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大梁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

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

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商务中心1A区由1#~4#楼四幢高层住宅楼、商业网点、地下车库及裙房组成,地下二层,地上2层商业网点、住宅楼32层;裙房地上2层。

总建筑面积约140000 m2,地面建筑总高度为103.9m。

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网点二层为设备转换层,框支梁最大梁截面为1000mm×2000mm,层高为5.8m。

首层、二层、三层板面活荷载标准值均为4.0KN/m²。

转换大梁下对应三层、二层梁截面450mm*700mm,两端为1000mm*1000mm的框架柱,最大跨度净长8000mm,二、三层梁板混凝土为C50。

二、施工方法2.1施工要点分析2.1.1框支梁下的三层梁板结构承载能力不足,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法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地下二层及网点一层以下结构的安全。

2.1.2本工程转换大梁荷载采用一层大梁协同承载方案,转换大梁下面对应下层位置梁支撑暂缓拆除,待大梁强度达100%后拆除。

2.1.3框支梁自重及其施工荷载是通过模板支撑系统传递到网点一层及以下的梁板结构上进行卸载的,因此,对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等必须满足技术要求。

2.2施工方法2.2.1转换层整个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选用Φ48×3.5焊接钢管,脚手架采用接头扣件连接,立杆排距、纵距见图1。

2.2.2框支梁下设四排立杆,立杆下垫在宽250mm厚50mm的木脚手板上,用以扩散立杆下集中应力。

2.2.3在框支梁下纵向中部设两排3.3米至3.5米长立杆,上部采用丝杆调节大梁底标高,丝杆中心与上部梁下小横杆中心对齐,丝杆上部U形处用木楔子钉齐,外侧两排立杆顶端用双扣件与小横杆连接。

2.2.4设于梁底的承重钢管应放在大横管的上面,与立杆连接。

2.2.5框支梁底模、侧模采用胶合板支设,模板变形翘曲的禁止使用。

侧模外设垂直、水平两层Φ48钢管加固,用Φ14穿墙螺栓夹紧,水平方向间距@450,垂直方向设四道,间距见图2,每跨设三道斜撑,以保证梁不倾斜。

转换层钢筋混凝土大梁精细化施工工法(2)

转换层钢筋混凝土大梁精细化施工工法(2)

转换层钢筋混凝土大梁精细化施工工法一、前言转换层钢筋混凝土大梁精细化施工工法是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新型施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转换层钢筋混凝土大梁精细化施工工法采用了精细化的施工工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工程质量高:通过科学精细的施工方式以及对施工过程中每一环节的严格控制,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 施工效率高: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缩短工期。

3. 资源利用率高: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 施工环境好:采用低噪声、低污染的施工方式,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干扰和影响较小。

三、适应范围转换层钢筋混凝土大梁精细化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特别是在大型桥梁、高层建筑和特殊结构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工法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施工环境和工程要求,为工程提供了可行和科学的施工方案。

四、工艺原理转换层钢筋混凝土大梁精细化施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变形和应力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强度。

在使用该工法进行施工时,需要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和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工艺转换层钢筋混凝土大梁精细化施工工法分为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设计和准备阶段:包括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等。

2. 基础施工阶段:包括基础的处理和预处理,确保基础的牢固和稳定。

3. 钢筋布置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进行精细化布置,确保钢筋的承载力和连接性。

4. 模板和支撑安装阶段:安装精细化的模板和支撑,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混凝土浇筑阶段: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6. 养护阶段: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转换层大梁模板施工方案

转换层大梁模板施工方案

转换层大梁模板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施工准备1.组织设计和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方案的讨论和确认,确保施工的合理性。

2.购置所需的模板材料,包括大梁用的木板、钢模板等。

3.对需要进行模板施工的梁体进行初步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人员分工和职责。

三、工程操作流程1.梁体准备(1)清理梁体表面的杂物,并进行清扫和养护。

(2)检查梁体的尺寸和水平度,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及时进行修整。

(3)对需要进行修补的梁体进行修补,并保证修补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

2.模板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和梁体尺寸,制作模板支撑架。

(2)按照设计要求,将模板支撑架放置在梁体上,并确保其位置准确。

(3)在模板支撑架上安装大梁用的木板或钢模板,并进行调整,确保其水平度和尺寸准确。

(4)对模板进行固定,包括使用钢筋扎带、钢丝和木短钉等方式。

3.检查和验收(1)施工完成后,对梁体和模板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2)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整改。

