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模拟题1及答案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次作业

第 1 题单选题 (2 分) ( )是克服焦虑的必要前提A B C D 自信回避放松求助您的答案: A参考答案: A第 2 题单选题 (2 分) 人的( ),脑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塑性A B C D 儿童期成年期老年期一辈子中您的答案: D参考答案: D第 3 题单选题 (2 分) ( )是一种由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设计的书面协议,它确定学生学习的目标、达到目标的方法、学习活动进行的时间、完成活动的证据及确认这些证据的标准等。
A B C D 契约学习分层教学经验学习合作学习您的答案: A参考答案: A第 4 题单选题 (2 分) 工作创新的首要前提( )A B C D 方法创新意识创新自我创新保持工作环境“常新”您的答案: B参考答案: B第 5 题单选题 (2 分) 下列关于在职业倦怠的观点,错误的是( )A B C D 不能胜任工作是造成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引起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是个人原因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要学会一张一弛,放松自我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调节工作中带来的倦怠感您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第 6 题单选题 (2 分) 下列不是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的是( )A B C D 情绪稳定情绪愉快时常开心喜乐无常您的答案: D参考答案: D第 7 题单选题 (2 分) ( )是一种使有机体从紧张状态松弛下来的练习过程。
身体和心理之间微妙的相互作用,有助于通过生理调节达到情绪的有效调控。
A B C D 放松训练扩展兴趣发泄情绪睡眠歇息您的答案: A参考答案: A第 8 题单选题 (2 分) ( )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起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愧疚、羞耻等都是( )。
A B C D 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您的答案: C参考答案: C第 9 题单选题 (2 分) ( )的应对是指个体试图控制和减弱压力源带来的负性情绪,如愤怒、受挫感和恐怖等,但不去改变压力源本身。
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专科)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兴趣自我意识心理暗示二、判断对错并对错误的加以改正(每题4分共24分)1.无病即健康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有心理或行为障碍的学生。
3.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4.小学生学习动机辅导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转化。
5.对小学生进行情感辅导,主要是使小学生的情感机制与其他心理机制一道协调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的身心发展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6.具有黏液质类型特征的小学生,在情绪反应方面沉着、平静、迟缓,心境平稳不易激动,很少发脾气,情感很少外露。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2.简述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3.简述心理咨询工作的特征。
三、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1、你是如何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的?2、试述小学生注意发展特点及辅导措施。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是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人员,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的过程。
2、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3、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如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等。
4、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或动作,以含蓄的方式,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
受暗示者的心态改变是下意识的,其受影响的过程是不自觉的。
二、判断对错并对错误的加以改正1.无病即健康错.人的健康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也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有心理或行为障碍的学生。
错.面向全体小学生,以全体小学生为服务对象,全面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的几率,增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
小学心理健康模拟卷(一)

小学心理健康模拟卷(一)1.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B.班杜拉(正确答案)C.勒温D.奥尔波特2.( )是指初次对人的知觉所形成的印象,往往最鲜明最牢固,并对以后的人际知觉及人际交往产生深刻的影响。
A.刻板印象B.光环效应C.首因效应(正确答案)D.近因效应3.个体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干扰或阻碍,使其需要不能满足、动机不能实现所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称为( )。
A.动机受阻B.焦虑C.挫折(正确答案)D.需要4.“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指的是( )。
A.人际关系B.利他关系C.喜欢D.人际吸引(正确答案)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包括( )。
A.彼我B.镜我C.无我D.自我(正确答案)6.皮亚杰认为,认知起源于( )。
A.先天的成熟B.后天的经验C.主体的动作(正确答案)D.吸吮7.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按阶段可分为( )。
A.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亲密的共享关系B.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亲密的共享关系(正确答案)C.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双向帮助关系、单向帮助关系、亲密的共享关系D.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亲密的共享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8.不属于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六个阶段的内容是( )。
A.遵守法律取向B.社会契约取向C.维护生命取向(正确答案)D.普遍伦理原则取向9.以下符合健康的标准的是( )。
A.智力低下B.社会适应良好(正确答案)C.有人格障碍D.患有重大躯体疾病10.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 )阶段。
A.3B.4C.6D.8(正确答案)11.麦克斯白提出亲子关系发生变化的三阶段依次是( )。
