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科研思路与方法》课程教学计划表

合集下载

研究生科研计划模板

研究生科研计划模板

研究生科研计划模板
课题名称:研究生科研计划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详细阐述研究所在领域的背景和意义,并提出研究的目的和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确定研究内容和方向,列举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2. 阐述研究方法和步骤,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三、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
1. 描述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明确研究的起止时间和各个阶段的重点任务。

2. 列出关键节点和目标,确保研究进度合理。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1. 阐述研究预期能够实现的成果,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

2. 强调研究的创新点和独特之处。

五、研究经费和资源保障:
1. 阐述研究所需的经费预算,包括实验费用和设备购置等。

2. 说明所需的研究资源,如实验室设备、文献数据库等。

六、研究团队和合作关系:
1. 介绍参与研究的团队成员,包括导师、合作导师和学生等。

2. 描述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分工情况。

七、预期影响和应用前景:
描述研究预期的影响力和应用前景,包括对学术领域和实际应用的贡献。

以上是一个常规的研究生科研计划模板,具体可以根据研究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对于不同学科和研究方向,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订。

研究性教学工作计划表

研究性教学工作计划表

研究性教学工作计划表一、研究性教学工作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研究项目、课程设计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研究性教学工作内容1.课程设置在各学科课程中增加研究性学习模块,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调研、案例分析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2.研究项目指导为学生提供研究项目指导,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3.创新创业课程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4.学术讲座组织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研究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三、研究性教学工作计划1.课程设置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添加研究性学习模块,设计相关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调研、案例分析等研究性学习活动。

2.研究项目指导开展研究项目选题指导,组织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立项、论文写作等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3.创新创业课程开设创新创业课程,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项目孵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4.学术讲座组织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研究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学术思辨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四、研究性教学工作计划实施安排1.课程设置(1)在各学科课程中增加研究性学习模块,由教师设计相关学习任务,并指导学生完成实践研究活动。

(2)定期开展课程评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2.研究项目指导(1)通过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申报等途径,鼓励学生参与研究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2)每学期组织一次研究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

3.创新创业课程(1)邀请创新创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计划安排

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计划安排

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计划安排一、教学主题及背景科学研究方法是当代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研究者能否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关键。

因此,教授科学研究方法对于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以教授学生科学研究方法为主题,力求让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索习惯;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3.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如论文撰写、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等;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科学研究的定义及意义1.1 科学研究的定义科学研究是指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的对客观事物的系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释的行为。

1.2 科学研究的意义科学研究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2. 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1 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可重复性、可验证性、理论指导性和系统性等原则。

2.2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实证法、理论方法、模拟方法、对比方法和归纳演绎法等方法。

3. 科学研究的过程与规范3.1 科学研究过程及其步骤包括问题提出、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结果分析和结论提出等步骤。

3.2 科学研究的规范与伦理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学术规范、实验伦理和科学诚信等方面的规范。

4. 科学研究的实践与项目管理4.1 科学研究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理论的检验和完善,也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4.2 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项目目标明确、资源管理、进度控制和质量保证等原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于科学研究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知识点的讲解,采用讲授法进行知识传授。

2. 实践与探究通过实验、调查、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科学研究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规范,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计划书

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计划书

科学研究方法教学计划书一、教学主题科学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科研能力的基础性课程。

本教学计划将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为主要目标,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技巧,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2. 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常用技巧与实用工具。

3. 能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科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4.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与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科学研究方法的概述- 科学研究的定义与特点- 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过程- 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与特点2.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归纳法与演绎法- 分析法与综合法- 实证法与理论法3. 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科学实验的基本要素与设计原则- 科学实验的常用设计方法与技巧- 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方法4. 科学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求- 学术道德、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教材,结合生动的案例与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巧。

2. 实践训练安排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设计与实施,并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3. 小组讨论与合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彼此交流与合作,促进思想碰撞和共同进步。

4. 课堂互动与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回答,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具体的科学研究案例,加深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五、教材使用1. 主教材:《科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2018年。

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科学研究方法的概念、原理和技巧,适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 辅助教材:《科学研究实践指南》,作者:某某某,出版社:某某出版社,2020年。

该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研究案例,并结合实际研究经验,对科学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教学科研工作计划表格

