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_福建农林大学_考试题9

合集下载

福建农业大学考试试卷真题

福建农业大学考试试卷真题

福建农业大学考试试卷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细胞质2.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机械化的优点?A. 提高劳动生产率B. 降低劳动强度C. 增加农业成本D. 促进农业现代化3. 土壤肥力的三大要素不包括:A. 氮B. 磷C. 钾D. 钙4.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A. 转基因作物B. 植物组织培养C. 动物克隆D. 农业机械自动化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环境友好C. 资源利用最大化D. 社会稳定6.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A. 农业数据收集B. 农业数据分析C. 农业决策支持D. 农业手工操作7.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A. 作物种类的多样性B. 病虫害的多样性C. 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D. 农业景观的多样性8. 农业水资源管理中,以下哪个措施不利于节水?A. 灌溉系统优化B. 雨水收集利用C. 增加灌溉量D. 水肥一体化技术9.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物防治的措施?A. 引入天敌B. 使用化学农药C. 生物制剂防治D. 农业生态工程10. 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不包括:A. 市场需求B. 政策支持C. 传统观念D. 技术进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_________的,物质的循环是_________的。

2. 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_________农业生产效率,同时_________农业成本。

3. 农业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可以_________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作物的_________。

4.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和_________三个维度。

5.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_________农业生产的精准度,提高农业生产的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一、是非题(15分)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分。

()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

()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

()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配。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

()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30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

()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质。

()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

()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

()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

()15、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

()二、单项选择(15分)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A、温度B、光照C、土壤D、水分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A、0.01%B、0.4%C、0.2%D、0.1%3、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A、同等重要性B、有主次之分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D、可替代性4、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A、捕食B、腐食C、混合D、寄生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十分之一定律D、限制因子定律6、农业生态系统是()A、自然生态系统B、人工生态系统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A、人B、生物群落C、大气D、太阳辐射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A、原始协作B、偏利共生C、互利共生D、寄生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A、高生物产量B、高经济产量C、高生物多样D、输入输出特点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A、初级生产量B、次级生产量C、热量D、净生产量11、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A、生产环B、增益环C、减耗环D、复合环12、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A、有机农业B、生物农业C、石油农业D、自然农业13、金属矿产资源属于()A、可更新资源B、不可更新资源C、社会资源D、工业产品资源14、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主要是解决()的严重失调问题。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为了满足你的要求,我将为你撰写一个2000字的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文章。

由于题目是叙述性的,适合以问答的形式来呈现。

以下是文章的内容: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选择下列哪项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要素?A. 植物B. 动物C. 土壤D. 空气答案:D. 空气试题二: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B. 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技术C. 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D. 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答案:A. 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D.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试题三: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A. 农药的合理使用B. 农业机械的高效利用C. 种植天然耐逆植物D. 大规模灌溉答案:D. 大规模灌溉试题四:什么是有机农业?答案:有机农业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为目标,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生物技术,禁止或限制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合成肥料和转基因技术的农业生产方式。

试题五:请简要说明农业生态学的重要性。

答案: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优化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可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试题六:请简述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土壤的相互关系。

答案: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动物提供氧气。

动物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生长提供养分;同时,动物的粪便和死亡体也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残体释放养分,同时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养分。

试题七:请简要介绍有机农业的优点和挑战。

答案:有机农业的优点包括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提升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增加农业生产者的收益。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农业经济B. 农业技术C.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农业政策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A. 多样性B. 稳定性C. 封闭性D. 可持续性答案:C3. 农业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是主要的生产者?A. 昆虫B. 微生物C. 植物D. 动物答案:C4.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是指什么?A. 农业产值的平衡B. 农业资源的平衡C.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平衡D. 农业生产的平衡答案:C5. 以下哪种不是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服务?A. 土壤肥力B. 气候调节C. 能源供应D. 文化价值答案:C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足迹”是指什么?A.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B. 农业生产对土壤的影响C. 农业产品对市场的影响D. 农业技术对产量的影响答案:A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什么?A. 农产品的销售链B. 农业产品的供应链C. 生物间相互依赖的关系链D. 农业生产的流程链答案:C8.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所有以上答案:D9. 农业生态系统中,哪种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过度耕作B. 轮作制度C. 单一作物种植D. 过量使用化肥答案:B10.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农业”是指什么?A. 只使用化肥的农业B. 只使用农药的农业C.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D. 只种植经济作物的农业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内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答案:生态平衡2.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空间位置以及________。

