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完整版课件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件

促进学前儿童心理 健康发展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 的社会适应能力
增强学前儿童的自 信心和自尊心
有助于学前儿童形 成积极的个性品质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 点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 发展阶段和特点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 采取相应的教育策 略
运用游戏、故事、 音乐等多种教育手 段
注重个体差异,因 材施教,促进全面 发展
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 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点
针对不同孩子制定不同的教 育策略
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
全面发展:注重学前儿 童在认知、情感、社交 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 供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和 资源。
个性培养:尊重每个学 前儿童的个性和特点, 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法 和手段,促进其独特潜 力的发挥。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的定义
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表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先天因素 环境因素:家庭、教育、社会等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儿童自身因素:年龄、性别、性格等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遗传与环境、先天与后天、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
促进儿童身体发育:通过运动活动,可以锻炼儿童的肌肉和骨骼,促进身体发育。
记忆发展:从机械记忆到理 解记忆,记忆容量逐渐增加
感知觉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从具体到抽象
思维发展:从直观行动思维到 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
学前心理学完整版课件

学前心理学完整版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学前心理学》第六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本章主要内容有: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分类、发展特点,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情绪和情感的培养等。
教学目标:1. 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特点,理解情绪和情感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儿童情绪和情感方面的问题。
3. 掌握培养儿童良好情绪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情绪和情感的培养方法。
重点: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情绪吗?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情绪问题?”引发学生对情绪和情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是指人在面对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情感是指人在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和态度。
2. 讲解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喜、怒、哀、惧四大类。
3. 讲解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婴儿期情绪不稳定,幼儿期开始出现情绪的自我调节,童年期情绪和情感逐渐稳定,青春期情绪和情感丰富多彩。
4. 讲解情绪和情感的功能:调节生理状态、适应环境、参与社会交往等。
三、例题讲解(10分钟)四、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关于情绪和情感的选择题或简答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情绪和情感定义:情绪——主观体验、生理反应;情感——主观体验、态度分类:喜、怒、哀、惧发展特点:婴儿期不稳定,幼儿期自我调节,童年期稳定,青春期丰富多彩功能:调节生理状态、适应环境、参与社会交往培养方法:关注内心体验,正确表达情绪,建立调节机制,培养调节能力作业设计:1. 请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特点。
答案:情绪是指人在面对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情感是指人在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和态度。
学前心理学全套课件

研究意义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首 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 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学前心理学的 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干预儿童的发展问题,为心理 咨询和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后,学前心理学 的研究还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儿童早 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思维训练方法
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如游戏、故事推理、动手实践等,以激发儿童的思维兴趣和 积极性。
03
学前儿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情感发展理论及研究现状
情感发展理论
详细介绍了情感发展理论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如认知发展理论、情感发展阶段理论等。
研究现状
总结了当前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研究现状,如研究方法、研 究成果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参考。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总结词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分离焦虑、不良习惯、不 良行为、性格问题等。干预措施包括家庭干预、幼儿园 干预、心理咨询等。
详细描述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分离焦虑,即与父母或主 要照顾者分离时出现的焦虑情绪;不良习惯,如咬指甲 、挖鼻孔等;不良行为,如打人、抢夺玩具等;性格问 题,如胆小、害羞等。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可以采取家 庭干预,如改善家庭环境、加强亲子沟通等;幼儿园干 预,如加强教育引导、制定合理规则等;心理咨询,如 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
研究方法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 查法和临床法等。观察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 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发展 水平。实验法则通过控制一定的变量来研究儿童在不 同情境下的反应和行为。调查法则通过问卷和访谈来 收集儿童和家庭的相关信息和数据。临床法则通过与 儿童的直接互动来评估他们的心理状况和发展水平。
学前心理学课件

