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昆虫论文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与⼈类的关系《趣味昆⾍学》课程论⽂昆⾍与⼈类的关系学号姓名成绩昆⾍与⼈类的关系我们⽣存在这个充满⽣命⼒的地球上,每天都能看到、接触到不同的⽣物,⽽跟我们⼈类接触最多的,⾮昆⾍莫属。
昆⾍是动物界中最⼤的⼀个类群,⽆论在海洋、陆地还是天空,都充满昆⾍的⾝影。
除了⼈们熟悉的蝴蝶、苍蝇、蚂蚁、蜻蜓、蟋蟀、蝉、蝗⾍等等之外,还有许多昆⾍尚未被⼈们所认识。
⽆论是个体数量、⽣物数量、种类与基因数,在⽣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分重要的地位。
昆⾍与⼈类的关系复杂⽽密切,有些昆⾍给⼈类造成深重的灾难,有些种类给⼈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辨证的⽬光看待昆⾍与⼈类的关系。
⾸先,昆⾍属于昆⾍纲的⼩型节肢动物。
其基本特征是“⾝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头上两根感觉须,⾥头是⾁外是⾻”。
昆⾍是动物界中⽆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纲的动物。
昆⾍的数量极为繁多,是⽣活在地球表⾯的⼀⼤类群。
早在3.5亿年以前,地球上已有昆⾍的踪迹。
在漫长的进化历史长河中,经受了⽆数次地壳运动和变迁,遭受地表冷热聚变、风风⾬⾬的折磨,昆⾍以其⾼度的适应性存活下来。
恶劣的环境造就了对各种环境⾼度适应的各类昆⾍,并且形成物种极其繁多的昆⾍世界。
⽬前,在地球⼈与⽣物圈中,昆⾍已知有100多万种,占地球上已知⽣物种类的2/3以上,已超过了除昆⾍以外的其它动物和植物物种的总和。
如果没有学习过这门课程,那么这些巨⼤的数字对于我的概念也仅仅是让⼈发出感叹的数字⽽已,可是在学习过这门课程后,我了解到在这些数字的背后,还有⽆数的⽬、科、种的划分。
同时,昆⾍的形态也是各种各样,有⼤的、有⼩的;有美的,也有丑的。
昆⾍⽣产速度之⾼也是极其惊⼈的,在每年夏秋⾼温季节,繁殖快,代数多,许多昆⾍繁殖后代的增殖个体数按⼏何级数增长。
在⼈与⽣物圈中,昆⾍世界极其丰富多彩,让⼈眼花缭乱。
再说说昆⾍的分布。
昆⾍由于适应能⼒强,分布范围很⼴。
除海洋以外,从热带到两极,从平原到⾼⼭,地球上任何⾓落,⼏乎都有昆⾍栖息。
《观赏昆虫学》课程论文

《观赏昆虫学》课程论文昆虫学(观赏昆虫学)的鉴赏及学习心得摘要:本文是我对昆虫学这门课程的所学及相关资料的览括,希望通过我的疏略研究能对昆虫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扩充自己知识面的同时,也对自己本学期所获得认知做一个较为详细的小结。
全文主要围绕昆虫资源的特征及其利用价值等内容,向我们展示了昆虫学在人类科学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也对昆虫学的前景作了宏观的展望。
关键词:观赏昆虫、观赏昆虫学、感想、昆虫资源、采集昆虫在我国,对于昆虫的研究及观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已有了蓄养蟋蟀、听鸣观斗的活动。
而历代文人墨客也似乎对这些小虫有着特别的偏爱,吟诗作画常以昆虫为对象,留下不少传世佳作。
人们以虫寄情,以情赏虫,充分展现了中华氏族特有的浪漫与博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虫文化。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观赏昆虫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鉴于此,我们尝试将民间观赏昆虫的经验总结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写成本文,目的是使大家对观赏昆虫有个基本了解,并通过观赏昆虫的活动增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奇妙。
一、昆虫及观赏昆虫的定义(一)什么是昆虫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似乎那些很微小的小动物都可以叫做昆虫。
其实在没有上这门课之前,我对这个问题也是模棱两可,那么究竟什么是昆虫呢?昆虫和其它生物一样,有着自己的特殊位置。
它在动物界中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
湖南观赏昆虫据调查和查阅有关文献,共统计88种,隶属于11个目。
它首先具有节肢动物的特征。
