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预应力转换大梁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预应力大跨度结构施工方案

预应力大跨度结构施工方案

预应力大跨度结构施工方案1. 引言预应力大跨度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确保结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将针对预应力大跨度结构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2. 施工准备在进行预应力大跨度结构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定施工周期、资源需求、人员配置等。

•确定施工技术: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准备施工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等材料。

•搭建施工场地:搭建施工所需的临时支撑结构和施工平台。

3. 预应力施工工艺预应力大跨度结构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3.1 预应力钢筋张拉预应力钢筋张拉是预应力大跨度结构施工的关键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1.安装张拉锚具:将张拉锚具固定在预留孔口,保证锚固可靠。

2.张拉预应力钢筋:利用张拉机器进行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预应力的大小和均匀性。

3.锚固预应力钢筋:在张拉完成后,使用锚固设备将钢筋锚固在混凝土中。

4.压浆处理:对预应力钢筋束进行压浆处理,以保护钢筋免受腐蚀和损伤。

3.2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预应力大跨度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施工过程。

其主要步骤包括:1.混凝土配制:按照设计要求,配制合适的混凝土,并加入适量的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2.浇筑混凝土:将配制好的混凝土倒入模板中,采用适当的振捣方式,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3.养护处理: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充分的养护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3 现浇构件安装在预应力大跨度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现浇构件的安装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1.混凝土构件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好待安装的混凝土构件。

2.构件吊装:利用起重设备将混凝土构件吊装到指定位置,并通过校正控制其位置和姿态。

3.构件连接:将吊装好的混凝土构件与已完成的预应力钢筋进行连接,确保构件间的协调和一致性。

4. 安全措施在预应力大跨度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人和施工现场的安全。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1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的相关 力学 分 析
1 . 1 模板 支撑 系统 的受力情 况
通常在施加预应力之前 , 除施 工荷 载 外 , 转 换 梁 结构 还要 承
梁结构因沉 降不均匀而产 生形变 。因此 , 在计算转换梁结构的荷 载时 , 应 将 后 浇 带 范 围 内的 结构 荷 载 考 虑 在 内 。 2 . 1 . 2 选择 支撑体 系方案 目前, 在实际工程中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设计转换梁底模板
摘 要 : 在 高大建筑的工程施工中 ,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 土转换 梁结构施工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 用, 其施工质量直接 影响
整个建 筑工程的质量 、 安全及成本 , 要做好这类施 工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对大跨度预应 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进行 了简 单的力学分析 , 然后从三个方面对其施工技 术进行 了全面而深入的研 究。
关键词 : 大跨 度 ; 预应力施工; 混 凝 土施 工 ; 转 换 梁结 构
的收 缩 变 形 , 降低 收缩 应 力 , 改善 混 凝 土 的性 能 ; 同 时还 应 尽 量 降 低混凝土 内部的温度变化速率及 内外温差, 同时对温度差和最高 目前 , 高大的建筑越来越多, 在其工程施工中通常会设置转换 降低温度应力 , 尽量减少裂缝 的产生 。 层来承载上部结构的荷载, 可保持整体建筑 结构处于稳定的状态 , 温度进行控制,
施 工 技 术 【 文章编号— 0 1 2 8 — 0 2
建材 发 展 导 向 2 0 1 3 年 3月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柯 永 红
( 重庆市丰都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重庆市 丰都县 4 0 8 2 0 0 )
引 言
是建筑结构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实际的施工 中往 2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 往也是难点。在进行转换层的施工过程 中, 通常会在大跨度 的钢 2 . 1 临 时支 撑 系统 的施 工 筋混凝土梁上承托多层框架, 导致托梁必须要承受相当大的荷载, 由于转换梁需要承受其上部结构荷载 、施工荷载及其 自重, 若使用一般的钢筋混凝土转换梁设计方法 , 一般容易在跨和支座 总体压力较大 。因此, 这进行预应力施工之前应进行梁底模板 临 中产生裂缝 , 且会引起较多配筋, 实际施工较为困难 。 因此, 为了提 时 支 撑 系 统 的 施 工 ,合 理 的 临 时 支 撑 系 统 对 转 换 梁 结 构 意 义 重 高梁 的抗裂性 能及受力性能 , 在此类工程施工 中应使用预应力混 大 。 临 时支 撑 体 系 的 设计 一 般 包括 以下 几 步 : 凝土转换梁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 2 . 1 . 1 确 定 结 构荷 载 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 成本投 资、 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在施 工 中 , 首 先 应 在 转 换 结 构部 位 布 置后 浇 带 , 以避 免 转 换

