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胃食管反流病护理PPT课件

原因:胃酸过 多、食管括约肌松弛等。
第二部分: 胃食管反流病
的护理措施
第二部分: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措施
饮食调整: - 避免过度饮食和吃太多油
腻的食物。 - 尽量少吃或避免辛辣食物
、酸性食物和咖啡因。 - 注意进食姿势,避免平躺
或俯卧。
第二部分: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措施
生活习惯改变: - 吃饭后保持直立姿势一段
时间。 - 避免紧身衣物和腰带过紧
。 - 控制体重,适度运动,避
免剧烈运动。
第二部分: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 使用抗酸药物减少胃酸分泌。 - 使用制酸剂中和胃酸,缓解症
状。
第三部分: 预防和注意事
项
第三部分:预防和注意事项
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措施: - 遵循规律的饮食习惯,少
吃夜宵。 - 注意饮食搭配,避免辛辣
刺激的食物。 -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
重。
第三部分:预防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避免吸烟和饮酒,因为它
们可以加剧症状。 - 就寝时使用抬高头部的枕
头,以减少夜间反流。 - 定期进行体检和随访,控
制病情。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胃食管反流病 护理PPT课件
目录 第一部分:胃食管反流
病的概述 第二部分:胃食管反流
病的护理措施 第三部分:预防和注意
事项
第一部分: 胃食管反流病
的概述
第一部分:胃食管反流病的概述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胃内的酸性 内容物逆流至食管,引起症状和合 并症。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烧心、胃灼 热感、嗳气、咳嗽等。
第二部分: 胃食管反流病
的护理措施
第二部分: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措施
饮食调整: - 避免过度饮食和吃太多油
腻的食物。 - 尽量少吃或避免辛辣食物
、酸性食物和咖啡因。 - 注意进食姿势,避免平躺
或俯卧。
第二部分: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措施
生活习惯改变: - 吃饭后保持直立姿势一段
时间。 - 避免紧身衣物和腰带过紧
。 - 控制体重,适度运动,避
免剧烈运动。
第二部分: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 使用抗酸药物减少胃酸分泌。 - 使用制酸剂中和胃酸,缓解症
状。
第三部分: 预防和注意事
项
第三部分:预防和注意事项
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措施: - 遵循规律的饮食习惯,少
吃夜宵。 - 注意饮食搭配,避免辛辣
刺激的食物。 -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
重。
第三部分:预防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避免吸烟和饮酒,因为它
们可以加剧症状。 - 就寝时使用抬高头部的枕
头,以减少夜间反流。 - 定期进行体检和随访,控
制病情。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胃食管反流病 护理PPT课件
目录 第一部分:胃食管反流
病的概述 第二部分:胃食管反流
病的护理措施 第三部分:预防和注意
事项
第一部分: 胃食管反流病
的概述
第一部分:胃食管反流病的概述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胃内的酸性 内容物逆流至食管,引起症状和合 并症。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烧心、胃灼 热感、嗳气、咳嗽等。
胃食管反流PPT课件

2. RE洛杉矶分级:A级:黏膜破损长径<5mm;B级 :黏膜破损长径>5mm,但病灶间无融合;C级: 黏膜破损融合<食管周径75%;D级:黏膜破损累 及食管周径的75%以上。
3. NERD内镜下黏膜正常
RE分类---
分级(1994年)
A级:一个或一 个以上食管粘膜 破损长径不超过 5mm;
B级:一个或 一个以上食管 粘膜破损至少1 处>5mm且互 不融合
胸痛
夜间哮喘 咳嗽 声嘶
食管狭窄(8%-
20%)
Barrett:癌变
上消化道出血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 24小时食管pH监测 食管测压 核素检查 食管滴酸实验 24小时胆汁监测 食管内阻抗测定 食管吞钡检查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
1. 诊断RE和Barrett食管的一线方法,可发现糜烂 性病灶并进行鉴别诊断。
