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标题: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引言概述: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工作。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是指导废水处理工程实施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中包含了废水处理的原理、方法、设备等相关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废水处理技术。

一、废水处理原理1.1 废水的成分废水通常包含有机物、无机物、悬浮物、微生物等成分,其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是废水处理的主要对象。

1.2 废水处理的目的废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染物,净化水质,达到环境排放标准,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1.3 废水处理原理废水处理原理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二、废水处理方法2.1 传统废水处理方法传统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如沉淀、吸附、氧化、活性污泥法等。

2.2 先进废水处理技术先进废水处理技术包括膜分离、电化学处理、光催化氧化等,这些技术在去除污染物方面效果更好。

2.3 废水处理设备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装置、废水处理管道等,这些设备是废水处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废水处理工程设计3.1 废水处理工程规划废水处理工程设计需要进行规划,确定废水处理目标、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确保废水处理效果。

3.2 废水处理工程施工废水处理工程施工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设备安装、管道连接、系统调试等,确保废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

3.3 废水处理工程验收废水处理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检查废水处理效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保废水处理工程质量。

四、废水处理工程运行管理4.1 废水处理工程运行监测废水处理工程需要进行定期监测,检测废水处理效果和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4.2 废水处理工程维护保养废水处理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清洗设备、更换滤料、修复漏水等,确保废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

4.3 废水处理工程运行优化废水处理工程运行过程中可以进行优化,调整工艺参数、改进设备配置等,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效果。

污水处理及技术要求

污水处理及技术要求

污水处理及技术要求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的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处理工艺、处理效果以及设备要求等方面。

二、处理工艺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沉积物。

常用的初级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沉淀池等。

2.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常见的生化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固定床法和人工湿地法等。

3. 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对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氮和磷等。

常用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和混凝沉淀法等。

三、处理效果要求1. COD(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处理后的污水COD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普通要求COD小于80mg/L。

2. BOD(生化需氧量):B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可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的指标,处理后的污水BOD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普通要求BOD小于30mg/L。

3. SS(悬浮物):SS是衡量污水中悬浮物含量的指标,处理后的污水SS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普通要求SS小于20mg/L。

4. NH3-N(氨氮):NH3-N是衡量污水中氨氮含量的指标,处理后的污水NH3-N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普通要求NH3-N小于15mg/L。

四、设备要求1. 污水处理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处理效果和稳定的运行性能,能够适应不同水质和处理规模的需求。

2. 设备应具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监测、报警和调节,提高处理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3. 设备应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适应不同污水的处理需求。

4. 设备应具备节能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五、结论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合理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和设备对于实现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污水处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和设备要求等方面,希翼对相关工作者和决策者有所匡助。

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

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

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实验室废水处理是指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境污染控制标准的一系列工艺。

实验室废水的处理方法因废水的性质和污染程度而异。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

1. 分级处理法分级处理法是指根据实验室废水的不同成分和污染程度,将废水分成不同的组分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废水中含有多种污染物的情况。

一般来说,分级处理法包括前处理、生化处理和混凝沉淀等步骤。

前处理包括调整pH值、固液分离等,以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

生化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有机物进行分解和降解。

混凝沉淀则是通过添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并沉淀下来。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好,但处理过程复杂,操作要求高。

2.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适用于对工业有机废水进行处理。

活性炭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吸附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某些重金属。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多环芳烃等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同时,活性炭还可重复使用,使整个处理过程更加经济和可持续。

3. 水解酸化法水解酸化法是通过调节废水的pH值和添加适量的酸或碱,使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发生水解和酸化反应,进而减少废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物化学需氧量)等有机物质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设备复杂,处理效果较好。

4.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特殊的膜,通过渗透、过滤或吸附等作用,将废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微滤、纳滤、反渗透等。

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处理过程连续等优点,在实验室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5.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通过树脂等材料对废水中的阴、阳离子进行交换,去除废水中的离子污染物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废水中离子浓度较高,污染物种类单一的情况。