它们的身体是由一系列的体节组成的,外面是含有几丁质的外骨胳,一些体节上长有成对的分节附肢,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神经索组成,心脏位于消化道的背面,体腔血腔合二为一。
除了这些特点外,昆虫还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包括一对触角、三对口器附肢及单、复眼等;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三对足,多数还有两对翅;腹部是生殖中心,生殖系统及大部分内脏包含于腹中。
昆虫趣味学论文

摘要:在国内,由于近几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婚庆时放飞蝴蝶的屡见不鲜,用于制作标本的艺蝶供不应求。
蝴蝶养殖的市场前景非常好。
蝴蝶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性昆虫资源,可以进行多元化开发利用:如加工制作工艺标本、蝶翅画、蝴蝶饰品,药用食用,庆典放飞等。
在国际市场上,蝴蝶产业发展快、规模大、产值高、组织完善。
蝴蝶作为昆虫的一种,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近些年来对其开发利用不断加深,所以刘教授认为把握住当今昆虫行业前景广阔的市场机遇,以蝴蝶为基点,横纵向全面发展虫产业,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此,我特从分类地位研究现状利用价值发展前景几个方面谈谈课题的研究。
关键字:蝴蝶分类价值地位前景经济效益1分类分布和地位1.1蝴蝶(Rhopalocera;butterflies)鳞翅目的锤角亚目,俗名蝴蝶。
也作“胡蝶”。
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
蝴蝶的形态特征:触角端部加粗,翅宽大,停歇时翅竖立于背上。
蝶类触角为棒形,触角端部各节粗壮,成棒锤状。
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
腹部瘦长。
蝶类白天活动。
在鳞翅目158科中,蝶类有18科。
蝶类成虫取食花粉、花蜜;有的幼虫为植食性,为害林木与庄稼。
有的幼虫吃蚜虫,是益虫。
蝴蝶的分布情况蝶类翅色绚丽多彩,人们往往作为观赏昆虫。
全球有记录的蝴蝶总数有17000种,中国约占1300种。
蝴蝶的数量以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出产最多,其次是东南亚一带。
世界上最美丽、最有观赏价值的蝴蝶,也多出产于南美巴西、秘鲁等国。
而受到国际保护的种类,多分布在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
在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湿湿度环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应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种群。
蝴蝶的分类1.2根据蝴蝶的特征和进化的程度,全世界的蝴蝶可分为4总科、17科、分列如下:弄蝶总科Hesperoidea,弄蝶科Hesperiidae,缰弄蝶科Euschemonidae,大弄蝶科Megathymidae,蝶总科Papilionoidea,凤蝶科Papilionidae,绢蝶科Parnassiidae,粉蝶科Pieridae,蛱蝶总科Nymphaloidea,灰蝶科Lycaenidae,蚬蝶科Riodinidae,灰蝶总科Lycaenidea,喙蝶科Libythei,眼蝶科Satyrldae,环蝶科Amathusiidae,斑蝶科Danaidae,闪蝶科Morphidae,蛱蝶科Nymphalidae,袖蝶科Heliconiidae,珍蝶科Acraeidae,绡蝶科Ithomiidae上述分类中、大弄蝶、绡蝶、闪蝶、袖蝶、缰弄蝶五科中国均无分布。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趣味昆虫学论文-V1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趣味昆虫学论文-V1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一直有着复杂的互动,不仅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层面都有着紧密联系,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昆虫对于维持和调节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昆虫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在生态土壤系统、花粉传播、水循环、有机物分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昆虫也是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助手,例如在生物农药、生物控制害虫、土壤肥料等方面。