核素检查 食管滴酸试验—发现酸敏感 24小时胆汁监测—诊断胆汁返流 食管内阻抗测定—鉴别是液体还是气体反流 食管吞钡检查—诊断食管裂孔疝
食管黏膜屏障:
上皮前因素—粘液层、HCO3-的浓度 上皮因素—上皮细胞间连接、细胞内缓冲系统 上皮后因素—组织的基础酸状态和血液供应情况 当正常的防御屏障受损时,即使正常反流也会导致RE。
病因和发病机制
食管感觉异常
GERD患者有食管感觉过敏 特别是NERD患者:食管对于球囊扩张感知阈和痛
阈 降低、酸敏感增加,抗酸治疗后食管对酸的敏感性恢
广州6.2%;北京、上海地区5.77%,RE1.92% GERD 40岁以上多见,随年龄增加发病增多,男女
发病无差异, RE患者男性:女性为2-3:1; Barrett食管男性:女性为10:1
病因和发病机制
3. NERD内镜下黏膜正常
RE分类---
分级(1994年)
A级:一个或一 个以上食管粘膜 破损长径不超过 5mm;
B级:一个或 一个以上食管 粘膜破损至少1 处>5mm且互 不融合
胸痛
夜间哮喘 咳嗽 声嘶
食管狭窄(8%-
20%)
Barrett:癌变
上消化道出血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 24小时食管pH监测 食管测压 核素检查 食管滴酸实验 24小时胆汁监测 食管内阻抗测定 食管吞钡检查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
1. 诊断RE和Barrett食管的一线方法,可发现糜烂 性病灶并进行鉴别诊断。
核素检查 食管滴酸试验—发现酸敏感 24小时胆汁监测—诊断胆汁返流 食管内阻抗测定—鉴别是液体还是气体反流 食管吞钡检查—诊断食管裂孔疝
食管黏膜屏障:
上皮前因素—粘液层、HCO3-的浓度 上皮因素—上皮细胞间连接、细胞内缓冲系统 上皮后因素—组织的基础酸状态和血液供应情况 当正常的防御屏障受损时,即使正常反流也会导致RE。
病因和发病机制
食管感觉异常
GERD患者有食管感觉过敏 特别是NERD患者:食管对于球囊扩张感知阈和痛
阈 降低、酸敏感增加,抗酸治疗后食管对酸的敏感性恢
广州6.2%;北京、上海地区5.77%,RE1.92% GERD 40岁以上多见,随年龄增加发病增多,男女
发病无差异, RE患者男性:女性为2-3:1; Barrett食管男性:女性为10:1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食管反流病 ppt课件

[病理] 组织学改变有: 鳞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皮细胞层增生;乳头向腔面延长;
固有层中性粒细胞浸润;鳞状上皮变性;糜 烂及溃疡。
内镜表现: 水肿、潮红、糜烂、溃疡、增厚转白、 瘢痕狭窄。
Barrett食管:
是指食管-胃交界的齿状线2cm以上出现柱状 上皮代替鳞状上皮。
组织学表现为特殊型柱状上皮、贲门型上皮 、胃底型上皮。
3、减轻体重,纠正便秘。 4、调整服用的药物:茶碱、咖啡因、多巴胺、巴
比妥、心痛定、阿托品等。
二、药物治疗:
1、对酸性反流性食管炎:
抑制胃酸分泌药: 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 粘膜保护及中和胃酸药:硫糖铝 、果胶铋、氢氧化铝、
铝碳酸镁、陈香露白露。 促动力药:胃复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
2、对碱性反流性食管炎:粘膜保护(铝碳酸镁)、
[鉴别诊断]:
1、冠心病、肺炎、胸膜炎。 2、感染性食管炎和药物性食管炎。 3、其它:还需与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癌,胃
炎,溃疡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胆道疾病相鉴 别。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生活习惯改变:避免暴饮暴食、食后翻身、夜
间加餐。睡觉时头高脚低。
2、改变食谱:避免高脂肪食物,限制巧克力、洋葱 、酒精、咖啡、浓茶,减少柑桔类水果,戒烟。
第二步通过唾液(HCO3‐)缓冲作用中和残留 胃酸。
当食管蠕动减弱和唾液产生异常时,不能及时 清除反流物,将发生GERD。
三、食管粘膜屏障功能下降:
食管粘膜屏障包括: 1、食管上皮表面粘液层厚度、不移动水层和表 面HCO3‐浓度。 2、上皮细胞和细胞间结构完整,细胞代谢功能正 常。 3、组织的基础状态和血液供应。
[辅助检查]:
胃食管反流病ppt课件

PPI H2RA 或促动力剂 抗酸剂 改变生活方式
莫沙比利(Gasmotin)
新型胃动力药,具有对胆碱运转神经 的活化,使神经末梢释放内源性乙酰 胆碱,进而促进胃肠道运动。
临床上常用于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 本品作用是吗丁啉的10~12倍。 常用剂量为:莫沙比利,5 mg,每日3
次,饭前服用。
胃食管反流病
•概述 •流行病学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学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概述