离子交换法操作简单,交换效果好,但废水中的负荷浓度高时需要定期更换树脂。

总之,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废水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污水深度处理常见技术

污水深度处理常见技术
2.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和分离,去除悬浮物、胶体、细菌和病毒等弱小颗粒,从而实现深度处理。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无化学药剂投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3.化学沉淀
化学沉淀是利用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成不溶性物质而沉淀下来的技术。常用的化学沉淀剂包括氢氧化铁、氧化铝、聚合氯化铝等。这些沉淀剂能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磷酸盐等形成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污水深度处理常见技术
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处理,以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要求的过程。污水深度处理是指在普通的污水处理过程之后,对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去除更高浓度的污染物,提高水质的处理过程。以下是污水深度处理常见的技术。
1.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是一种常见的深度处理技术,通过将废水通过活性炭床,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够有效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溶解性物质,从而提高水质。
6.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和交换的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硬度离子、重金属离子等。离子交换技术具有高效、可再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
以上是污水深度处理常见的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适合的场景和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废水的性质和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深度处理技术,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同时,还需要考虑技术的成本、操作难易度和运行维护等因素,以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水质达标。
4.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生物膜附着在固体载体上进行废水处理的技术。常见的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膜反应器等。通过生物膜的附着和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பைடு நூலகம்氨氮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深度处理。

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是一项关键的环境保护任务,具有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旨在提升废水处理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并可适用于各类工业和生活废水的处理。

I. 废水处理技术概述废水处理技术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以达到排放标准并保护环境的目的。

目前,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类。

下面将对它们进行详细介绍。

II.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沉淀物等。

常见的物理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

1. 沉淀沉淀是将废水中的悬浮物通过重力作用沉降至底部,进而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

在沉淀过程中,可以利用沉淀剂,如聚合氯化铝、硫酸铁等,加速悬浮物的沉降。

2. 过滤过滤是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滤、活性炭等,将废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截留下来,达到净化目的。

过滤技术适用于较小颗粒物的去除。

3. 吸附吸附技术通过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将其从废水中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等。

III.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和去除,常见的包括中和、氧化还原和沉淀等。

1. 中和中和技术使用化学药剂,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调节废水的酸碱度,并将酸性或碱性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中和成无害物质。

2. 氧化还原氧化还原技术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氧化、还原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臭氧等,还原剂包括亚硫酸钠、亚硝酸钠等。

3. 沉淀化学沉淀技术利用沉淀剂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沉淀反应,将其从废水中去除。

常见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铁、磷酸盐等。

IV.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植物净化等。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具有生物活性的污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

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环保技术,通过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技术的五个方面,分别是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高级处理和新兴技术。

一、物理处理1.1 滤网过滤:利用滤网对污水中的固体颗粒进行过滤,去除大颗粒污染物。

1.2 沉淀: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再将清水抽取出来。

1.3 气浮: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浮起,再通过刮板将其从水面上清除。

二、化学处理2.1 氧化:使用氧化剂如氯气、臭氧等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降低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

2.2 沉淀:加入化学药剂如铁盐、铝盐等,与污水中的悬浮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从而去除污染物。

2.3 中和:通过加入酸碱药剂,将酸性或者碱性污水中的pH值调整到中性范围,使其更易于处理。

三、生物处理3.1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2 厌氧生物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可再生能源。

3.3 植物处理:利用水生植物如芦苇、莲花等吸收和降解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体。

四、高级处理4.1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对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进行吸附,提高水质。

4.2 膜分离:利用微孔膜或者逆渗透膜等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弱小颗粒和溶解物。

4.3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去除有害物质。

五、新兴技术5.1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对污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杀灭,提高水质。

5.2 超声波技术:利用超声波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破碎和分散,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处理。

5.3 电化学技术:利用电化学反应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降低COD 和氨氮含量。

结论: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解决水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高级处理和新兴技术各有其特点和适合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活性污泥法。

