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喜先进事迹材料简介
滦平名人简介

篇一:滦平县第八中学简介滦平县第八中学简介增加内容一、综合楼(馨远楼)主题:一楼:“求真”,万物之源,人性之本二楼:“务实”:严谨求实,精益求精三楼:“向善”:团结友善,躬行善为四楼:“尚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二、爱的教育内容解说词1、爱是教育的根源。
八中人这样理解“爱的教育”,爱是尊重,用理解和信任夯实“爱的教育”的根基,爱是责任,用信念和行动构建“爱的教育”的大厦;爱是奉献,用关怀和付出营造“爱的教育”的家园。
用爱的光明、温暖和希望滋润每个人的心田。
(呈现爱的教育四字歌图片)解说词2、爱的教育四字歌在八中全体教师和学生中广为传颂,并深深的印在脑海,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教师篇要求教师做到:爱自己、爱家庭、爱学生、爱同事、爱家长、爱工作、爱学习、爱生活、爱集体、爱祖国。
学生篇积极引导学生做到: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习、爱生活、爱劳动、爱集体、爱学校、爱祖国。
(照片:校刊《爱在身边》,第一期的主题:“爱的教育”之“阳光校园,新帆起航”。
第二期的主题:“爱的教育”之“阳光校园,我做主人”。
)解说词3、学校还编写了校刊《爱在身边》,记录学生、老师身边发生的一件件充满关爱的小事,爱是你我,用心交织着学习和生活,在爱的阳光下我们快乐健康、幸福成长。
三、获奖情况1、2013年5月11日,校团委会组织队员参加县团委举办的健美操大赛,参赛节目《舞动中国》获得少年组第五名,三等奖。
(照片)2、2014年4月11日,鲍新月、杨贺铮两名同学参加全县中小学生演讲比赛,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照片)四、2013年中考成绩再铸辉煌。
滦平八中2013年中考取得喜人成绩:我校高分(533分以上)人数17人,其中徐明新同学以584分获得2013年滦平八中中考状元;我校优秀人数(516分)以上33人;高分人数(500分以上)40人。
优秀人数和高分人数均居全县乡镇6所中学第二位。
一中今年录取共840人,其中我校被录取81人(包括体育特招1人,音乐1人,美术特招生4人)其中有8人获得一中奖励。
最美退役军人个人简要事迹材料

最美退役军人个人简要事迹材料退役军人党员服务队,于20__年7月由4名退役军人党员共同发起,先后有75名退役军人参加,现有52名退役军人。
以下是初心为您推荐。
王富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7月出生,1983年入伍,1989年退役,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浙宁出租车运输有限公司司机。
曾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退役后虽然身体患有伤病,但不愿给组织和社会添麻烦,自愿放弃安排的工作选择自力更生,从事出租车运营工作。
他爱岗敬业,多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展现“的哥”良好形象。
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尹力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11月出生,1992年入伍,20__年退役,山东省荣成市热电燃气集团工会主席。
退役后建立荣成首家、最大公益组织——引航爱心志愿者协会,是荣成志愿服务的一面旗帜。
组织开展“集结号关爱老兵”公益活动,牵头成立由152名退役军人组成的“八一军旗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老兵跑腿、义务交警、义务消防、义务搜救等志愿活动,带领一批退役军人在志愿服务、回馈社会中找到新的人生价值,传承红色基因。
曾获全国学雷锋标兵、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孔金珠,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3月出生,1991年入伍,20__年退役,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长期从事国产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及国产软硬件生态的研究工作,是国产操作系统“银河麒麟”的开发者之一。
退役后专注于国产操作系统的产业化推广,让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在促进我国信息系统国产化建设和自主保障能力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史光柱,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0月出生,1981年入伍,20__年退役,原成都军区某师副。