2. 昆虫在经济上的重要作用昆虫在经济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昆虫物种可以从中提取营养,如蚕丝、蜜蜂的蜜汁、金丝雀的卵、蚂蚁的蚁酸等。
同时,昆虫也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集装箱包装、纺织和药品、医疗用品、染料和身体化妆品等。
昆虫还可以被用于调节和控制害虫,促进农业生产。
3. 昆虫在文化和艺术上的重要作用在许多文化和艺术形式中,昆虫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昆虫形象常常被描绘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如小说、绘画、动画和电影等。
例如,文学作品《蝴蝶效应》、科幻小说《异形》、电影《虫虫特工队》等。
昆虫也成为玩具、礼品和装饰品的灵感来源。
4. 昆虫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昆虫对科学研究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昆虫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如表型表达、基因组学、行为研究、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药物研究等。
培养昆虫、观察昆虫行为、种群分析和基因组分析已经成为生物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总结起来,昆虫与人类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昆虫在生态、经济、文化和科学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可见,昆虫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昆虫本身,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自身和我们周围的环境。
趣味昆虫

《趣味昆虫学》课程论文趣味昆虫昆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4亿年以来,斗转星移,沧桑巨变,有多少生物难逃灭绝的命运,但是,在地球所经历的种种浩劫中,昆虫却能大难不死,经久不衰,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
昆虫的基本特点是体躯三段头、胸、腹,有两对翅膀三对足,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是遍布全球旺家族。
昆虫数目种类众多,形态各的化学武器,御敌避害,各显神通。
昆虫拥有高效的多元化通讯手段,使种内成员间的联系,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交流顺畅无阻。
昆虫适应能力超强,能因势善异,生活习性各异,构成了无比有趣的昆虫界。
它们体积虽然小,但构造非常特异,它们有不同的翅膀,不同的触角,不同的口器。
多数昆虫没有固定居所,但是也有很多种类的昆虫却能以巢为家。
昆虫足行天下,畅游水域,灵巧的翅膀让它们搏击长空,拓展疆域,展示其惊异的飞行技能。
昆虫繁殖力强,生殖方式多种多样,繁殖过程离奇有趣、花样百出。
昆虫能攻善守,骗术高明,身怀逃逸绝技和多样变,以相应的生态对策全方位地应对各种环境因子的变化。
有一种昆虫十分的有趣,它会种蘑菇。
在南美洲的巴西,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有一种奇特的昆虫叫做剪叶蚁。
这种蚂蚁,体色棕黄,腿长善跑,从不知疲倦。
最为奇特的是,它的双腭非常强大,就像一把剪刀一样锋利。
它们常常成群结队地爬上一棵棵大树,将树叶剪切下来,叼回蚁巢。
它们不辞辛苦地采摘树叶,是要用树叶来做蘑菇种植园的培养基。
在剪叶蚁持下巢里,有几百个宽敞的小室,这就是剪蚁的“种植”园。
