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
安全生产月期间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有哪些

安全生产月期间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有哪些每年的安全生产月都是为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而设立的。
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仍有一些典型事故发生,给人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
案例一:某建筑施工现场坍塌事故在安全生产月期间,某城市的一处大型建筑施工现场发生了严重的坍塌事故。
当时,工人们正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浇筑作业。
由于支撑结构设计不合理,加上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导致部分支撑结构无法承受混凝土的重量,最终引发了大面积的坍塌。
事故发生时,现场有多名工人被困。
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展开救援工作,但由于坍塌面积较大,救援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救援,最终有部分工人被成功救出,但仍有一些工人不幸遇难。
这起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建筑施工行业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标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案例二:某化工厂爆炸事故在安全生产月中,一家化工厂发生了剧烈的爆炸事故。
初步调查显示,事故原因是由于化工原料储存不当,加上高温天气的影响,导致化工原料发生了自燃,并引发了爆炸。
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不仅摧毁了工厂的部分设施,还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附近居民被紧急疏散,许多人受到了惊吓。
幸运的是,由于疏散及时,没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这起事故提醒我们,化工厂等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加强对原材料的储存和管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同时要做好应急预案和演练,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案例三: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在安全生产月期间,某煤矿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
据了解,该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瓦斯检测和通风制度,导致瓦斯积聚。
当工人进行作业时,产生的火花引发了瓦斯爆炸。
事故发生后,煤矿立即启动了应急救援预案,但由于爆炸威力较大,井下情况复杂,救援工作进展缓慢。
经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救出了部分被困矿工,但仍有不少矿工失去了生命。
这起煤矿事故再次凸显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煤矿企业必须加强瓦斯治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事故案例分析:30个起重伤害事故案例

30个起重伤害事故案例案例1:检查时独自行走,小车开动轧断手指伤亡人员概况一、事故简单经过1993.11.24日,某钢铁公司电炉厂,电工黄某(男、25岁,七级电工)对天车进行电气检查,检查完天车滑线想下车,脚被平台斜拉支撑绊了一下,身体绊倒,本能地用手扶物保持身体平衡,左手扶到天车小车道轨上,小车正好开过来轧到黄某手上,将其左手拇指、食指、中指轧掉。
事故发生后,黄某自己走到天车端粱安全门处把紧急开关关掉,向天车司机打了招呼。
此事造成黄某重伤。
二、事故原因A、趁天车运行间隙黄某登车,上车时没有断开安全开关,也没有和司机打招呼,司机根本不知道。
B、电工工作至少两人一起,单人作业违反规定。
C、天车上行走脚下确认不够。
三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交叉作业的联系。
案例2:对吊物重量确认不清,物落伤人致死一、事故经过2001.7.17日,某钢铁公司氧气厂,2#、3#空压机过滤器到货卸车,用8T汽车吊停在货车尾处卸车,第一件顺利吊下,此时,任某(男,28岁,大学,机动科长)同刘某从厂房出来,站在第一件西侧讨论其用途,14:35吊第二件,当把空气过滤器主体吊出货车槽开始下落时,箱体主体的西南下角蹭挂货车右边槽上方,箱体急速向南偏甩,同时汽车吊车头翘起,吊物迅速下落,将站在吊物旋转半径内的任某砸住,营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a) 吊车司机对吊物重量确认不清,估计偏轻,违章冒险操作。
b) 起重作业管理不善,没有配备专业起重指挥及司索工。
c) 卸货位置不当,任某站位不当。
三、防范措施起重作业必须坚持“十不吊”,起重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案例3:一、事故经过2001.1.8日,某钢铁公司炼钢厂转炉检修,从事拆运吸尘管道(管道长10.85米,总重8.27吨)作业,铆工刘某、起重工刘某确认管道吊耳并估算重量为4吨左右,选择2吨倒链一个及ф15.5mm钢丝绳分别栓挂在管道东西两侧的吊耳上,10:40左右,4#天车司机滕某在生产科副科长张某指挥下(欢迎关注泰科钢铁),在管道自转90度情况下,将4#天车开到西侧2#混铁炉处,此时,吊装用的倒链和钢丝绳突然断裂,管道坠落至2#混铁炉过桥上,将正在2#混铁炉过桥上工作的张某(男,30岁,高中,混铁炉班长)击中头部,当场死亡,同一起作业的许某受轻伤。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