四、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2.工人必须佩戴安全帽,并着装整齐,禁止穿拖鞋等不安全的服装。

3.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杂物要及时清理。

4.工人要熟悉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五、质量控制1.模板材料要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材料的品质要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完成后,对模板进行验收,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整改。

六、进度控制1.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确保进度的合理性。

2.施工中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3.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安排人员和材料。

七、总结。

广东省深圳市某工程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方案

广东省深圳市某工程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方案

某工程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深圳市****有限公司设计,深圳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深圳分公司施工。

施工范围Ⅱ区,共八栋,总建筑面积82750.03㎡,其中2#楼36756.63㎡,3#楼16527.5㎡,会所5787.9㎡,地下车库23678㎡。

框剪结构,由地下三层和地上18层所组成。

由地下负一层至±0.00层为架空转换层,转换层大梁比较多,截面比较大,自重也较大,施工难度比较大,特别是支模的安全度和稳定性极为重要,需要在施工中统筹安排,做出可行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

二、施工准备:1、材料(1)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表面锈蚀深度应小于0.5mm,6米长钢管弯曲变形应小于10mm。

(2)扣件: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扣件均应刷机油作防锈处理。

(3)方木:松木50×100。

(4)模板:18厚胶合板。

(5)水泥: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6)石子:粒径10~25mm,含泥量小于1%。

(7)砂:中砂,含泥量小于3%。

(8)外加剂:由混凝土供应商根据不同砼强度进行控制。

2.机具(1)塔吊:QTZ60塔吊三台。

(2)混凝土输送泵:HBT60型号泵两台。

(3)振捣棒:Ф50、6m长振捣棒六台。

3、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和施工方案,特别是模板支承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注意事项。

三、施工操作工艺1、支模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Ф48×3.5钢管模板支撑系统,详见图。

(1)侧模大梁侧模采用18厚胶合板、50mm×100mm木枋,以Ф48×3.5钢管、纵向间距500,水平方向400对拉螺栓加固。

为了防止大梁在浇筑混凝土时向一侧倾斜,采用脚手架的水平钢管和斜撑钢管加固。

(2)梁底模板支撑确定梁底的模板支撑系统是转换层大梁的施工关键,它直接影响结构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该转换层大梁施工时其下层为车库楼面(设计荷载4.0KN/m2),不具备单独承受大梁底部荷重的能力,需地下三层楼面共同承担转换层大梁施工时所有荷重。

转换层(梁式)施工方案

转换层(梁式)施工方案

转换层(梁式)施工方案第一节编制根据一、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施工图及会审纪要。

二、施工合同及协议书。

三、施工组织设计及模板施工方案。

四、国家有关现行施工规范、规程、标准与省、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有关规定。

五、工程所在地的环境与地质条件,施工组织设计。

六、我公司技术管理水平与机械设备装备能力。

七、我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文件。

八、有关的施工计算手册。

第二节要紧承包内容施工图所示的、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的范围内的10栋、14栋±0.000m(不含±0.000m)以上施工。

第三节本工程使用要紧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定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三、建筑施工安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四、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统一评定标准(GB50300-2001)五、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10-2001)六、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建设单位:***房地产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标办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二期10、14栋工程工程地址:*******建筑总面积:约82650㎡。

建筑层数:地上18+1层建筑高度:59.95m。

本工程为****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城南名著”10、14栋住宅,位于*******。

工程为18+1层商住建筑。

二、结构概况1、抗震设防烈度:7度2、结构类型:框支抗震墙结构五层下列框支框架抗震等级:1级五层下列剪力墙抗震等级:1级五层以上剪力墙抗震等级:3级转换层位于三层(标高8.800)3、砼强度等级:10栋J型、14栋主体结构构件强度等级如下:栋G型主体结构构件强度等级如下:104、钢筋:I级钢筋,Ⅱ级钢筋、Ⅲ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

保护层:墙15㎜、板15㎜、梁25㎜、柱30㎜。

5、转换层构件截面尺寸:本工程转换板厚180㎜;转换梁截面:1200×1400、1100×1400、1000×1400、900×1300、800×1400、800×1300、700×1200、600×1200、400×1000等;三、转换层施工要紧工作内容及其特点难点(一)根据建设方、施工方之间的合同要求,本工程转换层土建施工的要紧承包内容为:地下室顶板以上、8.80m标高下列钢筋砼结构。

