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东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试题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满分150分。

考题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的解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解答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解答;解答不能写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解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解答,然后再写上新的解答,改动后的解答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解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题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屏.息/屏.风抽搐./养精蓄.锐 B.追溯./朔.方黄晕./头晕.目眩C.占据./蹲踞.行.辈/字里行.间 D.干涸./禁锢.奔丧./灰心丧.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默契海枯石烂诀别眼花瞭乱 B.嘈杂人声鼎沸制裁轻而易举C.娴熟顾名思意幅射月明风清 D.藉贯粗制滥造荣膺一泄千里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

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

一声锣响,早已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

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好不热闹!A.因地制宜迫在眉睫拍手称快 B.因地制宜迫不及待欢声雷动C.因人而异迫在眉睫欢声雷动 D.因人而异迫不及待拍手称快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3分)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遂宁市2015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第Ⅰ卷(24 分)注意事项:l.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准考证号、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而清洁,小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 迸.射(bìng) 秫秸.杆(jí)鲜.为人知(xiǎn)B.磐.石(bān) 栈.桥(zhàn) 罗布泊.(bó)风雪载.途(zài)C.剽.悍(piāo) 巉.岩(chán) 一霎.间(shà)龙吟凤哕.(huì)D.瓦砾.(lè) 执拗.(niù) 造.物主(cào)断壁残垣.(yuán)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诀别狼藉天燃气一泄千里B.谰语迁徒文绉绉脑羞成怒C.告磬喧嚷水龙头眼花嘹乱D.辐射锦幛造型师顾名思义3.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人所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卢沟桥。

(2)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3)树木失去了根就会枯萎,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干涸,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

(4)在他们内心深处,说盼望着回家,说更害怕回家。

A.推崇轻捷堕落与其不如B.崇拜轻盈堕落要么要么C.崇拜轻捷坠落要么要么D.推崇轻盈坠落与其不如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看起来那么瘦弱的他,居然在一天之内负重行走丁50多公里,真是不可理喻....。

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满分l20分,考题时间l20分钟)一、基础(28分)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0分)(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1分)(2)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1分)(3)不以物喜,;,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4)丛飞把爱无私奉献给了贫困地区需要帮助的孩子,至死不渝,真是“,”。

(用李商隐诗句填空)(2分)(5)把辛弃疾《西江月》默写完整。

(4分),。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4分) ( )(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惩恶劝善B.十年春,齐师伐我/师出无名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瞻前顾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5题。

常听见有些家长说,他们工作是为了给孩子们留下很多钱。

真不知道他们是否意识到,这样做恰恰把这些孩子生活中的冒险精神一笔勾销了。

因为给孩子们留下的钱越多,孩子们可能就越软弱无能。

给子女最好的遗产应该是放手让他自奔前程,依靠两条腿走自己的路。

我到过旧金山最富有的家庭做家教,对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我毫不羡慕,反而可怜他们。

他们的生活狭隘,使我万分jīng yà( )。

同这些百万富翁的孩子们相比,我的生活过得更有jiàzhí( ),我比他们要富有一千倍。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jīng yà( ) jiàzhí( )4.在文段中,作者指出了父母对待子女的两种不同方式,请用对比手法概括出来。

(2分)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3分)一笔勾销软弱无能羡慕狭隘按要求完成第6~8题。

班上将开展“话说广东厉史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你在活动中介绍一位广东历史人物。

为了完成任务,你将采访有关人士。

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202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一、名句名篇默写1.默写古诗文。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2)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3)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5)李可染在《山水画的意境》中说:“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

”如王维的“ ,”(《使至塞上》)描写了大漠、长河,营造了雄浑开阔的意境;白居易的“ ,”(《钱塘湖春行》)勾勒了莺燕忙碌、生机盎然的早春图景;温庭筠的“ ,”(《商山早行》)视听结合,渲染了旅人早行清冷孤寂的氛围。

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大多会充分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