曾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在4次负伤、8处重伤、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带领全排收复两个高地,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他身残志坚,积极进取,服务社会,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巡回演讲,讴歌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投身公益回报党和军队培养,注册成立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带领爱心人士助残扶残、帮扶英烈、关爱弱势群体。
周台子范振喜感人事迹

周台子范振喜感人事迹位于两山夹一沟的周台子村曾是有名的“一穷二乱民心散”的后进村。
1987年人均收入不足400元,全村1900口人,村集体仅有五间旧房子(其中三间租给了原国有铁矿家属),屋内仅有一张少了一条腿的破桌子和一部没了摇把子的电话机,欠外债8万元,恶性案件时有发生。
这一年,年仅25岁的范振喜当党支部书记。
“豁出命也要把老百姓带上致富路。
”当时,虽然承德市国营大矿(铁矿)坐落在这个村,但是村集体属于“零”资源。
范振喜经过反复考虑悟出一个道理:“手中没把米,叫鸡都不来。
”村范围内有几个零散矿点,谁先占上了就由谁开采着,群众意见非常大。
范振喜决心先拿他亲二哥“开刀”,当时,这个矿点年可收入6万元,收回矿点,却遭到二哥的质问:“你刚当了个小官,就算计到了自家人的头上!你真忍心这样做,咱们就不是亲兄弟!”在范振喜多次工作和要求下,二哥终于带头交出了矿点,由村里统一办采矿证,实行规范管理,范振喜为村里挖到“第一桶金”。
随后,他又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清理多年留下的陈欠、狠刹盗伐本村林木的歪风,这三个战役的胜利,打开了工作的局面,群众议论说:“范振喜是块当家的料儿,这个干部看样子能干成点事儿!”不幸悄悄地降在了他的身上。
1991年秋天,范振喜外出到辽宁海城考察浴盆厂项目时,接触到化学原料菱镁土后,回来就连续多天发起了高烧,最后他终于挺不住了,医院诊断结果为——血癌,这一年,他刚好30岁!后来,他听说血癌可以做骨髓移植手术,但手术需要大量资金。
危难时刻,还没有富裕起来的村民伸出了援手,70多岁的本村孙守兰大娘把卖鸡蛋攒下的100元钱拿出来、长年卧床的外乡老党员石梁库听说这件事后从亲戚家借了10元钱交出来,五六天时间就凑了10万元钱。
去北京医院的那天,几百人把他送到村口。
范振喜捧着乡亲们凑的“救命钱”,暗暗发誓:“只要活着,拼命也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1993年5月,过了一次“鬼门关”的范振喜出院了。
临行前,主治医生曾叮嘱“一定要静养两至三年,平时要喝无菌水、吃无菌饭。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简介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简介正文第一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简介***同志今年已经是55岁了,但是他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同志,乐于助人,服从组织安排,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明显提高,政治敏锐性不断增强。
工作上,开拓进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成绩突出。
***同志,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生活上经常帮助孤寡老人挑水劈材,却从来不要报酬,也不要表扬,然而,这家老人有一个养子,是其哥哥家的孩子过继给了老人,不但不管老人,还对**恶语相对,怀疑他让老人到法院告他(转载需注明来源:),但**始终没有放弃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
他工作上兢兢业业,因年龄关系,患有眩晕症、低血压、低血糖等,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
**自20XX年任生产段长以来,始终致力于生产工作,他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组织领导、协调能力,业务精通,作风扎实。
每到冬季始终是每天都要上山参加生产一线工作却不要额外的报酬。
多年来,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开拓进取的行动,昂扬积极的心态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为党的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和优异成绩。