教学科研工作计划表格

教学科研工作计划表格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科研的不断深入,教学科研工作已成为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制定一份合理的工作计划表格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工作目标设定、教学资源分配、课程安排计划、科研项目管理、学术交流活动、成果评价与反馈、预算与经费管理以及工作计划调整等方面,详细阐述教学科研工作计划表格的制定要点。

一、工作目标设定教学科研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工作目标。

在制定工作计划表格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科研工作的总体目标,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总体目标,细化具体的工作目标,如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发表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等。

这些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衡量性、可达成性,以便后续工作的执行和评估。

二、教学资源分配教学资源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制定工作计划表格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分配问题。

这包括教学设备、实验室设施、图书资料等硬件资源的配置,以及教师、研究生等人力资源的分配。

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确保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课程安排计划课程安排计划是教学科研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制定工作计划表格时,需要根据学科特点、教学需求等因素,合理安排课程计划。

这包括课程设置、课时分配、授课方式等方面的安排。

同时,还需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科研项目管理科研项目管理是教学科研工作计划的重要环节。

在制定工作计划表格时,需要建立科研项目的管理机制,明确项目的申报、审批、执行、验收等流程。

同时,还需要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成果产出。

五、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活动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制定工作计划表格时,需要安排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研讨会、讲座等。

通过参加和举办这些活动,可以拓宽师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六、成果评价与反馈成果评价与反馈是教学科研工作计划的重要环节。

科研思路与方法新

科研思路与方法新

第一讲 绪 论
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几个转变 由学习型向创新型的转变
1、由学习知识(输入)型转为创造知识(输出)型 也就是高中之前传道-大学阶段的授惑-研究生阶段
的解惑 2、由知识积累型转为能力掌握与提高型
能力包括:思路新颖独特,方法正确可行;逻辑(科 学)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人事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忍耐力等。 3、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增长由算术均数增长型 转变为几何均数增长型。
医学科学研究的属性
医学科学研究与其他自然科学研究一样,都是 认识客观事物、探知未知的过程。它是研究人 体生理、病理、健康和疾病的规律。
任务: 1.认识健康与疾病互相转换的规律(基础医学)
作为中医学的基础研究就是首先要认识中医学 中各脏腑的生理属性心肝脾肺肾的正常的生理 功能以及病理情况下的概况,中医学治病就是 调理各脏腑的功能,使其达到应有的状态。调 理阴阳的平衡。 2.防止发生健康向疾病转化(预防医学) 3.促进现实疾病向健康转化(临床医学) 4.恢复健康所应有的功能(康复医学)
这种模式包括基础研究、靶向研究、体外 研究、动物模型等临床前研究及Ⅰ、Ⅱ、 Ⅲ期临床研究一套完整的过程,它们之间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基于转换医学是与基 础科学、医药科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科学 相关的研究模式的概念,在发展医药产业 的思考、给国家和省市的建议中,刘院士 提出了“官-产-学-研-医结合”的模式。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几个阶段
课程学习阶段:按照国家教育部研究生课 程体系要求进行授课与考核合格者(课程 体系的介绍)
外语统考:参加全国同等学力人员外语统 考合格者(考试次数第二年即可参加考试34次)
综合能力考试:合格
具备以上条件的可以在第二年找导师开题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表(教师用)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表(教师用)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表(硕士科学学位)(2013级硕士、博士2013.9-2014.1)说明:1、教学时间:第1—19周(2013.8.28—2014.1.3)共18周(不含国庆放假)上课。

2、统考时间:第20周(2014.1.6—2014.1.10)3、上课时间:上午8:00—12:10,5学时;下午 1:30— 4:45,4学时;晚上 6:00— 8:30,3学时。