1. 中国江苏徐州:2007年12月14日,徐州市泰山区富营镇涝洼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05人死亡、22人受伤。
这是中国一次重大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也是继2005年矿难后的又一次惨剧。
2. 法国巴黎: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造成巴黎圣母院塔尖和穹顶坍塌,导致塔尖和斗拱严重损坏。
这是法国历史上一次极为严重的文化遗产火灾,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
3. 中国浙江宁波:2010年7月28日,宁波市北仑区中国石化分公司发生毒气泄漏事故,导致死亡或受伤的工人达286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毒气泄漏事故之一。
4. 印度孟买:2013年6月27日,位于孟买市一座多层建筑发生坍塌事故,造成至少75人死亡。
这是孟买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建筑坍塌事故之一,引发了对建筑安全的广泛关注。
5.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2018年2月14日,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公园高中发生校园枪击案,造成17人死亡、多人受伤。
这是美国历史上一次极为惨痛的校园枪击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枪支管控的讨论。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汇编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汇编1.瓦斯爆炸事故:在煤矿、化工厂等场所,由于瓦斯泄漏未能及时处理,最终导致瓦斯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并因火源的引入导致爆炸事故发生。
此类事故通常导致多人死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
2.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施工、装修工作等场所,由于安全措施不当或操作失误,工人从高处坠落导致的事故。
安全帽、防护网等防护设施未能起到有效作用,造成严重的伤亡和残疾。
3.大型机械设备事故:在工厂、工地等场所,因机械设备故障、操作不当或维护不良,引发的事故。
例如,机械设备突然停转导致工人被夹伤或撞伤;机械的爆炸、起重设备的失控等。
4.化学品泄漏事故:在化工厂、实验室等场所,由于化学品泄漏、操作不当或储存不当,引起环境污染、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
此类事故造成的伤亡不仅包括工作人员,也可能影响到周边居民的安全。
5.火灾事故:在工厂、仓库、住宅等场所,由于火源未能及时熄灭或电器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
火灾往往瞬间蔓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会引发爆炸、烟雾中毒等次生灾害。
6.交通事故:在物流、运输领域,由于驾驶员疲劳、超载、超速等因素,造成交通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秩序和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7.建筑物坍塌事故: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缺陷、施工质量问题或自然灾害等引起的建筑物坍塌事故。
此类事故会导致工人被埋压、死亡,也会对周边交通和民生设施造成重大影响。
8.污水溢流事故:在工厂、污水处理设施等场所,由于设备故障、管理不善或恶劣天气条件等,导致污水溢流事故。
这种事故会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
9.电气事故:在电力、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路短路、电器设备故障或非法接电等,引起火灾、电击等事故。
电气事故常常导致人员伤亡和电力设施损坏。
这些典型案例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设施齐全,并定期进行维护检查。
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

有关事故案例生命是宝贵的,健康是重要的,不可能每个员工都去亲身体验事故,因此,学习事故案例,从中得到启迪,设想危险,未雨绸缪,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好方法。
为从这些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事故中吸取教训,使这些事故成为前车之鉴,预防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并能举一反三,进一步促进公司安全生产,给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特搜集了与我公司相关的一些事故案例汇集成册供公司员工学习。
每个案例均有事故经过、事故原因、责任分析、教训及防范措施,以科学的态度,从理论上探讨其起因,并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
案例的陈述力求简捷、清晰、突出主要线索和问题,注重实用性。
案例一操作车床违章未戴工作帽伤害事故,湖南某机械加工厂一名女工,在操作车床时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未戴工作帽,致使长发被旋转的工件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
一、事故经过是星期天,应该是休息的日子,但是某机械厂由于实行了新的计件工资制,许多工人自发组织加班,以求增加收入。
机加工车间女车工尹某,在车间领导安排她加班而她本人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擅自请在本厂当铸造工的丈夫替代操作车床。
