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合集下载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2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科研和心理学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博士研究生具有较深厚的心理学理论素养,系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了解国内外心理学发展过程和最新成果,具有较强的跨学科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全面掌握心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具有创造性研究能力,毕业后能独立从事心理学理论研究和科研工作,能胜任高等院校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硕士研究生具有坚实的基础心理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心理学专业技能,了解国内外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和最新成果,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独立运用心理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科研工作,毕业后能独立从事心理学理论研究和科研工作,能胜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年限1.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部分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与研究生培养状况,将培养年限缩短为2年。

2. 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三、研究方向1.实验心理学2.人格心理学3.认知心理学4.记忆心理学5.应用实验心理学6.人类智能心理学7.行为机制分析与应用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20学分)(一)必修课程1.学位公共课(不少于7学分)政治理论 3学分第一外国语 4学分2.学位基础课(不少于3学分)高级实验心理学 3学分现代心理测量理论 3学分3.学位专业课(不少于3学分)高级实验心理学专题 3学分高级认知心理学专题 3学分高级普通心理学专题 3学分高级人格心理学专题 3学分(二)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1.专业选修课高级心理学实验设计 2学分人格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2学分认知心理学原理 2学分第二外国语 2学分(选1—2门)2.跨学科或跨专业课(2学分,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商定,至少选1门)(三)实践和科研训练(1学分)1.博士论坛 1学分2.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40次3. 在核心期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人排名第一)(四)补修课程(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研究生,如未修过硕士学位基础课,须补修2门或2门以上课程,学分不计入总学分)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5学分)1.学位公共课(11学分,学校统一组织授课)政治理论 3学分外国语 5学分专业外语 1学分计算机应用 2学分2.学位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高级认知心理学 3学分高级心理统计学 3学分高级心理测量理论 3学分3.学位专业课(不少于6学分)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商定。

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博士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导师
副导师
入学时间
说明
1根据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结合研究方向和博士研究生的个人特点制定博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

2本表分培养计划部分和实施管理部分。

个人培养计划应由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共同制定,请于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3本表须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仔细填写,要求书写整洁。

4培养计划表一式四份。

原件送交校研究生院培养办备案存档,院(所)保存一份,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各持一份。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学位论文应在毕业当年的月中旬前定稿,5月1日前由院(所)统一送交校研究生院。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科培养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科培养计划

金融学Finance(专业代码:020204)一、学科概况本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学科是以经济学和现代金融理论为指导,在充分吸收和利用国外有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大量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手段,研究金融学的理论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实务与运作,主要研究方向有:金融理论与政策、资本市场理论与投资管理、商业银行管理、金融工程的理论与方法、风险管理、投资项目分析等,本学科硕士点设在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

二、培养目标1、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对金融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能在各级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投融资管理单位、以及金融监管部门从事与管理工作的中高级金融人才。

三、学制和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为以两年半制为主的弹性学制,原则上不超过5年。

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4个学分。

四、课程设置五、科研能力与水平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鼓励学生在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六、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于第4小学期进行开题工作,硕士生导师应在第1学期给学生布置任务,提前明确研究方向乃至论文题目,硕士生提前进入论文选题与开题的准备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注:1.凡是必修课都应填写,选修课是否指定由导师决定。
2.本表一式三份,院系、导师、研究生各一份。
3.留学生和港澳台生以“中国概况”代替政治理论课,留学生以汉语课代替公共外语课。
导师(签名) 院系负责人(签名):
学位专业课(必修)
学位专业课(选修)
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应修总学分
根据本专业级培养方案,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学分。
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考入者补修课程(如需补修请填写)
年度报告
每学年末,根据院系所的安排,汇报一年来的学习与科研进展
学术科研活动
博士研究生按院系所规定进行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训练,通过考核。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院系所专业学号
姓名
研究
方向
入学年月
入学前所学专业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授课时间安排
任课教师
考核方式
学位公共课(必修)
政治理论课程
2
研究生院统一安排在第一学年授课
研究生院统一安排
考试
公共外语(语种: )
4
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
/
自主学习,网上考核;必修环节,不计入学分
学位基础课(必修)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高等教育原理
2. 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
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4. 区域高等教育研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4 年,可申请延长,但最长不超过 6 年。硕
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5-7 年。
四、学分要求
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 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 学分。
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 学分 ≥ 19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学分 1 学分
按硕 博连 读、 直攻 博研 究生 的要 求培 养, 符合 课程 免修 规定 的, 可申 请免 修。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 会议并提交论文 1 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1 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 1 学分 学位论文 15 学分
420.518 中外高等教育史 420.519 高等教育管理学 420.50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2 2 秋 32 2 秋 32 2 秋
教科院 教科院 教科院
必修≥ 8 学分 (硕士 研究生 阶段)

420.504 SPSS 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32 2 秋
教科院
明 全
420.522
比较高等教育(全英语课 程)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季节 开课单位 备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408.603 法论
18
1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研
公 共
408.6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36
2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究生阶 段必修

(整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科培养计划.

