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实验报告答案(周岚)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报 答 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全 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U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R =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I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
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
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
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
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测量次数 U /VI /mAR / Ω测量次数U /VI /mAR / Ω1 5.4 2.00 2700 1 2.08 38.0 54.72 6.9 2.60 2654 2 2.22 42.0 52.93 8.5 3.20 2656 3 2.50 47.0 53.2∆U = U max× 1.5% ,得到 ∆U 1=0.15V ,UV (1) 由(2) 由∆I = I max× 1.5% ,得到 ∆I 1= 0.075mA , ∆2= 0.075 ; ∆I 2= 0.75mA ;∆U2∆I2u = ×1 , u= = (3) 再由 u RR( 3V +) (3I )3,求得 R 1 9 10 ΩR 2 1Ω ; (4) 结果表示 R 1= (2.92 ± 0.09) , R×10 Ω2=(44 1)± Ω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思考题答案共53页word资料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报 答 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全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U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I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
必要时,可提示学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
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
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
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测量次数 U 1/V I 1/mAR 1/ Ω测量次数U 2/VI 2/mAR 2/ Ω1 5.4 2.00 2700 1 2.08 38.0 54.72 6.9 2.60 2654 2 2.22 42.0 52.93 8.53.20 2656 3 2.50 47.0 53.2∆U = U max × 1.5% ,得到 ∆U 1= 0.15V ,U V(1) 由(2) 由∆I = I max × 1.5% ,得到 ∆I 1= 0.075mA ,∆2= 0.075 ;∆I 2= 0.75mA ;∆U 2 ∆I2 u 1u (3) 再由 u R R 3V 3I 3 ,求得R 1 9 10Ω R 2 1Ω(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 R ×10 Ω2= (441) ± Ω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与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20 21.708 28.163 6.455 10 22.662 27.254 4.592 20.581 875.4
18 21.862 27.970 6.108 8 22.881 26.965 4.084 20.629
16 22.041 27.811 5.770 6 23.162 26.723 3.561 20.612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面上,按照光栅衍射理论,衍射光谱中明条纹的位置由下式决定:
(a + b) sin
=dsin ψk =± kλ
如果人射光不是单色,则由上式可以看出,光的波长不同,其衍射角也各不相同,于是复色光将被分解,而在中央
kψ k =0、
黄 2(明 ) 左 右
绿 (明 ) 左 右
紫 (明 ) 左 右
102°45′ 62°13′ 20.258 ° 577.1
282°48′ 242°18′
102°40′ 62°20′ 20.158 ° 574.4
282°42′ 242°24′
101°31′ 63°29′ 19.025 ° 543.3
281°34′ 243°30′
0.12
0.6%
2
2
2
2
c
u( y )
u (m)
u(n)
= 0.12 8.9 10 8=0.6 %
R
y
mn
mn
20.635
uc ( R) R
uc ( R) R
=5.25mm;U
= 2 ×uc ( R) = 11 mm