探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

探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

探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摘要: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其建造过程涉及力学、材料学、结构设计及工程管理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文章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施工;大跨度随着城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建筑结构向大跨度、大空间的方向发展,在转换层结构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也相应具有结构构件跨度和截面大型化的趋势。

在目前高大建筑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的应用则更加广泛。

从以往工程的实践经验来看,转换层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结构的质量品质和成本造价,因此,应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的关键在于施工方案的确定,它直接影响到施工阶段的结构安全、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

1临时支撑的施工转换梁的自重、施工荷载以及所承受的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因此,确定其梁底模板的临时支撑方式是转换梁施工的关键。

目前,实际工程中转换梁底模板的临时支撑体系施工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常规支撑法、叠合浇筑支撑法、荷载传递法、设立钢结构支撑法和埋设型钢法等,也可由几种方法相结合作为转换大梁进行施工期间的临时支撑方案。

临时支撑体系的设计一般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1确定结构荷载在实际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所承担的结构荷载巨大,为保证转换梁结构部分与周围结构不会由于不均匀沉降,而产生变形的不协调等情况,可在转换结构部分设置后浇带,与周围结构隔离,在各自沉降完全后再浇筑后浇带处的混凝土。

此时,转换梁上部结构荷载可取后浇带范围内的结构荷载进行计算,再加上部分转换梁自重和施工荷载,即得支撑体系所承担的荷载。

1.2支撑体系方案的选择钢管脚手架的常规支撑体系仅适用于转换梁结构跨度和截面不太大的情况。

当转换梁跨度和截面较大时,需采用荷载传递、设立钢结构支撑和埋设型钢及钢析架等作为主要支撑体系,与钢管脚手架体系共同承担上部荷载,但相应的施工费用也较高。

转换层大梁模板施工方案

转换层大梁模板施工方案

转换层大梁模板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施工准备1.组织设计和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方案的讨论和确认,确保施工的合理性。

2.购置所需的模板材料,包括大梁用的木板、钢模板等。

3.对需要进行模板施工的梁体进行初步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人员分工和职责。

三、工程操作流程1.梁体准备(1)清理梁体表面的杂物,并进行清扫和养护。

(2)检查梁体的尺寸和水平度,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及时进行修整。

(3)对需要进行修补的梁体进行修补,并保证修补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

2.模板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和梁体尺寸,制作模板支撑架。

(2)按照设计要求,将模板支撑架放置在梁体上,并确保其位置准确。

(3)在模板支撑架上安装大梁用的木板或钢模板,并进行调整,确保其水平度和尺寸准确。

(4)对模板进行固定,包括使用钢筋扎带、钢丝和木短钉等方式。

3.检查和验收(1)施工完成后,对梁体和模板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2)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整改。

四、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2.工人必须佩戴安全帽,并着装整齐,禁止穿拖鞋等不安全的服装。

3.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杂物要及时清理。

4.工人要熟悉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五、质量控制1.模板材料要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材料的品质要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完成后,对模板进行验收,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整改。

六、进度控制1.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确保进度的合理性。

2.施工中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3.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安排人员和材料。