当剪叶蚁将树叶叼回巢内以后,就将树叶交给家族中最小的成员节叶蚁和树叶管理蚁,由它们把树叶切成碎屑,然后拌上幼虫的或自己的粪便,做成培育蘑菇的“土壤”,用不了多久,种植园里就会长出一层白白的菌丝。
为了使这些菌丝生长得更好,管理蚁们还精心地照料这些菌丝,不断地剪枝、施肥。
从菌丝被剪断的地方,会流出一滴滴液体,液体凝固后就会变成一个像球茎甘蓝似的小瘤,这小瘤含有丰富的营养,剪叶蚁家族的成员们就用它做食物,并且喂养自己的后代。
500字昆虫记作文

500字昆虫记作文500字昆虫记作文(通用8篇)500字昆虫记作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500字昆虫记作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500字昆虫记作文(通用8篇)】,供你选择借鉴。
500字昆虫记作文篇1暑假里,我读了法布尔所撰写的《昆虫记》。
法布尔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下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
《昆虫记》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转为虫子写出了十大卷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在出版社先后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后还是会在读书界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就是这样一个奇迹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该得到尊重。
《昆虫记》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为这部科学百科同时也带有文学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的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
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婴儿般哭闹”。
多么可爱的小生灵! 《昆虫记》一书给了我很大的提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法布尔一样,用于观察探索世界、用于追求真理,要养成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地奋斗。
500字昆虫记作文篇2对于昆虫,我从来都没有留意过,直到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使我感触很深。
《昆虫记》里有一个五颜六色的昆虫世界,里面的昆虫都传达出法布尔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比如:萤火虫-麻醉师,绿蝈蝈-漂亮的海盗等各种有趣、新鲜的名字。
这本书就像一根绳子,牢牢地把我拴着。
昆虫论文

昆虫与人类课课程论文--人类好帮手“蜜蜂”前言:蜜蜂指蜜蜂科所有会飞行的群居昆虫,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
其细胞沉积现象,也是唯一在细胞中有铁矿物沉积现象的真核生物。
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的蜜蜂,群体中有一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
蜜蜂源自于亚洲与欧洲,由英国人与西班牙人带到美洲。
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蜜蜂与人类的关系非常紧密,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过程中双方都可以达到共赢,实现生产效益等各个方面的最大化效益。
1、蜜蜂的发育过程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三型蜂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成蜂)4个发育阶段。
蜜蜂的4个阶段在形态上均不相同,它们是:(1)卵香蕉形,乳白色,卵膜略透明,稍细的一端是腹末,稍粗的一端是头。
蜂王产下的卵,稍细的一端是巢房底部,稍粗的一端朝向巢房口。
卵内的胚胎经过3天发育孵化幼虫。
(2)幼虫白色蠕虫状。
起初呈C字形,随着虫体的长大,虫体伸直,头朝向巢房。
