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外科临床小知识

合集下载

普外科健康科普小知识

普外科健康科普小知识

普外科健康科普小知识导读:普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人体各个部位的手术治疗。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普外科的健康科普小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普外科的相关内容。

一、什么是普外科?普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负责手术治疗各个部位的疾病。

普外科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腹部、胸部、甲状腺、乳腺、肛门等各个部位的手术治疗。

二、常见的普外科手术有哪些?1. 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疾病的常见手术,包括胆结石、胆囊炎等。

通过腹腔镜技术或开腹手术进行。

2. 腹腔镜下胃肠道手术:包括胃肠息肉切除术、大肠癌切除术等。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3. 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疾病。

手术后需要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4. 乳腺手术:治疗乳腺良性或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结节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等。

5. 肛门手术:治疗肛裂、痔疮等疾病,包括肛裂修复术、痔疮结扎术等。

三、普外科手术的注意事项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2. 术中麻醉:普外科手术通常需要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感。

3. 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进行相应的休息和康复,遵守医生的建议,保持切口的清洁,避免感染。

4. 注意饮食:术后需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手术部位。

5. 定期复查:手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和排除并发症。

四、普外科手术的风险与并发症1.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再次手术止血。

2. 感染:手术切口可能会感染,需要及时处理,避免扩散。

3. 伤口裂开:手术切口可能会裂开,需要及时处理和缝合。

4. 并发症: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需要及时处理。

五、普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1. 微创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在普外科手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外科学常见知识点汇总

外科学常见知识点汇总

外科学常见知识点汇总1、创伤:指机械性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2、肿瘤:是机体细胞在各种始动与促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3、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等比例地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保持正常。

是外科病人最易发生的一种缺水。

4、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失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5、颅内压增高:由于某些疾病造成颅腔容积缩减或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超过其代偿能力,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0mmH20以上,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综合征。

6、脑疝:颅内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

7、血肿:是由于种种外力作用,导致血管破裂、溢出的血液分离周围组织,形成充满血液的腔洞。

8、条件性感染:在人体局部或全身的抗感染能力下降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并未致病的菌可以变为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感染或机会性感染。

9、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在广谱抗菌药物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过程中,原来的致病细菌被抑制,耐药菌大量生长繁殖,导致机体菌群失调而产生新的感染使病情加重。

10、外科感染: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等并发的感染。

11、疝: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空隙进入另一部位。

12、逆行性嵌顿疝(Maydl疝):嵌顿的内容物通常多为一段肠管,有时嵌顿肠管可包括几个肠袢,形如W,疝囊内各嵌顿肠袢之间的肠管可隐藏在腹腔内。

13、疖:俗称疥疮,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

多由金葡菌、偶可因表皮葡萄球菌或其他致病菌致病。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外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1水电解质是体液的主要成分,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2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40%;女性占35%3细胞外液:男、女各占20%,可分为血浆液5%,组织间液占15%4有一小部分组织间液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小,故可称为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如结缔组织液和所谓的透细胞液如:脑脊液、关节腔液、和消化液5细胞外液最主要的阳离子:Na+;阴离子Cl-、HCO3 –细胞内液最主要的阳离子:K+和Mg2+,阴离子:HPO42-和蛋白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正常的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人体正常的酸碱度环境为pH=(7.40±0.05);人体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排泄来完成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血液缓冲系统主要为HCO3-/H2CO3最为重要6体液正常渗透压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血容量的恢复和维持:肾素-醛固酮系统7体液失衡的三种类型:容量失调、浓度失调、成分失调8低渗性脱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

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机体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水在肾小管内的再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以提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病因:1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反复呕吐、慢性肠梗阻)2大创面的慢性渗液3.等渗性缺水补水过多9等渗性脱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外科病人最易发生这种缺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而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维持正常。