该方法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曝气搅拌使微生物附着在有机物上进行降解,最终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2. 物理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和氧化等。

沉淀是指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染物沉淀到底部,过滤则是通过滤料将污染物截留下来。

吸附是指利用吸附剂吸附污染物,氧化则是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将污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微滤是通过微孔滤膜截留大分子物质,超滤则是通过较小的孔径截留溶解物质。

纳滤则可以截留更小的分子,而反渗透则是通过半透膜将溶剂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4.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处理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和沉淀等。

氧化是指利用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还原则是将有机物还原为无机物。

中和是指利用酸碱中和反应使污水的pH值达到中性,沉淀则是将污染物沉淀到底部。

5.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指利用高级氧化剂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常见的高级氧化剂包括臭氧、过氧化氢和紫外光等。

这些氧化剂能够产生强氧化性,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物和杀灭细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污水类型和处理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此外,污水处理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能源消耗、处理成本和处理后的废物处理等因素,以实现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8种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18种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18种常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一、物理处理技术1. 混凝沉淀法混凝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技术,通过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利用重力沉降将其分离出来。

2. 滤料过滤法滤料过滤法利用不同粒径的滤料层对废水进行过滤,从而去除悬浮物和颗粒污染物。

常见的滤料有砂、石英砂等。

3.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的大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4.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逆渗透等,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性物质。

二、化学处理技术5. 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利用化学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6. 中和沉淀法中和沉淀法通过加入中和剂将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中和至中性,同时利用沉淀剂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沉淀下来。

7. 气浮法气浮法利用气泡的浮力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颗粒浮起,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8.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将废水中的溶解性物质转化为不溶性物质,从而实现沉淀分离。

三、生物处理技术9. 好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10. 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等可利用能源,同时也能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11. 植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利用植物的吸收、积累和降解能力,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12. 微生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菌种,通过生物降解、生物转化等过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

四、高级氧化技术13. 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利用光催化剂和光源,通过光催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为无害物质。

14. 高级氧化法高级氧化法利用臭氧、过氧化氢等强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化废水是由原煤的高温干馏、煤气净化和化工产品精制过程中产生的。

废水成分复杂,其水质随原煤组成和炼焦工艺而变化。

核磁共振色谱图中显示:焦化废水中含有数十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

其中无机化合物主要是大量氨盐、硫氰化物、硫化物、氰化物等,有机化合物除酚类外,还有单环及多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含氮、硫、氧的杂环化合物等。

总之,焦化废水污染严重,是工业废水排放中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对焦化废水新改扩建项目要求:NH 3 -N≤15mg/L,COD≤100mg/L。

过去,国内外去除焦化废水中的NH 3 -N和COD主要采用生化法,其中以普通活性污泥法为主,该方法可有效去除焦化废水中酚、氰类物质,但对于难降解有机物和NH 3 -N去除效果较差,难以达标排放。

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已引起国内外有关学者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对难降解有机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改进了焦化废水中NH 3 -N脱除工艺,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处理设施和技术,使出水COD和NH 3 -N浓度大大降低。

本文将介绍几种先进有效的焦化废水的处理技术。

1 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技术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法,但其中部分有机物不易生物降解,需要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技术。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是厌氧酸化法。

厌氧酸化法是一种介于厌氧和好氧之间的工艺,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厌氧微生物水解和酸化作用使难降解有机物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生成易降解物质。

厌氧微生物对于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中环的裂解,具有不同于好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其裂解为还原性裂解和非还原性裂解。

厌氧微生物体内具有易于诱导、较为多样化的健全开环酶体系,使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易于开环裂解。

焦化废水中存在较多的易降解有机物,可以作为厌氧酸化预处理中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初级能源和碳源,满足了厌氧微生物降解难降解有机物的共基质营养条件。