这天11 时许,尹某从市场买菜回来,因考虑到丈夫车工技术不熟练怕出废品,连忙去车间探望。
来到车间后不久,尹某发现车床刀架紧固螺钉松动,她在未停机的情况下,违章伸手去帮忙拧螺钉。
由于尹某未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戴工作帽,致使自己的长发被卷入车床丝杆上,待其丈夫发现时又不知道如何关掉车床电源开关,而是抱着尹某身体向后拉,结果头发越绞越紧。
当另一工人发现并关掉车间总闸时,尹某满头秀发连同头皮已被全部撕掉,左耳也撕去一块,造成一起惨不忍睹的重伤事故。
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连串的违章,首先是尹某违反有关规定,擅自让其丈夫代替自己操作车床;其次是在未停机的情况下紧固螺钉,这也是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禁止的;再次是操作车床不戴工作帽,导致长发被车床丝杆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该厂安全管理工作太差,一连串的违章无人纠正、无人制止,估计在当天工人加班的情况下,工厂、车间领导可能无人到场,如果确实这样,就属于严重失职。
典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典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因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由于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管理不力,导致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警惕。
1. 矿井透水事故。
在煤矿生产中,透水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安全生产事故。
2010年,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透水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当天,由于煤矿管理人员对矿井透水情况监测不力,未能及时发现矿井透水迹象,导致了透水事故的发生。
此外,煤矿内部的安全疏散通道设置不合理,也加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煤矿企业要加强对矿井透水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健全安全疏散通道,确保矿工的人身安全。
2. 化工厂爆炸事故。
化工厂是一个高风险的生产领域,化工厂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2015年,某化工厂因操作不当,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大面积的环境污染。
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未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作业,导致了化工原料的泄漏和气体积聚,最终引发了爆炸事故。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化工企业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3. 建筑工地坍塌事故。
建筑工地是一个高危的作业场所,工地坍塌事故时有发生。
2018年,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坍塌事故,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残。
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建筑工地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了建筑材料的堆放不当和施工工艺的失误,最终引发了工地坍塌事故。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工地安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以上是一些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这些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汇编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事故频发,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1.2024年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该事故导致173人死亡,多人失踪,800多人受伤。
起火爆炸的现场包括危险化学品仓库,事故原因是废弃化学品采取违规储存、管理和违法作业。
该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对于工业安全的重视。
2.2024年江苏连云港化工厂爆炸事故:该事故导致24人死亡,多人受伤。
爆炸发生在一家化工厂的氯化氢罐内,引起危险化学品泄漏。
调查显示,该化工厂存在安全生产隐患,部分化工设备老化、保养不到位。
3.2024年山东龙口化工厂爆炸事故:该事故导致10人死亡,多人受伤。
爆炸发生在一家化工企业的塔内,引起剧烈火灾。
调查发现,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违规操作等问题。
4.2024年四川宜宾煤矿透水事故:该事故造成21人死亡,多人失踪。
事故发生在一家矿井内,由于地质灾害引起透水并导致井下发生洪水。
事故原因包括矿井安全管理不到位、工人操作不规范等。
5.2024年安徽合肥工厂火灾事故:该事故导致7人死亡,多人受伤。
火灾发生在一家涂料厂,由于违规配置、使用可燃液体引起爆炸和火灾。
调查结果显示,该工厂存在违规操作、安全隐患等问题。