七、总结。

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大梁施工技术措施

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大梁施工技术措施

梁长度为 3 .m 和 3 .m( 36 84 见图 1。梁 中纵筋为 3 , ) 2 上下各 设置 8束( 、 s52 6束)7 1 . 4钢绞线, 混凝土强度等级 为 C 0 6 。由 于设计考虑预应力张拉时的“ 劈裂 ” 用 , 作 不允许在转换 大梁 中 留设水平 施工缝 , 必须一次整体浇注。
保护层厚度要 求,按 5 0 0 mm 的间距 沿梁长布置在箍筋下部。 同时 上 下 排 钢 筋 问垫 等 直 径 的 钢 筋 头 , 以保 证 钢 筋 间距 。 ( 为满足预 应力筋 的设计 矢高要 求, 6) 对于 交叉梁普通 钢 筋的高度在铺放图制作时应进行复核 , 定交叉梁普通 钢筋的 确 绑 扎 顺 序 , 普 通 钢 筋 与预 应 力 筋 发 生 矛 盾 , 以避 让 预 应 力 若 应
筋为主。
3 混 凝土 施工措 施
由于大梁 的结构配筋十分密集 ,要 求混凝 土的流 动性大 , 初凝 时 间尽 量 延 长 。同时 须 采 取 降 低 混凝 土温 度 应 力 和 提 高 混 凝 土 自身抗 拉 性 能 等 措 施 , 控 制 混凝 土温 度 裂 缝 的 产 生 。 来
箍 搭 接 位 置 在 箍 筋下 部 。 ( 为避免 因受荷面积 太小而破坏九 夹板模板 , 5) 采用九 夹 板条做钢筋保 护层垫块 ( 拆模 后将垫块凿 出)根据不 同部位 的 ,
÷
图 1 结 构 转 换 层 平 面
1 承重 支模 技术措 施
由于 转 换 大 梁 梁 长跨 多 、 自重 大 , 为确 保 施 工 安 全 , 承 重 在
31 混 凝 土 配 合 比优 化 . ( ) 用水化 热较低和 安定性较 好 的普 通硅酸盐 细矿粉来代 5 I 0 替 部 分水 泥 用 量 , 以减 少 水 化 热 。

预应力转换大梁施工设计

预应力转换大梁施工设计

王墨夔丕预应力转换大梁施工设计庾为民(茂名世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茂名525000)睛要】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预应力转换大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对预应力混凝圭转换粱和型钢混凝£转换大梁进行截面设计。

1:,D∈键词】预应力;转换大粱;箍.工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的综合性功能越来越强,建筑物下部楼层与外部联系紧密,特别是城匍|缶:街建筑,设置大斤、商业、娱乐等公共用房,采用大开间、大空间结构,希望有尽可能大的自由灵活空间,柱网要大,剪力墙要尽量少:而建筑物上部楼层私密性较强,设置为住宅、旅馆、公寓等小开间建筑,这就需要在上下楼层柱网、剪力墙等抗侧力结构不连续处设置转换结构构件,完成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的结构型式转变或者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结构布置的改变,包括转换梁、转换析架、转换旱板等,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称为转换层。

常见的转换层结构可分为上部楼层竖向构件剪力墙不直接贯通落地的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即框支剪力墙结构和上部楼层竖向构件框架柱不直接贯通落地两类,带转换层的结构己成为高层综合建筑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种结构形式。

1工程介绍概括深圳文锦渡客运站工程坐落于深圳市罗湖区文锦南路,占地11480m2,建筑面积38000m2,—层地下室,主楼为钢筋混土框筒结构,客运站为大开间钢结构,外墙为铝单板幕墙。

预应力转换大梁共7条,跨度为19米,上部主要荷载为支撑钢桁架的箱型钢柱,因建筑使用要求部分钢柱不能直接落地,故需通过该预应力大梁转换。

如果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如钢结构、普通混凝土结构。

其受力、使用及经济方面都会有影响。

轴⑧右侧竖向结构因行车原因不能直接落地,需用转换结构将竖向荷载传致基础。

图1给出了深圳文锦渡客运站预应力梁剖面图。

图1深圳文锦凌客运坫预应力粱剖面图2转换大粱截面应力设计方法将{殳{叶.荷载作用在计算模型上,对转换梁进行有限元分析后,得到了转换梁E名义应力的分布规律,为了能将这名义应力的讨算结果直接用于截面的配筋{寸口I,可作如下假定:1)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所有拉力均由钢筋承担:2)钢筋达到其屈服强度溺十埴f。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施工技术