转换层大梁施工方案

转换层大梁施工方案

转换层大梁施工方案一、梁模板组装及校正(1)梁模板组装、固定及校正。

1、梁底模于场外组装,组装时应考虑柱模位置,梁底模组装时夹草纸,角模必须与稀薄模相错,U形扣联结整体。

2、梁底模就位后拉通线与柱顶线相吻合,先固定两端,然后固定中部,最后校核。

(2)梁侧模组装、校正1、梁侧模:750高范围均一次组装到高度,750高以上模板均采用散装组合,同时按不同高度确定对钢条对拉丝竖向道数。

2、梁侧模750高范围,侧模均采用钢模横向铺设组合,加竖杠生效钢管,其短钢管下脚与梁底横间钢管联接,短钢管上部与模板上口顺模板长度方向的通长钢管联接,通长钢管与架体联结支撑,短钢管水平联结。

3、梁侧模高度750以上模板,高度及长度方向加对拉钢条,间距为750,纵横向加背杠,梁侧模纵向背杠均必须与对拉钢丝杆用钩头螺栓联接,背杠用短钢管支撑联接在钢管支架上。

4、梁侧的校正侧模首先校正梁两端侧板,校正时用吊线锤吊正后,用钢管将其与背杆联接,然后短钢管联接在满堂支架上,将其侧模板拉撑稳定,两端侧模板校正好后再拉通线,加支承校正,其支承间距<900或同横向间距.(3)梁柱结点模板施工1、梁底模,侧模板组合长度均为砼柱间内空缩短100mm。

2、柱模组合高度均应扣除现浇板底下,符合其钢模数尺寸并且短5cm。

3、梁柱结点模板尽量使用钢模,确需要使用木模,木模应事先作成型,合并上去,组合安装。

(4)梁柱结点模板支撑及夹具采用如下方法:1、柱模板拆除时,其上端四周一块不拆除,同时柱模上端的夹具不拆除。

2、其梁柱结点高度均采用角钢夹具,固定在梁侧模板上,阳角处用螺杆联接,或用短钢钢管一端焊条钻孔与梁侧模联结进生固定。

阳角交叉处用扣件将交叉钢管联结进行固定,将模板固定夹死。

三、现浇板底模板施工本工程现浇板采用60*60中枋面铺竹板施工,其铺设程序和注意事项如下:(1)6*16cm中枋下水平钢管的水平标高为梁侧模顶面向下6cm处,应严格操水平钢管,拉线搭设或用铝合金尺枋搁于梁侧模顶面按尺寸搭设。

工地安装转换层施工方案

工地安装转换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公寓项目,转换层位于设备层之上,标高为0.00m~6.6m,层高6.6m。

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体系。

转换层施工过程中,需注意节点处钢筋密集、转换梁受力主筋为二级钢等特点。

二、施工方案1. 施工方法(1)荷载传递法施工方案:以已施工的下部结构为主承力构件,完成转换层施工。

(2)墙、柱、梁、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

2. 内架支撑方案(1)转换梁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钢管及顶撑支承。

(2)木方小楞横向布置,间距为150mm;钢管沿梁纵向布置,间距为500mm,横向视转换梁梁宽和梁高而定。

(3)梁侧模采用对拉螺栓加固,沿梁高共设3~5道对拉螺栓(梁高大于1.6米时,五道;1.2~1.6米,四道),从梁底150mm起布置1道,底下3道间距为300mm,上面2道间距为400mm。

3. 装配式建筑转换层预留钢筋后插施工技术(1)深化设计:根据预制墙构件尺寸,对定位钢板、定位箍筋加工尺寸及后插钢筋长度进行深化设计,绘制加工图纸。

(2)加工定位钢板及定位箍筋:根据加工设计图纸,制作定位钢板及定位箍筋,加工过程应严格按照深化加工图纸尺寸下料。

(3)转换层楼板模板施工:现浇层墙、梁钢筋绑扎,安装定位箍筋、定位钢板,插放竖向预留钢筋,浇筑楼层混凝土。

4. 现浇预制转换层预埋插筋的准确定位安装施工工法(1)深化设计:针对装配式结构混凝土预制柱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生产,验收合格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快速拼装。