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烧 心等症状。根据是否导致食管粘膜糜烂、溃 疡,分为以下 1.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 ) 2. 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食管以外症状
咽喉炎 慢性咳嗽 哮 喘 严重者可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现
肺间质纤维化。 癔球症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粘膜糜烂及溃疡可以
导致呕血和黑便,伴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 血。
食管狭窄 食管炎反复发作致使纤维组织增
生,最终导致瘢痕狭窄。
Barrett食管 腺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10-
20倍。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胃镜 24h食管PH监测 食管X线钡餐 食管测压 食管滴酸试验
诊断
有反流症状 胃镜下发现RE 食管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
内镜诊断
明确有无反流性食管炎 进行分级判断严重程度
内镜诊断
胃镜检查是诊断食管炎的必需 手段,必要时结合内镜活检组织病 理学检查。
Pantoflickova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0, 118:A1290
安慰剂
胃食管反流病-PPT课件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的 症状?
症状
每周至少2-3次----可能存在胃食管反流病。 烧心是胸骨后的一种烧灼样的感觉,有时 可以反射至咽喉部,也可能在咽喉部出现 酸的感觉。
我胸骨后出现灼热感或疼痛
烧心口中有Βιβλιοθήκη 味从胃中向上涌出令人厌恶的物质
症状
和GERD有关的其他症状还有: • 胃痛 (上腹部的疼痛) • 非烧灼感的胸痛 • • • • 咽下困难或食物梗噎感 吞咽痛 持续的喉炎或声音嘶哑 持续的喉咙疼痛 • 慢性咳嗽,新发作的哮喘, 或夜间单独发生的哮喘 • 食物和液体的反流,喉咙 口有酸的味道 • 咽喉部异物感 • 不明原因的牙龈炎 • 反复发生的肺炎 • 慢性鼻窦炎 • 夜间因窒息而惊醒
反流症状
• 典型症状 • 烧心 • 反酸
非典型症状
• 胸痛 • 消化不良症状 • 嗳气/腹胀 • 声音嘶哑 • 咽痛 • 咳嗽
报警症状
•吞咽困难 •吞咽痛 •黑粪 •呼吸困难 •体重减轻
内镜检查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
定义解释
• GERD 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使食管表面受到刺激 甚至损害引起不适或食管损害的疾病 • 胃内的内容物(主要是胃酸)反流到食管可以影响到声带 甚至反流到肺(又称为误吸)引起这些组织和器官的损害 --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
正常情况的反流
• 多少量的反流可以引起食管的损害? 反流过于频繁或过于酸 食管不能够把酸快速地清除出去 • 对GERD的治疗就是设计防止上述的1项或全部的事件 的发生
我们的食管平时如何工作
• 当我们进食,食物通过食管到胃。食管是一个空腔的管道,食 管表面覆盖的上皮不同于胃,它不能耐受酸的频繁接触。胃在 正常情况下需要胃酸的存在来消化食物。 但若酸在食管,可 以造成食管不同程度的损害。 • 食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层和肌肉层,后者通过的收缩和推进形 成的一系列的蠕动波把食物推送到胃。 • 在食管下端和胃的连接处,有一个环绕的肌性结构,称为食管 下端括约肌,当食物通过时能够张开或松弛,以保证食物进入 到胃腔,食物通过后就会关闭以防止频繁胃酸的和食管接触。 • 如果LES薄弱,或松弛的时间过长,就可能出现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PPT课件

▪ 反流性食管炎
▪ ◆ 西方国家10%-20% ▪ ◆ 日本16.3%
▪ ◆ 我国1.92%
▪ 烧心
▪ ◆ 美国42% ▪ ◆ 北欧国家38% ▪ ◆ 意大利9%
22:57
消化内科
病因以及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 动力障碍性疾病。 性质
22:57
1
掌握内容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熟悉内容
胃食管反流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及处理
了解内容
胃食管反流病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及患者教育
2酸/胃蛋白酶、胆汁酸/胆 盐)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反酸等及食管外症 状(咽喉炎、声嘶、肺炎、咳嗽、哮喘等)和(或)并发 症的一种疾病。
22:57
17
食管清除作用
✓重力作用 ✓食管蠕动性收缩(包括:自发性蠕动和继发性蠕动性收缩) ✓唾液的中和作用