有的像chìrè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________的大海,有的像旋律优美的赞歌。

当然也有与此________的,那就是比较含蓄地表达情感。

这种方式似乎并不强劲猛烈,但蕴含着丰富的yán wài zhīyì,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情感的qūzhé回旋,领悟到更多的________。

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chì rè( )(2)yán wài zhī yì( )(3)qū zhé(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呼啸天壤之别意愿B.呼啸大相径庭意蕴C.呼唤天壤之别意蕴D.呼唤大相径庭意愿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无论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B.无论作者采取哪种表达情感,情感必须本身真实诚挚。

C.无论作者采取哪种方式表达情感,情感本身必须真实诚挚。

D.作者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表达情感,情感必须本身真实诚挚。

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考点分析5篇

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考点分析5篇

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考点分析5篇初中语文的知识点比较多,同学们可以归纳总结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方便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为大家提供中考语文考点相关内容的文章,以帮助大家更快的找到所需内容。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考点分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考点分析1异读字例释信本义是表示“诚实”“信任”“的确”“任意”“使者”等意,读xìn.例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出师表》)有时假借为“伸展”“伸张”之意,即与“伸”同义,读为shēn.例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食其在用于人名时,“食”读yì,“其”读jī。

例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

(《史记。

淮阴侯列传》)房古同“旁”,读páng,用于“阿房宫”。

例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王作名词,表示“帝王”“诸侯王”等意时,读wáng.例胡不见我于王?(《公输》)当其用作动词,表示“成就王业”等意时,读wàng.例大楚兴,陈胜王。

(《陈涉世家》)度作名词,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法制”“气度”“度过”等意时,读dù。

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在作动词,并表示“计量”“揣测考虑”等意思时,读duó。

例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臭作形容词,表示与“香”相对的意思时,读chòu.例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

(《昌言。

理乱》)作名词,表示“气味”时,读xiù。

例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乘作动词,在表示“驾”“坐”“趁”等意时,读chéng.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赠汪伦》)在表示“车辆”或作“四”的代称时,读shèng.例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01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1.【答案】C【解析】A应和(hè);B风光绮(qǐ)丽;D惟妙惟肖(xiào)。

2.【答案】D【解析】A惊慌失错——惊慌失措,波光嶙嶙——波光粼粼,B气充斗牛——气冲斗牛,顶礼摹拜——顶礼膜拜,C精巧绝纶——精巧绝伦,物竞天泽——物竞天择3.【答案】A【解析】形形色色:状态词,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形容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根据语境,“辨识”的应该是“形形色色”的骗子。

触景生情: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睹物恩人:看到死者的遗物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这个人。

这里指“亲人团聚的场面”,而非“物体”,所以此处应选“触景生情”。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混淆是非:故意把对的说成不对的,把不对的说成对的,制造混乱,使人对是非做出错误判断。

“混淆是非”不符合语境。

4.【答案】C【解析】A式杂糅,可将“可见一斑”删掉;B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现状”;D可将“能否”删掉。

5.【答案】B【解析】通读语段,可以确定语段的主题是从汉字重要性出发谈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提笔忘字”的现象。

根据这个主题,可以判断出首句为③,⑤紧承其后,介绍汉字的特点,④接着引出专家的观点来说明汉字对智力开发的作用。

②中“但是”转换话题,介绍了当今社会上“提笔忘字”的现象,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

⑥①总结这种现象。

6.【答案】(1)示例:大学聘明星做教授,网友看法不一。

(2)示例一:我不赞成大学聘明星做教授。

大学需要的是有专业知识的教授,而不是有名气的人。

示例二:我赞成大学聘明星做教授。

因为明星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能给学生更直接的指导。

【解析】跟帖形式紧跟时代潮流,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要求学生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并对社会现象或社会热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7.【答案】(1)BE(2)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其真不知马邪③鸡声茅店月④秋色连波⑤问渠那得清如许⑥山是眉峰聚(3)①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解析】(1)A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2015-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含试题)

