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培训试题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培训试题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培训试题姓名:部门:成绩: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25分):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替代原《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1994),新标准将于起正式施行。
2.适用于食品的生产,规定了选址和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检验、食品的贮存和运输、产品召回管理、培训、管理制度和人员、等方面的食品安全要求。
3. 厂房和车间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划分作业区,并采取有效分离或分隔。
如:通常可划分为、和一般作业区;或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等。
应与其他作业区域分隔。
4. 建筑内部架构应易于维护、,主要有顶棚、墙壁、门窗、地面构成。
5. 生产设备一般要求: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并按工艺流程,避免引起。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选址不应选择():A 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B 有害废弃物无法清除的区域C 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区域D 周围有大量虫害孳生的场所E 受污染河流的下游2.厂区环境有哪些要求():A合理布局B硬化C绿化要求D生活区的设置3.需要的设施:A 供水和排水B清洁消毒、废弃物存放C个人卫生(包括更衣室、卫生间、水龙头)D通风、照明、仓储、温控4.对食品生产中采购、加工、贮存、检验、销售等环节详细记录包括():A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B 食品的加工过程(包括工艺参数、环境监测等)、产品贮存情况及产品的检验批号、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内容C 记录出厂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检验合格单、销售日期等内容D召回的食品名称、批次、规格、数量、发生召回的原因及后续整改方案等内容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当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存在其他不适于食用的情况时应召()2.被召回的食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3.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食品的补救措施()4.记录和文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年()5.应通过自行检验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原料和产品进行检验,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GB 14881-2013试题答案

食品安全试题GB14881-2013部门:姓名:分数: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污染: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污染因素传入的过程。
2、食品加工人员:直接接触包装或未包装的食品、食品设备和器具、食品接触面的操作人员。
3、分离: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而非通过设置物理阻断的方式进行隔离。
4、分隔:通过设置物理阻断如墙壁、卫生屏障、遮罩或独立房间等进行隔离。
5、食品加工场所:用于食品加工处理的建筑物和场地,以及按照相同方式管理的其他建筑物、场地和周围环境等。
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厂区不应选择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
2、厂区应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并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3、厂房和车间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划分作业区,并采取有效分离或分隔。
如通常可划分为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或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
4、建筑内部结构应易于维护、清洁或消毒。
应采用适当的耐用材料建造。
5、窗户如设置窗台,其结构应能避免灰尘积存且易于清洁。
可开启的窗户应装有易于清洁的防虫害纱窗。
6、排水系统入口应安装带水封的地漏等装置,以防止固体废弃物进入及浊气逸出。
7、如有需要,应在作业区内适当位置加设洗手和(或)消毒设施;与消毒设施配套的水龙头其开关应为非手动式。
8、通风设施应合理设置进气口位置,进气口与排气口和户外垃圾存放装置等污染源保持适宜的距离和角度。
9、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并按工艺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起交叉污染。
10、应根据需要设置卫生间,卫生间的结构、设施与内部材质应易于保持清洁;卫生间内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洗手设施。
卫生间不得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厂房内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光泽和亮度能满足生产和操作需要;光源应使食品呈现真实的颜色。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培训考试试题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培训考试试题判断题10项、单选题5项、多选题5项,每项5分、合计100分,80分及格(不及格需进行补考)。
1. 可以在贮存食品原料的场所内存放个人生活物品。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6.3.2.3进入作业区域不应配戴饰物、手表,不应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不得携带或存放与食品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
2.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分隔是指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并不需要通过设置物理阻断的方式进行隔离。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2.6 分隔通过设置物理阻断如墙壁、卫生屏障、遮罩或独立房间等进行隔离。
3.蒸汽、水、电等配件管路应尽量避免设置于暴露食品的上方,如确需设置,应有能防止灰尘散落及水滴掉落的装置或措施。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4.2.2.3蒸汽、水、电等配件管路应避免设置于暴露食品的上方;如确需设置,应有能防止灰尘散落及水滴掉落的装置或措施。
4.排水系统入口应安装带水封的地漏等装置,以防止固体废弃物进入及浊气逸出。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5.1.2.2排水系统入口应安装带水封的地漏等装置,以防止固体废弃物进入及浊气逸出。