R ( R U ) =(875 ±11)mm
1. 透射光牛顿环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观察 ?画出光路示意图。答:光由牛顿环装置下方射入,在 空气层上下两表面对入射光的依次反射,形成干涉条纹,由上向下观察。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1)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验证欧姆定律。
(3)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I U R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 。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只,0-5V 电压表1只,0~50mA 电流表1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1只,DF1730SB3A 稳压源1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
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2章中的第2.4一节的有关内容。
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
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次。
(2)计算各次测量结果。
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测量次数123 U1/V5.46.98.5 I1/mA2.002.603.20 R1/Ω270026542656 测量次数123 U2/V2.082.222.50 I2/mA38.042.047.0 R2/Ω54.752.953.2(1)由%.max 55551111××××==== UU ∆,得到,. VU 1515151500001111====∆ VU 07507507507500002222. ==== ∆; (2)由%.max55551111××××==== II ∆,得到,. mAI 07507507507500001111==== ∆ mAI 7575757500002222. ==== ∆; (3)再由2222222233333333)()( I I V U RuR∆∆ ++++==== ,求得ΩΩ1111101010109999222211111111====××××====RRuu,;(4)结果表示Ω±=Ω×±=)144(,10)09.092.2(231RR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周岚)2

实验四十 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和缝宽的测定【预习题】1.什么叫夫琅和费衍射?用He-Ne 激光作光源的实验装置(图)是否满足夫琅和费衍射条件,为什么?答:夫琅和费衍射是平行光的衍射,即要求光源及接收屏到衍射屏的距离都是无限远。
右图所示的为用He-Ne 激光作光源的实验装置,其中激光器为光源、单缝为衍射屏、接受屏C 为衍射屏。
因为He-Ne 激光束具有良好的方向性(远场发散角为1毫弧度左右),光束细锐,能量集中,加之衍射狭缝宽度很小,故可看作平行光,即光源到单缝的距离为无限远。
实验时将观察屏放置在距离单缝较远处,使Z 远大于a ,单缝到接受屏的距离亦可看作无限远。
所以用He-Ne 激光作光源的实验装置满足夫琅和费衍射条件。
【思考题】1.当缝宽增加一倍时,衍射花样的光强和条纹宽度将会怎样改变?如缝宽减半,又怎样改变? 答:(1)当缝宽增加一倍时:①衍射花样的光强的变化:可以将宽度为2a 的整个单缝看作两个宽度a ,中心间距为a 的双缝,其光强分布公式为:(参见姚启钧原著,《光学教程》第三版,P128))sin (4)sin (sin )sin (2sin sin )sin (sin 22222202λθπλθπλθπλθπλθπa con I a a a a A I a a =⨯⎪⎭⎫ ⎝⎛= 其中0A 为缝宽为a 时,狭缝在0=θ方向的合振幅。
由光强分布公式可知,当缝宽增加一倍时,光强是原来的)sin (42λθπa con 倍,即光强增加。
②条纹宽度的变化:当缝宽为a 时:中央主极大的宽度为: af f l λθ'10'2sin 2≈=∆主次极大的条纹宽度为: af l λ'≈∆次当缝宽为2a 时:中央主极大的宽度为: 主’‘主l a f f l ∆=≈=∆2122sin 2'10'λθ 次极大的条纹宽度为: ‘次’‘次l a f af l ∆==≈∆212''λλ 所以当缝宽增加一倍时,条纹宽度是原来的21倍。
大物实验第一章报告册答案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1.Δins =0.02mm 的游标卡尺一次测量某钢珠的直径d ,测得读数为10.08mm 。
若已知A 类不确定度分量为0.1mm ,试写出D u d ±以及相对不确定度E 。
若已知钢珠直径d 的标准值为10.10mm,求测量的相对误差。
[10分]1.002.01.022=+=ud=(10.1±0.1)mm10.1008.1010.10=-=E 2.用最小分度为1mm 的米尺测一规则铝板长度L ,得到读数正好对准10mm 刻线。
试写出L u L ±和相对不确定度E u 。
[10分] L=(10.0±0.5)mmEu=0.5/10=0.05=5%3.用Δins =0.004mm 的千分尺对某钢珠直径d 进行10次测量,测得值分别为10.059,10.055,10.056,10.050,10.056,10.058,10.057,10.053,10.054,10.055(单位mm )。
