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与能量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反刍动物(Ruminant)消化碳水化合物的特点:一、反刍动物消化食物方式:1、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舌、牙齿、胃和瘤胃。

2、反刍动物把食物放进瘤胃,通过有齿的牙齿和舌将食物细碎,并含有消化酶。

3、瘤胃中除了消化酶,还有细菌和发酵微生物,它们把碳水化合物分解成更小的部分,例如乳酸、硫酸等有机酸,以便吸收。

4、食物在瘤胃中经过发酵,大部分被彻底消化,然后放进胃中,最终由胃吸收进入血液中。

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1、由于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的特殊结构,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比其他动物要高得多,有达到90%以上。

2、反刍动物可以大量消化植物性食物,而不必改变植物性食物,因为它们可以把植物性食物分解成更小的部分,以方便吸收。

3、由于使用细菌和发酵微生物来参与消化,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可以有效的消化大量碳水化合物,大大提高效率,而且不会浪费太多能量。

三、反刍动物利用碳水化合物的优势:1、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结构可以有效的消化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比起其他动物效率更高,而且可以把微小的有机酸吸收入体,从而大大提高消化效率。

2、反刍动物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完成体能活动和生长发育,可以增加肉质量和大小,以及饲料利用率。

3、反刍动物胃内发酵细菌可以有效率的分解碳水化合物,从而为动物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对于动物健康和生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结构可以有效的消化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而且还有助于动物的体能活动、生长发育以及饲料利用率。

反刍动物利用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可以达到90%以上,可以有效的分解碳水化合物,有助于动物获得更多营养物质,为动物健康成长服务。

反刍动物的营养物质代谢分析

反刍动物的营养物质代谢分析

反刍动物的消化分两个 阶段 : 先 咀嚼原 料吞 入 胃中 , 首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以 后 将 半 消 化 的 食 物 反 刍 再 次 咀 嚼 。反 刍 动 物 在 解 剖 学 的 共 同特 征 是 均 为 偶 蹄 类 。反 刍 动 物 的 胃 分 为
四个 胃室 , 别 为 瘤 胃 、 胃 、 瓣 胃 和 皱 胃 前 两 个 胃 室 分 网 重 ( 胃和 网胃) 食物 和胆 汁混 合 , 别是 使 用共 生 细菌 将 瘤 将 特 纤 维 素 分 解 为 葡 萄 糖 。 然 后 食 物 反 刍 , 缓 慢 咀 嚼 以 充 分 经 混 合 , 一 步 分 解 纤 维 。 然 后 重 新 吞 咽 , 过 瘤 胃 到 重 瓣 进 经 胃 , 行 脱 水 。然 后 送 到 皱 胃 。最 后 送 入 小 肠 进 行 吸 收 。 进
[ ]王 燕 , 丽 娜 , 晓 庆 , 永 根. 刍动 物 小 肠 氨 基 酸 营 养 调 控 的 2 贺 秦 张 反 研 究进 展 [3 饲 料 博 览 ,0 9 J- —
摘 要 : 反 刍动 物 的 三 大 营养 物 质 的 代 谢 机 理 进 行 了分 析 论 述 , 讨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对 反 刍动 物 机 体 合 成 的 重 要 性 。 对 探 关 键 词 : 刍动 物 ; 养 物 质 反 营
中 图分 类 号 : 8 S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3 9 ( 0 0 1 — 3 00 1 7 —1 8 2 1 ) 20 2— 1
2 三 大 营 养 素 的 代 谢 机 理
2 1 反 刍 动 物 对 蛋 白 质 的 消 化 机 理 及研 究 热 点 .
反 刍动 物 真 胃和 小 肠 中蛋 白 质 的 消 化 吸 收 与 单 胃动 物 类 似 。但 由 于瘤 胃微 生 物 的 作 用 , 反 刍 动 物 对 蛋 白 质 的 使 消 化 、 用 与 单 胃 动 物 又 有 很 大 的 差 异 。 进 入 瘤 胃 的 饲 料 利 蛋 白质 , 微 生 物 的作 用 降 解 成 肽 和 氨 基 酸 , 中 多 数 氨 基 经 其 酸 又 进 一 步 降 解 为 有 机 酸 、 和 二 氧 化 碳 微 生 物 降 解 所 氨 产 生 的 氨 与 一些 简 单 的 肽 类 和 游 离 氨 基 酸 , 被 用 于 合 成 又 微 生 物 蛋 白 质 。 如 果 饲 喂 的 蛋 白 质 含 量 过 高 , 解 的 氨 会 降 在 瘤 胃积 聚并 超 过 微 生 物 所 能 利 用 的 最 大 氨 浓 度 , 余 的 多 氨 会 被 瘤 胃壁 吸 收 , 血 液 输 送 到 肝 脏 , 在 肝 中 转 变 成 尿 经 并 素 。饲 料 供 给 的 蛋 白 质 少 , 胃液 中 氨 浓 度 就 很 低 , 血 液 瘤 经 和 唾 液 以尿 素 形 式返 回瘤 胃的 氮 的 数 量 可 能 超 过 以 氨 的形 式 从瘤 胃吸收 的 氮 量 , 瘤 胃中可 转 变 为 微 生 物蛋 白质 。 在 因 此 , 胃微 生 物 对 反 刍 动 物 蛋 白 质 的 供 给 有 一 种 “ 节 ” 瘤 调 作用, 能使 劣 质 蛋 白质 品质 改 善 , 质 蛋 白 质 生 物 学 价 值 降 优 低 。瘤 胃微 生 物 蛋 白 质 的 品 质 一 般 略 次 于 优 质 的 动 物 蛋 减 白 , 豆 饼 和 苜 蓿 叶 蛋 白大 约 相 当 , 于 大 多 数 谷 物 蛋 白 。 性 能 , 少 热 应 激 。 与 优 所 以 , 过 给 反 刍 动 物 饲 料 中 添 加 尿 素 , 高 瘤 胃细 菌 蛋 白 通 提 参 考 文 献 质合成 量 已成为一项使用 措施 , 此外 , 优质 蛋 白质要进 过适 [ ]张彩 英 , 国 良 , 1 胡 曹华 斌 . 刍动 物瘤 胃 内环 境 的 特 点及 调 控 措 施 反 当处 理 , 包被等 , 如 使其 在瘤 胃中不过 多的降解 。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动物营养学发展1. 动物营养学起源动物营养学起源于人们对动物饲养实践中的观察和思考。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系统地研究动物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的营养价值。