1 临时支撑施工
转换梁的 自重 、 施工荷载 以及所 承受 的上部结 构荷载较大, 因此 , 确定其梁底模板的临时支撑方式 是转换梁施工的关键 。目前 , 际工程 中转换梁底 实 模板的临时支撑体系施工多采用 以下 5 种方法 。 1 1 常规支 撑 法 .
的厚度 , 提高楼板 的承载力 ; 也可考虑充分利用转换 层支承柱的传力作用。 14 设 立钢 结构 支撑 法 .
能相应地在侧 向产生变形 。若转换梁 的变形 过大, 超过规范允许 的范 围( 一般为梁体跨度 的 5 ) 则 % ,
不光对梁体的观感产生不利影 响 , 甚至会削弱整体
结构和构件的使用安全性 。因此 , 在施工 阶段甚至 使用阶段 内对转换大梁实施精确 的变形监测是监测
工作 当中 的重 点 。
架作为转换梁 的“ 骨架” 具 有较大的强度、 , 刚度和 稳定性 , 可以满足转换梁结构对支撑形式承载力 的 要求。
叠合浇筑法即应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梁分 2次 或 3次浇筑叠合成型。该方法利用第 1 次浇筑混凝 土形 成的梁支承第 2 次浇筑混凝土的 自 重及施工荷 载, 首次浇筑混凝土 的高度 多为梁高 的 14 / 。再利 用第 2次浇筑混凝土与第 1 次浇筑混凝土形成 的叠 合梁支承第 3 次浇筑混凝土的 自重及施工荷载。采 用该技术时, 转换梁的钢管支撑系统 ( 脚手架) 只需
3 3 预应力钢筋应力值监测 .
裂缝产生 的隐患 , 并掌握其温度变化规律 , 及时采取 采取防止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过大和提高混 凝土抗拉强度的措施 。 6 由于转换结构承托 的竖向荷载较大 , ) 预应力 钢筋的用量较多 , 需采取措施 防止张拉阶段预拉 区 开裂或反拱过大 , 可采用择期张拉技术或分 阶段张 拉技术 , 即待转换结构上部施工数层 之后再张拉预 应力或分期分批张拉预应力钢筋以平衡各阶段荷载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地梁施工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地梁施工

1工 程 概 况
() 1由于预应力转换地梁 的断 面较大 , 普通 钢筋和箍 筋数 量多且 密 , 预应力又必 须等到钢 筋骨架 绑扎完 毕后方 能进行 安装 , 这给预应力 的制作安装带来 了一定 的难度 , 同时张拉灌 浆必须分批 、 分级 张拉 , 以避免上部结构和转换梁本身 出现开
下 开 口箍对 焊的方式 , 同时 预留腰筋 和拉结筋 , 以便工人进入
预应力转换地 梁跨 度大 , 量大 , 体 钢筋 多且密 , 于本工 属 程 中的重要受力构件 , 其施 工质量 的好 坏直接关 系 到整个工
程 的施工质量 和结 构安全。
梁 内定位 、 穿管 , 待预应力束 安装完 毕再行 绑扎 、 安装 、 接。 焊
的角度后再用 @1 2螺纹钢焊接定位 。
一i i I T T I R ] q T R T I T
I! 』
图 2 支座 截 面 配 筋
1一g 5 . 9
0 一 x -
I l 1… 0 ̄8 …1 I … . 5  ̄ l 2
预 应力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 土 钢 筋锚 固
[ 关键 词] 转换地 梁
Ab t c :I h sp p r h u h rb el i u s d t e c n tu t n o r e—s a rn fr p e t s e n e g o n e m ,t e ma sv s r t n t i a e ,t e a to r f d s s e h o sr ci fl g a i y c o a p n t se r sr s d u d r r u d b a a e h s ie c n r t u dn n n h rn t e a e as n in d o c ee mo l i g a d a c o g se l ra lo me t e . i b r o K y wo ds: r n f ru d r o n e m ;p e t s e o c t ;ma sv o c ee te a n h r g e r ta se n e g u d b a r rs e sdc n r e r e sie c n rt ;s lb a c o n e r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E3-Ⅱ区因商场及车库入口的功能要求在轴E-A轴E-16~E-27设置了跨度达41. 7m的转换梁,转换梁高从二层楼面梁底向上延伸到三层楼面,总高度达6.40m。

