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的园路设计
园路的铺装设计

三、园路规划设计原则
1、国路的设计应与园林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和协调 这主要表现 在园路的线型设计和铺装设计中,例如在规则式园林中,园路主 要以直线型居多;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园路则曲折多变。
采用卵石、青石板等做地面铺装材料,则显示出自然亲切的气 氛,而用预制混凝土砖作铺装材料,可与现代建筑环境协调统一。
类型功能宽度材料主要园路联系各景区主要景点导游组织交通46m混凝土沥青整体路面次要园路游憩小路联系景区内各景点导游构成园景深入园中各角落导游散步休息24m122m天然石块预制混凝土块材料路面碎石卵石砖渣碎料路面三园路规划设计原则?1国路的设计应与园林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和协调这主要表现在园路的线型设计和铺装设计中例如在规则式园林中园路主要以直线型居多
(3)园路与建筑关系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 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 路由广场渡过再和建筑物联系;园路通往一般 建筑时,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 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园路一般不穿建筑物, 而从四周绕过。(见图2-55)
图2-55 广场、园路
(4)园路台阶的设置和防滑处理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颗料路面横坡 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 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主园路 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支路 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15%,路断,路面 应做防滑处理;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 阶踏步不得少于两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做防滑 处,宜设置护栏设施。台阶宽为30-38cm,高为1015cm。
广场是城市中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 或交通活动的空间,通常是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场 所。在广场中或其周围一般布置着重要建筑物,往往 能集中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和特点。在城市中广场数 量不多,所占面积不大,但它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 是城市规划布局的重点之一。
园林景观中园路及其铺地设计研究

一
区域 , 而 自然式的设计常常会运用 曲折多变的线条 。
2 . 2 . 1 连接 两地 的道 路
览无余 , 所谓“曲径通 幽” 就是这个道理 。 园路路面 设计应与地 形 、 植物 、 山石等互 相配合 , 通 过材料
引 言
显然需要更大的空间。如果 生活水平 的提 高使得人们对 周边的生活环境 的要求 越来越 如果还想 同时进行其他活动如烧烤 , 想用盆栽植物和其 了庭园家具来装饰 的话, 一定要保持地面 的干 高,园林景观 中园路铺装景观亦逐渐成为人们 曰益 关注的焦点 以免引发事故 。 问题 。旧时那种色彩千篇一律、 线条笔直单调、 构 图毫无韵律、 质 净和整齐 , 2 . 1 . 2 阳光 下或 林 荫 中设 置 感别无二致的铺装景观 ,带给人们 的只是单调 乏味甚至是压抑 沉 闷的心 理和视觉感受 。这样不仅难以创造优美 的景观环境, 而 于绿荫环绕的林下设置铺设工区,是躲避酷暑的 良好去处 。
苔, 但不会有很大危险, 而表 面光滑 的材料植瓷砖 等, 应 该避 免使
用。 深色的木材与林荫很和谐, 但需要用木材保存剂定期处理 , 减
少苔藓产 生。 大 多数普通材料适于在 阳光地带使用 。 石头和铺面 反射热量 , 降低夏天的温度 。 表面纹理在阳光下会显得更为清晰 , 任何 图案 也会 被大大加强 。要记住浅色材料对光线有 强烈 的反 射, 会 引起 人们视觉上 的不适 , 而蜜黄色或鸽灰色 的柔和色 调明 亮, 对 阳光没有强烈的反射 。
设计 园路 时, 要选择适合于不同天气行走 的路面 。也许只有
一
相应 的质 感 、 色彩 、 纹样 、 尺度等 , 营 造景区和景 点的设计 意境 。
园林景观中的园路设计

局与规则式布局两种效果,以升华其观赏性、丰富其内容。
此外,我国现代园林借鉴了西方园林的风格,并且在园路布局中结合园林的主题之需要,使得园路设计更加新颖而富于创新新。
2)园林的铺装在现代的园林建设中,园路的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铺装的材料也种类颇多,主要有:石材、混泥土、木材、砖制品等等。
按照实际需要不同而相应选配,花岗岩坚硬而典雅,陶瓷品光滑而色彩丰富等等。
近年来,园林建设者又在尝试用新兴的材料用于园林景观中的园路铺设中。
如:当今广为使用的陶瓷透水砖,具有透水性好、安全性好、耐磨等优点;另外木料作为传统的铺垫材料,以其生态性、可塑性强等特点,也被越来越多的园林所采用;金属制材料则具有耐磨、轻巧、力度硬度好及高雅等被设计师所喜爱使用;玻璃作为近代文明的产物,明亮而光滑、坚硬而易破碎、透光等优点也广为使用。
现代我国铺装材料如下图所示:在现代的园林中的园路铺设中,常常结合个材料之特性,根据主题与实际的需要,把多种材料综合运用,以使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例如某一铺装详图如下:四、园路设计的注意事项:在现代化的当今,园林景观中的园路设计必须综合诸多因素慎重考虑设计规划。