(1)早期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料的化学组成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能力上。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提出了“呼吸是燃烧的一种形式”,为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李比希的贡献:德国农业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是动物营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动物营养的有机体理论,即动物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有机物质。

2.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阶段(1)初创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在这一阶段,动物营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料的化学分析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上。

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不同营养物质对动物生长和健康的重要性。

(2)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这一时期,动物营养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营养物质的分类、营养生理学、营养代谢等。

同时,饲料工业的发展和饲养标准的建立为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

(3)成熟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动物营养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开始探讨营养与基因表达的调控、营养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等深层次问题。

3. 我国动物营养学发展(1)起步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我国动物营养学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依赖于引进和消化国外的研究成果。

(2)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我国动物营养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如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饲养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等。

(3)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动物营养学研究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包括营养与基因调控、营养与环境友好型畜牧业、饲料添加剂研究等。

最新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33PPT课件

最新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33PPT课件

泊洛沙林(poloxalene):预防牛采食豆科牧草引起的膨胀 症的发生。(舍饲条件下效果不显着)
肉牛特殊营养调控剂使用技术(2)
离子载体物质:用于瘤胃内微生物区系调控,进而影 响瘤胃发酵。肉牛饲养中主要使用瘤胃素和拉沙菌素。
用量 瘤胃素:育肥牛每吨干饲料20-25g或每天每头200-250mg; 生长牛饲用玉米青贮日粮时150-200mg 拉沙菌素:育肥牛每吨干饲料30g或每天每头300mg
肉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调控
估测生长肥育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公式
DMI(kg/d)=0.062W0.75+(1.5296+0.0031W0.75)×ADG(kg/d)
肉牛DMI一般在1.5-3.0%BW范围内
舍饲育肥牛从2.8%BW开始。在肥育末期降到1.9%
生长肥育牛从断乳到屠宰上市DMI平均值在2.3%左右(体 重250kg者为2.8%BW,500kg者为2.3%BW)
干草:颗粒化>切短>长草 玉米(在高精料日粮内):全粒>压扁>磨碎
环境因子
寒冷气候降低DMI30%,应提高DMI值,缓解应激 热应激条件下DMI值下降
肉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调控技术措施
从犊牛抓起。增加瘤胃容积,提高对粗饲料的利用能力 使用日粮营养素平衡的日粮 延长采食时间 保证一定饲槽长度,成60cm,一岁:45cm,犊30cm 将日粮的水分含量调整在15%-50%范围内 保证充足和清洁的饮水 分群饲养 科学的饲草料加工调制,如压片玉米等 采用降低热应激措施
14.7
幼嫩期 生长旺期 成熟期
1.62
苜蓿和禾本科饲草用G指数分级
分级
营养水平 (%DM) CP NDF
NEL (MJ/Kg)