答案:功能;营养状态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

福建农林大学生态经济学试卷1

福建农林大学生态经济学试卷1

福建农林⼤学⽣态经济学试卷1福建农林⼤学考试试卷⽣态经济学试卷(三)1、⽣态经济学2、循环经济3、Ecological Agriculture4、⽣态经济系统5、⽣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1、⽬前,世界上⼴泛流⾏的清洁⽣产⼯具有清洁⽣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态设计、⽣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会计等,其中使⽤的最早和最多的⼯具是A 、环境标志B 、环境管理体系C 、清洁⽣产审计D 、⽣态设计2、由⼤⽓圈、⽔圈、⼟壤圈、岩⽯圈和⽣物圈组成的环境⼀般称为A 、地理环境B 、地质环境C 、宇宙环境D 、⽣活环境3、下列种类的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A 、⼟地资源B 、⽓候资源C 、⽔资源D 、矿产资源4、⽣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是A 、⽣态经济协调,⽣态经济平衡和⽣态经济效益B 、⽣态经济系统、⽣态经济平衡和⽣态经济效益C 、⽣态经济系统、⽣态经济⽣产⼒和⽣态经济效益D 、⽣态经济协调、⽣态经济平衡和⽣态经济⽣产⼒5、⽣态经济学的核⼼理论是A 、⽣态经济⽣产⼒理论B 、⽣态经济效益理论C 、⽣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D 、可持续发展理论6、⼀般认为,⽣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和遗传价值属于A 、使⽤价值B 、直接使⽤价值C 、⾮使⽤价值D 、间接使⽤价值7、从农业⽣产的运动过程看,作为农业⽣产对象的动物和植物其实质是⾃然⽣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农业⽣产的这⼀基本⾃然特点告诉我们,农业的本质是⼀、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A、⽣态农业B、原始农业C、传统农业D、现代农业8、产业带动型⽣态农业建设模式⽐较适⽤于A、长江中上游地区B、东北平原区C、沿海经济发达地区D、长江中下游农业区9、我国草地资源利⽤中存在的草原植物⽣产效率较低的问题说明了我国草原的A、⽣产者效率较低B、消费者效率较低C、分解者效率较低D、还原者效率较低10、以下不属于渔业的⽣态经济特点的是A、渔业⽣态系统的⾷物链长B、渔业⽣态系统有更⼤的难见性C、渔业资源分布有⽴体性D、渔业资源分布有⼴泛性三、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态经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源评价、、、和评价。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农业生产技术B.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C. 农业经济D. 农业政策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A. 人为控制B. 物种多样性C. 能量流动D. 自然循环答案:D3.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什么?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物质循环D. 能量转换答案:A4. 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是什么?A. 提高农作物产量B. 增加农业经济效益C. 维持生态平衡D.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A.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B. 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C. 农业生物的遗传改良D.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系统分析B. 模拟实验C. 野外调查D. 实验室分析答案:ABCD2. 农业生态系统中,影响能量流动的因素包括哪些?A. 光照强度B. 土壤类型C. 植物种类D. 气候条件答案:ACD3.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哪些方面?A. 结构稳定性B. 功能稳定性C. 物种多样性D. 环境适应性答案:ABC4. 农业生态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哪些?A. 病虫害防治B. 土壤肥力管理C. 作物轮作制度D. 农业废弃物处理答案:ABCD5. 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环境效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绝对的。

(错误)2.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越高,其稳定性越强。

(正确)3.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不需要考虑经济因素。

(错误)4.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正确)5.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完全依靠实验室模拟。

(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生态测试题及答案

生态测试题及答案

生态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狼B. 羊C. 草D. 蛇答案:C2. 哪种物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水D. 氮气答案:A3.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包括哪些生物?A. 植物B. 动物C. 细菌和真菌D. 病毒答案:C4.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狮子B. 蚂蚁C. 树D. 鱼答案:C5. 什么是生态平衡?A. 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的稳定B.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稳定C.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稳定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气候变化B. 物种入侵C. 人类活动D. 自然灾害答案:A, B, C, D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个体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A, B, D3.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减少农药使用C. 推广有机农业D. 禁止非法狩猎答案:A, B, C, D4.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哪些?A. 食物供应B. 水源净化C. 气候调节D. 文化价值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A.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错误)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正确)3.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

(错误)4. 生态系统服务是无偿的。

(错误)5. 物种入侵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错误)6. 生态平衡是动态的。

(正确)7. 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唯一因素。

(错误)8.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

(错误)9.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福建农林大学2010-2012生态学考试试卷B卷答案