它造成细胞外液量(包括循环血量的)的迅速减少;由于丧失的液体为等渗。

10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即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又称原发性缺水11.是指由于水分摄入超过排出造成体液,主要是细胞外液的容量过多又称水中毒12高钾血症降低血钾的措施有哪些?答:(1)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和食物;(2)降低血清钾浓度:①促使钾暂时转移到细胞内:5%碳酸氢钠液、高糖及胰岛素静脉滴注。

普外科疾病小知识

普外科疾病小知识

普外科疾病小知识《普外科疾病小知识:那些身体里的“小麻烦”》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普外科疾病的小知识。

你可别一听“病”就愁眉苦脸的,就当听个小故事,还能长点有用的见识呢。

先说说疝气吧。

这就像是你身体上某个地方的“小漏洞”,结果肚子里那些软乎乎的东西,比如肠子啊,就想偷偷从这个漏洞里探出头来。

你能想象不?感觉肚皮那儿突然鼓起来个小包,活像肚子里有个小家伙在搞恶作剧。

好多时候是因为咱干重活、用力咳嗽或者便秘啥的,肚子里压力大了,就把这个薄弱的地方给撑开了。

老人和小孩比较容易中招,就仿佛身体这台精密的机器,这两个年龄段在某些部位的零件比较脆弱,需要多加小心。

再说阑尾炎,这可是大名鼎鼎的普外科“常客”。

阑尾长在我们右下腹那儿,一般来说它挺“老实”的,可一旦它发炎了,哎呀,那疼起来真要命。

有人形容就像是有一只小恶魔在肚子里拿着针一下一下地戳。

为啥阑尾会发炎呢?有时候是因为阑尾自己内部堵住了,就像小水管堵住了水流不动,那些细菌在里面就开始作怪啦。

这个时候可不能拖着,得上医院让医生看看,说不定就需要把这个老是捣乱的阑尾给拿掉。

还有胆囊炎胆结石。

胆囊就像个小口袋,专门储存胆汁,帮咱们消化油腻的食物。

要是这个口袋里结了石头,那可就麻烦啦。

就好比口袋里放进去了一些硬邦邦的小石头,每次胆囊一收缩,石头就会在里面搅和,胆囊就会生气地发炎。

那种疼啊,你吃多一点油花花的东西就会发作,感觉像是有人在肚子里揪住胆囊不放手。

知道这些普外科疾病小知识有啥好处呢?就像是给自己身体的防御系统装备上了一点小知识武器。

平时咱们就可以从生活中去预防,比如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就能减少腹压突然增大导致疝气的风险;少吃那些油腻的、暴饮暴食就会让胆囊舒服很多;出现肚子疼啥的也别自己瞎琢磨,很可能是这些普外科小毛病在找你麻烦,及时去医院,就像给身体请个“修理工”,早点把问题解决了才好。

总之,对待身体上这些小问题,咱们要有个积极又轻松的态度,毕竟咱们的身体也需要我们用心地去关爱和保护呀!。

普外科知识点总结

普外科知识点总结

普外科知识点总结一、普外科常见疾病1. 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层或球部黏膜层穿透黏膜下层的溃疡。

其病因有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非甾体抗炎药、酒精等刺激因素。

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饥饿感、吐血等。

2. 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指在胆囊内形成的硬结石,主要由胆固醇、胆钙盐、胆色素等组成。

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等。

3. 胰腺炎:胰腺炎是由胰腺内自身的酶作用引起的自身消化和炎症反应,临床表现有剧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4. 肠梗阻:肠梗阻是指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肠腔腔梗阻,表现为腹部胀痛、呕吐、便秘等。

5. 肠瘘:肠瘘是指肠与其他脏器或体表之间的瘘管形成,可导致消化道内容物破溃、渗漏、感染等症状。

二、普外科手术治疗1. 胃次全切除术:对于胃溃疡恶性变、食道癌、胃癌等疾病,可以通过切除病变部位、重建胃肠吻合术的方式来治疗。

2. 胆囊切除术:对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疾病,可以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方式来治疗。