反刍动物脂类代谢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脂类代谢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脂类代谢研究进展中国养殖技术网来源: 发布时间:2006-1-13 12:49:25一般,反刍动物日粮中脂类的含量较低,精料中含2~4%,粗料中占5~7%。

在常规日粮中,脂类大部分是以三酰甘油的形式存在的,另外还有一小部分的糖脂和角质脂(主要是腊质和复合脂)。

饲草中脂类主要是复合脂,包括糖脂和磷脂(占70~80%)。

近十多年来,反刍动物脂类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最主要的是开发出了具有多种形式(氢化、钙皂、蛋白包被等)的瘤胃惰性脂肪产品。

另外对组织间脂类的合成、贮存和动员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特别是发现影响这些代谢途径的限制性因素,对避免产生代谢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脂类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研究侧重点是通过改变脂类在瘤胃中的理化性质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如控制脂肪酸的抗微生物作用,以便在使用添加脂类物质的日粮饲喂家畜时,不会破坏胃发酵平衡。

另外,通过调节微生物的氢化作用来改变特定脂肪酸的吸收,以便提高生产性能或改善动物食品的营养品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脂类的作用1.在动物日粮中添加脂类,可以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

脂类的能值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多,且反刍动物吸收脂类的效率高。

各种脂肪、油和脂肪酸的消化或吸收率在80%~90%之间。

因此,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一部分脂类,可以节省部分谷物能量饲料,有利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2.在动物日粮中添加脂类,能改变动物的组织代谢。

日粮中增加脂肪可降低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速度。

主要是通过脂肪酸或其辅酶酯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

其中,硬脂酸是最主要的抑制物,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也有作用。

脂类对细胞代谢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改变细胞膜的结构和流动性实现的。

如可以作为细胞表面的受体、膜蛋白的结合位点以及作为第二信使等。

3.在动物日粮中添加脂类,可以改变动物食品的营养品质,如增加羊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二、脂类在瘤胃中的代谢1.脂类水解酯化的植物脂被动物采食后,在瘤胃微生物分泌的脂酶作用下被广泛水解。

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内的分解过程

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内的分解过程

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内的分解过程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对于反刍动物来说,在瘤胃内的分解过程尤为重要。

瘤胃是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的一个特殊部分,能够有效地分解纤维素以及其他难以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的瘤胃内被微生物分解成简单的糖类。

瘤胃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真菌。

它们通过发酵作用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例如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这些简单的糖类可以被动物体吸收和利用,提供能量。

瘤胃内的微生物还能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

VFA是一类低碳链脂肪酸,主要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等。

它们是反刍动物能量来源的主要产物,能够直接被动物吸收和利用。

VFA不仅能够提供能量,还能促进瘤胃壁的细胞生长和修复。

瘤胃内的微生物还能产生气体,例如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是由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甲烷是反刍动物排放的重要温室气体之一,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定影响。

瘤胃内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过程还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饲料的质量和种类、瘤胃内微生物的种群结构以及反刍动物自身的生理状态都会对分解过程产生影响。

例如,高纤维饲料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速率。

总结起来,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的瘤胃内经过微生物的分解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糖类和挥发性脂肪酸。

这些产物能够为反刍动物提供能量,并促进瘤胃壁的细胞生长和修复。

瘤胃内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饲料质量和种类、微生物种群结构以及反刍动物自身的生理状态等。

通过深入了解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内的分解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反刍动物的消化机制,并为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丙酸钙在反刍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丙酸钙在反刍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大抑制 的最低 丙 酸钙浓 度为 0 6% ( .r/ . 5 6 5 g a
...—

3 .— 4 — - —
中国饲料添加剂
21 0 2年第 7期 ( 总第 1 1 ) 2期
mL )一13 % ( 3 1 g m ) . 1 1 . m / L 。近年来 , 随着抗 生
素等药物添加剂的使用受到限制 , 丙酸钙 、 丙酸 钠等 常常被 作 为酸化 剂应 用在 饲料 工业 中 , 预 对 防疾病与提高动物的免疫能力发挥 了积极的作 用。荆亚铃在研究防腐剂在面包中的应用时发 现, 丙酸 钙与 脱氢 醋酸钠 两者 的 复配形 式更 利于 面包保 质期 的延 长 , 配 的 比例 为 6 4 复 : 。有试 验
殷巧玲 , : 等 丙酸钙在反 刍动物 中的研究进展