(2)可拆卸式预制立柱钢筋定位装置:采用四周沿壁侧围成的钢筋定位框架、定位条、可拆卸套筒和轴销。

(3)施工步骤:钢板嵌入带有凹槽形的钢板并用轴销固定,拼接成一个完整的钢筋定位框架,其中钢板嵌入凹槽形的钢板,用轴销固定。

三、施工要点1. 施工前,需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安全注意事项。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转换层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转换大梁方案

转换大梁方案

新世界花园转换大梁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荆门市慧泉房地产开发开发建设的荆门新世界花园商住楼工程位于荆门市天鹅广场西侧、象山大道125号,南邻市政治理处、北邻市园林局,地处中心城区南端。

本工程集商场、办公、住宅为一体的综合性高层建筑,呈“L”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占地面积12352M2,总建筑面积,商务办公面积18413 M2,地下室面积4735 M2,其中地下室一层、地上26层,裙楼五层,塔楼A座15层,B、D 座26层,C座22层, 第五层为结构转换层。

2、转换层砼结构特点:1)、本工程在主体第五层(~)设置为转换层,层高2)、转换层梁较多其截面有:700×1800 、 600×1800、 600×1600 、600×1400 、 600×1200、 500×1800、 500×1600、 400×1600 、400×1200、3)转换梁要紧轴线间距:8400 、 7500 、 7200、 6700 、5700、5400 、5300。

4)转换层梁较大的位于○18、○21/○G-○J-○K轴间,KZ18 、 KZL36 , 2条跨度为、,梁宽700 、梁高1800,两头支座位于○G、○K轴剪力墙、○J 轴为一方柱900×900,钢筋重,砼量19㎡,每米自重。

转换大梁砼强度品级C40,为一大体积砼结构构件,同时梁跨度大、截面尺寸大、配筋多、悬空高度高,模板支设平安性要求高。

见图六层楼面)梁示意图3、转换大梁构造要求:同框支梁单4、大梁施工,从钢筋连接绑扎至模板安装,从浇筑砼分层、留缝、砼养护都较为复杂,增加现场施工难度。

二、大梁模板支撑原理及体系验算:(1)构造设计:选用18厚木胶合板作为梁底板、侧板。

用50×100㎜的方木作为楞条支撑模板。

用48×钢管脚手架作支撑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编制依据1.1南京国际商城项目一期工程设计图纸:结构部分、建筑部分。

1.2《建筑施工手册》。

(缩印本第二版)1.3《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1.4《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文件选编》南京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站2工程概况南京国际商城项目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213,617m2,其中±0.000以下部分40460 m2, ±0.000以上部分173,157 m2;占地面积35,422.39 m2;结构南北总长213.849m,东西总长84.3m;±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1.350m。

本工程转换层共三处,分别是南塔楼11层和25层(标高分别为55.250、112.25),北塔楼11层(55.250)。

转换层结构形式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与钢梁组成压杆体系。

南塔楼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截面尺寸有1200×2200mm(工字钢尺寸为350×1600mm)、1200×1600mm(工字钢尺寸为300×1000mm);其中十一层转换梁全长150.268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方量312.6m3;二十五层转换梁全长36.09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方量58.5m3。

转换梁最大跨度9m。

北塔楼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截面尺寸有1200×2200mm(工字钢尺寸为350×1600mm)、600×1500mm(工字钢尺寸为250×1200mm);十一层周边(截面1200×2200mm)转换梁全长132.068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方量274.7m3;内部转换梁(截面600×1500mm)全长51.931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方量31.1m3。

转换梁最大跨度9m。

3转换梁模板施工方案3.1模板支撑体系支设计由于转换层的自重及施工荷载均较大,为保证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保证转换层以下楼层结构不至受到损害,需要合理选择支撑系统,转换梁的线荷载约为70KN/m左右,参考其他工程转换层梁板施工经验,采用如下方案:将转换层的荷载通过支撑系统传至若干层,其中转换层以下保证有3层满堂红支撑,并在转换梁位置下再做一层局部支撑。