5.室内排水的流向应由清洁程度要求低的区域流向清洁程度要求高的区域,且应有防止逆流的设计。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5.1.2.4室内排水的流向应由清洁程度要求高的区域流向清洁程度要求低的区域,且应有防止逆流的设计。
GB 14881-2013试题答案

食品安全试题GB14881-2013部门:姓名:分数: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污染: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污染因素传入的过程。
2、食品加工人员:直接接触包装或未包装的食品、食品设备和器具、食品接触面的操作人员。
3、分离: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而非通过设置物理阻断的方式进行隔离。
4、分隔:通过设置物理阻断如墙壁、卫生屏障、遮罩或独立房间等进行隔离。
5、食品加工场所:用于食品加工处理的建筑物和场地,以及按照相同方式管理的其他建筑物、场地和周围环境等。
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厂区不应选择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
2、厂区应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并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3、厂房和车间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划分作业区,并采取有效分离或分隔。
如通常可划分为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或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
4、建筑内部结构应易于维护、清洁或消毒。
应采用适当的耐用材料建造。
5、窗户如设置窗台,其结构应能避免灰尘积存且易于清洁。
可开启的窗户应装有易于清洁的防虫害纱窗。
6、排水系统入口应安装带水封的地漏等装置,以防止固体废弃物进入及浊气逸出。
7、如有需要,应在作业区内适当位置加设洗手和(或)消毒设施;与消毒设施配套的水龙头其开关应为非手动式。
8、通风设施应合理设置进气口位置,进气口与排气口和户外垃圾存放装置等污染源保持适宜的距离和角度。
9、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并按工艺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起交叉污染。
10、应根据需要设置卫生间,卫生间的结构、设施与内部材质应易于保持清洁;卫生间内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洗手设施。
卫生间不得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厂房内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光泽和亮度能满足生产和操作需要;光源应使食品呈现真实的颜色。
GB 14881-2013试题答案

食品安全试题GB14881-2013部门:姓名:分数: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污染: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污染因素传入的过程。
2、食品加工人员:直接接触包装或未包装的食品、食品设备和器具、食品接触面的操作人员。
3、分离: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而非通过设置物理阻断的方式进行隔离。
4、分隔:通过设置物理阻断如墙壁、卫生屏障、遮罩或独立房间等进行隔离。
5、食品加工场所:用于食品加工处理的建筑物和场地,以及按照相同方式管理的其他建筑物、场地和周围环境等。
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厂区不应选择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
2、厂区应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并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3、厂房和车间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划分作业区,并采取有效分离或分隔。
如通常可划分为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或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
4、建筑内部结构应易于维护、清洁或消毒。
应采用适当的耐用材料建造。
5、窗户如设置窗台,其结构应能避免灰尘积存且易于清洁。
可开启的窗户应装有易于清洁的防虫害纱窗。
6、排水系统入口应安装带水封的地漏等装置,以防止固体废弃物进入及浊气逸出。
7、如有需要,应在作业区内适当位置加设洗手和(或)消毒设施;与消毒设施配套的水龙头其开关应为非手动式。
8、通风设施应合理设置进气口位置,进气口与排气口和户外垃圾存放装置等污染源保持适宜的距离和角度。
9、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并按工艺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起交叉污染。
10、应根据需要设置卫生间,卫生间的结构、设施与内部材质应易于保持清洁;卫生间内的适当位置应设置洗手设施。
卫生间不得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厂房内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光泽和亮度能满足生产和操作需要;光源应使食品呈现真实的颜色。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试卷(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试卷(3)本试卷共31题,满分100分。
一、判断。
1.食品加工人员工作过程中,上厕所后继续从事食品生产活动应洗手,可不用再次消毒。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6.3.2.4 使用卫生间、接触可能污染食品的物品、或从事与食品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再次从事接触食品、食品工器具、食品设备等与食品生产相关的活动前应洗手消毒。
2.非食品加工人员不得进入食品生产场所,特殊情况下进入时应遵守和食品加工人员同样的卫生要求。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6.3.3 来访者非食品加工人员不得进入食品生产场所,特殊情况下进入时应遵守和食品加工人员同样的卫生要求。
3.食品生产车间应设置纱帘、纱网、防鼠板、防蝇灯等,防止鼠类昆虫等侵入。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6.4.2 应制定和执行虫害控制措施,并定期检查。
生产车间及仓库应采取有效措施(如纱帘、纱网、防鼠板、防蝇灯、风幕等),防止鼠类昆虫等侵入。
若发现有虫鼠害痕迹时,应追查来源,消除隐患。
4.食品生产企业应制定废弃物存放和清除制度,定期清除废弃物,对于易腐败的废弃物应尽快清除。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6.5.1 应制定废弃物存放和清除制度,有特殊要求的废弃物其处理方式应符合有关规定。
废弃物应定期清除;易腐败的废弃物应尽快清除;必要时应及时清除废弃物。
5.食品加工人员可穿着工作服或者个人服装进入作业区域。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6.6.1 进入作业区域应穿着工作服。
(完整)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年GB14881试题及答案

((完整))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年GB14881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个人衣物应贮存在更衣室个人专用的更衣柜内,个人用其他物品不应带入。
()A更衣室B生产车间(正确答案)C更衣柜D食堂2.排水系统入口应安装带()的地漏,以防止固体废弃物进入及浊气逸出。