试求钢珠体积V ,并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
[10分]mm d 055.100553.10==mm d d d i003.0110)()(1012=--=∑=σ mm u d 005.0004.0003.022=+=33328.532055.106234mm d V ==⎪⎪⎭⎫ ⎝⎛=ππ d V ln 36lnln +=π35.028.532*001.0*mm V E u V V ===V=(532.3±0.5) 3mm %1=V E4.用量程为100μA,准确度1.5级的微安表测量一电流I ,指针刚好指在80μA 刻线处。
已知A 类不确定度分量可以忽略,Δins =量程×级别÷100。
试写出I u I ±和相对不确定度E u . [10分]uA 2uA 5.1100/5.1100==⨯=∆insI=(80±2)uA Eu=2/80=0.025=2%5.计算下式的结果及其不确定度。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单缝衍射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单缝衍射单缝衍射大物实验报告思考题单缝衍射大物实验报告思考题硅光电池的进光狭缝宽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硅光电池前的狭缝光阑的宽度如果大于单缝衍射条纹的宽度,可能无法检测出暗条纹的位置,而导致测量结果误差偏大甚至错误。
单缝衍射中,影响波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光源的稳定性和单色性,采取措施是,使用相干性非常好的激光光源作为入射光,以保证良好的稳定性和单色性~篇二:物理实验报告5_测量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实验名称:测量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实验目的:a(观察单缝衍射现象及其特点;b(测量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c(应用单缝衍射的规律计算单缝缝宽;实验仪器:导轨、激光电源、激光器、单缝二维调节架、小孔屏、一维光强测量装置、WJH型数字式检流计。
实验原理和方法: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将绕过障碍物,改变光的直线传播,称为光的衍射。
当障碍物的大小与光的波长大得不多时,如狭缝、小孔、小圆屏、毛发、细针、金属丝等,就能观察到明显的光的衍射现象,亦即光线偏离直线路程的现象。
光的衍射分为夫琅和费衍射与费涅耳衍射,亦称为远场衍射与近场衍射。
本实验只研究夫琅和费衍射。
理想的夫琅和费衍射,其入射光束和衍射光束均是平行光。
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a. 理论上可以证明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单缝衍射就处于夫琅和费衍射区域:a2a2???或L??? 88L式中:a为狭缝宽度;L为狭缝与屏之间的距离;?为入射光的波长。
可以对L的取值范围进行估算:实验时,若取a?1?10m,入射光是He?Ne激光,?4其波长为632.80nm,a2??1.6cm?2cm,所以只要取L?20cm,就可满足夫琅和费衍射的远场条件。
但实验证明,取L?50cm,结果较为理想。
b. 根据惠更斯,费涅耳原理,可导出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规律:I?(sinu/u)2 I0式中: u?(?asin?)/?暗纹条件:由上式知,暗条纹即I?0出现在u?(?asin?)/????,??2?,?即暗纹条件为asin??k?,k??1,k??2,?明纹条件:求I为极值的各处,即可得出明纹条件。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1)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验证欧姆定律。
(3)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I U R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 。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只,0-5V 电压表1只,0~50mA 电流表1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1只,DF1730SB3A 稳压源1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
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2章中的第2.4一节的有关内容。
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
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次。
(2)计算各次测量结果。