不可刻意追求平直或者曲折,大兴土木而忽视实际地理环境之需要。
要科学合理规划与设计,节约材料资源、提高实际成效,综合考衡生态水文、地理地貌、园林景观、实际生活等方面的需要。
根据经验,实际建设设计中,要减少断头路、过分占用面积、不合理规划、影响景观等现象。
结语:随着园林景观建设的加快,园路设计在其中的交通引导、配合景点等作用也在日益重要。
通过优美的图案纹身、曲折变化的形态等可以给人以贴近自然之美,给人以方向引导之效,给人以烘托景观主体之氛。
总之,作为园林景观的“引导者”,园路在园林游览中发挥重要作用,园路设计的优秀也直接关系着整个园林项目建设的成败。
于是,需要设计者严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搭配,满足园林景观的实际需要,使园路设计真正实现技术性、时效性、功能性的结合。
园路工程之园路设计原则

园路工程之园路设计原则园路要主次分明,要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地形、地貌、风景点的分布和园内活动的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
园路须因地制宜,主次分明,通达成环,密度适宜,有明确的方向性。
因此,园林中一般应考虑:⑴主路。
主路要能贯穿园内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形成全园的骨架和回环,因此主路最宽,一般为4~6m。
结构上必须能适应管理车辆承载的要求。
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水泥混凝土铺筑或预制混凝土块(500×500×1000mm)等。
主路图案的拼装全园应尽量统一、协调。
⑵支路。
园中支路是各个分景区内部的骨架,联系着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并与附近的景区相联系,路宽依公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定。
一般而言,单人行的园路宽度为0.8~1.0m,双人行为1.2~1.8m,三人行为1.8~2.2m。
次路自然曲度大于主路,以优美舒展富于弹性的曲线构成有层次的景观。
⑶小径。
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末梢,是联系园景的捷径,最能体现艺术性的部分。
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极尽自然变化之妙。
小径宽度一般为0.8~1.0m,甚至更窄。
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
园路布局要萦迂回环。
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建筑美,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为“规则式”景园。
而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具含蓄、自然的布局;但在寺庙园林或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
所以园路的布局要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自然式”景园为特点。
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
也就是园路的曲折要有一定的目的,随“意”而曲,曲得其所,如:在自然式水池岸布路与宜随池而曲,略有凹凸变化;山坡路宜盘旋环绕而上;两土丘之间沿丘脚的相接线弯曲布置;为逾越石山、花丛等障景而曲;符合传统“曲径通幽”的要求而曲。
浅析园林景观之园路规划设计

浅析园林景观之园路规划设计摘要: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园林各景区的景点之间,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
因此,园路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是否合理,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得当,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路规划;设计分析1 园路的相关职能与属性1.1 引导游览这是园路最重要的服务职能。
园林的存在意义,在于将自然界最美的一面展现给游人,而园路的设定,就在于引导游人发现和观赏园林的美感。
在实际生活中,并非每个游客都是鉴赏家,也并非每个人都能将园林的美尽收眼底,这就需要园路的正确引导。
合理设定的园路,能够有效实现对于游客的引导功能,帮助游客发现园林的生态美感。
1.2 生态通路园路不仅仅是一条能够让游客穿行的通路,更重要的是一种处于生态意义上的通路。
这种通路,对于园林本身的生态环境而言,不存在任何的破坏,同时还能够从一定侧面推进生态的整体性。
这就要求园路能够融入到整个生态小环境中,成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游人的载体。
需要明确,园路不仅仅是将园林进行必要划分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园路本身就是园林的有机组成部分。
1.3 丰富园林景观既然已经确定了园路在园林中有机构成这一地位,就不能简单将园路视为简单的通道,就需要重视其自身的景观价值。
毋庸置疑,园路是有着其美学存在价值的,这种存在价值,使得园路完全可以自成体系去构造园林中的景色,可以不必总是出于其它生态景观的附庸位置,而可以成为景观的中心。
在这样的考虑之下,因路得景的情况不算少见,也正因如此,才进一步深化了园路的作用和地位。
2 园路的规划和设计园路设计在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园路的设计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的整体布局,所以园路的设计者在进行园路设计时,要综合的考虑园路的形式构图、功能分区、线性走向、铺装材质等等各个方面的要素,这样才能设计出集美观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园路来。