采用箱形截面有粘结预应力钢筋砼梁,上翼缘厚200mm,下翼缘厚400mm,内侧腹板厚1250mm,外侧腹板厚800,箱形断面宽度为4875mm,砼等级C60,砼量为663.立方米,支承上方共6层结构的荷载。

预应力筋共计采用42孔,每孔12束φj15.24的f pt=1860N/mm2的高强钢绞线。

普通钢筋底筋为:最下一排49根直径40三级钢、第二排40根直径40三级钢;第三、四排筋设在内外腹板中10×2根直径40三级钢筋。

面筋:二排上下各34Ф25。

一.要求:梁的预应力孔道采用金属波纹管,金属波纹管应封闭严密防止漏浆;张拉分2批进行,采用双控方式(应力、应变——伸长率)进行控制,第一批张拉在四层楼面施工完成后进行;第二批张拉在六层楼面施工完成后进行,控制应力为75﹪的高强钢绞线强度标准值。

张拉完毕即进行预应力孔道灌浆,采用纯水泥浆,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0左右。

预应力梁端部的钢绞线、锚具、锚垫板在预应力施工完毕后马上浇筑C50砼封闭端部。

预应力梁张拉完毕之前不能拆底支撑。

二.采用规范、标准主要使用的规范目录续上表:第二章施工部署一.施工特点结构转换梁体积大、重量大,自重及施工荷载最大达370kN/m,模板的支撑与加固、梁主筋的穿插、砼的浇捣都具有相当的难度。

二.方案的分析和选择依据常规,转换层有钢管架支撑、钢结构架支撑、分层浇筑三种施工方法:⑴钢管架支撑,一次支模一次浇筑的方法。

若下层楼面在设计时已经考虑了足够大的施工荷载,则采用一次支模一次浇筑的方法施工进度较快;⑵钢结构架支撑。

⑶分层浇筑(叠梁浇筑法施工)钢结构架支撑。

的方法,在征得设计院同意的前提下,费用增加不多,施工效果好。

通过分析和比较,由于施工荷载过大,下层楼面的设计荷载远远小于施工荷载,所以采用一次支模一次浇筑方法(计算出钢管立杆间距25×25㎝)不可行;所以拟采用钢结构架支撑配合分层浇筑的方法施工。

我司拟采取分三次浇筑的方法进行。

第一次先浇筑1.6米高的砼在达到70﹪强度后可以承担上部砼的施工荷载, 第二次浇筑到4.8米高的砼在达到100﹪强度后可以承担上部砼的施工荷载。

本方案按此编制。

三.方案的选定采用钢格构柱加钢管架支撑,一次钢筋成型(侧面腰筋及施工缝插筋可与浇筑层分次完成),一次支撑承重架体完成,底模一次成型,分三次支梁侧模,三次浇筑的方法。

第一次浇筑到标高为+6.000米。

第二次浇筑到标高为+9.200米。

第三次腹板和第三层楼板一起浇筑,即标高为+10.800米。

待第一次浇筑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支上层的侧模,砼浇筑。

第三章工艺流程一.施工程序首层楼面定位放线→墙柱扎筋→隐蔽检查验收→墙柱支模→墙柱浇砼→梁板支模架搭设、大梁底支模、墙柱施工缝处理→梁钢筋、预应力钢筋安装、验收→梁侧支模1.6m高→下部1. 6m高梁浇砼→梁侧支模3.2m高→中部3.2m高梁浇砼→支上侧模板→楼板钢筋安装及验收→上部梁及楼板浇砼→砼养护现浇有粘结预应力梁施工工艺流程第四章模板、支架施工一.采用钢格构柱预应力箱形梁的支架1.预应力箱形梁的支架采用钢格构柱支撑。