食管蠕动和唾液产生异常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裂孔疝引起胃食管反流病使食管对酸的清除降低。
22:57
18
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
➢ 抗反流屏障减弱 ➢ 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下降 ➢ 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
22:57
9
GERD: 抗反流屏障
膈食管筋膜
基础压 -6 to -10 mm Hg
膈肌
LES (基础压 +15 to +60 mm Hg)
腹内韧带
CD (肋膈角) 基础压 +6 to +10 mm Hg
LES 胃食管连接部位的平滑肌 CD 膈肌与腹肌共同作用
▪ ◆ 西方国家10%-20% ▪ ◆ 日本16.3%
▪ ◆ 我国1.92%
▪ 烧心
▪ ◆ 美国42% ▪ ◆ 北欧国家38% ▪ ◆ 意大利9%
22:57
消化内科
病因以及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 动力障碍性疾病。 性质
22:57
1
掌握内容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熟悉内容
胃食管反流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及处理
了解内容
胃食管反流病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及患者教育
2酸/胃蛋白酶、胆汁酸/胆 盐)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反酸等及食管外症 状(咽喉炎、声嘶、肺炎、咳嗽、哮喘等)和(或)并发 症的一种疾病。
22:57
17
食管清除作用
✓重力作用 ✓食管蠕动性收缩(包括:自发性蠕动和继发性蠕动性收缩) ✓唾液的中和作用
食管蠕动和唾液产生异常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裂孔疝引起胃食管反流病使食管对酸的清除降低。
22:57
18
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
➢ 抗反流屏障减弱 ➢ 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下降 ➢ 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
22:57
9
GERD: 抗反流屏障
膈食管筋膜
基础压 -6 to -10 mm Hg
膈肌
LES (基础压 +15 to +60 mm Hg)
腹内韧带
CD (肋膈角) 基础压 +6 to +10 mm Hg
LES 胃食管连接部位的平滑肌 CD 膈肌与腹肌共同作用
胃食管反流病课件ppt

食管粘膜抗反流的屏障功能由下列因素组 成:
①上皮前因素包括粘液层,不移动水层、粘 膜表面的HCO-3浓度;
②上皮因素包括上皮细胞膜和细胞间的连接 结构,以及上皮运输、细胞内缓冲液、细胞代 谢等功能; ③上皮后因素系指组织的内基础酸状态和血供 15 情况。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长期吸烟、饮酒及抑郁等导致当上述防御屏障 受损伤时,即使在正常反流情况下,亦可致食管 炎。研究发现,食管上皮细胞增生和修复能力的 消弱是反流性食管炎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疼痛发生在胸骨后或剑突下。严重时可为 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 颈部、耳后,有的酷似心绞痛。可伴有或 不伴有烧心或反流。
由GERD引起的胸痛是非心源性胸痛的常见 原因。
20
三、临床表现
2.吞咽困难 部分患者有吞咽困难, 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症状 呈间隙性,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 生。少部分患者吞咽困难是由食管狭窄 引起,此时吞咽困难可呈持续性进行性 加重。
22
四、并发症
1. 上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因食 管粘膜炎症、糜烂及溃疡可以导致上消化道 出血,临床表现可有呕血和黑粪以及不同程 度的缺铁性贫血。
2. 食管狭窄:食管炎反复发作致使纤维组织 增生,最终导致瘢痕狭窄,这是严重食管炎 表现。
5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以LES功能障碍为主的食管 动力障碍性疾病。
直接损伤因素:胃酸、胃蛋白酶、胆汁(非结合胆盐和胰酶) 主要发病机制: 抗反流屏障结构与功能异常 食管清除作用降低 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
6
7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抗返流屏障结构与功能异常 抗反流屏障 是指在食管和胃交界处的解剖