在幼虫期由工蜂饲喂。
受精卵孵化成的雌性幼虫,如果在前3日饲喂在蜂王浆里加有蜂蜜和花粉的幼虫浆,它们就发育成工蜂。
同样的雌性幼虫,如果在幼虫期被不间断地饲喂大量的蜂王浆,就将发育成蜂王。
工蜂幼虫成长到6日末,由工蜂将其巢房口封上蜡盖。
封盖巢房内的幼虫吐丝作茧,然后化蛹。
封盖的幼虫和蛹统称为封盖子,有大部分封盖子的巢脾叫做蛹脾。
工蜂蛹的封盖略有突出,整个封盖子脾看起来比较平整。
雄蜂蛹的封盖凸起,而且巢房较大,两者容易区别。
工蜂幼虫在封盖后的 2日末化蛹。
(3)蛹蛹期主要是把内部器官加以改造和分化,形成成蜂的各种器官。
逐渐呈现出头、胸、腹3部分,附肢也显露出来,颜色由乳白色逐步变深。
发育成熟的蛹,脱下蛹壳,咬破巢房封盖,羽化为成蜂。
(4)成虫(成蜂)刚出房的蜜蜂外骨骼较软,体表的绒毛十分柔嫩,体色较浅。
不久骨骼即硬化,四翅伸直,体内各种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趣味昆虫学

《趣味昆虫学》课程论文------昆虫的利用姓名:***学号:***成绩:2011年*月*日《趣味昆虫学》课程论文------昆虫的利用昆虫是地球上动物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种类。
它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成为我们生存的竞争对手,如为害作物和建筑以及传播疾病等:又能为人类带来显著的利益,如蜜蜂、家蚕等益虫。
昆虫种类占自然界动物已知种类的70%以上,世界上约有l 5O万种,中国昆虫资源十分丰富,约有l5万种以上。
昆虫繁殖力强、生物量大,属于再生资源。
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逐渐发现除一些古老的资源昆虫外,还有大量的资源昆虫值得开发和利用。
资源昆虫是指那些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行为可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并有经济价值的昆虫。
分类:根据用途分:资源昆虫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九大类:食用资源昆虫、医药资源昆虫、饲料资源昆虫,工业原料资源昆虫、观赏资源昆虫、娱乐资源昆虫、害虫天敌资源昆虫、植物传粉资源昆虫及其它用途资源昆虫。
根据对人类的作用分:广义的资源昆虫也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一级资源昆虫:包括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能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的种类,如工业原料昆虫、药用昆虫、饲料昆虫、食用昆虫、工艺观赏昆虫等。
第二类是二级资源昆虫(也称为中间资源昆虫):指必须作用于其它生物面对人类产生利益的昆虫,如天敌昆虫、农作物传粉昆虫等。
第三类指特殊资源昆虫;包括教学和科研材料、仿生学对象、环境保护、构成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今后作为生物工程重要基因库等特殊用途的昆虫种类。
许多国家都在开发昆虫产业,开展昆虫产业的基础和生产的技术研究。
其开发领域相当广泛,主要有:利用昆虫生产优质高蛋白质,食用昆虫及食疗保健品的开发,利用昆虫培养细胞及大量培养昆虫细胞的装置的研究,从昆虫体中提取工业及医药用品,药用昆虫的开发,绢丝昆虫的开发,用绢丝昆虫生产生理活性物质,饲料昆虫的研究,害虫天敌利用的研究。
传粉昆虫利用的研究,利用昆虫处理家畜废弃物的研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班级:电子商务2班姓名:学号:2008419202课程论文题目:昆虫的发声和意义课程名称:观赏昆虫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昆虫的发声和意义学生:张贝茜(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08级电子商务2班,200841920214)摘要:昆虫世界是一个非常美丽、有趣、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整个33目的昆虫种类中,已知能发声的昆虫有16目,不仅是成虫可以发声,有的种类在幼期(包括幼虫、若虫和稚虫)甚至是蛹期也能发出声音。
昆虫的发声方式是各式各样的,具体可以归纳为五类,近代科学研究证实,发声是昆虫“信息联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它具有同伴之间求偶、召唤、报警,以及向敌害发出恫吓、攻击等作用,甚至在有些蝉中,还能引起种间的“社会活动”。