园林景观规划——园路在园林绿地中的规划与布局

园路在园林绿地中的规划与布局简介:在园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样说来道路仍然是划分和组织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关键字:园路园林绿地规划与布局1、园路的环境功能1.1组织空间,引导游览在园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样说来道路仍然是划分和组织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
利用道路不但可以使整个绿地成为一个整体,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和划分空间达成统一的景观效果,为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1.2交通园路的交通,首先是游览交通,即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既能游遍全园又能根据个人的需要,深入各个景区或景点。
设计时要考虑到人流的分布,集散和疏导。
近年来随着离休和退休人数的增加,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公园人群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儿童约占5%~10%,老年人占总数的60%~70%。
因此,公园规划除重视儿童需要外更应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游憩的方便条件,合理的组织路线的变化。
此外,在公园中要为广大游客提供必要的便餐、饮料、小卖等方面的服务,要经常地进行维修、养护、防火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要安排自己职工的生活,这一切都必须提供必要的交通条件。
在设计时要考虑这些东西两道性的地段,路面的宽度和质量,在一般情况下,它可以和游览道路合用,但有时特大型园林中,由于园务运输交通量大,还要补充必要的园务专用道和出入口,另外还应多增加一些活动场地。
1.3构成园景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林、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而且形成路随景转,景因路活,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1.4组织排水道路可以借助其路边缘成边沟组织排水,一般园林绿地都高于路面,方能实现以地形排水为主的原则,道路汇集两侧绿地径流之后,利用纵向坡度即可按预定方向将雨水排除。
各种景观园路铺装方案

各种景观园路铺装方案园林铺地及园路面层根据园林铺地及园路面层铺装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混凝土园路、花岗石园路、碎拼花岗石园路、水泥面砖园路、小青砖园路、鹅卵石园路、等有些园路由各种不同的材料混合铺装,组成了五光十色的图案,这种园路的铺装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也较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块料面层的铺装方法。
1花岗石园路的铺装方法及施工要点园路铺装前,应按施工图纸的要求选用花岗石的外形尺寸,少量的不规则的花岗石应在现场进行切割加工。
先将有缺边掉角、裂纹和局部污染变色的花岗石挑选出来,完好的进行套方检查,规格尺寸如有偏差,应磨边修正。
有些园路的面层要铺装成花纹图案的,挑选出的花岗石应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长扁形状分类堆放,铺装拼花时才能方便使用。
对于呈曲线、弧形等形状的园路,其花岗石按平面弧度加工,花岗石按不同尺寸堆放整齐。
对不同色彩和不同形状的花岗石进行编号,便于施工时不乱套。
在花岗石块石铺装前,应先辈行弹线,弹线后应先铺若干条干线作为基线,起标筋感化,然后向两边铺贴开来,花岗石铺贴之前还应泼水润湿,阴干后备用。
铺筑时,在找平层上均匀铺一层水泥沙浆,随刷随铺,用20mm厚1:3干硬性水泥沙浆作粘结层,花岗石安置后,用橡皮锤敲击,既要达到铺设高度,又要使沙浆粘结层平整密实。
对于花岗石进行试拼,检察颜色、编号、拼花是不是吻合要求,图案是不是美观。
对于要求较高的项目应先做一榜样段,邀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吻合要求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施工。
同一块地面的平面有高差,比方台阶、水景、树池等交汇处,在铺装前,花岗石应进行切削加工,圆弧曲线应磨光,确保花纹图案尺度、精细、美观。
花岗石铺设后采用彩色水泥沙浆在硬化过程中所需的水分,保证花岗石与沙浆粘结安稳。
养护期3天之内禁止踩踏。
花岗石面层的表面应洁净、平整、斧凿面纹路清晰、整齐、色泽同等,铺贴后表面平整,斧凿面纹路交织、整齐美观,接缝均匀、周边顺直、镶嵌正确,板块无裂纹、掉角等缺陷。
景观设计元素之园林道路设计[详细]
![景观设计元素之园林道路设计[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08b46da1f18583d048645936.png)
4、植物造景和遮荫作用在园路和选线选点中得到 充分满足。园路沿线应当有植物造景和植物遮荫 种植的用地。
5、要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以节约工程投资。通 过避开软弱地基、截弯取直、随高就低、利用旧 路等方法进行选线选点处理,以交少的资金,完 成较多园路的修筑。
五、 园路设计:必须先进行实地踏勘:
了解规划路线基地的现状,对照地形图核对地形,将 地形有变化的地方测绘、记载下来.