精选版课件ppt
8三Βιβλιοθήκη 学前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发展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学前教育学; • 儿童解剖生理学 •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精选版课件ppt
9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 机制
• 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
• 好的教学是能够促进儿童最近发展区不断发生变 化的教学。
精选版课件ppt
39
第二节学前期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一、人生第一年,婴儿期或 乳儿期 (0-1岁) • (一)初生到满月 • 1、适应新生活 • 2、依靠无条件反射 呼吸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 眨眼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
总之,心理现象就其产生而言,是两种现象的有机结合。
精选版课件ppt
5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反映内容
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她们都是人的心理的源泉,但是相比较而言,社 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举例: 狼孩等。
2、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反映形式
精选版课件ppt
11
第二章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 一、 原则 • 客观性原则 • 活动性原则 • 发展性原则 • 教育性原则 •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精选版课件ppt
12
第二节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 (一)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 1、定义 • 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1、能够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 2、为辩证唯物论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 3、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部PPT课件

都有一定影响。
能力发展
基本能力
学前儿童在感知、运动、语言和社交等方面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 如走、跑、跳、抓握、语言表达能力等。
能力发展的阶段
学前儿童的能力发展可以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操作 阶段和符号阶段等。
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基因、环境刺激、教育训 练等。
情绪调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逐渐 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 情绪的表达和反应,以适应环境
和社交需求。
情绪表达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通过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和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
绪,与他人分享情感体验。
社会性发展
社交技能
学前儿童逐渐发展出与同龄人和成人建立关系的能力,愿意分享 自己的玩具和经验,也愿意帮助别人。
道德观念
在学前阶段,儿童开始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能够理解并遵守一些 简单的规则和指令。
性别角色
学前儿童逐渐开始理解并接受性别角色的差异,模仿和学习与自己 性别相关的行为和角色。
自尊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尊心
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 的价值,希望得到他人的 认可和赞扬,对批评和拒 绝也变得敏感。
自我评价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评价自 己的能力和表现,对自己 的优点和不足有初步的认 识。
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学前 儿童建立积极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游戏疗法
利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前儿童表达情感、 宣泄情绪,解决心理问题。
家庭治疗
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的 互动模式,解决学前儿童心理问题。
团体疗法
通过小组活动和互动,帮助学前儿童建立社 交技能和同伴关系。
家庭教育指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部ppt课 件
学前心理学全册课件

学前儿童的想象
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 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和 创造想象。
2024/1/28
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以无意想象为主,再造想象占主导 地位,想象具有夸张性和模糊性。
学前儿童想象的培养
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鼓励孩子大 胆想象,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18
05
学前儿童的情感与意志
2024/1/28
19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
01Leabharlann 情感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逐 渐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
感,如喜怒哀乐。
2024/1/28
02
情感理解
03
情感调控
他们开始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 感,并能对别人的情感作出相
应的反应。
学前儿童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 情感,以适应不同的社交场合
解决问题。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024/1/28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语言使得思维得以表达和交流,促进了思维的深入和发展。
思维影响语言的发展
不同阶段的思维水平对语言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如感知运动思维 影响儿童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
语言与思维的相互作用
语言和思维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儿童认知 水平的提高。
指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儿童心理的 整体发展变化过程。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包括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个体差 异性。
对儿童未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具有 深远影响。
2024/1/28
4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学前心理学PPT课件