A篦子B水封(正确答案)C提手D标识3.进入清洁作业区前应设置消毒设施,必要时设置()A女更衣室B男更衣室C二次更衣室(正确答案)D工衣消毒室4.食品加工人员应()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A半年B每年(正确答案)C两年D三年5.合格原料和包装材料使用时应遵照“()”的原则,合理安排使用。
A先进先出(正确答案)B排列顺序C摆放位置D随意6.下列哪项不属于厂房和车间划分的区域()。
A、生活区(正确答案)B、清洁作业区C、准清洁作业区D、一般作业区7.生产设备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活动部件若需润滑,应当使用()或能保证食品安全要求的其他油脂。
A、石油B、煤油C、工业润滑油D、食用油脂(正确答案)8.()设备设施不是降低金属或其他异物污染食品的有效措施。
A、筛网B、磁铁捕集器C、备有防毒面具(正确答案)D、金属检查器9.仓库出货顺序应遵循()的原则,必要时应根据不同食品原料的特性确定出货顺序。
A、先进先出(正确答案)B、取放方便C、先出离出货口远的10.分隔是()的方式进行隔离。
A、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空间B、非通过设置物理阻断C、通过设置物理阻断(正确答案)二、多选题(每题5分)1.食品生产经营规范应包含的技术要素有:()。
A厂房车间、设备设施等硬件要求(正确答案)B管理制度、记录文件等软件要求(正确答案)C人员卫生、培训等人员要求(正确答案)D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使用品种2.食品生产车间通常可划分()区。
A、清洁区(正确答案)B、休息区C、准清洁区(正确答案)D、一般工作区(正确答案)3.下列符合食品生产企业的库房要求的是()。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试卷(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试卷(4)本卷一共32题,满分100分。
一、判断。
(共14题)1.食品生产企业使用包装材料时应核对标识,避免误用,如实记录包装材料的使用情况。
()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8.5.2 使用包装材料时应核对标识,避免误用;应如实记录包装材料的使用情况。
2.不具备自行检验能力的食品生产企业,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产品进行检验。
婴幼儿配方乳粉出厂应由生产企业全项目逐批自行检验,不得委托检验。
()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一条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实施逐批检验,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9.1 应通过自行检验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原料和产品进行检验,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的公告(2013年第 49号)7.检验管理制度。
(2)婴幼儿配方乳粉出厂应全项目逐批自行检验。
国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关食品安全公告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含企业标准)所规定的所有适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检验项目,企业都应具有相应的检验设备。
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或更改,企业应及时购置对应的检验仪器设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涉及的检验方法参见附件2、附件3。
3.食品生产企业自行检验应具备与所检项目适应的检验室和检验能力。
()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B.错答案解析: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9.2 自行检验应具备与所检项目适应的检验室和检验能力;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人员按规定的检验方法检验;检验仪器设备应按期检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培训试题
姓名:部门: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替代原《食品企业
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1994),新标准将于起正式施行。
2.适用于食品的生产,规定了选址和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
管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检验、食品的贮存和运输、产品召回管理、培训、管理制度和人员、等方面的食品安全要求。
3. 厂房和车间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
划分作业区,并采取有效分离或分隔。
如:通常可划分为、和一般作业区;或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等。
应与其他作业区域分隔。
4. 建筑内部架构应易于维护、,主要有顶棚、墙壁、门窗、地面构成。
5. 生产设备一般要求: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并按工艺流程,
避免引起。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20分):
1.选址不应选择():
A 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
B 有害废弃物无法清除的区域
C 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区域
D 周围有大量虫害孳生的场所
E 受污染河流的下游
2.厂区环境有哪些要求():
A合理布局B硬化C绿化要求D生活区的设置
3.需要的设施:
A 供水和排水B清洁消毒、废弃物存放C个人卫生(包括更衣室、卫生间、水龙头)D通风、照明、仓储、温控
4.对食品生产中采购、加工、贮存、检验、销售等环节详细记录包括():
A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B 食品的加工过程(包括工艺参数、环境监测等)、产品贮存情况及产品的检验批号、检
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内容
C 记录出厂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
检验合格单、销售日期等内容
D召回的食品名称、批次、规格、数量、发生召回的原因及后续整改方案等内容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当发现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存在其他不适于食用的情况时应召()
2.被召回的食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
3.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食品的补救措施()
4.记录和文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年()
5.应通过自行检验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原料和产品进行检验,建立
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
()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生产设备的设计要求?
2.卫生管理制度有哪些?
3.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一般要求?
4.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