有时间标注的,按标注时间上课。

标注2、3、5节的指一次上2、3、5节课。

未标注的均为一次上4节课。

4、课程说明:A、临床岗位综合素质训练、临床通用技能训练第1-2周全天授课,依据教学计划中“授课对象”一栏到相关学院上课,具体安排由各学院组织。

B、护理质性研究10月中旬开课,每周日08:00—11:10上课,联系电话83911643。

C、护理教育学10月中旬开课,每周日12:00—15:10上课,联系电话83911643。

5、中秋节、国庆节放假期间课程停上;元旦放假期间课程停上,按学校要求进行调课。

6、原则上选课人数不足6人的,本门课程停开。

课程停开通知于2012年8月27日(星期二)公布,可上网查询相关通知。

7、教学班:1班硕士科学学位 122013000001——150 2班硕士科学学位 122013000151——2853班硕士专业学位 122013000286——545 4班硕士专业学位 122013000546——7988、授课医院地址:宣武医院宣武区长椿街45号,乘环线地铁长椿街站下车,乘5、6、10、38、50、109、381、603、715、743、822等公交车牛街下车。

友谊医院宣武区永安路95号,乘6、34、59、687、105、106等公交车友谊医院。

朝阳医院朝阳区白家庄路8号,乘43、110、120、特3等公交车朝阳医院车站下车。

同仁医院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定街1号。

乘723、821、927、976、大兴16、运通115、运通202、运通12等公交车凉水河桥北,地铁亦庄线同济南路下车A1出口出。

教学科研工作计划表格

教学科研工作计划表格

编号:_____教学科研工作计划表格学校: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第1 页共5 页教学科研工作计划表格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将以规范常规管理、创新教科研模式为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服务并推进学科基地建设为中心,以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建设、学科教研组、课题组建设为立足点有效开展各级各类活动,做好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和思路1、工作目标:(1)、立足课堂,立足学校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我校办学层次。

(2)、继续围绕创建连云港市“合格教科室”目标,积极开展活动,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2、工作思路:加强理论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

三、工作重点及采取措施(一)依托校本研修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本着“年轻教师进步大,骨干教师出特色”的思想,坚持重点培养,普遍提高的原则,通过教学教研工作对我校任课教师进行分层培养。

1.重视理论学习,提升业务素养。

除利用学校的双周推荐文章学习外,本学期将加大理论学习力度,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各学科教师研读新课标,明确学段目标及要求,实行以考代查的方式来督促老师们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同时迎接县教师理论测试。

第 2 页共 5 页2.开展读书活动,促进内涵发展。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要求学期初以学科组为单位确定阅读书目,制定读书计划,要求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召开读书沙龙活动,分享阅读的快乐;并利用云平台、学校网站开展网上阅读,跟帖讨论,互动共享活动。

3.关注教师成长,发挥骨干作用。

首先是铺路子。

为教师成长提供路径,积极为教师争取外出学习培训机会,优先组织课题责任人和课题研究成员外出学习,拓展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