(整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科培养计划.

金融学Finance(专业代码:020204)一、学科概况本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学科是以经济学和现代金融理论为指导,在充分吸收和利用国外有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大量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手段,研究金融学的理论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实务与运作,主要研究方向有:金融理论与政策、资本市场理论与投资管理、商业银行管理、金融工程的理论与方法、风险管理、投资项目分析等,本学科硕士点设在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

二、培养目标1、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对金融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能在各级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投融资管理单位、以及金融监管部门从事与管理工作的中高级金融人才。

三、学制和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为以两年半制为主的弹性学制,原则上不超过5年。

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14个学分。

四、课程设置五、科研能力与水平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鼓励学生在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六、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于第4小学期进行开题工作,硕士生导师应在第1学期给学生布置任务,提前明确研究方向乃至论文题目,硕士生提前进入论文选题与开题的准备工作。

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07050华东师范大学城

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07050华东师范大学城

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070502)(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一、培养目标(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在人文地理学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三)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有运用外文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四)深入了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国际动态,系统掌握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能较好地运用人文地理学方法,分析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鼓励、支持和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方式。

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和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

(二)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最长不应超过六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一)经济地理与区域创新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开始进行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的高校之一,胡焕庸、程潞等老一辈地理学家是该领域的开拓者。

在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工业布局、农业及农村发展、区域规划、国土开发与整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及制度创新理论、大流域区际经济合作机制、城市及区域经济社会动态模拟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二)城市地理和城市经济我校是国内最早进行城市地理研究的高校之一,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严重敏教授就开始进行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城市地理学的各研究领域如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等均取得突出进展。

在大都市空间结构、城市投资环境、城市社区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近年来,在城市产业经济、开发区、人居环境、城市发展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师范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师范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师范大学博士培养方案1. 引言师范大学博士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有深厚学术素养、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level人才而设计的。

本文档将对师范大学博士培养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 培养目标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以下特点和素养的研究型人才:•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能够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能力,能够在学术界和行业中独立担任职务;•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流程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选课阶段博士研究生入学后,需要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

选课阶段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并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

3.2 研究计划阶段在选课阶段结束后,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确定自己的研究计划,并提交给导师审核。

研究计划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和熟悉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案。

3.3 研究生学术活动阶段在完成研究计划后,学生需要参加各类研究生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研讨会、学术报告等。

这些学术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增加学生与其他研究者的交流和合作。

3.4 学术论文撰写阶段学生在研究生学术活动阶段需开始撰写学术论文,并与导师进行指导和讨论。

学术论文撰写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并为学生的论文发表做准备。

3.5 学位论文答辩阶段学生在完成学术论文撰写后,需要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导师和其他专家组成,学生需要通过答辩来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

4. 培养要求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如下:•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并取得合格的学分;•参与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研讨会、学术报告等;•撰写学术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参与科研项目,并取得具体的成果;•通过各类考核和评价。

5. 培养支持为了保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效果,学校提供以下支持:•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都会有一位导师指导和帮助;•学术资源:学校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科研经费等;•学术交流:学校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提供与其他研究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院系所专业学号
姓名
研究
方向
入学年月
入学前所学专业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授课时间安排
任课教师
考核方式
学位公共课(必修)
政治理论课程
2
研究生院统一安排在第一学年
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
/
自主学习,网上考核;必修环节,不计入学分
学位基础课(必修)
学位专业课(必修)
学位专业课(选修)
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应修总学分
根据本专业级培养方案,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学分。
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考入者补修课程(如需补修请填写)
年度报告
每学年末,根据院系所的安排,汇报一年来的学习与科研进展
学术科研活动
博士研究生按院系所规定参加学术科研活动
基本文献阅读
按培养方案规定进行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训练,通过考核。
注:1.凡是必修课都应填写,选修课是否指定由导师决定。
2.本表一式三份,院系、导师、研究生各一份。
3.留学生和港澳台生以“中国概况”代替政治理论课,留学生以汉语课代替公共外语课。
导师(签名)院系负责人(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