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室交接班制度

手术室交接班制度
手术室实行两班工作制,包括夜班和行政班。
每个班次的工作人员都应认真执行手术室的交接班制度,包括集体晨会交接班、物品交接班、接台手术交接班以及护送病人与病房护士交接班等。
一、集体晨会交接班:由护士长主持,所有工作人员应严肃认真听取夜班交班报告。
交班报告应按要求书写,内容全面,确保清晰明确。
任何交接不清的情况,不允许下班。
二、物品交接班:
1. 交接人员应提前准备好下班所需的物品,并确保其性能良好。
2. 接班人员需提前15分钟按照分工,接各自房间的固定物品和术前用物,并检查其性能。
3. 如在物品交接过程中发现数量或性能有疑问,应立即向交班者询问。
4. 手术室的所有物品(包括药品、器械、敷料等)都应分工明确进行交接,护士长应随时检查执行情况。
三、接台手术交接班:
1. 巡回护士需要交接病人的情况,包括病情、手术进度、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2. 巡回护士需要交接病人带入手术室的物品。
3. 巡回护士需交接手术过程中使用的纱布、针线、器械等数目,以便进行登记核对。
4. 巡回护士还需交接台下分管的用物,包括药物、仪器、器械等。
四、护送病人交接制度:
1. 巡回护士需按规定护送病人到病房,途中需注意病人的安全,并确保静脉通道的畅通。
2. 巡回护士需向病房护士详细交代病人的手术情况(如手术进行情况、出血量、使用的各种管道、药物、静脉通道、皮肤状况等)。
3. 如病房护士对巡回护士的交代有疑问,应在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当面证实。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明确了解手术室的情况,并确保交接过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手术室交接班制度3篇

手术室交接班制度篇11.接班人员应提前15分钟接班。
2.手术间交接班内容包括:手术间物品、基础药品、各种仪器设备、无菌物品等。
3.手术病人交接班内容包括:病人诊断、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情况、输液、输血、用药量、出血量、尿量、纱布、器械、缝针清点数、病区带来的物品,按手术情况做好手术病人护理记录。
4.晨交班内容包括:当日手术总数、急诊手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术中抢救病人情况及术前访视特殊情况。
5.节假日值班交接还包括手术室的安全工作内容。
6.工作中遇有特别情况,应向护士长或有关人员交接清楚。
手术室交接班制度篇2一、手术室护理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严格遵照护士长安排和手术通知,对病人进行手术护理工作。
二、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进入科室,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三、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
交班者必须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文字记录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
四、接班中如发现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
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五、晨会集体交班由护士长主持,全体人员应严肃认真地听取夜班交班报告,要求做到交班本上要写清,口头要讲清,如交待不清不得下班。
六、交班内容:1、手术间的固定物品,如剪刀、注射器、毛毯、石英钟、吸引器瓶等。
2、常备器械、敷料、首物、仪器等。
3、手术总数,择期手术量及急症手术量,急症手术术中情况。
4、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手术房间及辅助房间,是否达到清洁、整齐的要求及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手术室交接班制度篇3总则: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代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如因交班不清,接班者有权拒绝接班。
各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
一、夜班交接班制度1、值夜班护士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工作,如有手术未完时,必须按术中交接班制度与接班者详细交班。
病房与手术室患者交接流程