l l
l l 鍪

丙 酸 钙 在 反 刍动 物 中 的研 究 进 展
殷 巧 玲 孙 玉 霞 王慧珍 。
(. 1 青州市畜牧局 , 青州 2 2 0 ;. 65 0 2 山东 省农业科 学院 , 济南 20 0 5 10
饲料 利用 率 以及 氮 平 衡 具有 重 要 的意 义 。有 试
发挥防腐防霉作用 : ①非解离的丙酸活性分子在 霉菌或细菌等细胞外形成高渗透压 , 使霉菌细胞 内脱水 而失 去繁殖 能力 ; ②丙 酸 活性分 子可 以穿
透 霉 菌等 的细 胞壁 , 抑制 细 胞 内 的酶 活性 , 进而
酸 陛范 围内有 效 :H 值 在 5 0以下 对 霉 菌 的抑 p . 制作 用 最 佳 , 在 5 5以上 时抑 菌 能力 明 显 降 而 . 低 。丙 酸盐类 转 变成 丙 酸 分 子 后 通过 以下 途 径

浅谈反刍动物营养

浅谈反刍动物营养

学号:14720210 姓名:徐修志专业:养殖反刍动物营养浅谈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对小肽、蛋白能量比、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等物质对反刍动物的作用进行综合性总结,进而更深刻了解反刍动物营养的各方面机理。

蛋白质的营养实际上就是小肽和氨基酸的营养,经过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来满足,小肽的营养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能量是评价饲料的重要指标,饲料能量浓度高低决定动物采食量。

因此,蛋白质和能量水平是决定动物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

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二者水平越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越好。

反刍动物日粮中的碳水化合物可分为纤维性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

调整反刍动物日粮中纤维的组成和含量,可以调控瘤胃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速度和程度、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产生的量和比例,调节氮源的利用,最终影响微生物的合成和动物的生产性能。

关键词:反刍动物营养小肽蛋白能量比碳水化合物粗纤维以往的观点都认为,蛋白质在肠道中都被消化成氨基酸,然后通过肠壁被机体吸收,为使畜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饲粮中只要提供各种必需氨基酸,就能达到目的。

事实上,许多试验表明,饲粮中粗蛋白含量过低,既使添加足够的必需氨基酸也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

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当动物采食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化日粮或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日粮时,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

为了达到最佳生产性能,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小肽(二、三肽)。

1 小肽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1.1 小肽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的调控作用由于小肽对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的调控作用,这使肽营养研究成为瘤胃微生物氮素营养研究的新热点。

尽管大多数瘤胃微生物能利用氨和氨基酸作为氮源生长,但是肽合成微生物蛋白质的效率高于氨基酸。

肽对瘤胃微生物生长的主要效应是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缩短细胞分裂周期,瘤胃细菌的生长速度在有肽时比有氨基酸时快70%。