结构,包括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 LES)、膈肌脚、膈食管韧带、食管 与胃底间的锐角(His角)等,上述各部分的 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均可造成胃食管反流。
①上皮前因素包括粘液层,不移动水层、粘 膜表面的HCO-3浓度;
②上皮因素包括上皮细胞膜和细胞间的连接 结构,以及上皮运输、细胞内缓冲液、细胞代 谢等功能; ③上皮后因素系指组织的内基础酸状态和血供 15 情况。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长期吸烟、饮酒及抑郁等导致当上述防御屏障 受损伤时,即使在正常反流情况下,亦可致食管 炎。研究发现,食管上皮细胞增生和修复能力的 消弱是反流性食管炎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疼痛发生在胸骨后或剑突下。严重时可为 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 颈部、耳后,有的酷似心绞痛。可伴有或 不伴有烧心或反流。
由GERD引起的胸痛是非心源性胸痛的常见 原因。
20
三、临床表现
2.吞咽困难 部分患者有吞咽困难, 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症状 呈间隙性,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 生。少部分患者吞咽困难是由食管狭窄 引起,此时吞咽困难可呈持续性进行性 加重。
22
四、并发症
1. 上消化道出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因食 管粘膜炎症、糜烂及溃疡可以导致上消化道 出血,临床表现可有呕血和黑粪以及不同程 度的缺铁性贫血。
2. 食管狭窄:食管炎反复发作致使纤维组织 增生,最终导致瘢痕狭窄,这是严重食管炎 表现。
5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以LES功能障碍为主的食管 动力障碍性疾病。
直接损伤因素:胃酸、胃蛋白酶、胆汁(非结合胆盐和胰酶) 主要发病机制: 抗反流屏障结构与功能异常 食管清除作用降低 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
6
7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抗返流屏障结构与功能异常 抗反流屏障 是指在食管和胃交界处的解剖
结构,包括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 LES)、膈肌脚、膈食管韧带、食管 与胃底间的锐角(His角)等,上述各部分的 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均可造成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健康教育PPT课件

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
胃食管反流病的基础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
减少摄人可以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压力的食 物(如:巧克力、薄荷、咖啡、洋葱、大蒜等)
•
避免高脂肪食物
戒烟戒酒Βιβλιοθήκη 抬高床头、睡前3小时不再进食
减肥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目的是缓 解症状、愈合食管炎、减少复发、防 止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抑酸治疗 分为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质子泵抑 制剂(PPI)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最有 效的药物,在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过 程中应选用抑酸能力强,维持时间长 的药物,如:埃索美拉唑等,其他药 物如粘膜保护剂及胃肠动力药也有一 定效果。
发病原因
研究显示,肥胖.吸烟.饮酒.精神紧张.沉重的生活 压力饮食不规律等都与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关系较 大。
胃食管反流病的易发人 群
• 1、中老年人: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 加,4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国内调查显示,30岁以上者的反 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者;
• 2、男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男性患者显着多于女性。调查 显示其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4:1。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