(1)支撑系统采用Φ48*3.5扣件式钢管支撑系统。

(2)南北塔楼十一层转换层施工时,保留八、九和十层满堂红模板支撑,并在七层转换梁相应位置作附加支撑。

南塔楼二十五层转换梁施工时,保留二十二、二十三和二十四层满堂红模板支撑,并在二十一层转换梁相应位置作附加支撑。

(3)转换梁的支撑:钢管间距400×600mm,并在每跨之间设置连续的剪刀撑。

立杆与水平杆用双扣件扣死,防止滑移。

(4)在第十层和第二十四层梁板支撑体系中转换梁相应位置立杆间距要加密,钢管支撑间距600*600。

3.2模板侧模设计:采用方木竹胶板拼制,次龙骨50×100方木,间距250mm,主龙骨48*3.5双钢管,间距400mm。

经设计同意在钢梁上局部打孔,采用φ16穿墙螺栓固定,穿墙螺栓水平距离400mm,竖向距离600mm。

见附图间距600mm,次龙骨50×100方木,间距250mm。

见附图3.4梁柱节点处理: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同梁顶板混凝土一同施工,将D=1800的圆柱钢模板(方柱用竹胶板)按梁柱节点形式切成豁口,直接固定在梁柱节点上,这样既可以使上部钢筋不用提前下插,又保证了梁柱节点混凝土外观质量,而且还增强了节点模板的刚度。

见附图4转换层梁钢筋施工方案4.1钢筋概况转换层梁钢筋数量大、钢筋密,其中最大梁截面配筋的上铁24Φ32、下铁30Φ32。

为做好钢筋的绑扎着重处理好如下5个事项:⑴处理好钢筋与钢梁的安放顺序。

⑵处理好钢筋与钢骨柱节点做法。

⑶处理好钢筋的接头位置。

⑷处理好转换梁支座处柱变截面时上层柱的插筋。

⑸处理好转换梁跨中托柱钢筋插放和加强构造。

4.2钢筋翻样4.2.1钢筋翻样前要结合结构土建结构图纸和钢结构深化设计图纸,认真审图,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设计交底说明下料。

翻样要结合实际。

4.2.2按设计要求梁下部钢筋能拉通尽量拉通,不能拉通的弯入柱中。

4.2.3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位置避开梁上托柱部分和受力较大部位。

4.3钢筋的安放和就位4.3.1梁绑扎顺序:铺梁下铁(下垫方木)→安放钢梁并固定→铺梁上铁→套箍筋→放垫块→抽出方木、就位→合侧模→上插柱筋4.3.2钢筋铺放顺序还要注意梁与梁之间的协调,明确主次关系,本工程明确数字轴方向为主梁方向,字母轴方向为次梁方向。

4.3.2铺放下铁前在梁底每隔1.5m放置50×100方木,用做钢筋搁架。

每层钢筋之间要放置垫铁,垫铁采用Φ32@500,长度为梁宽减保护层。

4.3.3梁上部钢筋绑扎:由于边梁上部钢筋的上排要锚入梁底L aE (1120mm),支座柱混凝土浇筑到梁底插筋之下的部位,绑扎梁上部钢筋时可插入柱中,此柱头节点随梁顶板一同浇筑砼。

4.3.4梁钢筋绑扎时上下部分钢筋尽量保证对齐,以便混凝土灌注和振捣。

4.3.5安放柱节点钢筋时,必须按事先确定好的位置和数量,在主筋铺放的同时将柱箍筋放置在各层主筋之间。

开口焊接箍筋待钢梁就位校核后依次焊接到钢梁上。

柱节点的箍筋不得少放、漏放。

4.3.6梁底保护层:鉴于梁钢筋骨架重,考虑采购一些3cm厚的大理石或花岗石下脚废料做垫块,这样不会被压碎,垫块排距1.5m,在钢筋绑扎完毕、就位前放置好。

4.3.7转换层柱截面变小,须重新插筋,因此涉及到钢梁、钢骨柱和钢筋的穿插锚固。

经设计同意下柱钢筋在钢梁下弯锚,上柱插筋在钢骨柱封头板上打孔,下插。

见附图5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方案5.1混凝土施工概况转换层梁、板和梁柱节点混凝土按流水段划分一次浇筑不留水平施工缝,由于梁截面较大,属大体积混凝土,因此采取措施避免产生温度裂缝。