福建农林大学2010-2012生态学考试试卷B卷答案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B )卷答案2010——2011学年第2 学期课程名称:ECOLOGY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趋异适应:同一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出不同形态结构和不同的生理特性的类型,即生态型。

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仅有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

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存活曲线:以存活数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从而把种群的死亡——存活情况绘成而成的一条曲线。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环境中各种元素沿着特定的路线运动,由周围环境进入生物体,最后回到环境的循环运动过程。

可分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三大类型。

二、选择题1-5 D A D C B 6-10 D A A A B 11-15 B B D D C 16-20 A D B B D三、分析题1.a .(5 points) What proportion of individuals in each life stage survive from one month to the next?Eggs 0.3 Stage 1 Juveniles 0.7Stage 2 Juveniles 0.5 Stage 3 Juveniles 0.1Adults 0.2b. (5 points) If there were 10 individuals of each stage on 1 May 2003, how many individuals of each stage should there be on 1 June 2003?Eggs 1000Stage 1 Juveniles 7Stage 2 Juveniles 2 Stage 3 Juveniles 6Adults 32.依据高斯的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完全相同的两个物种无法共存,每个生物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态位,当两个生物利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生态位重叠越多,物种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2分);在现实生态位的形成中,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各个物种的生态位都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即产生生态分离现象(1分),生物可通过利用不同的资源,或错开活动时间、空间等方式实现生态位分离而共存(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生态经济学试卷(九)课程名称: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 Economics)考试时间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是。

2、我国森林环境工程建设的六大防护林工程是:、、、、和。

3、生态经济市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和。

4、根据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关系,我国现状处于该曲线的阶段。

5、工业生态学是以工业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工业生态学的要点是,它是“清洁生产”的一个更新更高阶段。

一般而言,这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固化在中。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2、能质3、全球生态标杆4、Renewable Resources5、生态生产性面积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A、生态盈余B、生态赤字C、全球盈余D、全球盈余2、循环经济的“3R”原则的优先顺序为A、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B、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C、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D、没有优先顺序3、熵增定律是指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热力学第三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4、产业带动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比较适用于A、长江中上游地区B、东北平原区C、沿海经济发达地区D、长江中下游农业区5、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的游憇价值属于A、存在价值B、直接使用价值C、非使用价值D、间接使用价值6、提出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是A、经济学家鲍尔丁B、经济学家列昂捷夫C、罗马俱乐部D、系统生态学家奥多姆7、以下不是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要素的是A、人口要素B、环境要素C、科技与信息要素D、资本要素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经济市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B、生态经济市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C、生态经济市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D、生态经济市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9、我国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牲畜利用牧草的转化率较低的问题说明了我国草原的A、生产者效率较低B、消费者效率较低C、分解者效率较低D、还原者效率较低10、以下不属于渔业的生态经济特点的是A、渔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B、渔业生态系统有更大的难见性D、渔业资源分布有广泛性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它有何具体表现?3、简述生态经济学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的关系。

4、简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5、简述中国建设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面临的机遇。

6、简要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

五、论述题:(本题3小题,共25分)1、试述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内涵及其作用。

(本题8分)2、为什么说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题7分)3、请结合福州市的现状谈谈如何建设生态经济市(本题10分)?(本页为稿纸)《生态经济学》试卷(九)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协调、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2、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平原绿化工程、治沙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

3、生态经济市的现代性、生态经济市的发展性、生态经济市的协调性4、“倒U型曲线”关系、拐点5、生态链;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和区域整合;生态工业园区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生态渔业:生态渔业作为一种协调渔业全局发展的生态工程,它要求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综合应用生物科学与渔业科技成就,对区域性渔业进行整体优化及层层优化设计管理,在保证渔业产品产量的前提下,使渔业协调发展,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建立在高效、低耗、和谐和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生态渔业作为一套经济而高效的渔业实用技术,它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在因地制宜地充分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基础上,促进渔业经济综合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2、能质:即能量的实质,用能值转化率进行度量。

能值转化率越高,则能质也越高。

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能量从量多而能质低的的等级向量少而能质高的等级流动和转化。

3、全球生态标杆:Global ecological benchmark,即全球人均总生态承载力,用于衡量全球人均总生态容量,用生态生产性面积衡量约为1.6hm2土地。

4、Renewable Resources:即可更新资源,它是指所有生物体通过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产生新的生物资源。

广义而言,是指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后能为人类反复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如土壤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