2、要根据游人游园需要来选择路线。分析游人的活 动规律,照顾其散步、游览习惯,使园路线形既有 曲折起伏,达到步移景异,路景变换的效果,又不 使园路矫揉造作,过度弯曲,使人感到别扭和不方 便。
3、园路系统布置要主次分明,结构清楚。主园路、 次园路和小路的宽度级别要明显区分,使人能够很 容易认清园路系统的结构,避免在园中常常迷路。 发挥引导作用,还应当注意突出园林主景、主景区 和主要导游线,做到园景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结 构关系紧密、协调和统一。
▪ 园路转弯半径
在总体规划时已初步确定了园路的位置,但在进 行园路技术设计时,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复核:
1、重点风景区的游览大道及大型园林的主干道的 路面宽度设计应考虑能通行卡车、大型客车。但在 公园内一般不宜超过6米。
2、公园主干道应能通行卡车,主要建筑物 四周能通行消防车,路面宽度一般为3.5米。
风景区道路宽度参考值(m)
风景区
风景区面积(h㎡)
道路
级别 100—1000 1000—5000
主干道 7—14
7—18
次干道 7—11
7—14
浏览道 3—5
4—6
小道 0.9—2.0
0.9—2.5
﹥5000 7—21 7—18 5-7 0.9—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园林景观的园路设计
摘要:作为组成园林绿地的重要部分,园路的规划与设计对园林景观中各绿地功能景观的合理划分、人流交通的畅通运行、景观的合理组织及整体园林规划设计的合理性都有重要作用。
本文在对园林景观中园路的分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园路规划设计的探究。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路设计;交通性;游览性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园林的脉络和基础元素,园路是对各景点和各景区进行联系的纽带,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据着重要作用。
对园路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同当地的基本地勤进行结合,对居民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进行研究,使园路设计在满足游览性及交通性的同时,也具有充分的艺术性和标志性,从而使其成为园林景观的特色组成部分。
一、园路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一)园路作用
园路在园林中的重大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表现:
(1)园路在园林中具有音带作用,其组织着游人的观赏程序和园林景观的展开程序,游人在沿着园路进行行走时,园林景观在其面前按照序列进行推演,通过观赏景色,能够使其从嗅觉、听觉及视觉等方面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
(2)园路在园林中也具有构景的作用,作为造园的素材之一,园路理所应当应该列为园林一景。
在进行园路的色彩、图案、铺装材料及平面线型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时,能够使较好的园路景观得以形成。
同时,园路与建筑、植物及山水的有机结合,也使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园林美景得以构成。
(二)园路铺设要求
在进行园路铺装时,一方面要对其同一般道路一致的、易于清扫、防滑、耐磨、平稳、坚固等要求进行满足,另一方面还要对园林方向识别、导游、丰富景观等要求进行满足。
在进行园林广场的规划和铺装设计时,要结合广场类别和园路主次进行,使其在形式上保持区别。
同时,还应将其与周围环境进行结合,在对造景需要进行满足的同时,使其艺术需求与使用功能得以满足。
比如:在进行公园内广场的规划和设计时,要对游人歇息时进行静态观赏的需求进行考虑,在精细美观的铺装中,使园路的观赏功能和使用功能得以发挥。
二、园路的分类
常见的园路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主干道:是指通往主要活动景点、兼职设施,方便游人进行集散的园路,在一般的中小型园林绿地中,主干道的宽度应该保持在3米左右,也有一些为4~6米,但是其坡度往往不易过大,并且通常不进行台阶的铺设。
(二)次干道:这类园路往往在各景点区分散,是与景区内各景点进行连接,同时与各主要建筑进行连接的道路,可以满足小型服务用车的通行需要。
(三)游步道:这类园路是指将游人向园林深处和各角落进行引导,供游人休息散步之用,其分布自由、多曲折。
一般常在疏林腹地、水际、山上等处进行设置,可以满足两人行走的需求。
三、园路的规划设计
(一)路网
同一般的单纯具有交通功能的道路相比,园路的交通功能依附于其游览要求。
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园路规划和设计时,不应该以便捷作为设计准则,而应该在对景点分布和地形要求等因素的结合上,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设置。