见下图牛腿大样图如下:2.外腹板800×6400mm取5根钢格构柱作5个支点,将41.7米跨的预应力箱型梁的外(1).钢结构制作为保证本工程的钢结构制作质量,所有钢构件均在工厂加工制作,运至现场拼装、安装。

(2).材料本工程主要材质有Q235。

材料规格较多,在采购、运输、进场验收、材质检验和发料以及加工过程中必须防止材料的混淆和劣质材料的使用。

为此,我们拟设立专门的材料管理组,对钢材采购、运输和发放使用的每一环节进行全面细致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2.钢结构制作施工准备钢结构制作施工准备阶段应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构件制作施工全过程在受控制之下进行。

(1).施工人员准备从事结构制作的各类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并取得国家机构认可部门颁发的合格证,证件注明施焊内容、有效期限。

检查焊缝质量的无损检测人员持有相应等级范围检测资格证。

各岗位人员均应持证上岗。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采购材料。

钢材、焊材等均要符合设计要求的规格、品种、性能,并有材质证明书。

焊接用焊条、焊丝、焊剂等应与母材匹配。

所进材料按规定做好复检记录,并做好主材使用跟踪记录。

钢材存放于干燥的专用场地,不允许露天存放。

钢材表面损伤,经打磨修整后,局部厚度削减量不应大于轧制厚度的公差。

焊接用焊条、焊丝、焊剂应符合现行国标的有关技术要求,并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3).施工设备准备按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上方便等原则,合理选用各种设备。

检验、测量设备应保证量值传递的统一、准确和可靠。

施工中所用的钢卷尺、板尺、角尺、水平尺、弹簧测力器等各种计量工具,入库前检定,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计量器具都是合格的,在施工中要定期检查所用工具。

保证每一个工具在同一工程中始终满足计量精度要求。

(4).施工技术准备3.放样、切割放样a.放样、切割、制作、验收所用的钢卷尺,经纬仪等测量工具必须经市、部级以上计量单位检验合格。

此外,钢构件重要尺寸的测量应以一把经检验合格的钢卷尺(100m)为基准,并附有勘误尺寸,以便与监理单位核对。

b.所有构件应按照深化设计图纸及制造工艺的要求,进行手工或计算机放样,核定所有构件的几何尺寸。

如发现误差需要更改,必须取得原设计单位签具的设计更改通知单,不得擅自修改,放样检验合格后,按工艺要求制作必要的角度、槽口、制作样板和胎架样板。

切割a.钢板的切割,应根据放样套料图及数控切割下料图,分别进行数控自动切割、门切自动切割、光电跟踪切割及部分手工切割下料。

b.所有钢材切割的公差均应满足规范要求。

4.格构柱制作(1).制作工艺流程加工图深化→放样→排版→钢板拼接→下料→预弯→卷板→组装→焊接→修正→坡口处理→预拼装→除锈、油漆→编号待运(2).制作方法1).放实样是钢结构制作的一个重要流程,可以有效的反应构件的实际尺寸、角度、弧度等,放实样在放样平台上进行,并作好放样记录和制作样板,样板按格构柱内圆直径取值,样板的长度取500mm~600mm为宜,用2mm厚镀锌铁板制成,样板应作编号分类存放。

2).为减少焊缝和保证加工质量,同时为减少钢板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量,格构柱下料前需进行放样和钢板排版和钢板拼接处理,因为施工图中每节格构柱的长度是由钢板的宽度所决定而进行分节卷制。

钢板拼接时,应将钢板之间的拼接纵缝错开≥500mm。

3).下料及坡口加工是格构柱制作中一个重要环节,下料尺寸的偏差直接影响到格构柱对接口的外观和焊接质量,坡口尺寸偏差侧影响焊缝的焊接质量。

考虑到焊接收缩、切割和装配误差,放样和下料应作余量补偿处理,格构柱纵向对接焊缝的对接口放3mm的补偿量,横向对接口放5mm加工补偿量,因本工程格构柱高度不大,不用考虑压缩值。