因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同志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风端正,信念坚定,勇于实践,不怕吃苦,甘当公仆,充分发挥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愧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模范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注重用自身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品质,在学习和思考中提高自己管理水平、理论水平。
他在工作中,把党的中心任务与本场的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创新党建活动,认真做好党组织报表,在支部工作中,他积极配合书记工作,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尊重领导,服从组织分工,识大体,顾大局,追求高尚,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廉洁自律。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最新版】目录1.2021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简介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概述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正文2021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是一项表彰在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具有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的杰出人物的活动。
他们以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勇攀高峰的精神,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新时代的楷模。
以下是 2021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概述和颁奖词:1.张伯礼: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他不顾个人安危,逆行出征,带领团队在武汉抗疫最前线,为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贡献。
颁奖词:“国有祥瑞,尔伯维良。
八十矣,壮心不已。
”2.张定宇:他身患渐冻症,却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心态,感动了无数人。
颁奖词:“千里援手,一片丹心。
病情肆虐,你是我们的定海神针。
”3.陈薇:她临危受命,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新冠病毒疫苗,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
颁奖词:“一剂疫苗,万里援手。
你为世界筑起防疫长城。
”4.汪品先:他潜心研究海洋地质,带领团队为我国深海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颁奖词:“深海勇士,国土之光。
你把一生献给大海,大海也将你铭记。
”5.田文:她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知识和希望。
颁奖词:“文化传承,爱的使者。
你让文化在山区扎根,让梦想在阳光下绽放。
”6.范振喜:他身残志坚,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成为脱贫攻坚战的一面旗帜。
颁奖词:“脱贫路上,你是领路人。
你让残缺变成完美,让贫穷变成富裕。
”7.刘永坦:他长期致力于雷达技术研究,带领团队攻克世界级难题,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颁奖词:“雷达专家,国之重器。
你用智慧和信念,守护祖国蓝天。
”8.高德荣:他长期坚守在高原,为藏族地区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成为当地孩子们的“汉族爸爸”。
颁奖词:“高原上的守护者,孩子们的‘汉族爸爸’。
2021大学生村官报考时间拼命村官观后感范文

2021大学生村官报考时间拼命村官观后感范文近日,由滦平县委组织部和承德市委组织部联合拍摄制作的反映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先进事迹的专题片《拼命村官》入选《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榜样》全国百部党员教育教材,并在《共产党员网》播出。