其次是压担子。

进一步增强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的专业至高点意识,用先进理论指导教学、教研,用科研引领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科研思路与方法》课程教学计划表
研究生《科研思路与方法》课程教学计划表授课对象:博士()硕士(√)年级专业:2012级硕士4班
校区:旗山(√)屏山()授课时间:2012-2013学年第1学期主讲教师:郑国华,褚剑锋联系电话:22861360
课程总学时:54 课堂授课学时:36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指定选修课()选修课()授课地点:1414
第1讲绪论主讲人:郑国华
日期:2012.9.11 周次:2 星期:二午别:下午节次6-8节
※课堂讲授内容
1、科学研究与医学科学研究的概念、类型
2、中医药研究的基本方法
3、中医药研究的基本程序
4、医学研究的伦理学要求
※课堂讨论内容
1、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现状
※思考题或下次课讨论的问题
1、中医药研究的基本思路
※必读材料与参考材料
1、郑国华主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2、刘建平主编.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2讲中医药研究思路及方案选择主讲人:郑国华
日期:2012.9.18 周次:3 星期:二午别:下午节次6-8节
※课堂讲授内容
1、常用观察性研究方法介绍
2、常用临床试验方法介绍
3、常用实验方法介绍
4、研究方案选择思路
※课堂讨论内容
1、中医药研究的基本思路
※思考题或下次课讨论的问题
1、提高中医药研究质量的途径分析(思考题)
※必读材料与参考材料
1、郑国华主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2、刘建平主编.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3讲科研选题与科研设计书的撰写主讲人:郑国华
日期:2012.9.25 周次:4 星期:二午别:下午节次6-8节
※课堂讲授内容
1、科研问题、科研选题概述
2、选题立题的基本过程
3、科研选题的原则
4、科研选题的评价
5、科研设计书的撰写及注意事项
※课堂讨论内容
1、立题依据的撰写原则
※思考题或下次课讨论的问题
1、科研选题与研究方案的联系
※必读材料与参考材料
1、郑国华主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2、刘建平主编.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4讲描述性研究主讲人:褚剑锋
日期:2012.10.2 周次:5 星期:二午别:下午节次 6-8节
※课堂讲授内容
1、病例报告、病例分析概述
2、现状研究的概念、设计与实施
3、生态学研究的概念、设计与实施
※课堂讨论内容
1、循证病例报告的实施要点
※思考题或下次课讨论的问题
1、病例分析实例讨论
※必读材料与参考材料
1、郑国华主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2、刘建平主编.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5讲病例对照研究(一)主讲人:褚剑锋
日期:2011.10.9 周次:7 星期:二午别:下午节次 6-8节
※课堂讲授内容
1、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设计与实施
2、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
※课堂讨论内容
1、病例对照研究实例讨论
1、病例对照研与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必读材料与参考材料
1、郑国华主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2、刘建平主编.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6讲病例对照研究(二)主讲人:褚剑锋
日期:2011.10.16 周次:8 星期:二午别:下午节次 6-8节
※课堂讲授内容
1、回顾上节课上课内容
2、实例分析
※课堂讨论内容
1、病例对照研究的几个关键特点
※思考题或下次课讨论的问题
1、病例对照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必读材料与参考材料
1、郑国华主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2、刘建平主编.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7讲队列研究主讲人:褚剑锋
日期:2011.10.23 周次:9 星期:二午别:下午节次 6-8节
※课堂讲授内容
1、队列研究研究的概念、设计与实施
2、队列研究研究的资料分析
※课堂讨论内容
1、队列研究研究实例讨论
1、病例对照研与队列研究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必读材料与参考材料
1、郑国华主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2、刘建平主编.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8讲临床试验主讲人:褚剑锋
日期:2012.10.30 周次:10 星期:二午别:下午节次 6-8节
※课堂讲授内容
1、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概述
2、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3、其它类型临床试验的设计要点介绍
※课堂讨论内容
1、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局限性
※思考题或下次课讨论的问题
1、中医药临床复杂干预研究的评价方法
※必读材料与参考材料
1、郑国华主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2、刘建平主编.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9讲偏倚及其控制主讲人:褚剑锋
日期:2012.11.6 周次:10 星期:二午别:下午节次6-8节
※课堂讲授内容
1、研究结果真实性与可靠性概述
2、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3、偏倚的预防与控制
4、临床依从性
※课堂讨论内容
1、如何在研究设计中防止可能出现的偏倚并减少随机误差对结果真实性的影响※思考题或下次课讨论的问题
1、在课题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必读材料与参考材料
1、郑国华主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2、刘建平主编.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10讲实验设计方法概述主讲人:郑国华
日期:2012.11.13 周次:11 星期:二午别:下午节次6-8节
※课堂讲授内容
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
3、多因素且有交互作用的设计方法
※课堂讨论内容
1、动物实验的样本含量估计
※思考题或下次课讨论的问题
1、系统综述与传统综述的区别
※必读材料与参考材料
1、郑国华主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2、刘建平主编.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11讲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实施过程主讲人:郑国华
日期:2012.11.20 周次:12 星期:二午别:下午节次6-8节
※课堂讲授内容
1、系统综述的概念
2、系统综述的实施过程
3、Meta分析的基本过程
4、系统综述的评价
※课堂讨论内容
1、系统综述与传统综述的区别
※思考题或下次课讨论的问题
1、中医药系统综述质量分析(思考题)
※必读材料与参考材料
1、郑国华主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2、刘建平主编.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12讲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评价主讲人:郑国华
日期:2012.11.27 周次:13 星期:二午别:下午节次6-8节
※课堂讲授内容
1、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献的评价原则
2、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报告的国际规范---CONSORT声明解读
3、其他类型研究文献的严格评价
※课堂讨论内容
1、什么因素制约着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
※思考题或下次课讨论的问题
1、研究文献的评价与科研设计有何联系
※必读材料与参考材料
1、郑国华主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2、刘建平主编.循证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3、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主讲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