ger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 仅凭临床症状难以区分生理性ger或病 理性ger。目前,依靠任何一项辅助检 查均很难确诊,必须采用综合诊断技 术。凡临床发现不明原因反复呕吐、 咽下困难、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感 染、难治性哮喘、生长发育迟缓、营 养不良、贫血、反复出现窒息、呼吸 暂停等症状时都应考虑到ger存在的可 能性,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必要 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健康指导
• (三)情绪管理 • 1、一定要注意克服不良心理、情绪,保持愉快心情。 • 2、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如听音乐、阅读、逛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食管反流病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胃食管反流病
Etiology of reflux
胃食管反流病
Modlin & Sachs; 1997
Fiber optic catheter pH catheter
胆汁反流 酸反流
食道
胆
Sphincter of Oddi
十二指肠 胃
胃食管反流胰病 腺
5 cm
LES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胃食管反流病
一、概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产生烧心、 反酸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管等食管 以外的组织损伤。
Clark et al. Postgrad Med. 1996;100:95-108.
胃食管反流病
GERD警报症状
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 出血 体重↓ 8周正规治疗无效 非心源性胸痛
胃食管反流病
The frequency of acid reflux symptom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esophageal acid exposure
食管外
•哮喘 •慢性咳嗽 •反流性喉炎 •牙侵蚀症 •肺纤维症
Clark et al. Postgrad Med. 1996;100:95-108.
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症状
食管 •烧心 •反流 •胸痛(非心源性) •吞咽困难 •吞咽疼痛 •嗳气
食管外 •哮鸣,咳嗽 •气哽 •声嘶 •咽喉痛 •上腹痛 •异球征
——潘国宗,中华消化 1999;4
NERD占GERD的大多数,约70%。
——Fass R. Am j Gastroeuterol 2003;98(supol):s2-s7
胃食管反流病
国内:
症状发病率 8.97% GERD发病率 5.77% RE发病率 1.92%
——潘国宗,中华消化 1999;4
胃食管反流病
胃液 pH
四、病理
1999年全国GERD研讨会标准:
食管鳞状上皮增生,包括基底细胞增生超过3层和 上皮延伸。
黏膜固有层乳头向表面延伸,达上皮层厚度的2/3, 浅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和(或)出血。
上皮层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黏膜糜烂或溃疡形成,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
形成和(或)纤维化’ 胃食管连接处以上出现Barrett食管。
GERD 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食管抗反流机制减弱 ①抗反流屏障减弱 ②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下降 ③食管黏膜抵抗力下降
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 食管以外的损伤
胃食管反流病
背景材料
GERD的背景材料
食管、LES动力障碍
攻击因子 酸、胆汁酸
GERD
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发病机制
是动力障碍引起的酸相关性疾病, 不仅是LES功能障碍,食管收缩、 胃的排空均有异常 不仅是酸,要重视十二指肠液对食 管黏膜的损害 Barre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
Barrett 食管(BE):食管黏膜因受反流物的慢性刺激, 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黏膜鳞状上皮被 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
