量,如年龄、性别、种族 等;可能是社会所形成的被试变星,如社会阶层、 宗教信仰、居住区等;可能是因疾病及与之有关的 被试变量,如残疾者、弱智者、脑外伤者等;可能 是学习现状不同的群体或己形成的不同个性的群体 等。
表 识字教学法试验结果
周次 1 2 3 4 5 6 7 8
检测分数 30 28 35 45 67 70 85 86
PPT课件
14
X
1 2345678 图 单组时间序列设计研究结果图示
图中垂直虚线是引入新教学 法的时间,即此前的四周使 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此后的 四周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两 条斜着的虚线分别代表引入 处理前后两个观测序列的回 归线。
PPT课件
6
(2)研究者只能选择那些已具有了某种不同程度特征的 被试。而不能像真实验那样从总体中随机选取被试 或随机分组。
(3)一般而言,不能从准实验研究结果中作出因果关系 的结论。其主要原因是在研究的变量上缺乏严格控 制,因而其内部效度较低。
➢ 尽管准实验设计在内部效度方面不如实验设计.但 是,当一个问题无法使用真实验设计时,准实验设 计不失为可选择的设计。
o代表测量结果,X代表实验处理,O1-O8之间

第六章 注意2011

第六章 注意2011
–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 习惯; –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其注意力。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 无意注意
–注意的初级形式,没有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 有意注意
–注者相互转化,以保证人们学习生活顺利 完成。
三、有意后注意
• (一)有意后注意的概念
第一节 注意概述
• 一、注意的概念及功能
–(一)注意的定义 • 注意(attention)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 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的基本特点 • 1.指向性 • 2.集中性
注意的特征
指向性
集中性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调解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功能
二、注意的表现
• (一)适应性活动
–当个体注意看某物或注意倾听某种声音时,相 应的感官便会朝向刺激物。
Harbin University
第六章 注意
zheng_03@
人的心理现象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 想象、思维 注 意 伴 随
心 理 现 象
心理 过程
情感过程:对事物态度的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 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信念、理想、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1.5岁儿童对有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5~8 分钟; –7~10岁儿童可集中注意20分钟; –10~12岁可达到25分钟。
(三)注意的分配
• 注意的分配(divided attention)是指在 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对象。
• 注意分配的条件:
–对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比较熟悉; –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对注意的分 配也有重要影响。

普通心理学chapter 6 Attention

普通心理学chapter 6 Attention

12
13
特里斯曼以此对布氏的单通道模型提出质疑, 特里斯曼以此对布氏的单通道模型提出质疑,并 将过滤器的“全或无”的工作方式改为“衰减” 将过滤器的“全或无”的工作方式改为“衰减”,将 “单通道模型”改为“双通道或多通道模型”。 单通道模型”改为“双通道或多通道模型” 布鲁德本特接受了特里斯曼的修正, 布鲁德本特接受了特里斯曼的修正,两个模型现 被合称为布鲁德本特 特里斯曼过滤器 衰减模型。 被合称为布鲁德本特-特里斯曼过滤器 衰减模型。 布鲁德本特 特里斯曼过滤器-衰减模型
2
(2)Basic Characteristics(基本特 (2) ( 征) Direct and centrality(指向性和集 ( 中性) 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 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 的对象上的强度 紧张度, 强度或 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 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 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 动。
Chapter 6 Attention(注意) (注意)
The Main Contents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Section 1 Summarization(概述) (概述) Section 2 Attentive Category(种类) (种类) Section 3 Attentive Characteristics
(1择功能)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2)Retentive Function (保持功能) (3) Function of Regulating and Directing Activity (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六章 注意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六章 注意

第六章注意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习题〖导学提示〗我们的感官随时都在接收着难以计量的庞杂的信息。

但我们只对其中最有意义的极少的一部分加以反映。

这种认知性的心理倾向就是注意。

本章着重介绍各种注意的特点和衡量注意品质的若干特征,以及如何从理论上解释注意的心理机制。

第一节概述Top一、什么是注意注意和编码是人脑信息加工的第一步。

没有它们,外部刺激就不能进入人脑进行信息加工。

所谓编码就是人脑把外部刺激转变成内部表征的过程。

编码过程包含着大量的认知活动。

注意与编码密切联系着。

注意总是集中于当前正在编码的信息。

当然,注意并不限于对外部刺激进行编码,从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加工也需要注意。

不管注意指向于个体自己还是外部世界,它都具有两种基本的特性:选择性和集中性。

因此,我们把注意定义为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

人在任何特定的时刻都可以得到围续着我们的无数刺激。

但是,人并不是对所有的刺激都加以反应的。

他只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其他所有刺激不发生反应。

这就是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心理活动的选择性表现为人脑信息加工时对刺激的随意的(有意的)选择和不随意的(无意的)选择两种形式。

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形式,在特定的时间内,人对刺激进行有意识反应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在注意状态时,心理活动不仅选择、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心理活动的集中性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通常我们说“聚精会神”,“专心一致”就是指人的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都共同地指向并集中于同一的刺激。

二是就同一种心理活动而言,它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维持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

通常我们说的“注视”和“倾听”等等,就是指人的某种有关的心理活动不仅指向而且持续地、深入地集中于一定的刺激。

因此,与集中性相联系的是注意的强度或紧张度。

普通心理学第5 6 7章 PPT

普通心理学第5 6 7章 PPT

一、无意注意
(一)定义 (二)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个体自身的状态
个体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直接兴趣) 个体当时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二、有意注意
(一)定义 (二)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衰减理论
人物:特瑞斯曼(美)
观点: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 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
过滤器与衰减理论的共同之处:
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 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
后期选择理论
人物:多伊奇
认的过程。 人的再认过程可以视为知觉分析和记忆检索的连 续加工的统一体。 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取决于两个条件:
1、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 2、当前的事物与以前经验过的事物的相似程
度。
52
再认的表现: 1、不能再认 2、错误再认
再认的种类:
根据是否有意志的努力,分为无意再
认和有意再认
根据再认内容的范围和程度,把再认分
时间
映象
恢复
条件
记忆的重要性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说:“在有智慧的生物中,记 忆之为必要,仅次于知觉。它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因此,我 们如果缺少了它,则我们其余的官能便大部分失去了效用。 因此,我们如果没有记忆的帮助,则我们在思想中、推论中 和知识中,便完全不能超过眼前的对象。” 记忆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成一个整体, 是人的心理过程在时间上得以持续的根本保证,从而使人的 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形成最终实现。

实验心理学II-注意的实验研究52页PPT

实验心理学II-注意的实验研究52页PPT

谢谢!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伯斯 庇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实验心理学II-注意的实验研 究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