2019/10/28
43
小学生的 注意
指向:某一时刻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事 物,而同时离开其他的事物。 集中:同一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聚集在 其选择的对象上。
,使其掌握观察顺序 充分利用感官,勤于思
考 学会运用比较
要使学生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
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 要求活动前要提出,活动后要 反馈
2019/10/28
42
小学生的 注意
一、注意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 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系统性原则:坚持系统、整体观 点。多个层次、多个因素及因素 间交互作用研究。
发展性原则:变化、发展
教育性原则:促进被试心理良性 发展。
2019/10/28
10
观察法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observation method):研究者
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 ,有目的、有计划的 对出于自然情境下的 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 、游戏、学习和劳动 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观 察。是研究儿童心理 活动的最有效方法。
2019/10/28
37
小学生感 知觉的发 展
大小知觉:头脑对物 体的长度、面积、体 积在量方面变化的反 映。
能运用目测和推理来 判断大小。
空间知觉:对上下、前后 判断准确,对左右判断不 够完美。
2019/10/28
38
小学生感 知觉的发 展
2.时间知觉的发展: 逐步掌握数的概念和计时工具, 可利用中介物来认识时间。 e.g.能利用钟表、日历定时、定 序。
2019/10/28
39
小学生观 察力的发 展与培养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如噪音、光 照等)和化学因素(如污染物等)都 可能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 影响。
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社会交往等也 会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教育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教育内容
符合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的教 育内容可以促进其心理发展,反
之则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调查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要点一
调查法的定义及作用
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被 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学前 教育中,调查法有助于收集大量、真 实的数据和信息,了解幼儿家庭背景 、教育经历、发展现状等,为制定个 性化的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要点二
调查法的实施步骤
确定调查目标、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 提纲、选择调查对象、实施调查、整 理和分析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个案研究法在学前教育 中的具体应用
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研究对象进行深 入具体研究的方法。在学前教育中, 个案研究法有助于深入了解个别幼儿 的发展特点和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 教育措施提供支持。
确定研究对象、收集个案资料、分析 个案问题、制定个案教育计划、实施 个案教育措施、评估个案教育效果。
针对具有特殊发展需求或面临特定问 题的幼儿进行个案研究,深入了解其 发展特点和问题所在;结合个案研究 结果和相关专业知识,为幼儿制定个 性化的教育计划和发展目标;通过持 续的跟踪和评估,确保个案教育措施 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0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感知觉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感知觉逐渐敏锐,能够辨别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属性,同时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
运动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运动能力逐渐增强,从最初的翻身、爬行到后来的走路、跑步,再到精细动作如握笔、搭积木等,不 断展现出新的运动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2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学
一、什么是心理学
(一)心理现象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1、心理过程(基础作用)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
(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 验室,应用实验手段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
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
版,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产生。
PPT学习交流
3
二、人的心理实质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唯心主义观点:心理即灵魂。
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 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 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 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
PP分析研究
• 整体研究又称系统研究,即把儿童心理各个 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对象系 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行研究。
• 因果研究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查 明心理发展内部诸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PPT学习交流
15
(四)双生子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 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 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 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 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 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1、能够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 2、为辩证唯物论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 3、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PPT学习交流
10
• (二)实践意义: • 1、为儿童教育提供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 2、为儿童医务、儿童文艺、儿童玩教具设计等应
用领域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 3、为父母亲提供教养孩子的心理学知识
PPT学习交流
11
第二章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 一、 原则 • 客观性原则 • 活动性原则 • 发展性原则 • 教育性原则 •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PPT学习交流
12
第二节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 (一)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 1、定义 • 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即发展的方向、顺序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
(三)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
(四)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
PPT学习交流
7
二、内容:
有人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概括为三个W: What ? When ? Why?
(一)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三)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四)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五)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PPT学习交流
16
第三节 研究学前心理的具体方法
• (一)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方法
• 1.定义:就是在自然的条件下,有目的、有 计划地观察记录儿童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从而 判断儿童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 2.类型:
• (1)从时间,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觉的、听觉的、味觉的刺激物等。二是抽象信号,如人类
的词语。
PPT学习交流
5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反映内容
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她们都是人的心理的源泉,但是相比较而言,社 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举例: 狼孩等。
2、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反映形式
心理的反映是能动的积极的反映。
小结:人的心理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心理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PPT学习交流
6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入 学前这一阶段(0--6、7岁)心理的发生、发展特
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是指:儿童心理发展过 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包括:
2、人脑的机能
1)大脑的机能:主要是接受、分析、综合、储存和提取各 种信息。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同。
皮层各部分既分工又合作。
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
无条件反射: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
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大类:一是具体信号,包括各种视
• 分析研究又称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 中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PPT学习交流
14
(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 儿童心理学的课题,比较多地集中于研究不同 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这种类型的研究称差 异研究。
• 相关研究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现象之间的关 系或心理现象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
PPT学习交流
8
三、学前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 发展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学前教育学; • 儿童解剖生理学 •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PPT学习交流
9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 机制
学前心理学
PPT学习交流
1
学前心理学课程体系
•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第五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 第七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 第八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 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唯物主义观点:早期认为是由心脏决定的。
后期认为是由脑决定的。
(二)心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基础(即人脑是 心理的物质基础)
1、脑的结构
1)脑由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 成,最发达的是大脑。
2)大脑皮层分为四个部分,即额叶、顶叶、颞叶
和枕叶。其中额叶是最PPT新学习发交流 展起来的部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