应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自检、复检工作。

钢板下料切割的主要的精度要求见下表:4).焊接a焊接采用手工焊。

b手弧焊焊条选用J506或J507(φ3.2mm),焊条在使用前用烘干炉350~400℃烘干1~2小时,并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

c焊前用钢丝刷清除焊缝附近至少2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等杂物,定位焊可用手工电弧焊。

d焊接检验:100%超声波探伤检验。

(8)现场安装焊缝坡口用坡口机或半自动切割机完成,其坡口角度为55度。

(9)为保证格构柱对接口现场安装焊缝质量,必须进行工厂预拼装,格构柱预拼装在拼装胎架上进行,拼装时修正预留余量。

5.构件表面处理加工后的零件、部件、构件应均按规定进行边缘加工,去除毛刺、焊渣、焊接飞溅物、污垢等,并进行表面检查。

待构件成品去净表面后,用美国潘邦抛丸除锈机进行表面除锈处理,除锈等级达到Sa2.5级以上,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的规定。

6.安装吊装前,必须复测、校正地脚螺栓轴线位置和标高,确保轴线位置、标高准确。

安装前必须对柱基的定位轴线间距、柱基面标高和预埋件预埋位置进行检查,复测合格并埋件表面清理干净经复检合格后进行格构柱安装。

格构柱起吊采用现场塔吊吊装,格构柱根部必须垫实,尽量做到回转扶直,根部不拖。

起吊时钢柱必须垂直,吊点设在柱顶内侧。

起吊回转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同其他已吊好的构件相碰撞,吊索应有一定的有效高度。

格构柱现场焊接焊接技术措施a)防风、雨篷设计由于现场施工为露天作业,CO2气体保护焊接对风、雨敏感较强,故需设置防风、雨篷,以保证焊接质量。

b)设备平台设计格构柱施工过程中,若将焊机设备置于混凝土楼面上,因混凝土楼层的施工,焊接设备必将被困在即将浇捣的混凝土楼层下无法转移,故此,必须设计设备平台使焊接设备始终独立于混凝土施工。

设备平台设计成可移动式设备房,焊接完成后利用现场塔吊吊离施工层,开始焊接施工时,利用塔吊将设备房吊至浇捣好的混凝土楼层。

此方法既方便设备的转移,又不影响土建施工。

7.垂直度控制钢柱安装与混凝土结构形成框架后,在未实现结构最终刚化之前,为了保证钢柱位置正确,必须对其垂直度进行测量。

以2台互成900的经纬仪测量柱顶和柱底的中心线,使上下两中心线差值在规范要求之内。

焊前的垂直度测量即为焊前钢柱校正,钢柱校正完成后才能进行最后刚化,然后开始焊接。

8.标高控制在施工前,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在现场引测出三个水准点。

引测水准点时,采用水准仪进行闭合水准测量,然后进行平差,推出三点的高程,通过这三点来控制整个建筑的标高。

三.支模方法梁模板采用1830×915×18mm七夹板配制,50×100×2000mm木枋加固,φ48×3.5.mm钢管支撑。

从地下二层开始到首层转换大梁处的支模架在预应力未张拉完成前不能拆除,且应根据转换大梁的支撑方法相对应的增加回顶支撑。

所有的立杆均要采用对接,不允许采用搭接。

所有立杆下都要有底座。

内侧腹板下立柱间距600×600 mm。

腹板投影面积内必须保证有3排立杆。

立杆下设配套的钢底座,以扩大钢管的受力面积,避免荷载过于集中。

腹板腹板投影面积外侧必须保证有2排立杆。

外侧腹板下立柱间距600×600 mm,腹板腹板投影面积外侧必须保证有2排立杆。

立杆下要有配套的钢底座,以扩大钢管的受力面积,避免荷载过于集中。

空心箱梁400厚底板处立杆间距600×600mm,2侧腹板采用Φ14,300×300对拉螺杆加固,板200厚顶板处立杆间距约700×7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