这些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表明,生产安全事故往往与违规操作、管理不到位、安全设施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为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加强对企业的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生产标准的监督和执行,提高企业及员工的安全意识。
此外,政府需要加强对有关企业的安全检查,严厉查处安全违法行为,加强事故预防措施。
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相信我国的生产安全状况将逐步改善,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会得到降低。
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

有关事故事例生命是可贵的,健康是重要的,不行能每个员工都去亲自体验事故,所以,学习事故事例,从中获得启示,假想危险,防患未然,是防备事故发生的好方法。
为从这些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事故中汲取教训,使这些事故成为覆车之鉴,预防近似事故的重复发生,并能贯通融会,进一步促使公司安全生产,给公司创建一个优秀的工作环境,特收集了与我公司有关的一些事故事例聚集成册供公司员工学习。
每个事例均有事故经过、事故原由、责任剖析、教训及防备举措,以科学的态度,从理论上商讨其因由,并提出了防备事故发生的对策。
事例的陈说力争简捷、清楚、突出主要线索和问题,着重适用性。
事例一操作车床违章未戴工作帽损害事故2004 年 6 月 8 日,湖南某机械加工厂一名女工,在操作车床时严重违犯安全规定,未戴工作帽,以致长发被旋转的工件环绕,造成严重损害事故。
一、事故经过6 月 8 日是礼拜天,应当是歇息的日子,可是某机械厂因为推行了新的计件薪资制,很多工人自觉组织加班,以求增添收入。
机加工车间女车工尹某,在车间领导安排她加班而她自己没有时间的状况下,私自请在本厂当锻造工的丈夫代替操作车床。
这日 11 时许,尹某从市场买菜回来,因考虑到丈夫车工技术不娴熟怕出废品,连忙去车间看望。
到达车间后不久,尹某发现车床刀架紧固螺钉松动,她在未停机的状况下,违章伸手去帮忙拧螺钉。
因为尹某未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戴工作帽,以致自己的长发被卷入车床丝杆上,待其丈夫发现时又不知道怎样关掉车床电源开关,而是抱着尹某身体向后拉,结果头发越绞越紧。
当另一工人发现并关掉车间总闸时,尹某满头秀发连同头皮已被所有撕掉,左耳也撕去一块,造成一起惨不忍睹的重伤事故。
二、事故剖析造成这举事故的直接原由是一连串的违章,第一是尹某违犯有关规定,私自让其丈夫取代自己操作车床;其次是在未停机的状况下紧固螺钉,这也是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禁止的;再次是操作车床不戴工作帽,以致长发被车床丝杆环绕,造成严重损害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事故案例生命是宝贵的,健康是重要的,不可能每个员工都去亲身体验事故,因此,学习事故案例,从中得到启迪,设想危险,未雨绸缪,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好方法。
为从这些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事故中吸取教训,使这些事故成为前车之鉴,预防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并能举一反三,进一步促进公司安全生产,给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特搜集了与我公司相关的一些事故案例汇集成册供公司员工学习。
每个案例均有事故经过、事故原因、责任分析、教训及防范措施,以科学的态度,从理论上探讨其起因,并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
案例的陈述力求简捷、清晰、突出主要线索和问题,注重实用性。
案例一操作车床违章未戴工作帽伤害事故2004年6月8日,湖南某机械加工厂一名女工,在操作车床时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未戴工作帽,致使长发被旋转的工件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
一、事故经过6月8日是星期天,应该是休息的日子,但是某机械厂由于实行了新的计件工资制,许多工人自发组织加班,以求增加收入。
机加工车间女车工尹某,在车间领导安排她加班而她本人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擅自请在本厂当铸造工的丈夫替代操作车床。
这天11 时许,尹某从市场买菜回来,因考虑到丈夫车工技术不熟练怕出废品,连忙去车间探望。
来到车间后不久,尹某发现车床刀架紧固螺钉松动,她在未停机的情况下,违章伸手去帮忙拧螺钉。
由于尹某未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戴工作帽,致使自己的长发被卷入车床丝杆上,待其丈夫发现时又不知道如何关掉车床电源开关,而是抱着尹某身体向后拉,结果头发越绞越紧。
当另一工人发现并关掉车间总闸时,尹某满头秀发连同头皮已被全部撕掉,左耳也撕去一块,造成一起惨不忍睹的重伤事故。
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连串的违章,首先是尹某违反有关规定,擅自让其丈夫代替自己操作车床;其次是在未停机的情况下紧固螺钉,这也是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禁止的;再次是操作车床不戴工作帽,导致长发被车床丝杆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该厂安全管理工作太差,一连串的违章无人纠正、无人制止,估计在当天工人加班的情况下,工厂、车间领导可能无人到场,如果确实这样,就属于严重失职。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类似于这样的事故,一般出现在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都不严格的中小企业,或者出现在加班、夜班等特殊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管理比较松懈,作业人员也比较容易马虎,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由此而比较容易发生事故。