南、北塔楼十一层转换层梁顶板混凝土共分成三个流水段,分三次浇筑施工。

流水段划分见附图。

5.2原材料技术要求5.2.1选用中热或低热的水泥品种,可减少水化热,选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5.2.2粗细骨料选择:细骨料采用中砂,砂含泥量不大于3.0%,且泥块含量不大于1.0%;采用自然连续级配石子,增大其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及用水量,优先选用粒径25mm石子,减少混凝土收缩。

含泥量不大于1.0%,骨料中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5%。

5.2.3外加剂: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选用复合型低碱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

5.2.4原材做碱集料反应试验,要求进场的原材碱含量符合规范规定,且砼内碱含量符合规范要求。

5.3砼出机和入模温度控制5.3.1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由于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间预计在7月份前后,气候炎热,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砂石场采取一定的这样遮阳降温措施,以降低温度。

5.3.2控制浇筑的入模温度。

为保证后期混凝土养护顺利进行,因此要控制浇筑的入模温度,最高不超过400C,在施工现场地泵设置遮阳棚降温,混凝土输送管覆盖草帘浇水降温。

5.4优化配合比设计采用集料泵送混凝土,技术参数应符合如下要求:①砂率控制在40%-50%之间,在满足可泵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

②水灰比控制在0.5左右。

③塌落度控制在16±2cm。

④混凝土初凝控制在4小时以上,终凝在10小时以上。

5.5混凝土的养护保温转换层梁模板支设完毕后,在梁侧面围裹草帘被,用于保温。

混凝土浇筑完毕,表面搓平后,立即进行覆盖保温,采用草帘被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5.6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大梁采取分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每层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施工速度尽量放漫,振捣器进行同步振捣,每层振捣时,上下层振捣搭接50-100mm,每点振捣时间30s左右。

5.7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转换层结构混凝土浇筑是本工程结构施工的重点,而转换层梁柱节点混凝土的浇筑则是转换层结构施工的重点,因此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是本工程重中之重。

转换层梁柱节点混凝土的浇筑前要进行周密地施工组织,计算好浇筑时间,作好充分准备,协调好C35、C60混凝土进场时间和进场方量做好分区与衔接,避免如下两种情况:一是一次要灰太多,C60柱头打得太多,C35衔接不上;第二是某个柱头C60砼打不满,而后续C60要等下一轮,这样易出现C35浇筑到柱头前存夹层隐患。

每一轮浇筑C60砼时,必须实行旁站指挥,主要检查柱头是否插筋分隔,以及柱头浇筑高度(高出10cm)。

5.8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监测5.8.1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应不大于250C,为及时了解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变化,大梁需要布置测温点,每跨梁设一测温点,每个测温点甩出两根测温导线。

见附图。

同时进行大气测温,设置大气测温点一处。

测温点布置见附图5.8.2测温时间第1天~第5天每2h测温一次第6天~第10天每6h测温一次5.9施工缝处理采用“快易收”钢板网做垂直施工缝,此种材料刚度好,易固定,而且用其做施工缝,无须清理。

根据流水段划分形式,北塔楼有两道垂直施工缝,南塔楼共有四道施工缝。

6质量保证措施6.1模板工程6.1.1模板拼缝严密,支撑稳定牢固,上下层支撑竖直对中。

6.1.2龙骨间距均匀,悬挑长度符合要求。

6.1.3板面平整,高低差符合要求。

6.1.4模板及其支撑结构的材料质量,应符合要求。

6.1.5模板及其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不至发生不允许的下沉与变形,模板表面要求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

6.1.6浇注混凝土过程中要严格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及时修整加固。

6.1.7模板支撑体系所用材料的材质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方能使用。

6.2钢筋工程6.2.1按照翻样料单的尺寸下料,先做样品筋,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批量加工。

6.2.2钢筋加工成形后,质量检查员、主管技术员、工长及钢筋翻样员根据料表对钢筋的各项参数做严格的检查,并根据钢筋加工料表对钢筋进行随机验查,不符合施工及规范要求的不予使用。

6.2.3做好钢筋的现场见证取样及复试工作。

6.2.4套筒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套筒原材质量证明。

钢筋套筒表面不得有裂纹,表面及内螺纹不得有严重的锈蚀,钢筋丝头表面不应有严重的锈蚀及损坏6.2.5施工班组对加工成型的半成品钢筋,进行交接验收,不合格的不予接收。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搭接位置及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6.3混凝土工程6.3.1预拌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和实验报告要求符合质量要求。

6.3.2混凝土配合比、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6.3.3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求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