A.共同控制、父母控制、儿童控制B.父母控制、儿童控制、共同控制C.儿童控制、父母控制、共同控制D.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正确答案)12.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是(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健康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以下描述的是()A、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B、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灵魂和指导C、社会适应及道德健康取决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状况D、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2、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乃是一种()A、在身体上的完满状态B、在心理上的完满状态C、在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3、孩子在这个时期会出现的行为中,不包括()A、碰到小伙伴,会急于分享自己的零食和玩具B、自己的想法解释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C、许多事情都要求“我自己来”D、学会用代词“我”来代表自己E、认识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正确答案:A4、爱情与其他感情的本质区别在于()。
A、爱情有法侓规定B、爱情有感情基础C、爱情有性欲成分D、爱情有道德限制E、爱情有年龄限制正确答案:C5、常见的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不包括()A、人际关系指标B、身体生理指标C、社会环境指标D、负性情绪指标E、个体发展状态指标正确答案:B6、李某,男,19岁,大一学生。
因情绪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失眠3个月来诊。
李某父母对其管教严厉,李某从小成绩优秀,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从小性格内向,认真学习,很少主动交往。
舅舅曾患精神疾病住院治疗。
刚上大学时,李某听别人说大学课程混混能过关,六十分万岁,抱着这种心态李某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游戏上,逃课,熬夜,不做作业,第一学期末5门功课挂科3门,寒假被父母批评。
暗下决心好好学习,开学后坚持上课,但明显感觉精力不够,晚上入睡困难、有时早醒,但上课犯困,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坚持学习。
2周后再次出现请假不去上课的情况,每天躺在床上懒动,一天一顿饭,对游戏也失去了兴趣,不与同学说话。
公共科考试:202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真题模拟及答案(1)

公共科考试:202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真题模拟及答案(1)1、自我意识包括()心理成分(多选题)A. 自我认识B. 自我学习C. 自我体验D. 自我认可E. 自我控制力试题答案:A,C,E2、在战略管理中,为实现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或手段,被称为()。
[2010年真题](单选题)A. 战略重点B. 战略对策C. 战略导向D. 战略管理试题答案:B3、经济方法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单选题)A. 利益性B. 直接性C. 有偿性D. 平等性试题答案:B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商会(如浙江商会)非常活跃。
就组织性质而言,这些商会属于()。
[2010年真题](单选题)A. 社会团体B. 营利组织C. 事业单位D. 民办非企业单位试题答案:A5、在下列诸学术观点中,属于新公共管理学派的观点是()。
[2013年真题](单选题)A. 政治与行政两分法B. 通过强化层级节制体系提高效率C. 公平优先D. 将企业管理理念引入政府内部试题答案:D6、英国实行的是()。
[2009年真题](单选题)A. 行政监察制度B. 议会监察制度C. 监察院制度D. 专职监察员制度试题答案:B7、学生在复习时应做到以下几点()(多选题)A. 复习须及时B. 复习须思考C. 作好知识上的准备D. 作好物质上的准备E. 多问试题答案:A,B8、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是建立在科层制理论和()的基础上的。
(单选题)A. 立法——司法二分法B. 立法——行政二分法C. 法律——行政二分法D. 政治——行政二分法试题答案:D9、文字沟通的优点在于()。
(单选题)A. 使对方感到亲切B. 富有人情味C. 可当面获知对方的反应D. 法律责任明确试题答案:D10、学习辅导的目标()(单选题)A. 通过辅导使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B. 通过辅导使学生喜欢学习C. 通过辅导使学生学会学习D. 通过辅导使学生养成好习惯试题答案:A11、()是指根据行政人员的品行、个性、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等各项条件来分配工作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测试题(1)附答案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模拟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以下不属于与性格的意志特征相关的性格教育内容是( C )。
A、要培养学生的目的性、独立性B、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制力C、要培养学生的机智敏捷和幽默感D、要培养学生的恒心、坚忍性2、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这是贯彻( C )。
A、针对性原则B、主体性原则C、全体性原则D、全面性原则3、下列不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C )A、16PFB、EPQC、CBCLD、《Y—G性格测验》4、智力激励法是( B )首创的。
A、比奈B、奥斯本C、比尔斯D、詹姆斯5、针对自己的心理缺陷,自我提出一定的要求,用以警醒和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这是( D )方法之一。
A、认知改变法B、榜样示范法C、心理训练法D、心理修养法6、雷诺茨和加特金是( C )的推崇者。
A、直接干预B、团体干预C、前摄性干预D、反应性干预7、学生因不能按时到校上课,教师建议家长取消他晚上看电视的“权利”,这属于:( D )。
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8、我国心理卫生事业发轫于( B )。
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9、( A )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工作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A、智力发展正常B、情绪稳定乐观C、意志品质健全D、行为协调适度10、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活动素材,这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 C )A、主体性原则B、多样性原则C、开放性原则D、有效性原则11、“未雨绸缪”,此种形式属于( D )A、团体干预B、特殊干预C、间接干预D、前摄性干预12、理性情绪干预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B )倡导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
A、詹姆斯B、艾里斯C、奥斯本D、罗杰斯13、干预的第一步是( C )A、调整B、解释C、倾听D、鼓励14、不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模式的优点是( D )A、科学性B、规范性C、可操作性D、教材统一性15、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中,使单个集体活动组成系列活动,具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特点,这体现了( B )A、科学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多样性原则D、开放性原则16、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心理学分类模拟题心理健康(一)

