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专题讲座共47页
生态文明建设讲座PPT课件

第16页/共42页
6.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
• 气候变暖,洪涝等各 种自然灾害频发。去 冬今春冰雪和南方旱 灾严重。
• 2008年我国南方受到 历史上罕见的冰雪灾 害损失惨重。
• 2008年5月12日四川 汶川大地震,损失惨 重震惊世界。
1.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基础
科学技术的生态规范化
生态文明要求科技既要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 又要认识和调节人类和社会自身,认识和调节人与 自然及社会的关系,认识和调节人的活动对自然和 社会的影响,使其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这也是科 技发展的新方向。
为了避免科技在工业文明中产生的种种“误用” 和负效应问题的重现,必须进行科学技术的生态规 范化。
面积 比例 万平方公里
72.5% 696.12
6.3%
60.63
7.5%
71.98
7.9%
75.88
4.8%
46.39
0.9%
9.00
第13页/共42页
3.水资源缺乏且污染严重
• 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1/5,污染使水资源缺乏更 严重。
• 七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占41%,城市河段90%遭 污染。
• 海河、运河和淮河的有机污染不亚于英国污染最 重时的泰晤士河;
• 现代生态科学主要是研究包括人 在内的生物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间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以求 发现和掌握人类,生物和环境 (包括自然与社会环境)和谐发 展的机制和规律。
• 现代生态学的核心就是处理人与 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复杂关 系。
第24页/共42页
3.生态科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 义
• 现代生态科学基本规律对生态 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专题课件

实现经济繁荣、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 会和谐,是美丽中国的基本内涵。美 丽中国是社会和谐的中国,是生态文 明的中国。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 的目标指向。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0%以上 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 国农村有近7亿多人的饮用水中 大肠杆菌超标,1.7亿多人的饮 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 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
第四部分
建设美丽中国 相关科学指南
04 建设美丽中国相关科学指南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牢固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正确 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在全社会树立追 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 态价值观。 建设美丽中 国,必须始终坚持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保有量 超过两亿辆,比1980年增加30倍,尾气排放总量增加14倍。 煤炭消费34.25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近七成,而且仍在以年 均10%的速度增长。今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 新格局”,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 的体制机制。
中国第一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全国文明县 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 范县。我国2012年“联合国人居奖”的唯一获得者。生态优 势变经济优势,这是一种更高的发展境界;我们要追求人与自 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04 建设美丽中国相关科学指南
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 段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 1962年美国学者出版《寂静的春天》,1972 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1987年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 展理念,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讲座》讲稿范文(二篇)

2024年《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讲座》讲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题讲座。
我是XXX,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讲座》。
一、引言近年来,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
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人类对环境的不负责任、过度开发和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各国纷纷加强了生态文明教育,重视培养具有环境意识和责任感的公民。
而我们作为年轻一代,更要从小培养正确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二、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文明。
它包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各个领域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生态文明教育能够让人们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只有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和自然生态造成的影响,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
2.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生。
通过生态文明教育,我们能够了解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从而采取相应的行动来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
3. 推动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地球上的资源得以平衡利用,造福于人类的长远发展。
四、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 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下一代生态公民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加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开设相关的课程,组织各类环保活动。
同时,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校园环保建设。
2. 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指在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
比如社区、家庭和社会团体等都可以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通过各类活动、宣传等形式,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3. 大众媒体大众媒体是传播生态文明教育最广泛的方式之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讲稿新的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的政治任务,对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都具有重大意义,对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大美和幸福龙江也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39次提出生态,19次提出生态文明,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
一、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之一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
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是在发展理念上的重大创新,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
十八大之所以如此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因为党中央基于对中国资源环境状况及其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的清醒认识和高度警觉: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重大发展问题,又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提高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生态文明》课件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 护红线,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的制度。
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
禁止开发建设活动,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破坏, 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加强生态监测和执法监管,对违反生 态保护红线要求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根据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破坏程度 等因素确定,确保补偿的合理性和 公平性。
绿色发展理念
01
02
03
绿色发展理念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 社会发展全过程,实现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 展。
绿色产业
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形成绿色发展新 动能。
绿色消费
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的消费方式,鼓励消费者 选择绿色产品和服务。
生物多样性丧失
总结词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又一重要方面,它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发 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详细描述
生物多样性丧失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 失不仅影响了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推广生态农业等措施
企业应加强与投资者、金融机构等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企业环保信息在投资决策、融资等方 面的应用。
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环保信息披露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环保信息披露水平 的提升。
PART 05
生态文明教育与传播
REPORTING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公民意识
推进生态文明-专题讲座