1.2 小肽在瘤胃内的代谢主要由瘤胃微生物的肽酶完成最新研究发现,瘤胃内的肽酶以外切酶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em
玉米青贮 苜蓿干草
NDF含量, %DM FNDF采食量, g/d
64.9 210.6b
44.9 241.3a
采食时间min/g FNDF
1.46
0.95
From Heinrichs and Kononoff (2005)
1.00
2020/12/17
13
1 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的构建
已完成的部分研究工作
1)CBI对咀嚼、反刍的影响
2)CBI对瘤胃黏膜形态的影响 3) CBI对瘤胃液酶活性
和养分降解参数的影响 4) CBI对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5) CBI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围产期肝脏代谢调控 外源G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饲料数据库建设 CPMC软件研发 电子体况评分软件 奶牛营养诊断
瘤胃能量代谢调控 饲养管理调控
内源G
MG调控 葡萄糖营养平衡
2020/12/1反7 刍动物碳水化合物高效利用的综合调控技术及其系统集成
3
报告内容
1 奶畜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的构建 2 反刍动物小肠淀粉利用研究 3 反刍动物能量利用效率的营养调控
2020/12/17
14
1.1 粗饲料种类对物理有效性的影响
奶山羊日粮组成和FNDF来源(试验1)
Item 组成
玉米青贮 苜蓿干草 麦秸 玉米 其他成分 FNDF 总含量 玉米青贮 苜蓿干草 麦秸
日粮(% of dry matter)
玉米秸青贮
苜蓿干草
麦秸
50.0
20.0
20.0
0
43.5
0
0
0
24.7
Silage
Haylage
> 19.00 mm (a)
5 – 10 %
10 – 20 %
8.00 – 19.00 mm (b)
45 – 65 %
45 – 65 %
1.18 - 8.00 mm (c)
30 – 40 %
20 – 30 %
< 1.18 mm
<5%
<5%
pef (1.4a + 1.1b + 0.7c)
2020/12/17
6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和营养生理功能
分类
营养生理功能
供应特点Βιβλιοθήκη 纤维性碳水 化合物(FC)
刺激咀嚼,产生唾液, 含量过低,代谢疾病频发;
维持瘤胃内环境稳定
含量过高,能量浓度低,限制动物生产
提供乙酸(乳脂合成)
潜能的发挥。
非纤维性碳 水化合物
(NFC)
为瘤胃微生物和机体 提供能量
提供代谢葡萄糖 (乳糖、代谢)
peNDF
RDS 蔗糖 果胶 葡聚糖
RDNFC 组 分 及 比 例
NFC
RES 谷物含量 谷物种类 加工工艺
功能性AA mTOR通路 α-淀粉酶
RES水平
RES消化
瘤胃 瘤胃
能氮 SARA致病 甲烷 微生物
发育 内环境 平衡 机理及调控 减排 区系
葡萄糖转运载体 葡萄糖吸收
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的提出 ( CBI=peNDF/RDNFC或peNDF/RDS )
采用三个筛层(19、8和1.18 mm)一个筛底的宾夕法尼亚筛: peNDF1.18 = pef1.18×NDF% peNDF8.0= pef8.0×NDF% pef1.18和pef8.0:1.18和8.0 mm筛以上的颗粒占日粮干物质的比例。
RDS的计算方法(Offer和Sauvant,2004):
2020/12/17
9
1 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的构建
解决办法
粗饲料中性洗涤纤维 物理有效纤维 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 瘤胃降解淀粉
2020/12/17
(CBI)
碳水化合物平 衡指数
10
相关文献
2013, 37 (17): 1-12
1 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的构建
peNDF和RDS的计算方法
peNDF的计算方法(Kononoff等,2003)
2020/12/17
4
1 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的构建
研究背景
¶ 高产反刍动物饲养过程常见问题
♪ 瘤胃健康问题 ♪ 能量负平衡
2020/12/17
5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体系作用
(纤维性碳水化合物,FC;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
• 维持健康高效的瘤胃发酵(CBI) • 为机体提供能量(EF) • 为机体提供代谢葡萄糖(MG)
含量过低,氮利用率和能量供应不足;
含量过高,代谢疾病频发,饲料利用效 率低下。
2020/12/17
7
瘤胃pH的形成过程
瘤胃pH是瘤胃中发酵酸产生、被唾液中和以及从瘤胃移走三者
平衡的结果。
NDF降解
发酵酸的产生
瘤胃FCH2O的降解 被瘤胃壁吸收
瘤胃降解淀粉 (RDS)
瘤胃pH
发酵酸的移走
过瘤胃进入后消化道
RDS= 0.439 + 0.68×ED–0.083×DMI ED:有效降解率 DMI:采食量占动物体重的百分含量
2020/12/17
12
青R贮ec饲o料m、m干e草nd的e建d 议pa粒rt度ic分le布size of forages
Forag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发酵酸的中和
2020/12/17
被唾液中和 被饲料中和
物理有效纤维 (peNDF)
8
1 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的构建
NRC(2001)维持瘤胃健康
措施
缺陷
☻ FNDF≥19% 足够长度 苜蓿干草、优质玉米青贮
☻ NFC≤44% 粉碎 玉米
其他长度 ? 其他粗饲料 ?
其他加工方法? 其他谷物种类?
如果: FNDF>>19% 且 NFC>44%是否可行??
33.0
33.0
33.0
17.0
3.5
22.3
32.46 32.46( 100%)
0 0
32.50
32.22
12.98
12.98
19.52(60%)
0
0
19.24(60%)
2020/12/17
摘自:徐明(2007)。
15
1.1 粗饲料种类对物理有效性的影响
饲料种类对奶山羊咀嚼活动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1)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与能量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姚军虎 2013.12.15
Institute of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动物营养原理与调控》科研团队
方向1 奶畜营养代谢与调控机理
研究领域:奶畜碳水化合物、能量代谢规律与调控机理;奶畜节能减排技术; 奶畜营养检测与高效养殖技术体系。
团队成员:姚军虎 曹阳春 徐秀荣
方向2 蛋鸡(肉鸡)免疫营养与营养表观遗传
研究领域:非营养性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免疫功能;营养素调控免疫功能及其 与分子靶标构效机制;家禽免疫营养表观遗传机制。
团队成员:龚月生 杨小军 段玉兰
碳水化合物
牧草种类及含量 切割长度(粒度) 成熟度(韧性)
NDF
瘤胃调控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