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620 民俗学概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2 环境学基础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2 环境学基础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环境学基础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环境学概论》(第二版),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考试大纲
大气环境大气污染类型及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和性质*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大气污染的危害大气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体环境水环境及水资源水体污染物来源及水体污染类型* 主要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与转化* 水污染的危害水环境污染控制及其管理土壤环境土壤的组成与性质土壤污染土壤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土壤污染的防治物理环境声学环境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光污染热污染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理固废概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标*章节为重点考核章节。

考研民俗学概论复习提纲(钟敬文版)最完整整理

考研民俗学概论复习提纲(钟敬文版)最完整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一、什么是民俗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①.文化遗留物说。

(英国文化进化学派)②.精神文化说。

(英国民俗学会)③.民间文学说。

(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④.传统文化说。

(西方普遍流行)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

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俗事项分类】(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623 中国通史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623 中国通史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中国通史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史》(上)晁福林,(下)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中国古代史新版》,朱绍侯等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3.《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华书局,1999年
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古代与近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发生的重要变化,熟悉有关的政治、经济制度,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能够对相关历史问题作出一定分析和研究。

二、考试大纲:
1、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农业起源、发展。

2、夏商周三代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3、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4、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加强。

5、古代重要改革和变法活动。

6、古代土地制度发展演变。

7、古代赋役制度的沿革。

8、秦汉、唐宋、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9、古代思想文化、科技成就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10、古代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问题。

11、历次农民大起义的主要原因、过程和影响。

12、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3、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14、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15、近现代的重要改革与革命。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知识综合一大纲

考试大纲《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土壤学六门课程,每门课程50分,考生可以在以下六门课程中任选三门。

《植物学》考试大纲无参考书通过植物学学习:1.掌握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分裂、植物组织的类型、形态及功能。

掌握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2.掌握及根尖的分区、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侧根的发生过程、根的变态;3.掌握枝条的形态、茎和芽的类型和茎分枝方式,茎尖的分区、茎的初生结构、茎的变态类型以及年轮的概念,年轮的形成与环境关系;4.掌握叶的外部形态、类型、功能、解剖结构以及叶的变态;5.掌握花的概念、花的形态、花的类型、雌雄蕊的结构以及开花,传粉与受精;6.掌握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最主要特征和代表植物;7.掌握被子植物重要分科(木兰科、毛茛科、桑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芸香科、伞形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菊科、茜草科、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性植物。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参考书目:(骆世明主编,农业生态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等。

重点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生物构成、环境条件、结构组成与功能、稳定机制、开放程度、生产力、能流特征、养分循环特点及系统服从规律、运行目标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特征,环境因子与生物间的关系及遵循定律,生物生态适应性的表征。

了解生态位理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掌握农业生态系统能量传递途径与转化的实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基本定律,人工辅助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与调控途径。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根据文件规定,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本次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1.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未受到任何处分。

2.学历要求:具有本科专业对口,无重考,无重修记录,身心健康。

3.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4.综合考试成绩将在录取前公示7天,录取过程中,如果有排名在录取名额内的考生自愿放弃,在名额外的学生按顺序递补。

5.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安排。

二报考事项: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各相关专业成立考试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原则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综合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按照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进行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大学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

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1注重课本很多考生会安排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

每个要点段落安排以真题为主,时间布局以精读的方式对重点章节相关要点,对课本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

2017年南京林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真题342农业知识综合室四

2017年南京林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真题342农业知识综合室四

2017年南京林业大学考研专业课真题342农业知识综合室四
.··?,飞?旧-一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

科目代码ι2兰L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满分:150分
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医画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 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名词解释(8分*5=40 分)
1、农村社区及类型分类
2、贫困线
3、基本农田
4、农业结构
5、农业规模经营
二、简答题(10分巧50分)
1、请简述我国农村家族势力复活的原因
2、请简述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三个论点
3、请简述农业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
4、请简述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
5、请简述农业政策评估中的困难
三、论述题(20分*3=60分)
1、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论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