2011.1 2
2011.9
汕头 海宁
海门镇数百人抗议华电项目污染 晶科能源公司污染引发数千人聚集
进展 政府决定停止此项目 重新评价复审 决定暂停上马
市环保部门依法对公 司处理
2011.8 大连 反对PX项目,上万人聚集
停产并搬迁
2009.1 1
2008.8
广州 丽江
百人抗议大型垃圾焚烧厂
重新选址
兴泉村村民因水污染问题与高源建材 责令该公司分两次付
公司发生冲突,300人参与
400万处置金
2007.6 厦门 反对PX项目,上千人以散步的形式 迁建它地 抗议
从1992年至2005年,坞里村有 近60人患癌症去世,年纪多在 四五十岁,最年轻者20多岁, 村民们所患的癌症多是肺癌、 胃癌、肝癌。
浙江师范大学林红军教授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 境 污 染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党的十六大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党党的的十十六 八七大大““三五四位位一一体体””
社生明经态建会济文设 建建设设
经济
建政设治 建设
社会
建经设 济
政治
文建化设
建设文化文化建设建设
建设
环境与
人与 自然
经济
人与
社会
和谐共生
浙江师范大学林红军教授
二、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
河床抬高、湖泊淤积 洪涝灾害频繁
灾难频发
社会 问题
危及健康 群体事件
浙江师范大学林红军教授
国际影响
1、频繁的环境事件不断出现 2、慢性病高发率的出现 3、双头动物大量出现 4、畸形、残疾人比比皆是
时间
地点
【精品讲座课件】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治理后的子牙河
案例2 :美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退耕计划政策 《超级基金法》
(四)建立排放(污)权交易制度
推行许可证制度 强化排放(污)权交易监管 完善分配、交易和流通机制 开展抵押贷款业务试点工作 建立国家排放(污)权交易中心 建设排放(污)权交易支撑体系。
案例:十省区市排污权有偿 使用和交易试点探索
压,经济社会的压力太大
中国社会呈现结构性紧张。
中国跨越式发展付出沉重代价:
◆ 资源匮乏重 ◆ 环境破坏大 ◆ 家园毁坏广
习总书记在贺信指出:“走 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建设美丽 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 理张高丽于2013年7月19日出席生态文 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并发表重要 讲话。
因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发
•
四川什邡事件 • 江苏启东事件
•
浙江宁波事件
第三,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系的“孵化器”
奠定基础价值体系 创造创新文化发展环境
第四,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的“服务器”
群众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 需求,需要更高层次的社会治理 体制相适应,良好的生态文明制 度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
水污染:7大水系及地表、地下水均污染严重。
垃圾污染:垃圾无害化处理达标不到10%,
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重金属污染:随着城市化的推进,
化工污染成为重大污染源。
中国7个城市入榜全球10大污染城市
太原 米兰 北京 乌鲁木齐 墨西哥城 兰州 重庆 济南 石家庄 德黑兰
血,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太多
(五)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讲座

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及挑战
大气污染现状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以PM2.5和O3为代表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 题日益突出,区域大气污染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特点。
面临的挑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和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大气污 染防治面临诸多挑战,如污染源复杂、治理难度大、政策法规不完善等。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 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推广节能环保 产品。
垃圾分类与减量
生态文明教育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推动源头减量和 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处理对环境的影响 。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 识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 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04 环境污染防治与治理
规定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体制、防治措施、法律责任等,保障空 气质量。
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设计
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政府和市场手段,对生态保护者给予经济补偿,激励更多人参 与生态保护。
绿色税收制度
对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加征环保税,鼓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和采用 清洁能源。
绿色金融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和生态环保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可持 续发展。
实践探索
通过 制度等举措,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03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采用先进技术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建筑
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等,实现废弃物变废为宝。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
绿色出行
节能环保生活
鼓励公众采用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绿 色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使用频率, 降低交通领域碳排放。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二者在理念、目标、路径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更加文明、进步的 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