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测量次数123 U1/V5.46.98.5 I1/mA2.002.603.20 R1/Ω270026542656 测量次数123 U2/V2.082.222.50 I2/mA38.042.047.0 R2/Ω54.752.953.2(1)由%.max 55551111××××==== UU ∆,得到,. VU 1515151500001111====∆ VU 07507507507500002222. ==== ∆; (2)由%.max55551111××××==== II ∆,得到,. mAI 07507507507500001111==== ∆ mAI 7575757500002222. ==== ∆; (3)再由2222222233333333)()( I I V U RuR∆∆ ++++==== ,求得ΩΩ1111101010109999222211111111====××××====RRuu,;(4)结果表示Ω±=Ω×±=)144(,10)09.092.2(231RR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十三全息照相【预习题】1.普通照相和全息照相的区别在哪里?答:普通照相底片上记录的图象只反映了物体上各点发光的强弱变化,也就是只记录了物光的振幅和频率信息,而丢失了物光相位信息,所以在照相纸上显示的只是物体的二维平面像,丧失了物体的三维特征。
全息照相与普通照相完全不同,它不用透镜或其他成像装置,而是利用光的干涉,把光波的振幅和位相信息全部记录了下来。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的全息图还能将所记录的全部信息完全再现出来,因而再现的像是一个逼真的三维立体像。
2.全息照相的两个过程是什么?怎样才能把物光的全部信息同时记录下来呢?答:全息照相的两个过程是拍摄与再现。
全息照相不用透镜或其他成像装置,而是利用光的干涉,把物光的振幅和位相信息全部记录了下来。
3.如何获得全息图的再现像?答:将全息图放在拍摄时的底片夹上,将扩束后的激光以参考光相同的角度照射全息图,透过全息图朝原来拍摄时放置物体的方向看去,就能看到与原物形象完全一样的立体虚像。
4.为什么物光和参考光的光程要大致相等即光程差要尽量的小?答:保证物光波和参考光波有良好的相干性。
【思考题】1.拍摄一张高质量的全息图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为保证全息照片的质量,各光学元件应保持清洁。
若光学元件表面被污染或有灰尘,应按实验室规定方法处理,切忌用手、手帕或纸片等擦拭。
2.绘出拍摄全息图的基本光路,说明拍摄时的技术要求。
答:①拍摄全息图的基本光路如下:②拍摄时的技术要求,主要有:(1)全息实验台的防震性能要好。
(2)要有好的相干光源。
同时要求物光波和参考光波的光程尽量相等,光程差尽量小,以保证物光波和参考光波有良好的相干性。
(3)物光和参考光的光强比要合适,一般选择1:2到1:5之间为宜。
两者间的夹角在30到90度之间。
3.全息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全息图上记录的是物光和与参考光相干涉时,形成的不规则干涉条纹。
条纹的形状与被拍摄物体没有任何几何相似性,而图上任何一小部分都包含着整个物体的信息。
4.为什么被打碎的全息片仍然能再现出被摄物体的像?答:因为全息图上任何一小部分都包含着整个物体的信息,所以被打碎的全息片仍然能再现出被摄物体的像。
实验三十四 用波尔共振仪研究受迫振动【预习题】1.受迫振动的振幅和相位差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受迫振动达到稳定状态时,其振幅与相位差由下式给出 22222024)(ωβωωθ+-=m,⎪⎪⎩⎪⎪⎨⎧>---=---<--=--=020220220020220220])(arctan[)2arctan(])(arctan[)2arctan(ωωππβπωωβωωωπβωωβωϕT T T T T T T T 从上面式子可知,受迫振动的振幅与相位差的数值取决于强迫力矩m 、强迫力频率ω、系统的固有频率0ω和阻尼系数β四个因素,而与振动起始状态无关。
2.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来改变阻尼力矩的大小?它利用了什么原理?答:改变电流数值即可使阻尼大小相应变化。
它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当线圈中通过直流电流后,摆轮受到一个电磁阻尼力的作用。
3.实验中都采用哪些方法测定β值?答:方法一:公式法利用阻尼系数公式β T 5ln5i i +=θθ,i 为阻尼振动的周期次数, i θ为第i次的振幅, T 为阻尼振动周期的平均值,可测出10个摆轮振动周期,然后取其平均值。
方法二:作图法由ωθθ~)/(2r 曲线求β值,方法如下: 在阻尼系数较小(2β<<20ω)和共振位置附近(ω≈ω0), 当r θθ21=,即21)(2=r θθ时,有 βωω±=-0, 此ω对应于图21)(2=r θθ处两个值1ω、2ω,故212ωωβ-= (文中θ和ω分别表示某次受迫振动的振幅和圆频率)【思考题】1.实验中如何用频闪原理来测量相位差ϕ的?答:闪光灯受摆轮信号光电门控制,每当摆轮上长型凹槽通过平衡位置时,光电门接受光,引起闪光。
在稳定情况时,由闪光灯照射下,由于视觉延迟效应,可以看到有机玻璃指针好像一直“停”在某一刻度处,即频闪现象。
2.为什么实验时,选定阻尼电流后,要求阻尼系数和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的测定一起完成,而不能先测定不同电流时的β值,再测定相应阻尼电流时的幅频和相频特性?答:选定阻尼电流,阻尼系数测定做完后,再做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的测定时,仪器默认阻尼为之前阻尼,且不可改变阻尼参数,故只能连带一起做完,再选其它阻尼系数,重复刚才的步骤。
实验三十五 非平衡电桥的原理与应用【预习题】1.非平衡电桥原理当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时,桥路上的检流计G 中无电流通过,若某一桥臂上的电阻值变化,使电桥失去平衡,则0≠G I ,G I 的大小与该桥臂上电阻变化有关,如果该电阻的变化仅与某非电量(比如温度)的变化有关,就可以用电流G I 的大小来表征非电量的大小,这就是利用非平衡电桥测量非电量的基本原理。