关键词:昆虫,发音方式,行为,求偶昆虫世界是一个非常美丽、有趣、丰富多彩的世界。
昆虫的色彩、行为和鸣声构成了自然界非常和谐的音符。
例如此时夏季在高枝上整日噪音绝不与耳的蝉,当夜幕降临时,众多的鸣虫,如纺织娘,螽斯,蟋蟀等都纷纷奏出和谐的曲调,献上自创的“夜曲”或者是“情歌”。
在整个33目的昆虫种类中,已知能发声的昆虫有16目,不仅是成虫可以发声,有的种类在幼期(包括幼虫、若虫和稚虫)甚至是蛹期也能发出声音。
但是昆虫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昆虫的发声方式是各式各样的,具体可以归纳以下五类:(一) 振动发音:有的昆虫会透过身体某一部位的快速摆动,发出声音,借此传达沟通讯息,如蚊子和果蝇会用翅的快速振动,发出特定频的声音,以吸引性。
据国外有资料记载,曾经有一男高音,在唱歌时,因为所发出的声音与雌蚊的振翅频一样,而引一大群的雄蚊围绕。
(二) 摩擦发音:有些昆虫会用身体同部位的特化构造,相互摩擦发出声音,与小提琴用琴弓和琴弦摩擦而产生悦耳声音的原似。
如,蟋蟀,螽蟴和蝼蛄是用前翅相互摩擦发出声音,蝗虫则是以后足腿节与前翅摩擦发音。
(三) 敲击发音:有些昆虫会以身体的某一部位敲击如地面等其他物质而发出声音。
如红毛窃蠹以木材为食,它们会在木头形成许多隧道。
在求偶的期间,雌雄体会用头或大颚碰撞隧道发出声音,以吸引性前交配。
其英文俗名为(Deathwatch beetle)即为“报死虫”的意思,是因为这样的声响常於暗夜中房子的内部传出,因此被认为是预告死亡的声音。
(四) 喷气发音:许多昆虫会用喷气发音方式发出声音,如马达加斯加蟑螂(Gromphadorhinaportentosa)在求偶及防御敌人时会发出嘶嘶的声音,就是从腹部气孔用排出空气时发出的声音。
(五) 鸣膜发音:有些昆虫会透过鸣膜发音方式发出声音,如蝉会用发音肌的快速收缩与放松,使鸣膜振动产生声音,再透过腹部的共鸣腔,将声音放大,而发出响声音。
雄蝉会发声,具发达的发音构造,且在腹部可以看到明显的音箱盖,雌虫则没有明显的音箱盖,会发声。
昆虫的鸣声悦耳动听,而且唱起来是那样起劲。
可是它们为什么要发声呢?它们又是在为谁唱歌呢?要了解其原因,就要从昆虫在自然界的行为说起。
近代科学研究证实,发声是昆虫“信息联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它具有同伴之间求偶、召唤、报警,以及向敌害发出恫吓、攻击等作用,甚至在有些蝉中,还能引起种间的“社会活动”。
例如:蝉是在绿树成阴的地方才放声歌唱,当一只雄蝉鸣叫时,便会招唤来知音雌蝉,当雌蝉停歇在同一枝条上后,两只蝉便以退或进的动作不停地移动着,直到接近而进行交配为止,然后雄蝉飞离,雌蝉选择适宜的鲜嫩枝条,用矛头状的产卵器刺破枝条韧皮部,把粒粒白色卵籽,产在木质部里。
这是昆虫以鸣声来招引异性的行为。
如果你用网子捉住一只雄蝉时,它会发出震耳欲聋的惊鸣声,停息在周围的蝉儿听到后,便会纷纷飞走或警惕起来。
这是昆虫用鸣声向同类传递危险信号的报警行为。
当雄蝉被鸟儿捕住时,起初昆虫并无反抗表现,等鸟衔蝉起飞时,蝉会猛然发出强烈的尖叫,使鸟骤然一惊而松口,蝉便趁机逃脱,这是以惊吓声逃避猎敌的行为。
蟋蟀的声音节律变化较多,因此不同鸣声的作用也更复杂。
蟋蟀在正常情况下,喜欢在田野中的草丛内挖个浅洞,独身生活,但当雄蟋蟀发育成熟,需要找个伴侣时,便发出普通的鸣叫声,用来招引异性。
雌蟋蟀在距30米以外也能被雄蟋蟀的鸣声唤来,在30米以内时雄蟋蟀才发出优美的“求爱声”。
这是以鸣声选择配偶的行为。
但当有“第三者”插足时,两只雄虫便会展开一场争夺“新娘”的恶斗,各自同时发出激烈而带有威胁性的鸣声。
这是一种制造气氛的助威声音。
蝗虫在成群起飞时前,利用翅膀发出的磨擦声召唤同族共同行动。
昆虫在进行生殖活动时发出的鸣声,只能局限于被同一种类接收,这对于保持种族繁荣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昆虫的鸣声,还有助于使同类之间的行动趋于一致。
昆虫的鸣声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求偶。
并且有个更为有趣的现象,就是只有雄性的昆虫才能发出声音。
传宗接代是昆虫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任务,因此如何找到结婚伴侣,对昆虫是相当重要的问题。
同种的昆虫常会采取同的策嬴得性的芳心,如有些雄虫具有雄壮威武的外表,会透过打斗或抢夺地盘等方式追求性,如独角仙;有些昆虫会用发光的方式,和性进沟通,进而达到交配的目的,如萤火虫;有些昆虫会透过化学气味的传递吸引性,如雌天蚕蛾;有些会用送物的方式追求性,如拟大蚊;有些雄虫则是用声音讯息的传递,吸引雌虫,如蟋蟀等昆虫。