焦化废水经厌氧酸化预处理后,可以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创造良好条件[1] 。

赵建夫等[2] 将水解一酸化作为焦化废水预处理工艺,废水经6h水解一酸化,12h好氧生化处理,COD去除率达91%,比传统的生化处理法提高了近40%[3] 。

2 焦化废水的二级处理技术焦化废水经预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了提高,但其中难降解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为CO2和H2O,必须进行二级处理。

焦化废水的二级处理方法很多,有生物化学法、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物理化学法等。

目前,效果较好的二级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催化湿式氧化技术是80年代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新技术,是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在催化剂作用下,经空气氧化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氨分别氧化分解成CO2、H2O及N2等无害物质,达到净化目的。

其特点是净化效率高,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少。

杜鸿章等研制出适合处理焦化厂蒸氨、脱酚前浓焦化污水的湿式氧化催化剂,该催化剂活性高,耐酸、碱腐蚀,稳定性高,适用于工业应用,对CODcr及NH 3 -N的去除率分别为99.5%及99.9%;而且,经催化湿式氧化法治理焦化废水小试结果估算,治理费用与生化法相近,但处理后的水质远优于生化法。

从技术、经济指标、环境效益分析采用催化湿式氧化法治理焦化废水经济可行[4] 。

2.2 生物强化技术生物强化技术是指在生物处理体系中投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来改善原有处理体系的处理效果。

投加的微生物可以来源于原有的处理体系,经过驯化、富集、筛选、培养达到一定数量后投加,也可以是原来不存在的外源微生物。

实际应用中这两种方法都有采用,主要取决于原有处理体系中的微生物组成及所处的环境[5] 。

这一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微生物的潜力,改善难降解有机物生物处理效果[6-7] 。

Selvaratnam等[8] 通过在活性污泥中投加苯酚降解菌Psendomonas Pvotida ATCC11172,提高了苯酚的去除率,系统在40d内一直保持在95%-100%的苯酚去除率,而没有进行生物强化的对照组中苯酚去除率开始很高,但很快降到40%左右。

2.3 纷顿试剂技术纷顿试剂对有机分子的破坏是非常有效的,其实质是二价铁离子和过氧化氢之间的链反应催化生成·OH自由基,三价铁离子催化剂(称纷顿类试剂)也能激发这个反应,这两个反应生成的·OH自由基能有效地氧化各种有毒的和难处理的有机化合物;或者采用紫外灯作为辐射能源放射紫外线进入废水,当过氧化氢被紫外光激活后,反应产物是一个高反应性的·OH自由基,这个·OH基团迅速引发氧化链反应,最终有机化合物被分解为CO2和H2O。

K.Banerjeek等经实验证明:采用过氧化氢添加铁盐和同时采用紫外光、过氧化氢和催化剂的两个处理过程都能有效地减少焦化废水中COD浓度[9] 。

2.4 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细胞(简称IMC)技术是通过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的方法。

制备固定化细胞可采用吸附法、共价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等。

固定化细胞技术充分发挥了高效菌种或遗传工程菌在降解有机物治理中的降解潜力,该技术特点是细胞密度高,反应迅速,微生物流失少,产物分离容易,反应过程控制较容易,污泥产生量少,可去除氮和高浓度有机物或某些难降解物质[10] 。

Amanda等[11] 以PVA-H3BO3包埋法固定化假单孢菌Psendomonas,在流化反应器中连续运行2周,进水酚浓度从250mg/L逐渐提高到1300mg/L,出水酚浓度均为0。

2.5 三相气提升循环流化床蔡建安[12] 经实验研究证明:用三相气提升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AZLR)处理焦化废水比活性污泥法效果好,其处理负荷高,COD进水负荷为13kg/(d·m 3 ),COD去除的容积负荷可达7kg/(d·m 3 )。

它对酚、氰等污染物的耐受力强,去除效果好,并具有较低的曝气能耗,其COD去除率为54.4%~76%,酚的去除率为95%~99.2%,氰去除率为95%~99.2%。