河北滦平县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几经生死,放弃自己及亲人发财的机会,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使这个20多年前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集体欠外债8万元的冀北贫困村,发展成拥有十几亿元集体资产、年产值3亿元、农民年均收入超万元的富裕村,被誉为“中国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范振喜的先进事迹,我大概是10年前就听过他的现场事迹报告。
回想起来当时是被他以患癌症之躯带领周台子老百姓走上了致富道路所感动。
以后每次坐车路过周台子村,隔河看到它的飞速发展变化,大家都会平淡的说周台子有铁矿。
这次参加范振喜事迹报告会,我是深深被他的崇高人格而感动,因为驻村2个多月对农村工作的所见所感,让我认识到一个好带头人是一方百姓的福分。
周台子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因为有范振喜这样的带头人,看看全市多少个有铁矿的村,老百姓为啥没富起来,有的还深受其害。
一比较就一切清楚了,有资源老百姓并不一定就会富起来。
而周台子做到了,我认为范振喜的3个与众不同之处成就了今天的周台子村。
第一个是范振喜真心想为全村老百姓做实事25年前,年仅24岁的范振喜上任时,低矮破旧、窟窿满屋的周台子村部里仅有一张上世纪60年代的三条腿的办公桌,一把破椅子和一个没有摇把的电话。
他没有悲观失望和怨天尤人,而是横下一条心:群众推举我,我就要对群众负责,一定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拼了命,也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是真想为老百姓办事。
经过走访,范振喜村支部一班人理出了“治乱、治穷、收人心、抓企业、强经济”的工作思路,并决定从解决群众看着不公、心里不平的几个热点、焦点问题入手,维护群众利益,打开工作局面。
如果说,范振喜当上村党支部书记之初首先想到先为自己捞点再说,那就可以肯定地说就不会有周台子的今天了。
活着一天,就要为百姓奋斗一天——记河北滦平县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

活着一天,就要为百姓奋斗一天——记河北滦平县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史自强【摘要】尽管已与血癌抗争了24年,身患脑梗塞、干眼症等多种并发症,每天要吃十多种药,但河北承德滦平县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依然没有停止工作。
【期刊名称】《人民周刊》【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2页(P62-63)【关键词】滦平县;村党支部;村风;河北承德;活着;脑梗;环村;人工泪液;集体管理;党员大会【作者】史自强【作者单位】人民日报【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267.2尽管已与血癌抗争了24年,身患脑梗塞、干眼症等多种并发症,每天要吃十多种药,但河北承德滦平县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范振喜依然没有停止工作。
他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一心为民的追求,团结带领广大村民,将贫穷破败的周台子村建设成了生活富裕、村风文明的“承德第一村”,让幸福生活的阳光温暖了整个村庄。
周台子村曾是有名的“一穷二乱民心散”的后进村。
1987年,这里人均收入不足400元,村集体欠外债8万元,恶性案件时有发生。
由于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没人愿意干,镇党委专门派了工作组到村里协助挑选带头人。
25岁的范振喜这年恰从部队退伍,他年轻、有头脑,为人处世公道正派,大伙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在党员大会上,大家一致推选他当书记。
周台子村当时穷困潦倒,就连村委会也是破败不堪:在那间旧房子里,仅有一张上世纪60年代的办公桌,还缺了一条腿儿;唯一的一部老式电话还没有了摇把子,成了摆设。
“手中没把米,鸡都叫不来”。
考虑再三,范振喜认为,只有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才有能力为老百姓办事,党支部也才能站住脚。
那时村里管着几个零散矿点,但实际上的开采经营权却落到了个人手中,采矿收入和村集体没了关系。
而范振喜的二哥范振礼恰巧是村里的开矿大户,一年收入有8万元左右。
范振喜思前想后,决定拿自己二哥“开刀”,收回矿点归集体管理。