其实,会用情歌吸引雌虫的昆虫种,除蝉,蟋蟀和螽蟴等发出响声音的鸣虫外,有相当多的昆虫都会用声音讯息向性传达爱意,以达到求偶及交尾的目的,只是因为声音够响悦耳或超出人的听力范围,而常被忽。
如,果蝇在求偶时用以沟通的振翅发音的频相当低,人难以听到。
昆虫用鸣叫的方式寻找配偶,优点是可以收放自如,想唱就唱,要停就停。
但缺点是鸣叫声除能引性之外,有时也会暴露自己的行踪,引天敌,或声音遭天敌模拟,而被欺骗吸引。
因此,鸣叫的同时,也必需承担诸多的风险。
据资料介绍,美国学者Dr. David Marshall 研究(Marshall & Hill, 2009)发现,澳洲有种螽(Chlorobaliusleucoviridis)会模仿姬蝉族(Cicadettini)种雌蝉回应同种雄蝉愿意交配所发出的拍翅声,藉此吸引雄蝉过,再将之捕食。
研究学者也曾用这雄虫在对雌蝉发出爱的呼唤声时,适时的以食指手发出嗒嗒声模拟雌蝉之回应声,成功的让雄蝉飞过,依偎在他身上。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Marlene Zuk教授研究团队从1991 起开始研究夏威夷群岛的一种蟋蟀(Teleogryllusoceanicus)(Tinghitella, 2008),这种蟋蟀和一般蟋蟀一样雄虫会藉由鸣唱寻求配偶1990 代一种寄生蝇(Ormiaochracea),从美洲入侵夏威夷,而改变这种蟋蟀的命运。
这种寄生蝇能听到雄蟋蟀的鸣声找到它们,并在蟋蟀背上产,孵化的蛆会钻入体内取食而使寄主死亡。
1990代末期的调查发现在可爱岛((Kauai Island)上有高达30%的该种雄蟋蟀遭到寄生,但同时也发现有会鸣叫的突变型雄虫出现,这种突变雄虫的前翅翅脉较平直,与雌虫的翅似,因为无法鸣叫而会遭到寄生蝇的循声寄生。
到2004 ,可爱岛上已有高达91% 的这种突变型雄虫,但尚未被寄生蝇入侵的其他岛屿的同种蟋蟀,则仍是会鸣叫的正常型蟋蟀。
在短短的几个世代内,可爱岛的蟋蟀就发生如此明显的改变,也让我们到天择的。
想想看,无法正常发出声音的蟋蟀或其他昆虫要如何顺的找到另一半呢?难道它们注定要一辈子当光棍吗?科学家发现,无法唱情歌或因缺陷而唱得好听的蟋蟀,会围绕在会鸣叫的雄虫旁,以拦截闻声前的雌虫。
显示昆虫为传宗接代,让自己的基因得以继续传承,也有无所用其极的手段。
昆虫求偶的发声及其与之相关的求偶行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行为系统,承载和传递的生物学信息极为丰富和复杂。
不同昆虫类群的发声器官结构与发声机理不尽相同,但各类群以其独特的鸣曲定位机制在求偶中准确定位异性个体,迅速接近并顺利实现交配。
声音声谱结构在物种乃至种群水平上存在显著特异性,许多物种的求偶鸣曲结构及其相关的求偶行为十分精细,雌雄间经过充分识别后才能相互接受和实现交配。
但求偶发声在物种甚至地理种群内仍存在一定个体差异,这是由于虫体可随自身状况和外界条件而对求偶发声进行适度调节表达和传递自身质量状况的相关信息,增强对异性的吸引力,从而积极主动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和激烈的生存竞争。
求偶发声及与之相关的求偶交配行为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是可以遗传的,在自然选择和性选择中承受着很强的选择压力,表现出趋同或趋异进化。
求偶发声是发声昆虫雌雄间进行识别和实现交配的主要通讯手段,也是种内识别和种间隔离的重要甚至是唯一手段,从而推动物种分化和进化。
通过但老师的《趣味昆虫》课程我了解到,昆虫本身蕴藏了无穷的奥秘。
我们生活的周围生活着无数的昆虫,由于其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清楚的不多,多数还处在无知状态,有的只仅道它们的名字而已。
但是昆虫带给人类的知识与乐趣是非常巨大的。
同时昆虫也决定了其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昆虫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中重要的一员,是动物界的最大家族,几乎占据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境。
昆虫与环境的适应关系是亿万年来长期进化的结果,同时多数“害虫”却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人类的不适当的活动只能增加人类的悲剧。
理解昆虫,探索昆虫,并与昆虫共存,这样才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更加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