2、结合当前你所认知的土地规模经营,谈一下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3、“十三五”规划建议中3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被定为“最艰巨的任务”。

2015年11月23 日,十八
届五中全会后的首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又重点研究部署扶贫攻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
坚战的决定》,会议明确指出,要“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
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请结合实际,论述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做法及经验。

赢脱贫攻坚战。

科目代码:342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第 1 页共 1 页
I I。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62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62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62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总分-5, 做题时间180分钟)单项选择题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口号的教育家是()。

SSS_SINGLE_SELA赫尔巴特B斯宾塞C裴斯泰洛齐D第斯多惠分值: 0答案:C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

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及要素教育理论。

“教育心理学化”含义:一是就教育目的或结果的意义而言,要求教育教学应使人固有的、内在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二是就教育教学的活动或过程的意义而言,要求教育教学应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协调一致,使儿童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道德情感等诸方面都处于自然主动的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维多利诺创办了()。

SSS_SINGLE_SELA“乡村之家”B“儿童之家”C“快乐之家”D“国民教育之家”分值: 0答案:C人文主义者维德理利诺开办的是快乐之家,实行人文主义教育。

欧洲新教育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所“新学校”是()。

SSS_SINGLE_SELA贝达尔斯学校B艾伯茨霍姆学校C隐修学校D罗歇斯学校分值: 0答案:B新教育运动是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资产阶级教育改革运动。

1889 年,英国的雷迪创办了欧洲第一所新学校,即艾伯茨霍姆学校。

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法案是()。

SSS_SINGLE_SELA《费里法案》B《巴尔福教育法》C《费舍教育法》D《福斯特法案》分值: 0答案:D1870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福斯特法案》(又称《初等教育法》)。

法案的宗旨在于完善已有的宗教和慈善团体兴办初等教育的基础之上,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

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

美国 1917 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法案是()。

SSS_SINGLE_SELA《史密斯—休斯法案》B《毛利法案》C《生计法案》D《国防教育法》分值: 0答案:A美国在 1917 年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案》,正式确立了美国职业教育体系与制度。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7 作物学通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 南农大  907 作物学通论硕士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作物学通论 ”课程参考书如下:参考书目1.《作物栽培学总论》,曹卫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

考试大纲作物学通论考试大纲一、 作物学概述内容:作物和作物学概念,作物生产的特点,粮食安全的技术途径,作物的分类重点:作物概念,作物按照植物学特性和用途分类,根据温光反应的分类二、作物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内容:作物品种与种质种资源,作物的育种原理与方法,包括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重点:作物品种与种质种资源概念,主要遗传学名词,种质资源的类型,杂交育种与杂优利用亲本选配的差异,杂种优势概念及利用途径,系统育种的原理与方法三、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内容:作物的发育特性,作物器官(根系、叶片、茎杆、花、果实)建成,作物产量形成的基本理论 重点: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的概念,作物生长与发育的关系,作物生长中心与栽培管理的关系,种子的概念与类型,叶片的生长特征指标,作物器官的功能,作物的源库流理论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四、作物与生态环境内容:作物的生态因子与生态适应性,光照、温度、水分、养分、土壤、大气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重点:作物的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分类,作物生态适应性,生态型与生活型,光补偿点和饱和点,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光周期现象及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作物群体光分布特点及其应用,三基点温度与积温,积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温度逆境(低温或高温)对作物的危害及防御措施,作物的生理需水与生态需水,作物的需水量,干旱及作物的抗旱性,水分逆境(干旱与水涝)对作物的危害及防御措施,田间CO2浓度的变化和作物群体内CO2平衡及与产量的关系,作物的营养临界期与最大效率期,土壤肥力与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利用特点,土壤有机质作用五、作物生产技术内容:土壤耕作技术,播种技术、育苗移栽技术、施肥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重点:少免耕概念及优缺点,播种期的确定,播种量的确定方法,育苗移栽的作用、施肥原则及影响肥效的因素,施肥量的确定六、种植制度内容:种植制度与作物布局,复种与间套作,轮作和连作重点: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的概念,复种与间套作的概念,轮作的作用和连作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