“你想都别想!别人当干部,我都能包矿。
你当了个小官,竟算计到了自家人头上。
《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榜样》拼命书记《范振喜》观后感2篇

《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榜样》拼命书记《范振喜》观后感1 按党支部要求,在网上收看了系列片《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榜样》拼命书记《范振喜》1987年以来,范振喜团结带领周台子村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创新创业,20年迈出三大步:上世纪80年代,治穷治乱,整顿矿点,抓农业,在全县率先实现脱贫;90年代,调结构,办企业,在全县率先实现小康;世纪之初,建新村,兴矿山,20年间使一个“两沟一水夹一村”的穷山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被誉为“承德第一村”。
在范振喜的带领下,不仅成就了周台子村“中国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也锻造出了“新时期中国农民精神”——范振喜精神。
权为民所用。
要改变落后面貌,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壮大集体经济,使全村共同走向富裕。
村里原有几个铁矿点,都被个人占据。
范振喜认为,矿产资源系国家所有,不属于个人,要实现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对矿山规范管理。
于是,他开始对分散经营的采矿业采取“资源整合,完善管理,承包经营,强壮集体,富裕农民”的举措。
上任之初他首先把自己亲二哥承包的矿点收归集体,断了他二哥挣大钱的机会。
在利益的天平上,充分展现了他秉公为民、重集体的高尚品质。
学习范振喜要把突出发展主题,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
范振喜生长在贫困山村,在村集体债台高筑、群众生产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走向村党支部书记岗位。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使他感到肩上责任的沉重,他以一名共产党员对党旗的承诺,用行动诠释党的宗旨。
为我们树立了只有发展才能强基固本,凝聚合力;只有发展,才能巩固政权、提高执政能力的样板。
我们向范振喜同志学习,首先就是要学习他们视责任重于山,视党性如生命,紧紧扭住发展,突出发展主题,把发展作为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标准和尺度,用创业的汗水甚至生命的代价,引发展活力之源,激扬奋斗热情,唱响新世纪的创业之歌,用劳动和创造书写最新最美的画图,描绘现代文明的幸福生活。
《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榜样》拼命书记《范振喜》观后感(二)系列片《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榜样》拼命书记《范振喜》的先进事迹,我大概是10年前就听过他的现场事迹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振喜先进事迹材料简介发布时间:2012-6-30 15:31:54分享到:更多0范振喜简介范振喜,男,满族,1962年6月出生,河北省滦平县人,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学历,1981至1985年在部队服役, 1987年10担任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支部)书记。
1987年,范振喜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时,这个座落在“塞北贫困山区”的周台子村,是个远近闻名“一穷二乱三告状”的落后村,人均收入仅360元,村集体欠外债8万元。
范振喜针对这种情况,首先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经过协商收回了8个村民低价承包的矿点,使集体当年增收10万元。
并着手清理集体财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收回了多年欠款12万元,从而改变了村子的混乱局面。
在此基础上,范振喜带领群众垒坝、修渠、造林、扩大水田面积、推广农业新技术,翻盖学校危房和村委会、党支部办公室。
到1991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1100元,在全县率先脱贫。
在周台子村各项工作初见成效的时候,范振喜经医院确诊患了血癌。
得知这一消息,许多村民说,“振喜是个好书记,是为大家累病的,得想法救救他”。