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项政策或制度的推出,特别是与职工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或制度的推出,必然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
例如实行计件工资,如果没有相应的质量保证办法,会造成残次品增加、质量下降;如果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会造成忽视安全事故增多。
这是从这起事故中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
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1、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制止,并给予必要的处罚,同时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要求车工必须按规定穿好紧身合适的防护衣服,把袖口扣紧或者把衣袖卷起,把上衣扎在裤子里,腰带端头不应悬摆。
不要穿过于肥大、领口敞开的衬衫或外套。
留有长发时要戴防护帽或头巾,头巾或领带的端头要仔细塞好。
3、车床操作工在开动机床前,要详细检查机床上危险部件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润滑机床,并作空载试验。
案例二违章戴手套操作车床造成断臂事故2004年10月10日,某生产制造公司下属机械分公司一名车工在生产过程中,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戴手套进行操作,不幸被旋转的工件卷入,造成右手手臂被铰断事故。
一、事故经过10月10日13时15分许,某生产制造公司下属机械分公司车工蒯某某(女,23岁),操作C260车床加工曲柄轴,在未停机的情况下,用八寸半圆锉修整毛刺。
修整中因右手戴的帆布手套口被旋转的工件毛刺挂住,右手腕部被旋转的工件铰、缠,右手腕当即被铰断,右臂尺骨、桡骨外露2/3,皮肤肌肉脱套,无法再植,后将右小臂截去2/3。
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者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戴手套操作。
此外,在未停机的情况下修理加工工件的毛刺,能省时省力,但不值得提倡,尤其对于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经验的新工人来讲,更不应该提倡这种操作方式。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安全生产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健全,只顾生产经营,放松了安全管理工作,检查督促不够。
二是作业环境较差,或者加工工件过于粗糙,不戴手套害怕伤手。
三、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在车工安全操作规程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操作者必须穿紧身工作服,袖口不能敞开,长发要戴防护帽,操作时不能戴手套。
为什么不能戴手套操作?其原因是戴上手套后容易被旋转的机械或工件卷入,造成伤害。
这种规定属于常识性和硬性规定,不能有丝毫的通融,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而是必须遵守的规定。
在这个事故案例中,操作者为什么要戴手套操作呢?一是怕伤手,二是有侥幸心理。
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违章行为可能是习惯性违章,以往车间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发现后未及时纠正,并且安全教育也不够。
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1、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要吸取此次事故教训,增强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查找管理漏洞,严格考核,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组织好安全日活动,坚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补课、建卡,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和考试。
3、开展“我要安全”活动,学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管理,制止违章。
合理使用劳保用品,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案例三新工人违章操作导致的断臂事故1998年1月8日,河南省某发动机厂一名新工人,由于缺乏安全知识,操作中严重违反安全规程,造成左手手臂骨折事故。
一、事故经过1998年1月8日上午,某发动机厂大件车间三组工人陈某某与其徒弟刘某某(女,27岁,徒工,本工种工龄56天)操作2550型立钻加工机油泵壳体。
陈某某先加工了30多件后,由刘某某上岗操作。
10时左右,刘某某在装夹零件时,因右侧压板未推到位,便在未停机的情况下,伸左手绕过正在旋转的铰刀(成环抱状)至右侧推压板,不慎被铰刀挂住左衣袖,左手臂绞到铰刀上,造成左肱骨中下段闭合型骨折,左尺、桡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
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刘某某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操作中违反安全规程,未停机装夹零件。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车间领导在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上不到位,特别是对新进厂职工针对性安全教育不落实,出现严重漏洞。
