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气体的压强学案 苏科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3气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3气体的压强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气体的压强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掌握计算气体的压强所使用的公式和单位;•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气体压强相关的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气体的压强。
包括以下几个重点: - 压强的概念; - 压强的计算方法; - 压强与力、面积的关系; - 压强的单位。
3. 教学过程3.1 导入与引出教师可从生活中引入气体的实际例子,比如骑车时气球充气,用气泵给轮胎充气等,让学生观察气体的特点,引出气体压强的概念。
3.2 讲解与示范通过示意图和实际实验,讲解气体的压强概念及计算方法。
重点讲解以下两个方面:3.2.1 压强的概念教师可以使用PPT或板书,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方框,内部填充气体,并介绍方框的面积、气体的力、密度等概念。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压强就是单位面积上的力。
3.2.2 压强的计算方法教师可通过公式的推导和计算实例,讲解计算压强所使用的公式。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转换。
3.3 实验与讨论为了加深学生对气体压强的理解,可以进行以下实验活动:实验材料•气球•气泵•瓶子实验步骤1.将一个气球充气并封好口。
2.用气泵给一个瓶子充气,并在瓶口塞住一个小木塞。
实验讨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以下问题: - 为什么充气的气球比充气的瓶子更容易爆炸? - 如果将两个气球分别放在两边重量天平的两个盘子上,哪一个气球下沉的更快?通过实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力、面积有关,从而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
3.4 巩固与评价3.4.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与气体压强相关的实际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3.4.2 个人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4.3 考核与评价布置一道与气体压强相关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气体的压强(第2课时)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气体的压强(第2课时)学案(新版)苏科版10、3 气体的压强第2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知道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会解释相关现象。
〖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知道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资源的使用〗漏斗、乒乓球、纸条〖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1、液体的沸点随液体上方的气压增大而_________。
2、气体或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是: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
其主要应用有:。
3、吹不走的乒乓球:将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向漏斗内吹气,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一、阅读:生活●物理●社会“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的关系”1、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
气压越大,沸点;气压越小,沸点。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2、完成图10-20实验,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二、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的压强与流速大小有什么关系呢?探究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1、按照上图所示,把纸条的一端按在嘴唇的下方,向前吹起,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按照上图所示,把气球悬挂起来,向气球的一侧吹气,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小结:流体压强与有关。
流速越大,压强;流速越小,压强、阅读:生活●物理●社会“飞机的升力从何而来”飞机机翼的形状是:表面平直,表面呈弧形凸起,当飞机加速前进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选填“大或小”),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选填“大或小”),这样,“飞机机翼”受到一个向(选填“上或下”)的压力差,即获得向上的升力。
〖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1、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10m高B、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C、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0CD、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2、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104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大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1105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2,这是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可达 N,屋顶足以被掀飞。
苏科版物理八下册-10.3《气体的压强》学案

苏科版物理八下册10.3《气体的压强》学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刻理解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旨在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孩子们了解气体的压强。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验观察和互动讨论的方式,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气体压强的存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气体的压强概念。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气体的压强概念。
难点: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气体压强的存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瓶、水、针筒、实验台。
2. 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向孩子们展示了气球,让他们猜猜气球里面有什么。
然后我解释说,气球里面充满了气体,而气体对气球有一个压力,这就是气体的压强。
2. 实验一:我拿出一个塑料瓶,装满水,然后用针筒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观察水流出的情况。
让孩子们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 实验二:我在另一个塑料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观察气体逸出的情况。
让孩子们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 互动讨论:我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水流出的速度会越来越慢,为什么气体逸出的速度会逐渐减小?通过讨论,让孩子们理解到,这是因为气体的压强在减小。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气体的压强概念。
难点: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气体压强的存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气体的压强有了直观的认识,他们通过实验观察到了气体压强的存在。
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
在课后,我可以进一步拓展孩子们对气体压强的了解,比如通过讲解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体积的关系,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气体的压强概念。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气体的压强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气体的压强课题气体的压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学会估测大气压数值的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重点难点大气压的存在及应用.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学会估测大气压数值的方法.教材分析教材通过三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观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了解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亲身估测大气压的值。