心理学分类模拟题心理健康(一)(总分:129.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6,分数:18.00)1.心理健康(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2.压力(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也叫应激,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
当代的压力概念有三种含义:一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
二是指一种身心反应,包括心理成分和生理成分。
三是指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引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境。
3.压力源(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
包括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和文化性压力源。
4.挫折(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试题及答案1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试题及答案1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一、选择题单选题:1.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以下那个词最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C)A.十全十美B.自由自在C.天人合一D.心情舒畅2. 大学的学业环境和人际模式与中学相比都有诸多不同,以下哪一点不属于这种不同(A)A.集体感更强B.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C.学习的自由度更高D.更注重个体的独立性3. 遗传和环境对一个人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们争论的焦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遗传决定人的潜能B.环境决定人的潜能是否能发挥出来,以及发挥到什么程度C.双生子的研究强有力地证明了人的发展主要受环境的影响。
D.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
4. “父母非常关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什么都要管”这一较为常见的现象,展现了家庭的哪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A.家庭亚系统和界限B.家庭规则C.家庭互动模式D. 父母性格特点5.在小刚的家庭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妈妈管得越多,小刚就越不会表达自己,越不会表达自己,越不能自主,妈妈就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有道理,管得越多。
这一现象展现了家庭的哪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C)A. 家庭亚系统和界限B. 家庭规则C. 家庭互动模式D. 父母性格特点6.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规则,不一定会引起问题。
但具有某些特点的规则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孩子要听父母的话”这一规则属于下列哪一特点的规则(D)A. 非人性化B. 非人性化C. 矛盾化D. 过时化7.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自我关爱”?(C)A. 像安慰别人那样安慰自己B. 学会奖励自己C. 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更加了解自己D. 增加对“自我批判”的觉察8. 自我接纳简言之就是能欣然接受现实自我的一种态度,自我接纳的大前提就是有效的(B)A. 自我安慰B. 自我觉察C. 放松训练D. 享受生活9. 身体保健的方法不包括(D)A. 建立良好生活习惯B. 合理运动C. 对身体的滋养D. 找朋友倾诉10. 心理保健的方法不包括(B)A.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B.暴吃一顿犒劳自己C.放松训练D.自我接纳多选题:1.心理咨询的特点包括(AC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模拟试题1及答案
一、单选题(答案)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下面关于健康的回答哪个是正确的(D)
A、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疾病
B、健康就是生理上没病,心理上亦正常
C、健康除了身体没病,心理正常之外,还要社会适应良好
D、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5、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6、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D)。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智商
7. ()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 )。
A.自我认识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正确答案:C
8.“男儿有泪不轻弹”不利于心理健康,哭就因该哭出来。
这是()的情绪调控方法。
A.转移注意力
B.合理宣泄情绪
C.放松调节
D.情绪ABC
正确答案:B
9. “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情绪调控方法是()。
A.转移注意力
B.合理宣泄情绪
C.放松调节
D.情绪ABC
正确答案:D
10.()可以通过改变注意的焦点来达到目的。
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或活动,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
A.转移注意力
B.合理宣泄情绪
C.放松调节
D.情绪ABC
正确答案:A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心理健康指的是有良好的身体,反映一个人的身体没有疾病,能够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要求。
(×)
2、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
(√)
3、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应。
(×)
4、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做一些容易的工作。
(×)
5、自信就是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肯定。
(√)
6、心理学意义上的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
7、适当宣泄情绪对个体健康有利,因此我们可以用任何方法宣泄自己的情绪。
正确答案:(×)
8、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个体在认识自己行为和活动基
础上产生的,是通过社会比较实现的。
正确答案:(√)
9、努力认识自己,是一个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
个体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更好的
扬长避短,不断自我完善。
正确答案:(√)
10、情绪失控是自控力差者的表现。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