病房与手术室患者交接流程引言概述:病房与手术室患者交接流程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一个良好的交接流程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室与病房之间的平稳过渡,并减少潜在的医疗错误。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与手术室患者交接流程的五个部分。
一、手术室患者交接流程1.1 术前准备- 确认患者身份:手术室护士应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并与患者本人核对。
- 术前评估:手术室护士应进行患者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过敏史、麻醉情况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1.2 手术过程- 手术室护士应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确保手术器械、药物等的准备和使用符合规范。
- 手术室护士应随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1.3 手术结束- 手术室护士应与手术医生一同核对手术器械、药物等,确保没有遗漏。
- 手术室护士应将患者交接给病房护士,并详细记录手术过程和使用的药物等信息,以便病房护士进行后续护理。
二、病房患者交接流程2.1 接收患者- 病房护士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住院号等信息,并与患者本人核对。
- 病房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诊断、手术情况等,以便进行后续护理。
2.2 术后护理- 病房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或不适。
- 病房护士应根据医嘱进行药物管理、伤口护理等,并定期进行病情评估。
2.3 交接给其他科室- 如果患者需要转科或出院,病房护士应与目标科室的护士进行交接,详细说明患者的病情、治疗计划等。
- 病房护士应将患者的病历、检查结果等资料整理齐全,并交接给目标科室。
三、交接流程中的注意事项3.1 沟通与沟通工具- 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患者的病情变化、手术操作等重要信息。
- 使用统一的沟通工具,如交接簿、电子病历等,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3.2 交接时间与地点- 交接应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以确保不会影响到其他工作和患者的隐私。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一)接病人
1.手术室工作人员根据手术通知单及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与病房护士、病人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病人身份、手术部位标识、皮肤完整性、术前准备情况、管道情况等, 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2、手术病人接入手术间后由巡回护士再次核对病人信息及所带物品药品等, 协助戴好手术帽, 建立静脉通路, 并做好心理护理。
3、巡回护士妥善约束病人, 防止坠床或发生意外。
如中途更换巡台人员, 再次按照病历资料仔细核对病人相关信息, 确保交接清楚才可更换。
(二)送病人
1.手术结束后, 护士整理病人着装, 保护病人隐私, 确保切口周围无血迹、消毒液。
2、与麻醉医生确认手术病人去向。
如需到ICU, 巡回护士提前15分钟通知所到科室。
3.根据病人情况, 术后由巡回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送病人到科室, 并与接收科室护士详细交接病人情况, 在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上双签字。
(三)病情交接内容:
1.病人生命体征
2.病人诊断、手术名称、麻醉种类、术中出血、输血情况、出入量
3.检查敷料包扎有无渗出
4.检查各种管路是否通畅、有无脱出、标识、引流液颜色、性状
5、静脉输液药物及滴速, 穿刺周围情况
6.全身皮肤情况
7、病人病历、影像学资料
8、专科需要特殊观察内容。
手术室交接班制度

手术室交接班制度手术室交接班制度是医院手术室管理的重要环节,它能够确保手术室的工作流程顺畅、精确、安全。
下面将介绍一下手术室交接班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交接班时间与地点手术室交接班的时间是在每个班次开始和结束时进行,交接班地点通常在手术室交接班办公室或医院内指定的交接班地点。
二、交接班人员交接班人员主要包括前一班次手术室的医生、护士,以及接班的医生、护士。
如果有需要,手术室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也可以参与交接班。
三、交接班的内容1. 患者信息交流:交接班时,前一班次的医生和护士应向接班人员详细汇报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情、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等。
如果患者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告知。
2. 手术室设备和药品的检查交接:交接班时,应按照规定的清单核查手术室设备和药品的数量和质量,并记录在交接班记录表上,确保手术室的设备和药品齐全。
3. 术前准备情况交接:交接班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包括患者是否按照规定禁食禁水,是否有其他特殊注意事项。
4. 手术操作交接:交接班时,应向接班人员描述手术操作的进展情况,包括手术部位、手术器械使用情况、麻醉药的使用情况等。
5. 术后护理交接:交接班时,应向接班人员详细记录患者的术后护理情况,包括麻醉药物的撤离情况、患者意识恢复情况以及输液量等。
四、交接班记录为了确保交接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交接班人员应填写交接班记录表,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操作情况、术后护理情况等。
这份记录表将作为手术室管理的重要依据,必须规范填写,确保信息的传递清晰明了。
五、注意事项1. 交接班时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确保交接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交接班人员要互相尊重、信任,保护和维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并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3. 交接班前,应做好个人清洁、工作区域的整理工作,确保下一班次的医生和护士可以在一个整洁、卫生的环境中进行工作。
总之,手术室交接班制度是医院手术室管理的重要环节,它能够确保手术室的工作流程顺畅、精确、安全。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手术室与病房手术患者交接登记制度
1手术室应提前通知手术室,以便手术室做好手术准备。
2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看望病人,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三。
病房护士做好手术准备,完善护理记录,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4护士进入手术室前必须带病人进入手术室。
5根据手术通知单与病房护士及病人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床号、医院号、诊断及手术部位。
只有正确后,才能连接到手术室。
同时,带上病历和必要的物品。
第六,做手术记录。
7手术结束后,麻醉师和外科医生将共同把病人送回病房。
巡回护士和病房护士将病人的衣服、病历、X光片、皮肤状况等交给病人,检查后在《接诊检查表》上签字。
麻醉医生在全麻病人清醒前不得离开病房。
8运送病人时注意安全。
特别是对于特殊病人,如:意识不清、严重外伤、休克等病情随时变化的病人,应在医生陪同下到手术室,确保病人安全。
手术室与病房手术患者交接流程
待手术患者
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
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患者
病房护士完善术前准备及护理记录
手术室护士手术开始前到病房接患者入室
根据手术通知单与病房护士、患者一起核对患者
携带手术中所需物品、做好交接记录
做好交接记录
患者入手术室进行手术
术毕与麻醉师一起送患者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做好交接记录。
医院手术室(麻醉科)与ICU、病房之间的患者交接制度