【思考题】1.平衡电桥与非平衡电桥有哪些不同?本实验中两部分实验内容各采用的是什么电桥?非平衡电桥在构成形式上与平衡电桥相似,但测量方法上有很大差别。
平衡电桥是调节R 3使0=G I ,从而得到321R R R Rx =,非平衡电桥是根据电桥中电阻Rx ,因外界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引起电桥的不平衡0≠G I 来测量桥路中电流来计算引起电阻变化的因素。
434314342221R R R R R R R R R U I G AB G +++⎪⎪⎭⎫ ⎝⎛+-=本实验中温度计定标采用了非平衡电桥,电阻温度系数测定采用的是平衡电桥。
实验三十六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思考题】1.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答:音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由:光信号的发送(或电光转换器)、光纤传输、光信号的接收(或光电转换器)三部分组成。
2.发光二极管(LED)和光电二极极管(SPD)在本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答:在音频信号的光纤传输实验中,发光二极管(LED)的作用是: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频率一定但光的强弱随音频信号变化的光信号;光电二极极管(SPD)的作用是:将光的强弱变化转换成电流大小的变化。
实验三十七电路故障分析实验【预习题】1.在电路故障分析实验中,常用的检查故障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常用的检查故障方法有三种:电压测量法、电阻测量法和电流测量法。
电压测量法:用电压表检查故障,是最常用的方法,特点是可以带电测量,用来检查串联电路最为简便,如果是并联电路出现故障,则不易查出。
电阻测量法:用欧姆表检查故障,也是常用的方法,但欧姆表不能带电测量,一定要关掉电源、将待测元件与电路断开。
电流测量法:用电流表检查故障需将电路断开,电流表串入电路测量,因此不大方便。
2.在电路故障分析实验中,简述分析、排除故障的原则?答:(1)根据现象缩小范围,故障发生后往往出现异常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判断故障的大致部位,以缩小检查范围;(2)顺序检查,故障范围确定之后,再用顺序检查的方法依次寻找故障;(3)认真分析,识破假象。
【思考题】1.让故事中摆渡人顺利运物过河,最少要扳动几次开关?其扳动顺序及作用(结果)和开关最终状态如何?答:4次;顺序:左(上)—中(上)—右(上)—左(下);作用:左(上)—送羊过河中(上)—送狼过河运回羊右(上)—送菜过河左(下)—送羊过河;最终状态:左(下)、中(上)、右(上)。
左路开关—换向作用;中路开关—控制电源;实验三十八 电阻应变片灵敏度的测定【预习题】1.何谓等强度悬臂梁?当在梁的自由端加载时,梁的各处所受到的正应力相等,这样的悬臂梁称之为等强度悬臂梁。
2.本实验是如何采用转换测量法的?本实验涉及两种转换,参量换测法,能量换测法。
参量换测法将微小量x ε通过对悬臂梁载荷及梁的参数关系来求出。
能量换测法将对电阻变化率这个微小量测量转换为宏观i U ,U 的测量 。
两种转换将难测的微小变量转换为易测宏观变量,而且测量方便。
【思考题】1.实验中是如何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RR ∆这个微小量的? 先通过无载时调零电路,将电桥调至平衡,加载后电桥BD 端有电压输出,通过半差电路,可求出U U RR i 2=∆,i U 为电桥BD 端的电压,用数字电压表测出,U 为电桥桥压,也用数字式电压表测出。
对电阻变化率这个微小量测量转换为宏观i U ,U 的测量 。
2.调节电桥平衡时应注意些什么?(1)电源电压先调得较小一点。
(2)然后,调节滑线变阻器W ,使得数字电压表(电压表的量程开始可以在200mV,再换成20mV )的读数接近零。
(3)再调节电阻箱5R,让数字电压表读数为零。
(4)慢慢增大电源电压,调节W和5R,最终在电源电压为5V左右时,数字电压表读数仍为零。
实验三十九等厚干涉的研究与应用【预习题】1.什么是等厚干涉,你所了解的等厚干涉有哪些?答:以介质膜层厚度相同处的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发生的干涉称为等厚干涉,牛顿环劈尖等干涉为等厚干涉.2.用读数显微镜测双曲线等源干涉顶点间的距离要注意哪些问题?答: (1)调节读数显微镜目镜和光源的位置,高度,使十字叉纹清晰且视觉亮度合适.(2)自下而上调节读数显微镜镜筒,直到看到清晰的双曲线等厚干涉条纹,且条纹对比度要好.(3)使干涉条纹中心轴与平条中心轴一致,移动显微镜使十字叉纹的一条与镜筒移动方向垂直,而另一条与镜筒移动方向平行.(4)注意消除螺旋误差.3.为什么要正确定位平条位置和放正,放稳砝码?答:正确定位平条位置,保证平条对支座的对称,使得两端的距相等。
放正,放稳砝玛,保证实验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变形后的板表示与平板玻璃片之间形成的空气膜层的稳定性,进而获得稳定的干涉条纹便于进行测量。
【思考题】1.观察条纹的对称性,并分析干涉条纹不对称的原因。
答:平条位置放置不对称,砝玛放置不稳定,砝玛缺口未均匀分布,待测材料的均匀性欠佳(如密度,平条厚度等)以及装置的对称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