同时,其路网的规划设计要求具有明确的分枝,使其各级路网的组织得以将全园景点囊括在内。
在将游步道和次干道组成小循环,将主干道组成大循环的基础上,路线的安排还应该对走回头路的现象进行避免;在将两个景区之间安排相应的过渡区的基础上,选取封闭、宁谧、清净的道路使游人的视线得以休息。
这样,在便于游人寻找景点和识别方向的同时,也使不必要的疏密一致和平行、均布的路网规划得以避免。
(二)游览性与交通性
作为功能和艺术的统一,园路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还应具有构思立意。
要重视曲折迂回,坡地的设计要通过展线的布置使坡度得以
减缓;平地的设计要以避绕障碍为基础,实现曲径通幽、逾越障碍、串联景点、环绕水池、围绕草坪等目目的;有时为了满足配合地形的需求,可以连接景点和建筑、通过密林、穿行山涧、曲越溪流;有时为了提高认识大自然的程度、扩大视野、组织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可以在曲折迂回的道路规划上进行考虑,但是要重视因地制宜原则的遵循,在有理有度的曲折中,使矫揉造作、乏味疲劳、单调重复、过于连续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毫无艺术性等现象得以避免。
因此,在进行园路规划设计时,要重视功能上的目的性、艺术上的意境性,在满足游人步移景换需求的基础上,将园路沿线的山丘、水面、建筑、草地、树丛进行组织,在丰富空间层次的同时,也使其得以辗转多变、时蔽时露、时开时闭、有围有合,从而使其耐看启迪的艺术效果得以充分发挥。
(三)布局
在进行园路道路网规划设计时,其密度应该与景区性质和园林地形等因素进行结合,在遵循密度得体、主次分明原则的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方向性,便于游人对方向的识别。
在进行主干道的铺装形式和路面宽度设计时,要与次干道进行区别,同时还要设计丰富于次干道的景观组织,使其得以为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应该将文化活动区设计较大的密度,对安静休息区设计较小的密度;一般园林景观中的道路不易密度过大,在进行城市公园设计时可以将其保持在总面积的一小部分。
总的来说,在进行园路设计时,
宜曲不宜直、宜窄不宜宽,窄曲的选择应满足“忽窄忽宽”、“短中见长”、“小中见大”的目标,使心理空间得以扩大,使游路得以延长,从而使用地得以节省。
(四)交叉口
在进行交叉口处理时,应重视以下问题:
1、要对过多交叉的现象进行避免,在分岔口和交叉口的路面,应对其主次进行明确区分,从而使导游方向得以明确。
2、对于交叉的两条主要园路,应尽可能使其正交,为使游人拥挤的现象得以避免,可以对假山、绿岛、花坛、小广场等进行设置。
3、对于难以正交的园路,不易使其斜交角度过小,同时还要保证其交于一点,从而使交叉口分离造成的方向难辨的现象得以避免。
4、对于呈丁字相交的两条园路,可以在交点进行道路对景的设置。
(五)连接建筑
园路的园林建筑通常与园路面对,同时适当远离。
因此,对其进行连接时可以分出支路或适当加宽道路对建筑道路进行联通。
若果建筑具有过大的人流量,可以将其与园路远离,通过在二者之间建立集散广场,使园路与建筑得以通过广场进行连接。
在进行建筑与园路的交接时,要对“弧外接”的形式进行运用,使其得以发挥指引方向的作用。
(六)曲线设计
在进行园路的平面线型规划和设计时,应该多对复曲线进行采用,从而使自然曲径的面貌得以反映。
同时,对于连续的反曲线则应该不用或少用,避免弄巧成拙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作为园林景观的基础元素和脉络,园路在园林景观中意义重大。
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中园路的规划和设计时,要对园路的作用、铺设要求及其分类进行明确,在对自身实际进行结合,对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遵循的基础上,通过对园路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使园林景观中园路的引导作用、交通作用及构景作用等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谷丽荣,许先升. 园林景观中的园路设计[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1) .
[2] 王祖祥. 浅谈园林景观中的脉络——园路[j]. 安徽林业, 2009,(06) .
[3] 王桂华. 园路在园林设计中的规划[j]. 安徽农学通报, 2008,(02) .
[4] 孙宇,王金麟,赵天博. 园林设计的基本元素——园路[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24) .
[5] 麦文礼. 浅谈园路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j]. 广东
科技, 2008,(04) .
[6] 夏颖, 杨玉想, 王美娟. 园路在园林景观中的功能[j]. 现代园艺,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