2015-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含试题)

年号
13年
1
2 3 4 5
6
14年
读音(2分)
15年
读音(2分)
读音(2分)
错别字(2分)错别字(2分) 错别字(2分)
7
成语运用2分 成语运用2分 词语运用2分 病句选择2分 病句选择2分 病句选择2分 文学常识和 文学常识和 标点符号2分 名句8分 名句8分 概括新闻3分 扩展语句3分 文学常识或 名著4分 仿写句子3分 仿写句子3分 名句名篇8分
成语辨析题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2015年) (1)2015年4月25日上午,第6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临沂国际会展 中心隆重开幕。 24日下午,全国共有34个省(区、市)和地区的代 表团报名参会,912家企业前来参展。 (2)一名独腿流浪大叔近日走红浙江金华,他耗时5小时用粉笔在地上 画出一幅6平方左右的《蒙娜丽莎》, 的画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惊叹不已。 (3)毕淑敏说,参加“成语大会”的节目录制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 在我最近的写作中,成语的使用 地比以前多了,就像和老朋友见了 面,对成语更有感情了。 A.截止 栩栩如生 不由自主 B.截止 惟妙惟肖 情不自禁 C.截至 惟妙惟肖 不由自主 D.截至 栩栩如生 情不自禁
2015-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一、题型分析
临沂近三年中考试卷涉及到积累运用、 文言文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及作文四 个部分。 试卷分为四大板块,20-23道题,能力 层次考查从识记到理解到综合运用,逐层加 深形成合理梯度,全卷分值2015年中考语文说明可以发现: 试卷结构:试卷分积累运用(约占23%) 、阅读(约占35%)、写作(约占41%) 三部分。满分120分。 题型有选择题、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 简答题和作文等。容易、中等、较难题比 例为6:2:2,试卷难度系数约为0.65。

2015年中考模拟试题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2015年中考模拟试题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安徽省2015年中考模拟试题语文试题卷温馨提示: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 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⑥庭下如积水空明,。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⑦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⑧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 分),。

,。

2. 阅读汪国真的诗歌《热爱生命》,完成(1)~(4)题。

(9 分)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jiān 程。

我不去想,能否yíng 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①,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3 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风雨j iān()程yíng()得玫瑰()4(2)“热爱生命”的“热”字书写笔顺的第5 笔是()。

(2 分)A. 撇B. 横折弯钩C. 点(2 分)(3)根据句子的意思,横线①处应填的词语是。

(4)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

(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2分)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 分)(1)《红岩》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里,在狱中受尽折磨的她却表现出如钢铁铸成的共产党员的意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24分)1.(10分)(1)蒹葭萋萋,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1分)(2)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2分)山河表里潼关路。

(分)(4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juéjiàng地反抗着命运。

(2)女佣略一chóuchú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shēngnìjì。

(4)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wúyǔlúnbǐ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1) (2) (3) (4)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水光潋滟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

D.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

(删去“其原因”或“因为”)B.“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把“描绘”改成“勾画”)C.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删去“使”)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4分)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1) , , ;(2) , , 。

二、(46分)(一)(10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以其境过清.( ) (3)不可久居.(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译文:(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二)(9分)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 ①原:原国。

②卫:卫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11.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3分)答:(三)(10分)培养自己的“静能量”鲁云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

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

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

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

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

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

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

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

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

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

《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

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

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

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招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

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

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

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本文有删改) 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B.第②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

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

C.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

D.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

13.下面不能..证明第④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克服浮躁,保持安静,终能有所收获。

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

C.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27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D.“定能生智,静能生慧”,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

14.第⑤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意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4分)答:(四)(17分)集中营的课堂程刚①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

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②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

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

谢达很坚强,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

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着。

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

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

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

她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

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

”沙宁一怔..……⑤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

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课中找到破绽。

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很安静。

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

沙宁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⑥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