胃食管反流病
二、GERD流行病学
GERD是最常见的消化病之一。(京、沪两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西方:
7~15%人群有胃食管反流症状,40~60岁多发,男 女无差异,但RE男性多于女性(2~3:1)。
胃食管反流病
酸 胃蛋白酶 碳酸氢盐
增宽的 细胞 连接
酸和胃蛋白酶的穿透使酸与神经末梢接触 和破坏细胞间机制,导致细胞破裂和粘膜受损
4
5
神经 末梢
胃食管反流病
酸 胃蛋白酶 碳酸氢盐
pH对胃内胃蛋白酶的影响
胃蛋白酶最大活性 % 100
80
60
40
20
0 1 234
Adapted from Berstad 1970
胃食管反流病
GERD病人常有食管酸清除时间的延长, 食管炎病人50%有酸清除时间的延长。
酸清除功能
食管蠕动 食管残留微酸
反流物排入胃内 唾液中和
胃食管反流病
关系
食管运动 功能异常
食管黏膜 损伤
胃食管反流病
酸-消化性攻击减弱了细胞连接, 导致细胞间隙增宽并使酸穿透增加
1
2
3
细胞紧 神经末梢 密连接
esophageal acid exposure % time pH <4
8
765Fra bibliotek43
2
1
0 6-9
9-12 12-15 15-18 18-21
21-24
Almost continuous symptoms Daily symptoms Occasional symptoms Healthy individuals
胃食管反流病
五、临床表现
反流症状 反酸、反食、嗳气等
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症状 烧心、胸痛、 吞咽痛等
食管以外刺激的临床表现 咳嗽、哮喘及 咽喉炎
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
2.食管狭窄
3.Barrett食管
胃食管反流病
GERD相关表现
食管
•糜烂性食管炎 •食管溃疡 •食管狭窄 •Barrett’s 食管 •食管腺癌
无糜烂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NERD):有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发的典型的 GERD症状,内窥镜检查没有发现可见的食管粘膜损伤。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是指胃十二指 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等改变。
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的机制
反流机制有三种: (1)LES的暂时性松弛, (2)腹压增高, (3)LES压力降低。
LES暂时性松弛由迷走神经反射调节。LES压力降 低时腹压增高使反流发生增多。食管裂孔疝时LES压 力降低且LES暂时性松弛的频率增加。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酸清除,食管粘膜屏障
食管的防御食管炎的作用有四种: (1)食管胃连接部的抗反流功能 (2)食管中反流物的有效清除, (3)反流的酸被唾液碳酸氢盐中和 (4)完整的粘膜屏障。
广东省社区人群调查3338人,年龄18-90岁,均龄 42.6±16.4岁,查出GERD症状人群83例,男38例, 女45例,按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经 过年龄、性别标准化后,GERD患病率为2.3%。 GERD的症状人群就诊率为45.8%。
——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1):6541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胃食管反流病
Etiology of reflux
胃食管反流病
Modlin & Sachs; 1997
Fiber optic catheter pH catheter
胆汁反流 酸反流
食道
胆
Sphincter of Oddi
十二指肠 胃
胃食管反流胰病 腺
5 cm
LES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胃食管反流病
一、概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产生烧心、 反酸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管等食管 以外的组织损伤。
Clark et al. Postgrad Med. 1996;100:95-108.
胃食管反流病
GERD警报症状
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 出血 体重↓ 8周正规治疗无效 非心源性胸痛
胃食管反流病
The frequency of acid reflux symptom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esophageal acid exposure
食管外
•哮喘 •慢性咳嗽 •反流性喉炎 •牙侵蚀症 •肺纤维症
Clark et al. Postgrad Med. 1996;100:95-108.