教材还联系实际介绍了大气压的变化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简单介绍了影响大气压变化的一些因素。
教学方法按照“体验现象—分析思考—整理扩展—巩固应用”的模式,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讨论概括大气压强的特点,应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并探究测定大气压强大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多媒体、铁架台、酒精灯、易拉罐、塑料吸盘、玻璃杯、注射器、细尼龙绳、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圆底烧瓶、热水、冷水、纸片、气球等。
教学程序设计学生活动一引入课题二教学过程固体、液体都能产生压强,那么气体能不能产生压强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气体压强。
一、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活动1)课本P85图10—16现象:易拉罐被压瘪(发生形变)说明:大气有压强(活动2)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器材:玻璃杯、水、硬纸片、矿泉水瓶、吸盘、汽球、酒精灯、热水等。
①如图所示分析:向杯内倒满水,排出杯内的空气,外界的大气压大于杯内水的压强,所以杯倒置后硬纸片不下落。
②将玻璃杯放在点燃的酒精灯的上方(加热杯内的空气),移走酒精灯,将打好气的汽球堵住杯口。
分析:空气受热膨胀,气球堵住杯口后,杯内气体温度下降,气压减小,大气压将气球向瓶内挤压。
③向空矿泉水瓶内倒入少量热水,将水倒出,盖好瓶盖,把矿泉水瓶放入冷水中。
分析:道理同活动1。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与大气压有关,举例说明有哪些事例是利用大气压的?二、分析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事例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外界大气压大于罐内的气体压强现象:纸片不下落现象:气球能提起玻璃杯现象:矿泉水瓶被压瘪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大气存在着压强?。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3气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气体的压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气体的压强概念:描述气体压强大小的物理量,单位是帕斯卡(Pa)。
2. 气体的压强计算:根据公式p = F/S,计算气体压强,其中F 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
3. 气压的测量:通过气压计测量气体的压强。
4.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5. 气压的应用: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打气、吸管喝饮料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气体的压强概念,掌握计算气压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体的压强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难点:气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气压计、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自行车打气的过程,提问:为什么打气时需要用力?气压是如何产生的?2. 知识点讲解:介绍气体的压强概念,讲解气压的计算方法,演示气压计的使用。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有关气压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气压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讲解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理解这一规律。
6. 气压的应用:探讨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吸管喝饮料、自行车打气等,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气体的压强概念2. 气压的计算方法:p = F/S3.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4. 气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气体的压强概念。
2. 根据公式p = F/S,计算一个气球内部的压强,假设气球内部力为10N,作用面积为1平方米。
3.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气压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气体的压强概念。
苏科版物理八下册-10.3《气体的压强》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下册10.3《气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物理八下册,第10章第3节《气体的压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气体的压强概念:介绍气体压强的定义,理解气体压强的物理意义。
2. 气体的压强公式:学习气体的压强公式P=ρgh,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3. 气体的压强计算:学会计算气体压强,能运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气体的压强公式。
2. 能够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气体压强,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体压强的概念,气体的压强公式。
难点:气体压强的计算,压强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气球、气压计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气球实验,让学生观察气球在受力时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气体压强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气体的压强概念,介绍气体的压强公式P=ρgh,讲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如何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气体压强,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气体压强,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使用气压计测量不同高度的气体压强,验证压强公式。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0.3 气体的压强概念:气体压强是指气体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公式:P=ρgh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填空题:(1) 气体压强是指气体对单位面积的______。
(2) 气体的压强公式为______。
2. 计算题:一个高为h=10m的气球,内部气体密度为ρ=1.29kg/m³,求气球内部的压强。
答案:1. (1) 压力(2) P=ρgh2. 气球内部的压强为P=ρgh=1.29kg/m³×9.8m/s²×10m=126.52P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气球实验,引发学生对气体压强的思考。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三、气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三节“气体的压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气体的压强概念:物理学中,气体对于容器壁的单位面积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
2. 气压的计量:标准大气压是指在海平面上,温度为0摄氏度时,大气对于每平方米面积的压力为1.013×10^5帕斯卡。
3.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 气压的应用:气压在生产、生活和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气压计、呼吸机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气体的压强概念,掌握气压的计量方法。
2. 让学生了解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能够运用气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气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气体的压强概念,气压的计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压计、高度计、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登山运动员高原反应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气压与高度关系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气体的压强概念,讲解气压的计量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3. 实验演示:使用气压计和高度计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4.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一些与气压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气压的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气压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气压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气体的压强概念2. 气压的计量方法3.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4. 气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一个标准大气压是多少?答案:一个标准大气压是1.013×10^5帕斯卡。