2.6 缺氧-好氧-接触氧化法该工艺在缺氧过程溶解氧控制在0.5mg/L以下,兼性脱氮菌利用进水中的COD作为氢供给体,将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生成氨气排入大气,同时利用厌氧生物处理反应过程中的产酸过程,把一些复杂的大分子稠环化合物分解成低分子有机物。

在好氧过程溶解氧在3~6mg/L范围内,先由好氧池中的碳化菌降解易降解的含碳化合物,再由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氧化氨氮;在接触氧化过程溶解氧控制在2~4mg/L,能够进一步降解难降解有机物,脱除氨氮、磷,对水质起关键作用。

山西省临汾市煤气化公司采用这一工艺,出水水质由处理前COD3000mg/L、氨氮650mg/L、酚250mg/L,经处理后分别变为140mg/L、230mg/L、0.9mg/L,基本接近《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3] 。

3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焦化废水二级出水中COD和NH 3 -N常常超标,应进行三级处理。

许多学者已研究出了一些三级处理方法,如化学氧化法、折点加氯法、絮凝沉淀辅以加氯法、吸附过滤辅以离子交换法等,但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原因,这些方法均处于试验阶段,目前较为经济可行的三级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3.1 氧化塘深度处理法氧化塘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简单易行,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易管理,费用低。

COD进水浓度在250-400mg/L范围内,该方法对COD处理效果较为理想。

氧化塘对低浓度焦化废水进行处理的适宜pH值为6-8,最佳pH值为7;适宜温度范围为25-35℃,最佳温度为35℃。

如果投加生活污水于焦化废水中,其COD和NH 3 -N去除率都可得到提高。

藻类吸收作用是焦化废水氧化塘脱除NH 3 -N的主要途径,硝化反应是焦化废水NH 3 -N转化的重要反应。

吴红伟等经试验证明,采用氧化塘深度处理焦化废水,COD、NH 3 -N均可达标排放[14] 。

3.2 粉煤灰吸附法X光衍射仪测定结果表明:粉煤灰主要成分是SiO 2 、Al 2 SO 5 、NaAlSiO 4 等,将粉煤灰作为吸附剂深度处理焦化废水,脱色效果好,对CODcr、挥发酚、油等去除效果好,费用低廉。

张兆春[15] 等研究表明腐植酸类物质-长焰煤作为吸附剂对焦化废水中化学耗氧物质具有较快的吸附速率以及可观的吸附容量,可以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山西焦化厂采用生化-粉煤灰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工艺技术,经处理后,除氨氮偏高外,CODcr、挥发酚、硫化物、氰化物、BOD5等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国家规定的允许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水60%被回用。

4 结束语深入研究焦化废水的先进处理技术,既是当前经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将来进行技术攻关的重点,我们应该寻求既高效又经济的处理技术,改善环境质量,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参考资料:/laboratory/energy/wuyou.htm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为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解决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

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2002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比上年增加1.5%。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7.2亿吨,比上年增加2.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32.3亿吨,比上年增加0.9%,其中仅有10%得到处理。

[1]生活污水中含有较高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是导致水域富营养化污染的主要原因。

2002年监测数据显示,辽河、海河水系污染严重,劣V类水体占60%以上;淮河干流水质以III-V类水体为主,支流及省界河段水质仍然较差;黄河水系总体水质较差,干流水质以III-IV类水体为主,支流污染普通严重;松花江水系以III-IV类水体为主;珠江水系水质总体良好,以II类水体为主;长江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水质良好,以II类水体为主。

由于“污染性”造成的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丞待解决。

目前我国水污染控制的重点已从以工业点源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城市污水污染为主的控制。

根据预测[2],到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为1050亿m3,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50%,预计需新建污水处理厂1000余座,而决定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行成本的主要因素是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的选择,因此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能满足排放要求、基建和运行费用低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和新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研究和应用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城市生活污水的二级生物处理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是当前世界各国应用最广的一种二级生物处理流程,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