3. 胰腺切除术:对于胰腺癌、胰腺炎等疾病,可以通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体尾切除术等方式来治疗。

4. 肠梗阻切除术:对于肠梗阻病变,可以通过切除梗阻部位、吻合术的方式来治疗。

5. 肠瘘修补术:对于肠瘘病变,可以通过手术修补瘘口、腹腔引流术的方式来治疗。

三、普外科手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1. 术后感染:手术后可能出现切口感染、脏器感染等情况。

预防措施包括手术前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感染源、手术后切口伤口的护理等。

2.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术中或术后的出血情况。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手术操作、术中适时止血、术后的定期复查等。

3. 吻合口瘘:手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的情况。

预防措施包括术中细致操作、选择合适的吻合器材、术后的严格卧床休息等。

4. 腹膜炎:手术后可能出现腹膜炎的情况。

预防措施包括术中的严格操作、术后的卧床休息、抗感染治疗等。

5. 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后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

临床医学外科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临床医学外科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p244临床表现:颈粗、兴奋、突眼①甲状腺弥漫性肿大②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综合症:性急、易激动、失眠、双手颤动、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但反而消瘦、心悸、脉快、脉压增大、内分泌功能紊乱③眼征:分为单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2.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适应症p245①中度以上原发性甲亢②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③腺体大有压迫症状者或胸骨后甲状腺肿等类型的甲亢④内科治疗复发者或难以坚持者⑤以上情况亦适合妊娠早、中期病人3.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并发症p248①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最危急的并发症②喉返神经损伤③喉上神经损伤④手足抽搐⑤甲状腺危象*呼吸困难和窒息的原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最常见。

喉头水肿。

气管塌陷。

双侧喉返神经损伤4.急性乳腺炎的健康教育p260⑥保持乳头清洁⑦纠正乳头内陷⑧养成良好哺乳习惯⑨保持婴儿口腔卫生⑩及时处理乳头破损*预防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其清洁5.乳腺癌的引流管护理p269①保持有效负压吸引②妥善固定引流管③保持引流通畅④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⑤拔管6.斜疝和直疝的临床特点p3697嵌顿性疝原则上应急症手术,有以下情况,手法复位指征p371①肿块大、病史长,估计腹壁缺损较大而疝环较松者;②嵌顿时间在3~4小时以内,局部压痛不明显,也无腹部压痛或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③老年体弱或伴有其它较严重疾病而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

8.腹股沟疝术后护理p373①卧床休息与活动②饮食护理③防止腹内压升高的因素④预防阴囊水肿⑤预防切口感染9.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p381①腹痛:最突出,持续性,剧烈,原发病灶处显著②恶心、呕吐:反射性,溢出性③体温、脉搏变化:发热、脉搏加快④感染、中毒表现:感染性休克10早期倾倒综合征p413(一)表现①多发生在进食后半小时内②以循环系统症状和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二)处理①少食多餐,避免过甜、过咸、过浓的流质饮食;宜进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②用餐时限制饮水喝汤;③进餐后平卧20分钟。

外科护理临床知识点总结

外科护理临床知识点总结

外科护理临床知识点总结一、外科概述外科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治疗外科疾病和创伤。

外科护理是在外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旨在提供患者全面的护理和支持,以帮助其尽快康复。

二、外科护理常见病例1. 术后创面护理:包括创面清洁、消毒、换药等操作,防止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

2. 外科患者营养支持:在手术前后及术中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支持,维持患者体力,帮助恢复。

3. 外科患者疼痛管理: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4. 外科患者康复护理:在术后进行康复评估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恢复功能。

三、外科护理关注的重点1. 术后创面的护理:应注意创口敷料是否干燥、渗血、有无出现肿胀现象,及时观察并更换。

2. 术后病情变化的观察: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明确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呼吸功能障碍、术后感染等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4. 术后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术后的恢复期。