5、生态生产性面积:是生态足迹分析法为各类自然资本提供的统一度量基础。

是指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等的面积大小。

地球表面的生态生产性土地可分为6类: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森林、建成地、海洋。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A2.C3.B4.C5.D6.D7.D8.C9.B 10.D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生态经济系统要素配置结构合理性的指标?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稳定性,区域生态经济要素配置结构稳定性特征表现在均衡性、复杂性和开放性三个方法;(2分)(2)高效性,具体表现在物质循环的高效性、能量转化的高效性、价值增值的高效性及信息传递的高效性等;(2分)(3)持续性,是从动态发展看,生态经济区域功能的持久维持和稳步提高,并允许系统有适当波动。

(1分)2、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它有何具体表现?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基本矛盾是具有增长型机制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具有稳定型机制的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2分)(2)该矛盾具体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二是经济系统的废弃物排放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调节能力,即生态环境的容量问题。

(3分)3、简述生态经济学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的关系。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在上述四个理论或概念中,生态经济提出的时间最早,涵盖面最大,是一个更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它的研究内容与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即它所关注的是诸如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的软措施,并对影响人的行为的制度和组织进行创新和评价,而后三者关注的是诸如工艺技术这样的硬措施;(2分)(2)生态经济与上述三个概念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其中,生态经济最重要之处是为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研究提供理念和方法论上的支持,而后三者则是生态经济理念成为现实的途径。

(3分)4、简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生态平衡是经济平衡的基础;(1分)(2)经济平衡对生态平衡反作用于生态平衡;(1分)(3)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是有机的整体,他们共同构成生态经济平衡。

(2分)5、简述中国建设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面临的机遇。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科学发展观呼唤绿色GDP;(2分)(2)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热催绿色GDP;(1分)(3)新政绩考核制度需要绿色GDP;(1分)(4)国民核算改革潮流驱使绿色GDP。

(1分)6、简要分析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人类经济活动从环境中获取各种资源,如可更新和不可更新资源,经过生产和消费,又将其释放到环境中,这样产生了一个封闭的物质循环;(3分)(2)如果人类的经济规模适合,将和自然生态系统及环境相协调,使这种循环持续地进行下去,即可持续发展。

但目前经济发展中却忽略了这种循环,并因此而产生众多问题,阻碍了经济发展。

(2分)五、论述题:(本题3小题,共25分)本题仅提供答题要点和评分标准,具体论述由考生自行发挥。

1、试述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内涵及其作用。

(本题8分)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e 及其博士生Wackernagel提出的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

访方法通过估算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及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空间面积大小,并与给定人口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来衡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人类的生态足迹涉及生物生产地、生物生产海域、能源地、可建筑用地和生物多样性土地等。

(5分)(2)生态足迹模型在计算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状况方面其使用的指数非常有效,易于理解,并且抓住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一个能把可持续性、发展和公平的有关问题联系起来的优秀的聚合指数。

该模型的提示的范围已超出了承载力,揭示出人类对贸易的依赖,也反映出不同的收入水平效应和不同技术水平对生态的影响。

(3分)2、为什么说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题7分)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生态农业”,简单地说,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它要求按照生态经济系统本身运动的规律性使用各种经济、技术措施,一方面能保持和改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它可以避免不顾过去农业生产上存在的两种盲目性:一是不顾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载能力有限性的特点,盲目过量地采用某些经济、技术措施;二是不按照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具体需要,盲目地投入各种技术措施,投得过多过少都造成浪费。

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

(4分)(2)生态农业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启示。

①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过去,我们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只重视其经济目标,而忽视其生态目标。

进入新的生态时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不应当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而应是生态与经济的双重目标。

因此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要建设成一个高水平的农村生态经济系统,使经济与生态形成合理、高效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②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内容的认识上都存在较大局限性。

它们对生产力的认识还局限于经济系统中的社会生产力,而忽视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生产力的存在;同时还都受原来“现代农业”概念的限制,都是囿于“石油农业”的范围,因此有本身的局限性。

进入生态时代,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突破原来“现代农业”片面狭窄范围的限制,而增加提高自然生产力,保持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内容。

(3分)3、请结合福州市的现状谈谈如何建设生态经济市(本题10分)?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1)简要阐述福州市生态经济现状: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存在着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进行举例说明,由考生自行发挥)(4分)(2)建设生态经济市要实现城市生态与经济协调。

①要实现城市的生态经济整体优化;②要建立协调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和功能;③要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