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症状
食管 •烧心 •反流 •胸痛(非心源性) •吞咽困难 •吞咽疼痛 •嗳气
食管外 •哮鸣,咳嗽 •气哽 •声嘶 •咽喉痛 •上腹痛 •异球征
——潘国宗,中华消化 1999;4
NERD占GERD的大多数,约70%。
——Fass R. Am j Gastroeuterol 2003;98(supol):s2-s7
胃食管反流病
国内:
症状发病率 8.97% GERD发病率 5.77% RE发病率 1.92%
——潘国宗,中华消化 1999;4
胃食管反流病
胃液 pH
四、病理
1999年全国GERD研讨会标准:
食管鳞状上皮增生,包括基底细胞增生超过3层和 上皮延伸。
黏膜固有层乳头向表面延伸,达上皮层厚度的2/3, 浅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和(或)出血。
上皮层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黏膜糜烂或溃疡形成,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
形成和(或)纤维化’ 胃食管连接处以上出现Barrett食管。
GERD 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食管抗反流机制减弱 ①抗反流屏障减弱 ②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下降 ③食管黏膜抵抗力下降
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 食管以外的损伤
胃食管反流病
背景材料
GERD的背景材料
食管、LES动力障碍
攻击因子 酸、胆汁酸
GERD
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发病机制
是动力障碍引起的酸相关性疾病, 不仅是LES功能障碍,食管收缩、 胃的排空均有异常 不仅是酸,要重视十二指肠液对食 管黏膜的损害 Barre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
Barrett 食管(BE):食管黏膜因受反流物的慢性刺激, 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黏膜鳞状上皮被 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
胃食管反流病
二、GERD流行病学
GERD是最常见的消化病之一。(京、沪两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西方:
7~15%人群有胃食管反流症状,40~60岁多发,男 女无差异,但RE男性多于女性(2~3:1)。
胃食管反流病
酸 胃蛋白酶 碳酸氢盐
增宽的 细胞 连接
酸和胃蛋白酶的穿透使酸与神经末梢接触 和破坏细胞间机制,导致细胞破裂和粘膜受损
4
5
神经 末梢
胃食管反流病
酸 胃蛋白酶 碳酸氢盐
pH对胃内胃蛋白酶的影响
胃蛋白酶最大活性 % 100
80
60
40
20
0 1 234
Adapted from Berstad 1970
胃食管反流病
GERD病人常有食管酸清除时间的延长, 食管炎病人50%有酸清除时间的延长。
酸清除功能
食管蠕动 食管残留微酸
反流物排入胃内 唾液中和
胃食管反流病
关系
食管运动 功能异常
食管黏膜 损伤
胃食管反流病
酸-消化性攻击减弱了细胞连接, 导致细胞间隙增宽并使酸穿透增加
1
2
3
细胞紧 神经末梢 密连接
esophageal acid exposure % time pH <4
8
765Fra bibliotek43
2
1
0 6-9
9-12 12-15 15-18 18-21
21-24
Almost continuous symptoms Daily symptoms Occasional symptoms Healthy individuals
胃食管反流病
五、临床表现
反流症状 反酸、反食、嗳气等
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症状 烧心、胸痛、 吞咽痛等
食管以外刺激的临床表现 咳嗽、哮喘及 咽喉炎
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
2.食管狭窄
3.Barrett食管
胃食管反流病
GERD相关表现
食管
•糜烂性食管炎 •食管溃疡 •食管狭窄 •Barrett’s 食管 •食管腺癌
无糜烂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NERD):有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发的典型的 GERD症状,内窥镜检查没有发现可见的食管粘膜损伤。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是指胃十二指 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等改变。
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的机制
反流机制有三种: (1)LES的暂时性松弛, (2)腹压增高, (3)LES压力降低。
LES暂时性松弛由迷走神经反射调节。LES压力降 低时腹压增高使反流发生增多。食管裂孔疝时LES压 力降低且LES暂时性松弛的频率增加。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酸清除,食管粘膜屏障
食管的防御食管炎的作用有四种: (1)食管胃连接部的抗反流功能 (2)食管中反流物的有效清除, (3)反流的酸被唾液碳酸氢盐中和 (4)完整的粘膜屏障。
广东省社区人群调查3338人,年龄18-90岁,均龄 42.6±16.4岁,查出GERD症状人群83例,男38例, 女45例,按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经 过年龄、性别标准化后,GERD患病率为2.3%。 GERD的症状人群就诊率为45.8%。
——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1):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