二是师傅陈某某对徒弟安全教育不够,传授操作规程不够,忽视安全责任。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新职工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技术水平低和缺乏操作经验,极易出现违章操作造成事故。
需要注意的是,新职工的违章操作通常不是习惯性违章,而是由于缺乏知识、缺乏经验造成的。
因此,班组长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安全工作要跟上(必须坚持“五同时”),师傅在传授操作技术时一定要传授安全规程、安全操作经验。
从安全管理的角度讲,这起事故的发生,反映出该厂在新职工上岗操作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安全管理存在着漏洞。
车间领导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处理好生产和安全的辩证关系,切实从中吸取血的教训,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职责,踏踏实实抓好安全,特别要对新工人的上岗操作实行重点管理,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1、发动机厂应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对新职工的安全教育,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坚决杜绝无证操作现象。
2、对本企业的一人多机(岗)的安全教育要求100%进行,并填写教育卡片,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广泛开展“三不伤害、一不失误”活动,并填写个人保护卡,交安环科备案。
案例四冲压工违章操作导致右手压伤事故2000年3月16日,某冲压厂在生产过程中,一名操作工严重违反安全规程,将手伸入模具危险区矫正工件,造成右手压伤事故。
一、事故经过3月16日18时30分许,冲压厂冲二车间冲压工李某某(女,21岁),在上二班期间独自一人操作250t冲床加工冲压工件。
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思想麻痹,疏忽大意,忽视安全,在压力机滑块下行2/3的过程中,右手进入模具危险区矫正工件定位,致使其右手被压伤,造成右手拇指脱套伤,食指、中指各一节和无名指、小指全部离断。
二、事故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李某某在冲压过程中严重违章操作。
按照操作规程规定,“滑块运动时,不准将手伸入模具空间矫正或取、放工件”。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现场管理粗放,现有的工艺制度中安全防护措施内容不细,未明确到每种模具的取、送料方式,增大了职工在操作时的随意性。
二是冲压厂临时用工管理不到位,车间安全管理及职工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的教育未落到实处,对职工的习惯性违章未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未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及安全措施。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在这起事故中,我们强调操作者的安全操作和对违章行为的纠正,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求冲压机械的安全。
按照《冲压安全管理规程》的要求,冲压机械需要设置安全装置,冲压机械安全装置的功能有下列四种类型:1、在滑块运行期间(或滑块下行程期间),人体的某一部分应不会进入危险区,如固定栅栏式等安全装置。
2、当操作者的双手脱离启动离合器的操纵按钮或操纵手柄后,伸进危险区之前,滑块应能停止下行程或已超过下死点,如双手按钮式、双手柄式、活动栅栏式等安全装置。
3、在滑块下行程期间,当人体的某一部分进入危险区之前,滑块应能停止或已超过下死点,如光电式、感应式、翻板式等安全装置。
4、在滑块下行程期间,能够把进入危险区的人体某一部分推出来,或能够把进入危险区的操作者手臂拉出来,如推手式、拉手式等安全装置。
在对事故进行分析时,除了对操作者的操作行为进行分析之外,还应注意技术方面的原因,例如在这起事故的发生过程中,安全装置未能发挥保护作用,应当说这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原因。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安全的管理,从技术措施上注意防范事故的发生。
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1、技术部门应根根冲压机械状况,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认真排查,完善工艺安全技术条件,包括每种模具送、取料安全措施方式并制定出具体的整改计划,按期整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严格考核。
2、企业、车间、班组都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监控和考核力度,认真组织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及安全教育,对查出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等,绝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严肃处理。
3、要加强临时用工管理,对临时用工要严格执行有关用工规定,真正做到谁用工、谁负责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坚决杜绝用工管理中存在的脱节现象,杜绝违章和重复性事故的发生。
案例五更换模具严重违章操作导致伤手事故1997年3月19日,某标准件生产厂在夜班生产过程中,一名冲压工在更换模具时严重违章操作,造成断指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