范振喜经过住院治疗,没等完全康复,就和村干部挨家挨户跑了半个月,按了230多个手印,向村民借款70多万元,建起了铁选厂,创造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赢利的奇迹。
接着,又用“滚雪球”的方式建了制砖、花炮、果品加工等几个企业。
到2002年全村实现产值6000万元,集体收入210万元,人均收入4280元,成为全县首富村。
2002年以来,该村实施了“新村建设”工程,几年来共投资近亿元对村庄进行了彻底的改建和重建。
重建后的周台子村建起住宅楼49幢408套,形成东西两个住宅区,80%的户住上楼房。
建设了水上公园、村民文化休闲广场和中心公园,建了宾馆、教学楼、文化活动中心、礼堂和宾馆。
2004年以来,该村投资一亿多元,开发铁矿,使全村的经济总量迅速翻了一番。
到2006年底,全村工业产值累计实现3亿元,年上缴税金5000万元,集体纯收入3000多万元,固定资产2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从1996年开始,该村村民的各项费用均由集体负担,全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享受1200元的养老补助,考上大学的学生有奖学金。
20年来,范振喜在周台子村带出了一个好班子,锻炼了一支好队伍,形成了一种好风气。
该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范振喜同志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当选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范振喜先进事迹材料1987年,25岁的范振喜从部队复员回到周台子村。
在乡亲们信任与期盼的目光中,他当选这个又穷又乱的小山村的村支书。
“真是没想到,我当时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大伙却这么信得过我。
”范振喜横下一条心:豁出命也要让周台子变个样!此后的20多年,他用行动践行了这一共产党员郑重的诺言。
范振喜深知,想为群众办事,集体没钱只能是空想。
当时村里有几个零散矿点,先占先得。
集体很穷,个别人却因为开矿富得流油,群众意见很大。
范振喜的二哥是村里开矿的最大户,一年收入就有8万元左右。
范振喜决心先拿二哥开刀,收回矿点。
他对二哥说:“我是你亲弟弟,但也是村支书。
你多挣钱只是咱家的福,可大伙把我推到支书这个位置上,我就得为全村人着想。
”“当个小破官,胳膊肘就往外拐算计自家人?你真敢这么干,咱们就不是兄弟了!”恼过、怒过、骂过,但面对义无反顾的范振喜,二哥最终交出了矿点,由村统一管理。
捋顺了铁矿承包关系,村集体当年进账10万元。
用这“第一桶金”,村里栽果树、垒大坝、翻盖学校,周台子村开始变样了。
“大义灭亲”让乡亲们看到了范振喜的真心和决心。
74岁的村民孙淑兰说:“要不是范书记牺牲自家利益,哪儿有俺们村的今天呀。
”跟范振喜一起长大的周台子村党委委员杨国兴说:“范书记对他二哥的感情其实特别深,私下里对我说过好几次,心里最难过的事就是兄弟俩一年最多在一起吃两顿饭,在一起的时间太少。
”不认亲弟弟但认好书记——“情深似海”1991年秋天,正当周台子村的发展有了点眉目,人心也渐渐拧成一股绳的时候,“天塌了”——范振喜为村办企业考察项目时,不小心接触了有毒化学原料。
“我得白血病了。
”从医院回来,范振喜神情沮丧地对杨国兴说。
“我当时就懵了,哭得像个孩子似的。
”多年以后,说起那天的情景,杨国兴仍然特别难过。
同范振喜几年都不说话的二哥听到这个消息,找到杨国兴:“听说移植亲人的骨髓可以治这个病,把我的移植给他。
”“你不记恨他啦?”杨国兴问。
“咋不记恨?我不认这个亲弟弟,但认这个好书记。
”后来,二哥又为范振喜移植了白细胞。
然而做骨髓移植手术,光押金就要10万元。
杨国兴说:“当时村里的情况刚刚好转,大家口袋里都没钱,10万元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范振喜都绝望了。
”绝不能让这个可靠的“当家人”倒下。
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说什么也不能让小书记就这么没了。
”“没有小书记,我们还能有啥奔头?”短短几天,乡亲们自发捐款10多万元。
70多岁的邹德侠大娘颤巍巍地抖开手绢,塞给范振喜一沓零钱:“这是我卖鸡蛋攒的50块钱,你拿着!”范振喜终生难忘——去北京做手术那天,几百号人流着泪送他到村口。
他把所有捐款人的姓名和钱数都记了下来,满满几页纸,“乡亲们对我情深似海。
这宝贝要珍藏起来,将来传给儿孙,让他们都记住乡亲们的恩情”。
“豁命支书”的时间账——“得抓点紧”出院时医生嘱咐要静养两年,可一回村,范振喜就执意去上班。
全家一起劝阻,70多岁的老父亲更是拦着不让他出门。
范振喜说:“我的命都是乡亲们给的,活一天,就奋斗一天!”1995年,村里为实现跨越发展,决定建铁选厂。
建厂时,范振喜白天盯在工地,晚上回家边输液边开会。
投产时,正是酷暑7月,他捂着厚口罩忙碌,汗流浃背,人像从水里捞出来的。
有一次,机器坏了,他连夜带人赶往唐山。
距机械厂十几公里车坏了,为了赶时间,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冒雨急行,结果发起了高烧。
等硬挺到厂子时,人已烧得恍恍惚惚。