医院手术室(麻醉科)与ICU、病房之间的患者
交接制度
1、手术室人员(护士或护工)携带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单到病房,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急危重及高龄(70岁以上)的手术患者应有参与手术的医师负责陪送。
2、接患者时,认真核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部位、住院号、腕带等,同时检查患者皮肤准备情况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携带患者病历、影像资料和术前抗菌药物等,贵重物品及首饰不得带入手术室内。
与病房护士交接清楚后,带入手术物品并签字。
3、进入手术室,接送护士(护工)与巡回护士当面交清,严格做好交接手续,患者移至手术床上并固定。
4、术后送至ICU的患者(巡回护士提前20分钟通知ICU)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一同护送;并分别与ICU护士、医生交班。
5、送到病房的患者由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经过培训的护工)送至病源科室;高龄(70岁以上)、儿童(3岁以下)及术后需呼吸道管理的患者,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或经过培训的护工护送送至病源科室。
6、护送途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脉搏等的变化。
注意保暖,保持输液及管道通畅,防止脱落。
7、送至病房或ICU后,与值班护士再次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做
好交接(包括引流管、皮肤、输液输血、衣物、影像资料等情况)并签名。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制度

手术患者转运交接制度
1.择期手术的患者,手术科室要及时发送手术通知单,项目必须详细,齐全。
2.手术科室应在手术室接患者前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和相关检查等。
3.手术室护工进病房接病人时,持手术患者交接单与病房护士到床头交接,逐项核对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术前医嘱执行情况、皮肤完整性、手术部位标记、病历、X线片及特殊物品等,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后共同搬运病人至推车上。
4.危重病人,由床位医生和病区护士共同护送病人至手术室。
5.急诊科患者的急诊手术,由急诊科负责患者的初步清洁处理、术前准备,填写急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表,护送患者到手术室,并负责护送途中的救治及安全,在手术室交接签字后,由手术科室和手术室负责救治。
交接登记表由急诊科带回保管。
6.一般手术后护工将病人安全送至病房,病房护士核实确认患者手术部位、皮肤、输液、引流管等情况后在手术病人交接单上签字。
需送麻醉恢复室的手术病人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共同护送至麻醉恢复室,与医生及护士交接相关内容并签字。
需送ICU的手术病人由手术医师、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共同护送,与ICU值班医生及护士分别详细交接相关内容,并在手术患者交接单上签字。
交接单由手术室负责保管。
7.运送途中上好推床护栏、保持平稳,注意观察病情,保持各种管道固定、通畅,保持肢体功能位,必要时约束病人,防止坠床、碰伤,以确保病人运送途中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患者交接制度
一、择期手术的患者,要及时送手术通知单,由专职人员认真填写手术患者登记本内容,项目必须详细,齐全。
二、执行手术患者的访视制度,术前一日由该手术的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携带该访视单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并让患者签字。
三、手术室护士进病房接病人时,由病房护士到床头交接,共同搬病人至推车上。
四、危重手术病人,由主治医师和巡回护士共同陪送病人回病房,
五、安全运送病人,术前肌注镇静剂的病人,必须用平车规范接送;对躁动、意识不清的病人,接送过程中避免病人肢体伸出护栏外,必要时加约束带,护士不得离开病人。
运送病人的担架车、滑轮床、要设专人定期检查维护,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检查其性能及安全性,以确保病人运送途中的安全;在运送途中各管道要妥善固定在醒目位置,以便能随时观察处理。
六、手术患者入室后巡回护士与麻醉师根据病历,患者腕带,询问患者再次进行核对科室、姓名、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相关物品,核对并确定。
七、病人识别的“三确”“六核”规则。
“三确”即正确的病人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方式。
“六核”规则的执行时间分别是病人入院登记时;病人到病房报到后佩戴上腕带,护士正确书写病人资料于床头卡时;手术室接手术病人时;手术病人至手术室等候区时;手术间巡回护士及病人入手术间时;手术即将开始时;手术室护士重点核查在接手术病人开始到病人进入手术间的这段时间的四次核查。
八、手术医生洗手前再次与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三方共同核对无
误后并在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九、术后将病人安全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手术部位、皮肤、引流管、术中情况、以及清点相关物品,病房护士核实确认后签字。
危重手术病人,由主治医师和巡回护士共同陪送病人回病房,并亲自向值班护士交清术中情况、输液、引流情况、当前皮肤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