2. 题目二:一个海拔为2000米的地方,大气压强是多少?答案:大气压强为0.8×10^5帕斯卡。
3. 题目三:一个气压为0.9×10^5帕斯卡的地方,海拔是多少?答案:海拔为3000米。
10.3气体的压强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教案:10.3气体的压强学年:20232024学年教材章节: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气体的压强概念,以及压强的计算方法。
内容包括:1. 气体的压强定义: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的撞击力引起的。
2. 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气体对容器壁的力,S表示容器壁的面积。
3.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 气压的应用:气压计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目标:1. 理解气体的压强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能够解释相关现象。
3. 了解气压的应用,如气压计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气压的应用。
重点:压强的计算公式,气压的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压计、气球、容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气压计测量教室内的气压,并记录下来。
让学生感受气压的存在。
2. 知识点讲解:1. 介绍气体的压强概念,解释气体分子的撞击力如何产生压强。
2. 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并通过示例进行计算演示。
3. 讲解气压与高度的关系,说明为什么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 介绍气压的应用,如气压计的原理及应用。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例题,让学生运用压强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一个容器内气体压强为1.0×10^5 Pa,容器壁面积为0.1平方米,求气体对容器壁的力。
4.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压强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一个气球体积为0.5立方米,气体温度为27℃,压强为1.0×10^5 Pa,求气球的壁厚。
5.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图示,以及气压的应用示例。
6. 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容器内气体压强为1.5×10^5 Pa,容器壁面积为0.2平方米,求气体对容器壁的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气体的压强学案苏科版
三、气体的压强
一、
【学习目标】
XXXXX:
1、了解大气压的客观存在;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2、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二、
【学习重点】
XXXXX:理解大气压的现象。
【学习难点】
XXXXX: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三、
【自主学习】
XXXXX:
1、液体内部压强与和有关。
2、气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那么气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关系?
四、
【合作探究】
XXXXX:
(一)大气压强
1、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演示图10-16实验,当易拉罐自然冷却时,外壳被压瘪,此现象说明。
2、估测大气压的值(1)感受大气压的大小历史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式挂钩相互压紧,再将它们沿轴的方向拉开(2)估测大气压的值
【点拨】
要测大气压的值,根据压强公式P=F/S,可先测出大气压力F 和受压面积S
【设计实验】
A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排尽筒内空气,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C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大气压的值。
说明:这种方法测出的大气压值不精确,第一个精确测出大气压值的是意大利的托里拆利。
【小结归纳】
(1)、大气压强相当于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把等于 Pa的大气压叫做一个标准大气压。
3、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的值回随着高度的变化以及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2000米范围内,高度每增加米,大气压下降毫米水银柱。
【议一议】
说明液体沸点与气压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小结归纳】
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
气压越大,沸点越;气压越小,沸点越。
举例:高压锅就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我们人类很久以前就希望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鸟儿为什么能飞呢?人类模拟鸟的翅膀制造了飞机的机翼,实现了梦想,是什么力量使飞机升空的呢?
做一做:(1)从两张纸条中间向下方吹气,两张纸条会相互(靠近、分开)(2)从漏斗口中间向下方吹气,乒乓球会掉下来吗?
【演示与体验】
(1)气流流过模拟机翼时,机翼上升。
(2)用吹风机在折叠的纸张下方吹气,折叠的纸张会怎样呢?
【小结归纳】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
【总结】
1、大量现象说明大气有压强。
2、大气压强相当于76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把等于
1、0105Pa的大气压叫做一个标准大气压。
4、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
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5、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五、
【达标巩固】
XXXXX:
1、青藏铁路建成后、乘高原列车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与普通列车相比,高原列车内还配有供氧系统和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高原上()
A、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小
B、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大
C、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大
D、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小
2、如图,将两个气球用细线悬挂起来。
当用力向两个气球中间吹气时,两个气球会( )
A、相互远离
B、相互靠近
C、保持不动
D、以上都有可能
3、下列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用注射针筒抽取药液
C、贴在墙上的吸盘式挂衣钩
D、用高压锅煮饭
4、如图2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A、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
D、水压的作用
5、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m 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高处气温太低
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6、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住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塑料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图6
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能抽出灯泡内的空气
D、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湿,将两块合在一起,很难分开
7、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份,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微火加热使它沸腾;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加热的时间;
D、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8、宋朝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7300m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汁”造成之说,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_______较低,导致水的沸点_____________的缘故。
9、在航海里,船只向前航进过程中,如果两艘船靠得很近并肩行驶,如图所示,两船在近距离并排行驶将会,这是因为两船内侧水的流速于两船外侧水的流速,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于外侧水的压强的原因。