四、外科护理注意事项1. 术前患者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术前宣教和术前准备,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情绪。

2. 术后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进行康复护理计划,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3. 术后康复宣教:对术后的护理、饮食、活动等方面进行宣教,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4. 与医疗团队的配合:及时与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沟通,共同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五、外科护理技能1. 创面护理技能:包括创面清洁、换药、负压引流护理等。

2. 疼痛管理技能:包括疼痛评估和合理的疼痛缓解方法。

3. 输液输血技能:包括静脉置管、输液输血操作技能。

4. 术后康复训练技能:包括康复评估、功能锻炼、日常护理操作等。

六、外科护理的发展趋势1. 护理技术不断创新:跟随医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不断更新护理技术和设备。

外科学知识点大全

外科学知识点大全

外科学知识点大全重要知识点:1.常用的灭菌消毒方法:高压蒸气灭菌法(最常用),化学气体灭菌法,煮沸法,药液浸泡法,干热灭菌法,电离辐射法。

2、煮沸法杀灭芽胞需要1小时。

3、手臂消毒能够减少皮肤表面的细菌(清除皮肤表面几乎所有暂居菌和少部分常居细菌)。

4、外科手消毒最常用的是刷洗法,按一定顺序刷洗手臂3分钟。

5、皮肤消毒法是先用3%的碘酊涂擦手术区,待其干燥后再用70%的酒精涂擦两遍以脱去碘酊。

6、涂擦消毒剂时应从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涂擦,感染部位和肛门区手术时相反。

7、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

8、铺巾原则为先铺相对不洁区,最后铺靠近操作者T则,铺完后只能外移,不能内移。

9、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手术器械。

10、做皮肤切口及缝合皮肤之前需用70%酒精再消毒皮肤一次。

11、局J压灭国的物品保存的最长时间为两周。

12、新洁尔灭用于浸泡消毒的有效浓度为1:1000。

13、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个人的无菌空间为肩部以下、腰部以上的身前区和双侧手臂。

1.男性体液占体重的60%,女性占50%o2、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

3、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占2/3,细胞外液占l∕3o细胞内液中主要阳离子为K+和Mg2+,细胞外液中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CI-和HCO3-o4、正常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 o5、动脉血浆的PH为7・35・7.45。

6、HCO3-/H2CO3为体内最重要的缓冲对,其比值为20:1。

7、人体对酸碱的调节是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肾的排泄而完成的。

8、血钠正常值为135-145mmmol∕L,轻度缺钠Q30∙135),中度缺钠(120-130),重度缺钠(<120)。

9、血镁增高时其心电图变化为与高血钾的心电图变化相似。

10、离子化钙占血钙的百分比为45%o11、高渗性缺水时细胞内液与外液均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个外科临床小知识
外科的临床知识有很多,你知道的有多少呢?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30 个外科临床小知识。

欢迎阅读。

1、休克监测最常用及最简便是CVP.
2、低钾血症最早出现肌无力。

3、代酸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深快。

4、最能反映血浆渗透压的是口渴。

5、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是代酸。

6、幽门梗阻最常见的酸碱平衡是代碱。

7、输血并发症最严重的是溶血反应。

8、外科最常见的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

9、失血性休克失血量最低为全血量的20%.
10、休克最基本措施为处理原发病。

11、破伤风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12、甲状腺手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呼吸困难和窒息。

13、甲状腺危象预防最关键措施是冬眠合剂。

14、甲状腺癌中最差的为未分化癌。

15、急性乳腺炎最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6、乳腺癌最常见的为侵润性非特殊癌。

17、乳腺癌最常见转移部位为肺。

18、肋骨骨折最易发生的部位为第4~7 肋骨。

19、肺癌最常见的是:鳞癌。

20、肺癌中预后最差的是小细胞癌。

对放疗最敏感的是小细胞癌。

21、食管癌最好发的部位是中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