备受感动的厂长说:“没见过这么豁命干活的村支书,冲你这精神,今后有事,我们破例上门!”铁选厂投产一年,收回了全部成本。
2002年,周台子成为全县最富裕的村。
如今的周台子村不仅有集体和私有企业16家,经过土地流转,还打造了大规模的现代观光农业。
村里有文化中心、幼儿园、小学,甚至还有养老院。
步入这个大山脚下绿树掩映的村落,整齐的街道和一栋栋村民自住的粉红色公寓楼和别墅,令人误以为是走进了城里的高级社区。
范振喜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当年那个欠债8万元、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的贫困山村,真的变了个样,变成了产值3亿元、集体年纯收入3000万元、年人均收入近1万元的“塞北山区第一村”。
但范振喜的付出常人无法想象。
白血病导致的血液流通不畅,使他的胳膊硬得像石头,连续工作20分钟,他的后背、大腿就像灌了铅,肿痛难忍。
干眼症使他严重畏光,因为无法承受闪光灯的照明,他的照片很多是闭着眼睛的。
杨国兴说:“他很少在夜里3点前睡过觉,周围好多没病的人都被他累倒了。
他是靠着坚强的信念和每天十几种药物支撑着呀!”范振喜自己倒很平静:“我不知道哪天身体就不行了,得抓点紧,趁活着多给老百姓干点事。
”“傻子”干部的价值观——“要走得正”当书记20多年,干的事多,得罪的人也多,但是,历届选举,即便因病住院不在选举现场,范振喜每次都是全票当选。
“刚正无私”是村民对范振喜的评价,在周台子村民心中,范振喜就是党的一面旗帜。
在这面旗帜的感召下,周台子村的党员人数从1987年的30多名发展到了如今的166名,且每年都有二三十个年轻人积极申请入党。
党员队伍日益壮大,2006年,周台子村党支部升格为党委。
大学期间每年得到村里3000元资助的回村大学生刘玉玲说:“村里的年轻人都是范书记的…粉丝‟,他让我们认识到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范振喜常说:“我是党员,要走得正,否则大伙就得戳共产党的脊梁骨。
”周台子村拥有上亿元资产,但范振喜一切从简,处处节约开支。
他的工资不在村里领,其他福利与普通村民一样。
他的爱人是家庭妇女,儿子在外地工作,亲属没有一人在村办企业和村党政班子工作。
在周台子村,事关群众福利、重大工程建设等重要村务全部公开,村两委班子拿出意见后,村民代表进行表决。
土地流转、村民住宅实施方案等逐户征求意见,依据多数村民意愿决定,签字摁手印才能执行。
2003年,为收购一家年产18万吨铁精粉的企业,范振喜用半年时间,求遍了开矿、办企业的亲戚朋友,筹集了1.2亿元资金。
当时有人劝他:“你也太傻了,铁精粉行情这么好,钱又是凭你个人能力筹来的,自己干顺理成章,不出一两年就发大财,何必背上集体这个大包袱。
”范振喜的回答掷地有声:“一个共产党员的价值不能以个人财富的多少来衡量,而是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
”范振喜先进事迹介绍在滦平县周台子村,你会发现这里的许多村民爱笑,笑得开心,笑得灿烂。
49岁的村党委书记范振喜说:“乡亲的笑容就是我的幸福。
”你也许想不到,这个当周台子村带头人24年,带领干部群众创造了“中国贫困山区建设奇迹”——把一个当初仅有一张三条腿桌子、一把散了架的椅子、一个没有摇把的破电话和8万元外债的穷村,发展成如今拥有数十亿集体资产、年产值4亿多元、实现利税上亿元、农民年纯收入超万元的富裕和谐村庄的汉子,患血癌已20年。
没有丝毫自满懈怠,拖着病躯全身心投入“二次创业”12月11日,星期天。
早上7时,范振喜像往常一样准时走出了家门。
山上的工业区已十分繁忙,运输车辆往返穿梭;智能化温室大棚里,许多热带植物鲜嫩欲滴;暖和的老年公寓里,老人们正在吃早饭……看到这些,他感觉心里踏实。
“我能活到现在靠的是乡亲们的深情,所以我得报答他们。
”他说。
范振喜1991年秋被确诊为血癌,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住院押金就要10万元。
10万元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可没有想到,全村的乡亲们自发地为他捐款,短短五六天就凑够了钱。
范振喜永远忘不了,他去医院做手术那天,几百人送他到村口,许多人流着泪一遍遍地说:“振喜,你可要回来呀,我们等着你。
”尽管医生一再嘱咐出院后要静养,要喝无菌水、吃无菌饭,他回来后还是不顾家人的阻拦当天就上班了。
所以,尽管每天要吃6次药、补充20至30次人工泪液,每连续工作20分钟以上全身就会因血液不通而板结麻木,他还是没日没夜地为乡亲们的事操劳。
在全村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周台子村渐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先后投资兴建了钢结构厂、塑钢厂、玉兰菜加工厂、加气砖制造厂和满绣工艺厂,全村集体和私营企业发展到21家,各种运输车辆300多台。
全村劳动力大多进入非农产业,还吸纳了1500多名外地劳动力就业。
发展的路上,永远不能自满懈怠。
作为党代表参加完省第八次党代会回来,范振喜就一直琢磨着村里该怎样加快“二次创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